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陕西省安康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届陕西省安康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届陕西省安康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届陕西省安康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届陕西省安康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化学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N14O16Na23Al27C135.5Fe56Cu64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有8个主族 B.短周期是指第1、2、3周期C.ⅠA族的元素全是金属元素 D.0族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答案】B【解析】【详解】A.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A错误;B.短周期是指第1、2、3周期,B正确;C.ⅠA族的元素除了氢元素以外全是金属元素,C错误;D.0族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均为8个,例如He是2个,D错误。答案选B。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中必然伴随着能量变化B.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C.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状态有关D.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知,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等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答案】D【解析】【详解】A.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因此必伴随发生能量变化,A正确;B.由于断键吸热,形成化学键放热,则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B正确;C.反应物和产物的状态,如生成液态水和水蒸气,反应热不一样,因此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状态有关,C正确;D.反应过程中有能量变化,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知,如果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如果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则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D错误;答案选D。3.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煤燃烧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B.光合作用时将光能转化为电能C.火药爆炸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动能D.镁条燃烧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答案】B【解析】【详解】A.煤是重要的能源,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能、光能等,A项正确;B.光合作用时,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而不是转化为电能,B项错误;C.火药爆炸时,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动能,C项正确;D.镁条燃烧时放出大量热,发出耀眼的白光,故镁条的部分化学能转化成了光能,D项正确;故答案选B。4.下列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可能形成酸雨的是A. B. C. D.【答案】C【解析】【详解】A.CO2的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不会造成酸雨,A不符合题意;B.CO为不成盐氧化物,难溶于水,排放到空气中不会形成酸雨,B不符合题意;C.SO2排放到空气中,最终会转化为硫酸,并随雨水一起降下,造成硫酸型酸雨,C符合题意;D.NH3有刺激性气味,溶于水显碱性,排放到空气中不会形成酸雨,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5.水溶液久置后出现浑浊,其原因是A.被空气氧化 B.受影响 C.形成多硫化物 D.见光分解【答案】A【解析】【详解】具有还原性,其水溶液易被氧化生成S单质而变浑浊,故答案选A。6.关于氨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液氨是纯净物B.NH3的催化氧化可用于制取硝酸C.氨易液化,因此可用来作制冷剂D.实验室常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答案】D【解析】【详解】A.液氨即液态的氨,只含有氨分子一种分子,所以为纯净物,A选项正确;B.NH3催化氧化可生成NO,NO氧化生成NO2,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B选项正确;C.氨易液化,液氨汽化时吸热,因此可用来做制冷剂,C选项正确;D.氨气是碱性气体,能够使石蕊溶液变蓝,因此实验室常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氨气,D选项错误;答案选D。7.下列对NO、NO2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NO2是红棕色气体 B.NO通常用排空气法收集C.NO、NO2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D.NO、NO2都有毒,且NO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NO2是红棕色、刺激性气味气体,A描述正确;B.NO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B描述错误;C.NO与氧气反应生成NO2,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C描述正确;D.NO、NO2都有毒,氮气与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生成NO,故NO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D描述正确;答案为B。8.下列对硝酸的认识正确的是A.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B.铜与稀硝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可用铝制或铁制容器盛装稀硝酸D.在铜与浓硝酸的反应中,硝酸只体现氧化性,没有体现酸性【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所以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A正确;B.铜与稀硝酸发生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不属于置换反应,B错误;C.铝或铁在常温下遇到浓硝酸会发生钝化,所以可用铝制或铁制容器盛装浓硝酸,因为稀硝酸会与它们发生反应,因此不能用铝制或铁制容器盛装稀硝酸,C错误;D.铜与浓硝酸发生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其中硝酸部分被还原,体现氧化性,还有一部分未被还原,生成硝酸铜,体现其酸性,D错误;故选A。9.下列有关硫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浓硫酸与铜反应,浓硫酸体现氧化性和酸性B.浓硫酸与木炭粉加热发生反应时,浓硫酸只作氧化剂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来干燥二氧化硫D.蔗糖与浓硫酸的作用中,浓硫酸体现脱水性和氧化性【答案】A【解析】【详解】A.常温下浓硫酸与铜很难反应的,故A错误;B.C+2H2SO4(浓)CO2↑+2SO2↑+2H2O,该反应中S元素全部由+6价变为+4价,所以浓硫酸只作氧化剂,故B正确;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浓硫酸和二氧化硫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能干燥二氧化硫,故C正确;D.