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大通湖区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带答案】_第1页
益阳市大通湖区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带答案】_第2页
益阳市大通湖区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带答案】_第3页
益阳市大通湖区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带答案】_第4页
益阳市大通湖区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末联合测试七年级历史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某校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为制作“北京人”档案搜集到如下图片。下图中可以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可靠证据的是()A. B.C. D.【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29年,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北京人头盖骨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可靠证据,D项正确;用火场景想象图、北京人复原头像、狩猎场景想象图可信度极低,不能作为研究人类起源的证据,排除ABC项。故选D项。2.考古工作者在河姆渡遗址发现多处稻谷、稻草的堆积层,层厚20--50厘米,最厚处超过1米,若折算成稻谷,可达12吨以上。这可用于印证河姆渡居民A.已经从事农业生产 B.初步产生物品交换C.广泛使用青铜工具 D.开始推广牛耕技术【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在河姆渡遗址发现多处稻谷、稻草的堆积层”可以印证河姆渡居民已经能够种植水稻,故A正确;遗址除了稻谷稻草,没有发现其他物品,所以佐证不了河姆渡居民产生物品交换、使用青铜工具、推广“牛耕技术,故BCD错误。综上故选A。3.传说中黄帝有很多的发明创造,改善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下面能反映黄帝为人们“住”提供便利的史料是()A.正衣裳,制衮冕……深衣大带,玄衣裳。——《路史》B.黄帝始蒸谷为饭,烹谷为粥。——《古史考》C.黄帝乃伐木构材,筑作宫室,上栋下宇,以避风雨。——《新语》D.黄帝作车,引重致远。——《古史考》【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黄帝乃伐木构材,筑作宫室,上栋下宇,以避风雨。”反映了黄帝建造宫室的史实,这为人们“住”提供便利,C项正确;“正衣裳,制衮冕……深衣大带,玄衣裳。”与衣着有关,排除A项;“黄帝始蒸谷为饭,烹谷为粥。”与饮食有关,排除B项;“黄帝作车,引重致远。”与出行有关,排除D项。故选C项。4.《最早的中国——二里头文明的崛起》一书中写道,“早在西周王朝建立前数百年,最早的中国已经展开她广袤而悠长的画卷”。书中“最早的中国”指的是()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二里头文明反映了夏朝的历史,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故A项正确;商朝、西周、东周都不符合“最早的中国”,排除BCD项。故选A项。【点睛】5.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了解历史离不开文字材料。下列表述与下图所示文物相符的是()A.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完整的文字B.它的字体由于结构过于复杂,不便书写,早已不再使用了C.它记载的内容比较单一,主要是祭祀方面的内容D.它的发现表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答案】A【解析】【详解】题目中的图片是“甲骨文”,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A项正确;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排除B项;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排除C项;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排除D项。故选A项。6.成语中蕴含一定的历史信息。楚王问鼎、卧薪尝胆、围魏救赵,这些成语和典故反映了我国春秋时期的主题是()A.和平稳定 B.诸侯争霸 C.经济发展 D.文化繁荣【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楚王问鼎是春秋时期楚国称霸的故事,即问鼎中原;卧薪尝胆是春秋后期长江下游吴越争霸的故事;合纵连横、远交近攻魏救赵都是战国时期名国之间的战争和关系的变化;这些故事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名诸侯国争霸和兼并的历史,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是诸侯分裂割据的动乱时期,偶有和平的外交也改变不了整个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乱局面,排除A项;题干没有提到经济,文化信息,排除CD项。故选B项。7.《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成多怨望者。”商鞅变法中直接导致这一结果的措施是()A.确立县制 B.改革户籍 C.鼓励耕织 D.废除贵族世袭特权【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成多怨望者。”可知商鞅遭到奴隶主贵族的忌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直接导致这一结果的措施是商鞅变法按军功授爵,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触犯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D项正确;商鞅变法确立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改革户籍有利于加强政府对百姓的管理,鼓励耕织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但是与题干中导致贵族的忌恨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ABC项。故选D项。8.