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 第0-2章 绪论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与特质、中国哲学、智慧之光-中华传统美德_第1页
《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 第0-2章 绪论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与特质、中国哲学、智慧之光-中华传统美德_第2页
《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 第0-2章 绪论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与特质、中国哲学、智慧之光-中华传统美德_第3页
《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 第0-2章 绪论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与特质、中国哲学、智慧之光-中华传统美德_第4页
《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 第0-2章 绪论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与特质、中国哲学、智慧之光-中华传统美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优秀传统ExcellentTraditional文化ChineseCulture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论主讲人:XXX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目录壹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演进贰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演进过程;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崇敬之情,提升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是个象形字,表示的是一个身有花纹袒胸而立之人,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

“化”则是个会意字,出现稍晚。《说文解字》解释为“教行也”,即通过教育改变人们的言行,本义是教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演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先秦时代:中国文化的孕育期知识课堂魏晋六朝:中国文化的成型期隋唐五代宋元:中国文化的鼎盛期明清: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结转型期知识课堂先秦时代:中国文化的孕育期壹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火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开始知识课堂先秦时代:中国文化的孕育期壹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家族制度政治化,不仅确定了古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对后代集权政治体制的固化也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知识课堂先秦时代:中国文化的孕育期壹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春秋战国时期中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知识课堂魏晋六朝:中国文化的成型期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秦朝一系列以“统一”为原则的文化举措,为中华文化共同体的最后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知识课堂隋唐五代宋元:中国文化的鼎盛期叁er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唐盛世”知识课堂明清: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结转型期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强大的生命力与愈合力二、独特的连续性与融合性三、恒定的求稳定与重实际四、严肃的君父观与民生观五、凝重的文化心态与文化伦理六、学术的经世致用与独尊经学感谢聆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ChineseCulture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一章文化之魂——中国古代哲学主讲人:XXX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目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壹中国古代哲学源流贰中国古代哲学流派叁中国古代哲学精神肆中国古代哲学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一节中国古代哲学的形成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掌握中国古代哲学七个阶段的背景及主要内容。能用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理论进行问题分析。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意识提升哲学思辨素养。

世界哲学大概分为东西两支。东支又分为印度、中国两系。西支也分为希腊、犹太两系。最初,这四系独立发展,各表一枝。汉代以来,犹太系加入希腊系,成了欧洲中古哲学。印度系加入中国系,成了中国中古哲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案例导入:白马非马案例点拨:“白马非马”的命题问题出在何处呢?从根本上说是割裂了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马是普遍性、共性、一般、抽象;白马是特殊、个性、个别具体。普遍不等于整体,特殊也不等于部分,这是不同性质的范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哲学的萌芽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知识课堂知识课堂中国哲学的萌芽壹壹(一)阴阳说

阴阳观念记载于《周易》。把阴(——)阳(——)的对立看作宇宙间普遍的根本的对立。乾、坤、震、艮、坎、离、兑、巽,分别代表天、地、雷、山、水、火、泽、风八种世界万物构成的基本要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中国哲学的萌芽壹壹(二)五行说战国末期,邹衍倡导阴阳五行说。用上述五种物质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既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我生”“生我”“我克”“克我”是四种基本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贰人们习惯把中国传统哲学划分为七个阶段,即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乾嘉朴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先秦子学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哲学思想异常活跃。儒家提倡仁义和礼仪。墨家关注公平和正义,提倡平等、互利、互爱。道家关注人生,提倡人生态度的自由和宽容。法家提倡治国理念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名家对事物的同一性和差别性问题作了探讨,对古代逻辑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阴阳家阴阳五行说加以神秘化,用五行生克的顺序来说明王朝的更替,提出“五德终始”说,为新兴封建政权的建立提供理论根据。除上述派别外,先秦诸子百家之学还有兵家、农家、纵横家、杂家等学派。知识课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两汉经学儒学要在社会急剧变化中成为国家的意识形态,并取得在其他学派之上独尊的地位。则要建立一个拥有天然合理的终极依据,涵盖一切的理论框架,解释现象的知识体系,以及切合实用的可以操作的策略,这样一个庞大的体系,以规范和清理世界的秩序,确定和指引历史的路向。知识课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两汉经学汉武帝时立五经博士,博士下又有弟子。博士与弟子传习经书,分成若干“师说”。武帝时的五经博士共有七家。到了东汉光武帝时期,确定了十四家博士。“于是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易》有施、孟、梁丘、京氏,《尚书》欧阳、大、小夏侯,《诗》,齐、鲁、韩,《礼》,大、小戴,《春秋》严、颜,凡十四博士。”这十四家都属于今文经学,其官学地位一直保持到东汉末年。知识课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两汉经学汉武帝罢黜原有的诸子传记博士,唯立五经博士,使公卿、大夫、士吏都为文学之士,通晓儒家经典成为做官食禄的主要条件,儒学和政权紧密相连,从而确立了儒学和儒学经典的权威地位,致使儒家以外的诸子学因元进身之路而衰微。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知识课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两汉经学汉宣帝为了进一步统一儒家学说,加强思想统治,于甘露三年(前51)在长安未央宫北的石渠阁召集二十余位儒生讲论“五经”异同,史称“石渠阁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学《礼》的通汉、戴圣,学《诗》的张生、薛广德、韦玄成,学《书》的周堪、林尊、欧阳长宾、张山拊,治《易》的梁丘临、施雠,治《公羊春秋》的严彭祖,治《穀梁春秋》的尹更始、刘向等。石渠阁会议知识课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两汉经学会议由梁丘临提问,诸儒回答,太子太傅肖望之平奏其议,宣帝亲自裁决评判。石渠讲论的奏疏经过汇集,辑成《石渠议奏》一书,又名《石渠论》,共辑奏议一百五十五篇,今俱佚。经过这次会议,博士中《易》增立"梁丘",《书》增立"大小夏侯",《春秋》增立"穀梁"。汉代博士经说的分家,除《诗》学原有鲁、齐、韩三家外,其余均始于石渠阁会议。石渠阁会议知识课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两汉经学石渠阁会议使皇帝不仅是政治的最高权威,也成了最高的经学权威。政治的权威变成了经学、思想的权威,经学的学术观点变成了政治的最高法典,其结果是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经学的地位,也极大地扩大和加强了儒家礼仪制度对社会的控制力量。石渠阁会议知识课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两汉经学东汉章帝时召开的一次讨论儒家经典的学术会议。东汉初年,经今古文学的门户之见日益加深,各派内部因师承不同,对儒家经典的解说不一,章句歧异。汉光武帝刘秀于中元元年(公元56),“宣布图谶于天下”,把谶纬之学正式确立为官方的统治思想。白虎观会议知识课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两汉经学为了巩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使儒学与谶纬之学进一步结合起来,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依议郎杨终奏议,仿西汉石渠阁会议的办法,召集各地著名儒生于洛阳白虎观,讨论五经异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虎观会议。这次会议由章帝亲自主持,参加者有魏应、淳于恭、贾逵、班固、杨终等。会议由五官中郎将魏应秉承皇帝旨意发问,侍中淳于恭代表诸儒作答,章帝亲自裁决。这样考详同异,连月始罢。白虎观会议知识课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俩汉经学此后,班固将讨论结果纂辑成《白虎通德论》,又称《白虎通义》,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这次会议肯定了“三纲六纪”,并将“君为臣纲”列为三纲之首,使封建纲常伦理系统化、绝对化,同时还把当时流行的谶纬迷信与儒家经典糅合为一,使儒家思想进一步神学化。白虎观会议知识课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俩汉经学流行于中国两汉时期的一种学说。主要以古代河图、洛书的神话、阴阳五行学说及西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为理论依据,将自然界的偶然现象神秘化,并视为社会安定的决定因素。它适应了当时封建统治者的需要,故流行一时,在东汉被称为内学,尊为秘经。魏晋后日渐衰落,刘宋后谶纬之书亦受到历朝查禁。谶纬之书除其中包含的迷信成分外,还含有某些古代自然科学知识。谶纬知识课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俩汉经学所谓的“谶纬”,其实是“谶”与“纬”的合称。“谶”是用诡秘的隐语、预言作为上天的启示,向人们昭示未来的吉凶祸福、治乱兴衰。谶有谶言、图谶等形式,如“亡秦者胡也”即为秦代的一句谶言。“纬”即纬书,是汉代儒生假托古代圣人制造的依附于“经”的各种著作。东汉时流传的“七纬”有《易纬》《书纬》《诗纬》《礼纬》《乐纬》《孝经纬》和《春秋纬》,皆以迷信方术、预言附会儒家经典。谶大概起源于先秦时期,纬则较为晚出,通常认为出现在西汉。后来谶、纬逐渐合流。谶纬知识课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俩汉经学谶纬东汉初年谶纬大盛。东汉光武帝刘秀曾以符瑞图谶起兵,即位后崇信谶纬,“宣布图谶于天下”,谶纬之学遂成为东汉统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神圣性。当时用人施政、各种重大问题的决策,都要依谶纬来决定;对儒家经典的解释,甚至也要向谶纬看齐。谶纬在汉代的流行,是与汉代思想界天人感应、阴阳灾异泛滥分不开的。谶纬与经学的结合,推动了汉代经学的神学化。

