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青州市、诸城市、昌乐县等八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带答案】_第1页
潍坊市青州市、诸城市、昌乐县等八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带答案】_第2页
潍坊市青州市、诸城市、昌乐县等八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带答案】_第3页
潍坊市青州市、诸城市、昌乐县等八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带答案】_第4页
潍坊市青州市、诸城市、昌乐县等八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七年级生物(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8页,分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共4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60分;全卷共100分。答题时间为60分钟。2.答卷前务必将试题密封线内及答题卡上面的项目填涂清楚。所有答案都必须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第I卷(选择题共40分)说明:本卷共4页,共20道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选出正确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的字母代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1.1940年,病理学家霍华德·弗洛里给8只小鼠注射了致死剂量的链球菌,然后给其中4只用青霉素治疗。几个小时后,只有那4只用青霉素治疗过的小鼠还健康活着。后来,科学家发现青霉素能使多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发生障碍而导致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弗洛里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法,变量是链球菌B.弗洛里的研究结论是青霉素能够杀死所有细菌C.青霉素能杀死细菌,也能够杀死人体细胞D.弗洛里的实验需要多次重复,提高准确性【答案】D【解析】【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详解】A.弗洛里给8只小鼠注射了致死剂量的链球菌,然后给其中的4只用青霉素治疗,其中的4只没用青霉素治疗,这样形成以青霉素为变量的对照实验,由此可知,弗洛里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法,变量是青霉素,A错误。B.科学家发现青霉素能使多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发生障碍而导致死亡,由此可知,弗洛里的研究结论是青霉素能够杀死多种细菌,而不是所有细菌,B错误。C.青霉素之所以能既杀死病菌,又不损害人体细胞,原因在于青霉素所含的青霉烷能使病菌细胞壁的合成发生障碍,导致病菌溶解死亡,而人和动物的细胞则没有细胞壁,C错误。D.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误差,提高实验准确性,增加实验的可信度,测试者重复上述实验三次,并将所测数据的平均取值作为该实验的最后结果,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由此可知,弗洛里的实验需要多次重复,提高准确性,D正确。故选D。2.同学们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时,通过显微镜看到了甲、乙、丙三种视野,下列分析及操作错误的是()A.甲视野黑暗,可以转动g和f进行调试B.乙视野中污点的位置,可以通过调整玻片、a、d进行判断C.丙视野中物像不在正中央,可以向左下方移动装片D.乙、丙视野不够清晰,可以转动c进行调节【答案】C【解析】【分析】图中:a是目镜,b是粗准焦螺旋,c是细准焦螺旋,d是转换器,e是物镜,f是遮光器,g是反光镜。【详解】A.g是反光镜,有两个面,平面镜和凹面镜,凹面镜能够聚光,可以使视野变亮,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f是遮光器,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大光圈能使更多的光线进入,故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A正确。B.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a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转动d转换器换用物镜,污点移动就在物镜,不动就不在物镜,B正确。C.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图丙物像在视野的偏右上方,向右上方移动装片,物像会向左下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C错误。D.c是细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D正确。故选C。3.受精卵是我们每个人生命的第一个细胞。根据图示,分析判断下面相关描述,错误的是()A.图中①过程表示细胞的分裂,③表示细胞的分化B.若①过程失去控制,则会导致细胞只分裂不分化C.③过程产生的不同细胞中遗传物质不同D.细胞的分裂、分化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答案】C【解析】【分析】(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2)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3)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4)图中,①表示细胞的分裂,③过程表示细胞分化。【详解】A.由分析可知,图中①过程表示细胞的分裂,③表示细胞的分化,A正确。B.若①过程失去控制,则会导致细胞只分裂不分化形成癌组织,B正确。C.③细胞分化过程产生的不同细胞中遗传物质不变,C错误。D.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所以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D正确。