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中心高支模施工工艺技术_第1页
金融中心高支模施工工艺技术_第2页
金融中心高支模施工工艺技术_第3页
金融中心高支模施工工艺技术_第4页
金融中心高支模施工工艺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1技术参数 14.2顶板模板支撑设计 14.3楼板荷载设计复合 54.4梁模板支撑设计 64.5梁侧模板设计 84.6工艺流程 194.7施工方法 194.7.1施工准备 194.7.2测量放线 204.7.3模板制作 204.7.4模板架体搭设 204.7.5梁板模板安装 214.7.6模板及架体拆除 224.8操作要求 224.9检查要求 234.1技术参数本工程模板工程主要材料技术参数如下表4.1-1所示:表4.1-1主要材料技术参数序号材料名称规格型号验算参数备注1覆胶木模板1830×915×15mm15mm2木方40×90mm40×85mm3钢管Φ48×2.8mmΦ48×2.7mm4盘扣式脚手架Φ48×3.25mmΦ48×3mm纵横间距600mm、900mm、1200mm5扣件采用锻铸铁件,其材质应符合规范规定抗滑移≮7.5KN6对拉螺杆M14mmM14mm7顶托Φ48×5×600mmΦ48×5×600mm8矩形方钢管40x40x2.5mm40x40x2.5mm4.2顶板模板支撑设计本工程高支模区域顶板模板支架均为超高,各楼根据其各自情况分别进行设计。模架基础信息如下:模板支撑架平面布置:立杆间距600mm、900mm、1200mm,根据结构平面位置进行合理布置;横杆步距1500mm,顶层板底横杆步距500、1000mm,底层纵横向水平杆作为扫地杆,支撑体系下部垫垫板,立杆顶端U托伸出长度≤300mm,自由端高度小于等于650mm;顶板支撑体系主龙骨采用双拼钢管,次龙骨采用40×90mm木方与40×40mm矩形钢管,顶板模架具体设计见下表及附图所述。表4.2.1-1D地块模架设计D地块模架设计主要参数指标D-A三层(1-3F)D-B三层(1-3F)D-B屋面层(2-屋面)D-C屋面层(1-屋面)搭设高度9.6m11m,9.4m9.7m11.1m支架形式垫板+盘扣式模板支撑架+U托顶撑垫板+盘扣式模板支撑架+U托顶撑垫板+盘扣式模板支撑架+U托顶撑垫板+盘扣式模板支撑架+U托顶撑水平杆步距横杆步距1500mm,顶层板底横杆步距1000mm;横杆步距1500mm,顶层板底横杆步距1000mm;横杆步距1500mm,顶层板底横杆步距1000mm;横杆步距1500mm,顶层板底横杆步距1000mm;立杆间距板下间距900*1200,沿梁跨度方向600,垂直于梁方向1200(详见平面图)板下间距900*1200,沿梁跨度方向600,垂直于梁方向1200(详见平面图)板下间距900*1200,沿梁跨度方向600,垂直于梁方向1200(详见平面图)板下间距900*1200,沿梁跨度方向600,垂直于梁方向1200(详见平面图)模板915×1830×15mm多层板915×1830×15mm多层板915×1830×15mm多层板915×1830×15mm多层板板底次龙骨40*90mm木方、40×40×2.5mm矩形方钢,间距250mm40*90mm木方、40×40×2.5mm矩形方钢,间距250mm40*90mm木方、40×40×2.5mm矩形方钢,间距250mm40*90mm木方、40×40×2.5mm矩形方钢,间距250mm板底主龙骨Φ48×2.8mm双钢管Φ48×2.8mm双钢管Φ48×2.8mm双钢管Φ48×2.8mm双钢管盘扣组合15垫板+4×2000mm立杆+1000mm立杆+250mm立杆+160mm顶托+40mm方钢+15mm模板+120板厚15垫板+5×2000mm立杆+500mm立杆+250mm立杆+60mm顶托+40mm方钢+15mm模板+120板厚,15垫板+4×2000mm立杆+1000mm立杆+210mm顶托+40mm方钢+15mm模板+120板厚15垫板+4×2000mm立杆+1000mm立杆+250mm立杆+260mm顶托+40mm方钢+15mm模板+120板厚15垫板+5×2000mm立杆+500mm立杆+250mm立杆+160mm顶托+40mm方钢+15mm模板+120板厚剪刀撑沿梁方向每4-6米设置竖向剪刀撑,架体底部起每4-6步设置水平剪刀撑。