知识课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俩汉经学由于五经博士设置后,立于学官的,基本上都是今文经,而古文不得立,于是乃有经今古文之争。

今文经是用汉代流行的隶字书写的。古文经是用先秦六国时流行的字体书写的。今古文经,不只是字体书写上的不同,而在文字内容、篇章多寡以及学风等方面也有所不同。经今古文之争知识课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俩汉经学在今文经学领域里,董仲舒是很有影响的大师。他的大一统思想,适应了当时发展中的政治形势;他的阴阳五行灾异的说法,为汉家的皇权涂上了神秘的灵光;他的春秋公羊学很受重视。但今文经学在前进的路程上显然走上了不健康的道路。一是烦琐说经,一经说到百余万字,少也有数十万字,令人生厌。一是宣扬迷信,如求雨、止雨的法术和以孔子名义捏造谶纬。这二者都是不能保持今文经学已有的地位而滋长其内部陈腐的因素。这实际上是反映今文学派的衰落,但他们仍坚持学官的地位,不肯向古文经学让步。

经今古文之争知识课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魏晋玄学汉朝亡于公元220年,接着是长期的分裂和混乱,直到公元589年隋朝统一全国结束。这四个世纪,有两个特征:一个特征是频繁的战争和朝代的更迭;另一个特征是几个游牧民族的兴起。知识课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魏晋玄学玄来源于《老子》,玄是黑色,又有微妙、神妙的意思,《老子》第一章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学”这个名称表明它是道家的继续。一般学术界定义:玄学是利用老庄的天道自然来论证儒家纲常名教的合理性,是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复杂的混合物,也是研究自然与人类社会本性的一种学问,其根本思想是主张顺应自然本性,又被称为新道家。

知识课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魏晋玄学玄学有四个时期:正始玄学。以王弼、何晏为代表,这是玄学的开创时期,又称为贵无时期。竹林时期。以阮籍、嵇康为代表,这是玄学的颠峰时期,其核心是越名教而任自然。从贵无转向贵有时期。以裴頠为代表。永嘉时期。以郭象为代表,是玄学的综合问成期,代表命题是名教即自然。

知识课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隋唐佛书印度佛教创始人是悉达多·乔达摩,生活于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净饭王的太子,他放弃王子身份,创立了佛教,被尊为释迦牟尼。释迦在古印度是一个部落或者种族,牟尼是对他的尊称,就是圣人的意思。知识课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隋唐佛书古印度的种姓制度:最高的是婆罗门,属于僧侣阶层;然后是刹帝利,是军事贵族阶层;然后是吠舍,属一般平民阶层;第四种是首陀罗,是奴隶阶层。这四种种姓之间等级森严,往往不能通婚知识课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隋唐佛书婆罗门教处于正统地位,几乎可等同于国教。此外,古印度也存在其它宗教,被称为“沙门”、“外道”,据说有96种之多。净饭王太子希望找到一种解脱痛苦的途径,离开王宫,首先进了沙门教,然后又尝试了多种宗教,都不满意。于是便自己修行,最终在菩提树下悟道,这就是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四圣谛”。知识课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隋唐佛书大乘与小乘:小乘是讲个人的解脱大乘是讲普度众生何为四圣谛?“谛”的意思是“真理”,共有四种: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十二因缘一因一果为一个因缘,现象世界由十二因缘生成知识课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隋唐佛书:佛教的中国化鸠摩罗什(梵语Kumārajīva)(公元344~413年)他有两个学生:僧肇和竺道生僧肇(384~414),中国东晋著名的佛教高僧、学者、理论家。俗姓张,为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师从鸠摩罗什。著有《肇论》一书,包括“不真空论”、“物不迁论”等文章。用中国传统思维模式,调和了印度佛教中“有”与“空”的对立竺道生(355-434)东晋佛教学者,本姓魏,巨鹿(今河北平乡)人。寓居彭城,官宦世家,幼年跟从竺法汰出家,改姓竺。主张“一阐提人皆可成佛”。知识课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宋明理学佛教是外来的宗教,它创自古代印度,西汉末东汉初传入中国内地,魏晋时期盛行。佛教宣扬人生一切皆苦、现实世界一切皆空的苦空二谛学说,主张超脱尘世,出家修行,落发为僧。知识课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宋明理学洛阳奉先寺,建于唐初,主佛卢舍那高17.14米,面容丰腴饱满,修眉长目,嘴角微翘,流露出对人间的关注和智慧的光芒。知识课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宋明理学新兴的儒学思潮既要回答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还要把这些思考与传统儒家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到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因而被称为“理学”。知识课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宋明理学知识课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宋明理学兄程颢

