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共同话语构建下的城市形象传播策略探究11000字(论文)】_第1页
【媒介共同话语构建下的城市形象传播策略探究11000字(论文)】_第2页
【媒介共同话语构建下的城市形象传播策略探究11000字(论文)】_第3页
【媒介共同话语构建下的城市形象传播策略探究11000字(论文)】_第4页
【媒介共同话语构建下的城市形象传播策略探究11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媒介共同话语构建下的城市形象传播策略研究TOC\o"1-3"\h\u29226一、前言 19487(一)研究背景 14495(二)研究意义 2218121.理论意义 2258012.实践意义 21204(三)文献综述 224162(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3298801.研究内容 362802.研究方法 317873二、媒介认知调查 419509(一)调查内容分析 417664(二)受访者的认知情况 521164(三)受访者对城市形象传播效果的评价 611697(四)城市形象在城市传播中存在问题 630661.大众传媒构建了负面的拟态环境 6288712.城市形象定位缺乏特色 667423.新的媒介环境使喀什面临新的挑战 620728三、媒介共同话语构建下的城市形象 78591(一)历史名城,丝路重镇 726371(二)最后的西域,活着的化石 829424(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 929823(四)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 944161.爱乐之城 10251832.食味秘诀 1055783.宗教圣地 10287674.疆式汉语 111678四、城市形象传播策略 111260(一)讲好城市故事 1128421(二)打造特色节庆活动 1218764(三)积极应对城市危机 1222574结论 13一、前言(一)研究背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展开全面、大范围的城市建设,这使越来越多的新城市涌现出来,城乡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小。人们见证了城市建设带来的繁荣,享受着日益丰富和舒适的城市生活,与此同时,城市化的问题凸显出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城市不仅是一个栖身之地,同时也是一个人类文明与民族情感的精神栖息之地。近年来,城市的管理者们也开始探索怎样从新兴的都市大军中获取更多的关注和认同,进而为城市的发展积累更多的资源和力量,城市形象塑造和传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对所有城市来说,塑造和传播良好的城市形象,除了可以创造城市自身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以外,还能促进整合资源,增加人口、引进人才、吸纳资金和技术,促进城市的对外交流和国际化发展。可以说,城市形象的好坏与人们对城市的认知与评价和城市自身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息息相关。世界已成为一个地球村,人们的沟通途径和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可以实现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就能了解甚至体验另一个城市的风情民俗。作为一个西部城市,喀什能否作为一个特别的空间而存在,能否成功塑造和传播异域旅游城市形象,能否在不断涌现的新兴城市中获取更多的关注和认可,这是需要不断研究的问题。(二)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现代城市的发展已不仅仅是只强调提高经济水平,对于城市软实力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视,因此城市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也就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许多发达城市重视自我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成为城市形象和城市品牌塑造的成功案例。而对于小城市的形象塑造和传播的研究往往被大家所忽略。本文试图从传播学的角度,首先分析喀什城市形象的认知情况,再从媒介呈现上反观城市形象在构建与传播中在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传播策略,以期为喀什城市形象传播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支撑。2.实践意义城市形象建设是需要国家、城市、市民共同发力的大工程,以喀什的城市形象为研究对象,是希望能对城市形象构建、传播活动起到帮助,在新的媒介环境下达到有效传播,从而实现投资、科技、人才等资源的入驻,提高城市的竞争力。(三)文献综述当前,学术界对于城市形象的解读存在三种观点:第一,将城市形象归纳为客观存在的形象。