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业全光网络工程技术规范》_第1页
《电子工业全光网络工程技术规范》_第2页
《电子工业全光网络工程技术规范》_第3页
《电子工业全光网络工程技术规范》_第4页
《电子工业全光网络工程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xx.xxx

Zxx

备案号:SJ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

SJ/XXXX—20xx

电子工业全光网络工程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allopticalnetworkengineeringofelectronicindustry

(征求意见稿)

202X-XX-XX发布202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2021年第一批行业标准制

修订和外文版项目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函〔2021〕25号)的要求,由中国

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电子工业全光网络工程技术

规范》。

在规范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

关国内外先进标准,广泛征求了国内有关单位与专家意见,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11章和3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系统工程

设计,系统配置,布线路由与空间管理设计,施工安装,调试与试运行,检测,

验收,运行与维护,资源更新利用与拆除等。

本规范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管理,由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具

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60号玲珑天地B座,邮编:100142)。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

主要起草人:

主要审查人:

Contents

1Generalprovisions......................................................................................错误!未定义书签。

2Termsandabbreviations...............................................................................................................2

2.1Terms..................................................................................................................................2

2.2abbreviations......................................................................................................................4

3SystemEngineeringDesign..........................................................................................................5

3.1Generalprovisions.............................................................................................................5

3.2PlanningandDesign..........................................................................................................5

3.3SystemEngineeringArchitecture......................................................................................6

3.4DeviceSetupRequirements...............................................................................................7

3.5TransmissionPerformanceandIndicatorRequirements...................................................8

3.6SystemSecurityRequirements........................................................................................10

3.7SystemandNetworkManagement..................................................................................12

3.8ElectricalProtectionandGroundingRequirements........................................................13

4SystemConfiguration.................................................................................................................15

4.1Generalprovisions...........................................................................................................15

4.2SystemManagementEquipmentDesignandSelection..................................................15

4.3OpticalLineTerminalDesignandSelection...................................................................15

4.4OpticalNetworkUnitDesignandSelection...................................................................16

4.5OpticalSplitterDesignandSelection..............................................................................18

4.6CableCablingDesignandSelection...............................................................................19

4.7Selectionofwiringequipment.........................................................................................20

4.8NetworkEquipmentRequirements..................................................................................21

5RoutingRoutingandSpaceManagementDesign......................................................................23

5.1Generalrequirements.......................................................................................................23

5.2Designofequipmentroom..............................................................................................23

5.3Computerroom................................................................................................................24

5.4OutdoorwiringdesignofElectronicIndustrialcampus……………..………………..24

5.5Buildinginletpipedesign................................................................................................25

5.6Buildinginteriorwiringdesign........................................................................................25

6Constructionandinstallation......................................................................................................27

6.1Generalrequirements.......................................................................................................27

6.2ConstructionInstallationRequirements..........................................................................27

6.3Constructionsafetyrequirements………………...…….27

7Debuggingandcommissioning..................................................................................................28

7.1Generalprovisions...........................................................................................................28

7.2Debuggingrequirements..................................................................................................28

7.3Commissioningrequirements..........................................................................................29

8Detection.....................................................................................................................................31

9Acceptance..................................................................................................................................33

9.1Acceptanceconditions.....................................................................................................33

9.2Acceptancematerial.........................................................................................................33

10Operationandmaintenance......................................................................错误!未定义书签。

3

10.1Generalprovisions.........................................................................错误!未定义书签。

10.2Operationandmaintenance...........................................................错误!未定义书签。

11Resourcerenewal,utilizationanddemolition..........................................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Updateandutilizationofallopticalnetworkequipment..............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Demolitionprojectofallopticalnetworksystem.........................错误!未定义书签。

AppendixA:Commissioningflowchart........................................................................................38

AppendixB:Workstepsaftercommissioning...............................................................................39

AppendixC:Contentsanditemsofengineeringdetection............................................................40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42

Listofquotedstandards....................................................................................................................43

Explanationofprovision.................................................................................................................45

4

1总则

1.0.1为规范电子工业厂房及园区的全光网络工程建设,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

理、安全适用、节能环保,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电子工业厂房及园区全光网络工程建设