沿梁方向每4-6米设置竖向剪刀撑,架体底部起每4-6步设置水平剪刀撑。扫地杆距地340mm,纵横向连续设置。水平兜网架体底部起每4-6步设置,架体最顶层一步必须设置立杆基础架体基础为300mm厚C35P6钢筋混凝土顶板,立杆底部垫垫板。架体基础为300mm厚C35P6钢筋混凝土顶板,立杆底部垫垫板。架体基础为150mm厚C35钢筋混凝土楼板,立杆底部垫垫板。架体基础为300mm厚C35P6钢筋混凝土顶板,立杆底部垫垫板。下层支撑体系保留至底板的每一层支撑体系,做到上下立杆对齐。表4.2.1-2F地块模架设计F地块模架设计主要参数指标F-B三层(1-3F)F-C二层(B1板-2F)F-C二层(底板-2F)F-C三层(顶板-3F)搭设高度11.0515.65m21.3m13.6m支架形式垫板+盘扣式模板支撑架+U托顶撑垫板+盘扣式模板支撑架+U托顶撑垫板+盘扣式模板支撑架+U托顶撑垫板+盘扣式模板支撑架+U托顶撑水平杆步距横杆步距1500mm,顶层板底横杆步距1000mm;横杆步距1500mm,顶层板底横杆步距1000mm;横杆步距1500mm,顶层板底横杆步距1000mm;横杆步距1500mm,顶层板底横杆步距1000mm;立杆间距板下间距900*1200,沿梁跨度方向600,垂直于梁方向1200(详见平面图)板下间距900*1200,沿梁跨度方向600,垂直于梁方向1200(详见平面图)板下间距900*1200,沿梁跨度方向600,垂直于梁方向1200(详见平面图)板下间距900*1200,沿梁跨度方向600,垂直于梁方向1200(详见平面图)模板915×1830×15mm多层板915×1830×15mm多层板915×1830×15mm多层板915×1830×15mm多层板板底次龙骨40*90mm木方、40×40×2.5mm矩形方钢,间距250mm40*90mm木方、40×40×2.5mm矩形方钢,间距250mm40*90mm木方、40×40×2.5mm矩形方钢,间距250mm40*90mm木方、40×40×2.5mm矩形方钢,间距250mm板底主龙骨Φ48×2.8mm双钢管Φ48×2.8mm双钢管Φ48×2.8mm双钢管Φ48×2.8mm双钢管盘扣组合15垫板+5×2000mm立杆+500mm立杆+250mm立杆+90mm顶托+40mm方钢+15mm模板+140板厚15垫板+7×2000mm立杆+1000mm立杆+250mm立杆+210mm顶托+40mm方钢+15mm模板+120板厚15垫板+10×2000mm立杆+1000mm立杆+110mm顶托+40mm方钢+15mm模板+120板厚15垫板+6×2000mm立杆+1000mm立杆+250mm立杆+160mm顶托+40mm方钢+15mm模板+120板厚剪刀撑沿梁方向每4-6米设置竖向剪刀撑,架体底部起每4-6步设置水平剪刀撑。沿梁方向每4-6米设置竖向剪刀撑,架体底部起每4-6步设置水平剪刀撑。扫地杆距地340mm,纵横向连续设置。水平兜网架体底部起每4-6步设置,架体最顶层一步必须设置立杆基础架体基础为300mm厚C35P6钢筋混凝土顶板,立杆底部垫垫板。架体基础为150mm厚C35钢筋混凝土中板,立杆底部垫垫板。架体基础为1500mm厚C40P8钢筋混凝土底板,立杆底部垫垫板。架体基础为300mm厚C35P6钢筋混凝土顶板,立杆底部垫垫板。下层支撑体系保留至底板的每一层支撑体系,做到上下立杆对齐。表4.2.1-3F地块模架设计F地块模架设计主要参数指标F-C三层(中板-3F)F-C三层(底板-3F)F-C屋面层(二层-屋面层)搭设高度21.15m26.8m15.9m支架形式垫板+盘扣式模板支撑架+U托顶撑垫板+盘扣式模板支撑架+U托顶撑垫板+盘扣式模板支撑架+U托顶撑水平杆步距横杆步距1500mm,顶层板底横杆步距1000mm;横杆步距1500mm,顶层板底横杆步距1000mm;横杆步距1500mm,顶层板底横杆步距1000mm;立杆间距板下间距900*1200,沿梁跨度方向600,垂直于梁方向1200(详见平面图)板下间距900*1200,沿梁跨度方向600,垂直于梁方向1200(详见平面图)板下间距900*1200,沿梁跨度方向600,垂直于梁方向1200(详见平面图)模板915×1830×15mm多层板915×1830×15mm多层板915×1830×15mm多层板板底次龙骨40*90mm木方、40×40×2.