弟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知识课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宋明理学1、代表人物:二程、朱熹2、内容:(世界观、方法论、道德观)(1)理是什么(2)怎样把握理格物致知(3)道德观“存天理、灭人欲”3、著作4、影响地位(发展历程)兄程颢

弟程颐

朱熹知识课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宋明理学:程朱理学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朱熹观点一:“理”是世界的本原材料二: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二程遗书》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朱子语类》观点二: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理”

知识课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宋明理学:程朱理学格物致知:格物,接触事物;

致知,获得知识。《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朱熹把格物致知看做是把握理的途径。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清末兴办新式学堂,“格致”成为对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部门的统称。知识课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宋明理学:程朱理学材料三:“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朱熹观点三:“存天理,灭人欲”天理: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实质:用儒家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

知识课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宋明理学:陆王心学主要强调人的本心作为道德主体,自身决定道德法则和伦理规范,使道德实践的主体性原则凸现出来。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为儒客推崇,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所大开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陈献章开明朝心学之河,儒客大家王守仁(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二字并发扬光大,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心学也是理学,在本质上都认为理是万物本源,是封建纲常伦理。陆九渊

王守仁知识课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宋明理学:程朱理学异同共同点: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影响。不同点:程朱理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外在的“天理”;(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人心”。(主观唯心主义)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1.本质相同:2.影响相同: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知识课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明清实学16世纪的中国正值明朝中叶,由孝宗朱佑樘始,经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这一时期,以皇权旁落、皇帝不朝、相权鼎盛为政治特点,四朝皇帝大多疏于政事,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几个权臣(包括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皆出于此时。选官方面采取考试制度(科举),虽然在考试体裁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八股),但采取科举选官制的明朝仍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非世袭制国家。知识课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明清实学地方上土地兼并现象与明初相比有所加重,城市规模开始壮大,市民文化抬头,作为其代表的“四大奇书”(《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也是在这个时代开始在中国社会流行;曾短暂开放海禁,但因万历朝倭乱坐大而被迫中止。思想方面则有王学(王阳明心学)抬头,虽说与朱子学相比具有一定的思想启蒙性质,但阳明后学所具有的空谈性质,为明朝的灭亡产生了不良的影响。知识课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明清实学明清实学是对明末理学及王学末流所造成的种种积弊进行理性反思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一股思潮。就其理论形态而言,是明清实学学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遵循的一种新的价值取向,注重训诂考据,倡导修养践履,倾心自然科技,关心国计民生。主要代表人物有明代的王廷相、李贽、徐光启、方以智等,明清之际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傅山等,以及清代的梅文鼎、颜元、戴震、章学诚、钱大昕、王念孙、阮元、龚自珍、魏源等。其主要特点是崇实黜虚、废虚求实,以“实事求是”为旗帜,以“经世致用”为宗旨,在中国古代学术史上呈现出了崭新的风貌。知识课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明清实学明清实学以“经世致用”为价值核心,在批判程朱理学“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基础上,大力提倡实事求是之学(对理学的空谈心性而言,主张经世致用;对理学的空疏浅陋而言,主张通经博物。)。具体到对学风的扭转和改变而言,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注重研究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明清实学学者贵识时务,重视实效,把天下、邦国、生民之事都作为“当世之务”而深切关注。这种密切联系社会现实而开展学术研究的做法,可以说是明清实学学者的为学宗旨,其精神和内容都与理学的空谈学风形成了鲜明对照。知识课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明清实学第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明清实学学者都提倡勇于任事的精神。顾炎武早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黄宗羲也说:“扶危定倾之心,吾身一日可以未死,吾力一丝有所未尽。”这种精神,可以说是对时代和社会的一种责任感的概括。第三,致力创新的精神。明清实学学者们要求独立思考,有所创新,绝不蹈袭古人,重复陈言。顾炎武批评明代学风弊病时就说:“有明一代之人,其所著书,无非窃盗而已。”强调凡所做学问,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知识课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明清实学第四,研究对象的扩大。明清实学跳出了理学道德性命的范围,把学术研究的范围从儒家经典扩大到了自然、社会和思想文化领域,天文、地理、河漕、山岳、风俗、兵革、田赋、典礼、制度等,皆在研究之列,其对象几乎涉及到了社会的一切方面。知识课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明清实学在伦理道德上,明清实学集中反对中国封建社会的伦理支柱“三纲五常”,认为君臣关系是同事关系,夫妇、父子、兄弟关系则是朋友关系;在政治上,猛烈抨击君权,直接斥责封建君主为“天下大害”、“皆贼也”,提出君臣共治天下的主张;在哲学上,阐发人的主体意识和人的价值,提倡个性解放和人文主义(如李贽等人的人本自由思想,开了中国追求个性解放和人本主义的先河);知识课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明清实学在文艺上,兴起了反传统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思潮,一大批表达和反映市民心理和欲望的文学作品相继问世(《西厢记》、《牡丹亭》、《金瓶梅》等);在科学上,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梅文鼎的天文历算之学等等,开拓了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新天地。所有这些,都标志着中国传统学术研究的对象、观念、视角、方法在走向现代,尽管它比当时的西方近代科学研究落后许多,但二者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却已十分接近。知识课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七)乾嘉朴学随着汉学的兴起,清代的传统学术研究从以求实切理为帜志,并崇尚朴实无华的治学风格。明末清初,在顾炎武、黄宗羲等学者的影响下,朴学在与宋明理学的对立和斗争中发展起来,注重于资料的收集和证据的罗列,主张“无信不征”,以汉儒经说为宗,从语言文字训诂入手,主要从事审订文献、辨别真伪、校勘谬误、注疏和诠释文字、典章制度以及考证地理沿革等等,少有理论的阐述及发挥,也不注重文采,因而被称作“朴学”或“考据学”,成为清代学术思想的主流学派。朴学又称考据学,针对理学的空疏而言。知识课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七)乾嘉朴学顾炎武被称作是清朝“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是著名经学家、史地学家、音韵学家。他学识渊博,在经学、史学、音韵、小学、金石考古、方志舆地以及诗文诸学上,都有较深造诣,建树了承前启后之功。他继承明季学者的反理学思潮,不仅对陆王心学作了清算,而且在性与天道、理气、道器、知行、天理人欲诸多范畴上,都显示了与程朱理学迥异的为学旨趣。顾炎武为学以经世致用的鲜明旨趣,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创辟路径的探索精神,以及他在众多学术领域的成就,宣告了晚明空疏学风的终结,开启了一代朴实学风的先路,给予清代学者以极为有益的影响。知识课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七)乾嘉朴学哲学上反对宋学中“理在气先”的理论,认为“理”并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而是“气”的运动规律,认为“气质人心是浑然流行之体,公共之物也”。具有唯物论的特色。“盈天地皆心也”的观点又有唯心论的倾向。这与黄宗羲服役阳明学,深受其影响有关。黄认为王学中“致良知”的“致”,就是“行”,两者别无二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二节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流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掌握中国古代儒家、道家、佛家主要哲学思想。能运用儒家、佛家、道家的哲学思想分别与自己、他人、自然和解。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意识提升哲学思辨素养。在中国,首次试图对诸子百家进行分类的人是西汉太史令司马谈。他在《论六家要旨》中将中国哲学家归为六个主要学派: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后来刘歆在此基础上增加四家,纵横家、杂家、农家与小说家,合为九流十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案例导入:诸子百家打耳光案例点拨:在诸子中,真正自己动手打人的只有法家一家;而释、道、儒、墨并不需要亲手打人。这样就可以看出这些流派因此可以分为两个大的类,一类是实际负责操作的,如法家;另一类则负责作解释、安抚的工作,就是所谓的"意识形态"。虽然维护统治的目的相同,但其中的奥妙则完全不一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儒家哲学道家哲学知识课堂佛家哲学宋明理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儒家哲学壹壹儒家思想是一种以“仁”为内在的思想核心、以“礼”为外在的行为规范、以中庸为辩证的思维方法、以“知、行、学、思”为其认识论的一整套关于人生道德的哲学思想。儒家的哲学不是从认识论、反映论的角度去探索哲学,而是从精神境界、道德修养、自我完善的角度去探讨哲学的真谛。儒家哲学更侧重人生哲学,研究处世之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儒家哲学壹壹(一)孔子哲学的思想核心是“仁”。