故选C。4.19世纪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学说”,认为生物大多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随着生物学的发展,细胞学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活细胞都可以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的细胞B.只有动植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C.动植物细胞都可以独立存活并完成生命活动D.细胞是动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答案】D【解析】【分析】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细胞质里的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因此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详解】A.不是所有活细胞都可以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的细胞,比如根尖成熟区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已经失去了分裂能力,A错误。B.除了动植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菌和真菌也是由细胞构成的,B错误。C.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可以独立进行生命活动,多细胞动物的各个细胞相互协调完成各项生命活动,C错误。D.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微生物(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以动植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D正确。故选D。5.地衣是生活在岩石、树干上的一种常见的生物,是藻类和真菌构成的复合体。藻类通常是蓝藻(又称蓝细菌)和单细胞绿藻。藻类含有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营养;真菌可以从外界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提供给藻类。两者互相依存,不能分离。下列有关蓝藻、绿藻、真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三者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叶绿体 B.藻类与真菌之间是互利共生的关系C.三者中只有蓝藻属于原核生物 D.三者都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答案】A【解析】【分析】细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二者都要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这种现象叫共生。【详解】A.蓝藻和绿藻属于植物,有细胞壁、细胞膜、叶绿体;真菌有细胞壁、细胞膜,没有叶绿体,A错误。B.地衣中的藻类含有叶绿体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通过分解作用可以产生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能为藻类提供水、无机盐,这种对双双彼此都有利的生活方式叫共生,因此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属于共生关系,B正确。C.蓝藻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C正确。D.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主要部位是所有活的细胞,场所是细胞中的线粒体。因此,蓝藻、绿藻、真菌都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正确。故选A。6.生长在沙漠中的千岁兰一生只有两片叶子,在烈日的暴晒下叶片也会卷曲枯萎;茎短矮而粗壮,根系发达,只有种子而没有果实。下列关于千岁兰的分析错误的是()A所属植物类群一定比蕨类植物高等B.各器官的结构特点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具有发达的输导组织D.叶片的数量和形态特点,可减少水分散失【答案】B【解析】【分析】千岁兰,又称百岁叶,是裸子植物门买麻藤纲、千岁兰目、千岁兰科的唯一一种。千岁兰仅分布于西南非洲的纳米布沙漠里,属于孑遗植物,它是远古时代留下来的一种植物“活化石”。千岁兰的叶子寿命为植物界中最长的。据科学家用碳14测定,最长寿的植株已活了2000年。千岁兰与巨魔芋、海椰子并称为世界三大珍稀濒危旗舰植物,是世界公认的最珍贵的植物品种。【详解】A.千岁兰只有种子而没有果实,属于裸子植物,比蕨类植物高等,A正确。B.生物与环境相适应,每一种生物都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千岁兰的叶、根的结构特点,能够适应沙漠的干旱环境,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错误。C.千岁兰是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能为植株输送营养物质,以及支持地上高大的部分,C正确。D.千岁兰一生只有两片叶子,在烈日的暴晒下叶片也会卷曲枯萎,可减少水分散失,适应沙漠的干旱环境,D正确。故选B。7.1771年普罗斯特勒通过实验证明了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1779年,英格豪斯多次重复该实验,一天晚上他把植物和小白鼠用玻璃罩密封后,由于太困就睡着了,房间里用来照明的蜡烛也燃尽了,第二天早上他发现小鼠死掉了。下列分析最科学合理的是()A.说明普罗斯特勒的结论存在错误 B.这只小鼠一定有疾病不健康C.玻璃罩密封不好 D.植物更新空气必须在光照下【答案】D【解析】【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有机物和氧。【详解】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黑暗中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加上蜡烛燃烧也会释放二氧化碳,所以小鼠死掉了。