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吴中区2022 -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1页
苏州市吴中区2022 -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2页
苏州市吴中区2022 -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3页
苏州市吴中区2022 -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4页
苏州市吴中区2022 -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在下图中的位置是A.①北京人B.②半坡人C.③河姆渡人D.④元谋人【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其遗址在今云南元谋县,故D符合题意;①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遗址在今北京周口店附近,故A不合题意;②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陕西西安,故B不合题意;③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故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是解题的关键,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其遗址在今云南元谋县。2.苏州发现了许多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著名有赵陵山遗址、少卿山遗址、绰墩遗址、草鞋山遗址等,与以上遗址同位于长江流域的是A.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河姆渡人遗址D.半坡人遗址【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地处长江流域,故C符合题意;北京人遗址、山顶洞人遗址位于北京,半坡人遗址位于陕西,都属于黄河流域范围,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长江流域”是解题的关键,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地处长江流域。3.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应该是()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依据题干上图年代尺中的内容,①约公元前2070年是禹建立夏朝的时间,②给公元前1600年是汤灭亡夏朝,建立商朝的时间,③公元前1046年是武王代纣,建立西周的时间,④公元前770年是平王东迁洛邑,东周开始的时间,由此可知,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4.考古发现是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证据。下面一组图片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的遗址发掘出土的文物,其中能够见证我国信史(文字记载历史)开始的文物图片是()A. B.C. D.【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甲骨文的有关知识。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5.《国语》讲“祀,国之大节”。《左传》上书:“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答案】B【解析】【详解】依题干中“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知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礼器。结合所学可知商朝以后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故B符合题意,ACD排除。故选择B。6.如下图为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绘有各种运动姿势的帛画导引图,据此得知,汉代医学已认识到()A.麻醉可减轻外科手术痛苦B.体育运动能强身健体C.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D.收集民间药方的重要性【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汉墓出土的绘有各种运动姿势的帛画导引图说明汉朝的医学已经认识到体育运动能强身健体,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ACD选项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故答案为B。7.2016年成都大庙会上,《三英贺岁》《蜀道难关》主题灯组形象展示了三国文化。回顾历史,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叙述正确的是A.维护了相对的安定,是一种进步B.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C.使中国陷入了割据状态,是历史的退步D.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只是暂时的分裂,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三国鼎立结束了东汉末年众多割据势力混战的局面,这种局部的统一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BCD说法不正确,所以答案选择A。8.如果在假期去河南省游玩,想了解一下中国历史上佛教盛行的情况,除了嵩山少林寺外,还有一个地方你不能不去游览,这个地方是()A.龙门石窟 B.云冈石窟 C.莫高窟 D.东周王陵【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石窟艺术。为了宣传佛教,北魏的统治者令人在许多地方劈山削崖,开凿石窟,雕造佛像。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是著名的石窟。莫高窟位于甘肃省,东周王陵和佛教无关。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9.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民族交融 B.中外交往 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图片和所学知识,“胡人汉服”体现出汉族服饰、文化对少数民族的影响,“汉人胡食”体现出少数民族饮食对汉族的影响,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学习即民族交融,A正确;题干图片反映的是国内的民族关系,而非中外交往,B排除;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在题干图片中没有得到体现,CD排除。故选A。10.结束三国分裂局面,统一全国的是:A魏国 B.蜀国 C.西晋 D.东晋【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63年魏灭蜀,266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统一全国。选项C符合题意;魏国、蜀国属于三国其中的国家;东晋是在西晋灭亡后建立的,所以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1.丝绸之路是历史上中华民族和世界广泛接触和交流的见证。以下关于古代丝绸之路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A.班超为丝绸之路开辟做出了重大贡献B.以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和今新疆地区,翻越葱岭,通向西亚和欧洲C.丝绸之路向内地输入的主要是丝绸D.汉朝先后开辟了多条海上航线,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最远到达美洲【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和今新疆地区,翻越葱岭,通向西亚和欧洲,B项正确;张骞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做出了重大贡献,不是班超,排除A项;丝绸之路向西域地区输入的主要是丝绸,向内地输入的是胡椒等,排除C项;汉朝先后开辟了多条海上航线,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最远到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排除D项。故选B项。12.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他在遭受酷刑后,努力追求的东西是()A.仗义执言,策动大臣们上书为民请命B.报仇雪恨,策划组织活动反对汉武帝C.饱读诗书,游历汉朝各地的名山大川D.发愤著述,秉笔撰写不朽的历史巨著【答案】D【解析】【详解】据所学知,司马迁在遭受酷刑后,努力追求的“东西”是发愤著述,秉笔撰写不朽的历史巨著。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史事。开创的纪传体,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编写史书的典范;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13.对下图所示局面的形成起了重要影响的战役是()A.城濮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故D符合题意。城濮之战、长平之战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战役,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14.迁都阳后,北魏孝文帝亲自到鲁城(今山东曲单)祭祀孔子,封孔氏后人为官,并让兖州刺史修复孔子墓,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统一黄河流域B.开发江南经济C.笼络守旧势力D.学习先进文化【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孝文帝迁都洛阳,其主要目的是学习先进文化,故迁都洛阳后,北魏孝文帝亲自到鲁城(今山东曲单)祭祀孔子,封孔氏后人为官,并让兖州刺史修复孔子墓,故D符合题意;统一黄河流域、开发江南经济、笼络守旧势力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15.割圆术是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计算方法。用此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的科学家是()A.刘徽 B.宋应星 C.贾思勰 D.祖冲之【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朝科学家祖冲之运用割圆术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D项正确;刘徽提出计算圆周率的割圆术,A排除;宋应星是明朝科学家,其著作《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B排除;贾思勰是北朝农学家,著有农学著作《齐民要术》,C排除。故选D。16.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地区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许多来自古代中原地区的丝织品,请判断新疆地区使用中原丝织品,最早可能是在()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的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使得丝绸之路得以开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往来,古代的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运往西域(即今天的新疆)。B项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抓住题干的关键词“新疆”“丝织品”,新疆在古代成为西域,由此可以联想到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最早开辟是在西汉时期,即可做出正确选择。17.下列历史事件能在下图所示著作中查找到的是()A.