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导学案_第1页
2021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导学案_第2页
2021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导学案_第3页
2021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导学案_第4页
2021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

界》导学案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i.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定一些易辨论的物理变化和

化学变化;

2.认识化学变化的差不多特点,明白得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3.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看实验,并进行简单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逐步养成良好的

适应和方法

4.学习重点与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与判定。

【课前知识积存】

1.日常生活中水的常见状态有、、三种。

2.在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看到的现象是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水加热会变为水蒸气、在冰箱中的水会变成冰;铁钉

被锤子打弯、钉子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纸张既容易被撕碎也易燃烧等现象。你能否再举

一些类似的变化实例呢?

【情境导入】

木条的破裂和燃烧的分析,什么发生了改变?

二、自主探究:

【阅读】P6〜P7课文内容及有关插图

知识点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观看:认真观看教师演示的几个实验,并将实验现象纪录如下表:

序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发生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有无新物

质生成

①液态的水液态的水

②蓝色块状的胆研蓝色粉末状的胆研

③蓝色的硫酸铜溶液蓝色的氢氧化铜沉

淀等

④颗粒状石灰石二氧化碳气体等

(或大理石)

⑤银白色的镁条白色的氧化镁

【摸索与交流】

(1)以上五个变化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2)试归纳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并把你在课前列举的例子进行分类,说出你

的分类依据。

(3)在化学变化中常常相伴着一些明显的现象,请回忆刚才所做实验总结在化学变化中相

伴着哪些现象?是不是具备上述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请举例说明.

2.实验探究: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没有联系?

实验步骤:(1)点燃一支蜡烛并固定在桌面上。(2)认真观看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现象。

问题摸索:(1)蜡烛燃烧属于什么变化?该变化中是否相伴物理变化?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有何联系?

3.归纳小结:结合你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明白得,从以下方面比较物理变化与化学变

化的区别与联系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概念

外在表现________或___________的改经常相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式变。________、_______等现象以及______的转

化。

全然区别

联系化学变化过程中________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过程中______同时发

生化学变化

【教你一招】化学变化韵语

化学变化,颇有特点;新的物质,相伴而生;

发光放热,沉淀生成;放出气体,颜色变更;

奇特现象,五彩缤纷;物理变化,同时发生。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成了什么?

【我的收成】

三、自我测评(1-5为必做,6为选做,7为摸索)

1.下列物质发生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激凌融解B.苹果腐烂C.玻璃打碎D.海水晒盐

2.下列在厨房中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的是()

A.榨取果汁B.冬瓜腐烂C.铁锅生锈D.煤气燃烧

3.能用于判定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生成新物质B.生成沉淀或气体C.发生颜色变化D.发光发热

4.下列变化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A.用海水晒盐浓硫酸使白纸变黑B.牛奶变酸米酿成醋

C.矿石粉碎食物腐烂D.蜡烛燃烧酒精挥发

5.人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转化的例子中不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A.燃气篝火烘烤食物B.太阳能热水器烧水

C.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D.煤燃烧发电

6.2010年5月18日,广州体育馆的爆破成为“中国爆破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一次都

市操纵爆破”,被称为“中国第一爆”。数次爆破共使用炸药300多千克,其爆炸属于化学变

化。请例举两例你明白的属于物理变化的爆

炸:、o

7、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变化,如点燃蜡烛,石蜡熔化是变化;

同时石蜡生成二氧化碳与水,是变化;但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

变化

【中考直通车】

下列闻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白玉做床,金做马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作业布置】Pio.1-2

授课教师签名: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明白得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明白二者的区别,并能正确加以辨别

2.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在实验中,引导学生观看实验,并进行简单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

适应和方法。

【课前知识积存】

结合你的生活体会和已学过的有关知识或者查阅资料尽可能多的描述你所熟悉的酒精

有哪些性质和用途。你能将这些性质进行分类吗?

【情境导入】

展现收集到的两瓶气体:氧气和二氧化碳,请同学们观看并摸索如何区分?

二、自主探究:

【阅读】P8〜9课文内容及有关插图:

知识点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L摸索:

(1)你所列举的酒精、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这些性质中哪些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哪

些不需要?

(2)归纳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定义,说出二者的区别。

(3)在上一节做过的实验中分别表现出物质的哪些性质?你还能列举的更多吗?

