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十中学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福州市十中学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福州市十中学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福州市十中学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福州市十中学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福州市十中学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综合测试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三甲基一氯硅烷[(CH3)3SiCl]是一种生产有机硅化合物的原料,该物质遇火能燃烧甚至发生爆炸,与水接触可产生盐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物质应密封防水保存B.该物质是由碳、氢、硅、氯原子构成的C.该物质属于化合物D.该物质充分燃烧的产物之一是二氧化碳2.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蔗糖 B.氧气 C.铜 D.生理盐水3.关于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B.汽油洗油污的原理与洗洁精洗油污的原理相同C.对于同一溶质的水溶液,在同一温度时,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D.升高温度,饱和溶液一定能变成不饱和溶液4.生活中常遇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膏”等,这里的碘、钙、氟是指()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5.下列实验方案涉及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是O2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是否复燃B鉴别硬水和软水蒸发,是否有固体出现C鉴别水和双氧水加入二氧化锰,观察现象D检验蜡烛燃烧生成水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观察现象A.A B.B C.C D.D6.下列反应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碱式碳酸铜氧化铜+二氧化碳+水B.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C.镁+氧气氧化镁D.铁+氧气四氧化三铁7.下列物质的用途取决于化学性质的是()A.液氮冷冻一些生物组织 B.洒水降温C.金属铝制高压电线 D.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8.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航空航天用氧气作助燃剂B.利用木炭烘烤取暖C.焊接精密仪器时用氮气作保护气D.利用铜丝做电线9.如图所示,有关电解水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b中的气体是氢气C.实验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2D.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10.NaClO2广泛用于造纸工业,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0 C.+3 D.+511.人体内必需的下列元素中,因摄入量不足而导致骨质疏松的是()A.钙B.碘C.铁D.锌1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X(未知)26212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 B.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乙是反应物 D.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实验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集气瓶的容积为400mL。实验步骤如下:a.按图示连接好装置;b.检查装置气密性;c.在集气瓶内加入50mL水,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d.取足量红磷放入燃烧匙中,点然后立即深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e.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1)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为_____。(2)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_____mL。说明实验成功。(3)水能进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____。(4)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A实验过程中可以不使用弹簧夹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木炭C该实验可以说明氮气难溶于水D该实验可以说明空气是混合物14.(一)利用下图装置可完成CO还原Fe2O3的实验,并检验该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已知由A装置制取的CO气体中混有少量的CO2。①CO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②气体通过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____________(装置不能重复使用)。③从环保角度考虑,请你对装置提出一条改进措施:____________。(二)为探究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兴趣小组做如下实验:(1)甲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乙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2)通过甲乙实验探究,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3)若采用丙实验方案可得出相同结论,则金属C是_______________。15.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发生装置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用E装置收集的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2)连接B、D可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B装置若改用C作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____________。(3)为检查B装置的气密性。小明同学设计以下方案,请补全他的操作或现象。小明同学的操作是:往漏斗中注入一定量的水,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关闭弹簧夹用手捂住锥形瓶中上部,若气密性良好他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4)硫化氢(H2S)气体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且能与NaOH溶液反应。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原理是FeS(固)+H2SO4(稀)=FeSO4+H2S。要制取该气体,应选择以上的发生装置_________,收集装置________。并最好选用以下的________处理尾气防止污染(填字母序号)。a水b稀硫酸c氯化钠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16.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装置B和C中相同玻璃仪器的名称______(只写一种)(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文字表达式为______。(3)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从______端进入(填“a”或“b”)。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文字表达式______。(4)实验室如用块状固体和液体无需加热制取气体,可将B装置改进为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微量元素的摄取。碘元素对人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图是某地市场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1)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2)上述“含碘量”中的碘是指____________。①碘酸钾②碘元素③碘单质④碘分子(3)由上述“文字说明”可推测碘酸钾的一种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4)碘酸钾(KIO3)中钾元素、碘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5)多少克碘酸钾含有25.4g碘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18.过氧乙酸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消毒剂,其化学式为CH3COOOH,请回答:(1)该物质由种元素组成的,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有个原子,C、H、O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38g过氧乙酸中含碳元素的质量是多少g?(写出计算过程)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实验室配制50g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现有25g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硝酸钾溶液、2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溶液及足量的硝酸钾固体和水,请选用上述药品设计三种配制方案,并填入下表:

