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基坑支护降水及土方安全施工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_第1页
住宅基坑支护降水及土方安全施工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_第2页
住宅基坑支护降水及土方安全施工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_第3页
住宅基坑支护降水及土方安全施工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_第4页
住宅基坑支护降水及土方安全施工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放坡+喷射混凝土+人工打入土钉工艺流程 11.1.1养护 31.2支护桩+预应力锚索+喷射混凝土面层施工流程 31.2.1施工安排 41.2.2灌注桩施工方法 41.2.3冠梁施工方法 51.2.4锚索、腰梁施工 71.2.5基坑监测方法 81.3土方开挖、清槽 131.3.1测方案技术参数 131.3.2施工流程 141.3.3施工重点及难点 151.3.3.1清槽标高、尺寸控制 151.3.3.2土石方开挖及清槽 151.3.3.3施工要点 151.3.3.4验槽 161.3.4基坑降水 171.3.5土方、支护、爆破等专业分包配合穿插 201.4质量标准 201.4.1支护桩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201.4.2预应力锚索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211.4.3土方开挖质量验收标准 221.5验收程序与人员 231.5.1验收程序 231.5.2验收人员 23放坡+喷射混凝土+人工打入土钉工艺流程基坑采用坡面喷射混凝土的支护形式(全风化岩层及土层按1:1放坡)。支护结构为内挂双向钢筋网及喷射混凝土的联合支护。

2、埋设控制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标志,以确保混凝土喷射的厚度。3、喷射作业应分段分片依次进行。喷射顺序自上而下;按地形条件和风向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依次进行。喷射时先将低洼处大致喷平,再往复喷射。喷射混凝土分段施工时,上次喷混凝土应预留斜面。4、喷射完第一层混凝土后才挂设钢筋网。第一层混凝土的厚度为3~4cm。喷头与受喷面应垂直,宜保持0.6~1.0m的距离。第二层喷射混凝土应在第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若终凝1h后再进行喷射时,应先用水清洗喷层表面。第二次喷射时必须保证厚度和表面的光感。混凝土喷射24h后浇水养护,以保证混凝土质量。5、喷射时,应控制好水灰比,保持混凝土表面整洁,呈湿润光泽,无干斑或滑移流淌现象。湿喷砼搅拌,采取全自动计量强制式搅拌机,施工配料应严格按配合比进行操作,速凝剂在喷射机喂料时加入。搅拌时间应通过现场搅拌试验确定,采用先干拌后加水的搅拌方式时,干拌时间不宜小于1.5min,搅拌时间不宜小于3min。6、喷射速度要适当,以利于混凝土的压实。风压过大,喷射速度增大,回弹增加;风压过小,喷射速度过小,压实力小,影响喷混凝土强度。因此在开机后要注意观察风压,起始风压达到0.5MPa后,才能开始操作,并据喷嘴出料情况调整风压。喷射时使喷嘴与受喷面间保持适当距离,喷射角度尽可能接近90°,以使获得最大压实和最小回弹。喷嘴与受喷面间距宜为1.5~2.0m;喷嘴应连续、缓慢作横向环行移动,一圈压半圈,喷射手所画的环形圈,横向40~60cm,高15~20cm;若受喷面被钢丝网覆盖时,可将喷嘴稍加偏斜,但不宜小于70°。如果喷嘴与受喷面的角度太大,会形成混凝土物料在受喷面上的滚动,产生出凹凸不平的波形喷面,增加回弹量,影响喷混凝土的质量。