项目。

1.0.3电子工业厂房及园区的全光网络工程建设应遵循近期建设与远期技术发展

协调一致的原则,适应信息通信业务发展的需要。

1.0.4电子工业厂房及园区的全光网络工程建设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

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术语和缩略语

2.1术语

2.1.1电子工业工厂electronicsfactory

涉及电子装备、电子设备、电子元件、电子器件及其专用原材料的生产、装

配、测试的工厂。

2.1.2全光网络allopticalnetwork

全光网络是指在光层直接完成网络通信的功能,信号仅在进出网络时才进行

电/光和光/电的变换,在网络中传输的过程中始终以光的形式存在,中间采用无

源汇聚取代电节点,具备安全、管理功能的高效光网络。无源光局域网是全光网

络的主流形式。

2.1.3无源光局域网passiveopticallocalareanetwork

基于PON无源光网络技术的局域网组网方式。该组网方式采用无源光通信

技术为用户提供融合的数据、语音、视频及其他智能化系统业务,简称POL。

2.1.4无源光网络passiveopticalnetwork

由光线路终端OLT、光网络单元ONU及之间相连接的光配线网ODN组成,并

具备安全、管理功能的光传输网络,支持用户融合的数据、语音、视频及其他智

能化系统业务应用场景,简称PON。

2.1.5设备间equipmentroom

具备安装通信设施配线设备、安装有源和全光网络设备条件的房间。

2.1.6地下通信管道communicationpipeline

由管道、人孔或手孔、室外引上管和建筑物引入管等组成的通信线缆地下敷

设通道。

2.1.7光线路终端opticallineterminal

上行终结ONUPON信号,下行发送PON信号的设备,通过ODN网络连接

至ONU的PON上行接口,对ONU进行集中管理,简称OLT。

2.1.8光分配网络opticaldistributionnetwork

由光纤、一个或多个无源光分路器(或称作无源分光器)、光配线架等光器

2

件组成的无源网络,简称ODN。

2.1.9光网络单元opticalnetworkunit

终结光分配网络的分布式端点,实现PON协议,并将PON适配到用户业务接口

的设备,简称ONU。

2.1.10主干光缆feederopticalcable

OLT设备到光分路器之间的光缆。

2.1.11配线光缆distributionopticalcable

光分路器至各ONU之间的光缆。

2.1.12配线管网wiringpipelinenetwork

建筑物外引入管与楼内的竖井、管槽等组成的管网。

2.1.13千兆比特无源光网络gigabitpassiveopticalnetwork

一种下行线路速率为2.488Gbit/s,上行线路速率为1.244Gbit/s的PON接入

技术,简称GPON。

2.1.14非对称10千兆比特无源光网络10gigabitpassiveopticalnetwork

一种下行线路速率为9.953Gbit/s,上行线路速率为2.488Gbit/s的PON接入

技术,简称XG-PON。

2.1.15对称10千兆比特无源光网络10gigabitsymmetricpassiveoptical

network

一种上行线路速率和下行线路速率均为9.953Gbit/s的PON接入技术,简称

XGS-PON。

2.1.16分光比splittingratio

为PON系统中采用功率均分分光时,将一路或两路下行光信号输入分成N

路光信号输出的比值。

2.1.17光缆交接箱crossconnectingcabinet

为主干层光缆、配线层光缆提供光缆成端、跳接的交接设备。光缆引入光缆

交接箱后,经固定、端接、配纤以后,使用跳纤将主干层光缆和配线层光缆连通。

2.1.18TypeB保护TypeBprotection

TypeB保护是PON网络中OLT的PON口、主干光缆均双路冗余的保护;