陈胜、吴广起义 B.曹操统一北方C.八王之乱 D.北魏孝文帝改革【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司马迁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记录了帝王将相的历史活动,肯定他们的功绩,也无情揭露了他们的腐朽和罪恶。陈胜、吴广起义发生在秦末,在《史记》能查到,A项正确;曹操统一北方发生在东汉末年,故B在《史记》不能查到,排除B项;西晋八王之乱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在《史记》不能查到,CD不符合题意排除CD项。故选A项。18.下列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时期,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秦汉时时期②春秋战国时期③夏商周时期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A.③①②④ B.③①④② C.③②④① D.③②①④【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据所学知识,①秦汉时时期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②春秋战国时期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③夏商周时期是从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771年;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从公元3世纪到公元6世纪。因此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时期,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③②①④,D项正确,ABC项排除。故选D项。【点睛】19.飞天是我国石窟艺术中最富舞蹈美感的形象之一,以下飞天形象的变化反映出()大同云冈石窟中北魏早期的飞天舞姿雄健,具有游牧民族的审美特色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凿的龙门石窟中,飞天的服饰、舞具都有中原汉风A.书画艺术成熟 B.北方民族融合 C.江南经济开发 D.南北政权对峙【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从迁都前具有游牧民族的审美特色,到迁都后有中原汉风,说明了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B项正确;飞天形象的变化体现不出书画艺术成熟,排除A项;北魏的石窟艺术与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无关,排除C项;南北政权处于分立状态,而不是对峙,且这与石窟艺术的发展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0.魏晋南北朝的300多年间,虽然大多数时间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但是,当时的人们却创造出璀璨的科技文化。下列人物和其贡献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A.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B.祖冲之和圆周率C.王羲之和《兰亭集序》 D.蔡伦和造纸术【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东汉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因此D不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D项符合题意;北朝贾思勰撰写了《齐民要术》一书,东晋王羲之创作了《兰亭集序》,南朝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了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字,这些人物及其贡献都处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二、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21.半坡人使用磨制石器,已经进入旧石器时代【答案】错误【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旧石器时代距今约200万至1万多年之前,是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新石器时代是使用磨制石器的时期。半坡人使用磨制石器,已经进入新石器时代。故此题表述错误。22.(判断正误)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以“尊王攘夷”的名义征战,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答案】正确【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齐国的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齐国国富兵强。齐桓公以“尊王攘夷”的名义征战,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故本题说法正确。23.为反抗秦朝暴政,陈胜吴广打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号召,发动农民起义,并最终灭亡了秦王朝。【答案】错误【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为反抗秦朝暴政,陈胜、吴广打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号召,在大泽乡发动秦末农民起义,后失败;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展开大战,大破秦军;刘邦起义军攻入咸阳,灭亡了秦朝,故此题表述错误。24.下图所示战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答案】正确【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地图关键词“赤壁”可知,此图所示战役是赤壁之战。208年孙刘联军与曹操在赤壁决战,孙刘联军用火攻打败曹操,曹操败逃回北方,从此不敢南下。赤壁之战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而孙刘双方则借此胜役开始发展壮大各自势力,此战形成天下三分的雏型,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故此题表述正确。25.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答案】正确【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朝时,为了宣传佛教,北方统治者到处开山凿窟,雕塑佛像。其中著名的有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这些宏伟精巧的雕像,继承了秦汉以来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因此,本题说法正确。三、填空题(本大题共三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26.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史称“________”;各学派之间在思想上、政治上展开激烈的辩论,思想文化呈现繁荣局面,史称“________”。【答案】①.诸子百家②.百家争鸣【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学术思想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史称“诸子百家”;各学派之间在思想上、政治上展开激烈的辩论,思想文化呈现繁荣局面,史称“百家争鸣”。27.西汉文景时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的治世局面,史称“________”;东汉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史称________。【答案】①.文景之治②.光武中兴【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由于秦的暴政和秦末战乱的破坏,西汉初年,经济凋敝,为此统治者采取宽松政策,休养生息,西汉文帝、景帝时期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的治世局面,史称“文景之治”。东汉初期,为了巩固统治,光武帝刘秀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社会上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28.东汉时期,________改进了造纸术,便利了文化的传播;贾思勰的《________》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答案】①.蔡伦②.《齐民要术》【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西汉时期已经懂得造纸基本方法,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便利了文化的传播;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四、材料解析题: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根据设问,回答问题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汉书·张骞传》材料二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初行”的目的是什么?(2)材料一与材料二有什么内在联系?(3)丝绸之路的开辟有何重要意义?【答案】(1)张骞出使西域;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2)使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趋频繁;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条件。(3)促进了西域社会的发展;丰富了中亚、西亚等地区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为了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汉与西域的通道,有利于汉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在张骞出使西域的基础上,开通的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叫丝绸之路。材料一反映了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艰辛。(2)本题考查的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汉与西域的通道,使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趋频繁,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在张骞出使西域的基础上,开通的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叫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终点是欧洲的大秦。丝绸之路沟通了中西交通,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对促进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作用;至今仍是中西方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3)本题主要考查丝绸之路的相关史实,回顾已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沿着这条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毛皮、汗血马、石榴、葡萄、胡萝卜等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可见丝绸之路促进了西域社会的发展,丰富了中亚、西亚等地区人民的物质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