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导学案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_第1页
改革开放以来导学案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_第2页
改革开放以来导学案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_第3页
改革开放以来导学案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_第4页
改革开放以来导学案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二轮学案(改革开放以来)第4课时阶段特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政治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改革;“一国两制”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国有企业改革,逐渐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从范围上不断扩大,从层次上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外交成就突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思想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逐渐形成并日益走向完善知识整合(一)政治方面政治建设1.伟大的历史转折(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平反冤假错案: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加快平反冤假错案的步伐。(3)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为统一全党思想,开展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打下了重要的思想基础。(4)1982年宪法: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2.民主政治的恢复和完善(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逐渐恢复和完善。(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4)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①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②2005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祖国统一1.“一国两制”: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2.港澳回归: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出重要一步。3.海峡两岸关系:在曲折中发展外交工作1.政策调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2.目标: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3.成就与特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二)经济与文化方面体制改革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各地逐步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按照逐步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原则,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3.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力推进财政、税收、外贸、外汇、价格、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改革对外开放1.1980年,中央设立经济特区,吸引和利用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2.1984年,中央进一步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3.2000年以来,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4.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更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思想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意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易错概念1.全方位外交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1世纪以来形成的一系列外交新思路,其主要内容包括提倡新安全观,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大旗等。2.土地流转即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完善与发展,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推动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角度1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特点角度2新时期基层治理的发展角度3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五个转变角度4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不断提升(1)基础设施: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世界港口发展迅速。(2)自主研发与制造实力增强:高铁技术、“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等。(3)移动通信技术: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助推中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实现跨越式发展。(4)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为奋进中国提供强大精神力量。(5)教育:制定《义务教育法》;实施“211工程”计划;启动“希望工程”;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等。(6)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面向基层,均等化、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走出去”步伐,推动文明互鉴,传播中国声音。角度5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变化新的外交定位由以往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地区大国”转变为“世界大国”。这种转变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提高的产物新的外交风格中国外交开始由“韬光养晦”向“奋发有为”转变,强调外交不仅要为经济建设服务,更要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的国际角色从强调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参与者”,到强调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引领者”,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治理角度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一、单选题1.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生计模式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初期,“收入最大化”的外出务工生计模式;90年代,代际分工(老人务农子女务工)的“半工半耕”生计模式;21世纪初,“体面进城”的新生代留城生计模式。这三种“生计模式”(

)A.造成了农民收入显著下降 B.反映产业结构变革的深化C.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形成 D.导致了城乡二元体制固化2.下表为1978—2002年福建价格改革概况表,据表可知,福建的价格改革旨在(

)时间调整方针调整主要内容1979—1984年“调放结合,以调为主”重点提高农副产品和煤炭等基础产品价格。1984—1988年“调放结合,以放为主”放开彩电和名优烟酒价格;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等。1988—1997年“以控为主、控调结合”控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逐步放开商品价格,扩大地方和企业的定价权等。1998—2002年“清费、治乱、减负”“定规则、当裁判”完善市场形成价格机制;依法治价,整顿价格秩序等。A.活跃市场与保障民生 B.简政放权与规范竞争C.稳定物价与平抑通胀 D.提振农业与农民增收3.1977年12月,邓小平分析当时的国际形势时指出:“苏联的全球战略部署还没有准备好。美国在东南亚失败后,全球战略目前是防守的,打世界大战也没有准备好。所以,可以争取延缓战争的爆发。”这一论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A.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B.敢于同错误思潮进行斗争的政治品质C.善于在历史关键节点发现战略机遇 D.积极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4.下图为1978—2002年我国乡镇企业发展趋势图。据图可知,乡镇企业发展(

)(注:1978—1983年只包括乡办和村办两级企业,1984年后还包括组办、联户办及个体企业。)A.源于对外开放进程深入 B.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C.优化了农村劳动力结构 D.说明了城市改革成效显著5.197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只有206.4美元,到2000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743亿美元,对外贸易规模扩大了约23倍。这反映出中国(

)A.加入WTO推动了经济发展 B.增强企业活力目标实现C.开放型的经济体系逐渐形成 D.计划经济体制的优越性6.从1995年到2004年,农业各税的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4.6%到3.3%之间。以安徽省为例,3万多名农税人员,每个人征收的税额仅10余万元,扣除管理成本和工资,实际税收所剩无几。2005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废止《农业税条例》。这一改革措施(

)A.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 B.反映了综合国力的增强C.有利于消除城乡差别 D.推动农业对工业的反哺7.2017年,海峡两岸贸易总值从1979年的0.8亿美元增加到1993.9亿美元,增加了2492.3倍,年均增长23%。2021年,大陆稳居台湾地区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贸易顺差区。由此可见,海峡两岸间(