(4)物质的物理性质只有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吗?试举例说明。

2.自学:有关物质物理性质中的几个概念:(注意“条件”和“单位”)

(1)熔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沸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密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从以下方面比较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异同: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概念

实例

区别

4.找关系:物质的变化与性质之间是否有关系呢?

独立完成习题(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填空):(1)木柴燃烧,

木柴能燃烧一;(2)铁生锈一一,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一

—;(3)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把块状的硫研碎_

5.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1)你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实验方案:利用两种具有不同性质的物质,由,勿质具有的性质估量物质的用途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分别取一集气瓶瓶氧

气和二氧化碳,认真观

看他们的颜色、状态和

气味

取一根燃着的火柴慢

慢地分别放入这两个

集气瓶中

(3)探究结论:氧气可,二氧化碳可用5K,说明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了物质的性质。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成了什么?

【我的收成】

【教你一招】变化与性质的区分

性质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而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性质的描述中往往有“能、会、易、

难”等字眼。

三、自我测评(1-5为必做,6为选做,7为摸索)

1.下列叙述中,与铁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铁能传热导电B.纯铁是银白色的有金属光泽的金属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生锈D.纯铁

有良好的延展性

2.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酒精可作燃料B.铜丝可做导线C.金刚石制作刀具D.钢材制铁轨

3.下列各组物质中,必须利用化学性质的不同才能区别的是()

A.水和食醋B.铜片和铝片C.水和澄清石灰水D.铁粉和食盐

4.“飞天壮歌一一中国首次太空闲逛航天展”于5月24日在南京展区圆满终止。航天所

用燃料之一为液氢,下列说法中属于氢气(HJ的化学性质的是()

A.液氢燃烧B.氯气是最轻的气体C.氢气具有可燃性D.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坚硬

的金刚石可

5.物质的用途和性质紧密相关。下列用途要紧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B.金刚石作装饰品C.铜丝作导线D.氢气作高能燃料

6.仿照示例,任选两种物质,分别写出它们的一个性质和与之对应的用途:()

物质性质用途

氢气可燃性清洁、环保的高能燃料

7.酒精是一种无色透亮、具有专门气味的消夜要,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

溶解碘、酚醐等多种物质,酒精易,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

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处边汽化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依照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

精的

物理性质有;化学性质有;

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是一发生的化学变化是

【中考直通车】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粉笔折断B.香蕉腐烂C.冰雪融解D.

【作业布置】Pio3-5

授课教师签名:―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一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看和描述的方法。

2.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觉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在教师指导下依照实验方

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看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能体会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欢乐,并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

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课前知识积存】

1.化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

2.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

【情境导入】

展现蜡烛:让学生观看一分点燃蜡烛,分小组完整的观看蜡烛燃烧的现象---蜡烛熄灭后又

有什么现象?

对现象的观看和描述

点燃前:

燃烧时:

熄灭时:

二、自主探究:

探究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阅读】课本PU〜13,对蜡烛燃烧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将问

题归纳,分组选择探究--9实验验证并完成实验报告。

【交流与摸索】

1.通过实验,比较蜡烛各层火焰的温度高低。

2.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是什么?

3.蜡烛燃烧后生成物是什么?

【展现提升】

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你感受到化学学习的哪些特点?

(1)关注;

(2)关注;

(3)关注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实验探究有哪些步骤?

【我的收成】

三、自我测评(1-5为必做,6为选做,7为摸索)

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A、空气B、水蒸气C、氧气D、二氧化碳

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

姓名合作者班级日期

探究活动(或实验)名称

探究活动(或实验)目的

用品(如仪器、药品等)

步骤和方法现象分析

结论

问题和建议

2.有关蜡烛性质和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A、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蜡烛燃烧的同时伴有熔化过程。

C、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

放热并产生白烟。

3.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觉未变蓝色。面对“专门”现

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A.向老师请教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缘故

C.反复实验。并观看是否有相同现象D.认为自己做错了,

4.某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就

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建立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做出结论