因此,分析最科学合理的是植物更新空气必须在光照下。故选D。8.我们在注意节约粮食的同时,更要发展现代农业,实现粮食的稳产高产。下列有关农业措施及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豆粮轮作,可以利用寄生在大豆根部的乳酸菌提高土壤肥力B.“正其行,通其风”,可以及时补充氧气浓度提高光合作用C.增加昼夜温差,可以增加夜间呼吸作用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量D.增施农家肥,可以利用腐生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为农作物提供二氧化碳、无机盐【答案】D【解析】【分析】1.根瘤菌生活在豆科植物的根部,它为植物固定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被植物利用;而根瘤菌生活所需要的有机物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的有机物;因此,“豆粮间作,瓜类和豆类轮作”的种植方式能够提高作物产量,主要原因是豆类的根部有根瘤菌,能够利用植物固氮,提高土壤肥效。2.在生态系统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被大量的细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可见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其中植物生活中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3.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等。【详解】A.由分析可知,根瘤菌生活在豆科植物的根部,它为植物固定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被植物利用;所以大豆根部的根瘤菌可以将氮气转化为氮肥,A错误。B.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正其行,通其风”能使作物周围有充足的二氧化碳(不是氧气),利于光合作用,B错误。C.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温度有关,在一定范围内,白天温度越高,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制造的有机物多,夜晚温度越低,植物的呼吸作用越弱,分解的有机物少。因此,在一定范围内,昼夜温差越大,植物体内的有机物积累越多,果实积累的糖分多,C错误。D.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能分解动植物遗体遗物,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机盐,返回环境中,被生产者利用,故这类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属的成分是分解者,分解有机物的方式为分解作用。所以,增施农家肥,可以利用腐生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为农作物提供二氧化碳、无机盐,D正确。故选D。9.某同学利用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的特性,设计实验装置并依次按照图中甲、乙、丙、丁的顺序进行探究,下列有关实验分析正确的是()A.步骤甲放置一昼夜,使植物叶片内原有淀粉耗尽B.步骤乙中的植物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C.步骤丙中,小烧杯内是水D.步骤丁中,叶片会变蓝【答案】A【解析】【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详解】A.为了排除叶片内原有淀粉对实验现象的影响,实验前要将实验装置放在暗处一昼夜,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A正确。BD.由于瓶内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了,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淀粉,滴加碘液,叶片不会变蓝,说明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BD错误。C.步骤丙是表示酒精脱色:光照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小烧杯内是酒精,C错误。故选A。10.实践证明“治水之本在于治山,治山之要在于兴林”。“兴林”既能“治水”,亦能“治山”,对其中生物学原理的分析错误的是()A.植物可以通过蒸腾作用促进降水 B.植物根系能够固着土壤,涵养水源C.植物枯枝落叶能够减少雨水的冲刷 D.植树造林能够增加地表河流,防止洪灾【答案】D【解析】【分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根的吸收作用,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水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发到大气中,提高了大气的湿度,增加了降雨量,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详解】A.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发到大气中,提高了大气的湿度,增加了降雨量,A正确。B.绿色植物有发达的根系,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B正确。C.树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够吸纳大量的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C正确。D.树木根系发达,能保持水土、防风固沙,D错误。故选D。11.2020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下列做法与目标的实现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减少汽车出行,多步行或自行车出行 B.减少使用一次性木筷C.减少使用电热水器,多使用太阳能 D.对废电池进行回收利用【答案】D【解析】【分析】碳中和是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要合理使用化石燃料,改用清洁型新能源。【详解】A.