5mm矩形方钢,间距250mm40*90mm木方、40×40×2.5mm矩形方钢,间距250mm40*90mm木方、40×40×2.5mm矩形方钢,间距250mm板底主龙骨Φ48×2.8mm双钢管Φ48×2.8mm双钢管Φ48×2.8mm双钢管盘扣组合15垫板+10×2000mm立杆+500mm立杆+250mm立杆+210mm顶托+40mm方钢+15mm模板+120板厚15垫板+13×2000mm立杆+500mm立杆+250mm立杆+110mm顶托+40mm方钢+15mm模板+120板厚15垫板+7×2000mm立杆+1000mm立杆++500mm立杆+250mm立杆+60mm顶托+40mm方钢+15mm模板+120板厚剪刀撑沿梁方向每4-6米设置竖向剪刀撑,架体底部起每4-6步设置水平剪刀撑。沿梁方向每4-6米设置竖向剪刀撑,架体底部起每4-6步设置水平剪刀撑。扫地杆距地340mm,纵横向连续设置。水平兜网架体底部起每4-6步设置,架体最顶层一步必须设置立杆基础架体基础为150mm厚C35钢筋混凝土中板,立杆底部垫垫板。架体基础为1500mm厚C40P8钢筋混凝土底板,立杆底部垫垫板。架体基础为120mm厚C35钢筋混凝土楼板,立杆底部垫垫板。下层支撑体系保留至底板的每一层支撑体系,做到上下立杆对齐。表4.2.1-4G地块模架设计F地块模架设计主要参数指标G-B三层(1-3F)G-C二层(顶板-2F)G-C二层(B1板-2F)G-C三层(顶板-3F)搭设高度11.2m8.1m15.65m11.85m支架形式垫板+盘扣式模板支撑架+U托顶撑垫板+盘扣式模板支撑架+U托顶撑垫板+盘扣式模板支撑架+U托顶撑垫板+盘扣式模板支撑架+U托顶撑水平杆步距横杆步距1500mm,顶层板底横杆步距1000mm;横杆步距1500mm,顶层板底横杆步距1000mm;横杆步距1500mm,顶层板底横杆步距1000mm;横杆步距1500mm,顶层板底横杆步距1000mm;立杆间距板下间距900*1200,沿梁跨度方向600,垂直于梁方向1200(详见平面图)板下间距900*1200,沿梁跨度方向600,垂直于梁方向1200(详见平面图)板下间距900*1200,沿梁跨度方向600,垂直于梁方向1200(详见平面图)板下间距900*1200,沿梁跨度方向600,垂直于梁方向1200(详见平面图)模板915×1830×15mm多层板915×1830×15mm多层板915×1830×15mm多层板915×1830×15mm多层板板底次龙骨40*90mm木方、40×40×2.5mm矩形方钢,间距250mm40*90mm木方、40×40×2.5mm矩形方钢,间距250mm40*90mm木方、40×40×2.5mm矩形方钢,间距250mm40*90mm木方、40×40×2.5mm矩形方钢,间距250mm板底主龙骨Φ48×2.8mm双钢管Φ48×2.8mm双钢管Φ48×2.8mm双钢管Φ48×2.8mm双钢管盘扣组合15垫板+5×2000mm立杆+500mm立杆+250mm立杆+240mm顶托+40mm方钢+15mm模板+140板厚15垫板+3×2000mm立杆+1000mm立杆+500mm立杆+250mm立杆+160mm顶托+40mm方钢+15mm模板+120板厚15垫板+7×2000mm立杆+1000mm立杆+250mm立杆+210mm顶托+40mm方钢+15mm模板+120板厚15垫板+5×2000mm立杆+1000mm立杆+500mm立杆+160mm顶托+40mm方钢+15mm模板+120板厚剪刀撑沿梁方向每4-6米设置竖向剪刀撑,架体底部起每4-6步设置水平剪刀撑。沿梁方向每4-6米设置竖向剪刀撑,架体底部起每4-6步设置水平剪刀撑。扫地杆距地340mm,纵横向连续设置。水平兜网架体底部起每4-6步设置,架体最顶层一步必须设置立杆基础架体基础为300mm厚C35P6钢筋混凝土顶板,立杆底部垫垫板。架体基础为300mm厚C35P6钢筋混凝土顶板,立杆底部垫垫板。架体基础为150mm厚C35钢筋混凝土中板,立杆底部垫垫板。架体基础为300mm厚C35P6钢筋混凝土顶板,立杆底部垫垫板。下层支撑体系保留至底板的每一层支撑体系,做到上下立杆对齐。