5.点燃蜡烛,能够观看到蜡烛的火焰分层。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

火焰中,观看并比较火柴梗在火焰的不同部位被烧的情形:部分被烧得最焦,说明

火焰_______温度最高。

6.点燃一支蜡烛,把一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下图所示),过一会儿后,在冷碟

子的底部会收集到新制的炭黑。那个实验说明了()y

A.由于氧气不足蜡烛不完全燃烧而生成了炭黑B.挥发的蜡烛遇冷后凝聚而成炭黑

C.蜡烛的燃烧能够不需要氧气参与D.蜡烛中本身不含有碳元素,但燃烧后生成了碳单质

7、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

【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猜想假设】①白烟是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②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③白烟是石蜡整齐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设计实验】

(1)吹灭蜡烛,赶忙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一

_(填序号),然而如此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缘故是

(2)吹灭蜡烛,赶忙用一个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水雾显现,说明白

烟不是,假设不成立。

(3)吹灭蜡烛,赶忙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发觉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

这是为假设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因为

_________O

【得出结论】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

【作业布置】P161

授课教师签名:―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二课时)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通过对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研究学会对实验现象

进行观看、描述、分析和得出结论。

2.初步学会使用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

3.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课前知识积存】

1.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越多,说明。氧

气能够使燃烧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的含量________。

2.人体的呼吸作用通常是将空气中吸入体内,通过呼吸作用产生___和—

。二氧化碳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做灭火器,说明二氧化碳支持燃烧(能或不能)。

【情境导入】

我们周围存在大量的空气,如何样收集一瓶空气?如何样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在收

集呼出气体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请同学们交流方法后动手收集2瓶空气,2瓶呼出气

体。

二、自主探究:

探究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阅读】课本P14〜15。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实验方案:方法和步骤。

3.实验探究:记录现象并完成下表。

探究内容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氧气含量是否相同

二氧化碳含量是否相

水蒸气含量是否相同

4.实验反思:(1)假如实验现象不明显,缘故可能是什么?

(2)比较含水蒸气多少的实验是否合理,你还有其它的实验设计吗?

【展现提升】

1.以上三组实验在设计方法上有哪些类似之处?

2.通过以上探究活动,你能概括出科学探究过程的必要环节吗?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成了什么?

【我的收成】

三、自我测评(1-5为必做,6为选做,7为摸索)

1.我们在进行“对人体呼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时,要紧采纳的试验方法是

()

A、仿照B、对比C、推理D、假设

2.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操作顺序为()

①在水下赶忙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的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上②把盛满水的

集气瓶连同玻璃片③将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先盖住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

将瓶口全部盖住④将饮料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内,并向集气瓶内慢慢吹气,直到集气瓶内

充满呼出的气体。

A、③④B、③②④①C、②③①④D、④③②①

3.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证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更浑浊。

B、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C、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凝聚成水珠。

I)、判定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取。

4.在下列气体中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①空气②人体呼出的气体③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④氧气

A、0@B、②③C、③④D、①②

5.某校化学小组的同学要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成分的含量有什么不同,

[查阅资料]下表是某学生查到的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比表

气体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其他气体

空气中的气体(%)78210.030.070.9

呼出的气体(%)781641.10.9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他们确定应通过实验验证..等气体成分的含量

是不同的.

6、写出下列元素符号:碳氧氮氢镁

7.用右图所示装置,能否探究得出空气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假如能,瓶内应该装何种化学试剂?试剂装进后,又该如何样操作呢?

【作业布置】预习课题3

授课教师签名: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一课时)

常用仪器介绍药品的取用规则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能说出它们的名称、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明白药品的取用规

则,初步学会药品的取用方法。

2.遵守实验室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适应。

3.认识实验是科学探究重要手段,明白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

成功的关键。

【情境导入】家庭厨房中的杯子、汤匙等器物用于干什么?实验室有这些“工具”吗?

