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提升改造项目(第一批次)路面说明_第1页
农村公路提升改造项目(第一批次)路面说明_第2页
农村公路提升改造项目(第一批次)路面说明_第3页
农村公路提升改造项目(第一批次)路面说明_第4页
农村公路提升改造项目(第一批次)路面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公路提升改造项目(第一批次)S5—1路面说明第1页共15页1概述1.1项目背景随着交通量的日益增加,重载、超载运输车辆越来越多,加上雨水损坏不断加剧,致使温江地区农村公路病害逐渐严重,影响了城乡居民出行,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满足交通量增长需求、提高道路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积极响应“四好农村路”的建设要求,近年来,温江区交通运输局在对辖区内农村公路技术状况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养护计划,并逐步有序地进行养护工程实施,提升公路使用功能。近年来,温江区交通运输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发展,“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巩固“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果,进一步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动乡村振兴,成为了当前温江区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的重要工作。此次梳理温江境内农村路网,对部分道路进行改造提升。拟建设道路为正宗路、幸永路(四支渠路)、晶七路、洪江村双关路支路、汪电路、春桂路、江安中心道、天王堰路等8条道路和刘巴路刘板桥。以上道路出现不同程度的路面破损、坑洞,影响道路整体美观、行车舒适性及行车安全。1.2工可执行情况本项目8条道路和1座桥梁均按工可技术标准进行,不改变原路线性,不加宽。项目概算总投资低于工可估算批复资金,工可批复见附件。1.3任务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交通运输部(JTGB01-2014);2.《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2111-2019)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5.《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6.《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17);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9.《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规范》(JTG5421-2018);10.《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G5142-2019);11.《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5210-2018);12.《公路路基养护技术规范》(JTG5150-2020);1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1-2001);14.《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T5190-2019)15.陕西通宇公路研究所有限公司2021年12月对7条道路(无正宗路)的检测报告;16.成都市温江区养护段2021年4月对刘巴路刘板桥进行的桥梁检测报告;其他有关公路工程的现行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等。1.3设计标准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的规定,公路等级的选用,应根据公路网规划,从全局出发,按照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综合确定。本项目为道路整治工程,本次整治工程主要是根据现场调查结果针对受损的基层及路面病害进行针对性修复,同步规范道口搭接,同时对交通安全设施、路基排水系统一并完善。道路整治平面、纵断面维持原路现状不变,故本项目技术标准与原老路技术标准一致。1.正宗路原路基宽度7.0m段维持双车道四级公路(Ⅰ类)标准,设计速度15Km/h,设计路基宽度7.0m,沥青混凝土路面;原路基宽度4.5m段维持单车道四级公路(Ⅱ类)标准,设计速度15Km/h,设计路基宽度4.5m,沥青混凝土路面。2.幸永路(四支渠路)原路基宽度4.5m段维持单车道四级公路(Ⅱ类)标准,设计速度15Km/h,设计路基宽度4.5m,沥青混凝土路面;原路基宽度7.0m段维持双车道四级公路(Ⅰ类)标准,沥青混凝土路面;原路基宽度3.5m段受地形地物限制维持原路面宽度不变,根据实际条件增设硬化路肩,改善提升沿线交安设施。3.晶七路维持原四级公路(Ⅰ类)标准,设计速度15Km/h,设计路基宽度6.0m,沥青混凝土路面。4.洪江村双关路支路维持原单车道四级公路(Ⅱ类)标准,设计速度15Km/h,原路基宽度4.0m段受地形地物限制维持原路面宽度不变。5.汪电路维持原单车道四级公路(Ⅱ类)标准,设计速度15Km/h,路基宽度5.0m,沥青混凝土路面。6.江安中心道维持原双向双车道四级公路(Ⅰ类)标准,设计速度15Km/h,路基宽度6.0m,水泥混凝土路面。7.春桂路维持原四级公路(Ⅰ类)标准,设计速度15Km/h,路基宽度6.0m,沥青混凝土路面。8.天王堰路原路基宽度4.5m段维持单车道四级公路(Ⅱ类)标准,设计速度15Km/h,路基宽度4.5m,沥青混凝土路面。路基宽度3.5m段受地形地物限制维持原路面宽度不变,对既有水泥砼路面病害进行局部处治。9.刘巴路刘板桥拆除重建一座1-6m单箱单室框架结构桥,桥梁净宽6.5米,总宽7.5米。1.4主要技术标准及采用的设计指标应明确道路拟采用的道路等级、交通等级、车道数、设计车速、路基宽度、荷载等级、抗震设防标准、净空、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等技术指标。主要技术标准见下表。