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1)古诗中有思乡之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木兰诗》中形象地概括木兰从离家出征至胜利回朝的全过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此夜曲中闻折柳②.何人不起故园情③.故园东望路漫漫④.双袖龙钟泪不干⑤.万里赴戎机⑥.关山度若飞⑦.朔气传金柝⑧.寒光照铁衣⑨.将军百战死⑩.壮士十年归【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折柳、故园、漫漫、袖、赴、戎、度、朔、柝。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问题。祥子昏昏沉沉地睡了两zhòu夜,虎妞着了慌,到娘娘庙求了个神方:一点香灰之外,还有两三味草药。给他灌下去,他的确睁开眼看了看,可是待了一会儿又睡着了,嘴里唧唧咕咕的不晓得说了些什么。虎妞这才想起去请大夫。扎了两针,服了剂药,他清xǐng过来,一睁眼便问:“还下雨吗?”第二剂药煎好,他不肯吃。既心疼钱,又恨自己这样的不济……为证明他用不着吃药,他想马上穿起衣裳就下地。可是刚一坐起来,他的头像有块大石头赘着,脖子一软,眼前冒了金花,他又倒下了。什么也无须说了,他接过碗来,把药吞下去。他躺了十天……刚顾过命来,他就问虎妞:“车呢?”(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①zhòu夜_____②清xǐng_____③煎好_____④赘着_____(2)“什么也无须说了”中“什么”的词性是()A.副词 B.连词 C.代词 D.介词(3)什么原因使祥子昏昏沉沉大病一场?祥子问起的那辆车后来的命运怎样了?【答案】(1)①.昼②.醒③.jiān④.zhuì(2)C(3)祥子为多赚钱,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被暴雨淋坏了身子,大病一场。这辆车后来因妻子虎妞难产而死,为筹钱埋葬虎妞而卖掉了。【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①昼夜:读音zhòuyè,指白日和黑夜。②清醒:读音qīngxǐng,指(头脑)清楚,明白。③煎:读音jiān,指熬。④赘:读音zhuì,指多余的,多而无用的。【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词性。结合上文“第二剂药煎好,他不肯吃。既心疼钱,又恨自己这样的不济……为证明他用不着吃药,他想马上穿起衣裳就下地。可是刚一坐起来,他的头像有块大石头赘着,脖子一软,眼前冒了金花,他又倒下了”的内容可知,“什么”属于代词,代指祥子要为自己证明不用吃药的语言。故选C。【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在虎妞请医问药后,根据“他清醒过来,一睁眼便问:‘还下雨吗?’”以及“第二剂药煎好……这样的不济”等内容可知,祥子生病的原因是生活艰难,为了多赚钱养活家里,在烈日里和暴雨下拉车,被暴雨淋坏了身子。祥子在烈日暴雨下所拉的车是他三起三落中第三次买的车,即祥子娶了虎妞后,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后来又卖车,则属于三落中的第三落,即虎妞因为难产死去,为了办理虎妞的丧事,祥子不得不把车卖了换钱。3.复兴学校举行“天下国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孟晚舟归国前发表的演讲中语句“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火遍全网。请你仿照该句式,再仿写一个句子。(2)小亮同学参加学校举办的“爱国”主题演讲,下面是演讲稿的一部分,请你按照要求修改。细微末节处,皆是真情流露。【甲】当我们听到《中华儿女》《炎黄子孙》这样的词汇时内心所有的归属感,【乙】当我们在赛场上听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的心潮澎湃,当我们看到祖国取得的成就时内心不可遏制的自豪感,【丙】这些积极的感受、美好的情愫就是爱国!①【甲】处画线句子有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请提出修改意见。②【乙】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③把【丙】处画线句子改为反问句。(3)阅读下面的两幅统计图,请从中概括出两条主要信息。【答案】(1)示例:如果理想有色彩,那一定是中国红。(2)①“中华儿女”“炎黄子孙”不能用书名号,应改为引号。②“当我们在赛场上听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的心潮澎湃”搭配不当,应把“听到”改为“看到”。③难道这些积极的感受、美好的情愫不就是爱国?(3)中学生了解英雄人物的途径主要事社会、学校和家庭。大部分中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态度都很热情。