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创新老龄文化产业的SWOT探析及发展建议9000字(论文)】_第1页
【西安市创新老龄文化产业的SWOT探析及发展建议9000字(论文)】_第2页
【西安市创新老龄文化产业的SWOT探析及发展建议9000字(论文)】_第3页
【西安市创新老龄文化产业的SWOT探析及发展建议9000字(论文)】_第4页
【西安市创新老龄文化产业的SWOT探析及发展建议9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安市创新老龄文化产业的SWOT分析及发展建议目录TOC\o"1-2"\h\u15613一、老龄化发展趋势及养老模式总结 228258(一)人口老龄化基本现状 24584(二)现有养老模式研究和利弊分析 329226二、先进地区养老模式案例梳理 623317(一)国内经典案例 61199(二)国外经典案例 75760(三)启发与思考 816929四、西安市创新老龄文化产业的SWOT分析 913617(一)优势分析 928314(二)劣势分析 1027973(三)机遇分析 122179(四)挑战分析 1326936(五)创新文化养老模式,推动西安市文化养老产业发展 131853五、对策建议 1698451.加强文化养老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养老发展环境 16286452.整合资源、开发特色主题型文化养老产品 1695963.提升文化养老服务机构管理能力和服务品质 17310874.强化文化养老宣传营销,转变传统养老观念 17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趋加重以及“421家庭”、“空巢家庭”的不断增多,老年人口基数日益扩大,老龄文化产业作为拉动内需的优势产业备受青睐。传统的居家、社区、机构养老,只能提供简单的衣食住行服务,无法满足老人对休闲、教育、旅游等较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追求。文化养老作为满足老年人口日渐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一种方式被推广开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5号),积极应对本市深度老龄化挑战,西安市政府在2021年就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布了《西安市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其中,在产业发展方面,发展银发经济,开发适老化技术和产品,打造养老制造、文旅康养、养老教育培训等产业集群,引进培育骨干企业和机构,培育和推广“养老服务+旅游、家政、物业”等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养老产业全面发展。“文化养老”作为一项涉及老年福利、老年教育、老年文化、老年卫生、老年体育和老年产业等多个方面的系统工程还需凝炼加强。老龄化发展趋势及养老模式总结(一)人口老龄化基本现状世界卫生组织将60及60周岁以上的人群被称为老年人。根据我国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底共拥有60及以上老年人口26402万人,占总人口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见图1)。据联合国预计2025年底,老年人口数目将超过3亿,届时我国将正式成为高度老龄化的国家。一方面,是因为计划生育使得人口出生率降低;另一方面,经济得到发展,生活水平提高,老年人的养老和医疗都有保障,因此老年人寿命延长。图12010-2021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及所占比例变化趋势图老年人口的增加给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一是社会保障压力剧增。老年人的快速增加,直接反映领取养老金的老年人数增多,对财政压力越来越大;二是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加大。由于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身体较弱,患病较多,对卫生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对医疗要求越来越高;三是养老服务需求缺口大。老年人口增多,特别是高龄、患病老年人众增多,对社会服务、养老服务提出更高、更多方面的要求。(二)现有养老模式研究和利弊分析1.家庭养老家庭养老是指老年人按照我国传统的生活习惯,选择与家人居住而不是入住养老机构或养老社区内安度晚年的传统养老方式。基本没有医疗养老服务,主要依靠家庭成员协助护理和老人自我护理,是目前最常见的养老方式。主要适用于受传统文化影响、对养老院存在一定偏见和顾虑的老人,以及家庭成员有充足的时间提供基本的护理服务或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家庭。