减少汽车出行,多步行或自行车出行,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碳中和,A正确。B.绿色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减少使用一次性木筷,可以保护森林,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碳中和,B正确。C.太阳能热水器在使用过程中是零耗能零污染的,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碳中和,C正确。D.对废电池进行回收利用,可以保护环境,与碳中和没有直接关系,D错误。故选D。12.观察下列分类示意图,分析错误的是()A.甲类生物都是单细胞生物B.乙类生物细胞都没有叶绿体C.丙类生物都是软体动物D.丁类生物体表都有外骨骼【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详解】A.乳酸菌属于细菌,是单细胞生物,A正确。B.乙类都是动物,细胞内都没有叶绿体,B正确。C.丙类生物乌贼和扇贝都属于软体动物,C正确。D.丁类生物中蜘蛛是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扇贝是软体动物,体表没有外骨骼,D错误。故选D。

13.某同学在学习青蛙和鳄鱼的动物特征时,利用表格法进行了比较,错误的是()青蛙鳄鱼A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水陆两栖幼体和成体都水陆两栖B卵生,无坚硬外壳卵生,有坚硬外壳C变温动物恒温动物D幼体用鳃呼吸,成体可用肺呼吸幼体和成体都用肺呼吸A.A B.B C.C D.D【答案】C【解析】【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详解】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指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肺不发达其皮肤裸露而湿润且能分泌黏液,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无鳞片,毛发等皮肤衍生物,粘液腺丰富,具有辅助呼吸功能。鳄鱼属于爬行动物。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爬行类的生殖以及幼体的发育都脱离了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青蛙和鳄鱼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是变温动物。故选C。14.骨性关节炎是由关节软骨受损或软化而引起的一类疾病。患者多表现为疼痛、运动障碍,严重时会导致关节畸形和运动功能丧失。结合膝关节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患者受损的部位主要是图中的⑤B.患者①④受刺激分泌滑液会导致③内积液增多C.患者可借助手杖、护膝等减轻膝关节的负荷D正常人适量运动可使膝关节更灵活、牢固【答案】B【解析】【分析】图中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⑤关节软骨。【详解】A.由题干可知,骨性关节炎是由⑤关节软骨受损或软化而引起的一类疾病,A正确。B.关节炎患者是因为②关节囊病变受刺激,分泌滑液会导致③关节腔内积液增多,B错误。C.关节炎患者可借助手杖、护膝等减轻膝关节的负荷,C正确。D.运动既可以增加关节的牢固性又能增加关节的灵活性,D正确。故选B。15.注射新冠疫苗是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医护人员通常会选择上臂的三角肌作为注射部位。关于三角肌的认识正确的是()A.属于肌肉组织 B.由中间的肌腱和两端的肌腹构成C.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 D.绕过肩关节附着在相邻骨上【答案】D【解析】【分析】在骨和关节的配合下,通过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完成人和高等动物的各种躯体运动。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详解】A.上臂的三角肌由不同的组织组成,属于器官,A错误。B.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中间的是肌腹,两边的是肌腱,B错误。C.骨骼肌能够收缩和舒张,在运动中起动力作用,C错误。D.上臂的三角肌绕过肩关节附着在相邻骨上,D正确。故选D。16.动物多样的运动方式是亿万年进化的结果,动物运动器官的形态、结构都与其运动方式形成了很好的适应。下列举例错误的是()A.鲸鱼的四肢逐渐演化为鱼鳍状,适于游泳B.蝗虫具有足和翅,适于跳跃和飞行C.河蚌具有腹足,适于爬行D.家鸽的前肢变成翼,适于飞行【答案】C【解析】【分析】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大相径庭,动物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飞行如鸟类、奔跑、跳跃、行走、爬行、蠕动如蚯蚓、游泳等方式。【详解】A.鲸鱼生活在水中,四肢逐渐演化为鱼鳍状,适于游泳,A正确。B.蝗虫是典型的节肢动物,有发达的后足适于跳跃;同时蝗虫可以通过振翅飞行,B正确。C.河蚌具有斧足,适于爬行,C错误。D.家鸽属于鸟类,前肢变成翼,适于飞行,D正确。故选C。17.根据2017年《自然》杂志对动物疾病的数据分析,蝙蝠身上携带的能够传染给人类的病毒种类和数量明显高于其他哺乳动物。下列有关蝙蝠和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蝙蝠体表被毛、体内有膈 B.病毒寄生在蝙蝠体细胞内C.病毒结构简单,不具有结构层次 D.病毒的蛋白质入侵细胞,完成自我复制【答案】D【解析】【分析】病毒的结构简单,无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详解】A.蝙蝠体表被毛、体内有膈,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正确。B.病毒无细胞结构,寄生在蝙蝠体细胞内,正确。C.病毒结构简单,无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具有结构层次,正确。D.病毒在入侵细胞时,蛋白质不会入侵细胞,错误。故选D。

