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民院附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_第1页
西藏民院附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_第2页
西藏民院附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_第3页
西藏民院附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_第4页
西藏民院附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西藏民族学院附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PAGEPAGE4***西藏民族学院附中科研处***西藏民院附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西藏民院附中是西藏自治区教育厅直属的一所重点学校。建校40多年来=,一直受到藏、陕两地政府的亲切关怀,使学校实现了两次建校三次腾飞的跨跃式发展。2006年被陕西省教育厅命名为标准化高中,全省48所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样本学校之一。为从今年9月起,在我校高一年级有效全面开展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特按照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制定方案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的“三个面向”指示、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根据我校实际,在我校近年来办学质量取得重大突破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创新,构建以学生为本的富有时代精神和特色的学校高中新课程体系,创建具有浓郁的“现代、育人、民族”气息的学校文化氛围,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为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创新人才奠定基础。二、目标任务从2007年到2010年的三年内,构建以学生为本的富有时代精神和附中特色的学校高中新课程体系,圆满完成高中新课改第一个周期的各项任务,实现我校素质教育跨越式发展,通过不断总结、完善,推广新课程改革经验,发挥省级样本学校的带头示范作用,为创建“陕西省省级示范高中”创造条件。(一)全面实施并验证教育部普通高中各学科《新课程标准(实验)》及《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实验验证各学科各模块的实验教材,为新课程方案和标准的修订以及进一步完善提供科学的依据。(二)探索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法和现实意义,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形成新的教师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策略,构建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为在全省和西藏推广新课程改革提供经验。(三)探索培养具有广阔胸怀和远大理想,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科学和人文素养,具有终身学习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新途径,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向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四)探索学校课程管理运作规律,以适应新课程的实施;挖掘有效教育资源,创建附中校本资源库,提高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开发具有西藏民族学院附中特色的校本课程,形成具有“实验性、创新性、示范性”的西藏民族学院附中校本课程管理体系。(五)开展“创新式课堂教学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发展的学业成就评价制度”“促进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发展的划研究;宏观调控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实施与运作。呈现形式:①《西藏民院附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②《西藏民族学院附中校本课程开发指南》③各部门、各学科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实施方案的统揽工作。④《西藏民族学院附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阶段研究报告》⑤《西藏民族学院附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终期研究报告》主管部门:课程指导委员会。责任人:吕忠民(二)教学工作管理序列研究内容:课程设置方案研究(课程分布及课时安排);必修及选修I、选修II课程模块的课程说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选课建议等的研究;学科教学模块课程评价及学分认定研究;学生选课指导手册(包括课程简介、课程设置及说明、学分分配、选课原则及建议、选课流程)的研究;基于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学生班级类型设置研究。呈现形式:①《西藏民族学院附中新课程教学工作管理方案》②《西藏民族学院附中课程设置方案》③《西藏民族学院附中校本课程目录》④《西藏民族学院附中学生选课指导手册》⑤《西藏民族学院附中学分认定细则》⑥《西藏民族学院附中学科教学模块评价方案》⑦《西藏民族学院附中教师教学工作考核与评价方案》⑧《西藏民族学院附中高中新课程课程表》主管部门:教导处。责任人:董安军(三)德育工作管理序列研究内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施的内容、途径和方法、活动评价与学分认定等的研究;学生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原则、组织方式、课题申报及管理和实施流程的研究;社区服务活动开展的形式内容、方法原则及管理办法的研究;基于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音乐、美术和体育等课程所开展的各种社团活动以及体育活动等的研究与实施。呈现形式:①《西藏民族学院附中新课程德育工作管理方案》②《西藏民族学院附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③《西藏民族学院附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管理细则》④《西藏民族学院附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⑤《西藏民族学院附中绿色校园文化建设方案》主管部门:学生处。