)A.经贸合作蓬勃发展 B.文化认同不断增强C.致力于实现“三通” D.经济技术合作多元8.20世纪90年代,中国同东南亚各国关系进入全面发展时期。1997年,东南亚地区爆发金融危机,中国政府采取积极行动。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发展”目标高度契合。2021年,中国和东盟将着眼打造更高水平的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这主要是为了(

)A.主导国际秩序转变 B.推动合作共同繁荣C.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D.顺应时代主题变化9.孔子学院是中国大陆向世界推广汉语,增加各国对中国的了解而设立的非营利性教育中外合作建立的官方机构。其当代价值是(

)孔子学院全球分布数量表(截至2013年)大洲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总计孔子学院数/所931491443717440所在国(地区)/个333716313120A.推动教育居世界先进水平 B.建立合作共赢的新型关系C.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推动文明互鉴传播中国声音10.国家机构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我国先后进行过多次政府机构改革,在此过程中,政府机构改革原则由“精简、统一、效能”逐步转向“优化、协同、高效”。这说明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目标是(

)A.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根本保证B.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前提C.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D.已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需要11.在2022年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强调安全是发展的前提,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这一“全球安全倡议”的提出,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安全规则提供了中国方案,为构建普遍安全的全球发展环境提供了思路。该方案(

)A.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B.弥合了东西方的意识分歧C.改变了传统的外交格局 D.展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感12.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要“推动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机制更好发挥作用”,“增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坚持积极参与全球安全规则制定,加强国际安全合作,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这反映出(

)A.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主导力量 B.中国政府积极展现大国担当C.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形成冲击 D.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转变13.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香港国安法》实施后,香港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回升到第三名;香港银行存款额超过15万亿港元,较《香港国安法》实施前增加了8.5%;2021年母公司在海外及内地的驻港公司增加到9049家,创历史新高。这说明(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形成B.香港稳定发展是“两制”的前提和基础C.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出关键性一步D.依法治港保障了“一国两制”行稳致远1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针对这一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党和国家(

)A.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B.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C.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D.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全面部署15.如表为浙江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的“枫桥经验”在不同时期的表现,此表反映了我国的基层治理(

时期“枫桥经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以柔和的方式教育改造“四类分子”,在全国率先给“四类分子”摘帽,恢复其社会评价。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行专群结合、群防群治,被广泛应用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基层社会稳定。中共十八大以来把数字法治融入基层治理全过程,建立智慧治理中心、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组团式服务”等。A.继承民本思想崇德尚贤 B.基于法治维护基层稳定C.依据时代发展不断创新 D.创新科技提升治理效率16.2014年11月,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要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以“争取世界各国对中国梦的理解和支持”,使他们认识到中国梦是“各国人民共同的福祉”。这表明中国A.积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B.继续坚持独立自主,推动合作共赢C.借助传统智慧,展示世界大国风采 D.发展国际合作成为外交的基本立场17.自1984年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以来,各国家级经开区纷纷成立,并推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近年来国家针对经开区产业结构高度雷同、招商政策内卷严重等问题,对排名靠后的经开区进行约谈整改,并出台了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办法。这反映了我国(

)A.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B.国际形势影响经济走向C.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 D.人民生活质量逐步改善18.1978年,中共四川省委率先制定“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的试点办法。1986年,股份制试点开始在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进行,“南方谈话”以后,各地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新的企业组织试点。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

)A.党积极践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所有制崇拜”的束缚已被打破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 D.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突出成效19.1992年,中共十四大会议确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据统计,1992年底,全国国有企业合同制工人1700万,仅占国有企业工人总数的20%。这表明当时中国(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航 B.国民经济结构更加合理C.思想解放有待深入推进 D.劳动力市场化迫在眉睫20.2000万人待业是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最具“爆炸性”的社会问题之一,为了缓解就业压力,中央鼓励劳动者多渠道就业和自谋职业,个体经济的恢复最快,再次出现了小型个体工业,从业者38万人。这表明我国当时(

)A.经济所有制结构有所突破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确定 D.肯定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21.1984年,我国乡镇企业的数量就从上一年的134.64万户猛增到606.52万户。1997年,乡镇企业吸纳的就业人数为4039.15万人,比1978年净增42.9%;1999年,乡镇企业创造的工业增加值为6247.16亿元,是1978年29.84倍。乡镇企业的发展(