【解析】【小问1详解】考查仿写,开放类试题,与例句格式相同,语义相关即可。如:如果志向有颜色,那一定军装绿。【小问2详解】①考查标点运用。“中华儿女”“炎黄子孙”是特定称谓,应用引号,不用书名号。②考查病句修改。“听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搭配不当,改“听到”为“看到”。③考查句式转换。陈述句改为反问句,可填加反问词“难道”和句末加疑问词“吗”。如:这些积极的感受、美好的情感难道不是爱国吗?【小问3详解】考查从表格中得出结论。根据第一个图表可知,中学生了解英雄人物的途径,百分之五十六是社会,百分之二十一是学校,百分之十七是家庭,百分之六是其它。可得结论:中学生了解英雄人物的途径主要事社会、学校和家庭。根据第二个图表可知,中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态度热情很高的占到了百分之六十七,超过了多半数。可得结论:大部分中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态度都很热情。二、阅读(55分)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工农革命军第一个春节胡松涛①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上了井冈山,建立井冈山根据地。②在欢庆胜利、迎接新年的氛围中,毛泽东发现:有的同志不注意保护中小商人的利益,甚至把小商小贩的货物没收了,把药店里称药的戳秤也拿走了。毛泽东深切地感到,在这支刚刚组建的由农民、小资产者、游民无产者和旧军人组成的部队中,许多人身上还带着旧军人和流氓无产者的习气。几个月前,部队上井冈山途中,曾经出现过偷吃老百姓的红薯、私藏打土豪缴获的银元等事情。毛泽东因此提出工农革命军“三项纪律”:一、行动听指挥;二、不拿群众一个红薯;三、打土豪要归公。毛泽东在思考和探索着如何改造这支部队,塑造一支真正的人民军队。③1月25日,正月初三,毛泽东宣布工农革命军的“六项注意”:“还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不拉伕、请来伕子要给钱,不打人不骂人。”毛泽东对“六项注意”一条一条地进行解释。他要求,部队每到一地,都要检查“六项注意”的执行情况。有个老百姓说:光“还门板”不行,各家各户的门板大小不一样,你还到我家的门板,是别人家的门板,我家的门安不上。毛泽东一听,把“还门板”改为“上门板”。他要求部队从老百姓家借了门板,不能一还了事,还要给人家安上门板,防止还错了。④毛泽东提出的“六项注意”与两个月前提出的“三项纪律”结合在一起,叫作“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这是人民军队著名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前身。“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是毛泽东为工农革命军量身定做的纪律,其中的每一句话,看似很小、很平常、很具体,甚至很琐碎,却是小处着眼、细处入手,针对的都是旧军队、旧军人最容易犯的毛病,解决的都是部队建设的大问题。它包含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表明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与土匪、旧军队和农民起义军的根本区别。很快,有人把“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编成了歌曲,曲调是快板式的,唱起来非常顺口。春节里,这首歌在部队流行起来。跟着毛泽东上井冈山、亲历毛泽东制定“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过程的罗荣桓说:“毛泽东同志亲手制定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将革命军人如何对待人民群众,用最具体、最简要的语言固定下来。”⑤按当地的习惯,正月里都是年。当解放了的遂川人民正红红火火地过新年、闹元宵时,赣军第27师以一个营的兵力,占领宁冈县新城,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第一次“进剿”。2月18日,毛泽东指挥工农革命军与敌人激战半天,攻克新城,全歼守军一个正规营和一个靖卫团共500多人,击毙守军营长、活捉宁冈县长,粉碎了赣军对井冈山根据地的第一次“进剿”。⑥战斗结束后,数百名俘虏被押送过来,有的战士和农民出于对敌人的愤恨,打骂俘虏。毛泽东立即予以制止,随后宣布工农革命军宽待俘虏政策:不打骂俘虏,受伤者给予治疗,愿留的收编入伍,要走的发给路费。毛泽东一改历史上不把俘虏当人看的旧做派,提出“优待俘虏”,把俘虏当人,不杀,不打,不骂,给予尊严。毛泽东的这一举措,一举两得:留下来的,为革命军队增添源源不断的活水;资遣回去的,做了革命军的义务宣传员。赣军的《九师旬刊》对此哀叹道:“毒矣哉!”