主要技术标准一览表项目指标名称单位技术标准备注一综合指标1地形类别平原区2公路等级四级公路(Ⅰ类、II类)3设计速度Km/h15二路基指标1路基宽度m3.5/4/4.5/5/6/7三路线指标1圆曲线最小半径m20一般值2圆曲线最小半径m12(10)单车道极限值3圆曲线最小半径m15双车道极限值4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120路拱≤2%5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90路拱>2%6最大纵坡%127最短坡长m458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150一般值9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150一般值10竖曲线长度m40一般值11最大超高值%6四桥梁、涵洞指标1桥梁、涵洞宽度m与路基同宽2设计荷载公路-II级五设计洪水频率1路基、小桥、涵洞1/25六抗震设防1抗震烈度度Ⅶ2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g0.102道路检测结果及维修方案2.1检测结果根据2023年农村公路改造提升工程(第一批次)路面检测结果,依据交通运输部《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5210-2018)、《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T5190-2019)规定,对本项目各路段进行处治方案的拟定。依据《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5210-2018),公路技术状况评定等级划分标准如下表所示:公路技术状况评定等级划分标准评定等级评定指标优良中次差PCI≥90≥80,<90≥70,<80≥60,<70<60依据《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T5190-2019),对评定结果为“优”和“良”的道路,加强日常养护即可;对评定结果为“中”的道路,宜实施中修养护(预防性养护、修复性养护),对破损路面进行局部处治;对评定结果为“次”和“差”的道路,应实施大修养护(修复性养护),对路面结构进行全面处治,重建路面结构,恢复道路使用功能。本项目各路段处治标准如下表:各路段路面状况评价等级与处治标准序号路线名称道路编码路面分项指标路面状况评价等级处治标准沥青PCI水泥PCI断板率DBL1幸永路(四支渠路)C26256.5754.8016%差大修2晶七路C258/53.5981%差大修3洪江村双关路支路C203/27.3985%差大修4汪电路C017/53.9020%差大修5江安中心道C06148.6473.4228%中/差中修6春桂路C119/58.1988%差大修7天王堰路C24488.1376.5712%中/良中修8正宗路C014//碎石路面大修2.2维修方案各路段具体处治方案如下:1.正宗路道路现状及病害情况:既有道路为碎石路面,损坏严重,坑槽多、平整度差,路基排水不良,病害主要由既有路路面结构薄弱、排水设施不完善、通行货车较多造成。处治措施:本路段需先进行排水设施的完善,增设盖板边沟,挖除原路面结构后对整段路路面结构重新铺筑,属于结构性修复。路面结构如下:5cm厚AC-13C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透层及封层20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5cm厚级配碎石功能层2.幸永路(四支渠路)道路现状及病害情况:既有道路水泥路面病害主要为路面破碎,沥青路面主要为沉陷、裂缝、路面破碎。根据检测报告评价结果,PCI为56(沥青路面)/54(水泥路面),路面状况评定等级为差。处治措施:本路段轻微病害的路面仅进行铣刨重铺(5cm厚沥青混凝土面层),严重病害段需处治既有路基路面病害后对路面结构重新铺筑,属于功能性修复。(1)K0+000~K0+557段凿毛既有水泥路面后加铺。路面结构为:5cm厚AC-13C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防裂卷材凿毛既有路面(局部病害需处治)利用既有水泥路面为基层(2)XYK0+557~XYK0+720段原路完好,完全利用(3)XYK0+720~XYK2+245段挖除既有沥青混凝土面层,处治既有路基路面病害后加铺沥青面层。路面结构为:5cm厚AC-13C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防裂卷材局部病害需处治3.晶七路道路现状及病害情况:既有路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病害主要为路面破碎、沉降。根据检测报告评价结果,PCI为53.5,路面状况评定等级为差。处治措施:由于道路两侧民房和路口较多,因此不能增加原道路标高。本路段需对既有路面结构挖除后进行新路面结构加铺。路面结构如下:5cm厚AC-13C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透层及封层20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5cm厚级配碎石功能层道路改建后总体标高维持原道路标高。4.洪江村双关路支路道路现状及病害情况:既有路为单车道四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主要病害为路面破碎、坑槽等。根据检测报告评价结果,PCI为27.4,路面状况评定等级为差。处治措施:由于道路两侧民房和路口较多,因此不能增加原道路标高。本路段需对既有路面结构挖除后进行新路面结构加铺,属于结构性修复。路面结构如下:5cm厚AC-13C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透层及封层20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5cm厚级配碎石功能层道路标高不变。5.汪电路道路现状及病害情况:现状道路主要病害为路基沉降、路面坑槽。根据检测报告评价结果,PCI为53.9,路面状况评定等级为差。处治措施:本路段需先对既有水泥路面进行病害处治。路面状况较好路段可利用,凿毛原路面铺防裂卷材后加铺5cm厚沥青砼;病害严重段需进行处治后加铺沥青面层,属于功能性修复。路面结构如下:5cm厚AC-13C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防裂卷材局部病害需处治6.江安中心道道路现状及病害情况:既有道路主要病害为路基沉降、路面板裂,病害长度约300m/两段。根据检测报告评价结果,水泥路面段PCI为73,路面状况评定等级为中。处治措施:本路段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本次改造范围内存在水泥路面破损严重,对行车及过往行人安全影响较大,设计处治方案按水泥路面全深度处治方式,挖除原松散基层和面层,重新铺筑贫混凝土基层和水泥混凝土面层,属于功能性修复。