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第1章解表药
药名药性功效应用用法用■使用注意
①风寒感冒(表实无汗);煎服,本品发汗宜肺力强,凡表
辛、微苦,温。归肺、膀2-9g.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②咳嗽气喘;发汗解表宜生用,止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肺肾
胱经
③风水水肿咳平喘多炙用虚喘者均当慎用
①风寒感冒(有汗无汗均可);煎服,<)本品辛是助热,易伤阴动血,凡外
辛、甘,温。归心、肺、3-9g3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②寒凝血滞诸痛证;感热病、阴虚火旺、以热妄行等证均当忌用。孕
膀胱经
③痰饮、蓄水证;④心悸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①风寒感冒;②脾胃气滞,胸闷呕吐:
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安
紫苏叶辛,温。归肺、脾经③鱼蟹中毒而致腹痛吐泻;煎服,不宜久煎
胎5-9g,
④胎动不安,梅核气
①风寒感冒;②脾胃寒证;
煎服,或捣汁本品助火伤阴,故热盛及
生姜辛,温。归肺、脾、胃经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③胃寒呕吐(呕家圣药);④肺寒咳嗽;⑤3-9g,
服阴虚内热者忌服
生半夏、生南星及鱼蟹中毒
煎服,用于发月具,量不宜过大,且不宜久
辛,微温。归肺、脾、胃①风寒感冒(夏月麻黄);3-9g»
香需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煎;用于利水消肿,」*宜稍大,且须浓煎。本品
经②水肿脚气
辛温发汗之力较强,1更虚有汗及暑热证当忌服
①外感表证(外感风寒风热均可用);
煎服,不宜久煎。发表透疹消疮宜生用;
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②麻疹不透、风疹瘙痒;4.5-9g,
止血宜炒用。荆芥穗更长于祛风
③疮疡初起兼有表证;④吐觑下血
①外感表证(外感风寒湿热均可用);②风
辛、甘,微温。归膀胱、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本品药性偏温,阴血亏虚、
防风疹瘙痒;③风湿痹痛(风湿痹痛常用药);煎服
肝、脾经(疏散外风、平息内风)4.5-9g热病动风者不宜使用
④破伤风证;⑤脾虚泄泻
①风寒感冒;煎服,3-9g.本品辛*早温燥之性较烈,故阴血亏
辛、苦,温。归膀胱、肾②风寒"痹'(上半身风寒湿痹、肩背肢节疼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虚者慎用。用量多,易致呕吐,脾胃虚弱者不宜
经1
痛者尤为多用)服
①风寒感冒;②头痛,牙痛,风湿痹痛(阳
辛,温。归肺、胃、大肠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煎服,外用适本品辛香温燥,阴虚血热
白芷明头痛);③鼻渊;④带下证;⑤疮痈肿毒;3-9g,
经止带,消肿排脓量者忌服
⑥皮肤风湿瘙痒
①风寒感冒;煎服,散剂每次服。阴虚阳亢头痛,
辛,温。有小毒。归肺、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温肺②头痛:牙输,风湿痹痛(少阴头痛):③l-3g;0.5-lg
细辛肺燥伤阴干咳者忌用。用量不宜过大(辛不过钱)。
肾、心经化饮
鼻渊;④肺寒咳喘反藜芦
①风寒感冒,巅顶疼痛;煎服,。本品辛脱香燥,凡阴血亏虚、肝阳
藁本辛,温。归膀胱经祛风散寒,除湿止痛3-9g
②风寒湿痹上亢、火热内盛之头力雷者忌服。
辛、苦,温。有毒。归肺①风寒感冒;②鼻渊(治鼻渊要药);③风煎服,或入丸血虚头痛不宜服用。
苍耳子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3-9g«
经湿痹痛;④风疹瘙痒、疥癣麻风散过量服用易致中毒
煎服,;本品有
①风寒感冒;②鼻塞,鼻渊(治鼻渊头痛、3-9g
辛夷辛,温。归肺、胃经发散风寒,通鼻窍毛,易刺激喉咙,入鼻病因于阴虚火旺者忌服
鼻塞流涕要药)
汤剂宜用纱布包煎。
赤砂小医-17考研《中药学》药物各论笔记。
为往圣继绝学!