这种观点一般表示一个城市的经济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近年来,这种观点对于城市形象的解读拓展到了政府能力水平与公共服务功能,一般会采用数据指标对城市形象作出分析和评价,总的来说就是实体城市形象;第二,将城市形象理解为“主观认知的形”,这种观点更多关注的是不同主体对城市的认知和评价,表示媒体传播和塑造出的城市媒介形象,是一种城市印象综合体,即虚拟城市形象;第三,将城市形象解释为实体形象与虚拟形象的糅合,也就是“建筑物与基础设施水平对于城市形象的塑造实际上源于这些建筑物所具备的文化内涵”。根据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对城市形象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越来越多的新兴城市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城市形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的硬实力上,城市之间竞争的是高楼建筑的繁华景观,和日益丰富便利的城市生活条件;第二阶段是解决城市同质化问题。人们开始意识到城市地方特色的稀缺性,开始注重对原有特色的保护和开发,城市之间竞争的是各个城市的特色,强调“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第三阶段,提出了城市的终极目标:城市要创造一种承载人类文明、民族情怀和居民依赖的地方情怀,这一阶段的研究旨在探讨城市传播的效果,探索城市对公众的魅力。从媒介呈现角度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仍然是媒介呈现的主要方面,二者的结合为城市形象的整合与传播构建了良好的平台。除此之外,传播城市形象的媒介还可以是城市基础设施、标志性建筑、特色食物、气候甚至是城市中的市民等。(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研究内容“对城市形象的媒介呈现研究,可以理解为是对媒体视野中的城市形象进行研究”。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喀什城市形象的媒介呈现,首先采用访谈的方式,分析受众对喀什市的认知情况,再结合不同媒介所传达出的城市形象,得出受众认知与媒介传递信息之间的偏差,最后总结喀什目前在城市形象传播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针对以上的问题,提出符合喀什现状的城市形象传播策略。媒介中的喀什形象主要从以下四个方向进行分析:历史名城,丝路重镇——在时间角度上,分析媒介对丝绸之路的历史溯源、文化延续和场景再现。最后的西域,活着的化石——在空间角度上,分析媒介对城市空间、城市风貌的延伸和电子重构。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在仪式角度上,分析通过媒介对城市公共活动本身的报道所塑造的城市共同记忆。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在符号化构建角度上,分析媒介所塑造的饮食特色、城市文化和特殊产物。2.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归纳整理已有的文献资料,总结城市形象的涵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主要是用中国知网搜集相关文献,还通过喀什政府网站、公众号等方式得到相关信息。访谈法,通过访谈,了解不同主体对喀什市城市形象的感知情况,找到喀什城市形象及其传播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案例分析法,在制定喀什城市形象传播策略时,以类比借鉴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其他城市的实例,吸取城市传播的经验,制定出传播策略。二、媒介认知调查在信息时代,作为社会重要的信息来源的媒介正迅猛发展,它潜移默化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影响着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看法。本文通过访谈调查,分析受众从各种媒介中获取的关于喀什的信息状况,总结受众对媒介的认知和评价。(一)调查内容分析虽然喀什市政府推出过丝路文化胡杨节、景区开城仪式、旅游精品路线等活动来提升影响力,组织动员大众传媒、非政府组织、社会公众通过各种渠道来讲述城市故事、传播城市形象,但传播效果怎样,对大众产生了多少影响,还需要通过实证得出结论。本次调查以访谈的方式进行,访谈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受访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受访者对喀什市的了解与认知情况,第三部分是受访者对喀什市各方面的基本印象,第四部分是受访者对喀什城市形象在国内传播的整体评价。先后对20名调查对象进行访谈,女性调查对象11名,男性调查对象9名,受访者的年龄在18-25岁之间,以年轻人群为主,以学生群体为主。