养护要求在喷过的砼终凝两小时后,洒水养护7天,防止出现裂缝。支护桩+预应力锚索+喷射混凝土面层施工流程本工程支护桩灌注桩+桩顶冠梁+锚索+桩间土挂网喷混凝土支护体系,支护桩桩径800mm,支护桩深9.5米~11.6米,开挖后埋深≥3.5米,共计32根桩。支护桩和冠梁的混凝土强度为C30。支护桩钢筋保护层为50mm、冠梁钢筋保护层为35mm。支护桩采用“跳打”的方式进行施工,间隔的桩数为3根。预应力锚索的锚孔直径为130mm,锚索工程量约16500米,锚索自由段采用光滑软管套管隔离,采用“二次注浆法”,注浆液采用纯水泥浆,其强度等级为M30,采用采用P.042.5R普硅水泥,钢绞线fyk=1320MPa。主要工艺流程如图6.3-1所示:支护桩+预应力锚索+喷射混凝土主要工艺流程施工安排土方开挖前,混凝土灌注桩需开始施工;根据工程施工进展安排,同时进行35#楼和39#楼支护桩施工,每栋楼各设置1台TR300旋挖钻机同时施工。灌注桩施工方法1、施工流程灌注桩主要工艺流程2、具体方法1)测放桩位:采用全站仪测设支护桩点位,桩点外引出十字交差控制点。2)护筒埋设:埋设护筒前桩前的外围2m处,按正方形的四个顶点钉木桩,护筒埋设时用线绳按对角顶点挂线,交叉点即为桩位中心,护筒长度为1.5~2.0m,直径1000mm~1200mm,埋设护筒要垂直,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保持一致;如遇特殊地质条件(如土层过厚、地下较深处有溶洞等),需根据实际情况埋设长护筒解决孔壁坍塌问题。3)成孔:钻孔灌注桩桩间距为1.6m,采用旋挖钻机成孔,跳打法施工。在钻进过程中严格控制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成孔过程中,要随时注意孔内地层的变化,发现孔洞、墓穴、防空洞、古井、渗井等问题或地面与勘察报告出入较大时,应及时与勘察单位、设计部门、监理及建设单位联系,研究处理,以满足设计孔径、孔深的要求。4)清孔及验孔:钻至设计深度后,钻机改换清孔钻头清除沉渣,待清渣完成后,由工程技术人员和质量检查员确定桩孔深度和桩进入持力层的位置,检查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5)钢筋笼加工及安装:支护桩主筋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钢筋笼吊装时用吊车三点以上起吊,确保钢筋笼吊装不变形,垂直、标高准确。钢筋笼顶部临时担设6)浇筑混凝土:采用导管灌注成桩工艺。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在灌注场地由专人对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测量,每桩≤50m³至少取一组试块。灌注过程中,导管距混凝土面下2m,随灌随提升导管,灌注时应超出桩顶标高0.5m。灌注桩内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功。7)质量检测:采用低应变动测法检测桩身完整性,检测桩数不宜少于总桩数的20%。冠梁施工方法1、施工流程冠梁主要工艺流程2、具体方法1)桩顶土方开挖冠梁土方开挖前,先采用人工沿基坑围护结构线贯通开挖探槽,确认冠梁施工范围内无地下管线后,再采用小型挖掘机进行土方开挖。冠梁土方开挖采用垂直开挖方式进行施工,开挖时采用分段开挖的方法,每段长度根据现场地质情况控制在10~15米,随挖随护,确保边坡的稳定。2)钢筋制作、安装依据挖孔桩中心线,按设计要求进行钢筋制作安装。钢筋制作、安装完成并经驻地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钢筋制作、安装要满足以下技术要求:所选用的钢筋质量证明资料齐全,且已按要求进行了检验、试验工作,结果满足使用要求。钢筋的绑扎要按设计和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在加工、绑扎施工过程中,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漆和锈蚀;钢筋弯曲成形在常温下进行,不允许热弯曲也不允许用锤击或尖角弯曲。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时,设置在同一构件的机械连接接头应相互错开,错开距离为钢筋直径的35d且不应小于500mm,在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面面积的百分比不超过50%。