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广宋遗民录》序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1页
顾炎武《广宋遗民录》序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2页
顾炎武《广宋遗民录》序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3页
顾炎武《广宋遗民录》序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4页
顾炎武《广宋遗民录》序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顾炎武《广宋遗民录》序阅读练习及答案顾炎武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古之人学焉而有所得,未尝不求同志之人。而况当沧海横流,风雨如晦之日乎?于此之时,其随世以就功名者固不足道,而亦岂无一二少知自好之士,然且改行于中道,而失身于暮年。于是士之求其友也益难。而或一方不可得,则求之数千里之外;今人不可得,则慨想于千载以上之人。苟有一言一行之有合于吾者,从而追慕之,思为之传其姓氏而笔之书。呜呼!其心良亦苦矣!吴江朱君明德,与仆同郡人,相去不过百余里,而未尝一面。今朱君之年六十有二矣,而仆又过之五龄,一在寒江荒草之滨,一在绝障重关之外,而皆患乎无朋。朱君乃采辑旧闻,得程克勤所为《宋遗民录》而广之,至四百余人。以书来问序于余,殆所谓一方不得其人,而求之数千里之外者也;其于宋之遗民,有一言一行或其姓氏之留于一二名人之集者,尽举而笔之书,所谓今人不可得,而慨想于千载以上之人者也。余既鲜闻,且耄矣,不能为之订正。然而窃有疑焉:自生民以来,所尊莫如孔子,而《论语》《礼记》皆出于孔氏之传,然而伯高之赴【1】,所知而已;孟懿子、叶公之徒,问答而已;食于少施氏而饱,取其一节而已【2】。今诸系姓氏于一二名人之集者,岂无一日之交而不终其节者乎!或邂逅相遇而道不同者乎?固未必其人之皆可述也。然而朱君犹且眷眷于诸人,而并号之为遗民,夫亦以求友之难而托思于此欤?庄生有言:“子不闻夫越之流人乎?去国数日,见其所知而喜;去国旬月,见所尝见于国中者喜;及期年也,见似人者而喜矣。”余尝游览于山之东西、河之南北二十余年,而其人益以不似。及问之大江以南,昔时所称魁梧丈夫者,亦且改形换骨,学为不似之人。而朱君乃为此书,以存人类于天下。若朱君者,将不得为遗民矣乎?因书以答之。吾老矣,将以训后之人,冀人道之犹未绝也。(取材于顾炎武《广宋遗民录序》)解释:【1】伯高之赴:伯高死,孔子以一般礼节吊丧,语见《礼记》。赴,即“讣”。【2】“食于少施氏”二句:《礼记》:“孔子曰:“吾食于少施氏而饱,少施氏食我以礼。””取其一节,指“食我以礼”。少施氏,鲁国大夫。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然且改行于中道行:德行B.尽举而笔之书举:举荐C.亦且改形换骨骨:品格D.将以训后之人训:教导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古之人学焉而有所得或邂逅相遇而道不同者乎B.其随世以就功名者固不足道昔时所称魁梧丈夫者C.以书来问序于余因书以答之D.殆所谓一方不得其人见其所知而喜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而失身于暮年在晚年丧失了气节B.固未必其人之皆可述也所以他们未必都值得称赞啊C.而其人益以不似而那些人越发不像我故乡人的样子了D.冀人道之犹未绝也希望不改变节操的道义还没有灭绝啊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易代之际不为新主所用之人求友甚难,只好求于“数千里之外”“慨想于千载以上”。B.“余既鲜闻”一句,表现了顾炎武谦逊且年迈,同时也表明《广宋遗民录》存在不足。C.