(二)受访者的认知情况一般而言,受访者对某个城市的了解,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一是个人亲身体验,不论是工作学习或是参观旅游,即便是路过,也可以产生较为直观和真实的印象。二是通过电视机、报刊收看新闻报道,或阅读书籍和文献资料。三是通过新媒体途径,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网页等。四是人际交流获得信息,包括亲友介绍,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等。在媒体融合的今天,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知喀什的信息,并产生一定的认知,为本次调查提供了基础条件。表3.1调查对象对喀什市城市形象描绘词一览表分组城市形象描绘词分类分类第一组好、一般、差、不太了解整体印象第二组经济特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西部偏远地区地域描述第三组烤羊肉、抓饭、炒米粉、大盘鸡等食物第四组丝绸之路、张骞、班超历史事件和人物第五组民族风情、自然风光、骆驼沙漠城市特殊产物第六组暴恐事件、新疆棉花、新冠疫情、“一带一路”新闻事件在20位受访者中,有18位听说过喀什,2位表示未曾听过,这说明大部分受访者还是知道这座城市,不知者只是少数。在访谈中得知,5位受访者对喀什的第一印象是危险混乱,对喀什的第一印象是民族风情、偏远地区和自然风光优美的各有3位受访者,对喀什的第一印象是骆驼沙漠、经济特区的受访者各有2位,还有2位受访者对喀什没有明显印象。同时,8位受访者认为喀什最吸引人的是美食,6位受访者认为喀什最吸引人的是景色,2位受访者认为喀什最吸引人的是当地居民,2位受访者认为喀什最吸引人的是历史文化,另有2位受访者认为没有吸引人的地方。这说明,虽然受访者对喀什的第一印象和关注点各异,但可以看出一些外部公众对喀什的印象还停留在大众媒介所营造的负面形象,对喀什的城市形象没有固定的认知。(三)受访者对城市形象传播效果的评价受访者对城市形象的传播效果评价,主要取决于人们的主观认知,而主观认知的决定因素是对城市信息的了解与把握程度。由于不同的人接受的信息各有不同,评价标准也各不相同,因而对喀什市的城市形象传播效果评价也会有所差异。在本次调查中,受访者对喀什城市形象传播效果的整体评价为一般,其次是差,形成这一结果是由外部条件和内部因素共同形成的,应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从对20位访谈者的调查结果来看,受访者中除了2位表示没听过喀什市外,其他人都是通过各种途径知道和了解的喀什市。其中,2位是在当地工作学习,2位是通过朋友聊天,4位是通过课堂教学,4位是通过传统媒体,6位是通过新媒体,包括微信微博,新闻网站。可以看出10名受访者是通过传播媒体认知的喀什市,通过访谈得知,受访者是通过新疆棉、暴力案件、“一带一路”、新冠疫情等新闻事件才开始知道的喀什,在媒体的宣传后很多人才对喀什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于喀什城市形象的现状与问题,不少受访者提出了自己觉得看法。大多数受访者普遍认为,喀什的认知度日渐提升,政府的努力功不可没,同时,受访者也提出目前喀什政府、企业和市民对于城市形象传播的认知不足,力度不够,频率低,传播渠道少,传播效果欠佳,传播不专业,传播内容单一、缺少与受众互动等问题,说明喀什的城市形象传播还存在很多问题,受访者对传播效果的整体评价为一般,喀什的城市形象传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四)城市形象在城市传播中存在问题1.大众传媒构建了负面的拟态环境在国家和政府给予政策的多方支持下,喀什市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取得了可喜的变化。虽然喀什一直都在努力转变城市形象,但长期以来社会对喀什贫穷落后、荒野戈壁、混乱不安的刻板印象难以改变。这种刻板印象一定程度上来源于媒介所构建的负面的拟态环境,这给喀什的城市形象的传播和重塑带来阻力。2.城市形象定位缺乏特色喀什多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是城市形象传播中的重点,但放眼全国,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并不具有唯一性,不能体现喀什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难以形成固定、深刻的印象。3.新的媒介环境使喀什面临新的挑战在人人都有话筒的新媒介环境下,城市形象传播的媒介环境更加宽松,城市形象传播的同时也容易引发城市公共危机。因此,城市形象的传播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城市主流媒体发挥“把关人”的作用,城市居民努力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共同营造有效传播的媒介环境。三、媒介共同话语构建下的城市形象(一)历史名城,丝路重镇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被誉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在《展望21世纪》一书中,思想家池田大作问汤因比,如果可以选择,你想出生在哪个地方,汤因比回答,我希望生在公元一世纪佛教已传入时的中国新疆。