仁”在《论语》中使用频率最高,全文出现109次第一,“仁”是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仁者,人也”。孔子不仅把“仁”作为外在的行为准则,而且把“仁”作为内在的的德性修养。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对个人修养,他主张“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教导学生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向“仁”的方向努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儒家哲学壹壹(一)孔子哲学的思想核心是“仁”。

第二,“仁”的具体含义是“爱人”,“仁者,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第三,“仁”是一种宽容“忠恕”的精神。“忠恕”包含了修己和治人两个方面,修己是起点,治人是终点。这是一种深刻的人本主义思想,孔子明确提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儒家哲学壹壹(二)以礼为外在的行为规范“礼”是孔子思想学说的一个重要范畴。“礼”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规范,由来已久。孔子曾经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孔子心目中的“礼”,包含外在形式和内在精神两方面,其实质是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及相应的各种伦理关系。在《礼记·哀公问》中,他明确指出:“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而且,在孔子及其弟子眼里,“揖让周旋之礼”固然重要,但其内在的名分等级观念才是他们着意追求的目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儒家哲学壹壹(三)以中庸为辩证的思想方法

“中”是指矛盾相互依存所表现出来的“度”,即事物变化中的量的规定性。“庸”通“用”。“中庸”即以“中”为“用”,就是要把握矛盾相互依存或相互渗透所应遵循的量的规定性,使矛盾双方在一定的限度内发展,从而保持统一体的和谐。儒家的辩证思维方法是“中庸”之道,他们把中庸思想当作最高的道德标准,根本的哲学原则,治国的根本方略。中庸用在经济上就是“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实际上是平均主义。中庸应用在修身立德上就是伟大寓于平凡,理想寓于现实的精神,要求“执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儒家哲学壹壹(四)知行学思的认识论

孔子提倡“修己以安百姓”之学,既要搞好自己的修身,又要搞好济世之事功,即“内圣外王”之道。因此孔子不仅重视心性道德修养,而且重视经世致用。明道为根本,而济世是最终目的。孔子教育的重点是培养人们的德行,要求其门人修己以治世,故儒家有经世的传统,关心现实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并积极参与国家政治。孔子务实,不空谈天道性命,主张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强调明理笃行的重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儒家哲学壹壹(五)孔子之后的儒学发展

孔子去世后,先秦儒学便分离成众多派别。据《韩非子·显学》记载,儒学分裂为八派,其中孟子一派和荀子一派影响最大。孟子主要发挥了孔子的仁学,形成仁义学说,并为仁学找到了人性之内在根据,即提出了性善论。而苟子主要发展了孔子的礼学,并以“礼义”取代孟子的“仁义”,着重以外在的礼来约束、改造人性,他提出了性恶论。孟学继承了孔子的忠恕之道的哲学思想,而苟学继承了孔子的经学和礼学。孟子思想因更符合古代中国思想传统的主流,后来被认为是儒学正宗。苟子的隆礼重法、性恶论因带有法家思想的成分,汉以后苟子逐步被排斥于儒家正统以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道家哲学贰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和《庄子》两本书是把握道家哲学思想的经典,老庄哲学是自成一套的宇宙观、认识论、方法论、自然哲学和人生哲学。其中《老子》为老子关于宇宙生成的专门著作,前后理论一贯,层层推出,哲理庞博,用韵精细,是一首意味深长的哲理诗。《庄子》一书的哲理性也很强。老庄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如同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道家哲学贰