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庄子——以“法”治国B.荀子——“兼爱”“非攻”C.韩非——无为而治D.孟子——“仁政”和“民贵君轻”【答案】D【解析】【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并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D项正确;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是庄子,他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庄子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而韩非主张以“法”治国,排除A项;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排除B项;韩非是法家代表人物,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排除C项。故选D项。9.图示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是某学生制作的《秦疆域的四至示意图》,其中“?”号处是()A.南海 B.海南 C.万里石塘 D.三沙市【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秦朝疆域东至东海,西达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至南海,所以“?”号处是南海,A项正确;海南尚未纳入秦朝版图,排除B项;万里石塘也就是南沙群岛,尚未纳入秦朝版图,排除C项;三沙市包含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尚未纳入秦朝版图,排除D项。故选A项。10.人们常把秦朝称为“暴秦”,下列选项能体现秦朝“暴”的有①沉重的赋税②繁重的徭役③繁重的兵役④残酷的刑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秦始皇穷兵黩武、好大喜功,滥用民力,大兴土木。大量农民被征发修筑长城、宫殿、驰道、建陵墓。秦始皇的统治时期,出现赋税沉重、徭役和兵役繁重的现象;秦始皇统治时期的刑法极其严酷。因此,这些都是秦朝暴政的表现。秦的暴政导致了秦末农民战争,秦朝灭亡;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故选D。11.西汉和东汉时期均出现过盛世局面,这两个时期政局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这两个盛世局面出现原因的相同点是()A.都是为了勤俭治国而合并郡县 B.都主张“以德化民''而释放奴婢C.都减轻农民赋税 D.都允许少数民族内迁【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和东汉时期均出现过盛世局面,分别是“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这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减轻农民的负担,轻徭薄赋,减轻刑法,C项正确;合并郡县没有出现在西汉“文景之治”时期,排除A项;主张“以德化民”没有出现在“光武中兴”时期,排除B项;允许少数民族内迁没有出现在西汉“文景之治”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12.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钱,把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中央成立专门的铸币机构。此外还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这些做法()A.杜绝了地方腐败 B.减轻了农民赋税C.加强了思想控制 D.加强了中央集权【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钱,把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中央成立专门的铸币机构。此外还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说明汉武帝将铸钱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专营,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项正确;杜绝了地方腐败表述太绝对,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到农业、农民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思想方面的控制,排除C项。故选D项。13.某位同学的历史学习卡片上能看到“公元25年”“刘秀”“洛阳”的字样。他学习的内容是()A.平王东迁 B.文景之治 C.刘邦建汉 D.光武中兴【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刘秀是东汉的建立者,史称汉光武帝,他统治时期被称为光武中兴,D项正确;平王东迁是在周朝,排除A项;文景之治是在西汉文帝和景帝时期,排除B项;刘邦建立的是西汉,排除C项。故选D项。14.以下食物传入中原之初都以“胡”字命名,它们都来自()A.欧洲 B.越南 C.西域 D.西藏【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西汉汉武帝时期派张骞通西域,沟通汉朝与西域的联系,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基础,从此西域等地的物种传入中原,如黄瓜、胡萝卜、蚕豆、核桃等,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C项正确;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欧洲不属于合西域范畴,排除A项;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越南不属于西域范畴,排除B项;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西藏不属于西域范畴,排除D项。故选C项。1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十分注重实地考察,历时两三年,行程万余里,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编写《史记》作充分的准备。这主要说明司马迁()A.喜欢周游天下 B.秉承前人撰写方法C.注重史料考证 D.虚心学习他人经验【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十分注重实地考察,历时两三年,行程万余里,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编写《史记》作充分的准备。”