配制方案(只要说明配制所需的各种药品及用量即可)

方案一

_______________方案二

____________方案三

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

A、根据题意,三甲基一氯硅烷与水接触可产生盐酸,遇明火会引起爆炸,则保存三甲基一氯硅烷时应密封防水,故A正确;B、根据三甲基一氯硅烷[(CH3)3SiCl]化学式可知,三甲基一氯硅烷是由三甲基一氯硅烷分子构成的,三甲基一氯硅烷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硅原子、氯原子构成的,故B错误;C、根据三甲基一氯硅烷[(CH3)3SiCl]化学式可知,三甲基一氯硅烷是由碳、氢、硅、氯四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C正确;D、三甲基一氯硅烷含有碳元素,充分燃烧的产物之一是二氧化碳,故D正确。故选B。【点睛】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化合物的特征进行分析是解题的关键。2、D【解析】

由同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详解】A、蔗糖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错误;B、氧气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错误;C、铜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错误;D、生理盐水由水和氯化钠组成,属于混合物,正确;故选D。3、C【解析】

A、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故选项错误;B、汽油洗油污是溶解原理,洗洁精洗油污是乳化作用,两者原理不同;故选项错误;C、对于同一溶质的水溶液,在同一温度时,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故选项正确;D、升高温度,饱和溶液不一定能变成不饱和溶液,例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还是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故选:C。4、C【解析】

这里的碘、钙、氟存在于无机盐中,是指元素,故C正确。故选:C。5、B【解析】

A.检验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若复燃则证明是氧气,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B.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蒸发不正确,最少应该蒸发干所有的水,软水硬水都会出现杂质,硬水中杂质虽然较多,但两者并不明显,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C.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较快,放出氧气,水加入二氧化锰没有明显现象。则鉴别自来水和双氧水,可以分别加入二氧化锰,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来判断;D.点燃蜡烛,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的烧杯,若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蜡烛燃烧生成水,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故选:B。6、B【解析】

A、碱式碳酸铜氧化铜+二氧化铜+水,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也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此选项符合题意;C、镁+氧气氧化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铁+氧气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7、D【解析】

A、液氮冷冻一些生物组织,是因为液氮蒸发时吸热,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误;B、洒水降温,是因为水蒸发吸热,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误;C、金属铝制高压电线,是因为铝具有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误;D、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是因为稀有气体不容易和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属于化学性质,故D正确。故选D。8、D【解析】

A.航空航天用氧气作助燃剂,体现了氧气的助燃性,故与化学性质有关,故错误;B.利用木炭烘烤取暖,利用了木炭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错误;C.焊接精密仪器时用氮气作保护气,利用了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错误;D.金属的导电性属于金属的物理性质,故正确。故选D。【点睛】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来体现的性质是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物理变化就可以体现的性质是物理性质。9、B【解析】A.根据电解水反应是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一变多”,是分解反应,故错误;B.电解水反应中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所以b中气体为氢气,故正确;C.电解水反应中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故错误;D.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水是纯净物,故错误.试题分析:A.根据化合反应是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分析;B.根据电解水实验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分析;C.根据电解水反应中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分析;D.根据水的组成,以及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分析.考点: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及结论;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概念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电解水实验的目的、现象以及结论,充分理解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的概念和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C【解析】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x+(+1)+(-2)×2="0,"x=+3;11、A【解析】A、老年人缺钙易导致骨质疏松症,正确;B、缺碘会导致甲状腺肿大,错误;C、缺铁会导致贫血,错误;D、缺锌会导致食欲不振、发育不良,错误。故选A。12、C【解析】