在老庄看来,“道”既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又是宇宙万物赖以存在的依据,“道”是一个高度抽象的一元性、超越性的哲学范畴。

第一,道为万物之本原。老子认为道是宇宙和自然万物产生的根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一)老子哲学本原:“道”本体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道家哲学贰(一)老子哲学本原:“道”本体论

第二,道物不二。道不是具体的某一物,但道又存在于每一物之中,离开了具体的物质实体,道也就不复存在,所以是“道不离物,物不离道。”

第三,“道”法自然。老子的自然之道,是不需要凭借任何外力的自行存在,其中,即包括自然的本质,又包括自然的现象。“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道家哲学贰

第一,从具体的事物来看,任何一个事物都是“无”与“有”的统一。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事物必有其所赖以生的物质和所以生的理由,而后成为某物,这是实在的对立统一。第二,“有”一定是依“无”而存在的,而“无”也必须由于“有”才能显现,“有”与“无”相反而相成。第三.就万物的变化过程来看,推其原始,是因为“无”形之气生出一切“有”形之物,穷究其终,则一切“有”形之物最终仍复归于“无”形之气。(二)老子的辩证法:有无相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道家哲学贰

老子的认识论也很独特,他认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意思是求学的过程在于积累,使知识一天比一天增多,其结果却使人离道越来越远;求道的过程在于减少,使知识一天比一天减少,其结果使人与道合一。(三)老子的认识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道家哲学贰第一,“无为而无不为”,这是老子的政治观。老子的无为并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而是积极遵道以动,放德而行,则百姓顺风而自化,故不需要严刑酷法的制裁。第二,“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这是老子的社会观。老子认为,只要能顺天之时,随地之利,因人之力,则天下各尽其用矣。无为则顺道而行,无事则不扰,政简则民安,所以老子说“以无事取天下”。第三,“为无为,事无事”。(四)老子的社会理想:无为而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佛家哲学叁中国佛教哲学思想家围绕追求智慧、以求得人生解脱这个佛教主题,表述了一系列的哲学问题。主要观点有:关于人生、为人的观点;关于人生所处环境的论述;以及根据对人生、以及人生所处环境的认识,如何在实践中修正错误行为、追求智慧,以获得更大的福报,最终到达彼岸世界、修得正果。以上三个问题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宇宙观和认识论、实践论的问题,它们构成了中国佛教哲学的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佛家哲学叁佛教有一个专门的颂,称为“法身偈”,常刻在佛像、佛塔的内部或基座上,内容是:“若法因缘生,法亦因缘灭;是生灭因缘,佛大沙门说。”这是宣扬宇宙万法依因缘而生灭,包括物质方面的外境与精神方面的心识,都由“缘”即原因或条件的和合而生起,缘集则法生,缘去则法灭。这是缘起论的基本思想。缘起是佛教最基本的观念,最根本的教理,显示佛教对宇宙与人生、存在与生命的根本看法。缘起思想是佛教的具体教说和重要理念,是因果、空有、中道、平等、慈悲、解脱等的哲学基础。(一)缘起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佛家哲学叁(一)缘起论缘起讲因缘和合而生起“果”,缘起法所说的也就是因缘与果的关系。能生结果者为原因,由原因而生者为结果。就时间言,因在前,果在后,是因果异时;就空间言,如上面讲到的束芦相倚,是因果同时。因果是在前后相续的演变中,彼此关涉的和合中存在。有原因必有结果,有结果必有原因。一切事象都依因果法则而生灭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佛家哲学叁缘起讲因缘和合而生起“果”,缘起法所说的也就是因缘与果的关系。能生结果者为原因,由原因而生者为结果。就时间言,因在前,果在后,是因果异时;就空间言,如上面讲到的束芦相倚,是因果同时。因果是在前后相续的演变中,彼此关涉的和合中存在。有原因必有结果,有结果必有原因。一切事象都依因果法则而生灭变化。(二)因果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佛家哲学叁佛教中“二谛”指的是“真谛”和“俗谛”,这与哲学中“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异曲同工。这里的“谛”是正确的认识、真理的意思。佛教著作对“谛”有两个方面的解释:一方面,人们对某物的认识和此物的实际情况是完全一致的,即认识的绝对性;另一方面,人们对某物的认识只是特定时间、特定状态下的认识,即认识的相对性。故中国佛教中的“谛”有“真谛”和“俗谛”之分。(三)二谛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佛家哲学叁佛教是宣扬和提倡平等的宗教,其平等的涵义主要有四个层次:第一,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第二,众生平等。众生,指有生命的存在。第三,众生与佛的平等。第四,众生与无情的平等。(四)平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佛家哲学叁佛教以解脱为众生的终极理想。《金光明经玄义》卷上云:“于诸法无染无住,名为解脱。”[《大正藏》第39卷,3页上。]解脱是没有染污,没有执着,是得“大自在”,即自由自在的境界,也称涅槃。佛教认为众生有许多烦恼,如三毒“贪”“瞋”“痴”,就是三种基本的烦恼,妨碍善根成长,使众生在生死苦域中流转,永无尽期。解脱就是要从烦恼痛苦和生死流转的束缚、困境中脱却开来,获得解放,获得超越,获得自由,进入理想境界。(五)解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宋明理学肆宋明理学(亦称宋明道学)是儒家哲学,是先秦时代的儒学新发展。宋明理学以复兴先秦孔孟儒学为宗旨,是借鉴了佛、道心性之学而产生的儒家心性本体之学,它破除了汉唐经学训诂注疏的传统,以探求义理等精微本体问题为理论特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宋明理学肆

宋代的理学习惯用四个地域的名称加以概括,即:濂、洛、关、闽。濂学,指周敦颐的思想,周敦颐晚年定居庐山,在濂溪上筑濂溪书堂,学者称其为濂溪先生,濂学以此得名。洛学,指程颢、程颐学派,因为他们讲学于河南的伊、洛间,故习称洛学。关学,指张载及其门人,因为张载讲学于关中(今陕西),故得名。闽学,指朱熹学派,因朱熹一生讲学于福建而得名。濂、洛、关、闽只是宋代理学的主流派,即当时所谓的“道学”。(一)宋明理学的学术流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宋明理学肆(一)宋明理学的学术流派理学的各派虽同属儒家思想,但从他们的哲学论证和运思方向看,又有不同。张载以“气”为最高的范畴,属于气学;邵雍把“数”当作最重要的范畴,属于数学;程颐、朱熹以“理”为最高的范畴,是为理学;陆九渊和明代的王阳明以“心”为最高的范畴,习称心学。元明时代,四个学派仍各有发展,相互斗争、相互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宋明理学肆(一)宋明理学的学术流派