可知,司马迁编写《史记》注重实践和史料考证,C项正确;喜欢周游天下、秉承前人撰写方法、虚心学习他人经验、在题干中均未体现,排除ABD项。故选C项。16.小明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A.中华文明的起源 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答案】C【解析】【详解】图示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是典型的政权分立时期,同时政权分立,各民族共同交往,促进了民族融合,如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所以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符合图片内容。ABD三项不符合图片的内容。所以答案选C。17.下图为中国古代时间轴图,其中阶段②的特征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巩固B.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C.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阶段②是在魏国建立后到隋建立之前的时间段,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北方战乱频繁,民族融合加强;南方相对稳定,江南经济发展;科技发展,佛教盛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历史特征是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故D符合题意;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巩固、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故本题选D。【点睛】

18.公元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定都于建康,史上合称“南朝”。“建康”即现在的()A.洛阳 B.杭州 C.南京 D.扬州【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宋、齐、梁、陈”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四个王朝都建都于建康,即今天的南京,C项正确;“建康”指的是今天的南京,不是洛阳、杭州和扬州,排除ABD项。故选C项。19.北魏拓跋宏(孝文帝)认为拓跋氏起源于黄帝,史籍记载:“黄帝子昌意少子,受封北土,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为氏。”其意在于()A.推动北方统一 B.制造汉化舆论C.消除民族差异 D.摆脱民族压迫【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黄帝子昌意少子,受封北土,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为氏。”可得出孝文帝把自己的民族与汉族联系在一起,意在制造汉化舆论,从而推动改革,B项正确;当时北方已经统一,排除A项;CD项不是他的意图,排除CD项。故选B项。20.谷歌公司曾为纪念中国古代一位人物的诞辰设计了下面logo,出色的科学家是A.老子 B.贾思勰 C.孔子 D.祖冲之【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图片反映的圆周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朝祖冲之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也就是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D项正确;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排除A项;贾思勰著《齐民要术》,图片中没有涉及,排除B项;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图片没有涉及,排除C项。故选D项。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21.墓葬是对一个时代政治、经济等社会发展状况的反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商周时代宗法制盛行,它强调同族之间的血缘关系。在这种制度下,死者同族而葬。王室家族墓地既葬历代国君,也陪葬关系密切的大贵族。《周礼》记载“先王之葬居中”“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摘编自李如森、刘云伟《试论战国族坟墓制度的崩溃与衰亡》材料二“独立陵园制”的确立当以秦始皇陵园为标志,汉代进一步完善化。这些皇陵不与继任者共享墓地,一陵独尊,占地规模往往十分巨大,秦始皇陵的陵区甚至达到五十多平方公里,过去是无力营建这种规模墓葬的。——摘编自赵化成《从商周“集中公墓制”到秦汉“独立陵园制”的演化轨迹》材料三北魏以来,北方墓葬的墓室形制以孤方形墓为主,这种墓早期集中于鲜卑族起家的河套地区,后来逐步扩散。这些墓葬的随葬品中,有时会有一些稀罕的物件,比如北周李贤墓就出土了来自中亚巴克特里亚的鎏金银瓶和伊朗风格的玻璃器。——摘编自倪润安《西魏北周墓葬的发现与研究述评》(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入葬商周王室墓地的基本条件,并指出影响王陵与陪葬墓的位置安排的政治制度。(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皇陵“独立陵园制”出现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弧方形墓室的墓葬形制由河套地区扩散开来的原因,指出与“稀罕物件”出现在北朝墓葬有关的历史事件。【答案】(1)条件:与王室血缘密切。制度:分封制(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3)原因:北魏统一北方(鲜卑族崛起):民族交融。事件:丝绸之路【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一“商周时代宗法制盛行,它强调同族之间的血缘关系。在这种制度下,死者同族而葬。王室家族墓地既葬历代国君,也陪葬关系密切的大贵族。”可知,入葬周王室墓地的基本条件是与王室关系密切。根据材料“先王之葬居中”“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的顺序周王、诸侯、卿大夫可知,这是分封制形成的等级序列。