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追求真理的事迹5篇_第1页
科学家追求真理的事迹5篇_第2页
科学家追求真理的事迹5篇_第3页
科学家追求真理的事迹5篇_第4页
科学家追求真理的事迹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家追求真理的事迹5篇科学家追求真理的事迹5篇

我们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是一个个科学家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呢。下面是我为你预备的科学家追求真理的事迹,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共享吧!

科学家追求真理的事迹【篇1】

提起袁隆平,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他是赫赫出名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是一位宏大的科学家!”的确,作为在世界上倍受敬重的“杂交水稻之父”,作为“中国最闻名的农夫”,作为农夫兄弟眼中的“米菩萨”,作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可谓是大功至伟。

然而,他对网民尊称他为“人民科学家”,却感到“诚惶诚恐、忐忑担心”,他虚心地说:“‘人民科学家’谈不上,我只是一名科技工。假如要说什么家,我觉得农学家最合适。”

我想,仅从这一件普一般通的小事,我们就足以感受到袁隆平的谦逊美德和人格魅力,令人鄙视,让人敬重。

常言道:“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越是沉穗的谷子,越是低下头。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有些人喜爱张扬、高调。比如,表现在学习上,喜爱吹嘘自己的博学与能耐,看过几本薄书,就自诩饱学之士、满腹经纶;写过几则公开发表的小文,就自封闻名诗人、作家。表现在工作上,喜爱凡事必称大,有的事还没有做,就开头说大话,刚刚干出一点成果,便“拉长、吹大、垫高”,热衷于在媒体上“细心包装,隆重推出”。这种喜爱张扬的人,虽然简单引起他人的留意,或许能慷一时之慨,开一时之怀,求一时之名,取得一时之利,但这种人往往行之不远,登之不高。而谦逊的人则把自己的位置放低一些,以虚心谨慎、戒骄戒躁的态度做人行事,这才是成就大业的基点,是走向胜利的长梯。

或许有人担忧,谦逊的人,久而久之,会被人遗忘,终究会吃亏。其实不然。这些人、这些事或许一时难以广为人知,但当他们以踏踏实实的工作制造了业绩,以悄悄无闻的品行作出了贡献,名声拘束众人心中。这正像袁隆平所说的,我是搞育种的。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作为一个科研工,尤其如此,不仅要学问多,而且要人品好,不仅要出科技成果,而且要弘扬科学精神。要喜爱祖国,喜爱人民,这个是基本前提。假如对民族、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没有感情,就很难成就一番事业。有了感情,才会为社会做一些事情、献一份爱心,这样你才会有欣慰感。

特殊是谈到物质享受时,袁隆平认为,精神上要丰富一点,物质生活上则要看得淡一点。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假如老想着享受,哪有心思搞科研?在吃方面以清淡和卫生为贵,穿方面只要朴实大方就行了。少走弯路,少留圆满,身心才会健康,心情才会开心,事业才会做得长远。

由此可见,今日,我们正在全力建设和谐社会,最应大力弘扬的就是袁隆平这种谦逊美德,常怀一颗平常心,不论在什么状况下,对个人的名利、进退、荣辱、都要看得淡一些,超脱一些,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越是成果突出,越是贡献巨大,越是形势大好,越要保持忧患意识,越要保持糊涂头脑,做到“骄傲而不自满,昂扬而不张扬,务实而不浮躁”,始终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一流的工作标准谋事尽责,多做贡献。如此,我们的工作才会大有起色,我们的事业才能更好地进展起来。

科学家追求真理的事迹【篇2】

1910年7月,李四光从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毕业,结束了7年留学日本的生活,和同学们一起返回祖国。不久,他被派到武昌县花林湖北中等工业学堂任教。从同学到老师,李四光感受到一种新奇和责任,他对同学的要求是特别严格的。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爆发。当时,李四光正在北京参与留学毕业生的全国统一考试。他听到消息后,特别兴奋,马上整理行装南下。回到武昌不久,李四光便被托付为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议。后来,又改任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部长等职。然而,革命的进展并不是像他想象的一样。不久,袁世凯上台,打击和排挤革命党人。李四光进展实业、造福人民、建设新湖北的雄伟方案已成幻想,他内心郁闷,陷入彷徨之中?于是,李四光产生了再去读几年书,走科学救国的道路的想法。1913年7月,李四光由官派出国,赴英国伯明翰高校连续深造,年轻的李四光如愿以偿。当时,和李四光一起留学的有4个人,政府发放的路费全是金条。李四光告知同伴:“你们渐渐整理行李,我去银行兑换钱币。”当李四光来到银行的时候,一身破旧的衣服引起了银行职员的怀疑,非但没有换回钱币,还被怀疑偷别人的金条而被抓了起来,任他如何解释也没有结果,连饿带冻,其次天才被同伴救回。尽管如此,青年李四光还心系父亲兄长,将自己旅费的一部分省下来交给他们,以供弟妹们上学之用。这是何等令人感动的情怀呵!李四光试图用全部的爱恋来报答14年乡村生活中父老乡亲所赐予他的关怀与厚爱,就像他后来将自己的一生献给祖国一样,鞠躬尽瘁而又无怨无悔!