2.1.19TypeC保护TypeCprotection

3

TypeC保护是PON网络中OLT的PON口、ONU双PON口,主干光缆、

光分路器和配线光缆均双路冗余的保护。

2.2缩略语

EMSElementManagementSystem网元管理系统

GPONGigabit-capablePassiveOpticalNetwork吉比特无源光网络

LMTLocal本地维护终端

MACMediaAccess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

NMSNetworkManagementSystem网络管理系统

ODNOpticalDistributionNetwork光分配网络

OLTOpticalLineTerminal光线路终端

ONUOpticalNetworkUnit光网络单元

POLPassiveOpticalLocalAreaNetwork无源光局域网

PONPassiveOpticalNetwork无源光网络

POEPoweroverEthernet以太网供电

XGS-PON10-Gigabit-capableSymmetricPassiveOpticalNetwork10Gbit/s

对称无源光网络

4

3系统工程设计

3.1一般规定

3.1.1电子工业全光网络的网络带宽容量、安全和传输性能应满足工厂业务和数

据交互发展的要求。

3.1.2电子工业全光网络功能设计应满足系统配置、性能参数、通信业务、地址

分布、基本管理、数据交换与处理、信息安全等功能要求。

3.1.3电子工业全光网络应按照不同应用需求和应用场景进行顶层规划、功能设

计和架构配置。

3.1.4电子工业全光网络选用的设备应满足电子工业作业和管理环境要求。全光

网络系统布线方式和线缆选择应满足电子工业建筑对布线系统防火的统一要求。

3.2规划设计

3.2.1电子工业全光网络系统规划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

1全光网络系统的网络总体架构应根据电子工业建筑类型和电子工业园区

的规划布局确定,并应同时满足系统扩容要求。

2应根据各类电子工业建筑和电子工业园区的用途以及用户的业务要求,

确定全光网络系统支持的业务种类和带宽。

3应根据终端用户数量确定全光网络系统的关键设备和端口数量,以及光

分路器的分光比和部署位置。

4应根据电子工业建筑和电子工业园区的功能定位、平面布局和工作区的

环境要求,以及终端配置数量确定终端保护等级类型,敷设路由和敷设方式,并

选择适合的光缆类型。

5应根据本条文3、4款确定全光网络系统的架构方案,完成设计说明、系

统拓扑图、终端配置点数表、平面图、节点详图和总平面图的设计。

3.2.2电子工业全光网络应支持语音、数据、图像及多媒体业务数据等基本传输

业务,网络带宽根据用户需求确定。

3.2.3电子工业全光网络应根据网络运行的服务质量、网络结构和网络安全要求,

5

配置相应的网络连接设备、管理设备和安全设备。

3.2.4电子工业全光网络支持的终端设备数量应根据用户工艺设备、基础设施设

备、厂务监控系统、建筑智能化系统和工位数量或面积指标确定。

3.3系统工程架构

3.3.1电子工业全光网络应由光线路终端OLT、光分配网ODN、光网络单元ONU

和核心交换设备、含安全设备的出口设备、网络管理设备等共同组成,满足电子

工厂数字化业务和应用的需求,系统架构如图3.3.1所示。

图3.3.1基于POL的全光网系统架构图

3.3.2电子工业全光网络的组网应根据应用场景确定,如图3.3.2所示,并应符

合下列规定:

1公用电信网市政光缆接入应满足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平等接入的要求;

2办公网络和设备安防网络应采用TypeB双归属保护进行保护;生产网络

宜采用TypeC双归属保护进行保护。

3宜采用不同敷设路由的主干光缆实现TypeB和TypeC保护。

4办公网络及设备安防网络、生产网络宜分别采用2台核心交换机进行双

机热备。

5办公网络及设备安防网络、生产网络宜分别采用2台OLT设备进行双机

热备。

6

图3.3.2电子工业全光网组网框图

3.4设备设置要求

3.4.1进线间内应为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预留独立安装光缆配线设备的空间。

3.4.2电子工业全光网络的出口路由器、防火墙、核心交换机应安装于信息网络

机房内。

3.4.3电子工业全光网络的OLT设备宜安装于信息网络机房,可安装于电子工

业建筑的设备间。

3.4.4电子工业全光网络的无源光分路器安装位置应根据覆盖范围确定,并应符

合下列规定:

1当工厂厂房面积较小,采用弱电间进行覆盖时,光分路器宜放置于工厂

车间的弱电间,弱电间内光分路器宜通过成端配线光缆直接与ONU连接,如图

3.4.4-1所示;

7

图3.4.4-1光分路器位于弱电间示意图

2当工厂厂房面积较大,需进行更大范围的覆盖时,宜将光分路器从弱电

间下移,光分路器宜放置于工厂工作区内的信息配线箱或机柜,信息配线箱或机

柜内光分路器宜通过成端配线光缆直接与ONU连接,如图3.4.4-2所示。

图3.4.4-2光分路器位于工作区的信息配线箱或机柜示意图

3.4.5电子工业全光网络的ONU设备应满足安装环境内化学、机械振动、高温、

潮湿、腐蚀、粉尘、爆炸等的要求,可根据应用场景在以下位置安装:

1标准机架安装;

2信息配线箱内安装;

386信息面板安装;

4生产设备内DIN导轨方式安装;

5室外挂杆箱安装。

3.5传输性能及指标

3.5.1基于无源光局域网POL的全光网络系统传输性能应满足网络端到端的全

程光信道损耗要求,全程光信道损耗值应控制在表3.5.1要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8

之间。

表3.5.1全程光信道损耗要求

GPONGPON10GGPON10GGPON

类型

ClassB+ClassC+N1N2a

最大光链路损耗(dB)28322931

最小光链路损耗(dB)13171416

3.5.2电子工业全光网络中OLT至单个ONU之间全程光信道衰减指标的设

计应根据光纤信道的实际配置、结合设计中选定的各种无源器件的技术性能指标,

计算出工程实施后预期指标应满足表3.5.1全程光信道损耗要求,可按下列公式

计算:

全程光信道衰减A=∗∗熔∗分β

nm

i=1LiAf+XA+NAC+i=1l(+3.5+.2M)C

式中:A——全程光信道衰减值;

——OLT至单个ONU之间光信道中各段光纤长度的总和(km);

n

i

i=1L——设计中规定的不含接头光纤衰减系数(dB/km);

AXf——OLT至单个ONU之间光纤信道中所有光纤熔接接头数(个);

熔——设计中规定的光纤熔接平均衰耗指标(dB);

NA——OLT至单个ONU之间光信道中活动接头数量(个);

——设计中规定的活动连接器的损耗指标(0.5dB/个);

C

A分——OLT至单个ONU之间光信道中所有光分路器插入损耗的总和

m

(diB=1)l;

β——OLT至单个ONU之间光信道中存在模场直径不匹配的光纤连接时

所引入的附加损耗(dB);

——线路维护余量(dB)。

3.5.3MC全光网络系统基于以太网/IP业务的传输时延、吞吐量和长期丢包率等传

输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宽带光纤接入工程技术标准》GB/T51380的

规定。

9

3.6系统安全

3.6.1电子工业全光网络的安全系统应由PON网络、核心交换机、防火墙、出

口路由器、加密设备以及配套专用软件等共同组成,其主要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支持用户终端的安全接入和对用户的上网行为管理;

2支持用户的远程安全接入和移动终端安全接入;

3支持DDoS攻击防御和实时入侵检测;

4支持边界访问控制和网络防病毒;

5支持安全管控、设备管理以及安全审计等功能;

6支持PON光纤上线路加密功能,应支持AES128的加密方式;

7支持OLT通过带外或带内方式进行操作维护,应支持通过SNMPv3协

议远程进行操作管理维护,可支持通过SSHv2协议进行管理;

8具备对不按照OLT带宽分配指示发光ONU的快速检测功能,OLT宜在

1秒内完成快速检测。

3.6.2信息安全系统应具有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网络审计、容灾

备份和物理安全等功能。

3.6.3电子工业全光网络安全应符合下列规定:

1网络安全设计应对非授权访问、信息泄露或丢失、破坏数据完整性、拒

绝服务攻击和病毒传播等采取防范措施;

2办公网络边界应采用串接的专用防火墙设备、入侵检测设备、防病毒设

备;

3办公网络和生产网络之间应采用防火墙或网闸隔离;

4网络安全策略应根据网络的安全性需求,按照现行国家标准《计算机信

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85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

护实施指南》GB/T25058等国家现行标准进行系统定级,并制定相应的防范策

略;

5系统应通过操作员认证机制和有效的权限管理、日志审计等功能保证系

统操作管理的安全性。

3.6.4数据安全系统宜实现数据安全隔离、数据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存储和加密

10

传输、数据备份与恢复以及进行剩余信息保护等功能。

3.6.5物理安全符合下列规定:

1物理安全环境的安全保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T2887、《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T9361、《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

统物理安全技术要求》GB/T21052和《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的有关

规定;

2电子工业全光网络所采用设备应满足系统安全,宜采用自主可控的国产

设备;

3园区室外主干层光缆宜按照环形拓扑结构设置。

3.6.6电子工业全光网络宜启用MAC地址数量限制功能,上述功能应符合下列

规定:

1OLT应支持基于ONU的MAC地址数量限制功能,限制的MAC地址数

量应可灵活配置。

2ONU应支持基于用户侧端口的用户MAC地址数量限制的功能,限制的

MAC地址数量应可灵活配置。

3当OLT或ONU学习到的MAC地址数量超过限定MAC地址数量时,

OLT或ONU应支持忽略新MAC地址直到原有MAC地址老化。

3.6.7电子工业全光网络宜启用过滤和抑制功能,上述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OLT、ONU应支持对非法帧和非法组播源的过滤功能。

2OLT和ONU应支持基于PON端口的IGMP/MLD、DHCP、ARP/ND等

协议报文的抑制功能。

3OLT、ONU应支持对特定物理端口的广播以太网帧、组播以太网帧、单

播以太网帧根据源或目的MAC地址、VLANID等域进行帧过滤和抑制;宜选

支持基于源/目的IPv4/IPv6地址,TCP或UDP端口和基于协议号的ACL访问

列表。

4ONU应支持对用户侧接口所收到的BPDU(802.1D)帧的终结和透传功

能,且可配置。OLT、ONU应支持对带有未知源MAC地址的以太网帧丢弃处理,

以防止MAC地址欺骗。

3.6.8系统应具备对恶意攻击、非法用户接入等异常情况识别及处理能力。

11

3.7系统与网络管理

3.7.1电子工业全光网网络管理系统应由EMS、NMS、LMT组成。网元级管理系统

向上对网络级管理系统应提供北向接口。网络管理系统应根据网络运营商提供与

相关资源管理系统、业务支撑系统等之间的接口。

3.7.2系统管理应支持全部的网元层和网络层管理功能。其主要管理功能应包括:

安全管理、拓扑管理、告警管理、故障诊断、性能管理、日志管理、网元软件管

理等。

3.7.3电子工业全光网网络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网络管理系统应支持对核心交换机、电子工业工厂园区出口路由器、防

火墙、OLT、ODN、ONU等设备的拓扑、配置、性能、故障、安全等管理要求。

2网络管理系统宜支持web化管理。

3网络管理系统宜支持部署在云管理平台上,提供RESTful南向接口,对

接各类云平台业务应用系统,适应网络技术发展以及应用数据开放要求。

4网络管理系统的管理界面应支持对电子工业全光网络上运行的所有有源

设备进行集中监控、维护和管理,对物理通道、业务相关的公共属性配置,业务

的开通和控制。

5同一个全光网络系统中,同一厂家的设备应由一套EMS进行集中管理。

网络规模较大或网元数量较多时,可根据情况配置多套网元管理系统分设备或分

区域进行管理。

6网络管理系统与被管设备之间的网络管理信息通道宜采用带内方式或带

内带外相结合的方式。

7网络管理系统应支持全网PON资源统一分类管理,通过资源列表可获取

状态等信息。

8网络管理系统应支持对网元进行批量远程升级,支持免下站、向导式快

速升级,支持定时升级、空闲时段升级。

9网络管理系统应支持对全网PON网络进行多点监控,覆盖ONU、ODN、

OLT及节点之间的故障点。

12

10ONU故障更换后,网络管理系统应支持远程快速恢复功能。

3.7.4电子工业全光网网络管理系统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网元连接至网元级管理系统的传输通道阻断时,EMS应能通过第二通

道获取被管理的网元信息。

2网络管理服务器和管理数据库应进行冗余配置。EMS应支持数据库备份、

恢复和复制功能。

3系统应通过操作员认证机制和有效的权限管理、日志管理等功能保证系

统操作管理的安全性。

3.8电气保护及接地

3.8.1电子工业全光网络系统设备应远离高温、潮湿、腐蚀、电磁干扰和爆炸危

险环境的场所,应根据环境条件选用相应的配线设备或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3.8.2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正常情况下,设备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20MΩ。

2设备的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

3设备交流电源口及用户端口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接入网设备过电压过

电流防护及基本环境适应性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YD/T1082对模拟雷电冲击、

电力线感应、电力线接触等指标要求。

4设备电源口及用户端口应按表3.8.2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防护能力要求。

表3.8.2应用场景防护要求表

应用场景电源口参数以太网用户端口参数

室内电涌:差模4kV,共模6kV电涌:差模0.5kV,共模4kV

室外通用电涌:差模6kV,共模6kV电涌:差模1.5kV,共模4kV

(箱体内安冲击电流:差模20kA,共模

装,园区道路20kA

边立杆或挂

墙安装)