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独立陵园制”的确立当以秦始皇陵园为标志,汉代进一步完善化。这些皇陵不与继任者共享墓地,一陵独尊”“过去是无力营建这种规模墓葬的。”可知,秦汉皇陵“独立陵园制”出现的原因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北魏以来,北方墓葬的墓室形制以弧方形墓为主,这种墓早期集中于鲜卑族起家的河套地区,后来逐步扩散。”可知,由河套地区扩散开来的原因是鲜卑族崛起,北魏统一北方,民族交融。根据材料“北周李贤墓就出土了来自中亚巴克特里亚的鎏金银瓶和伊朗风格的玻璃器。”可知,“稀罕物件”出现在北朝墓葬是因为丝绸之路。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革的根本原因,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生产力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戴扬本《中国经济史话》材料二西汉初年,“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到了文景之世,“流民既归,户口亦息,列侯大者至三四万户,小侯自倍,富厚如之”。——摘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材料三富商大贾或蹛财(囤积财物)役贫(役使贫民),转毂百数,废居居邑(囤积居奇)……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史记·平准书》(1)请选取两个史实证明材料一中“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生产力取得了飞速发展”。(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汉初到“文景之世”的人口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背后的原因。(3)汉武帝通过什么措施解决了材料三反映的问题?(4)综上所述,概括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答案】(1)铁制农具(或铁器)和牛耕的使用。(2)变化:人口猛增。原因:汉初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汉初与民休息,注重农业发展;汉初减轻赋税和徭役。(任意两点)(3)实行盐铁官营、专卖;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4)生产工具的改进;统治者政策推动;人口的增长;安定的社会环境等。(任意两点;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解析】【小问1详解】史实: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生产力取得了飞速发展”的表现有铁制农具(或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小问2详解】变化:根据材料西汉初年“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到了文景时期“列侯大者至三四万户,小侯自倍”体现出西汉初到“文景之世”的人口猛增。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西汉人口在文景之治史出现猛增,是因为汉初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汉初与民休息,注重农业发展;汉初减轻赋税和徭役。【小问3详解】措施:根据材料三“富商大贾或蹛财(囤积财物)役贫(役使贫民),转毂百数,废居居邑(囤积居奇)”可以得出富商大贾囤积居奇,危害百姓利益,对此采取的措施是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根据材料三“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可以得出富商大贾通过盐铁获得大量财富,影响国家收入,为此采取了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小问4详解】因素:根据材料一铁犁牛耕促进经济发展可以得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因素有生产工具的改进;根据材料二汉代推行休养生息与人口增长促进经济发展可以得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因素有统治者政策推动与人口的增长;通过汉武帝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可以得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因素有安定的社会环境等。23.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正因为时代、角度不同,所以许多历史人物对思想文化活动见仁见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凡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班固《汉书·艺文志》材料二: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在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最大,其对文化上危害也最长远。——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材料三: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因此,我们平心而论,董仲舒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材料四:其实佛教是一个极广泛的称呼,也可以说是印度带来的文化,渗透到中国的思想,文学,美术,建筑,科技和民俗各方面的一个概称。它一方面需要与中国固有的信仰不发生根本的冲突,才能两者相折中的互相融合。另一方面则是在这条件下,它也就无孔不入。——倪端《历史的主角黄仁宇的大历史观》(1)你认为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材料二中,中国古代文化遭受到的第二次“厄运”是指什么?(3)材料二和材料三中,作者分别怎样评价董仲舒?结合材料二、三,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活动应遵循怎样的原则?(4)请结合魏晋南北朝文化成就,说明佛教怎样“渗透到中国的美术、建筑”。【答案】(1)百家争鸣。(2)罢黜百家,尊崇儒术。(3)材料二在肯定董仲舒对封建政权长期巩固所起作用的同时,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