长途跋涉,远渡重洋,李四光其次次离开祖国,最终抵达伦敦。这里是资本主义文明的家乡,是近代产业革命的发源地。如今早已车水马龙,五光十色,大厦林立。但在李四光的眼里,这一切无异于过眼云烟,他心里更渴求的是学问和科学。经过慎重的选择,李四光打算进入在采矿方面较为闻名的伯明翰高校。他匆忙离开了伦敦,来到了英国西部重镇伯明翰城,在学校四周的一所公寓住了下来。李四光的确是一位不知疲乏的同学,即使休息时间,也下放松学习。间或在假日走进公园,看看名胜古迹,身边也总是少不了一叠报纸杂志,或是一卷厚厚的书籍。在林阴里,在流水旁,他一坐下来就抄抄写写,或是思索一连串的问题。但安静的学习生活没有持续多久,1914年8月4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以英、法、俄为一方的协约国和以德、意、奥为一方的同盟国,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绽开了生死大战。一时间,生活物资日益短缺,物价开头上涨,生活极度困难,很多留同学已无法忍受,纷纷离开英国。但李四光硬是靠着坚韧的毅力和从小养成的坚忍精神,节衣缩食,克服了种种困难,把学习坚持了下来。他经常利用假期,跑到矿山做临时工,赚钱维持生活,连续完成学业。在这样困难的`时候,他乐观旷达,劳逸结合,利用业余时间学会了拉小提琴,并成了终生的爱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1918年5月,李四光用英文写成了一篇长达387页的论文——《中国之地质》,并提交伯明翰高校地质系。6月,他通过了论文答辩。由于这篇论文的提出,李四光被伯明翰高校授予自然科学硕士学位。不久,李四光接到了北京高校校长蔡元培先生发来的聘书,请他回国担当北京高校地质系教授。6年多的英国留同学活就要结束了,尽管国内依旧是军阀混战,你争我夺,李四光还是接受了邀请,带着为真理奋斗的治学精神,带着报效祖国的满腔热血,1920年5月,李四光结束了漫长的求学之路,回到北京。此时,他已经31岁,在这年轻的生命成长中,除了幼儿时期和暂短的工作以外,他几乎都在不停的学习中劳碌着,东奔西走,上下求索。如今,对李四光来说,该是他向祖国贡献学问和学问的时候了!新的生活就要开头了!

科学家追求真理的事迹【篇3】

邓稼先(1924—1986)是我国闻名的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邓稼先是安徽人,后来在北京高校当物理老师,1948年10月,邓稼先去美国读讨论生,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在他取得学位后的第9天,便登上了回国的轮船。回国后,邓稼先在中国从事原子核理论讨论工作。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进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在原子弹、氢弹讨论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56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邓稼先曾荣获全国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级科学进步特等奖,并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邓稼先和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都是安徽人,在同一个中学上学,从小两人在一起弹玻璃球、打墙球、竞赛爬树,二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讨论,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加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胜利后,邓稼先又组织力气,探究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领导并亲自参加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试验工作。

与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试验工作。

科学家追求真理的事迹【篇4】

我们的命运总是和时代紧密相连;脚踏苍茫大地,砥砺前行,在蹒跚中留下跋涉的脚印     。

1924年6月25日,伴着一声嘹亮的啼哭,一个婴儿降生在闻名的翰墨世家,成为清代闻名的`篆刻书法大家邓石如的六世孙。望向窗外郁郁葱葱的田野,看着微风中起伏着的刚刚吐穗的稻谷,孩子的父亲灵感突现,说道:“古人说禾之秀实,而在野曰稼,稼,就是在田野已经秀穗牢固之禾。盼望他植根于中华大地,并且早早的秀实和成熟,成为造福民众的沧海之一粟,就取名叫稼先吧。”