)A.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成为乡村工业化的有益探索C.扩大了国有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D.冲击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历了15年漫长历程。1980年,中国正式提出“复关”申请,此后数年谈判均没有实质性进展。1992年10月以后,前期谈判的核心问题才迎刃而解。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外汇储备位居世界首位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 D.市场经济理论取得重大突破23.1994年,国家取消了户口以商品粮为标准划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二元结构",实行以居住地和职业划分的户籍登记制度。1997年,国家逐渐放开了小城镇和中等城市的落户限制。这些举措(

)A.推动了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 B.实现了人员自由流通C.顺应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 D.消除了城乡户籍限制24.20世纪80年代,国家在原有计划价格制度的基础上增加市场价格制度,逐步形成价格双轨制。以生铁为例,1985年计划价格每吨270元,计外价格330元,每吨价差60元;1989年计划价格每吨提高到580元,提高114.8%,计外价格则涨至780元,上涨136.4%,每吨价差200元,比1985年增加了140元。这一现象说明双轨制的实施(

)A.推动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B.解决了计划经济体制缺陷C.刺激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D.加速了对外开放历史进程25.下面内容节选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A.强调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与公有制相结合B.明确了公有制与其他经济成分的关系C.主张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冲击了公有制实现形式一元化的观念26.1982年以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结构顺序为“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98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则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放在“国家机构”之前。这说明1982年宪法(

)A.是改革开放的根本保障 B.体现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明确依法治国核心理念 D.表明国家权力来自人民授予27.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决议把“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易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增加了“社会发展”的理念;此后,国家陆续提出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社会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等发展理念。这表明(

)A.计划经济体制得到不断完善 B.改革开放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C.国家高度重视人的全面发展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二、材料分析题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政府不予干预的情况下,经济作物的种植显然带有一定程度的风险,左翼学者述及的乡村惨况,正是20世纪30年代初的萧条期。当时乡村危机……更本质的原因则是中央政府缺乏应有的执政能力造成的。当市场波动之时,具有垄断规模的企业经营者势必要转嫁危机,由于缺乏政府的保护,力量分散的农民最易沦为经济危机的终端受害者。——杨耕《中国近代史研究》材料二:近年来,党和中央政府大力推行“三权分置”改革,它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我国农村改革的又一重大制度创新,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自我完善。“三权分置”开辟了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新路径。实行“三权分置”,赋予新型经营主体更多的土地经营权能,有利于促进土地经营权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提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三权分置”丰富了我们党的“三农”理论。“三权分置”实现集体、承包农户、新型经营主体对土地权利的共享,有利于促进分工分业,让流出土地经营权的承包农户增加财产收入,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规模收益,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魅力,是习近平“三农”思想的重要内容。——尚云才《“三权分置”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重大创新》(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国乡村危机产生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三权分置”改革的理论和现实意义。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发展中国家的知识分子在思考:“我们现在的这种落后状况,并不是像一般发达国家的理论和意识形态所解释的那样,是我们的文化不行、制度不行,甚至人种不行。”按照他们算的账,300年的殖民化,欧洲本土总共移出1/4人口,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大英帝国占的殖民地面积最大,移出人口也最多,大约1/3,其中最贫穷也最善战的苏格兰转移出去一半。结果就是欧洲人占领了其他的四个大洲,人口和资源的紧张关系由此彻底改善,资源环境空前宽松。这个殖民化过程带来了工业化资本原始积累,产业资本的扩张带来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需求,产生了一套资本形成、资本扩张的经验,这个经验是我们现在习惯接受的“现代化”的实质。欧洲的市场社会主义、福利政策,以及后来的福利社会主义和福利国家,也与此有关,这客观上形成西方话语环境中的“现代化”经验,使人不得不思考,这一经验是不是一个科学的东西。——摘编自温铁军《西方现代化的真相》材料二