表4.2.1-5G地块模架设计G地块模架设计主要参数指标G-C三层(顶板-3F)G-C三层(顶板-3F)G-C屋面层(B1板-屋面)G-C三层(顶板-屋面)搭设高度12.6m13.6m32.25m23.7m支架形式垫板+盘扣式模板支撑架+U托顶撑垫板+盘扣式模板支撑架+U托顶撑垫板+盘扣式模板支撑架+U托顶撑垫板+盘扣式模板支撑架+U托顶撑水平杆步距横杆步距1500mm,顶层板底横杆步距1000mm;横杆步距1500mm,顶层板底横杆步距1000mm;横杆步距1500mm,顶层板底横杆步距1000mm;横杆步距1500mm,顶层板底横杆步距1000mm;立杆间距板下间距900*1200,沿梁跨度方向600,垂直于梁方向1200(详见平面图)板下间距900*1200,沿梁跨度方向600,垂直于梁方向1200(详见平面图)板下间距900*1200,沿梁跨度方向600,垂直于梁方向1200(详见平面图)板下间距900*1200,沿梁跨度方向600,垂直于梁方向1200(详见平面图)模板915×1830×15mm多层板915×1830×15mm多层板915×1830×15mm多层板915×1830×15mm多层板板底次龙骨40*90mm木方、40×40×2.5mm矩形方钢,间距250mm40*90mm木方、40×40×2.5mm矩形方钢,间距250mm40*90mm木方、40×40×2.5mm矩形方钢,间距250mm40*90mm木方、40×40×2.5mm矩形方钢,间距250mm板底主龙骨Φ48×2.8mm双钢管Φ48×2.8mm双钢管Φ48×2.8mm双钢管Φ48×2.8mm双钢管盘扣组合15垫板+6×2000mm立杆+250mm立杆+160mm顶托+40mm方钢+15mm模板+120板厚15垫板+6×2000mm立杆+1000mm立杆+250mm立杆+160mm顶托+40mm方钢+15mm模板+120板厚15垫板+16×2000mm立杆杆+60mm顶托+40mm方钢+15mm模板+120板厚15垫板+11×2000mm立杆+1000mm立杆+250mm立杆+260mm顶托+40mm方钢+15mm模板+120板厚剪刀撑沿梁方向每4-6米设置竖向剪刀撑,架体底部起每4-6步设置水平剪刀撑。沿梁方向每4-6米设置竖向剪刀撑,架体底部起每4-6步设置水平剪刀撑。扫地杆距地340mm,纵横向连续设置。水平兜网架体底部起每4-6步设置,架体最顶层一步必须设置立杆基础架体基础为300mm厚C35P6钢筋混凝土顶板,立杆底部垫垫板。架体基础为300mm厚C35P6钢筋混凝土顶板,立杆底部垫垫板。架体基础为150mm厚C35钢筋混凝土中板,立杆底部垫垫板。架体基础为300mm厚C35P6钢筋混凝土顶板,立杆底部垫垫板。下层支撑体系保留至底板的每一层支撑体系,做到上下立杆对齐。4.3楼板荷载设计复合负一层板荷载设计复核,考虑最不利因素,中板支模最高高度取32.25m,立杆间距600*600进行验算。经验算需保留底板至负一层板的支架。详见计算书。顶板荷载设计复核,考虑最不利因素,选取顶板180mm厚板支模最高高度取11.2m,立杆间距900*1200进行验算。经验算需保留底板至负一层板,负一层板至负一层夹层板,夹层板至顶板的三层模板支架。详见计算书。二层板荷载设计复核,考虑最不利因素,选取二层板120mm厚板支模最高高度取15.9m,立杆间距600*600进行验算。经验算需保留底板至负一层板,负一层板至负一层夹层板,夹层板至顶板,顶板至二层板的四层模板支架。详见计算书。4.4梁模板支撑设计超限梁按截面积划分,0.45㎡~0.6㎡为一档,0.7㎡~0.91㎡为一档均按最不利原则取最大截面最高支模高度计算。截面积0.45㎡~0.6㎡梁支架设计典型截面:400*1200,400*1300,500*900,500*1000,300*1600,600*800,600*900,500*1100,400*1400,600*1000,500*1200按最不利原则考虑取500*1200进行设计及计算序号名称梁模板支撑体系设计主要参数指标1梁号结构梁2梁截面500*12003梁名称KL14模板支设高度4.6m5梁跨度8m6梁两侧楼板厚150mm7支架形式垫板+盘扣模板支撑架+U托顶撑8水平杆步距下部步距1500mm,顶层一步横杆步距1000mm9立杆梁两侧立杆距离1200mm,梁底杆沿梁长度方向距离600m,梁侧立杆沿梁长度方向距离600mm。10梁底立杆组合盘扣+顶托11梁底次龙骨5根40x40x2.5mm方钢管(梁底均匀布置)12梁侧次龙骨6根40x90木方(梁侧均匀布置)13主龙骨Φ48×2.8mm主龙骨,梁底间距600mm,梁侧间距600mm。