或许是受到书香之家的熏陶,邓稼先从小就对书产生了一种剧烈的奇怪   心和阅读欲望,幼年时代的邓稼先就特别喜爱动脑筋,总是会提出千奇百怪的问题。他自小便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功底,同时也形成了勤学好问的珍贵品质,然而在国难深重的年月,年少的邓稼先目睹列强的欺凌、残缺的家园,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的残忍迫害,对他们满怀痛恨。那时的邓稼先已经朦胧的意识到要救我们的国家,必需要有学问有本事,因此他更加仔细读书,在读书期间,邓稼先便乐观的参与爱国救亡运动,致力于维护祖国的尊严。他也最终明白,一个弱国会备受欺凌,是没有平安日子可言的,他立志要发愤图强,投身科学事业,振兴国家科技,保卫国家平安,解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同胞。

抱着这样的志向,16岁的邓稼先离开了北京,开头了新的求学历程。1941年秋,邓稼先考入了西南联大物理系。在西南联大,他读遍了图书馆里每一本有价值的书籍,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资源,充实自己的科学学问,熬炼自身的实践操作力量。他博览群书,同时还利用课余时间背诵牛津英文字典,日积月累,他把基础的学科学问把握的相当坚固。

1948年10月,他进入普渡高校攻读,功夫不负有心人,邓稼先以自己的聪慧才智和惊人的勤奋,只用了一年零10个月的时间就提前完成了博士论文,并顺当通过答辩,获得了博士学位,1950年8月20日,刚满26岁的他即从普渡高校毕业,被人们戏称为娃娃博士。拿到博士学位的邓稼先,一心想回到祖国,回到朝思暮想的父母身边,将自己所学到的学问,运用到新中国的科学事业中去。他拒绝了美国的丰厚条件,冲破一切阻碍,1950年8月29日,毅然回到了魂牵梦萦的祖国。

那时的中国,一穷二白,美国还不止一次地对中国进行核威逼。1958年,钱三强教授受党中央托付,交给邓稼先一个艰难而保密的任务,生产大炮仗,也就是原子弹。这是邓稼先多少年追寻的报国梦,他毫不迟疑地答应了。回到家里,他跟妻子说:“我要调动工作了。”妻子问:“调到哪?”邓稼先缄默良久,嘴角微微抖动着挤出三个字:“不能说!”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他隐姓埋名28年之久,没有依靠任何外援,带领团队自力更生,自强不息,勇攀高峰。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胜利,一团硕大的蘑菇云在爆裂中隆隆升腾。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胜利。

从原子弹到氢弹,法国用了8年,美国用了7年,苏联用了4年,而中国只用了两年零8个月。

戈壁滩上,这张遮得严严实实的照片让我们明白,您惊天动地的功绩之后毕竟隐蔽着怎样的惊心动魄。

那是一九七九年的一次核弹空投试验,天空没有消失蘑菇云,核弹从高空直接摔倒了地上。

“核弹去哪里了?为什么没有爆炸?”

“我们要立刻进入事故区,必需要找到这枚弹头!”

“不行!那样太危急了!”

“核辐射可是要命的!不行不行!”

“你们都不要争了!我进去!”

“邓院长!”

“你们进去了也不能解决问题的,由于它是我设计的!为了它,我哪怕死了,也是值得的!”

您义无反顾地走进了试验区,找到了核弹的碎片,走出来后,您说的第一句话是——

“平安无事,平安无事!同志们,我们的试验可以开头了!”

邓院长,您…您怎么那么不要命呢?

这事我不去谁去,责任书上的签字人是我啊!刚站起来的中国可以没有邓稼先,但是不能没有它!

但是,邓稼先的身体已经被核辐射侵害了。他比谁都清晰自己的身体,因此,在工作上更加争分夺秒。拖着病重的身体,学习、讨论、试验!

生命的最终时刻,邓稼先仍心系祖国的核事业,病榻之上,他嘱咐于敏:“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我不爱武器,我爱和平,但为了和平我们需要武器,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

临终前,他只说了一句话:“我——死而无憾!”

这是一代人的脚印     ,镌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间,激励着我们前进!前进!前进!