⑦战士们高兴地说:“‘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教我们如何当好兵,游击战口诀教我们如何消灭敌人,优待俘虏教我们如何瓦解敌人。这个春节过得好啊!”⑧井冈山老表的春节,一直过到农历二月二。老百姓也说这个春节过得好,他们唱道:“过新年,过新年,今年不比往常年,共产党军来到了,镰刀斧头挂起来……过新年,过新年,你拿斧头我拿镰,高举红旗开大会,又打土豪又分田。”⑨工农革命军的第一个春节,就这样有声有色地度过了。这是人民军队诞生后的第一个春节。几个月后,“朱毛会师”,工农革命军改名为“红军”……(选自《解放军报》,2023年1月26日,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出现“1927年10月”“1月25日”“2月18日”表示时间的词语,采用顺叙的顺序。B.“三项纪律”出台背景是刚组建的革命军许多人身上还带着旧军人和流氓无产者的习气。C.“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提出后,老百姓把它编成了歌曲,对纪律的宣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D.文章通过战士们和老百姓的反应,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革命军在春节所取得的成功。(2)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第一个春节中做了哪些事情?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3)按照要求赏析下面句子。①毛泽东一听,把“还门板”改为“上门板”。(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②“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教我们如何当好兵,游击战口诀教我们如何消灭敌人,优待俘虏教我们如何瓦解敌人。(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4)文章引用罗荣桓的话和赣军的《九师旬刊》哀叹的内容,分别有什么作用?(5)从文中工农革命军的表现,可以看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请列举两条。【答案】(1)C(2)制定、宣布和宣传“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进剿”;宣布和实行工农革命军宽待俘虏政策。(3)①加点词语仅仅改动一字,充分表明了毛泽东注意倾听群众意见,维护群众利益。②运用排比修辞,表明了工农革命军实行政策的效果,语言富有气势。(4)引用罗荣桓的话,是为了说明毛泽东在制定“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和历史意义。引用赣军的《九师旬刊》哀叹的内容,反衬出宽待俘虏政策达到了连敌人也害怕的效果。(5)示例:明的纪律解决了部队建设的大问题,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确立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维护群众利益,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解析】【小问1详解】此题考查内容理解。C.有误,此项“老百姓把它编成了歌曲”错,原文第④段说的是“有人把‘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编成了歌曲”,没有说是老百姓。故选C。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由文章第②段“毛泽东因此提出工农革命军‘三项纪律’”,第④段“毛泽东提出的‘六项注意’与两个月前提出的‘三项纪律’结合在一起,叫作‘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可以概括为:制定、宣布和宣传“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由第⑤段“赣军第27师以一个营的兵力,占领宁冈县新城,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第一次‘进剿’。2月18日,毛泽东指挥工农革命军与敌人激战半天,攻克新城,全歼守军一个正规营和一个靖卫团共500多人,击毙守军营长、活捉宁冈县长,粉碎了赣军对井冈山根据地的第一次‘进剿’”,概括为: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进剿”;由第⑥段“毛泽东立即予以制止,随后宣布工农革命军宽待俘虏政策”,可以概括为:宣布和实行宽待俘虏政策。【小问3详解】此题考查词句赏析。①文章第③段“毛泽东一听,把‘还门板’改为‘上门板’”,“还门板”与“上门板”,改动一字,表明要求更加具体,表明了毛泽东注意倾听百姓意见,维护百姓利益。