14对拉螺杆设置3M14对拉螺杆,沿梁剖面方向:梁底起步200mm上部每400mm设置一道,沿梁跨度方向间距:600mm。15剪刀撑沿梁单方向单侧设连续竖向剪刀撑,垂直梁方向梁跨中设置竖向剪刀撑(角度45°~60°),水平剪刀撑上下各设一道。16扫地杆离地340mm,纵横向连续设置。17立杆基础架体基础为300mm厚C35钢筋混凝土顶板,立杆底部垫垫板。18支撑设计图见附图截面积0.70㎡~0.91㎡梁支架设计典型截面:,700*1000,500*1400,600*1200700*1100,600*1400,500*1600,600*1500,700*1300按最不利原则考虑取700*1300进行设计及计算序号名称梁模板支撑体系设计主要参数指标1梁号结构梁2梁截面700*13003梁名称WKL24模板支设高度5.6m5梁跨度13m6梁两侧楼板厚140m7支架形式垫板+盘扣模板支撑架+U托顶撑8水平杆步距下部步距1500mm,顶层一步横杆步距1000mm9立杆梁两侧立杆距离1200mm,梁底杆沿梁长度方向距离600m,梁侧立杆沿梁长度方向距离600mm。梁底双立杆均匀布置。10梁底立杆组合盘扣+顶托11梁底次龙骨7根40x40x2.5mm方钢管(梁底均匀布置)12梁侧次龙骨8根40x90木方(梁侧均匀布置)13主龙骨Φ48×2.8mm主龙骨,梁底间距600mm,梁侧间距600mm。14对拉螺杆设置4M14对拉螺杆,沿梁剖面方向:梁底起步200mm上部每400mm设置一道,沿梁跨度方向间距:600mm。15剪刀撑沿梁单方向单侧设连续竖向剪刀撑,垂直梁方向梁跨中设置竖向剪刀撑(角度45°~60°),水平剪刀撑上下各设一道。16扫地杆离地340mm,纵横向连续设置。17立杆基础架体基础为120mm厚C30钢筋混凝土顶板,立杆底部垫垫板。18支撑设计图见附图4.5梁侧模板设计1.梁高800典型梁截面600*800小梁布置方式水平向布置主梁间距(mm)600主梁合并根数2小梁最大悬挑长度(mm)300结构表面的要求结构表面外露对拉螺栓水平向间距(mm)600梁左侧梁右侧楼板厚度(mm)120120梁下挂侧模高度(mm)680680小梁道数(下挂)44左侧支撑表:第i道支撑距梁底距离(mm)支撑形式1200M14对拉螺栓2500M14对拉螺栓右侧支撑表:第i道支撑距梁底距离(mm)支撑形式1200M14对拉螺栓2500M14对拉螺栓设计简图如下:模板设计剖面图2.梁高900典型梁截面500*900,600*900按最不利原则取600*900计算小梁布置方式水平向布置主梁间距(mm)600主梁合并根数2小梁最大悬挑长度(mm)300结构表面的要求结构表面外露对拉螺栓水平向间距(mm)600梁左侧梁右侧楼板厚度(mm)120120梁下挂侧模高度(mm)780780小梁道数(下挂)44左侧支撑表:第i道支撑距梁底距离(mm)支撑形式1200M14对拉螺栓2400M14对拉螺栓3600M14对拉螺栓右侧支撑表:第i道支撑距梁底距离(mm)支撑形式1200M14对拉螺栓2400M14对拉螺栓3600M14对拉螺栓设计简图如下:模板设计剖面图3.梁高1000典型梁截面500*1000,600*1000,700*1000按照最不利原则取700*1000截面进行验算。小梁布置方式水平向布置主梁间距(mm)600主梁合并根数2小梁最大悬挑长度(mm)300结构表面的要求结构表面外露对拉螺栓水平向间距(mm)600梁左侧梁右侧楼板厚度(mm)120120梁下挂侧模高度(mm)880880小梁道数(下挂)55左侧支撑表:第i道支撑距梁底距离(mm)支撑形式1200M14对拉螺栓2450M14对拉螺栓3700M14对拉螺栓右侧支撑表:第i道支撑距梁底距离(mm)支撑形式1200M14对拉螺栓2450M14对拉螺栓3700M14对拉螺栓设计简图如下:模板设计剖面图4.梁高1100、1200典型梁截面500*1100,400*1200,500*1200,600*1200按照最不利原则取600*1200截面进行验算。小梁布置方式水平向布置主梁间距(mm)600主梁合并根数2小梁最大悬挑长度(mm)300结构表面的要求结构表面外露对拉螺栓水平向间距(mm)600梁左侧梁右侧楼板厚度(mm)120120梁下挂侧模高度(mm)10801080小梁道数(下挂)66左侧支撑表:第i道支撑距梁底距离(mm)支撑形式1200M14对拉螺栓2550M14对拉螺栓3900M14对拉螺栓右侧支撑表:第i道支撑距梁底距离(mm)支撑形式1200M14对拉螺栓2550M14对拉螺栓3900M14对拉螺栓设计简图如下:模板设计剖面图4.