优点:首先与机构养老相比,居家养老支出少、自由度高,并且在舒适度、生活习惯、隐私保护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同时以家庭为纽带,保留了传统的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其次居家养老既可以解决子女对老人生活照料的困难,又能使老人感受家庭和社区熟悉的氛围,提高老人晚年生活的质量。缺点:居家养老安全是一大难题,一旦发生意外没有及时发现,很容易耽误救治;并且从事居家养老服务人员专业知识欠缺导致老年人缺乏专业的健康服务和护理服务,子女工作忙照顾老人时间紧张,老人精神上难以获得慰藉,健康上得不到有效护理。2.机构养老机构养老是指通过养老院、养老公寓等形式实现专业机构的养老,这种机构通过整合医疗服务、卫生保洁、餐饮饮食以及生活护理等多种形式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这种服务形式的集成将养老市场产业化发展,通过集约化的服务来实现老人养老并安度晚年。它可以是独立的法人机构,也可以是附属于医疗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组织、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的一个部门或者分支机构。适用于喜欢群体生活的老年人,尤其适合孤寡老人和空巢老人。优点:机构养老最显著的优势在于安全性比较有保障,大部分养老机构有专门的看护人员,提供不同等级的护理服务;并且机构养老便于老人得到集中的照顾和秩序的生活,一方面减轻子女照顾老人的压力,缓解家务劳动所带来的各种生活矛盾,另一方面便于各种养老附加产品的开发,丰富老人的社交生活,例如组织机构内老人异地旅游、营养保健产品的推销等。缺点:首先,机构养老需要巨大的资金来维持服务的专业水平,成为政府财政的巨大经济负担;大部分民办机构规模小、软硬件设施跟不上,入住的老年人看医用药无法就地刷医保卡,造成看病难,导致机构入住率难以保证,经营困难;集中供养模式下,子女与家庭联系减少,老人情感慰藉偏少;政策措施、法律制度不健全,优惠措施落实不到位。3.社区式居家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是介于家庭养老和社会机构养老之间的一种运用社区资源开展的养老方式,主要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社会力量为依靠,国家政策法律制度为保证的专业化社区服务为主、家庭照顾为辅的社会化养老模式。和其他传统的家庭养老不同点在于服务是由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所提供的,而不是由家庭成员提供。主要提供饮食、洗浴、清洁、急救、医疗、法律咨询、心理咨询以及文体娱乐等服务,包括日托和全托两种服务形式。适用于传统观念较强不想离家,子女工作太忙照顾不到的空巢老人。优点:社区养老吸收了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点和可操性,弥补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不足,既体现了原始家庭养老的功能,又不用缴纳昂贵的费用,还能充分利用社区的闲置资源,节约社会成本;同时可以满足老人的感情需求,以及全方位、有针对性的为老人提供养老服务。缺点:和养老机构相比,社区的养老基础设施薄弱,硬件设施跟不上需要,医疗、文化、娱乐设备紧缺,例如:多功能活动室、老年体育设施等;社区在对老年人服务机构、专业队伍的上岗规范与训练上较为落后,服务水平低、服务对象覆盖面窄。二、先进地区养老模式案例梳理国内经典案例1.北京太阳城老年公寓——国内首家示范性大型老年居住社区北京太阳城为老年人制定了全程化的养老服务模式,涵盖了老年人必经的四个阶段:身体健康的老人、生活半自理、无自理能力和需要临终关怀的老人。住房设计有公寓、普通住宅、别墅、四合院等,居住形式灵活多样,分居家式、租住式、安养式、度假式四种养老模式。整个太阳城集医疗救护、生活照料、精神赡养三大功能于一身,为老年人制定全程化的养老服务模式。2.上海绿地21城孝贤坊——本地养老的典型案例孝贤坊以尊老型社区为养老理念,结合普通社区配套,规划了约19万平方米的公建配套设施,特设有老年活动中心、营养配餐中心、老年大学、购物中心、大型综合医院、家政服务中心、绿色食品超市等。整个区域内采用无障碍通道、防滑地面。针对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孝贤坊还布置了智能化设施,例如电梯设有扶手、可视窗;各房间均有24小时紧急呼救及报警按钮;每栋楼的单元入口设有指纹锁智能识别系统等。3.成都养老部落——候鸟型养老模式典型案例成都“养老部落”大致可将其划分为三个主要养老模式,一是候鸟型,随着季节的变化改变其居住时长,每年夏天居住3-4个月不等,这种类型超过60%;二是长期居住型,约30%的老年人选择这种生活方式,即一年之内除了年节假日和特殊情况以外都生活在这里,约8-10个月;三是疗养型,主要为经历过大病或身体素质很差的老年人提供疗养康复。国外经典案例1.