二、自主探究:

知识点1:常用仪器及其用途

【阅读】阅读课本P151〜P152并对比实验台上的仪器,说出每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及使用

注意事项。

L试管:①用作的反应容器,在或时均

可使用。

2.试管夹:用于。3.玻璃棒:用于、

或。

4.酒精灯:用于加热。(以后还要详细介绍)

5.胶头滴管滴瓶用途:胶头滴管用于。滴瓶用于。

注意事项:胶头滴管用过后应赶忙,再,而滴瓶上的滴

管。

6.铁架台(铁夹、铁圈):用于,一样常用于、等

操作。

7.烧杯:用于和的反应容器,在或

时均可使用。

注意:加热时外壁要干燥,并放在上,使其,

8.量筒:量度o注意:不能,不能。

9.集气瓶(瓶口上边缘磨砂,无塞子):①用于。

10.药匙:用于取o镶子:用于取。

11.漏斗:制作或用于向中注入液体,长颈漏斗:用于向

中注入液体。分液漏斗:能够操纵,从而操纵

同学还要认识蒸发皿、燃烧匙、珀烟钳、锥形瓶、烧瓶、水槽、试管刷、石棉网、广口瓶、

细口瓶等仪器

【摸索与交流】结合课本P17图1—20、1—21,将实验仪器按用途进行分类并写出其名称:

盛放(固体、液体、气体)的仪器:;

夹持工具;计量仪

器:o

可直截了当加热的仪器:;可间接加热的仪

器:;

不能加热的仪器:;可做反应容器的

有:;

知识点2:药品的取用规则

【阅读】自学课本P18页”实验室药品的取用规则”,完成下列内容:

1.化学实验室所用的药品,专门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为幸免发生意外损害,

我们在使用化学试剂时不要,也不要;不得

(“三不”原则).

2.在化学实验中若试剂没有说明用量,要注意节约药品,一样按最少量取用:液体,

固体。

3.剩余药品注意“三不一要”:既不能—,也不要――更不要一,

要.

4.实验安全是实验当中永久的主题。在实验室中要保证实验安全、有效地完成,

5.阅读P18〜P20,药品的取用,并填空:

药品存放仪器取用仪器取用操作用量称量仪器

固粉末

体块状

液体

【摸索与交流】先亲自动手做一做实验1-3、1-4,然后完成:

1.课本P19讨论,P20讨论。

2.实验室现有5mL、10mL、20mL、50mL、100mL的量筒,现要量取15mL的盐酸,

应取mL的量筒;若某同学量取液体时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出读数为

15mL,则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

应15mL(填或“二”)。

知识点3:认识常用危险化学品藤

【观看】课本P”的图标,熟悉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成了什么?

【我的收成】

三、自我测评(1-5为必做,6为选做,7为摸索)

1.在①生烟②烧杯③烧瓶④蒸发皿⑤量筒⑥试管⑦集气瓶等仪器中,不能加热的是

—,能直截了当放在火焰上加热的是,要放在石棉网

上加热的是»

2.下列仪器,能够用来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大量液体的是()

A、试管B、量筒C、烧杯D、广口瓶

3.下列仪器中,不能作为反应容器的是()

A、试管B、烧杯C、量筒D、锥形瓶

4.下列仪器差不多上玻璃仪器的一组是()

A、烧杯、蒸发皿、量筒B、试管、酒精灯、燃烧匙C、水槽、生烟、漏斗D、试管、

锥形瓶、集气瓶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bdfg

用字母回答:

(1)在粗盐提纯实验中,每步实验都用到的是—:(2)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3)用于较大量液体的反应容器是;(4)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的是

7.加热50ml液体,需选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直通车】下列取用固体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

授课教师签名:―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二课时)

物质的加热蒸发、仪器的连接

一、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使用酒精灯的方法,明白火焰的构成及与温度的关系。

2.初步学会给固体和液体加热的方法;明白用试管加热固体和液体时的注意事项和安全

措施。

3.练习蒸发操作,初步把握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4.学会玻璃管、橡皮塞、胶皮管等仪器的连接。

【情境导入】

1.列举你所明白的用于物质加热的器皿和能源。

2.蜡烛火焰分为几层?哪一层温度最高?