在二十多年里见到了许多明末遗民成了变节的人,所以他反对为宋朝遗民立传。D.应邀作序,借题发挥,一面感叹坚守气节的知音难得,一面嘲讽遗民中的变节者。10.文章两处引用《论语》,一处在开篇,一处在第3段提到了孟懿子、叶公之事。请结合文本,简析这两处引用的作用。(6分)答案: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6.B[“举”应理解为“列举”。]7.B[A项“而”:①连词,表顺承关系;②连词,表转折关系。B项“者”都是代词,可译为“……的人”。C项“以”:①介词,可译为“拿”;②连词,可译为“来”。D项“其”:①指示代词,可译为“那个”;②人称代词,可译为“他”。]8.B[应理解为“本来那样的人未必都值得记录于书中啊”。]9.C[“反对为宋朝遗民立传”错。]10.答案示例:开篇:直接引用《论语》首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点明交友乃人生乐事,由此引出易代之际以朱氏为代表的遗民交友甚难的话题,进而谈及对明亡之际变节仕清者的叹惋,揭示中心。第3段:暗引《论语》中孔子与孟懿子叶公有过一二次简短交流之事,与另外两处引用内容一起,论证人古书对某人有过一言一行的评价并不代表对某人一生的评定,进而表明朱氏广遗民录时“有一言一行或其姓氏之留于一二名人之集者,尽举而笔之书”的做法欠妥。【6分。作用分析占4分;论据概括占2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附:文言文参考译文孔子说: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访,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古人学习有所收获,未曾不求相同志向的人,何况在沧海横流、风雨如晦的时候啊!在这时候,那些随世道变化而成就功名的人本来不值得称道,然而怎会没有一两位略微知道洁身自爱的士人,但是(他们)又在中途变了德行,在晚年丧失了气节。因此士人找到朋友就更难了。有时一个地方得不到朋友,那就到千里之外寻求;在今人中不能得到朋友,就感慨想象结交千年以上的古人。如果有一言一适合自己心意的人,就追随仰慕他,考虑替他作传而在书上记述他的事迹。唉!他的用心既善也痛苦啊!吴江的朱明德先生,跟我是同郡的人,相距不过一百多里,但却没有见过面。现在朱先生62岁了,而我又大他五岁,一个人在寒江荒草之滨,一个人在绝障重关之外,但都忧虑于没有朋友。朱先生于是搜集辑录过去发生的事,得到程克勤所著《宋遗民录》并且扩充了它,最后达到四百多人。拿这本书向我索求书序,大概就是所谓一个地方得不到朋友,那就从几千里之外寻求吧;他对宋时的遗民,(如果)有一言一行适合自己心意的或姓氏留在一二本名人文集的人,就全部列举收录到书中,大概就是所谓在今人中不能得到,就去感慨想象于千年以上的古人吧。我既缺少见识又年老体迈,不能替他订正。虽然如此,但是我私下对此书存有疑问:自有人类以来,人们尊敬的人没有比得上孔子的了,《论语》《礼记》都记载了孔子的诸多事迹,虽然如此,伯高去世,孔子只使用一般性的礼节致祭,因与伯高仅是相识而已;孔子与孟懿子、叶公子高这些人的关系,也只是有过一次简短对话而已;孔子在少施氏家中吃得很饱,只是因为少施氏以礼相待孔子一个细节而已。现在每个在一二本名人集上留下姓名的人(遗民),难道(就)没有只是短时相识却没能终身保持操守的人吗?或者偶然遇见却并非志同道合的人吗?本来那样的人未必都值得记录于书中啊。虽然如此,朱先生对于这些人还是恋恋不舍,并且统称他们为遗民,就是因为寻求朋友很难,因此就在这上面寄托心情吧?庄子说:“你没听说过那些越国被流放之人的故事吗?离开本土几天,见到他认识的人就高兴;离开本土十几天一个月,见到曾经在本土见到过的人就高兴;到一年后,见到像本土人的人就高兴。”我曾经在太行山以东以西的地方、黄河以南以北的地方游览二十多年,而家乡那些人越发不像我故乡人的样子了。等问到长江以南的,过去被人们称道的某些(有志反清的明代遗民)伟人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