钢筋交叉点用铁丝梅花形绑扎牢固。3)模板安装由于冠梁截面为500×1000,模板采用木胶板,次龙骨采用木方,主龙骨采用钢管+对拉螺栓的加固体系。模板安装要满足以下技术要求:模板支架要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侧压力及施工中产生的荷载。为保证模板接缝不漏浆,支撑中要将模板之间缝隙堵严。模板安装前应对模板表面进行认真清理并均匀、充分地涂刷脱模剂。制作5cm×5cm×4cm的垫块,安装时以保证主筋净保护层满足设计。4)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模板及支架、钢筋及预埋件是否都安装正确,并做好记录。清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及钢筋上的油污,将木模板洒水润湿。混凝土浇筑时采用振捣器进行振捣,振捣过程中避免触及钢筋,并且要充分振捣,保证混凝土密实。混凝土成形后,要及时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后12小时内应洒水养护,在养护初期和气温较高时要多次浇水保证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湿润状态。在冠梁施工缝部位要对混凝土进行处理,将混凝土表面凿毛、清洗、清除软弱的混凝土层,混凝土应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接合。5)拆模、养护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时,方可进行模板拆除,拆除模板时,需按程序进行,禁止用大锤敲击,防止混凝土面出现裂纹。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混凝土试块留置每100m³砼留设一组标养试块,同条件试块的留设砼标养;同时做好试块的养护工作。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²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锚索、腰梁施工1、施工流程锚索、腰梁主要工艺流程2、施工工艺与方法1)测量定位据施工设计图要求,将锚孔位置准确测放在坡面上,孔位在坡面上纵横误差不得超过±50mm。如遇既有刷方坡面不平顺或特殊困难场地时,需经设计监理单位认可,在确保坡体稳定和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定位精度或调整锚孔定位。2)造孔钻孔是锚索施工中控制工期的关键工序。为确保钻孔效率和保证钻孔质量,采用YG-120型电动锚杆钻机,钻孔直径为130mm。钻机钻孔时,按锚索设计长度将钻孔所需钻杆摆放整齐,钻杆用完,孔深也恰好到位。3)清孔在钻孔过程中或钻孔结束后吹孔时,从孔中吹出的都是一些小石粒和灰色或黄色团粒而无粉尘,说明孔内有渗水,岩粉多贴附于孔壁,这时,若孔深已够,则注入清水,以高压风吹净,直至吹出清水;若孔深不够,虽冲击器工作,仍有进尺,也必须立即停钻,拔出钻具,洗孔后再继续钻进,如此循环,直至结束。4)锚索制作锚索在钻孔的同时于现场进行编制,内锚固段采用波纹形状,张拉段采用直线形状。锚索托架和导向帽大样图详见下图。6、预应力锚索的应力验收检测不少于锚索总数5%,且锚索的检测数量不少于3根。7、相关检测试验完成合格后,方可进行土方开挖施工。基坑监测方法1、监测项目及内容1)边坡水平位移监测2)边坡竖向位移监测3)地表沉降监测4)巡视检查2、基准点、监测点布设1)基准点布设基准点必须兼顾稳定且便于长期保存,安装在基坑较远的视野开阔地,变形影响范围以外的稳定位置,埋设4个稳定的基准点,每半年对基准点进行联测,保证足够的监测精度。为防止沉降基准点受冻胀的影响,沉降基准点的埋设深度不小于1.5米,以保证沉降基准点的稳定。2)监测点布设(1)基坑边坡顶部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中部、阳角处或冠梁周边、阳角处。