18.林占熺教授改变木材生产食用菌的传统方式,创立了菌草技术。该技术采用野草、海草、农作物秸秆等菌草栽培食用菌、药用菌,还可以生产酒精、沼气等生物能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菌草培育的食用菌既有细菌也有真菌B.菌草为食用菌提供了养料和水分C.菌草栽培食用菌需要提供无氧环境D.生产沼气和生产酒精的菌种细胞结构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真菌生活所需的条件是: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水分等。【详解】A.菌草培育的食用菌只有真菌,A错误。B.菌草为食用菌提供了真菌生活需要的养料和水分,B正确。C.菌草栽培食用菌不需要提供无氧环境,C错误。D.生产沼气需要甲烷菌,属于细菌,生产酒精需要酵母菌,属于真菌,二者结构不相同,D错误。故选B。19.植物、动物、微生物都是生物圈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下列对各种成分作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植物通过蒸腾作用维持了碳-氧平衡 B.动物通过呼吸作用促进了物质循环C.腐生微生物在生物圈中起到了清洁工作用 D.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粉,影响植物繁殖【答案】A【解析】【分析】一些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遗物(枯枝落叶、动物粪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促进了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详解】A.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从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起了重要作用,A错误。B.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通过呼吸作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这一现象说明,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正确。C.依靠分解动物的尸体、粪便或植物的枯枝落叶吸取有机养料的叫腐生生活,腐生的细菌真菌在生物圈中扮演“清洁工”的角色,能把其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C正确。D.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粉,比如蜜蜂可以帮助传粉,促进植物繁殖,D正确。故选A。20.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四种脊椎动物的分类图解,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A.图解中未呈现的分类等级有界、门、纲和属B.图中四种动物的体温都不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C.同一科的生物共同特征比同一目的生物多D.四种动物中与大熊猫亲缘关系最近的是小熊猫【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越近。【详解】A.图解中呈现了目、科、种,未呈现的分类等级有界、门、纲和属,A正确。B.图中四种动物都属于哺乳动物,属于恒温动物,体温都不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B正确。C.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因此同一科的生物共同特征比同一目的生物多,C正确。D.大熊猫和小熊猫属于食肉目,大熊猫和棕熊属于熊科;目>科>属,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所以大熊猫和棕熊的相似程度最大,亲缘关系最近,D错误。故选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说明:本卷共4页,共5道大题。需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相应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或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21.为探究番茄果实的结构层次,某同学将番茄果皮、果肉和“筋络”分别制成临时装片,下面是该同学利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不同物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推测图A的功能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B视野中的细胞与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结构相比,其不同点有_________________。(3)图C属于______组织,若想最大化观察该组织结构,应选择的镜头组合是_________。(4)根据该同学的观察,可以判断番茄果实在结构层次上属于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5)制作临时装片A时,需要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答案】(1)①.保护②.细胞排列紧密(2)B有细胞壁、有液泡、有叶绿体(3)①.输导②.②③(4)①.器官②.番茄主要由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构成,具有一定的功能(5)①.清水②.维持细胞正常形态【解析】【分析】植物的组织主要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小问1详解】保护组织覆盖在植物体表面,具有保护作用,推测图A属于保护组织,功能是保护,因为细胞排列紧密,没有细胞间隙。【小问2详解】图B视野中的细胞是植物细胞,与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结构相比,其不同点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小问3详解】输导组织的细胞呈长管形,细胞间以不同方式相互联系,图C属于输导组织,能运输水、无机盐、营养物质。若想最大化观察该组织结构,应该选用高倍镜,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正好相反,因此,应选择的镜头组合是②③。【小问4详解】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番茄果实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因为番茄主要由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构成,具有一定的功能。

