202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每课教学反思_第1页
202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每课教学反思_第2页
202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每课教学反思_第3页
202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每课教学反思_第4页
202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每课教学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每课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1古诗三首

三首古诗都是写的作者童年时候的事情,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所作的一首田园诗,是其所创组诗《四

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中的一首,诗人抓住村庄男女的劳动的场面进行描写,男的

外出劳作,女的在家忙碌,就连那小孩也深受家长勤劳品质的影响,学着做一些

力所能及的事,真实地再现了夏日乡村农忙时的质朴生活,那生活充溢辛劳,也

充溢恬适,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扬。全诗语言平

白、朴实、自然,具有浓浓的乡村生活气息。

《稚子弄冰》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的七言绝句。全诗四句,从小孩幼稚嗜

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

场景。

《村晚》是南宋诗人雷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

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有着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似被山咬住的红红落日以及放牛回

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用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诗人即景而写,构成

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一、教学效果

(一)在读准读通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根据七言绝句押韵和断句的特点指导学

生读出诗歌的节奏,读出诗歌的韵味。(二)在借助注释、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

象诗歌描述的画面,感受诗歌的美好意境,诵出诗人的美好情怀。(三)迁移拓

展阅读,引导学生主动积累。

二、教学收获

教学《四时田园杂兴》诗句时,其一,我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一边读,一边

充实画面的物象,丰满图画的内容,感受田园劳动的繁忙与快乐,感受桑阴下学

种瓜孩子的俏皮可爱,从而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其二,反复地“想象一一

朗读一一感受一一朗读”,融合起来,在读中想象,在想象中感受,在感受中诵

读。并且我适时予以点拨,如抓住“昼”和“夜”感受农民的勤快,抓住“各

当家”联想农民是多么繁忙啊!这样,田园生活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宁静安详

的生活画面就呈现出来了。

《稚子弄冰》的诗句稍难理解一些,我采用了小组学习的方式,根据注解,

让学生讨论、想象,也不难理解其意,同时也感受到了古诗的优美,达到了陶冶

情操,提升鉴赏的目的。

教学《村晚》时,在实践环节我采用“画中延伸,体验成功”这一方法。我

让学生动手添画,使画面更加完整。这不仅是给学生起个示范作用,而且让他们

觉得老师和他们是一起学习的伙伴,拉近师生的距离。学生们个个都画得非常认

真,非常用心。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丰富了古诗内容,又让学生在叙

述中锻炼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了语言。

三、不足之处

课堂教学效果不如人意。原因之一:在教学第一步骤,给学生自主读诗的时

间有点少,集体朗读不能代替个人自读。读不好,教学第二个环节自然不好深入。

原因之二:引导学生借注释,明诗意,悟诗境时,教学策略过于简单。用何种策

略引导学生感悟到孩子的天真可爱,应该下功夫琢磨。“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

儿女各当家”的忙碌景象,距离现在学生的生活也比较遥远,如何引导他们感受

农村男女夜以继日、辛勤劳作的劳动场面,进入诗歌描写的意境,读懂作者的情

怀,若适时补充一些人们劳动的画面,学生应该更容易入境。教学策略的单一,

导致这一教学环节没有引领学生扎扎实实地进入诗歌的意境,因而整节课学生始

终游离于诗歌之外。

四、改进措施

今后,我不仅要钻研教材,更要钻研学生,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策略,

达成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主动积极思考探索,真正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是

我今后课堂教学中应该付诸实践的首要任务。

2祖父的园子

课文《祖父的园子》节选自现代作家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这篇

课文以富有孩子气、且又带着浓郁的诗情画意的语言,重点描述了作者在祖父的

园子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把世界在孩子心里的样子真实地再现出来,学生读

来感觉这事就像发生在自己身上,亲切、神往。

一、教学效果

我采用了“以读代讲”的方法,让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引导交流作者

在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是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作者为什么对祖父的园子久

久不能忘怀。交流中相机引导学生读有关的段落,读出自己的体会,感受作者的

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二、教学收获

整个过程有两个地方感觉学生讲得很好:

(一)抓住词语感受喜欢。

文中许多ABB式的词语,如“胖乎乎、圆滚滚、蓝悠悠”都很优美,体现了

作者别样的情感,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都体会到了,有学生说这样的蜜蜂抱在手里

一定很有趣;有学生说用这样的表达显得特别亲切,小蜜蜂就像作者的小伙伴,

胖乎乎的。在讲到“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

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

样”时,学生讲到作者以童年的角度去看,在她眼里这树像在童话中一样,会叫,

会冒烟,还会发光,在她看来一切是那么美好。真的为学生的答案喝彩,他们用

自己独特的想法感悟作者,感悟文字。

(二)在联想中感受自由。

文中的作者字里行间体现出生活是无拘无束的,是丰富多彩的,吃黄瓜,追

蜻蜓,捉蚂蚱,浇菜……对于学生来讲,这些既是新鲜的,又是有趣的,他们一

定只从书本中看到过,可能只听长辈讲过,现在作者的童年带他们走进一个全新

的世界,特别新奇,让他们想象作者可能还在园子里做什么,学生一个个都举起

了手,热烈地说着他们喜欢做的事情:爬树、挖坑、种豆、摇果子、摘花、撒花……

正因为学生对文字产生了共鸣,他们尽情地展开了思维的翅膀,尽情地说着自己

喜欢事情。再让他们读课文的时候已经能带上自己的感受。

三、不足之处

课下,认真反思这堂课的教学,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没有放手让学生充分

自主地学习,总是一步一步牵着学,对学生不放心。其次,学生活动的面儿小,

站起来发言的总是个别同学。再次,文章语言优美,文中出现了许多ABB式的词,

如:胖乎乎、圆滚滚等,应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让学生积累下来,而我根本就没提

到。

四、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机智,要能根据课堂

上学生的活动及出现的突发性事件,调整教学方法。另外,要特别重视语文的工

具性,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

养得到全面提升。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增加知识储备。

3*月是故乡明

《月是故乡明》通过讲述季羡林小时候在家乡玩耍所见的美景,离乡后所见

之月逊色于家乡之月,借月亮来寄托离乡后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季羡林思念的不

是世界各地美妙绝伦的月亮,也不是居住的赏月胜地朗润园,而是故乡的月亮,

他思念的是故乡。

一、教学效果

本组教材弥漫着“款款思乡情,浓浓恋乡意”。在教学本篇课文时,我收获

了以下几点:

(一)通过让学生读书来体会作者对家乡思恋、热爱的思想感情。

(二)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领悟到,思乡的情是一样的,思乡的方式、寄

托的对象却是因人而异的,引发乡思的事物也是各不相同的,从而体会到作者的

感情是通过一些具体的景物和事情表达出来的。

(三)通过读书,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二、成功之处

我在突破主题的教学过程中,先是让学生说出带有“月”的诗词,再用一问

“既然有这么多的诗人歌颂月亮,那面对一轮皎洁的明月,诗人在思念些什么呢”

进行融情想象,激越表达、归纳梳理,这一系列的过程实则是让学生学会沉潜积

淀。古人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能读千赋则善赋”之说,正是强调

了沉潜阅读和积淀的重要作用。学生积淀越多,表达就越丰富,越动情,越有层

次,越有水准。因此,课上,面对屏幕上出现的一轮明月,在舒缓的音乐衬托下,

学生望月怀景、忆事、思人,魂牵心动,深深的爱、绵绵的情,顿时化作云潮汹

涌。例如,我出示了如下问题:为什么作者要写世界各地美轮美奂的月亮和朗润

园的奇景?

(1)“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蒙湖上,……我都异常喜欢。”体会世界各地

月亮的美。

(2)“此地既然有山,……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体会朗润园的月亮

的美。

(3)“然而,每当这样的良辰美景,……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体会作

者钟情家乡平凡的月亮,实质是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

法。

家乡的月亮是平凡的,正如作者平凡的家乡一样,但是,美轮美奂的异乡

却比不上平凡的家乡在作者心中的地位。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更突出了作者对

家乡的热爱与思念之情。

三、不足之处

我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和理解远方的游子那浓浓的思乡之情这一片段时,有点

儿无能为力的感觉,只是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句的方法把文章内容和感情让学生得

以理解,给人一种干巴巴的感觉。

四、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的不足,我想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在某一时刻

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真实故事,从而引导学生理解漂泊在外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4*梅花魂

《梅花魂》是一篇精读课文。梅花凌寒傲放,被人们赋予坚强的品格,是历

代诗人和画家所赞颂的对象,梅花精神也成为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精神象征。课

文由故乡的梅花又开放了,引出了对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的回忆。一个

个小故事,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位挚恋祖国的海外游子形象,梅花与老人交相辉映,

融于一体,梅花魂己注入老人的生命之中。

一、教学效果

本课是略读课文,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自

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在下列几方面有所感

悟:一是让学生弄清了外祖父为什么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而且每当读到“独

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之类的句子,就流下眼泪。二是弄清了外祖父

爱梅花、送梅花图和爱祖国之间的关系。

二、成功之处

在执教的过程中,我围绕课文展开了层层教学,学生们基本上能随着课程的

进展逐步深入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灵魂”“骨气”。开课伊始,我让

学生欣赏完梅花的图片后,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写梅花的诗词,在吟咏中加深

对梅花特点的认识,以及对梅花品性的了解。在感受老人思乡之情时,我主要抓

住了老人三次流泪和斥“我”污梅。在这里,我设计了两次想想情景说话,拓展

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在体会梅花精神时,我主要采用朗读的形式。在指导朗读“做

有气节的中国人”之前,我先让学生谈他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图片更加渲染了

激昂的气氛,为朗读做了铺垫。最后《我的中国心》唱出了所有海外游子的心声。

缕缕梅花魂,悠悠爱国心,让我们永远铭记梅花魂。

三、不足之处

本课语句含蓄,感情深沉,要指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便更好地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在

这一环节中,我引导得不是很到位。

四、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不足,我要是能通过欣赏梅花图,引导学生体会梅花所代表的精神,

把梅花所象征的含义,通过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对中华民族的赞美层层引出。

并从外祖父一系列的举动中让学生感悟出,梅花寄托着外祖父的情感,定能深深

地感动学生。

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

本次活动有两个地方处理的比较好:

L因为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与课文结合得非常紧密,所以在

导入中回扣课文,既复习了前面的内容,又为本活动作了铺

垫。

2.小组合作交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同学们在热

烈的讨论中掌握本次口语交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