监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3个,共计布设201个观测点。(2)基坑周边地表竖向沉降监测点的布置范围宜为基坑深度的1~3倍,监测剖面宜设在坑边中部或其他有代表性的部位,并与坑边垂直,监测剖面数量视具体情况确定。每个监测剖面上的监测点数量不宜少于5个。水位监测管的埋置深度应在控制地下水位之下3~5m。(3)基坑周边监测点布置图见附录。锚索托架和导向帽大样图4、监测方法1)水平位移监测观测方法:测定监测点任意方向的水平位移时可视监测点的分布情况,采用国家坐标系或建立自由坐标系利用全站仪对监测点坐标进行测量。5、竖向位移监测1)观测方法:水准路线控制网布设的基本原则采用分级,首先根据工程走向及施工现场周边情况,布设首级控制网(起始、闭合于水准基点),观测首级控制点高程;其次,布设二级水准网(起始、闭合于首级控制点),观测各沉降点高程。首级控制和二级控制以布设成附合路线或闭合路线均可,具体采用何种路线,根据监测点分布情况和建筑物密集程度决定。在布设水准控制路线时,为确保前后视距差满足二级精度要求,同时满足变形监测的“三定”要求(测站固定、仪器固定、人员固定),在布设的同时量测出每次仪器的安置位置,并用红油漆在地面做出标记。水准控制点采用闭合水准路线或附合水准路线进行往返测,取两次观测高差中数进行平差。各站观测的测站观测顺序:往测奇数站:后、前、前、后往测偶数站:前、后、后、前返测时,奇、偶测站观测顺序分别与往测的偶、奇测站相同。6、地表沉降监测基坑周边地表竖向位移监测点宜按监测剖面设在坑边中部或其他有代表性的部位,监测剖面应与坑边垂直,数量视具体情况确定。每个监测剖面上的监测点数量不宜少于5个。监测测点的埋设要求是,测点需穿过路面硬层,伸入原状土300mm左右,测点顶部做好保护,避免外力产生人为沉降。7、巡视检查边坡工程整个施工期内,每天均应有专人进行巡视检查。巡视检查的检查方法以目测为主,可辅以锤、钎、量尺、放大镜等工器具以及摄像、摄影等设备进行。边坡工程巡视检查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施工工况(1)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勘察报告有无差异;(2)边坡开挖分段长度及分层厚度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有无超长、超深开挖;(3)场地地表水、地下水排放状况是否正常;(4)边坡周围地面堆载情况,有无超堆荷载。2)边坡周边环境(1)地下管道有无破损、泄露情况;(2)周边建(构)筑物有无裂缝出现;(3)周边道路(地面)有无裂缝、沉陷;(4)邻近边坡及建(构)筑物的施工情况。3)监测设施(1)基准点、测点完好状况;(2)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3)监测元件的完好及保护情况。巡视检查的检查方法以目测为主,可辅以锤、钎、量尺、放大镜等工器具以及摄像、摄影等设备进行。地表沉降测点埋设示意8、监测人员、仪器设备及检定要求1)监测人员配备投入主要机械设备表职务人数主要职责项目负责人1负责检测方案实施,监测数据整理与上报技术负责人1负责监测方案制订、审核监测报表技术员4负责测量数据的采集2)监测仪器设备监测设备表设备仪器名称生产厂家使用项目型号精度全站仪徕卡水平位移监测TC8021秒电子水准仪徕卡竖向位移监测、地表沉降观测DNA030.3mm3)仪器检定要求监测仪器、设备和元器件符合下列规定:(1)满足观测精度和量程的要求,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2)经过校准或标定,且校核记录和标定资料齐全,并在规定的校准有效期内使用。(3)监测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监测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检测以及监测元件的检查。9、监测期和监测频率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考虑基坑工程等级、基坑及地下工程的不同施工阶段以及周边环境、自然条件的变化。