【小问5详解】制作临时装片A时,需要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清水,目的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22.红薯,也称番薯、甘薯,是一种高产且适应性强的农作物,我国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种植、贮存红薯的技术经验。请利用生物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1)我们吃的红薯内含有丰富的淀粉等物质,所以从功能上判断红薯属于________器官,淀粉主要由图二中_______(填序号)等细胞制造,经[]_____运输而来,在红薯中不断贮存积累。(2)红薯收获后,通常储存在地窖中,农民在进入地窖取拿红薯前,往往把一盏点燃的油灯用绳子吊入窖内,若油灯熄灭说明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农民在种植红薯时,适时进行中耕松土,其目的是__________;在不同的生长时期,红薯吸收的水分主要通过图中的[]______散失,该结构由一对________控制。(4)《吕氏春秋》一书中提到的“苗窃”现象是指所种庄稼密密麻麻,尽力耕耘也难以长大,请分析其中的生物学原因是___________。因此,我们在种植红薯时应做到__________。(5)下面是某科研小组探究红薯种植密度与产量之间关系的数据结果,从中可以看出种植密度为_______万株/hm2时,红薯产量最高。组别种植密度(万株/hm2)实际产量(kg)单株薯数(个)单薯重(kg)A5.25368004.40.18B6.00439004.40.17C6.75468004.30.18D7.50345004.10.14【答案】(1)①.营养②.2③.3叶脉(或输导组织)(2)①.地窖内缺乏氧气②.红薯呼吸作用消耗氧气(3)①.促进根的呼吸作用②.4气孔③.保卫细胞(4)①.叶片相互遮挡,影响光合作用②.合理密植(5)6.75【解析】【分析】题图中:1是上表皮,2是叶肉,3是叶脉,4是气孔。【小问1详解】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营养器官(根、茎、叶)和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红薯属于植物的变态根,属于营养器官;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淀粉主要由图二中2叶肉细胞制造的;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淀粉经3叶脉中的筛管运输到红薯中贮存积累。【小问2详解】储存地窖里的地瓜、粮食或蔬菜,能够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所以,若油灯熄灭说明地窖内缺乏氧气,原因是红薯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小问3详解】农民在种植红薯时,中耕松土、及时排涝,提高了根部的氧气含量,促进根部细胞的呼吸作用。红薯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4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气孔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小问4详解】合理密植,有利于农作物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庄稼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影响光合作用,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只有合理密植才是最经济的做法,因此,我们在种植红薯时应做到合理密植。【小问5详解】分析表中数据,比较A、B、C、D四组的实际产量和单薯重,当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时,实际产量和单薯重都是最高的,因此,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时,红薯产量最高。23.黄河三角洲由黄河中上游携带的泥沙堆积而成。这里环境优良、水草丰富,既有野大豆、碱蓬等特有植物,也有白鹭、丹顶鹤、卷羽鹈鹕等珍稀鸟类。下图表示部分动植物的食物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物圈中所有生物能量的最主要来源是______。图中甲、乙、丙三种生物中,_______(填标号)可称为“能量转化器”,请用反应式表示其能量转化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生殖方式分析,野大豆比图甲生物更高等的原因是________。黄河三角洲二分之一是盐碱地,而野大豆、碱蓬能够在盐碱地正常生活,有赖于根部细胞的________能控制物质进出。(3)乙与丙都有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如乙的呼吸器官是_____,适于水中生活。丙特有的呼吸方式是_____,具体过程是____________,适于飞行生活。(4)通过图中食物关系,可以看出所有动物都直接或间接以______为食,获取生命活动所需要的_______和__________。(5)为更好地保护丹顶鹤、卷羽鹈鹕等珍稀动物的栖息地,请提出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至少两条)。【答案】(1)①.太阳能②.甲③.二氧化碳+水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2)①.野大豆用种子繁殖②.细胞膜(3)①.鳃②.双重呼吸③.呼吸一次,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合理即可)(4)①.植物②.有机物(或营养物质)③.能量(5)禁止污水排放、禁止乱砍乱伐、限制人类活动区域等(合理即可)【解析】【分析】1.题图中:甲衣藻属于藻类植物,乙是鱼类,丙是鸟类。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小问1详解】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太阳能是维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动力。