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能将蔗糖中的H、O元素以2:1脱去,将蔗糖氧化为二氧化碳、碳,所以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和脱水性,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A。10.除去食盐中少量的Ca2+和,而又不引入新的杂质离子,应依次加入()A.BaCl2、Na2CO3B.Na2CO3、BaCl2C.BaCl2、Na2CO3、HClD.Ba(NO3)2、Na2CO3、HCl【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除去食盐中少量的Ca2+和,而又不引入新的杂质离子,应依次加入BaCl2、Na2CO3、HCl,具体操作是:先向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然后再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直至不再有气泡产生为止。C正确,本题选C。点睛:为了使杂质离子完全沉淀,除杂试剂要稍过量,过量试剂要除尽。所以,本题中Na2CO3的作用不仅是沉淀Ca2+,而且还要用其除去过量的BaCl2,故Na2CO3要放在BaCl2之后使用。11.下列性质递变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热稳定性: B.还原性:C.酸性: D.溶解度:【答案】D【解析】【详解】A.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F>C,故热稳定性:,A不符合题意;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离子的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N>P,故还原性:,B不符合题意;C.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Cl>I,故酸性:,C不符合题意;D.溶解度属于物理性质,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D符合题意;答案选D。12.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分子,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互为同位素 B.分子中只含有共价键C.分子含共价键 D.沸点比(白磷)高【答案】B【解析】【详解】A.与为N元素的不同单质,二者互为素异形体,A错误;B.由结构可知,只含共价键,B正确;C.由正四面体的结构可知,含6个键,即分子含共价键,C错误;D.N4和P4都是分子晶体,并且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沸点越高,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的,故其沸点比的低,D错误;答案选B。1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水的电子式: B.碳-14的原子符号为:C.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D.硫酸钠的电离方程式:Na2SO4=2Na++SO42—【答案】D【解析】【详解】A.水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A错误;B.碳-14的原子符号为146C,B错误;C.铝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3,则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C错误;D.硫酸钠完全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Na2SO4=2Na++SO42-,D正确。答案选D。14.已知反应:A2+B2=2AB,断开1molA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断开1molB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生成1molAB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该反应吸收能量,则可以得出:Q1>Q3B.若Q1+Q2-2Q3>0,则该反应放出能量C.该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Q1+Q2-2Q3D.由题意可知:Q1+Q2=2Q3【答案】C【解析】【详解】A.若改反应吸收能量,则该反应的ΔH>0,Δ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可得出Q1+Q2>2Q3,A错误;B.由Δ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可知,当Q1+Q2-2Q3>0时,ΔH>0,该反应吸收能量,B错误;C.反应的Δ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Q1+Q2-2Q3,C正确;D.所有的反应均发生能量的变化,不存在不吸热也不放热的反应,因此Q1+Q2不可能等于2Q3,D错误;故答案选C。15.已知X、Y是两种短周期主族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选项条件结论A原子半径:X>Y原子序数:X<Y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X>Y元素的非金属性:X>YC最外层电子数:X>Y最高正价:X>YDX、Y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7X、Y之间一定能形成离子键A.A B.B C.C D.D【答案】B【解析】【详解】A.

X、Y若位于同周期时,随原子序数的增大原子半径减小,由原子半径:X>Y,可知原子序数X<Y,A错误;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Y,则非金属性为X>Y,B正确;

C.若X为O或F,Y为C或

N等,O、F无正价,结论不合理,C错误;

D.X、Y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7,X可能为H,H与卤素原子形成共价键,D错误;故选:B。16.X、Y、Z、M、W为5种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有三种核素,质量数之比为1:2:3,Y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Z和M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质沸点:Y>W>MB.原子半径:X<Y<Z<MC.X、Y、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乙可能含有离子键D.X与Y、M、W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中,等物质的量浓度水溶液的pH:W>M>Y【答案】C【解析】【详解】X、Y、Z、M、W为5种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有三种核素,质量数之比为1:2:3,则X是氢元素;Y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Y是氮元素(不可能是磷和钾);Z和M同主族,Z只能是第二周期的元素,若Z是氧元素,W是硫元素;若Z是F元素,则W是氯元素,M元素不能确定是哪种元素。A.Y是N元素,其单质N2室温下为气体,若Z是O元素,则M是S元素,其S单质在室温下为固态,沸点比N2高,A错误;B.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就越小,Y是N元素,Z可能是O(或F)元素,则原子半径Y>Z,B错误;C.若Z是F元素,则X、Y、Z三种元素可以形成NH4F,该物质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C正确;D.H与N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NH3水溶液显碱性,pH>7;若Z是O元素,则W是S元素,其与H元素形成的化合物H2S的水溶液显弱酸性、pH<7;若Z是F元素,其与H元素形成的化合物HF水溶液也显弱酸性、pH<7;两者等浓度的水溶液的pH都是Y>W,D错误。因此合理选项是C。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序号分别代表某一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IA01IIAIIIAⅣAⅤAⅥAⅦA2⑦⑧⑩3①③⑤⑥⑨4②④(1)①~⑩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写元素符号)。(2)①⑦⑧的简单离子,其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写离子符号)。(3)⑥⑧⑨的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高低顺序是_______(填化学式)。