路面结构如下;5cm厚AC-13C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防裂卷材局部病害需处治7.春桂路道路现状及病害情况:既有道路为四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既有道路路面病害主要为破碎板、板角断裂等,少量路基沉降,路基排水以散排为主。PCI为58,路面状况评定等级为差。处治措施:本路段需先对既有水泥路面进行碎石化,后加铺水稳层和5cm厚沥青砼,属于结构性修复。路面结构如下:5cm厚AC-13C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透层及封层25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原路碎石化8.天王堰路道路现状及病害情况:既有道路路基宽度4.5m段为单车道四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要病害为路基沉降。该路段路基沉降主要形成原因为左侧排水渠涨水漫至路基,浸泡路基后强度减弱,致使该路段加宽部分与原老路形成差异沉降,且加宽部分破碎严重。PCI为88(沥青路面)/76(水泥路面),路面状况评定等级为良/中。处治措施:TWK0+000~TWK0+605需先对既有路基路面进行病害处治,挖除左侧沉降范围内路面结构,清除松散土基换填级配碎石,然后重新铺筑路面结构,再整体铺筑沥青砼面层,属于功能性修复。路面结构如下:5cm厚AC-13C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防裂卷材局部病害需处治2.3原路废料处理方式本项目挖除或铣刨的沥青混凝土废料、其他路面结构层废料,由业主指定位置统一堆放,运距平均按5km计。路面铣刨的沥青混凝土废料可用于其他村道垫层,其他路面结构层废料可用于其他项目软基换填。3路面设计3.1设计原则及交通量预测结果路面设计根据本路使用要求以及沿线气候、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和交通量,并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节约投资的原则,进行路面结构的方案设计和综合比选,选择安全、舒适、经济、耐久的路面结构。根据本项目建设性质及相关法规、标准和规范,本项目交通量预测年限为建设项目建成通车后20年。本项目计划于2023年9月开工,2024年9月完工,因此预测特征年定为2023年、2028年、2033年、2038、2042年。本项目的预测交通量见下表。趋势交通量预测值结果单位:pcu/d序号交通量预测结果20282033203820421正宗路4205277057462幸永路3694606146513晶七路4175206947364洪江村双关路支路3454315746095汪电路3914896536926江安中心道3304155565887春桂路4185257047448天王堰路4035056767163.2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2002年版);(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标准《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003-86);(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2011);(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E51-2009);(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JTGE50-2006);(1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3.3设计标准(1)公路自然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区划:V2四川盆地中湿区。(2)标准轴载:BZZ-100。(3)沥青路面设计年限:8年。(4)设计荷载:公路-II级3.4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050-2017)中6.1.1、6.2.1条规定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及5.5.10条对水稳定性要求。(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的1.0.4条“施工要求”、4.2.1条“沥青技术要求”、4.8.2条“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4.8.5条“石料磨光值要求”、4.9.2条“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4.10.1条“矿粉质量技术要求”、5.3.4条“使用性能检验”、11.4.4条“混合料质量检查要求”、11.4.5条“施工质量控制标准”。(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的5.1.6条“施工气温要求”、5.1.8、5.1.9条“压实度要求”、4.2.4条“抗压强度标准”。3.5路面结构方案、类型的比选论证(1)沥青路面与水泥路面的比选公路路面必须满足耐久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的要求,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从技术上均能达到这些要求。目前公路中采用的路面类型主要有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在路用性能方面各有其优缺点,综合比较详见下表:表5-6沥青路面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比较性能比较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行车舒适性路面无接缝,行车平稳、舒适,行车振动及噪声低路面接缝多,行车舒适性较差,行车振动及噪声大平整性平整性好平整性稍差雨天溅水及水雾溅水及水雾较小溅水及水雾较大反光能力路面的反光能力稍弱、与路面标线反差大,夜间行车界限清晰。