I2
药名药性功效应用用法用■使用注意
①风寒感冒;②阴盛格阳;
葱白辛,温。归肺、胃经发汗解表,散寒通阳,解毒散结煎服,3-9g.外用适量
③下乳,疮痈肿毒
①风热感冒,温病初起;②风热头痛,且赤煎服,3-6g;宣后下。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多泪,咽喉肿痛:③麻疹不透,风疹瘙痒:薄荷叶长于发汗解本品芳香辛散,发汗耗气,
薄荷辛,凉。归肺、肝经
肝行气④肝郁气滞,胸闷胁痛:表,薄荷梗偏于行气故体虚多汗者不宜使用
⑤夏令感受暑湿秽浊之气,腹胀吐泻和中
①风热感冒,温病初起;煎服,6-12g.炒用可
疏散风热,宜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本品性寒,滑肠通便,气
牛芳子辛、苦,寒。归肺、胃经②麻疹不透,风疹瘙痒;使其苦寒及滑肠之
毒消肿虚便滤者慎用
③痈肿疮毒,丹毒,痒腮,喉痹性略减
①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咽痛喑哑;
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煎服,3-6g,或单味研末冲服。一般用量宜小;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②麻疹不透,风疹瘙痒;③目赤翳障;
翳,息风止痉止痉则需大量。《名医别录》孕妇慎用
④急慢惊风,破伤风证;⑤小儿夜啼
①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煎服,5-9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眼。桑叶蜜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②肺热咳嗽、燥热咳嗽;
桑叶甘、苦,寒。归肺、肝经制能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故肺燥咳嗽多用蜜制
肝明目③肝阳上亢眩晕;④目赤昏花;
桑叶
⑤血热妄行之咳血、吐血、血
①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辛、甘、苦,微寒。归肝、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②肝阳眩晕,肝风实证;煎服,5-9g.疏散风热用黄菊花,平肝、清肝明
菊花
肺经热解毒③目赤昏花(风热目赤、肝热目赤均可朋目用白菊花,清热解毒用野菊花
④疮痈肿毒
①风热感冒,头昏头痛(偏于清利头目、疏
辛、苦,微寒。膀胱、肝、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散头面之邪);煎服5-9g
胃经
②目赤肿痛,耳鸣耳聋;③风湿痹痛
①表证发热,少阳证(少阳证要药);
煎服,3-9g.解表退柴胡其性升散,古人脊'柴
(常用配伍:柴胡配黄苓)
苦、辛,微寒。归肝、胆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截热生用,量稍重。疏胡劫肝阴”之说,阴虚阳
柴胡②肝郁气滞;
经肝解郁醋炙,升阳生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
是③气虚下陷,脏器脱垂;
用或酒炙,量稍轻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④疟疾寒热常用药
①外感表证(外感风热夹湿阳明头痛);②
煎服,3-9g.发表透
辛,微甘,微寒。归肺、麻疹不透;麻疹已透,阴虚火旺,以
升麻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疹、清热解毒宜生
脾、胃、大肠经③齿痛口疮,咽喉肿痛,温毒发斑;及阴虚阳亢者,均当忌用
用,升阳举陷宜炙用
④气虚下陷,脏器脱垂,崩漏下血
①表证发热,项背强痛;②麻疹不透;③热
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煎服,9-15go解肌退热、透疹、生津生用,升阳
葛根甘、辛,凉•归脾、胃经病口渴,阴虚消渴;
泻止泻煨用
④热泄热痢,脾虚泄泻;⑤高血压
淡豆豉苦、辛,凉。归肺、胃经解表,除烦,宣发郁热①外感表证;②热病烦闷煎服,6-12g.
①风热感冒;②麻疹不透;煎服,3-9g.外用适
浮萍辛,寒。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尿消肿表虚自汗者不宜使用。
②风疹瘙痒;④水肿尿少量,煎汤浸洗。
赤砂小医-17考研《中药学》药物各论笔记。
为往圣继绝学!
