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二十八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第68讲古代和近代战争与文化交锋_第1页
备考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二十八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第68讲古代和近代战争与文化交锋_第2页
备考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二十八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第68讲古代和近代战争与文化交锋_第3页
备考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二十八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第68讲古代和近代战争与文化交锋_第4页
备考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二十八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第68讲古代和近代战争与文化交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8讲古代和近代斗争与文化交锋1.[2024江苏扬州月考]公元前325年以前,希腊世界有着多样化的货币类型。到公元前300年左右,很多小亚细亚的城市放弃了自己的钱币类型,起先仿造“亚历山大型”钱币,只是在钱币反面一般会铸上各自城市的象征或疼惜神。这一转变本质上体现了 (B)A.亚历山大权威急剧上升B.不同文化间的沟通C.希腊集权体制渐渐强化D.世界货币体系形成解析亚历山大远征并在被折服地区推广希腊文化,希腊化时代下小亚细亚的城市仿造“亚历山大型”钱币体现了其对希腊文化的认同,但它们同时又保留了自身文化特色,这体现了不同文化间的沟通,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亚历山大权威上升,解除A项;材料与集权体制强化无关,解除C项;世界货币体系形成于近代,与材料无关,解除D项。2.[2024吉林联考]在西征时,随蒙古军队西至欧洲的有蒙古人、汉人和其他民族的人。与此同时,也有因斗争而东迁的不同民族的人,这种迁徙对当时的人们来说是残酷的。这种“被迫”的迁徙客观上(D)A.使西方国家依附于蒙古B.埋下了帝国分裂的隐患C.导致阿拉伯帝国的衰落D.促进了中西文化的沟通解析斗争导致的人口迁移,使得不同民族的文化得到传播,所以这种“被迫”迁徙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的沟通,D项正确。3.[2024郑州期中]蒙古西征时,很多汉族医生被带到中亚、西亚和欧洲,他们将中国的医术传到西方。不少西方医师也随蒙古贵族东来,将阿拉伯地区各种医学要籍流传到东亚。由此可见,蒙古西征(B)A.引发了大规模民族迁徙B.推动了中外医学沟通C.客观上促进了思想解放D.增进了中欧友好关系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蒙古西征期间,中国的医术传到西方,同时阿拉伯地区各种医学要籍也传到东亚,这说明蒙古西征推动了中外医学沟通,B项正确;医生跨地区进行医学沟通,不能视为大规模民族迁徙,解除A项;材料与思想解放无关,解除C项;蒙古西征是暴力折服,不利于增进中欧友好关系,解除D项。4.[2024安徽联考]在殖民地时期,北美多实行资本主义租佃农场制,南美则多实行封建主义大庄园制和大地产制。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缘由是(B)A.南北美洲存在文化差异B.宗主国的发展程度不同C.三角贸易影响程度有别D.美洲本土文明先后湮灭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在殖民地时期,南北美洲经济制度存在差异,这主要是由于宗主国的发展程度不同,北美宗主国主要是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英国,而南美宗主国主要是封建主义深厚的西班牙和葡萄牙,这就造成了北美多实行资本主义租佃农场制,南美则多实行封建大庄园制和大地产制,B项正确。5.[2024河南联考]1521年,墨西哥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被称为“新西班牙”。西班牙统治者意图用其语言和文化取代土著语言和文化,并把土著语言的运用者并入国家政治经济体系。但是由于经济、人口、宗教等缘由,这一时期的语言现实并不符合殖民者的志向情形,印第安语仍为全国80%的人口所运用。这说明该时期 (C)A.西班牙殖民统治具有隐藏性B.传统观念制约墨西哥现代化C.文化多样性发展仍长期存在D.经济差距造成文化隔阂加深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虽然西班牙殖民者用强大的武力折服了墨西哥地区,但其语言运用者仍少于印第安语运用者,这说明该时期文化多样性照旧是拉丁美洲文化的发展方向,C项正确。6.[2024湖南衡阳月考]一位希腊人曾说:“拿破仑的所作所为使世人知道了世界真相……人民曾认为国王是地球上的神,认为国王有理由说自己不管做什么都做得很好。通过现在这一变更,统治人民更困难了。”该言论反映拿破仑斗争后,欧洲(B)A.民族独立意识不断高涨B.封建和专制思想受到了冲击C.各国普遍确立共和政体D.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应运而生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拿破仑斗争传播了自由、同等等启蒙思想,使欧洲人民的民方法识增加,冲击了封建和专制思想,B项正确。7.[2024浙南名校联考]下图为某地区近代以来的人口结构图,与该地区发展状况符合的有(B)①拉丁舞成为当地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②独立斗争之后考迪罗制度的形成③华工是中心太平洋铁路工地主要劳动力④殖民活动导致当地人口的结构性变更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据图可知,该地区有混血人种、白种人、黑种人、印第安人等,且混血人种是最大族群,说明该地区是拉丁美洲。