(4)元素的非金属性:⑥_______⑦(填“>”或“<”)。(5)①~⑨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答案】(1)K(2)(3)(4)<(5)【解析】【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Na元素,②为K元素,③为Mg元素,④为Ca元素,⑤为Al元素,⑥为Si元素,⑦为N元素,⑧为F元素,⑨为Cl元素,⑩为Ne元素,据此分析解答。【小问1详解】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从左至右,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减弱;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增强;故①~⑩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为②K元素,即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K元素;【小问2详解】①为Na元素,⑦为N元素,⑧为F元素,对应的简单离子分别为Na+、N3-、F-,这三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核电荷数:Na>F>N,故这三种离子中,离子半径最大的是N3-;【小问3详解】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从左至右,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⑥为Si元素,⑧为F元素,⑨为Cl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高,非金属性:F>Cl>Si,则热稳定性:HF>HCl>SiH4;【小问4详解】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从左至右,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⑥为Si元素,⑦为N元素,非金属性:N>P>Si,即非金属性:Si<N;【小问5详解】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而F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但F元素没有正价,故酸性最强的为HClO4。18.为了研究化学反应能量变化情况,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当向盛有A的试管中滴加试剂B时,看到U形管中甲处液面下降乙处液面上升。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为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2)A和B的总能量比C和D的总能量_______(填“高”或“低”)。(3)物质中的_______能通过化学反应转化成_______能释放出来。(4)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_______(填“高”或“低”)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答案】(1)放热(2)高(3)①.化学②.热(4)低【解析】【小问1详解】发生反应A+B=C+D,U型管中甲处液面下降乙处液面上升,说明瓶内压强增大,根据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可以判断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小问2详解】因为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A和B的总能量比C和D的总能量高;【小问3详解】化学变化伴随着物质和能量变化,物质中化学能通过化学反应转化成热能释放出来;【小问4详解】化学反应中旧键断裂吸收能量,新键生成放出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低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19.研究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可以有效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氮元素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关系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物质A生成是工业制硝酸的重要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2)在加热条件下,物质C的浓溶液与碳单质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3)实验室中,检验溶液中含有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4)物质B为红棕色气体,写出该物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当反应消耗(标准状况)物质B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5)Cu与一定浓度的硝酸溶液反应生成时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答案】(1)(2)(3)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稍微加热,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产生,证明溶液中含有(合理即可)(4)①.②.(5)【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A为NH3,B为二氧化氮,C为硝酸,据此分析解题。【小问1详解】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物质A生成NO,是氨气的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小问2详解】在加热条件下,物质C为硝酸,硝酸的浓溶液与碳单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小问3详解】实验室中,检验溶液中含有的操作方法是: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稍微加热,有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产生,证明溶液中含有;【小问4详解】物质B为红棕色气体为,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价变化为价和价,3mol二氧化氮反应电子转移总数2mol,当反应消耗标准状况物质B时,物质的量,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小问5详解】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Cu(NO3)2、NO和H2O,的离子方程式为:。20.如图所示,某同学利用和浓制取并探究其性质。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2)装置B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说明具有___________性。(3)能验证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4)装置E的目的是探究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___________。【答案】(1)(2)①.溶液的紫红色褪去(或变浅)②.氧化(3)装置D的试管中溶液褪色(4)品红溶液褪色后,取下装置E中的试管,加热,溶液恢复红色【解析】【分析】和浓反应制取二氧化硫,进入B中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使高锰酸钾褪色,进入C中能与硫化钠反应生成硫单质,进入D中能与NaOH反应使滴了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进入E中能使品红溶液漂白褪色,据此分析解答。【小问1详解】装置A中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硫和水,反应方程式为:,故答案为:;【小问2详解】生成的二氧化硫进入B中,二氧化硫具有强还原性,能将高锰酸钾还原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二氧化硫进入装置C中能氧化硫化钠生成硫单质,体现二氧化硫的氧化性,故答案为:溶液的紫红色褪去(或变浅);氧化;【小问3详解】二氧化硫进入D中,能与NaOH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从而使滴加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