公元一世纪,新疆最具有重要意义的区域就是丝绸之路上的疏勒,也就是现在的喀什。喀什,全称喀什噶尔,是中国最西边的边陲古城,已有两千多年有文字记载历史。先秦典籍《穆天子传》也曾对昆仑山一带进行描述,其中包就包含了喀什。不过这片玉石般的绿洲是在西汉时期才人广泛得知。汉武帝时期,张骞作为使臣两次出使西域,填补了中央政权对西域的空白。根据《汉书·西域传》记载,当时西域共有疏勒、龟兹、焉耆、楼兰等36个古国,但由于军事吞并,水源断绝等自然原因,这些西域的小国有时兴盛,有时灭亡,只有位于喀什地区的疏勒古国得以绵延数千年,并成为后世大唐声名赫赫的“安西四镇”之一。几千年来,不同肤色的人走过喀什的街道;东西方的珍异商品,在喀什转运出入。商人、僧侣、探险家从从各地走来,在喀什稍作休息,然后重回正轨。伴随着人来人往,中原文化和多元的外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古希腊文化、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等宗教文化,以及中国西部的维吾尔族、塔吉克族、回族等众多少数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流汇聚,这里留存着班超驻守十八载的疏勒盘陀城,唐玄奘曾取经留守的三仙洞和莫尔佛塔,享誉世界的《突厥大辞典》和《福乐智慧》,还有闻名国内外的艾提尕尔清真寺、香妃墓、千年古城高台名居,一百多年前的英、俄领事馆等等,都一一展现出喀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直到现在,喀什仍是中国“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之一,也是中国内陆的第一个经济特区。历史文化往往表现出一个城市的个性,因此,城市历史在塑造城市形象中起着重要作用。丝绸之路历史悠久,喀什城市形象的宣传重点之一。城市纪录片往往是传播城市历史形象的有效途径,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城市纪录片就像是一本关于一个城市的成长相册,它依托着声音和图像的魅力,帮助观众了解城市的本质。《航拍中国》、《喀什传奇》、《新疆味道》、《喀什四章》等纪录片均把镜头对准了喀什,通过对城市的探索和观察,记录了喀什市的城市变迁,再现繁荣的丝路贸易,在展示城市独特性的同时,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身份认同。一直以来,喀什政府都将丝绸之路重镇作为喀什的一张名片,为了打造这一城市形象,政府也将城市内部的基础设施加入了相关元素,如市内的公交车车体绘有古丝绸之路上骆驼商队图案,广场上摆放张骞及其商队的雕像,城市内新建张骞公园等,这些城市的产物也对塑造丝路重镇的喀什形象起到了积极效果。(二)最后的西域,活着的化石城市的建筑是城市的标志,让城市具体化,比如提到天安门就会想到北京,提到东方明珠就会想到上海,提到夫子庙就会想到南京,这些建筑给人们留下了明显印象,同时这些标志性的建筑也是城市形象传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喀什,最广为人知的便是古城这一标志性建筑群。喀什古城位于喀什市中心,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生土建筑群之一,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霜雪雨,这使它可以成为历史上所有时代的标本和碎片,被称为研究古西域城市的的活化石。现在的古城是一座开放式旅游景区,同时古城北部也是维吾尔族人世代聚居的生活区,这些房屋依崖而建,家族中每增加一代人,就在祖辈的房上加盖一层楼,于是加盖的新房就以原住地为轴心,向四面八方延伸,这些楼上楼、楼外楼就形成通往四面八方的蜿蜒街巷。这些街巷涵盖了艾提尕尔清真寺、高台民居及十三条主街和近百条迷宫式小巷,老街巷的名称至今沿用维吾尔语旧名,各种特色店铺琳琅满目,民族乐器店、手工艺品店、美食摊子店,丝绸布匹、帽子首饰、金银制器、土碗陶罐店等等,充满浓浓民族气息,无保留地展示着喀什人的市井生活。随着时代变迁,大多是生土、砖木结构的老城灾害隐患十分突出,2009年,喀什市启动了老城区危旧房改造试点工作,如今,经过改造的旧城保留了同样的建筑风格、历史街区、民俗和传统商店,同时为了配合旅游业的发展,在古城中打造了维吾尔族庭院风格的民宿一条街,这条民宿街也逐渐成为古城的一种综合性展示方式,包含古城景区、旅游民宿、民族美食等等,这些具有浓郁特色的维吾尔族民俗传统文化元素充分展示喀什人民的精神风貌,增强游客体验感,实现吃在古城、住在古城、玩在古城、把欢乐留在古城。与民宿一条街相似的还有酒馆一条街、文创一条街、旅游家访院等,游客在这新旧融合的老城里既可以体验原生态的民俗,也可以回归现代化的生活。古城的形容词有很多,如国家5A级历史人文景区、历史文化名城等,在几乎所有的喀什对外宣传资料上都能看到对古城的描述。改造后的民宿街、家访院、特色店铺也成为喀什政府主打的旅游产品和重点宣传对象。在宣传方面,旅游宣传片、城市宣传片、城市广告电影、古城周边的广告宣传牌是主要的媒介呈现方式。其中喀什的城市宣传片《金色喀什》,将城市宣传片与电影拍摄特点相结合,最终以城市广告电影的模式抓住并展示喀什核心的特色与精髓,展示了古城与新城、传统与现代、生活与改变,航拍通过后期加速、切换等处理方式呈现出大片般的视觉感受。相比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在其形象传播和扩大知名度上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微博、微信、网页链接、视频、歌曲等等,这些都是作为媒介将喀什古城向外传播的呈现方式。