梁高1300、1400典型梁截面400*1300,700*1300,500*1400,600*1400按照最不利原则取600*1400截面进行验算。小梁布置方式水平向布置主梁间距(mm)600主梁合并根数2小梁最大悬挑长度(mm)300结构表面的要求结构表面外露对拉螺栓水平向间距(mm)600梁左侧梁右侧楼板厚度(mm)120120梁下挂侧模高度(mm)12801280小梁道数(下挂)88左侧支撑表:第i道支撑距梁底距离(mm)支撑形式1200M14对拉螺栓2500M14对拉螺栓3800M14对拉螺栓41100M14对拉螺栓右侧支撑表:第i道支撑距梁底距离(mm)支撑形式1200M14对拉螺栓2500M14对拉螺栓3800M14对拉螺栓41100M14对拉螺栓设计简图如下:模板设计剖面图梁高1500,截面600*1500小梁布置方式水平向布置主梁间距(mm)600主梁合并根数2小梁最大悬挑长度(mm)300结构表面的要求结构表面外露对拉螺栓水平向间距(mm)600梁左侧梁右侧楼板厚度(mm)120120梁下挂侧模高度(mm)13801380小梁道数(下挂)99左侧支撑表:第i道支撑距梁底距离(mm)支撑形式1200M14对拉螺栓2550M14对拉螺栓3900M14对拉螺栓41250M14对拉螺栓右侧支撑表:第i道支撑距梁底距离(mm)支撑形式1200M14对拉螺栓2550M14对拉螺栓3900M14对拉螺栓41250M14对拉螺栓设计简图如下:模板设计剖面图梁高1600,截面300*1600小梁布置方式水平向布置主梁间距(mm)600主梁合并根数2小梁最大悬挑长度(mm)300结构表面的要求结构表面外露对拉螺栓水平向间距(mm)600梁左侧梁右侧楼板厚度(mm)120120梁下挂侧模高度(mm)14801480小梁道数(下挂)99左侧支撑表:第i道支撑距梁底距离(mm)支撑形式1200M14对拉螺栓2550M14对拉螺栓3900M14对拉螺栓41250M14对拉螺栓右侧支撑表:第i道支撑距梁底距离(mm)支撑形式1200M14对拉螺栓2550M14对拉螺栓3900M14对拉螺栓41250M14对拉螺栓设计简图如下:模板设计剖面图4.6工艺流程本工程工艺流程如下图:图4.2-1施工工艺流程4.7施工方法4.7.1施工准备(1)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监理单位审查批准,符合要求总监理工程师签字方可实施。(2)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及拆除前,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对项目管理层进行方案交底,由现场管理人员对操作队伍进行搭设方法、拆除方法的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应具有时效性、针对性。(3)模板支撑系统的主受力杆件必须确保材料外观质量、截面强度满足专项方案的性能要求。材料进场时,对盘扣、钢管、杆件、构件、配件、加固件按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检查、验收;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钢管及构配件。(4)模板安装前应对立杆基础进行平整、承载力检测以及采取排水措施。(5)模板支撑架体搭设前,先在基础上先弹出架体立杆位置线,确保底座安放位置准确。(6)门厅高支模区域,若立杆基础非原结构板,立杆地基采用150mm厚的混凝土浇筑,并满铺跳板。立杆基础在原结构板上,立杆底铺200×200的垫片。4.7.2测量放线(1)模板放线时,应先清理好施工现场。(2)首先用经纬仪根据施工图测出每条轴线,然后用墨线弹出梁模板的内边线和中心线,以便于模板安装和校正。(3)用水准仪把建筑物水平标高引到模板安装位置,定好水平控制标高。(4)用墨线弹出架体立杆的位置,垫板、底座安放位置应准确。4.7.3模板制作(1)模板按梁板布置图在模板加工场统一加工制作或者配制。