13
第2章清热药
药名药性功效应用用法用■使用注意
①温热病气分实热证(清泻肺胃气分实热要
生石青煎服,
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药:常与知母相须为用-白虎汤);②肺热喘15-60H,脾胃虚寒及阴虚内热者
石膏甘、辛,大寒。归肺、胃经宜先煎。煨石膏适量
燃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咳证;③胃火牙痛、头痛,实热消渴;④溃忌用
外用,研末撒敷患处
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
①热病烦渴(清泻肺胃气分实热要药:常与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本品性寒质润,有滑肠
苦、甘,寒。归肺、胃、肾石膏相须为用-白虎汤);
知母(上清肺,中凉胃,下泻肾火)煎服作用,脾虚便清者不宜
经②肺热咳嗽;③骨蒸潮热;6-12g
(清实热、退虚热均可)
④内热消渴;⑤肠燥便秘ffl
①热病烦渴;②胃热呕啰:
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煎服,干品
芦根甘,寒。归肺、胃经③肺热咳嗽,肺痈吐脓;15-30g;脾胃虚寒者忌服
利尿鲜品加倍,或捣汁用
④热淋涩痛
煎服,。反乌头。【孕妇忌用:以天花粉
甘、微苦,微寒。归肺、胃①热病烦渴;②肺热燥咳;10-15g
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针剂肌注,能使胎盘绒毛膜滋养细胞变性坏死而
③内热消渴;④疮疡肿毒
经引起流产】
①热病烦渴;
淡竹叶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清热泻火,除烦,利尿煎服,。
②口疮尿赤、热淋涩痛&9g
①热病心烦(热病心烦、躁扰不宁要药);
煎服,外用生品适量,研末调敷。本品
桅子苦,寒。归心、肺、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②湿热黄疸;③血淋涩痛:④血热吐融;⑤5-10g.
苦寒伤胃,脾虚便澹煮丕宜用
目赤肿痛;⑥火毒疮疡
①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目珠夜痛;②瘪病,煎服,9-15g.或熬膏
夏枯草辛、苦,寒。归肝、胆经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脾胃虚弱者慎用
痿瘤;③乳痈肿痛服
甘、苦、咸,微寒。归肝、①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目暗不明;②头痛,煎服,用于
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10-15g;气虚便淹者不宜用
大肠经眩晕;③肠燥便秘润肠通便,不宜久煎
①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眼生翳膜;②肝虚
密藤花甘,微寒。归肝、胆经清热泻火,清肝养血,明目退蟠煎服,
目暗、视物昏花5-10g.
①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黄疽煎服,3-10go清热多
苦,寒。归肺、胆、脾、胃、泻痢(清中上焦湿热);生用,安胎多炒用,本品苦寒伤胃,脾胃虚
黄尊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②肺热咳嗽,高热血嬴③血热吐解;④痈
大肠、小肠经清上焦热可酒炙,止寒者不宜使用
肿疮毒;⑤胎动不安血可炒炭
①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清中焦湿热);本品大苦大寒,过服久
②湿热泻痢(治泻痢要药);服易伤脾胃,脾胃虚寒
苦,寒。归心、脾、胃、胆、煎服,外用适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③高热神昏,心烦不寐,血热吐回;④痈肿2-5g.者耳田.
大肠经量苦融易区阴津,阴虚津
疥疮,目赤牙痛,⑤消渴;
⑥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伤者慎用
赤砂小医-17考研《中药学》药物各论笔记。
为往圣继绝学!
|4
药名药性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①湿热带下,热淋涩痛(清下焦湿热);
苦,寒。归肾、膀胱、大肠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②湿热泻痢,黄疸;③湿热脚气,痿证;④
黄柏煎服,外用适量
经(清实热、退虚热均可)骨蒸劳热,盗汗,遗精;3-12g.
⑤疮疡肿毒,湿疹瘙痒
①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常
治下焦湿热-龙胆泻肝汤);脾胃虚寒者不宜用,阴
苦,寒。归肝、胆经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煎服,
*111②肝火头痛,目赤耳聋,胁痛口苦;③惊风3-6g.虚津伤者慎用
抽搐
苦、涩,寒。归肝、胆、大①湿热泻痢,带下阴痒;煎服,外用适
秦皮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6-12g.脾胃虚寒者忌用。
肠经②肝热目赤肿痛,目生翳膜量,煎洗患处。
①湿热泻痢,便血,黄疽:
苦,寒。归心、肝、胃、大②湿热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一中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调研英语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百草园小学2025年五下数学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
- 四川省遂宁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期中考英语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度技术转让合同协议
- 夏河县2025届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研发团队商业合同保密协议
- 智慧农业技术农业现代化的创新路径
- 苏州工业园区:打造一流合同交易中心
- 经纪代理合同协议范本
- 国资委事业单位聘用合同样本
- 大车司机劳务协议书
- 中医把脉入门培训课件
- 学生军训教官合同协议
- 期刊编辑的学术期刊内容审核标准考核试卷
- 知识产权监管培训课件
- 北斗卫星导航理论与应用课件(完整版)
- 虾苗购销合同模板
- 信号基础信号—联锁系统
- 2020最新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 数学教师实习日记16篇
- 家装施工验收手册(共13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