路面的反光能力强、夜间行车明快,但阳光下易引起视觉疲劳抗变形及耐磨耗性抗变形及耐磨耗性稍差抗变形及耐磨耗性较好路面抗滑性能采用好的混合料能明显增强路面抗滑性能路面抗滑性能较差路基变形的适应性路基变形的适应性较强路基变形的适应性较差,对基础支撑不稳固非常敏感,对超载敏感施工设备及技术具有成熟的成套施工技术,大型、现代化的成套施工设备较多具有较成熟的成套施工技术,大型、现代化的成套施工设备较少,我省缺乏此类经验。养护维修养护维修方便,可立即开放交通,交通影响较小。接缝养护工作量大,板块维修难度大,不能立即开放交通,交通阻碍影响较大。施工周期施工周期较短施工周期较长从综合性能比较,推荐采用沥青路面。(2)沥青路面抗滑表层方案比选为便于确定表面层混合料组成,我们将目前用于沥青路面表层的三类混合料从路用性能、施工难度和初期造价进行比较,见下表:表5-7抗滑磨耗层方案比较特点及性能SBS改性沥青AC-13COGFCSMA-13级配类型连续密级配嵌挤空隙结构嵌挤密实间断级配抗车辙变形**********抗裂性能********疲劳性能********耐久性********水稳定性********抗滑性能************路面噪音、反光、溅水、水雾*********施工难易程度********初期造价***********注:“*”号越多表示性能越好,施工难度越高,初期造价越高。AC型是我国传统的沥青混合料类型,属连续密级配,具有施工方便,离析小,空隙小,耐久性好及造价相对较低等特点,因而在我国早期修建的高速公路中得到推广应用。虽然随着在高速公路上的应用,其抗滑性能存在不足的缺点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已对传统AC级配进行调整,旨在改善其高温抗车辙变形的能力和抗滑性能。OGFC集料嵌挤作用好、高温抗车辙能力强、噪声低、抗滑性能好,但混合料的空隙率大,其抗裂、抗老化、抗水损害性能较差,路面受到灰尘及其它污物的污染时,结构内部的连通孔隙容易被堵塞,路表水渗入路面结构内部后不能及时排出,这样不仅达不到路面结构内部排水从而提高路面雨天抗滑能力的设计目的,反而容易造成路面水损坏。OGFC目前在国内应用较少。SMA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这主要是因为SMA混合料在组成上与AC混合料有很大不同,它由大量粗集料(粒径大于2.36mm)、较多的沥青结合料和矿质填料(矿粉)以及少量细集料(机制砂)和纤维稳定剂组成,致使SMA有较大的内摩擦角和粘聚力。大量的粗集料构成坚固的骨架结构,即石—石嵌挤结构(粗集料间相互接触),使其具有良好的高温抗车辙变形的能力,而由沥青、填料、稳定剂和细集料组成的改性沥青玛蹄脂(胶泥)填充粗集料骨架的空隙,混合料密实,抗水损害能力强,且由于沥青结合料用量的大大提高,从而保证了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及抗开裂的性能。SMA-13各方面路用性能从理论上讲优于OGFC和AC,但其施工工艺及造价要求都相对较高。经经济、技术综合分析,考虑路用性能、施工工艺及初期造价,表面层推荐采用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3)沥青路面结构比选A-1型结构路面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A-2型结构路面基层采用水泥石灰稳定碎石。路面结构A-1、A-2型均为半刚性基层结构。A-1型基层与A-2型基层相比,水泥稳定碎石具有早期强度较高、抗渗性、抗冻性以及的抗冲刷性能较好的特点,同时能够较好的适用于工期较短的项目。随着路面施工规范及技术越来越成熟,通过控制水泥稳定碎石级配、水泥用量、严格采用稳定土拌和机拌和混合料,水泥稳定碎石结构层开裂现象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水泥石灰稳定碎石具有强度增长慢、早期强度低但后期强度高、抗疲劳破坏性能好的特点,但石灰用量较大,目前石灰价格较高且质量不易保证。考虑到本项目交通量及气候等特点,并结合我公司多年来的设计经验,推荐采用路面结构A-1型。3.6路面结构设计本项目主要采用四种路面结构第一种:挖除重建段先挖除原路面结构后加铺5cm厚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面层+20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5cm级配碎石。第二种:碎石化原路段碎石化原路后加铺5cm厚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面层+25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原路碎石化。第三种:利用原路白加黑段维修处置原路病害后加铺防裂卷材+5cm厚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面层。第四种:桥梁段破损的沥青砼路面铣刨5cm老沥青路面面层,铺设防水层+5cm厚AC-13C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结构设计参数结构设计参数表层位结构类型计算最大拉应力允许拉应力竣工验收弯沉(1/100mm)(MPa)(MPa)15cmSBS改性沥青AC-13C51.6320m水泥稳定碎石(5%)85.2415cm天然砂砾189.45土基272.93.7路面维修方案本项目需要维修路面结构只包含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对于裂缝宽<3mm的裂缝,直接用环氧树脂类材料灌缝。对于裂缝宽度>3mm的面板,裂缝位于板中位置时,采用整体换板处理,裂缝不位于板中时,采用局部换板处理。板角断裂:板角断裂的修补图示进行全厚度修补。如果基层松软,应凿除基层软弱松散部分,采用贫混凝土回填,应深入到四周老混凝土板以下至少10cm,厚度不小于20cm。破碎板:对破碎的板块,应全部更换。如果板块挖除后基层完好,直接恢复面板,厚度应为原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如果基层表面出现松散损坏,松散厚度不大于5cm的,将基层表面的松散部分清理后直接恢复为水泥砼板;如果基层表面厚度大于5cm,则需要重新更换基层,路面结构为:水泥砼面板+贫混凝土基层。纵向接缝内均设置拉杆:拉杆采用HRB400直径14mm,长700mm的钢筋,拉杆间距为800mm,且最外侧拉杆距横向接缝或自由边距离不小于100mm。横向缩缝内均设置传力杆:传力杆采用HPB300直径28mm,长450mm的钢筋,传力杆间距为300mm,且最外侧传力杆距纵向接缝或自由边的距离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为150-250mm。