室外空旷高电涌:差模6kV,共模6kV电涌:差模1.5kV,共模6kV

暴露区域冲击电流:差模20kA,共模冲击电流:共模3kA/8线(非

13

(厂房顶部20kAPoE);差模250A,共模3kA/8

区域)线(PoE)

5设备的电磁兼容性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

扰限值和测量方法》GB9254以及《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17618的规定。

3.8.3在电子工业工厂建筑的进线间、设备间及各楼层弱电间内均应设置局部等

电位联结端子板。上述区域内所有设备的可导电金属外壳、各类金属导管、金属

槽盒、建筑物金属结构等均应作等电位联结并可靠接地。

3.8.4爆炸性环境中应设置等电位联结,配线管网的箱、盒、金属导管等外部可

导电部件应接入等电位系统。

3.8.5在爆炸危险环境内,ONU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采用专用的接地线可

靠接地。

3.8.6电子工业工厂建筑内布线光缆、电缆等宜采用金属管槽敷设时,管槽应保

持连续的电气连接,并应有不少于两点的可靠接地连接点。

3.8.7当光缆从电子工业建筑外引入建筑物时,光缆的金属护套或金属构件应在

入口处就近与等电位联结端子板连接;室外部分光缆的金属护套或金属构件接地

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GB51158的相关规定。

3.8.8配线机柜或配线箱接地端子板应采用两根不等长度,且截面不小于6mm2

的绝缘多股铜芯软导线接至就近的等电位联结端子板,接地线应加装铜接线端子,

并应压接或焊接牢固。

3.8.9全光网络系统的保护性接地和功能性接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

阻应按其中最小值确定。当单独设置系统接地体时,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当采用接地系统时,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

3.8.10布线系统的接地系统中存在两个不同的接地体时,其接地电位差不应大

于1Vr.m.s。

3.8.11系统的电气保护及接地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

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

和《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的有关规定。

14

4系统配置

4.1一般规定

4.1.1电子工业全光网络配置应以近期需求为基础,兼顾中远期发展需求;选用

的设备应具有扩展性和升级能力。

4.1.2应根据带宽需求和全程光信道损耗设计系统架构和设备配置等。

4.1.3应根据带宽需GPON技术或者XG(S)-PON技术,宜采用XGS-PON技术

以满足将来的演进需求,可采用XGS-PONCombo支持多种业务接入。

4.1.4电子工业全光网络设备的结构型式应能承受电子工业环境中化学腐蚀、日

照、雨淋、振动、湿热、电磁辐射等影响。可根据使用环境选用户外型、防腐型、

耐震型、耐湿热型、防爆型等设备。

4.1.5电子工业全光网络设备的抗震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机电工程抗

震设计规范》GB50981和行业标准《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YD5059的

规定。

4.2系统管理设备设计及选型

4.2.1电子工业全光网系统管理设备设计及选型应根据网络运行的业务信息流

量、服务质量要求和网络结构等配置相应的管理设备。

4.2.2系统管理设备应具备告警管理、性能管理、拓扑管理、报表管理、PON

网络部署、PON资源管理等功能。

4.2.3电子工业全光网络系统管理设备设计及选型宜符合下列规定:

1500~30000台ONU的中大型电子工业全光网络宜采用服务器网管;

2小于500台ONU的小型电子工业全光网络可采用台式机网管;

3电子工业全光网络也可采用云端服务器网管。

4.3光线路终端设计及选型

4.3.1电子工业全光网络的OLT应具备高带宽、高密度和高转发性能。

15

4.3.2大规格及中规格OLT宜采用插卡式,小规格OLT宜采用插卡式或单机版;

插卡式设备应支持GPON板卡和XGS-PON板卡混插的功能;OLT设备选型应

符合表4.3.2的规定。

表4.3.2OLT选型参考表

负荷分担模式插卡式单机版

规格类型大规格中规格小规格

主控板交换容量(Gbit/s)≥3600≥3600s≥480不涉及

业务板槽位带宽能力(Gbit/s)≥100≥100≥80不涉及

MAC地址数(个)≥262143≥262143≥262143≥32768

IPv4路由表≥65536≥65536≥65536≥8192

IPv6路由表(条)≥16384≥16384≥16384≥4096

单框支持GPON端口数(个)≥240≥112≥32≤16

单框支持XG-PON、XGS-PON端口

≥120≥56≥16≤16

数(个)