二、自主探究:

知识点4:物质的加热

一、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阅读】自主学习课本20-21页“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知识归纳】

“二检查”J①点燃前,先检查灯芯顶端是否不平或烧焦。若是,要剪去少许。

[②检查。添加酒精时,量不能超过灯壶容积的—,也不能少

“于O

“二禁止”[①绝对禁止。

②绝对禁止O

「①点燃酒精灯,要用o

“三要”J②熄灭酒精灯,要用_____________,不可______________O

[③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要赶忙用扑盖。

【实验】学生练习检查并点燃酒精灯,按要求完成实验1—5,结合蜡烛火焰的分层及与温

度的关系,回答:酒精灯的火焰分层,分别是、、。

温度最高,用酒精灯加热时,应该用焰。

【拓展学习】

①酒精灯不用时,要盖上灯帽,这是为了防止«

②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后,要再次打开重复盖一次,使空气进入,以

免C

二、给物质加热

【阅读】自主学习课本21页

【知识归纳】(1)假如被加热的玻璃仪器外壁有水,应在加热前,否

则o

(2)加热时,玻璃容器的底部不要跟灯芯接触,以免。烧得专门热的玻璃容器不

要赶忙,否则,也不要直截了当放在上,以

免,可放在上冷却。

(3)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试管口要倾斜,要先,即在火焰上来回

移动试管。若试管已固定,可移动。待试管后,再把火焰固定在

的部位加热。

(4)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也要先«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防止。加热时,试管要倾斜,与桌面成角。试管口不能,

这是为了幸免。

【实验】学生按以上操作要求完成P21实验1—6,观看、记录实验现象,并交流、展现。

知识点5:蒸发(补充)

蒸发一样是用加热的方法,使溶剂不断挥发的过程。

1.蒸发用到的仪器有、、、。

2.蒸发时,把滤液(或溶液)倒入______里,再把它放在上,调剂好高度,用

加热。

3.注意的问题:

(1)在加热的过程中,要用不断搅拌,防止o

(2)当蒸发皿中时,即停止加热,是为了防止o

(3)热的蒸发皿要用取下,放在上,不能直截了当放在实验台上,

以免。

知识点6:连接仪器装置

【阅读】课本P22,熟悉仪器连接的方法,再进行相应的操作练习

⑴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左手拿,右手拿,先把要插入塞子的玻璃管

的一端,然后,使它插入。

⑵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左手拿,右手拿,先把玻璃管口,

然后,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⑶在容器口塞橡皮塞:左手拿,右手拿,慢慢转动,塞进容器口,切不

可,以免。【实验】完成P22实验1—7。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成了什么?

【我的收成】

三、自我测评(1-5为必做,6为选做,7为摸索)

1.下列有关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

2.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有()

A给烧杯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

容积的1/3

C给试管内药品加热,直截了当在药品处加热D用外焰给盛有1/3水的试管加热,试管与

桌面成45°角

3.使用酒精灯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要用漏斗,且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到2/3B不向燃着的酒精灯

内添加酒精

C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要不时的上下移动试管使试管受热平均

D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火焰,不用时能够不盖灯帽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给容积为30ml,内盛15ml液体的试管加热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量不

超过1----2ml

C假如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应取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D试管、珀烟、蒸发皿等仪器都能

直截了当加热。

5.若在试管中加入2-3毫升液体再加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②在试管中加入2-3毫升液体;③用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④

将试剂瓶的瓶盖盖好,放在原处。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C.②④③①D.④③②

6.下列有关仪器连接的描述错误的是()

A.橡皮塞旋进容器口B.玻璃导管口邻近沾水后旋进乳胶

C.分液漏斗下端玻璃管压进橡皮塞孔中D.玻璃导管沾水后旋进橡皮塞孔中

7.下列有关蒸发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A.蒸发能够在烧杯中进行B.蒸发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

C.终止实验后用手拿开蒸发皿D.等蒸发皿中完全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作业布置】P243授课教师签名: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三课时)

托盘天平的使用、洗涤仪器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托盘天平的要紧构造。

2.初步学会使用托盘天平进行物质的称量,能进行有关托盘天平使用的误差分析

3.初步学会洗涤玻璃仪器的方法;明白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

【情境导入】调查日常生活中用于称量的仪器有哪些?如何使用?

二、自主探究:

知识点7:托盘天平的使用(补充)

【观看】小组桌上的托盘天平,结合物理课所学回答:

1.构造:托盘天平由、、、、、

等组成。

2.精确度: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的称量,能称准到go

3.使用方法:

C先把,检查__________________。

I天平平稳的标题指针摆动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称量前|I指针静止时,。

、调剂平稳的方法:若指针向右偏,要把平稳螺母向_______调。

「称量物放在______盘,祛码放在盘。

⑵称量时祛码要用______夹取,先加__________的祛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