4材料要求4.1沥青混凝土面层(1)沥青本项目改性AC-13C所用改性沥青的基质沥青采用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其质量技术指标应符合下表要求: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指标要求项目单位技术指标测试方法针入度(25℃、100g、5s)0.1mm60~80T0604针入度指数-0.5~+1.0T0604软化点(R&B)不小于℃46T060660℃动力粘度不小于Pa.s180T062010℃延度不小于cm15T060515℃延度不小于cm100T0605蜡含量(蒸馏法)不大于%2.2T0615闪点不小于℃260T0611溶解度不小于%99.5T0607密度(15℃)g/cm³实测记录T0603TFOT(或RTFOT)后残留物质量变化不大于%-0.8~+0.8T0610残留针入度比25℃不小于61T060410℃不小于6T0605SBS类聚合物改性沥青质量技术指标应符合下表要求:聚合物改性沥青技术指标要求项目技术指标测试方法针入度(25℃、100g、5s)不小于0.1mm50T0604延度5℃,5cm/min不小于cm20T0605软化点(R&B)不小于℃70T0606运动黏度135℃不大于Pa.s3T0625、T0619闪点不小于℃230T0611溶解度不小于%99T0607离析,48h软化点差不大于℃2.2T0661弹性恢复25℃不小于%90T0662RTFOT后残留物质量变化不大于%±1.0T0609针入度比25℃不小于%65T0604延度5℃不小于cm15T0605SHRP:原样沥青动态剪切76℃G*/sinδ不小于(KPa)1AASHTOM320-03T315-04RTFOT试验后AASHTOM320-03T240-03动态剪切76℃G*/sinδ不小于(KPa)2.2AASHTOM320-03T315-04压力老化后动态剪切31℃G*sinδ不大于(KPa)5000AASHTOM320-03T315-04蠕变劲度-12℃不大于(MPa)300AASHTOM320-03T313-04M值不小于/0.3SHRP路用性能分级/PG76-22AASHTOM320-03(2)粗集料本项目粗集料采用破碎砾石(粒径大于8cm),要求有足够的强度、耐磨耗、抗压碎、耐久性、抗冲击以及与沥青有良好的粘附性。粗集料质量技术指标应满足下表要求: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技术指标要求指标要求试验方法压碎值(%)不大于28T0316-2005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30T0317-2005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5T0304-2005吸水率(%)不大于3T0304-2005软石含量(%)不大于5T0320-2000与沥青的粘附性(级)不小于4(上面层为5)TO616-2011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18T0312-2005水洗法<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大于1T0310-2005具有一定数量破碎面颗粒的含量(%)AC-13C上面层1个破碎面不小于80T0346-20052个或2个以上破碎面不小于60AC-20C下面层1个破碎面不小于702个或2个以上破碎面不小于50粗集料与沥青粘附性达不到要求时,须添加耐热、耐水、长期性能好的抗剥落剂,添加剂量根据混合料水稳定性检验确定。(3)细集料本项目细集料采用机制砂或石屑,原材料为卵、砾石,要求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其质量技术指标应符合下表要求: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技术指标要求指标要求试验方法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45T0328砂当量(%)不小于50T0334机制砂、石屑规格应符合下表要求:沥青混凝土用机制砂或石屑规格规格公称粒径(mm)水洗法通个各个筛孔的质量百分率(%)9.54.752.361.180.60.30.150.075S150~510090~10060~9040~7520~557~402~200~10S160~310080~10050~8025~608~450~250~15(4)矿粉沥青混合料的矿粉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磨细得到,同时将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净,矿粉应干燥、洁净,能够自由的从矿粉仓流出。对于拌合机除尘回收的粉不得作为矿粉使用。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技术指标应符合下表要求:沥青混合料用矿粉技术指标要求指标要求试验方法表观密度(t/m3)不小于2.45T0352含水量(%)不大于1.0T0103粒度范围(%)<0.6mm100T0351<0.15mm90~100<0.075mm70~100(5)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沥青混合料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和矿料级配。沥青混合料级配应结合当地气候、水文及交通条件依据下表选择。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混合料编号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19.016.0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AC-13C10090-10068-8538-6824-5015-3810-287-205-154-8AC-16C10090~10076~9260~8034~6220~4813~369~267~185~144~8沥青混合料采用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混合料技术指标应符合下表的数值。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试验项目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改性AC-16C试件尺寸(mm)φ101.6×63.5击实次数(次)双面各75空隙率VV(%)深约90mm以内3~5深约90mm以下3~6稳定度MS(KN)≥9流值(mm)2~4矿料间隙率VMA(%)不小于312.5413.5514.56/沥青饱和度VFA(%)65~80动稳定度(次/mm)≥3000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85冻融劈裂试验残留强度比(%)≥804.