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福建省宁德市同心顺联盟高一下学期期中联合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届福建省宁德市同心顺联盟高一下学期期中联合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届福建省宁德市同心顺联盟高一下学期期中联合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届福建省宁德市同心顺联盟高一下学期期中联合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届福建省宁德市同心顺联盟高一下学期期中联合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宁德市同心顺联盟第二学期期中联合考试高一化学试卷(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班级、姓名、座号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填入答案卷中。3.考试结束,考生只将答案卷交回,试卷自己保留。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Na-23Zn-65第Ⅰ卷(选择题,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2020年2月24日,华为MateXs新款5G折叠屏手机开启线上预约销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制造手机芯片的关键材料是硅B.用铜制作手机线路板利用了铜优良的导电性C.镁铝合金制成的手机外壳具有轻便抗压的特点D.手机电池工作时,电池中化学能完全转化为电能【1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A.单晶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以制作芯片,A选项正确;B.铜属于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做手机线路板,B选项正确;C.镁铝合金密度小强度高,具有轻便抗压的特点,C选项正确;D.手机电池工作时,电池中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电能,但有一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会散失,D选项错误;答案选D。2.下列物质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B. C. D.【2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A.氯化镁是只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钾是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C.甲烷是只含有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故C符合题意;D.氮气是只含有共价键的非金属单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A.氯气的电子式: B.、、互为同位素C.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 D.二氧化碳分子的结构式:【3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A.氯气是双原子分子,电子式为,故A正确;B.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的互称,、、都是分子,不互为同位素,故B错误;C.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的质子数为17、质量数为35,原子符号为,故C错误;D.二氧化碳分子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分子中含有碳氧双键,结构式为O=C=O,故D错误;故选A。4.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钠与冷水的反应 B.碳酸钙的分解反应C.柠檬酸与碳酸氢钠的反应 D.灼热的木炭与反应【4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A.钠与冷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是放热反应,A错误;B.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是吸热反应,B错误;C.柠檬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柠檬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是吸热反应,C错误;D.灼热的木炭与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是吸热反应,D正确;答案选D。5.下列递变情况中,正确的是A.Na、Mg、A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减少 B.Si、P、S元素的最高正价依次降低C.HF、H2O、NH3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D.Li、Na、K的金属性依次减弱【5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A.Na、Mg、A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2、3,依次增加,A错误;B.Si、P、S元素的最高正价分别为+4、+5、+6,依次增加,B错误;C.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F>O>N,稳定性:HF>H2O>NH3,C正确;D.同主族元素从上至下金属性逐渐增强,Li、Na、K的金属性依次增强,D错误;答案选C。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H2O2和H2O,红磷和白磷均属于同素异形体D.和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不相等【6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铝热反应,需要高温才能发生,但是为放热反应,A错误;B.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NH4Cl,由非金属元素组成,为离子化合物,B错误;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红磷和白磷属于同素异形体,但H2O2和H2O都不是单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是不同物质,C错误;D.的质子数为19,中子数为40-19=21,的质子数为20,中子数为40-20-20,和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不相等,D正确;答案选D。7.X、Y、Z、W、M均为短周期元素,M的一种核素不含中子,X、Y、Z、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XYZWA.X、Y均能与M形成10电子分子B.原子半径:C.由X、Y、M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一定呈酸性D.简单阴离子还原性:【7题答案】【答案】C【解析】【分析】X、Y、Z、W、M均为短周期元素,M一种核素不含中子,则M是H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3倍,则Y是O元素,根据元素的相对位置可知,X是N元素,Z是Si元素,W是Cl元素,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X是N元素,Y是O元素,M是H元素,N与H形成的NH3为10电子分子,O与H形成的H2O为10电子分子,A正确;B.