科学家追求真理的事迹【篇5】

中国能在那样短的时间和那样差的基础上研制成“两弹一星”(前苏联8年、美国6年、法国4年、中国2年8个月)(原子弹、导弹和卫星),西方人总感到不行思议。杨振宁来华探亲返程之前,有意问还不暴露工作性质的邓稼先说:“在美国听人说,中国的原子弹是一个美国人关心研制的。这是真的吗?”邓稼先请示了周恩来后,写信告知他:“无论是原子弹,还是氢弹,都是中国人自己研制的。”杨振宁看后感动得流出了泪水。正是由于中国有了这样一批勇于奉献的学问分子,才挺起了顽强的民族脊梁。

1948年,邓稼先怀着科学救国的抱负,远渡重洋去美国留学,在普渡高校当讨论员,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获得了博士学位!有人劝他留在美国,但邓稼先婉言谢绝了。1950年10月,他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和二百多位专家学者一起回到国内。一到北京,他就同他的老师王淦昌教授以及彭桓武教授投入中国近代物理讨论所的建设,开设了中国原子核物理理论讨论工作的崭新局面。1956年,邓稼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当时,中央打算,依靠自己的力气进展原子弹。当邓稼先得知自己将要参与原子弹的设计工作时,心潮起伏,兴奋难眠,这是一项多么光荣而又神圣的职业!但同时他又感到任务艰难,担子非常沉重。

从今,邓稼先怀着以最快速度把事业搞上去的决心,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到任务中去;首先,他带着一批刚跨出校门的高校生,日夜挑砖拾瓦搞试验场地建设,硬是在乱坟里碾出一条柏油路来,在松树林旁盖起原子弹教学模型厅;在没有资料,缺乏试验条件的状况下,邓稼先挑起了探究原子弹理论的重任。为了当好原子弹设计先行工作的“龙头”,他带领大家刻苦学习理论,靠自己的力气搞尖端科学讨论。邓稼先向大家推举了一揽子的书籍和资料,他认为这些都是探究原子弹理论设计神秘的向导。

由于都是外文书,并且只有一份,邓稼先只好组织大家阅读,一人念,大家译,连夜印刷。

为了解开原子弹的科学之迷,在北京近郊,科学家们决心充分发挥集体的才智,研制出我国的“争气弹”。那时,由于条件艰苦,同志们使用算盘进行极为简单的原子理论计算,为了演算一个数据,一日三班倒。算一次,要一个多月,算9次,要花费一年多时间,又请物理学家从动身概念进行估量,确定正确,经常是工作到天亮。作为理论部负责人,邓稼先跟班指导年轻人运算。每当过度疲惫,思维中断时,他都焦急地说:“唉,一个太阳不够用呀!”

为了让同他一起工作的年轻人也得到休息,得到工作之余的稍许消遣,他总是抽空与年轻人玩非常钟的木马嬉戏。有一次,王淦昌教授观察了他们在玩这种嬉戏,老教授又好气又好笑,斥责说:“这是什么玩法,你还做儿戏呀。”邓稼先笑说:“这叫相互跨越!”相互跨越,这是一种多么亲热的同志关系啊!正是靠着这种关系,邓稼先和同事们一起克服了一个个科学难关,使我国的“两弹研制”以惊人速度进展。

一次地下核试验,有一个机器出了故障。有人主见把机器拉上来查看,但这样太危急。为了平安,在寒冷的戈壁摊上,他亲自下井,解决问题后,,开庆祝会。他由于休息不好,只喝了一小杯酒,就倒下了。让人量血压,竟然为0。始终抢救了两天两夜,邓稼先醒了,开口第一句话是:“讨论报告出来没有?”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横空出世……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威震山河……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癌症不幸逝世,享年62岁。人民将永久怀念这位被称做“两弹”元勋的这位我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比一千颗太阳还亮”

1964年10月,浩瀚的戈壁滩上空升起了一团蘑菇云,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胜利。两年之后,第一颗氢弹又放出炫目的光线。这曾使全世界为之震动。人们都知道奥本海默是美国的“原子弹之父”,萨哈罗夫是前苏联的“氢弹之父”,然而,中国的“两弹”元勋是谁?

1986年6月,中国各大报纸均在首要位置介绍这位了不起的科学家:名字鲜为人知,功绩举世瞩目“两弹”元勋——邓稼先。

1986年7月,国务院授予邓稼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和奖章。

核工业部为表彰邓稼先20多年来为进展我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