拉丁舞是拉丁美洲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①正确;拉丁美洲国家独立后考迪罗制度形成,这成为独立斗争后拉丁美洲政治文化的特征之一,②正确;在美国,华工是中心太平洋铁路工地的主要劳动力,③错误;殖民者的入侵变更了拉丁美洲的人口结构,印第安人数量锐减,欧洲白人和非洲黑人数量激增,出现新的族群,④正确。B项符合题意。8.[角度创新]亚历山大帝国远及中东、中亚,直到印度河岸,帝国瓦解之后还阅历了为人所称道的希腊化时代,可是在中东和西亚,希腊文明并没有留下多少影响,大约只有一些残缺的犍陀罗艺术品。这说明 (D)A.亚历山大东征破坏性巨大B.希腊文明落后于东方本土文明C.文明的沟通呼喊和平方式D.文明的扩张并不具有宏大意义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亚历山大帝国建立后希腊文化影响范围广袤,帝国的瓦解并未使得希腊文化快速退出被折服范围,但希腊文化最终未能融入中东和西亚本土文明之中,说明亚历山大东征开启的希腊文明扩张并不具有宏大意义,D项正确。材料中并未叙述亚历山大东征对中东和西亚地区的破坏,A项错误;希腊文明与东方本土文明是两种不同的文明形式,依据题干材料无法推断二者水平凹凸,B项错误;亚历山大帝国瓦解后中东和西亚地区进入相对和平的希腊化时代,但希腊文明并没有在这些地区留下多少影响,C项材料依据不足。9.[情境创新/2024湖南邵阳模拟]下表为埃及纸草文献中的内容,其中记载了一对父子的埃及名字被希腊名字取代的过程。这种现象可用于说明希腊化时代(C)公元前119—前118年儿子运用希腊和埃及双名,其父仅用埃及名字:马隆,又名奈克察弗提斯,派托西里斯之子。公元前118—前117年马隆提到本人和父亲名字的变更:狄奥尼修斯之子马隆,过去名叫派托西里斯之子奈克察弗提斯。公元前116—前115年父子均用双名:马隆,派托西里斯即狄奥尼修斯之子,又名奈克察弗提斯。公元前116—前101年父子均只用希腊名字:狄奥尼修斯之子马隆。A.文化交融掩盖民族冲突B.文明多样性的增加C.族群身份认同的困难性D.人文主义得到发展解析材料反映了古埃及一对父子的埃及名字被希腊名字取代的过程,解题的重点是对这一过程进行解读,详细分析如下:材料没有体现民族冲突,解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埃及人对希腊文化的认同,“文明多样性”与材料主旨不符,解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人文主义的发展状况,解除D项。10.[2024山东名校联合检测]1861年,美国传教士裨治文在上海出版了中文书籍《大美联邦志略》(下图为该书书页),后来该书被美国驻北京公使蒲安臣举荐给清政府。该作品(B)A.表明上海出现新式教化B.传播了美国的政教风俗C.以传播启蒙精神为宗旨D.影响了清朝的内政外交解析依据图中文字“今夫联邦……盖其言语、教化、国政皆同。有此三相同者,以为联邦之纲领”及所学可知,《大美联邦志略》介绍了美国的政教风俗等内容,B项正确;美国传教士出版中文书籍,并不能表明新式教化出现,解除A项;“以传播启蒙精神为宗旨”由材料无法推出,解除C项;“影响了清朝的内政外交”由材料无法推出,解除D项。11.[2024江西九校联考,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诗经》中的斗争诗数量较多,篇幅短小,内容丰富。其风格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雄壮激扬的英雄战歌;二是悲慨苍凉的征夫心曲。从《诗经》所反映的情形看,耕地的破坏或被侵占是导致斗争的根源,除了间或为之的武力扩张外,多数斗争都因侵扰土地、疼惜土地而起。人们内心厌恶斗争而又不得不战,这种斗争多是被动的。因而《诗经》中的斗争诗无不充斥着“征夫怨”“思妇恨”的反战心情。《诗经》中对尚武好战的描写显得宛转和顺。例如《诗经》中的斗争诗从来不干脆描写战斗场面,从来没有厮杀、格斗、流血和死亡,诗中只见旌旗干戈、战马奔腾和凯旋庆祝,充分表现出王者之师不靠暴力杀伐,而是以德服人,不战而胜的特点。《诗经》除了描写斗争英雄,还把笔触伸向与斗争有关的社会群体或者个体,表现出厌战痛战、酷爱和平的思想。材料二《荷马史诗》中的斗争诗只有《伊利亚特》一首,《伊利亚特》主要描写的是特洛伊斗争最终阶段的殊死战斗,侧重对唯勇至上的阳刚美的渲染。《荷马史诗》中的人物刻画猛烈而显明,是一种干脆、动态的描绘。动作的勾画,声音的宣泄使得战斗英雄鲜血淋漓地闯入读者眼帘。从审美角度看,《伊利亚特》中到处可见一种非理性的、毫无节制的极端的审美观照。这是一种崇“力”的尚武精神,斗争的悲壮及美感在比方、夸张等多种修辞方式中得以渲染,使得原本的喋血暴力充溢着诗画意境。和生活在广袤富有区域的汉民族不同的是,生活在岛国的古希腊人崇尚斗争。《伊利亚特》触及的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是人生的有限和在有限的人生中人对生命和存在价值的索取。(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诗经》和《荷马史诗》中的斗争体现的中西古代斗争文化特点。(6分)(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中西古代斗争文化特点不同的缘由及其在当代中西斗争看法中的映射。(8分)解析第(1)问,可从斗争目的、斗争审美、斗争反思等角度分析,详细分析过程如下图所示:特点战争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和生活在广袤富有区域的汉民族不同的是,生活在岛国的古希腊人崇尚斗争”→古希腊多山少平原,生存空间相对狭窄,古代中国土地广袤富有;据材料一“充分表现出……以德服人,不战而胜的特点”及所学→《荷马史诗》描写斗争不受社会伦理制约,《诗经》描写斗争受社会伦理道德牵制;据所学学问→社会文化的不同孕育出两种不同的民族性格。其次小问联系当代中西斗争看法及材料一“人们内心厌恶斗争而又不得不战……的反战心情”→中国始终体现出显明的厌战、酷爱和平的看法;据材料二“这是一种崇‘力’的尚武精神”→西方国家仍保留好战、侵略成性的看法。答案(1)斗争目的:《诗经》中的斗争侧重保家卫国,《荷马史诗》中的斗争偏向暴力扩张。斗争审美:《诗经》中尚武而和顺仁厚,《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