对于监测项目,在无数据异常和事故征兆的情况下,开挖后仪器监测频率的确定可参照下表:监测频率表基坑开挖深度(m)≦H/3H/3~2H/32H/3~H监测项目监测频率1次/3d1次/2d1次/1d基坑及边坡内外观察、桩(坡)顶水平/竖向位移。底板浇筑后时间(d)≦77~1414~28>28监测项目监测频率1次/2d1次/3d1次/7d1次/10d基坑及边坡内外观察、桩(坡)顶水平/竖向位移。10、监测精度及报警值监测精度及报警值表监测项目监测仪器监测精度报警值备注绝对值/mm变化速率/mm·d-1基坑内外观察目测必测项目坡顶水平/竖向位移水准仪、经纬仪水平1.5mm竖向0.3mm50/505~8必测项目基坑周边地表竖向位移水准仪-504~6必测项目11、监测报警1)当实际监测值超过报警值时,立即通知有关决策部门。2)当实际监测值超过预警值时,应立即通知有关决策部门,由其报告给设计等相关部门并协助分析原因;同时进行加密监测。3)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进行危险报警,并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中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1)当监测项目的监测值达到监测项目的报警值的80%或变化速率连续3d超过该值的70%;(2)基坑支护结构或周边土体的位移出现异常情况或基坑出现渗漏、流砂、管涌、隆起或陷落等;(3)周边建(构)筑物的结构部分、周边地面出现可能发展的变形裂缝或较严重的突发裂缝;(4)根据当地工程经验判断,出现其他必须报警的情况。11、应急方案1)停止边坡土方开挖,快速组织机械对边坡产生变形段进行回填,同时撤离边坡内及边坡面施工人员及机具至安全地带。2)在边坡面设立隔离区,派专人进行值班,滑移面内禁止人员进入。3)回填土体顶面宽度为小于5m,高度为两段支撑点2/3深度处,且回填高度不小于3米,以防失稳。4)查明并分析引起支护结构变形原因。5)现场及时制定加固处理方案。土方开挖、清槽测方案技术参数D-2车库及与车库相邻的单体楼(30#~36#楼、40#楼、43#~49#楼)采用基坑深度1.4~8.1m,采用大开挖,开挖深度3m≤H<8m,基坑采用1:1放坡、打入式土钉、喷混凝土挂网支护;开挖深度H<3m,基坑采用1:1.2自然放坡;与车库不相邻的单体楼,采用挖掘机大开挖自然放坡法,放坡系数按1:1.2。基坑放坡设计图施工流程土方开挖施工流程图施工重点及难点清槽标高、尺寸控制在机械挖土过程中,根据机械开挖进度,开挖至设计标高以上300mm时,配备相应劳动力进行最后一步人工清槽工作。在清槽过程中严格按照测量人员给定的控制标高清理,严禁出现超挖现象,事先根据控制点放出垫层外轮廓线及坑内标高控制点,机械预留的最后一步逐层清除,不能一次下挖过深,防止出现超挖,应在逐层清理中随时用水准仪进行标高控制。土石方开挖及清槽1本工程土石方开挖进度为关键线路,准备投入2台油锤、6台挖掘机进行施工,其中车库开挖深度较大。2本工程基坑开挖标高多,斜面放坡多,斜坡修理不善将导致垫层施工时混凝土增多,增加成本。为此采用阶梯状开挖方法进行放坡,以本工程最深处集水坑开挖为例,采用逐层垂直开挖的方法,每层开挖厚度700mm,逐层内收形成阶梯状。3D-2车库及与车库相邻的单体楼(30#~36#楼、40#楼、43#~49#楼)采用基坑深度1.4~8.1m,采用大开挖,开挖深度3m≤H<8m,基坑采用1:1放坡、打入式土钉、喷混凝土挂网支护;开挖深度H<3m,基坑采用1:1.2自然放坡;其中西侧35#、39#楼和原有小区道路过近,需要设置支护桩。4与车库不相邻的单体楼,采用挖掘机大开挖自然放坡法,放坡系数按1:1.2。距离车库较近的单体楼,相邻单元错台开挖,错台高差500,距离车库较近位置开挖较深,距离车库较远位置开挖较浅,以便保证基础稳定和避免首层地面回填土下沉,如单体楼基础与车库外墙较近,高差较大,采用毛石混凝土回填处理。5本工程开挖采用机械+人工相结合的方式。机械开挖到设计标高以上300mm时,预留300mm厚土体进行人工清槽。6施工过程中在基坑四周及内部挖好临时排水沟和集水井,将水位降低至坑底以下500mm以上,方可土方开挖,如遇到深层岩石,需要爆破的情况,由爆破专业公司进行爆破施工,履行相应的备案程序。详见爆破专项施工方案。7、基坑四周按要求设置防护栏杆。