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M原子核外只有1层,X、Y核外有2个电子层;Z、W核外有3个电子层,所以原子半径Z>X>Y>M,B正确;C.X、Y、M形成的化合物如HNO3、HNO2、NH4NO3水溶液呈酸性,而NH3·H2O显碱性,C错误;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就越弱,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Y>X,所以Y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弱于X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D正确;答案选C。8.某温度时,2NO(g)+O2(g)=2NO2(g)反应到2s后,NO的浓度减少了0.06mol·L-1,则以O2表示该时段的化学反应速率是A.0.03mol·L-1·s-1 B.0.015mol·L-1·s-1C.0.12mol·L-1·s-1 D.0.06mol·L-1·s-1【8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2s后,NO的浓度减少了0.06mol•L-1,则v(NO)==0.03mol/(L·s),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v(O2)=v(NO)=0.015mol/(L·s),故选B。9.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含的离子总数是B.含有的中子数为C.标准状况下,中含有的氯原子数目为D.密闭容器中,和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9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A.过氧化钠是与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则0.1mol过氧化钠所含的离子总数为0.1mol×3×NAmol—1=0.3NA,故A错误;B.重水的中子数为10,则20g重水含有的中子数为×10×NAmol—1=10NA,故B正确;C.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为液态,无法计算22.4L四氯化碳的物质的量和含有的氯原子数目,故C错误;D.二氧化硫和氧气的催化氧化反应为可逆反应,可能反应不可能完全反应,所以密闭容器中,2mol二氧化硫和1mol氧气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小于2NA,故D错误;故选B。10.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如图所示实验(左侧锥形瓶内有二氧化碳气体冒出,右侧试管中有硅酸产生)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B.氢元素与其他元素既可形成共价化合物也可形成离子化合物C.用中文“”(ào)命名的第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D.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10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A.要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需用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HCl不是氯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不能用其与其他酸的酸性强弱比较氯元素与其他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A错误;B.氢元素与其他元素既可形成共价化合物也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如HCl为共价化合物,NaH为离子化合物,B正确;C.元素周期表第一周期到第七周期元素种类数分别为2、8、8、18、18、32、32,最后一列为0族,因此第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C正确;D.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如单质硅为半导体材料,D正确;答案选A。11.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B.键和键断裂能放出的能量C.键断裂需要吸收的能量D.的总能量低于和的总能量【11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A.由图示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是放热反应,A正确;B.化学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而不是释放能量,B错误;C.化学键的断裂吸收能量,由图可知,断裂2molA-B键需要吸收ykJ的能量,C正确;D.由图示可知,的总能量低于和的总能量,D正确;答案选B。12.如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指针指向M,由此判断下表中所列M、N、P物质,其中可以成立的组合是MNPA锌铜稀硫酸溶液B铜铁稀盐酸溶液C银锌硝酸银溶液D锌铁硝酸铁溶液A.A B.B C.C D.D【12题答案】【答案】C【解析】【分析】电流计指针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说明M、N与池中液体构成了原电池。N棒变细,作负极,M棒变粗,说明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在M极上得到电子,生成金属单质,M变粗,M做原电池的正极。【详解】A.如果是锌、铜、稀硫酸构成原电池,则电池总反应式为Zn+2H+=Zn2++H2↑,Zn作负极,M极变细,A项错误;B.如果是铁、铜、稀盐酸构成原电池,电池总反应式为Fe+2H+=Fe2++H2↑,则铁是负极,铜棒M是不会变粗的,B项错误;C.如果是银、锌、硝酸银溶液构成原电池,电池总反应式为Zn+2Ag+=Zn2++2Ag,则锌是负极,N棒变细,析出的银附在银上,M棒变粗,C项正确;D.如果是锌、铁、硝酸铁溶液构成原电池,电池总反应式为Zn+2Fe3+=2Fe2++Zn2+,Zn作负极,M极变细,D项错误;答案选C。13.常温下,可逆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叙述能够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单位时间内生成的同时生成B.单位时间内生成的同时生成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D.容器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1【13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A.单位时间内生成的同时生成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已达到平衡,故A正确;B.单位时间内生成的同时生成都代表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无法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故B错误;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相等,在恒容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无法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故C错误;D.容器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1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无法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故D错误;故选A。14.下列四个试管中,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反应速率最慢的是试管温度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催化剂A常温3%——B水浴加热3%——C水浴加热6%D常温6%——A.A B.B C.C D.D【14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使用合适的催化剂,改变反应历程,加快反应速率;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有效碰撞增多,加快反应速率;增大浓度,增加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加快反应速率,A中温度低、过氧化氢浓度低、未使用催化剂,则A中反应速率最慢,答案选A。