随着媒介和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赋予民众话语权,民众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传播者,这也意味着普通人也能够参与到城市形象的传播活动中来。以抖音为例,喀什古城的爷爷、喀什古城古丽的家小朱观地球、酷疆在抖音中以“喀什”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以看到大部分都是以古城中的美食、街景、手工艺品、开城仪式作为视频的主要内容,市民和游客从多角度挖掘喀什老城的内容,贴近生活,向人们展现了城市的特有魅力和人文风情。(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在仪式方面,传播和塑造媒介形象主要是通过媒介事件、媒介仪式的方式。媒介仪式是媒介事件的“仪式化表述”,正是这种仪式化呈现方式,才使得媒介事件作为主体的媒介仪式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一般媒介仪式依托以重大的新闻事件,具有强大的传播效果和传播价值。2015年,我国正式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自此我国开始全面推进和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对于中国乃至世界都有着重要意义。这个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为沿线国家和沿线城市都提供了一个开放发展新机遇。2016年,喀什被列为“一带一路”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成为新疆乃至全国通往西亚的主要通道。《人民日报》就此对喀什的未来做出了展望:对喀什来说,极有可能成为中国西部世界级的物流中心。再进一步,当越来越多的货物聚集时,喀什可能就会成为贸易中心。当中国内地的货物进出不必再经过沿海口岸时,就可能会为中国的西部带来繁荣,乃至形成以喀什为中心的城市圈。在“一带一路”、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对口援疆等国家发展战略的扶持和照顾下,喀什不断出现在央视新闻、电视专题片中,喀什也借助这些传播和塑造着城市形象,一个变革、发展、开放的喀什形象已慢慢展现在人们眼前。(四)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由于喀什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的特殊性,使其在历史文化进程中形成了完整多样的民族文化,时刻都在传递和表达着西域的气息与风情,这里的特殊物产、建筑等都是喀什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独特标识,不仅仅是喀什形象塑造过程中的重要符号,也是喀什形象传播的重要媒介。1.爱乐之城喀什是“十二木卡姆”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故乡。“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的传统古典音乐,集演奏、舞蹈、文学、戏剧、诗歌等于一体,用丰富的语言和艺术形式来表达维吾尔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反映人们的喜怒哀乐和理想追求,展现了极强的创造力和生命力,是维吾尔族人民大型史诗级音乐艺术成果。演奏“十二木卡姆”的主要乐器是由波斯经西域传入中国内地的一些古老弹拨乐器,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的音乐史。能歌善舞的喀什人是让“十二木卡姆”流传下来的关键,“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无男女老少,兴之所至,都用歌舞来庆祝丰收、庆祝节日、表达喜悦。2.食味秘诀在喀什,饮食往往与文化和情感密切相关。千年老街吾斯塘博依路上的百年老茶馆,已经成为外地游客打卡喀什的必选项,对老喀什人来讲,这里承续着祖辈父辈生活的百年记忆,延续着一代又一代不变的生活方式。早上10点,住在附近的老人陆续而来,不需要点单,主人深知每一位熟客的喜好。三三两两的茶客相互依坐,掰一块馕,蘸一点茶,用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播着信息,负责倒茶的伙计穿梭其中,互不影响。这里没有WiFi,没有人赶时间,只是喝茶,聊天,弹琴,唱歌,享受一天的悠闲时光。在老茶馆里度过下半天,馕是必备的食物。馕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从西亚传入新疆的,然后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被称为胡饼。在喀什有一些人是以打馕为生的,大大小小的馕铺子遍布大街小巷,打馕的生意也是一代又一代传承着。艾买提·苏拉曼是六代打馕店的店主,其祖辈均以打馕为生,他的家族也有着个不成文的规定,家中的每一代里必须由一个男子来传承打馕的手艺,如果下一代中没有男子,就把女儿嫁给一个打馕的手艺人,把家族的传统手艺继承下去。