施工要点1开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时空效应规律,遵循分区、分块、对称、平衡的原则,根据基坑形状合理分块、分段,在用机械挖土时候必须注意,挖土深度严禁超过设计标高,不得破坏支护结构,避免扰动开挖面以下的坑内土体。2、发生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挖土,并应立即查清原因和采取措施,方能继续挖土。3、基坑周边土方开挖应结合锚索施工进行,每层土方应开挖至锚索标高下0.5m,严禁超挖,锚索张拉施工完成后,方可进行下层土开挖施工。验槽在建筑施工时,对安全要求为二级和二级以上的建筑物必须施工验槽。验槽时一般应按下列方法、步骤进行:1验槽时必须具备的资料和条件:1)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及建设方有关负责人员及技术人员到场;2)附有基础平面和结构总说明的施工图阶段的结构图;3)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4)开挖完毕、槽底无浮土、松土(分段开挖,则每段条件相同),条件良好的基槽。2无法验槽的情况:有下列条件之一者,不能达到验槽的基本要求;无法验槽:1)基槽底面与设计标高相差太大;2)基槽底面坡度较大,高差悬殊;3)槽底有明显的机械车辙痕迹,槽底土扰动明显;4)槽底有明显的机械开挖、未加人工清除的沟槽、铲齿痕迹;5)现场没有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或附有结构设计总说明的施工图阶段的图纸。3验槽前的准备工作:1)察看结构说明和地质勘察报告,对比结构设计所用的地基承载力、持力层与报告所提供的是否相同;2)询问、察看建筑位置是否与勘察范围相符;3)察看场地内是否有软弱下卧层;4)场地是否为特别的不均匀场地、勘察方要求进行特别处理的情况;而设计方没有进行处理;5)要求建设方提供场地内是否有地下管线和相应的地下设施;6)场地是否处与采空影响区而未采取相应的地基、结构措施。7)基槽是否存在溶洞,拟采用C15毛石混凝土填充,侧壁采用钢筋锚杆加固,锚杆与锚索交错布置,锚固长度不小于4m,具体长度需设计单位确定。4推迟验槽的情况: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推迟验槽或请设计方说明情况:设计所使用承载力和持力层与勘察报告所提供不符;场地内有软弱下卧层而设计方未说明相应的原因;场地为不均匀场地,勘察方需要进行地基处理而设计方未进行处理;基坑降水本工程基坑内设置排水盲沟、集水坑抽排地下水。基坑内共设117口集水坑,盲沟相连,坑底标高进入基底不小于1m。集水坑钻孔施工完成后应立即洗井,以减少孔底沉渣。降水井孔沉底渣深度不得大于0.3m。降水井滤水管钢筋笼应焊接牢固,竹片、纱网应帮扎牢固。填充滤料选用砾石或卵石,粒径为10~30mm。下图无图名,集水井位置能不能表示出来下图无图名,集水井位置能不能表示出来其他方案技术参数要点如下:排水设备采用潜水泵流量暂定为40m³/h,扬程大于30m。基坑周边排水系统应采用相应排水量的钢管(直径不小于400mm)或排水沟沿基坑顶部边线布置,将水外排引至市政排水管网内,具体位置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施工。按信息化施工原则,如遇水量较大地段或基坑内存水量较大的情况,应提前与设计单位沟通,可增大泵流量或增加集水坑数量。基坑降水维护过程中,现场应设置备用电源。挖土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对集水坑加以保护。全部降水运行时,抽排水的含砂量不应大于万分之一。排水盲沟:基坑底部设置排水盲沟,排水盲沟宽500mm,深300mm,内填透水性好的碎石,碎石粒径2cm-3cm,级配良好,排水盲沟可根据基坑底部水量实际情况加深加宽,排水出口位置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施工。坡顶挡水墙:在基坑顶外1.5m四周布置300×240mm截水挡墙,坡顶截水挡墙外侧应做硬化处理。土方、支护、爆破等专业分包配合穿插支护单位在支护桩相关检测试验完成合格后,移交土方单位,进行土方开挖施工。