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泥:要求采用符合物理力学性能要求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32.5或42.5,终凝时间宜大于6小时且小于10小时,初凝时间应大于3小时。粗集料:要求采用卵石(粒径不小于5cm)轧制,压碎值不大于30%。细集料:要求采用碎石加工过程中的石屑,质地坚硬、耐磨、洁净无污染,塑性指数≤17%,有机质含量≤2%,硫酸盐含量≤0.25%。水:水应洁净,不含有害物质。混合料:碎石集料级配及混合料强度应满足表下表要求。水泥稳定碎石的集料组成范围通过下列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31.526.5199.54.752.360.60.075液限(%)塑性指数10090-10072-8947-5729-3917-278-150-3<28<9水泥稳定碎石压实度及7d无侧限抗压强度要求类型指标要求7d无侧限抗压强度(MPa)基层≥3.0压实度(%)基层≥97施工前应除严格控制原材料、材料级配、含水量及养生外,还应严格控制水泥剂量(基层2.5%~5%);基层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应小于3.0MPa。4.3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为保护施工完的基层和预防通车后路面渗水对基层的破坏。对新加铺的基层上设置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层厚6mm)。(1)改性乳化沥青采用BCR慢裂阳离子改性乳化沥青,应符合下表要求:稀浆封层改性乳化沥青技术指标要求试验项目稀浆封层改性乳化沥青离子电荷阳离子(+)筛上剩余量(1.18mm),不大于(%)0.1恩格拉粘度E253~30沥青标准粘度E25,3(s)12~60蒸发残留物含量不小于(%)60储存稳定度1d不大于(%)1储存稳定度5d不大于(%)5与矿料的粘附性,裹复面积不小于-蒸发残留物性质针入度(25℃100g5s)(0.1mm)40~100延度(5℃)不小于(%)20软化点不小于(℃)53溶解度(三氯乙烯)不小于(%)97.5(2)集料采用要求完全破碎,集料形状应饱满接近立方体,石质应坚硬、耐磨,质量满足下表要求。集料技术指标要求试验项目技术指标试验方法洛杉矶磨耗率(%)不大于30T0316集料压碎值(%)不大于28T0317砂当量(%)不小于60T0334坚固性(%)不大于12T0340(3)矿粉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石灰岩矿粉。所需矿粉类型和数量应由试验室拌和设计确定,并且作为矿料级配要求之一。(4)水必须是不含有害的盐和其他杂质的水。(5)矿料级配稀浆封层的矿料级配范围应满足下表要求: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的矿料及沥青用量范围类型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沥青用量(油石比)(%)稀浆混合料用量(Kg/m2)9.54.752.361.180.60.30.150.075ES-210095~10065~9045~7030~5018~3010~215~155.5~9.55.4~10.6注:沥青用量指乳化沥青中水分蒸发后的沥青数量,乳化沥青用量应据其浓度计算。4.4透层、粘层沥青在沥青上、下面层之间以及下面层与下封层之间,应均匀洒布粘层沥青。采用快裂的洒布型乳化石油沥青,宜选用技术指标符合下表要求的阳离子乳化沥青(PC-3),采用与面层所使用的种类、标号相同的石油沥青经乳化制成。喷洒量一般为0.3~0.6kg/m2(以沥青重量计),应试洒后确定用量,应注意洒布的均匀性,不得过量,不得漏洒。粘层乳化沥青洒布后,应待破乳,水分蒸发完后才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基层碾压完毕表面稍干即可洒布透层沥青。采用慢裂的渗透性好的洒布型乳化石油沥青,宜选用技术指标符合表17要求的阳离子乳化沥青(PC-2)。其沥青与水的比例可根据洒布机、渗透性试验进行调整,以易于渗透,且有一定渗透深度(3~6mm),表面不形成油膜为合格。喷洒量应试验确定,—般为0.3~0.6kg/m2(以沥青重量计)。透层乳化沥青宜在铺筑沥青层前1~2d洒布。粘层、透层用乳化沥青技术指标表技术指标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透层用PC-2粘层用PC-3破乳速度慢裂快裂或中裂T0658离子电荷阳离子(+)阳离子(+)T0653筛上残留物(1.18mm筛),不大于%0.10.1T0652粘度恩格拉粘度计E251~61~6T0622道路标准粘度计C25.3s8~208~20T0621蒸发残留物残留分含量,不小于%5050T0651溶解度,不小于%97.597.5T0607针入度(25℃)0.1mm50~30045~150T0604延度(15℃),不小于cm4040T0605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裹附面积,不小于2/32/3T0654常温储存稳定性1d,不大于%11T06555d,不大于%55T06554.5级配碎石级配碎石垫层压实度应大于96%,CBR值不应小于80%。级配碎石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碎石液限小于28%,塑性指数应小于9,碎石压碎值不大于30%,级配组成应满足下表垫层用碎石颗粒组成表筛孔尺寸(mm)31.526.519.09.54.752.360.60.075通过质量百分率(%)10090~10073~8747~6630~5019~368~192~74.6水泥路面材料组成及要求1、水泥混凝土(1)水泥:采用大厂旋窑生产的道路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其28天抗压强度不低于42.5MPa,抗折强度不低于7.0MPa。水泥的各项化学成分、物理性能指标均应满足下表要求。水泥的化学成分及物理指标要求水泥性能要求铝酸三钙不宜>7.0%铁铝酸四钙不宜<15.0%游离氧化钙不得>1.0%氧化镁不得>5.0%三氧化硫不得>3.5%碱含量Na2O+0.658K2O≤0.6%,混合材料类不得掺窑灰、煤矸石、火山灰和粘土烧矢量不得>3.0%细度(80um)筛余量不得>10%初凝时间不早于1.5h终凝时间不迟于10h安定性雷氏夹法或蒸煮法检验合格28天干缩率不得>0.09%耐磨性不得>3.6kg/m2注:表中加“*”的项目采用《道路硅酸盐水泥》(GB13693)标准的相应试验方法。(2)、粗集料:采用沿线附近河段符合质量要求的卵石(粒径应大于5cm)轧制碎石,形状接近立方体。