15.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 B.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C.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的 D.用装置丁萃取浸泡液中的【15题答案】【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灼烧应该在坩埚中进行,故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乙为过滤装置,从海带灰的浸泡液中除去不溶物,采用过滤的方法,故B能达到实验目的;C.浓盐酸和MnO2制取氯气需要加热,而丙装置没有加热,故C不能达到实验目;D.乙醇和水互溶,所以乙醇不能萃取浸泡液中的碘,故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B。16.海水综合利用部分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室进行①的操作需用到坩埚、玻璃棒、酒精灯B.②③④⑤涉及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C.溶液蒸发结晶时,蒸发皿中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D.⑤中离子方程式为【16题答案】【答案】A【解析】【分析】海水通过蒸发结晶,得到粗盐和母液,将粗盐提纯后得到精盐,经电解得到氯气,母液中含有溴化钠,通入氯气,将溴置换出来后,用亚硫酸钠饱和溶液吸收,得到浓度更大的含有HBr的吸收液,然后向吸收液中通入氯气,得到溴单质。【详解】A.实验室进行蒸发结晶需用到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用不到坩埚,A错误;B.②③④⑤均有单质参加或生成,均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C.食盐溶液蒸发结晶时,蒸发皿中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C正确;D.⑤是把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可用氯气,离子方程式为:,D正确;答案选A。第Ⅱ卷(非选择题,52分)二、非选择题(共4题)17.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①~⑩元素中,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族周期ⅠA01①ⅡAⅢAⅣAⅤAⅥAⅦA2②⑩3③④⑤⑥⑦⑧4⑨(1)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2)表中用于半导体材料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3)②、③、④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4)写出①、②、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5)写出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写出⑤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⑧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17题答案】【答案】(1)(2)第三周期ⅣA族(3)O2—>Na+>Mg2+(4)(5)①2K+2H2O=2KOH+H2↑②.Al(OH)3+3H+=Al3++3H2O【解析】【分析】由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①为H元素、②为O元素、③为Na元素、④为Mg元素、⑤为Al元素、⑥为Si元素、⑦为P元素、⑧为Cl元素、⑨为K元素、⑩为Ne元素。【小问1详解】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为稀有气体氖元素,氖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0,核外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8,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小问2详解】用于半导体材料的元素为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ⅣA族,故答案为:第三周期ⅣA族;【小问3详解】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氧离子、钠离子、镁离子的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O2—>Na+>Mg2+,故答案为:O2—>Na+>Mg2+;【小问4详解】氢、氧、钠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氢氧化钠,电子式为,故答案为:;【小问5详解】钾是活泼金属,单质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钾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2H2O=2KOH+H2↑;铝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氯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高氯酸反应生成高氯酸铝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故答案为:2K+2H2O=2KOH+H2↑;Al(OH)3+3H+=Al3++3H2O。19.Ⅰ.现有如下两个反应:A.B.(1)上述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填“A”或“B”)。(2)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方式插入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回答下列问题:①在甲乙两个烧杯中,甲铜极上发生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乙在_______表面产生气泡(填“”或“”)。②能构成原电池的是_______装置(填“甲”或“乙”),其中负极为_______电极(填“”或“”)。③两个装置中均被腐蚀,若转移电子,理论上片质量减轻_______g。(3)在进行上述实验时发现甲放出气泡的速率较快,为了加快乙的反应速率,可采用的措施有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II.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和发生反应:,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