基坑周边土方开挖应结合锚索施工进行,土方单位每层土方应开挖至锚索标高下0.5m,严禁超挖,然后交接支护单位,锚索张拉施工完成后,方可进行下层土开挖施工。土方开挖过程中,如遇到深层岩石,需要爆破的情况,立即停止开挖,交接爆破单位,由爆破专业公司进行爆破施工。爆破施工完成后再继续进行土方施工。同一作业面,严禁同时施工。(爆破工程详见爆破施工方案)在机械挖土过程中,根据机械开挖进度,开挖至设计标高以上300mm时,土方单位交接主劳务,由主劳务配备相应劳动力进行最后一步人工清槽工作。质量标准支护桩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混凝土支护桩钢筋笼质量检验标准(mm)项目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检查方法主控项目1主筋间距±10用钢尺量2钢筋骨架长度±100用钢尺量一般项目1钢筋材质检验设计要求抽样送检2箍筋间距±20用钢尺量3直径±10用钢尺量混凝土支护桩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检查方法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桩位150(套管成孔灌注桩)基坑开挖前量护筒,开挖后量桩中心2孔深mm+300只深不浅,用重锤测,或测钻杆、套管长度,嵌岩桩应确保进入设计要求的嵌岩深度3桩体质量检验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如钻芯取样,大直径嵌岩桩应钻至桩尖下500mm按桩基检测技术规范4混凝土强度设计要求试件报告或钻芯取样送检5承载力按桩基检测技术规范按桩基检测技术规范一般项目1垂直度5‰测套管或钻杆,或用超声波探测2桩径-20(套管成孔灌注桩)井径仪或超声波检测3泥浆比重(粘土或砂性土中)1.15~1.2用比重计测,清孔后在距孔底500mm处取样4泥浆面标高(高于地下水位)m0.5~1.0目测5沉渣厚度:端承桩摩擦桩mm≤50≤150用沉渣仪或重锤测量6混凝土坍落度mm160~220坍落度仪7钢筋笼安装深度mm±100用钢尺量8混凝土充盈系数>1检查每根桩的实际灌注量9桩顶标高mm+30,-50水准仪,需扣除桩顶浮浆层及劣质桩体预应力锚索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锚索定位钻孔前按施工图放线确定锚杆位置,作上标记。钻孔孔位的偏差不大于50mm。钻孔倾角的偏差不大于3°。锚索钻孔钻孔机具选择应满足加固设计对锚杆钻孔参数的要求。钻孔直径为130mm。严格按设计要求的钻孔角度、孔深及孔径施工。锚索钻孔施工中局部易塌孔部位,可采用套管跟进的成孔方式。终孔后孔内残渣应清理干净。锚索注浆浆液采用纯水泥浆,强度等级M30。注浆水泥采用42.5R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注浆用水中不含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物质。浆液中应掺入一定量的膨胀剂、早强剂,以防止浆体收缩影响锚杆使用寿命,并提高注浆体早期强度。锚索注浆采用二次高压注浆工艺,水泥纯浆灌注,浆液应搅拌均匀,并过筛,随拌随用,浆液应在初凝前用完,一次注浆水灰比0.40~0.45,二次高压注浆水灰比0.45~0.55,注浆体设计强度不小于30Mpa。注浆管端部至孔底的距离不大于200mm,注浆及拔管过程中,注浆管口应始终埋入注浆液面内,应在水泥浆液从孔口溢出后停止注浆;注浆后浆液面下降时,应进行孔口补浆。采用二次压力注浆工艺时,注浆管应在锚杆末端L/a/4~L/a/3范围内设置注浆孔,孔间距为500~800mm,每个注浆截面的注浆孔取2个;二次注浆管应固定在杆体上,注浆管的出浆口应有逆止构造;二次压力注浆应在水泥浆初凝后、终凝前进行,二次注浆时,一次注浆固结体强度应达到5Mpa。二次注浆压力宜控制在2.0~3.0Mpa,终止注浆压力不应小于1.5Mpa。锚索张拉在大规模张拉前,应进行拉拔试验。注浆体强度达到15MPa或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进行张拉锁定。锚索锁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