应质地坚硬、耐磨、洁净,符合规定的级配,粗集料级别应不低于II级。最大公称粒径不应超过26.5mm,空隙率小于47%,压碎值不大于24%,坚固性(按质量损失计)不大于8%,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5%,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拆算为SO3)不大于1%,含泥量不大于1%,碎石中粒径小于0.075mm的石粉含量不大于1%,软弱颗粒含量不大于5%。碎石应按下表控制级配。粗集料级配范围粒径(mm)通过下列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31.526.519169.54.752.364.75~26.510095~10060~7530~5010~300~100~5(3)细集料:采用卵石轧制碎石过程中的石屑、卵石轧制的机制砂及少量当地细度模数较大的天然中砂,质地应坚硬、耐磨、洁净无污染,含泥量不大于2%,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折算为SO3)不大于0.5%,细集料级别应不低于II级。机制砂中水洗法<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大于3%,细度模数宜在2.5以上。(4)水:采用可饮用水。(5)外加剂:可考虑采用减水剂以减少砼拌和用水量,改善和易性,节约水泥用量,提高砼强度,夏季施工可考虑掺入缓凝剂。(6)填缝料:应具有与混凝土板壁粘结牢固、回弹性好、不溶于水、不渗水,高温时不挤出、不流淌、低温不脆裂、耐久性好的材料,要求使用满足下表要求的聚胺酯类填缝料。表5-29聚氨酯填缝料技术要求试验项目技术要求失粘(固化)时间(h)3~16弹性复原率(%)≥90流动性(mm)0(-10℃)拉伸量(mm)≥25与混凝土粘结强度(MPa)≥0.4粘结延伸率(%)≥400(7)胀缝接缝板:应选用能适应混凝土面板膨胀收缩、施工时不变形、弹性复原率高、耐久性良好的材料,可采用沥青纤维板、塑胶或橡胶泡沫板,胀缝板的技术要求应满足下表的要求。背衬垫条采用直径9~12mm的泡沫塑料垫条。表5-30胀缝板的技术要求试验项目胀缝板种类塑胶、橡胶泡沫类纤维类压缩应力(MPa)0.2~0.62.0~10.0弹性复原率(%)≥90≥65挤出量(mm)<5.0<3.0弯曲荷载(N)0~505~40(8)混合料:最大水灰比为0.44,最小单位水泥用量为300kg/m3,水泥混凝土面板设计抗弯拉强度为5MPa。(9)为尽快开放交通,减少对施工交通的干扰,提高水泥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应在水泥混凝土中添加早强减水剂(质量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表3.6.1的各项技术指标)等,保证水泥混凝土面板浇筑完成后3天内可开放交通(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不小于设计弯拉强度的85%)。2、水泥浆原材料及混合料要求板底脱空压浆材料,宜选择流动性高,具有一定微膨胀能力的水泥浆。水泥浆以水泥和水调和,并加入早强减水剂等。调和水泥浆的原材料应满足以下的要求。(1)水泥:采用道路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水泥28天龄期的抗压强度不低于42.5MPa。(2)水:人、畜饮用水。(3)早强减水剂:质量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表3.6.1的各项技术指标。(4)水泥浆的主要技术性能应达到如下要求:为缓解交通压力,保证压浆效果,需采用孔道压浆料,孔道压浆料水泥浆的参考水灰比为0.30~0.35,实际水灰比需据试验确定。3小时龄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5MPa,24小时龄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0MPa。具有自流淌密实性,浆液的初始25℃流动度应介于16~20s,30min时25℃流动度不大于28s。早期具有一定微膨胀性能,3h自由膨胀率为0~2%,24h为0~3%。凝结时间适中,初凝时间不宜早于2小时,终凝时间不宜超过3小时。浆液结石率应达到100%,固结过程不得析水。5、路面施工要求及质量控制5.1路基路基竣工后,检测非不利季节的主线代表弯沉值不得超过272.9×10-2mm。采用后轴重100KN的标准车(单后轴双轮的载重车,其后轴标准轴载P为100±1kN,一侧双轮荷载为50±0.5kN,轮胎接地压强p为0.70±0.05MPa,单轮传压面当量圆直径d为21.3±0.5cm)进行弯沉检测,检测频率为每车道每10米两点;每车道检测断面应错开设置,施测路段代表弯沉值的计算如下:Lu=L+Za×SL施测路段的平均弯沉值S施测路段弯沉值的标准差Za保证率系数,Za=1.645计算L及S时,可将L±3S以外的点舍弃,对舍弃的弯沉值大于L+3S的测点应找出周围界限,并进行处理。路基顶面按设计要求的横坡形成路拱,表面应平整,应按设计要求控制好顶面标高,不得进行薄层找补。必须在路基全面检查验收合格后,才能开始路面施工。5.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1)基层水泥稳定碎石采用集中拌和混合料,基层均须用摊铺机摊铺(为避免混合料在摊铺过程的离析,宜采用适合的摊铺设备和相应的摊铺宽度);在正式拌和之前,必须先调试所用的厂拌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应根据施工气温调整最佳含水量)都达到规定的要求,原集料的颗粒组成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调试设备;应组织好施工,各工序间紧密衔接,作业段的长度不宜太长。(2)混合料的含水量变化对干缩影响很大,因此施工中应严格控制碾压含水量,使其不低于最佳含水量,也不宜高于最佳含水量1%。研究还证明,如果混合料失水过快,干缩系数会迅速增大,因此施工完毕后应马上覆盖养生。在夏天高温施工时候,如果施工刚结束时检测含水量已经小于最佳含水量的80%时应停止施工,调整到合适的含水量后方可恢复施工。(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应采用钢轮压路机稳压(遍数适中,压实度约90%)、轻振动碾压、重振动碾压,最后用胶轮压路机收压的碾压模式,碾压成型后立即采用节水保湿养生膜覆盖养生,并根据天气情况洒水,使水泥稳定碎石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对覆盖节水保湿养生膜进行养生基层路段,养生期间严禁车辆通行,经常检查养护膜是否覆盖严实。