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北宋有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及邵雍,传统上称为北宋五子。南宋时主要为朱熹、陆九渊。明代最有影响的是王守仁。由于理学和心学是宋明理学的主导思潮,所以也有不少人习惯上把理学的代表人物概括为“程、朱、陆、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宋明理学肆

周敦颐(1017—1073年)是北宋理学五子之一,他处世超然自得,尘世名利,雅好山林,他窗前杂草丛生却不锄之,答曰:“与自家意思一般。”体现出一种要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人生胸怀,这里似乎有庄子观鱼乐之意,大有脱俗之向。周敦颐之恬淡远志,无疑深受道家影响,性情上如此,思想上更是如此。从渊源上看,老学和易学是他思想的两大源泉。(二)宋代理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宋明理学肆(二)宋代理学程颢(1032—1085),出生于武汉市黄陂、河南府洛阳人。他以“仁”为最高道德范畴,在《识仁篇》中提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把“仁”主要作为一种与物浑然无间的大我境界。程颢认为万物一体之仁的大我中各部分存在着活生生的联系,犹如一个生命有机体气血流通,痛痒相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宋明理学肆(二)宋代理学程颐(1033—1107年)认为仁是体是性是天理,是形上的生理;生意、春意、活力是形下的用,春意、生意不是仁。程颐在仁中概括出更普遍的性质“公”来,公是仁之体,是仁之理,公近于仁,但公不等于仁。“公只是仁之理,不可将公便唤作仁。”程颐是以个人“与理为一”而达到仁,把仁学建立在理本体的基础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宋明理学肆

明代中期的王阳明主要继承了周敦颐、程颢、陆九渊的思想,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精微的一元的心学体系。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相对立,共同支配了整仑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的思想。(三)明代理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宋明理学肆王阳明是中国古代心学之集大成者,他又具有卓越的军事谋略即政治才能,是古代儒家内圣外王的人格典范。他认为朱熹格物致知的求理于事事物物是析心与理为二,主张求理于吾心。他提出“知行合一”,反对程朱离析知行为二、先知后行的观点。(三)明代理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宋明理学肆(三)明代理学南宋时期除了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及其他道学派别外,尚有事功实学学派存在,其中最著名的事功学派叶适为代表的永嘉之学与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南宋时期浙东地区形成了主张事功实学的浙东学派,除了永嘉学派以外,尚有吕祖谦的金华学派,陈亮的永康学派,王应麟得深宁学派和黄震的东发学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宋明理学肆明清之际实学鼎盛,实学成了清学的主流。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明清之际三大儒,以及方以智是著名的实学家。由于他们共同倡导了经世致用之为学宗旨,遂使经世致用思潮大盛。黄宗羲远承宋代浙东之学的影响,近续王阳明、刘宗周之学,提倡经史之学,史学经世,仁义与事功统一。先后有万斯同、万斯大、邵廷采、全祖望、章学诚等著名学者,形成清代初中期以经世致用为宗旨的浙东学派。(四)实学的兴起,理学的衰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宋明理学肆(四)实学的兴起,理学的衰落

清初实学一个重要学派是颜李学派,颜元大力提倡经世实行实用之学,批判宋学心性形上学的空疏无用,要求恢复三代的实学。李螓继承、传播了颜元的实学思想并有所发挥。颜元主张性、情、才本身无有不善,皆统一于气质的性一元论,与宋明理学存理去欲说相对立。颜元提倡恢复周孔原始儒学经世致用的实学精神,主张实事实用之学,并在认识论上对此作了深入的论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三节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掌握中国古代哲学的四个基本精神。能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精神分析世界。有意识地用中国古代哲学来进行自我提升。自20世纪初,就不断有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譬如辜鸿铭认为是孔子说的“礼”,梁漱溟认为是“调和持中”,冯友兰认为是“极高明而道中庸”,杜国庠认为是“实事求是”,张岱年则认为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概括和说法,如把“忠恕之道”“和合”“天人合一”等看作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案例导入:风动,幡动,还是心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案例点拨:从我们的常识来判断,风是主动的一方,幡是被动的一方,两者都动了才对。但运动到底存不存在呢?这是一个佛学问题呢,还是一个哲学问题啊?其实在佛学上,所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我们都是五蕴的聚合体,刹那生灭,所以一刹那前的我们不是现在的我们,每一个刹那我们都是全新的我们。那么风动和幡动也是一样的道理,风和幡都是五蕴的刹那聚合,都是“无”,风和幡的运动都是不存在的。为什么慧能说是心在动呢?因为我们看到的世界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世界,只有清明的心才能看透世界的本质。很多时候,我们的心蒙上了不同的灰尘,看到的世界就不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修养与外在事功相统一的内圣外王之道贵和尚中、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知识课堂阴阳互补、动静互根的辩证思维民惟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道德修养与外在事功相统一的内圣外王之道壹壹“内圣外王”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天下篇》中:“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内圣,就是一套道德修养功夫;外王,就是要让人的这套功夫发挥作用,用来治国平天下。《大学》开篇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对内圣外王之道的最好解说。

“内圣外王”是儒家永恒的理想,意为内有圣人之德,外施王者之政,即人格理想与政治理想的结合。但现实上不可能人人都实现这一理想抱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贵和尚中、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贰传统的和谐思想主要体现了一种中正、中和、均衡、和合、协调的特征。中国哲学和谐思想的形成于春秋时期。(一)宇宙和谐观。中国哲学认为宇宙是至高无上的大和谐。(二)自然和谐观。中国哲学认为自然万物处于一种和谐的关系和状态之中,和谐是自然生存发展的根本法则。(三)天人和谐观。中国哲学认为人与自然关系也是和谐关系,所谓“天人合一”。(四)人际和谐观。孔子说:“和为贵”,“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五)社会和谐观。社会和谐观包括理想的社会模式和和谐的具体内容两个层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阴阳互补、动静互根的辩证思维叁中国传统哲学具有丰富的辩证思维特征。中国古代思想家很早就习惯于用整体的、对立统一的思维视角来认识世界,具体说有五大思维模式。(一)整体思维。就是以普遍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观点来看待世界及其一切事物。《周易》思维是把世间万物看作统一的宇宙体,其特点是“天地人”。(二)阴阳思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阴阳两个方面构成的,一方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阴阳互补、动静互根的辩证思维叁(三)象数思维。就是借助具体的象数认识体悟外界事物,是在经验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类比、模拟、联想等方式,阐述事物的深刻道理。象数的思维方式特征是“万类取象”。(四)中庸思维。就是主张做事不偏不倚,不走极端;处理问题要执两用中,考虑问题周全。(五)实用理性思维。主张为人处事讲实用,务实性、功利性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民惟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肆