(2)模板制作好后,标记模板位置、型号尺寸和数量,经验收合格刷隔离剂(脱模剂)后,按规定要求分类堆放在施工平面布置图指定的场地内。4.7.4模板架体搭设(1)本工程地上模架搭设拆除施工时,与楼层内其他模架同时搭设、同时拆除。(2)安装前,先在楼板上按照弹出的架体立杆的位置线准确放置垫木。支撑体系下部结构梁板混凝土强度不低于1.2MPa,方可允许搭设支撑架。支撑架设置多层楼板上,要求承重梁板以下楼层层支撑不得拆除,且立杆轴线上下对应。(3)支架立杆间距严格按照方案搭设,支架安装时每搭完一步架后,应立即检查并调整其直线度、水平度与垂直度,以及立杆的步距。控制立杆垂直度偏差不大于3H/1000,且不得大于30mm(H为立杆搭设高度)。(4)斜杆:高度不超过8米时,每5跨设置斜杆,超限梁截面范围内设置斜拉杆,四周转角设置斜杆。模板支架外侧立杆满设斜拉杆。架体高度大于8米时斜拉杆满布。(5)使用盘扣架时,底层纵、横向水平杆作为扫地杆,距地面高度应小于或等550mm。(6)立杆高度不符模数处在垫板上放置可调底座,以调整立杆高度。顶部应设可调支托,U型支托与楞梁两侧如有间隙,必须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400mm,立杆上端包括可调螺杆伸出顶层水平杆的长度不得大于0.5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7)盘扣立杆安装时上部立杆端头套入下部立杆120mm,按步距1.5m安装水平横杆,横杆安装后需检查拉扣是否扣紧,双方向水平拉杆按步距1.5m设置,不得遗漏。(8)顶板梁底支撑及其他使用钢管立柱时,立柱的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进行连接,相邻两立杆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9)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杆与下段钢管立杆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4.7.5梁板模板安装1)施工工艺流程弹出梁轴线及梁、板水平线并复核→梁底盘扣架搭设、搭设板盘扣架→梁底起拱、搭设梁底找平钢管→安放梁底木方背楞→铺设梁底模→绑扎梁筋→安装梁侧模、木背愣、钢管卡具→安放主梁(50×100×2.5方钢)→安放次梁(40×90木方/40×40×2.0方钢)→调整次梁标高、起拱→安放顶板模板(15mm厚多层板)→铺设板底模板→检查模板上皮标高、平整度→绑扎板筋。2)施工要点(1)弹出梁的轴线、梁位置线及梁板水平线,并复核。(2)梁支架的排列、间距要符合模板设计的规定。(3)从边跨一侧开始安装,先安装第一排龙骨和支柱,临时固定再安装第二排龙骨和支柱,依次逐排安装,立杆加可调底座和可调顶托,支柱中间和下方加横杆或斜杆。(4)调节支柱高度,将主龙骨找平.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起拱高度为跨度的1/1000~3/1000。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5)先铺梁底模,顺次铺梁侧模、板底模,板模拼缝严实。(6)在主梁设置梁宽×100mm大小清扫口,将模板上杂物清理干净后再行封闭。(7)在次梁和次梁交接处,先支设梁底模,并较高的次梁侧模上留梁豁,同时支设次梁侧模,在交接处粘贴海绵条保证模板支设的严密性,防止漏浆。(8)楼面模板安装①通过调节支顶的高度,将主龙骨拉平,架设次龙骨。②铺模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③楼面模板铺完后,应复核模板面标高和板面平整度,预埋件和预留孔洞不得漏设并应位置准确。支模架必须稳定、牢固。模板梁面、板面应清扫干净。4.7.6模板及架体拆除(1)模板支撑系统拆除前,应由项目管理人员对操作队伍进行拆除方法的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应具有时效性、针对性。(2)支撑系统拆除前,要综合考虑上层荷载的影响,必要时要保留下层部分架体后拆或加设回顶钢管等措施。