对不能及时施工上层结构的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必须采用保湿养生膜继续进行覆盖养生,且在铺筑上层结构前不得揭去养生膜,其技术指标见下表。节水保湿养生膜检验项目要求3d有效保水率(%)≥90一次性保水时间(d)≥7保温性能(用膜内温度与外界环境温度之差)≥4℃用养护膜养护的抗压强度比(%)(与标养比较)3d≥957d≥95单位面积吸蒸馏水量(kg/m2)≥0.5(4)应合理的进行施工组织,基层养生完成后应尽快施工下封层,若受施工条件限制无法及时施工下一层的,应继续对基层覆盖养生。(5)基层材料应根据具体材料分成4级或以上(不包括天然砂在内,建议分级范围:0~2.36㎜、2.36~4.75㎜、4.75~16㎜、16~31.5㎜,也可以根据具体的碎石加工设备适当调整分级界限的筛孔尺寸或增加分级的级数),以保证合成混合料级配稳定满足要求;为便于材料堆放和施工组织,基层的集料的粒径和分级一致(以便拌和场管理)。(6)0~2.36㎜和2.36~4.75㎜两种规格材料必须采取搭建防雨棚,以保证施工时混合料含水量可得到有效控制。(7)水泥用量除用滴定法检测水泥剂量要求外,还必须进行总量控制,记录每天的实际水泥用量、集料用量和实际工程量,计算对比水泥剂量的一致性。(8)夏天施工时如果水泥温度高于50℃,应停止施工。(9)在每天施工结束时应做施工缝,施工缝接缝应保证断面垂直,严禁斜接缝。(10)基层严禁采用薄层贴补的方法进行找平及标高调整。严禁有意进行表面提浆。(11)基层压实度不应低于97%;碾压完成后宜在养生完后14天内完成顶面的弯沉的检测。采用后轴重100KN的标准车进行弯沉检测,检测频率为每车道每20米两点,非不利季节的弯沉代表值不得超过设计交工验收弯沉,对弯沉值过大的点,应进行局部处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上一层的施工。(12)基层碾压完毕,待表面稍干后(根据现场气温观察),喷洒透层沥青,其喷洒量不超出0.7-1.5L/m2(用量是指包括稀释剂和水分等在内的沥青总量,残留物含量以50%为基准);喷洒量及渗透时间,应试验确定,在表面不得形成油膜,且应具有一定的渗透深度(5-10mm)。(13)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施工工艺流程为:①基层养生结束后,应及时铺筑封层,稀浆封层采用能自动计量的稀浆封层机施工,封层施工前应彻底清除基层的泥土、杂物。②施工时气温不应低于10℃,严禁雨天施工;施工期较长,气温有较大差异时,应及时调整配方配合搅拌时间,以得到最佳的破乳性能。③每一批乳化沥青都必须有分析报告书,以保证和拌和设计中使用的沥青一致。将用于施工现场的每一料堆集料取代表性样品,应进行五次筛分分析试验,如果五次试验的平均值都在级配范围内,才可以接受该料堆。如果试验显示该材料无法使用,应选择放弃该材料或在料堆内掺入其它集料使其达到标准。掺和料必须在掺和前通过质量测试,而且要保证掺和后能合成稳定的级配。④拌和料的级配及乳化沥青用量必须满足下表的要求。经确认的生产配合比,每一筛的通过百分比的变化不应超过下边范围。矿料级配及控制界限表控制要求通过下列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油石比(%)9.54.752.361.180.60.30.150.075级配范围10095~10065~9045~7030~5018~3010~215~155.5~9.5控制界限(%)±5±5±5±5±4±3±2+0.2~-0.3⑤封层铺筑后采用10t轮胎压路机碾压两遍,如果发现团块或松散等缺陷,应将其铲除重铺。⑥在正式铺筑沥青面层前,应彻底清除表面的污染物及松散颗粒,并洒布黏层油。5.3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1)在沥青砼面层施工时,沥青砼上下面层之间、路缘石侧面,应浇洒粘层沥青,为加强沥青面层各层之间的黏结。应注意其它工程施工的安排和衔接,尽量避免对沥青路面已铺筑的各层的污染;如沥青层出现被污染的情况必须将污染物清除干净后再洒黏层沥青。粘层沥青喷洒量一般为0.6-1.0L/m2(用量是指包括稀释剂和水分等在内的沥青总量,残留物含量以50%为基准),具体用量通过试洒确定。应注意洒布均匀,不得过量,不得漏洒。黏层沥青洒布后,应待破乳,水分蒸发完后方可进行沥青混凝土的铺筑。(2)沥青混凝土拌和场应有完善的排水设施,拌和场轧制及堆放材料处和进出场道路应进行硬化处理,以免杂质混入原材料中,所有进场材料均需进行质量抽检,不符合技术指标要求的材料不得进场。各类材料应分开堆放且严格隔离、严禁窜料;为避免灰尘污染和雨水影响,各类材料上面应加盖棚布;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尽量减少材料过大的变异性。(3)用于沥青面层的碎石材料采用大型联碎石专用设备(如反击式破碎机)进行加工;粗集料的的粒径规格应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8.3的规定生产和使用。材料应严格分级堆放,并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4)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严格按照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的步骤和要求来进行,最后确定出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作为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控制和质量检验的标准。配合比一经确定,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生产过程中应加强跟踪检测,严格控制进场材料的质量,若材料发生变化并经检测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马歇尔指标不符合要求时,应即使调整配合比,使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符合要求并保持相对稳定,必要时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5)改性沥青应有防水避雨设施,现场应配置足够的储存及脱桶设备。(6)采用间歇式拌和楼拌和(拌和能力不小于240吨/小时),必须配备计算机设备,能自动打印每盘的拌和记录,拌和设备应是能按用量(以质量计)分批配料的间歇式拌和机,且有不少于四个的热料仓,装有温度检测系统及保温的成品贮料仓和二次除尘设施,拌和设备的产量应和生产进度相匹配。每天检测的矿料级配与经过验证的生产配合比的级配的差应满足下表的要求,并编制配合比质量控制图。如有偏差应及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