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的理论创新,中共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它是人口规模巨大的、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摘编自《中国式现代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的现代化经验和温铁军揭示的西方现代化的真相,简析西方的现代化经验。(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异同。改革开放以来参考答案1.【答案】B【详解】本题为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选项用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工业化发展迅速,需要大量工人,因此改革开放初期,农民工采取了“收入最大化”的外出务工生计模式;90年代,我国产业转型,出现了代际分工(老人务农子女务工)的“半工半耕”生计模式;21世纪初,我国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体面进城”的新生代留城生计模式出现,因此三种“生计模式”反映了产业结构变革的深化,B项正确;三种“生计模式”提升了农民收入,排除A项;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是在21世纪初期,与前两次生计模式所处时间不符,排除C项;三种“生计模式”有助于打破城乡二元体制,排除D项。故选B项。2.【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8—2002年(中国)。根据材料中的表格信息可知,在1979年至1984年,改革的重点是提高农副产品党和煤炭等基础产品的价格,这主要是为了提高农民和相关产业的收入,同时也反映出对这些基础产品价值的重新评估。在1984年至1988年期间,除了继续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外,还开放了彩电和名优烟酒的价格。这一策略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活跃市场,同时也反映了对一些非必需品价格市场化的尝试。在1988年至1997年间,改革的重点转向了控制价格总水平的过快上涨,并逐步放开商品价格,扩大地方和企业的定价权。这表明在市场化进程中,政府也意识到了价格稳定的重要性。而在1998年至2002年期间,改革的重点放在了完善市场形成价格机制、依法治价以及整顿价格秩序等方面。这进一步强调了市场在价格形成中的主导地位,以及政府在维护市场秩序中的角色。由此可见,福建的价格改革既旨在活跃市场,通过放开一些商品的价格来促进市场的自由竞争;同时也关注民生,通过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来保障农民的收入,A项正确;“简政放权与规范竞争”不能完整概括材料的信息,且并非其价格改革的目的,排除B项;“稳定物价与平抑通胀”只符合材料中的部分信息,该表述过于片面,排除C项;材料不仅涉及农业,也涉及煤炭等其它行业,排除D项。故选A项。3.【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7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977年邓小平分析了国际局势,认为当时国际局势趋向和平,这就为中国改革开放创造了条件,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善于在历史关键节点发现战略机遇,C项正确。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是对国际形势的分析,与错误思潮无关,排除B项;材料虽然分析了国际形势,但没有提出中国方案,排除D项。故选C项。4.【答案】C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1978—2002年(中国)。根据1978—2002年我国乡镇企业发展趋势图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之后,乡镇企业的企业数、企业职工数以及企业总产值在明显上升,而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优化了农村劳动力结构,C项正确;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乡镇企业发展的根源,排除A项;21世纪初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B项;乡镇企业的发展属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排除D5.【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978年2000年中国。据材料,1978年2000年中国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结合所学,1978年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开放型的经济体系逐渐形成,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C项正确;中国加入WTO是在2001年,排除A项;增强企业活力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材料所述对外贸易的发展主要与对外开放有关,且“目标实现”的说法有待商榷,排除B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材料所述体现改革开放的成果,而非计划经济体制的优越性,排除D项。故选C项。6.【答案】A【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05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废止《农业税条例》,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同时有利于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A项正确;这一改革措施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并且材料未涉及其他产业发展状况,不能代表综合国力的增强,排除B项;“消除城乡差别”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这一改革措施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未体现农业对工业的反哺,排除D项。故选A项。7.【答案】A【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2017年(中国)。题干所示为改革开放以来,台湾地区和大陆间的贸易飞速增长,“海峡两岸贸易总值从1979年的0.8亿美元增加到1993.9亿美元,增加了2492.3倍”“2021年,大陆稳居台湾地区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贸易顺差区”,这表明这一时期海峡两岸间经贸合作蓬勃发展,A项正确;材料主旨是经济领域成就,与文化认同无关,排除B项;2008年海峡两岸已实现“三通”,排除C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到两岸经济技术合作,排除D项。故选A项。8.【答案】B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中国。据题意可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之间的关系不断加深,联系日益密切。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主要是为了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和共同繁荣,B项正确;这一行动主要是为了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并不是为了主导国际局势的转变和深化文明交流,排除AC项;当今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并没有发生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9.【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中国。根据“孔子学院是中国大陆向世界推广汉语,增加各国对中国的了解而设立的非营利性教育中外合作建立的官方机构”可知,孔子学院是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机构,所以孔子学院当代的价值是推动文明互鉴传播中国声音,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得出“居世界先进水平”的结论,排除A项;孔子学院是对外传播中国文化,并不是要建立合作共赢的新型关系,排除B项;孔子学院的建立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之前,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2015年才提出的,排除C项。故选D项。10.【答案】C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中国。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改革计划经济体制,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以我国政府改革的目标是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C项正确;改革开放时期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是为了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非要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根本保证,排除A项;“基本前提”属于条件,而不是目标,排除B项;“已满足”的说法不符合当前的史实,排除D项。11.【答案】D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展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感,D项正确;该方案展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感,“世界各国的共识”材料未体现,排除A项;东西方的意识分歧依然存在,并未弥合,排除B项;该方案展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感,未体现传统外交格局发生改变,排除C12.