美国太阳城——闻名世界的最为成熟的养老社区典范美国太阳城其规模定位为“微型城市”。社区户型以独栋和双拼为主,还有多层公寓、独立居住中心、生活救助中心、生活照料社区、复合公寓住宅等。申请入住的居民年纪必须是55岁以上的老人,18岁以下的陪同人士一年居住时间不能超过30天;对饲养宠物有严格的管理规定;社区内部的车辆时速限制在30英里以下;社区内部设有居民投诉处理中心等。2.日本港北新城区——电器化、自动化、镶嵌式的养老住宅日本港北新城区老年人住宅产品与其他租售性住宅产品混合在一个生活社区内,住宅技术和电器化程度很高,老年人能够在生活中充分实现自主和自理。老年住宅产品大致分为三大类:①能与家人共同居住的“两代居”住宅:服务对象是身体康健并希望子女居住的年长人士;②带有介护功能的老年专用住宅:其服务对象是需要介护服务的年长人士,适老化设计并拥有医护人员;③适老化设计高级老年公寓:适合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生活能够自理的年长人士。3.荷兰弗莱德里克斯堡老年公寓——注重老年人“身心合一”整个老年人公寓包括22个相互连接的独立单元。在主楼的顶层是一个公共活动区,包括有洗衣室、休息室、室内游泳池(兼具锻炼和治疗作用)、健身中心和客房,由两架楼梯和多部电梯提供上下楼服务,使老年人有进行交流和锻炼的机会。主楼底层有服务台和大堂。每一个独立的单元都有一个起居室、书房和至少一个阳台。此外,通过通风系统将建筑排出的热气进行回收利用,雨水也被收集储存在卫生间中使用。启发与思考美国养老服务业提供的服务形式丰富多样,最典型的是老龄超市、旅游养老、居家养老、老年社区、以房养老等形式。建筑规模大,有各种各样的俱乐部,完善的配套设施与功能区划分;日本的养老产品创新性、新奇性较强,有比较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以及支持养老产业的政策、法规。目前流行的养老方式主要以居家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形式,主要在于突出自助自理;欧洲国家政策倾向于老年人居住在独立的公寓中,针对老年人的产品开发、销售,多采用社区照顾模式。,包括正式服务和非正式服务两种服务模式。正式服务是由政府、社区、企业等提供的专业性较强的服务。非正式服务由家庭成员、邻居、志愿者等提供。在打造西安市特色的文化养老产业上应考虑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必须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养老设施与硬件配套,机构或社区乃至老人居住的空间必须是特别为老年人设计、符合老年设计规范的居住设施和服务;另一方面,提出适合老人养老的健康环境以及为老年人配套的软性服务。四、西安市创新老龄文化产业的SWOT分析优势分析1.资源优势自然资源。西安市生物资源丰富,尤其是秦岭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基因库,物种丰富多样,并且秦岭山区的野生经济植物资源,除药用植物外,还有可供提取纤维、淀粉、油脂、鞣料,加工制作保健饮料、食品及供作观赏用的近千种。同时,西安市蕴含丰富的温泉资源,水质优良,具有医疗价值,尤其以华清池温泉、东大温泉和汤峪温泉最为典型。西安市丰富的森林资源、温泉资源和医药资源都为特色文化养老的开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人文资源。西安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此建都,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人文旅游资源所占比重大、品位高、种类丰富。市内有6000多年历史的半坡遗址;明代建立的藏石碑三千多块、被誉为石质历史书库的碑林博物馆;文物储藏量全国之最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师译经之地大雁塔等驰名中外的景点,以及中国国画中的长安画派、起源于汉代以前的关中皮影戏、源于西周的陕西木偶戏以及色彩浓郁的户县农民画,这些均对老年旅游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教育资源。西安高等教育资源丰富、老年大学办学经验充足,为西安特色文化养老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西安是中国高等院校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现有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37所普通高等院校,有西京学院、西安翻译学院、西安外事学院等27所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并且拥有不少老年大学,如:西安市老年大学,雁塔老年大学、雁塔区老年大学中新分校、碑林老年大学等,主要开设书法、国画、声乐、舞蹈、戏曲、外语、保健、技艺等专业,为西安开展特色文化养老奠定了基础。2.