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国家,自古以来就重视以民为本。早在殷商时期,就提出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成为早期民本论的代表。(1)“民贵君轻”思想。重视民众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就得在乎民意、重视民众在生活上的困难和疾苦,统治才能长治久安地持续下去。(2)以“民生”为核心的“民本”思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君本”思想,体现了封建统治者的绝对权威。(3)尊君而重民。中国传统社会政治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尊君而重民”,尊君与重民看似矛盾而又相辅相成,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治最富特色的一个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四节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掌握中国古代儒家、道家、佛家主要哲学思想。能运用儒家、佛家、道家的哲学思想分别与自己、他人、自然和解。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意识提升哲学思辨素养。中国哲学浓缩地反映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性格、社会心理、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认知结构等等,简言之,浓缩地反映出中华民族的特有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案例导入:庄周梦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案例点拨:庄周梦蝶的故事体现的道理:众生平等,人与物合。庄子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事件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的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的观点。表现了一种人生如梦的人生态度,又把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庄周与蝴蝶的关系揭示出来。形而下的一切,尽管千变万化,都只是道的物化而已,庄子认为达到天人合一最好的方法是“物化”。所谓“物化”是说:“要使人性复归,让人按照人原来的自然天性自由自在地、痛快淋漓地去生活。”可见,“物化”的状态是消除了我与物、主与客、古与今、现实与梦境等差别之后合为一体的至真至美的最高境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上崇人重情行知上知行动态统合知识课堂思维上方式各不相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思想上崇人重情壹壹当古希腊的哲学家把目光投向自然、印度哲学家把目光投向超越的彼岸的时候,中国哲学家则把目光投向人类自身。中国传统哲学十分重视人事论问题的研究,不太关心纯粹的自然哲学问题。当然,中国哲学家也不是不涉及自然哲学问题,他们同古希腊哲学家的区别在于,他们探讨天或自然的时候,总是同人事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汉书·司马迁传》上说的“亦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孔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地提出人道原则,形成了儒学的一个基本特色。后世儒者纷纷把论证人道原则当作自己的宗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

思维上方式各不相同贰

中国传统哲学各家各派有着各不相同的思维方式。中国古代哲学家在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过程,体现出两大特点:一是兼重分析与综合,二是崇尚直觉本悟。(一)逻辑分析与辩证综合分析就是在头脑中把事物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进行思考的过程。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固然欣赏整体动态、辩证综合与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但更善于把逻辑分析和辨证综合结合起来,加以运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

思维上方式各不相同贰

(二)崇尚直觉本悟直觉本悟就是依靠未经充分逻辑推理的直观感受而体悟事物。它主要依靠已经获得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为依据,加以顿悟。道家借助于具体的形象符号启发人们把握事物的抽象意义,崇尚一种观物取向、立象尽意的思维方式。道家庄子主张“得鱼而忘筌”“得意而忘言”。魏晋玄学家王弼提出“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的命题。中国哲学儒、道、释诸家都主张直觉地把握宇宙人生之根据和全体。儒家的道德直觉、道家的艺术直觉、佛家的宗教直觉,都把主客体当下冥合的高峰体验推到至极。道家认为心灵的虚寂状态最容易引发直觉思维。老子主张“涤除玄览”。庄子主张“心斋”“坐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行为上知行动态统合叁

知行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家特别重视的问题之一,它所涵盖的是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统一。中国哲学家们偏重于践行尽性,履行实践,言行一致,知行统一。他们要求按照哲学信条,身体力行,集知识和美德于一身,不断地把自己修行到“无我”的境界。宋、元、明、清时期,知行问题的讨论渐趋成熟,广泛涉及到知行的先后、难易、轻重、分合以及格物致知的方法与判断真、善、美标准等方面的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行为上知行动态统合叁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批判地继承朱(熹)王(阳明),把“知行统一”建立在“行”的基础上,反对“离行以为知”,提出了“行先知后”说,较为辩证地解决了“知”与“行”的关系问题。在中国古代哲学中,“道”“易”“诚”“仁”“太极”等本体,是超越的又是内在的,就人与世界的“共在”关系而言,则是通过天人、体用、心物、知行之契合来加以沟通和联结的。中国古代哲学的宇宙观念、人生智慧、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在21世纪仍然是全人类极其宝贵的思想传统和思想资料,是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源头活水之一。感谢聆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ExcellentTraditional文化ChineseCulture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二章智慧之光——中华传统美德主讲人:孙亚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目录第三节中华传统美德彰显的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第二节中华传统美德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第一节二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知道中华传统美德有着鲜明的特点和旺盛的生命力。学生能归纳“五德”的发展演变,分析具体事例中体现的中华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自觉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的中华民族所凝聚的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和良好的民族习惯的优秀道德遗产的总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有着鲜明的特点和旺盛的生命力,成为滋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傲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和力量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一节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案例导入:徙木为信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案例点拨:商鞅以言而有信折服秦国百姓,他制定的新法令颁布后,得到顺利推行。秦国的国力与日俱增,逐渐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后世“立木南门”和“徙木为信”两个成语就是由此而来的,启示人们做人要以诚为本,说到做到,才能树立威信。知识课堂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概括壹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孔子的“四教说”“二道说”孟子的“四德”说管子的“四维”说汉代的“五常”说……知识课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仁”德的基本内涵

指关心、爱护和同情的心态,即“仁爱之心”。

《说文解字》曰:“亲,仁也”,又言:“仁,亲也”,主要指家庭成员之间、氏族亲人之间要“亲爱”。随着社会的发展,“仁”的情感范围由家族扩展到全社会,“仁”的道德内涵也扩展成为“博爱”。贰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内涵:仁、义、礼、智、信知识课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义”德的基本内涵