本题可分析乙、丙、丁三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甲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进而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详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乙的质量增加了26g-1g=25g,故乙是生成物,生成的乙的质量为25g;同理可以确定丁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为32g-12g=20g;丙的质量不变,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甲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25g-20g=5g,故x的数值为18g-5g=13g。

A、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25g-20g=5g,x的数值为18g-5g=13g,故选项说法正确。B、丙的质量不变,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上述分析,乙质量增加是生成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25g:20g=5:4,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120红磷燃烧消耗瓶内氧气,使瓶内气压减小CD【解析】

(1)红磷在点燃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2)空气中氧气含量约为五分之一,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说明实验成功。(3)水能进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消耗瓶内氧气,使瓶内气压减小。(4)A.实验过程中要使用弹簧夹,避免红磷燃烧过程中水倒流进入集气瓶使红磷熄灭,说法错误;B.燃烧匙中的红磷不可以换成木炭,因为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使集气瓶内外没有气压差,说法错误;C.该实验中集气瓶中约80%的气体剩余,可以说明氮气难溶于水,说法正确;D.因为水不能充满集气瓶,说明空气中除去氧气外还含有其它物质,可以说明空气是混合物,说法正确。故填:CD。14、C→D→B在B装置后增加尾气处理装置(加一燃着的酒精灯)Cu+2AgNO3═2Ag+Cu(NO3)2铁丝的表面有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Fe>Cu>AgCu【解析】

(一)①CO与Fe2O3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故填:。②由A装置通过C装置吸收里面的二氧化碳,然后进入D还原三氧化二铁,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应用澄清石灰水,故顺序为C→D→B

;故填:C→D→B。③一氧化碳有毒,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因此要进行尾气处理,其方法为:在B装置后增加尾气处理装置(加一燃着的酒精灯);故填:在B装置后增加尾气处理装置(加一燃着的酒精灯)。(二)(1)甲实验中铜能置换出硝酸银中的银,同时生成硝酸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2Ag+Cu(NO3)2;乙实验中铁能置换出铜,同时生成了硫酸亚铁,观察到的现象为:铁丝的表面有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故填:Cu+2AgNO3═2Ag+Cu(NO3)2;铁丝的表面有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2)通过甲、乙实验探究,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Fe>Cu>Ag。故填:Fe>Cu>Ag。(3)由丙实验方案可知,若采用一种金属与两种盐溶液反应来比较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可以采用活动性居中的金属与两种盐溶液反应,也可得出相同结论,则金属C是Cu。故填:Cu。【点睛】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氢前的金属可以和稀酸溶液(除稀硝酸外)生成氢气,只有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利用这一规律对问题进行判断分析即可。15、A水槽中刚出现气泡时就马上收集(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得分)把燃着的木条伸到瓶口可以控制反应速率长颈漏斗内会形成一段水柱B或CDd【解析】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为固固加热型,故选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若用E装置收集的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水槽中刚出现气泡时就马上收集或收集前瓶内未装满水,故填:水槽中刚出现气泡时就马上收集;(2)向上排空气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把燃着的木条伸到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故填:把燃着的木条伸到瓶口;C装置用注射器代替长颈漏斗,优点是:可以控制液体滴加速度进而控制反应速率,故填:可以控制反应速率;(3)往漏斗中注入一定量的水,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关闭弹簧夹用手捂住锥形瓶中上部,若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瓶内气压变大,长颈漏斗内会形成一段水柱,故填:长颈漏斗内会形成一段水柱;(4)制取硫化氢,应选用固液不加热装置,故填:B或C;硫化氢气体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应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D;硫化氢易溶于水且能与NaOH溶液反应可以用水或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尾气,但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效果更好,故选d;16、长颈漏斗或玻璃导管A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a过氧化氢水+氧气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解析】

(1)装置B和C中相同玻璃仪器的名称:长颈漏斗或玻璃导管;(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固体加热装置A,高锰酸钾加热产生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的化学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3)若用万用瓶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则气体应“长管进、短管出”从a端进入。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产生水和氧气的化学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水+氧气;(4)实验室如用块状固体和液体无需加热制取气体,可将B装置改进为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其优点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