在喀什,这种家族生意并不少见,喀什市阿不都艾尼吐尔逊抓饭馆,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门前的两口抓饭锅牵系着几代人的生计。对于喀什的手艺人来说,传承的手艺是让食物保持美味的秘诀,手艺的传承就像血脉一样重要。3.宗教圣地在喀什地区,以维吾尔族为代表的伊斯兰文化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喀什有着深厚的渊源和广泛的传播。伊斯兰精神已融入渗透到维吾尔族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信仰表现在礼拜、学经、封斋以及遍布各处的清真寺,表现在学习工作、生老病死、荣辱兴衰的观念中,宗教信仰在这里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喀什,市内的清真寺有六百多座,其中,艾提尕尔清真寺是全疆伊斯兰教的中心,也是喀什的象征。在喀什也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到了喀什,何必再去麦加”,500多年来,这座亮黄色的大清真寺一直坚守在喀什市的中心,朝觐市民众多。每逢重要节日,游客在喀什一定能强烈感受到伊斯兰文化的魅力。4.疆式汉语上午九点,天刚亮,巴图尔一起床就去“难得的凉皮店”随便填了填肚子,开始为晚上和阿依古丽的约会做准备。他在“很香化妆品”花了太多时间挑选礼物,以至于顶着刚烫好的发型从“幻觉发廊”出来时天都快黑了。赶到姑娘家,楼下“获得成功超市”的维族老汉朝他举起了手里的烟锅子,巴图尔知道这是一种鼓励这并不是盗版机翻的西方文学地摊小说情节,而是真实的喀什街头。几年前喀什市政府要求全城使用统一的双语招牌,于是出现了很多顶着类似于“很香化妆品”、“难得的凉皮店”、“幻觉发廊”招牌的店铺,这些疑似百度翻译的店铺名闯进了游客们西域之行,在网络上引发了一场全民鉴赏,大v和博主们也赋予了这些招牌文学层面的评价:“感觉我们把汉语用得过于熟练,没有维族的娇憨”,“用词直白又抽象,却意外获得了一种陌生的文学性”。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中提到,,街道有生气,,城市才有活力。随机的翻译、创造性的组合,让喀什街头生动而有趣,随着互联网发展和地域间人口流动,这些“疆式汉语”不单是网民常看常新的段子,也是出门在外的新疆人怀念家乡的摩斯电码。四、城市形象传播策略(一)讲好城市故事一般来说,城市形象宣传片是城市形象传播的一般形式,它可以直接展示城市的整体形象,诠释城市的精神,因此,在传播城市形象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宣传片的作用,用宣传片来讲述城市故事。当前,喀什的城市形象宣传片还停留在以喀什的人文景观为主,辅以自然景观、市民生活上,力求打造历史悠久、文化丰富、风格独特的城市形象。宣传片中涵盖喀什所有标志性景点,能够使观看者对喀什形成宏观的认识,但缺乏重点和故事性,难以展现城市情怀与城市精神,这样的宣传既不能引起观众对城市的兴趣,也不能产生理想的宣传效果。相比之下,武汉市委宣传部推出的《大城崛起》城市形象片效果更好,它以“武汉、每天不一样”为主题,以“变”为主题,以“变”为核心,形成连接武汉历史与现实的结构,并结合六个有代表性故事,生动地展现了武汉“求新,求变”的城市精神。为了与时俱进,武汉也对宣传片进行了更新,增加城市发展的亮点,增加制作外语版本,这样的做法也生动诠释出了“每天不一样”的城市形象。讲好城市故事要让受众能够在任何不同的领域接收到城市形象传播。目前新旧媒体并存,种类繁多,可以发挥新媒体互动性强、信息流量大、便利等特性来实现最佳的传播效果。抖音中与喀什有关的短视频更为生活化,画面不再以景点为主,而是通过人物活动来侧面展现景点。视频的故事性大大增强,通过一个个碎片化的小情景,构建出一个立体的喀什。唱歌、跳舞、美食已成为短视频的主要内容,这弥补了传统宣传片较少甚至是无法动态展示的部分,填补了城市形象建构上的空白。(二)打造特色节庆活动节庆活动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参与者被吸引到特定的活动、仪式或典礼中,从而达成塑造城市形象,刺激旅游业,吸引投资。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都积极举办了类似青岛啤酒节、哈尔滨的“冰雪节”,潍坊的“国际风筝节”等节庆文化活动,这些节庆活动不仅促进了相应城市的经济增长,还活跃了城市的文化,为受众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平台。在2020年国庆节和中秋节的“双节”假期中,喀什也推出了胡杨节、瓜果采摘节、美食节、冰雪节、赏花节、民间体育节、马拉松、自行车骑行大会、沙漠越野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馕产品展销、农民画展、等100项户外节庆和宣传推广活动,这些节庆活动虽然名目繁多,但深受市民欢迎、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局面的却为数寥寥。举办节庆活动应有一个合适的坐标,节庆活动的定位应与城市定位相吻合,而目前喀什所推出的这些节庆活动大部分都未能从战略定位的角度考虑,结果使美食节、文化节、旅游节等活动及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