交通区位优势西安是陕西省交通畅达、区位优势明显的西部城市,咸阳国际机场已成西北地区最大空中综合交通枢纽,距离西安市中心约50公里,有机场高速公路和地铁连通,一小时可达。西安铁路枢纽是全国铁路六大枢纽之一,西安北客站为亚洲最大火车站,陕西省“米”字形干线公路网的中心,有2条国道主于线,3条西部大通道和5条国道在西安交汇,另有7条省道由西安向外辐射或环绕。劣势分析1.养老观念传统,养老机构入住率低。首先,西安市大部分家庭观念比较浓厚,思想相对保守,对养老机构有一定的排斥性,传统的养老观念使老年人不愿进驻养老机构。其次,养老机构差距过大,档次较高的养老机构服务虽好,但价格昂贵,致使老年人望而却步,档次低的养老机构,由于环境较差、服务质量较差、管理不到位,使得老年人的需求难以满足。最后是养老机构分布不均。由于受地域限制,城区养老机构数量较少,规模较小,设施老旧,而郊区的养老机构数量多,规模大,设施先进。但是,城区养老机构的需求则远大于郊区对养老机构的需求。导致市内养老机构总体入住率低,文化养老产业缺乏有力的消费推动。2.高科技服务手段相对滞后,落后于国内不少城市目前西安只有“12343”社区便民服务热线和莲湖区服务热线等寥寥几家养老服务信息服务平台,而且技术水平不高、在规模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方面明显滞后时代发展,相对于北京、上海等城市,西安在养老服务信息化发展方面还比较滞后,需要迎头追赶。3.专业化养老机构较少、养老人才欠缺截至2022年6月,我市建成各类养老服务设施2636个,其中养老院143个、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83个、社区养老服务站1055个、农村互助幸福院1355个,累计建成各类养老床位6.7万张,与陕西其他地市相比,西安市养老机构数量较多,已初具规模,但与快速增长的养老市场相比,仍存在明显不足,且多数机构设施较简陋,养老旅游服务人员素质普遍偏低,有过护理专业培训或取得护理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从业人员比例较低,不能提供专业的养老护理服务。因此,专业化养老机构的匮乏和专业人才的稀缺成为制约西安市文化养老产业发展的瓶颈。4.缺乏总体规划和宏观指导、落地项目难度大国家对发展文化养老产业还没有制定宏观的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规划,尤其是在市场培育和开发方面,缺乏相关的产业发展指导,使老龄文化产业长期处于自主、无序、盲目发展的状况。再加上职能部门条块分割,分兵把守,增加了从事养老服务的企业或个人兴办老龄文化产业的难度。机遇分析1.老年文化需求持续增长,养老产业前景广阔截至2020年底,西安市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207.53万人,占16.02%,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41.17万人,占10.90%(见表1),60岁以上人口和65岁以上人口比重分别比2010年上升3.48%、2.44%。庞大的不断增长的老年人口规模,将长期持续推动老年人特殊需求的快速增长,为老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人口基础。表1西安市常住人口年龄构成年龄常住人口数(人)比重(%)总计12952907100.000-14岁202660015.6515-59岁885098968.3360岁及以上207531816.02其中65岁及以上141172710.902.国家政策大力支持老龄文化产业发展2000年至今,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应对举措,如《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文化建设的意见》、《“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等一系列相关政策,可见,我国老龄产业虽然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受到国家日益广泛关注,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挑战分析1.政策落实难、支持不到位,产业投资动力不足老龄产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引起政府重视,各项有关政策相继出台。根据目前所出台的相关政策来看,普遍存在指导性强,却缺乏操作性的问题,并未做到实质拉动老龄市场的发展。与此同时,养老工作开展涉及多个方面,多项工作都需要基础设施及开展经费保障,但是当前针对“文化养老”方面的财政经费仍然较为缺失,一些老年社团由于缺乏资金的支持,发展一直停滞不前。2.土地资源紧缺、用地成本不均衡政府针对养老项目用地没有明确的界定,也难以确定项目房屋的建筑性质。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成为制约西安市养老产业发展的一大因素,许多企业就是因为土地成本过高而放弃进入西安市的养老产业。