责任人:史克礼(四)教研工作管理序列研究内容: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开展以新课程改革为中心的校本教研活动、以课题研究为龙头的专题研究活动和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的的校本培训活动;开展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新课程改革技术支撑的研究;开展对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全程检测、调控与评估的研究;开展对校本资源库开发与建设的研究。呈现形式:①《西藏民族学院附中新课程科研工作管理方案》②《西藏民族学院附中新课程校本培训方案》③《西藏民族学院附中新课程数字化资源库开发与建设方案》④《西藏民族学院附中新课程图书资料资源建设与管理方案》主管部门:科研处。负责人:文明放(五)后勤服务管理序列研究内容:结合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对附中教学设施现状进行普查与分析,明确新课程改革实验对后勤保障工作的新要求,加强实验经费投入,确保新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顺利实施。呈现形式:①《西藏民族学院附中新课程后勤工作管理方案》②《西藏民族学院附中新课程装备建设工作管理方案》主管部门:校办。负责人:郭建设五、实验进程(一)前期准备阶段:(2006年1月-2006年12月)1.开展各种培训工作①新课程理念通识培训;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③教师专业化培训。2.成立新课程改革组织机构:①西藏民院附中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周杰副组长:伊彦成周林海吕忠民组员:倪东辉吴安慧董安军②西藏民院附中课程指导委员会主任:周杰副主任:伊彦成周林海吕忠民委员:倪东辉吴安慧董安军史发民文明放史克礼郭建设高进刘杰李宝玲徐英张伟迪王瑛顾敏勇谢立魁③西藏民院附中课程改革研究中心主任:吕忠民成员:史发民文明放刘杰李海涛(二)课程改革方案的制订(2007年1月-2007年8月)①制定出台《西藏民族学院附中新课程改革方案》;②制定出台《西藏民族学院附中校本课程开发指南》;③《西藏民族学院附中新课程校本培训方案》。(三)课程改革实施阶段(2007年9月-2008年7月)1.课程改革实验初级阶段(2007年9月-2008年8月)①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刚要(试行)》和《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学习各学科新课程标准,学习外省新课程改革的先进经验,学习有关课改的理论知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教师全员参与到新课程改革中来。②按照新课改的要求,依据《陕西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与管理指导意见》,从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个层面全面部署上半学年必修课的备课和实施工作。③部署下半学年选修课的开设工作,规范选修课(II)开发程序:培训教师申报课程审议课程编印出版。根据《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设置与管理指导意见》,《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建设指导意见》,《陕西省普通高中选课指导意见》,制定我校《西藏民族学院附中课程设置方案》、《西藏民族学院附中校本课程目录》和《西藏民族学院附中学生选课指导手册》。④根据《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校本评价指导意见》、《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分管理指导意见》制定《西藏民族学院附中学分认定细则》和《西藏民族学院附中学科教学模块评价方案》。⑤总结新课改形式下的学生管理、德育教育经验,完善制定有关德育教育、后勤管理等规章制度。⑥总结课改前期实验工作,认真分析研究实验过程出现的新情况、问题,收集、整理相关资料,为迎接省级前期调研评估提供第一手材料。2.课程改革实实验中期阶段:(2008年9月-2009年8月)①完善初期实验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结束选修课。②展开新高一年级的课改工作。③总结上年度课改实验工作,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整理资料,为迎接省级中期调研评估提供第一手资料,边实验,边交流、边推广示范。④《西藏民族学院附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阶段研究报告》3.课程改革实验后期级阶段:(2009年9月-2010年7月)①完善中期实验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②全面展开三个年级的课改工作。③迎接新课改背景下高三年级的高考复课及检测工作。④总结课改后期实验工作,研究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的对策,整理资料,为迎接省级后期调研评估提供第一手材料。⑤汇编新课改实验工作中所有有价值的材料,(软件、物件、文本),形成成果,迎接省级第三阶段的检查与评估。参与有关成果评选活动。⑥《西藏民族学院附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终期研究报告》(四)课程改革实验成果推广示范阶段(2010年9月)①.以资源共享、人员交流、同步互动等形式,进行实验成果的推广和示范,为西藏自治区的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提供一定的经验。②以学生为接受对象的主体扩展式推广和示范。③以媒体为手段的实验成果推广和示范。④以课程化为特征的培训式推广和示范。⑤借助社会力量,使实验成果推广规模化六、保障措施为确保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建立在学校管理、政策导向、经费投入、以及专业指导等方面的保障体系。1.更新学校管理理念,为新课程实施提供组织与管理保障。明确校课程指导委员会的职责,科学定位和调整学校各职能门之间的关系,建立健全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校课程管理制度。2.建立政策导向机制。从领导到教师,认真学习,领会精神,确保新课改精神深入人心,把新课改实验工作当作学校发展的头等大事认真抓好。3.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按《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装备建设工作指导意见》和《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信息化建设工作指导意见》以及实际需要,不断优化物质教育资源,加大学校场馆、设施、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为新课程实施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4.加强智力支持和专业指导。新课程实验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需要有关方面、研究机构和专家的支持和指导。根据课改实际需求,学校将加强与各级教研科研机构、省基础教育处、电教馆和市内外有关部门的联系,形成自己的专业咨询和专家指导队伍。5.加强师资培训。把新课程培训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来抓。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