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不仅供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是其他生物类群的食物和能源的提供者。所以,图中,甲(衣藻)可称为“能量转化器”,其光合作用反应式是:二氧化碳+水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小问2详解】孢子是生殖细胞,没有组织保护,生命力很弱,不适应陆地生活;种子是生殖器官,有种皮保护,生命力强,更适于陆地生活。因此,种子比孢子的生命力强。所以,从生殖方式分析,野大豆比图甲(衣藻)更高等的原因是野大豆用种子繁殖。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所以,野大豆、碱蓬能够在盐碱地正常生活,有赖于根部细胞的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小问3详解】鱼类用鳃呼吸,鳃是由鳃丝鳃弓和鳃耙组成的。鱼鳃呈鲜红色,由又多又细的鳃丝组成,这有利于在水中进行呼吸。鸟类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当吸气时,气体一部分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一部分经过肺,再进入气囊,在气囊内储存。当呼气时,气囊内的气体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所以,每呼吸一次,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双重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有利于鸟的飞行生活。【小问4详解】不论是微小的单细胞藻类,还是高大的绿色植物,都能通过光合作用在体内积累有机物。绿色植物像一个巨大的能量转换站,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贮存在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中。可见,所有动物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以获取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有机物(或营养物质)和能量。【小问5详解】禁止污水排放、禁止乱砍乱伐、限制人类活动区域等都是保护丹顶鹤、卷羽鹈鹕等珍稀动物栖息地的具体措施(合理即可,至少两条)。24.某科研团队发现熊蜂的工蜂在植物开花期间存在戳破植物叶片但不以叶片为食或作为筑巢材料的行为,推测这一行为可能会促进花的提前开放。为验证假设,研究人员设计进行了如下两组实验:实验一:①以尚未开花的多株黑芥为植物材料,以熊蜂的工蜂为昆虫材料。②设计了工蜂处理组、无损伤对照组、人为模拟损伤组。③统计发现被工蜂损伤的植物,其开花时间分别较无损伤对照组、人为模拟损伤组提前16天和8天。实验二:研究人员进一步以饲喂花粉和不饲喂花粉的工蜂为对照,统计它们对未开花黑芥的损伤行为,发现在花粉匮乏的情况下,熊蜂工蜂对叶片的损伤行为显著增加。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中选择多株黑芥进行实验的原因是___________,实验结果中______组的植物开花时间最早,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二证明了______环境可以影响熊蜂对叶片的损伤行为,这对熊蜂生存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科研人员分析蜂类在损伤植物叶片时可能分泌了特殊的信号物质,植物接受信号并改变开花时间与之协调,因此对虫媒授粉的植物而言,它们的开花时间还需和传粉昆虫的存活期吻合,这说明熊蜂与开花植物之间存在______关系。(4)熊蜂活动范围可达5公里,其运动器官是_________。采集花粉的是工蜂,蜂王与雄蜂负责繁衍后代,它们各司其职,说明蜜蜂具有________行为。(5)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价值,结合上述两个实验,你能提出新的问题吗?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提高实验准确性,减少误差②.工蜂处理组③.工蜂损伤叶片可以促进植物提前进入开花期(合理即可)(2)①.花粉匮乏②.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获得更多食物(合理即可)(3)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合理即可)(4)①.足、翅(两者缺一不可)②.社会##社群(5)熊蜂的这种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其他品种的蜜蜂是否也存在这种行为?(合理即可)【解析】【分析】探究实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对照性原则:科学、合理的设置实验对照对比,既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2.单一变量原则:即控制其它条件不变,而只改变其中一个条件,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3.多个参与原则(或实验重复多次原则):采取多个个体参与实验或实验重复多次进行,避免偶然因素的发生,实验数据取平均值减少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可靠。【小问1详解】实验对象的数量要多,可以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排除偶然性,增强实验的准确性、可靠性。因此实验一中选择多株黑芥进行实验,其目的是提高实验准确性,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实验结果中工蜂处理组的植物开花时间最早,可以证明工蜂损伤叶片可以促进植物提前进入开花期。【小问2详解】实验二中的现象:花粉匮乏的情况下,熊蜂工蜂对叶片的损伤行为显著增加,证明了花粉匮乏的环境可以影响熊蜂对叶片的损伤行为,这对熊蜂生存的意义是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获得更多食物,有利于熊蜂生存。【小问3详解】熊蜂的生活依赖开花植物而生活,并能影响植物开花时间;反过来,开花植物要依赖蜂类传粉、繁殖,接受蜂类的特殊信号来与蜂类的存活期相吻合,说明熊蜂与开花植物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小问4详解】熊蜂属于昆虫,昆虫一般具有3对足,2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