(3)支撑系统拆除的顺序和方案应根据架体搭设平面布置及施工方案规定进行,并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同时应严格遵守从上至下的原则,先拆除非承重模板,后拆除承重模板。(4)本工程高大模板未拆除前,下层模板及支架不允许拆除,作为支架承载力储备。高支模支撑于梁板结构上的应保留下部架体。高大模板处后浇带模板和支撑单独配置,在浇筑该处混凝土之前,底部模板和支撑不拆。高大模板后浇带处的架体预留宽度,必须大于架高的0.5倍。4.8操作要求1)模板及支撑安装(1)弹出梁的轴线、梁位置线及梁板水平线,并复核。(2)梁支架的排列、间距要符合模板设计的规定。(3)从边跨一侧开始安装,先安装第一排龙骨和支柱,临时固定再安装第二排龙骨和支柱,依次逐排安装,立杆加可调底座和可调顶托,支柱中间和下方加横杆或斜杆。(4)调节支柱高度,将主龙骨找平.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起拱高度为跨度的1/1000~3/1000。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5)先铺梁底模,顺次铺梁侧模、板底模,板模拼缝严实。(6)在主梁设置梁宽×100mm大小清扫口,将模板上杂物清理干净后再行封闭。(7)在次梁和次梁交接处,先支设梁底模,并较高的次梁侧模上留梁豁,同时支设次梁侧模,在交接处粘贴海绵条保证模板支设的严密性,防止漏浆。(8)楼面模板安装①通过调节支顶的高度,将主龙骨拉平,架设次龙骨。②铺模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③楼面模板铺完后,应复核模板面标高和板面平整度,预埋件和预留孔洞不得漏设并应位置准确。支模架必须稳定、牢固。模板梁面、板面应清扫干净。2)模板及架体拆除(1)模板支撑系统拆除前,应由项目管理人员对操作队伍进行拆除方法的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应具有时效性、针对性。(2)支撑系统拆除前,要综合考虑上层荷载的影响,必要时要保留下层部分架体后拆或加设回顶钢管等措施。(3)支撑系统拆除的顺序和方案应根据架体搭设平面布置及施工方案规定进行,并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同时应严格遵守从上至下的原则,先拆除非承重模板,后拆除承重模板。(4)本工程高大模板未拆除前,下层模板及支架不允许拆除,作为支架承载力储备。高支模支撑于梁板结构上的应保留下部架体。高大模板处后浇带模板和支撑单独配置,在浇筑该处混凝土之前,底部模板和支撑不拆。高大模板后浇带处的架体预留宽度,必须大于架高的0.5倍。4.9检查要求除了要遵守《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和《建筑施工承插型轮扣式模板支架安全技术规程》的相关要求外,还要考虑以下内容:1、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1)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2)梁和楼板荷载相差较大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立杆间距,但只宜在一个方向变距、而另一个方向不变。2、立杆步距的设计(1)当架体构造荷载在立杆不同高度轴力变化不大时,可以采用等步距设置;(2)当中部有加强层或支架很高,轴力沿高度分布变化较大,可采用下小上大的变步距设置,但变化不要过多;(3)高支撑架步距以1.0~1.5m为宜,不宜超过1.5m。3、架体整体性的设计(1)在任何情况下,超过5m的高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扫地杆的设置层)必须设水平加强层,水平加强层设置水平斜杆或剪刀撑;(2)支模架必须具备纵横向4跨以上连续单元体;不符合立杆间距的部位,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模架搭设,并与其它架体完整连接。4、剪刀撑的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