“义”,是指正直、正派和道义这样的气节,即“正义之气”。

《说文解字》解释为“义,己之威仪也,从我从羊”,意思是“义”标志着人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涵养,即美好的外形和品德;“义气”,就是指这样一种美好善良的境界和正直正义的气节。贰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内涵:仁、义、礼、智、信知识课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礼”德的基本内涵

“礼”,是指礼仪、礼貌和礼节等规矩,即“礼仪之规”。《礼记·表记》中记载“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说的是周人逐步把相关礼仪规范起来。后世管仲提出了“礼仪廉耻,国之四维”的治国理念,把“礼”放在道德规范之首,礼仪是用来评价一个人是否有道德的基本标准。贰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内涵:仁、义、礼、智、信知识课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智”德的基本内涵

“智”,指明辨是非善恶、了解自身、能够识人和洞察社会等方面的能力,解释为“智谋之力”。

儒家的先贤孔孟在继承和发展唐尧、禹舜、商汤等关于认识是非、认识善恶、认识自我、认识社会等思想的基础上,丰富了“智”的具体内涵,使它成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概念和价值取向。贰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内涵:仁、义、礼、智、信知识课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信”德的基本内涵

“信”德,是指诚实守信、坚定可靠、互相信任等品行,即“诚信之品”。

信用是“信”最基本的内涵。它不仅要求人们在自己的行为上要诚实和守信,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某个事物、某种理念认识上的坚定可靠,反映出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互相信任的关系。贰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内涵:仁、义、礼、智、信知识课堂(一)儒家将“五德”视为人之为人的本性的存在。孟子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恭敬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叁“仁、义、礼、智、信”的相互关系知识课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仁”在五常中是具有全体和统摄作用,“义”是实现“仁”的,“礼”是表现“仁”的,智是保障“仁”的,“信”是确证“仁”的。(三)“智”是用来判定“仁义礼信”真假的根本标准,“信”是对“仁义礼智”四者的真实性的确证,即确证“仁”是真仁、忠义、实礼、诚信。叁“仁、义、礼、智、信”的相互关系知识课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仁义礼”有多重的意义和价值。“仁”有特殊的事亲意义,也有其普遍的慈爱意义;“义”有其不行“仁”而有羞恶感的意义,也有其“宜”之应当与适当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而产生的公正与公平的意义;“礼”有其节文和仪则的意义,也有分尊卑等级的意义,更有礼让、礼谦、礼卑的恭敬的意义。叁“仁、义、礼、智、信”的相互关系知识课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仁”是慈爱的道理,“义”是公正的道理。“礼”是恭敬的道理,“智”是至善的道理,“信”是诚实的道理,“仁以爱之,义以正之,礼以敬之,智以善之,信以诚之”。

五德不但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它们所彰显和表征的仁爱、义正、礼敬、智善、信实的道理在涵养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叁“仁、义、礼、智、信”的相互关系第二节中华传统美德的形成、起源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中的美德故事:程门立雪

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宋史·道学传二·杨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案例点拨:程颢、程颐两兄弟是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宋明理学的奠基人。杨时精通史学,能文善诗,慕名奔赴河南拜二程为师。一日,杨时和游酢前来拜见程颐,见老师在屋里打坐,不忍心惊扰,就站在门外的雪中等待。等程颐醒后,他们才踏着一尺深的积雪走进去。

杨时千里寻师,程门立雪、诚心讨教的行为被传为佳话,流传千古。“程门立雪”的故事告诉人们,在求学路上,只有虚心之人才会获得进步,只有有礼之人才会得到肯定。知识课堂中华传统美德的起源壹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原始社会的人们在长期劳动的过程中,为调节个人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和对个人行为提出要求,出现了人类特有的道德现象。有人专门把人们在劳动、生活中遵循的行为规范与准则,经过思考和概括,用文字形式记录下来形成理论,成为相对独立的社会意识形态,形成了道德。道德集中反映了社会关系和人民的利益要求,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知识课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为了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的统治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周公在“分邦建国”的基础上“制礼作乐”,建立了敬天尊祖、天人合一的礼乐文化,由此成为中华民族人文精神与道德文明的肇端。贰中华传统美德的形成和发展周公和礼乐文化知识课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中华传统美德的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墨、道、法等各家都对道德作了阐述。儒家思想在其发展变迁中逐渐糅合了佛、道等不同派别的思想,从而成为道德的主流。贰中华传统美德的形成和发展儒家文化知识课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孔子关于“德”的论述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提出全面而丰富的道德规范和德目,其核心是“仁”与“礼”。“礼”是中国传统道德出现最早的范畴与德目之一,一般认为孔子对三代(即夏、商和周)之礼有所损益而继承之,而“仁”是孔子根据时代的需要和社会思想发展所大力提倡的新观念。贰中华传统美德的形成和发展知识课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孟子关于“德”的论述

孔子之后,孟子提出“四端”和“四德”的德目体系。“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认为人一出生就有四个人心的善端,从这个先天本有的善性中产生了人的四种道德——仁、义、礼、智。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管仲提出了“礼、义、廉、耻”四个道德要素,合称“四维”。贰中华传统美德的形成和发展知识课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五常”说的确立

西汉时期,儒学大师董仲舒继承了孔孟重视道德教化的传统,把“仁、义、礼、智、信”五大道德要素整合在一起进行全面阐述和规范整合,概括为“五常者何?仁、义、礼、智、信也。仁者不忍也,施生爱人也;义者宜也,断决得中也;礼者履也,履道成文也;智者知也,独见前闻,不惑于事,见微者也;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故人生而应八卦之体,得五气以为常,仁义礼智信也。”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仁义礼智信”的五大道德要素,经过东汉官书的确认、提倡,将“仁义礼智信”明确为整个国家要提倡和遵循的道德纲领。“五常”加上“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合称“三纲五常”。贰中华传统美德的形成和发展知识课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中华传统美德的发展

随着历史的发展,官方和民间都相继出现了道德认识的不同观点、不同主张,对“仁、义、礼、智、信”也进行了多种阐述,形成了新的创造和新的规范。虽然如此,“仁、义、礼、智、信”作为传统道德之主要架构的地位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贰中华传统美德的形成和发展知识课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宋代的“四维八德”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2.明清时期的“四德”四德:忠、孝、节、义

3.民国时期的新“四维八德”新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贰中华传统美德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