并且,还存在用地成本不均衡的问题,一些由西安市政府或国有单位兴办的养老企业,其用地成本比较低,而其他社会主体兴办的养老企业则面对较高昂的土地成本,这严重阻碍了西安市养老产业的壮大。(五)创新文化养老模式,推动西安市文化养老产业发展西安市处于飞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期,传统的的养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发展需要,在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养老问题日渐深化的背景下,可以积极整合资源协同应对养老问题,创新文化养老服务发展模式以切实解决养老困境。1.医养结合模式医养结合是当前文化养老服务中老人最迫切的需求之一,根据西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数据,西安老人总体患病率为75%,60岁以上生活不能自理的占4%,其中80岁以上生活不能自理的占14%。在我看来,在当前医养结合的背景下,可以对养老模式进行差异化探索。一方面老年人的特殊身体机能要求有持续医疗和保养的品质过关,以保证他们享有精神文化活动。养老机构可以基于多科室或者专用精细医疗资源,及时有针对性地为老人就医,依靠专业化养护团队确保连续康养。另一方面机构应基于其不同的资源条件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注重文化供给和老年人社群建设,恰当地利用养老地产汇集各种养老元素,;与其成员达成协作,拓展服务供给空间,建立互联网+养老下单服务,当医养护已是大势之时,专业医养护理能够精准连接具有相关需求老年群体,差异化医养融合路径能够促进微小企业生存空间的拓展和养老产业发展。2.旅居养老模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的养老观念从“养老”到“养生”转变,旅居养老作为“候鸟式养老”和“度假式养老”的融合体成为老年人选择休闲娱乐的方式,不仅为老年人带来了多样化的养老形式,还极大丰富了老年人的养老生活。休闲旅游作为老年人的一种重要生活形式和文化养老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在休闲旅游文化中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享受乐趣。构建适宜老年人需求的休闲旅游文化平台、陶冶情操、满足舒适生活是当前文化养老建设中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很多地方把举办老年人旅游作为文化养老应有之义,说得一点儿不差。或通过开展老年人文化艺术节和老年人文化赛事,展现老年人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或通过举办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大型演出,酝酿一批文化养老特色活动节目。另外,西安也精心进行了科学规划,兴建了一批具有老年人特点的主题公园和休闲广场,发挥其文化养老积极作用。3.社区智慧居家养老模式智慧养老作为现阶段技术水平要求最高的养老模式,它建立在先进的智能服务网络基础上,覆盖程度越广,智慧养老服务体系越完备。社区智慧居家养老是新型养老模式之一,社区应加强宣传,设置智慧养老服务培训课程,向老人推广智能设备相关知识,讲解产品操作方式,与此同时老人可自由体验该产品,从而享受优质服务,让他们接受和乐于采用智能养老模式。为了能把智能养老模式发扬光大,使老人更懂产品,小区应该请专业人员给老人做详细讲解,并和老人交流,了解他们对于产品的意见和要求,持续改进产品,更好地为老人提供优质服务,刺激他们消费需求。社区智慧文化养老服务要具备对系统信息进行采集,传递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判断等功能,要满足老年人信息认证,健康安全预警和社区养老服务资源利用体系,并通过利用智慧社区文化养老服务平台智能化中心作为核心,将智能人工系统服务功能充分融合在一起,构成综合养老服务体系,对养老服务进行更加丰富地信息支撑,将老年人多种信息情况结合在一起构成大数据,从而对老年人养老工作进行可靠的保障。对策建议西安市发展文化养老产业,除了需要改变现在的文化养老结构,推动文化养老事业的变革以外,还应完善当前养老机构的准入制度,使投资主体多元化,更重要的是要依据当前西安市养老市场实际情况,使养老机构中的服务项目不断丰富、服务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为了使西安市养老产业进一步发展,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加强文化养老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养老发展环境明确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并将其纳入总体规划中,结合现有养老机构、养老服务场所布点情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