【答案】B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推动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机制更好发挥作用”“增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坚持积极参与全球安全规则制定,加强国际安全合作,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可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积极展现大国担当,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B项正确;发展中国家并没有成为世界主导力量,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中国政府积极展现大国担当,未体现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的影响,排除C项;世界政治格局并未发生重大转变,排除D项。故选B项。13.【答案】D【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2021年(中国)。根据材料可以看出,《香港国安法》实施后,香港银行的存款额以及驻港公司都在增加,这意味着依,法治港保障了“一国两制”行稳致远,D项正确;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排除A项;“一国两制”是香港稳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香港的发展,而非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14.【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十九大(中国)。据材料“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党和国家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全面部署,D项正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党的十四大,排除A项;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党的十三大,排除B项;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是党的十八大,排除C项。故选D项。15.【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浙江枫桥镇的基层治理方式不断与时俱进,具有时代性、创新型,C项正确;崇德尚贤的意思是推崇有德行有贤能的人,这是墨子的一个重要主张,常与“兼爱”“非攻”并称,材料未体现,排除A项;枫桥经验的特点是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并不是基于(由于、根据)法治和维护基层稳定,排除B项;材料中前两个时期并未体现科技手段,D项不全面,排除D项。故选C项。16.【答案】B根据“中国要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可得出中国在外交上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根据“争取世界各国对中国梦的理解和支持”“各国人民共同的福祉”可得出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合作共赢,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反对霸权主义,排除A项;没有体现传统智慧,排除C项;国际合作不是基本立场,排除D项。故选B项。17.【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据题意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了发展经济成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但经济开发区的过多建立造成了产业结构雷同、招商政策内卷严重的问题,国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整改,并出台考核评价方法,这都是改革开放水平不断提升的表现,A项正确;对经济开放区问题的整改是出于我国对外开放的需要,而不是因为国际形势的影响,排除B项;对经济开发区问题的整改,属于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并不是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排除C项;整改经济开发区问题并不能说明人民生活质量是否逐步改善,排除D项。故选A项。18.【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中共四川省委率先制定‘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的试点办法”“股份制试点开始在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进行”可知,中国共产党对经济体制改革是从试点到逐步推广的过程,体现的是党积极践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A项正确;受时代局限性影响,当时“所有制崇拜”的束缚并未完全被打破,排除B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是在21世纪初,排除C项;材料与产业结构调整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9.【答案】D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92年的中国。根据材料“1992年底,全国国有企业合同制工人1700万,仅占国有企业工人总数的20%。”及所学可知,1992年我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但此时国有企业中合同制工人的占比较小,说明固定工人在国有企业工人数量中仍占据主导地位,亟需对劳动力进行市场化的改革,D项正确;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开启,排除A项;材料无法得出国民经济结构合理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思想解放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20.【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由材料信息可知,在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了数量较多的个体经济和小型个体工业,这些个体经济和个体工业都属于私人经营和所有,突破了公有制一统天下的局面,在所有制上打开了改革的缺口,A项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1984年,排除B项;当时的改革尚处于开始阶段,摸着石头过河,尚未确定具体方向。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C项;当时城镇非共有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的恢复发展,重要背景是现实就业的压力,并不是因为理论上率先突破,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到1984年才被肯定,排除D项。故选A项。21.【答案】B【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改革开放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信息说明乡镇企业的发展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并创造了工业产值,为农民富裕和经济发展作了贡献,因而是乡村工业化的有益探索,B项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21世纪初建立,时间不符合,排除A项;乡镇企业在农村,国有企业在城市,是两种不同事物,排除C项;乡镇企业的发展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促进农民富裕,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有益补充,“冲击”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22.【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1992年10月以后,前期谈判的核心问题才迎刃而解”并结合所学可知,1987年10月22日关贸总协定中国工作组第1次会议在日内瓦举行,确定工作日程,到1992年10月,这个阶段主要是审查我国对外贸易制度,由缔约方判断我国的对外贸易制度是否符合关贸总协定的基本要求,虽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始终是朝着市场化方向发展的,但直到1991年,市场经济的概念在国内还是一个禁区。直到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提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10月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谈判第一阶段的核心问题才迎刃而解,D项正确;2006年中国外汇储备位居世界首位,排除A项;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并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排除B项;材料强调对外开放,不属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排除C项。故选D项。23.【答案】C【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推断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实行以居住地和职业划分的户籍登记制度”“国家逐渐放开了小城镇和中等城市的落户限制”可知,20世纪90年代,国家以居住地和职业等划分户籍,且放开了一些地区的落户限制,这有助于加强人口流通,促进各地市场联通,适应了当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C项正确;材料信息是改革,并非开放,并未推动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排除A项;材料“放开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