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环形交叉口设计_第1页
132环形交叉口设计_第2页
132环形交叉口设计_第3页
132环形交叉口设计_第4页
132环形交叉口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节环形交叉口设计一、中心岛的形状和半径(一)中心岛的形状一般多用圆形,有时也用圆角方形和菱形主次道路相交时宜采用椭圆形交角不等的畸形交叉可采用复合曲线形。

(二)中心岛的半径1.按计算行车速度的要求计算:式中:b——紧靠中心岛的车道宽度(m);

ib——环道横坡度(%),一般采用1.5%;第六节环形交叉口设计一、中心岛的形状和半径交织:就是两条车流汇合交换位置后又分离的过程。交织长度:进环和出环的两辆车辆,在环道行驶时相互交织,交换一次车道位置所行驶的距离,称为交织长度。

2.按交织段长度的要求计算半径R:交织段长度所要求的中心岛半径Rd,近似地按交织段长度所围成的圆周大小来推导

式中:Bp——相交道路的平均路宽(m)。交织:就是两条车流汇合交换位置后又分离的过程。交织长度:进环和出环的两辆车辆,在环道行驶时相互交织,交换一次车道位置所行驶的距离,称为交织长度。

2.按交织段长度的要求计算半径R:环道上的车道布置:(1)靠近中心岛的一条车道作绕行之用,(2)最靠外侧的一条车道供右转弯之用,(3)中间一至二条车道为交织之用环道上一般设计三到四条车道为宜。如交织段长度较长时,环道车道数可布置四条;若相交道路的车行道较窄,也可设二条车道。每条车道宽3.50~3.75m,

二、环道的宽度交织角:是进环车辆轨迹与出环车辆轨迹的平均相交角度。它以距右转机动车道的外缘1.5m和中心岛边缘1.5m的两条切线交角来表示的。三、交织角交织角越小,行车就越安全。交织角以控制在20~30°之间为宜。一、交叉口立面设计的要求和原则第七节交叉口的立面设计

1.相同等级道路相交时,一般维持各自的纵坡不变,而改变纵坡较小的道路的横坡度。

2.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时,主要道路的纵、横断面均维持不变,而将次要道路双坡横断面,逐渐过渡到与主要道路纵坡相一致的单坡横断面,以保证主要道路的交通便利。

3.设计时至少应有一条道路的纵坡方向背离交叉口。

4.交叉口范围布置雨水口时,一条道路的雨水不应流过交叉口的人行横道,或流入另一条道路,也不能使交叉口内产生积水。

5.交叉口范围内横坡要平缓些,一般不大于路段横坡,以利于行车。纵坡度宜不大于2%,困难情况下应不大于3%。

6.交叉口立面设计标高应与周围建筑物的地坪标高协调一致。二、交叉口立面设计的基本类型

凸形地形

凹形地形

分水线地形

谷线地形

斜坡地形

马鞍形地形

二、交叉口立面设计的基本类型

设计方法:方格网法、设计等高线法及方格网设计等高线法。1.路段设计等高线的计算和画法三、交叉口立面设计的方法设等高距为h,则中心线上相邻等高线的水平距离l1为:

设置路拱以后(路拱高h1),等高线在车行道边线上的位置沿纵向上坡方向偏移的水平距离l2为:设计方法:方格网法、设计等高线法及方格网设计等高线法。1.路段设计等高线的计算和画法三、交叉口立面设计的方法153.10153.20l2l1i1i3设计方法:方格网法、设计等高线法及方格网设计等高线法。1.路段设计等高线的计算和画法三、交叉口立面设计的方法①方格网法2.交叉口上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