(4)内,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5)下列叙述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A. B.密闭容器内气体总质量保持不变C.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 D.消耗的同时生成【19题答案】【答案】(1)B(2)①.还原②.Zn③.甲④.Zn⑤.6.5(3)升高温度(增大稀硫酸浓度或将铜和锌用导线连接或将铜和锌接触等)(4)0.1mol·L-1·min-1(5)AC【解析】【小问1详解】氢氧化钙与氯化铵反应为吸热反应,锌与稀硫酸反应为放热反应。【小问2详解】①甲装置构成了原电池,锌作负极,铜作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发生还原反应,乙装置没有构成原电池,铜不与稀硫酸反应,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Zn表面产生气泡。②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如下: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另一种为非金属导体)构成电极、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和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因此装置甲构成了原电池,锌的活动性比铜强,Zn作负极。③两个装置中锌均失电子变为锌离子,反应为:Zn-2e-=Zn2+,若转移0.2mol电子,理论上消耗0.1mol锌,Zn片质量减轻0.1mol65g/mol=6.5g。【小问3详解】可通过升高温度、增大硫酸浓度加快乙的反应速率,也可通过将铜和锌接触或将铜和锌用导线连接使其构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小问4详解】由图示可知,0∼15min内,氢气浓度变化量为3mol/L-1.5mol/L=1.5mol/L,则平均反应速率v(H2)===0.1mol·L-1·min-1。【小问5详解】A.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因此,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A正确;B.反应物和生成物全为气体,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气体质量一直不变,因此密闭容器内气体总质量保持不变,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错误;C.当容器内各物质浓度保持不变,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C正确;D.任何时刻,消耗1molN2的同时都会生成2molNH3,因此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错误;答案选AC。21.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了验证元素化学性质递变规律,进行如下实验探究。Ⅰ.探究1:验证同周期X、Y、Z三种元素金属性递变规律实验内容实验现象1、各取1.0g金属X和金属Z,分别加入到5mL水中金属X与水反应比金属Z剧烈2、各取1.0g的金属Z和金属Y(形状相同),分别加入到5mL1.0mol/L盐酸中。金属Z与盐酸反应比金属Y剧烈通过实验验证三种元素金属性由强到弱是_____,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Y>Z>X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X>Y>ZC.原子半径:Y>Z>XD.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最强Ⅱ.探究2:验证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设计如下实验:(1)装置A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填选项),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A.Na2SO3溶液B.Na2S溶液C.Na2SO4溶液(2)下列不能用于验证氯元素比硫元素非金属性强的依据为______(填选项)。A.HCl比H2S稳定B.HClO氧化性比H2SO4强C.HClO4酸性比H2SO4强D.铁与Cl2反应生成FeCl3,而硫与铁反应生成FeS(3)若要验证非金属性:Cl>I,装置A中加入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装置A中溶液_______现象,即可证明。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非金属性Cl>I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________________。【21题答案】【答案】①.X>Z>Y②.A③.B④.Cl2+Na2S=2NaCl+S↓⑤.B⑥.变蓝⑦.原子半径递增,得电子能力递减【解析】【分析】I.金属越活泼,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越容易;根据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小,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弱分析判断;II.(1)要验证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可通过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判断;(2)根据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进行判断;(3)活动性强的可以将活动性弱的置换出来,结合碘单质遇淀粉溶液变为蓝色判断;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详解】I.根据实验1可知X、Z与水混合,金属X与水反应比金属Z剧烈,说明金属活动性X>Z;根据实验2:等质量的金属Z和金属Y分别加入到5mL1.0mol/L盐酸中,金属Z与盐酸反应比金属Y剧烈,说明金属活动性Z>Y,故三种金属活动性X>Z>Y;A.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金属活动性越弱,所以原子序数:X<Z<Y;A正确;B.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小,元素的金属性越弱,所以三种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X<Z<Y,B错误;C.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小,元素的金属性越弱,由元素的金属性X>Z>Y,可知原子半径:Y<Z<X,C错误;D.Y的金属性最弱,所以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最弱,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A;II.(1)A.Cl2可以与Na2SO3溶液反应产生HCl、Na2SO4,但不能判断Cl与S非金属性强弱,A错误;B.Na2S溶液与Cl2发生反应:Cl2+Na2S=2NaCl+S↓,会看到溶液中产生淡黄色浑浊,因此可以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S,B正确;C.Cl2与Na2SO4溶液不能反应,无明显现象,不能判断Cl与S非金属性强弱,C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2)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相应的氢化物稳定性越强,根据HCl比H2S稳定可知元素的非金属性Cl>S,A不符合题意;B.HClO氧化性比H2SO4强,与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无关,B符合题意;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由于HClO4酸性比H2SO4强,可知元素的非金属性Cl>S,C不符合题意;D.铁与Cl2反应生成FeCl3,而硫与铁反应生成FeS,说明Cl2的氧化性比S强,从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S,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B;(3)活动性强的可以将活动性弱的置换出来,将Cl2通入KI淀粉溶液中,发生反应:Cl2+2KI=2KCl+I2,I2遇淀粉溶液变为蓝色;Cl元素的非金属性比I强是由于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递增,得电子能力递减,故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点睛】本题考查了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设计,掌握实验原理和相关物质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设计实验时要注意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和严谨性。22.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1)实验一:探究固体的表面积和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