PON口传输距离(km)≥20≥20≥20≥20

TypeB/TypeC保护支持支持支持支持

双主控板、双电源板冗余备份支持支持支持

4.4光网络单元设计及选型

4.4.1电子工业全光网络的ONU应根据支持的业务类型、功能要求和安装环境

等因素确定配置和选型。

4.4.2电子工业全光网络的ONU应满足所承载业务的保护要求,并宜符合下列

规定:

1生产网络宜选用支持TypeC保护的双PON口上行的ONU;

2办公网及设备安防网宜选用支持TypeB保护的单PON口上的ONU。

4.4.3电子工业全光网络中生产网络场景的ONU设计与选型宜符合表4.4.3的

规定。

16

表4.4.3生产网络场景ONU选型推荐表

设备类型主要功能接口要求支撑业务安装方式

信息配线箱安

以太网,IP数据,IP

生产类型1数据接入以太网口装,生产设备内

视频

DIN导轨安装

生产类型2数据接入,可双PON上行口,以太网,IP数据,IP信息配线箱安

选POE供电以太网口视频装、生产设备内

DIN导轨安装,

可选防爆箱安装

生产类型3数据接入,串双PON上行口,以太网,IP数据,IP信息配线箱安

口及数字量以太网口,视频,物联终端,传装、生产设备内

输入输出RS485/232接感器,工业控制终端DIN导轨安装

口,DI/DO接口

生产类型4数据接入,可双PON上行口,以太网,IP数据,IP标准19英寸机柜

选POE供电以太网口视频

生产类型5数据接入,串双PON上行口,以太网,IP数据,IP标准19英寸机柜

口及数字量以太网口,视频,物联终端,传

输入输出RS485/232接感器,工业控制终端

口,DI/DO接口

4.4.4电子工业全光网络中办公网络场景的ONU设计与选型宜符合表4.4.4的

规定。

表4.4.4办公网络场景ONU选型推荐表

设备类型主要功能接口要求支撑业务安装方式

以太网,IP数据,

办公类型1数据接入以太网口信息配线箱安装

IP视频

数据接入,语以太网口,POTS以太网,IP数据,

办公类型2信息配线箱安装

音接入口IP视频,模拟话音

数据接入,以太网口,POE供以太网,IP数据,

办公类型3信息配线箱安装

POE供电电IP视频,POE

数据接入,以太网,IP数据,挂墙安装或吸顶

办公类型4以太网口,Wi-Fi

Wi-FiIP视频,Wi-Fi安装

数据接入,以太网口,POE供以太网,IP数据,

办公类型519英寸机柜安装

POE供电电IP视频,POE

数据接入,可以太网口,可选以太网,IP数据,

办公类型686信息面板安装

选Wi-FiWi-FiIP视频,Wi-Fi

4.4.5电子工业全光网络中安防网络场景的ONU设计与选型宜符合表4.4.5的

17

规定。

表4.4.5安防网络场景ONU选型推荐表

设备类型主要功能接口要求支撑业务安装方式

安防摄像机接以太网,IP数据,

安防类型1以太网口信息配线箱安装

入,门禁接入IP视频

安防摄像机接

以太网口,POE以太网,IP数据,

安防类型2入,门禁接入,信息配线箱安装

供电IP视频,POE

POE供电

安防摄像机接

以太网口,POE以太网,IP数据,

安防类型3入,门禁接入,19英寸机柜安装

供电IP视频,POE

POE供电

安防摄像机接室外一体化设

以太网口,可选以太网,IP数据,

安防类型4入,门禁接入,计,采用室外型

POE供电IP视频,可选POE

POE供电信息配线箱安装

4.5光分路器设计及选型

4.5.1插片式和盒式光分路器指标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平面光波导集成光

路器件第1部分:基于平面光波导(plc)的光功率分路器》YD/T2000.1的规定,

光学性能应符合表4.5.1-1、表4.5.1-2的规定。

表4.5.1-11×NPLC均分光分路器光学特性

指标

参数单位

1×41×81×161×241×321×64

工作带宽nm1260~1650

插入损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