②文章第⑦段“‘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教我们如何当好兵,游击战口诀教我们如何消灭敌人,优待俘虏教我们如何瓦解敌人”,三个“……教我们……教我们……教我们”的句式,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气势,从不同角度表明了工农革命军实行政策的效果,使语言富有感染力。【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句子作用。结合第④段“毛泽东同志亲手制定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将革命军人如何对待人民群众,用最具体、最简要的语言固定下来”分析,引用罗荣桓的话,是为了说明毛泽东制定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赢得了民心,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历史意义。结合第⑥段“战斗结束后,数百名俘虏被押送过来,有的战士和农民出于对敌人的愤恨,打骂俘虏。毛泽东立即予以制止,随后宣布工农革命军宽待俘虏政策:不打骂俘虏,受伤者给予治疗,愿留的收编入伍,要走的发给路费”“赣军的《九师旬刊》对此哀叹道:‘毒矣哉’”分析,引用赣军的《九师旬刊》哀叹的内容,反衬出宽待俘虏政策瓦解了敌人的斗志,达到了连敌人也害怕的效果。【小问5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结合第②段“毛泽东因此提出工农革命军‘三项纪律’:一、行动听指挥;二、不拿群众一个红薯;三、打土豪要归公。毛泽东在思考和探索着如何改造这支部队,塑造一支真正的人民军队”分析,严明的纪律使部队建设得到保证,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结合第③段“毛泽东一听,把‘还门板’改为‘上门板’”分析,军队以维护群众利益为宗旨,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结合第⑥段“宣布工农革命军宽待俘虏政策”“毛泽东一改历史上不把俘虏当人看的旧做派,提出‘优待俘虏’,把俘虏当人,不杀,不打,不骂,给予尊严。毛泽东的这一举措,一举两得:留下来的,为革命军队增添源源不断的活水……”分析,宽待俘虏政策壮大了革命军队;另外,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取得了老百姓的支持。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养花与种菜艾诺依①【A】在四合院的红墙边缘探出了一树繁花,那是香气四溢的槐花,一串串在风中舞动,摇曳生姿,敞篷般的树干遮蔽着幽静的地方,透过枝干缝隙的光芒,肆意折射在水泥路上。②【B】北京的槐树有两种,一类是国槐,一类是洋槐。虽然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树木,但是两者有很多不同之处。国槐的花期在夏末,多作中药或染料。洋槐也称刺槐,花期偏早,春天四五月开花,不仅有抗旱能力,可以固沙保土,而且花香四溢,可以作为蜜源和香料,是我国四大名蜜之一,还可以制作蒸槐花、槐花奶茶、槐花茶和槐花饼等美食。路边的槐花飘洒一地,好似铺了一层白嫩的地毯,为坚硬的水泥地增添些许点缀,令人心生暖意。③【C】小杨姐邀请我共食槐花。只见槐花裹了一层“金色面甲”盛放在盘子里,味道像极了炸野菜。虽然槐花菜式品貌不扬,我却感受到了友人的情谊,在孤独又茂盛的老槐树下,烹煮简单的饭食,即可让世道的坎坷、生活的杂乱一一随风而去。④我也曾执着于养花,五颜六色花朵的绽放可以带来不同的风景,随意搭配的摆放总会散发出盎然生机。在戴口罩的日子里;我目光调转,开始在家研究水培蔬菜。那天折腾一个下午,我才把红薯、萝卜、洋葱、蒜苗一一栽置在器皿中,又把它们按照高矮顺序摆在了花盆的木质底座上,最后趁着夕阳西下的光线,用手机留下美好的一刻,开心、满足环绕着我,静静欣赏着自己的杰作。⑤看着它们长出根须,又看着它们向上攀升的叶子,一节节的绿意带来了复苏和新生。我突然发现比种花更有收获感的方式是“种菜”,拥有土地的人们一定是内心踏实的。尽管我不能回归大地,但可以在自己的一片小角落里,耕耘着独有的菜园,我还把这样绿色无公害的小苗与果实分享给家人。可惜菜的长势无法像想象中那么可喜。⑥不久后,这个角落又变成了干净的一片空白。只是我更加关心粮食和蔬菜,从花花绿绿的间隙之中,看到了植物的可贵,这大约从远古神农氏说起,从辨药尝百草发展到五谷农业,随着岁月静好,我们时常会淡忘,新鲜核桃有绿色的果皮,小米是“春种一粒粟”中的“粟谷”,也是狗尾巴草属植物,玉米的秸秆去掉外皮里面如甘蔗般脆甜,沉甸甸的榆钱摇曳枝头,而打碗花据说是只要一碰就会打破碗的花,也是兔子爱吃的“美味佳肴”,它的含钙量很高,难怪兔子个个跑得快。⑦野生蔬菜是大自然的恩赐,是救荒使者也是健康卫士,翻阅书本记载的中国野菜,在中国历史上曾经长期扮演着救荒的角色,帮助人们度过了无数灾荒之年,近年来,野菜重新被人们更好地认识、鉴别和食用,营养价值也逐步得到认可。⑧“春食野菜赛仙丹”,其实最先感受到春天温暖的并不只有鸭子,还有漫山遍野的各种野菜,全都欣欣然从松软的泥土中钻出头来。由于家中老人的缘故,似乎小时候的饮食和野菜密不可分。印象最深的是姥姥家院门外有棵香椿树,平时无人问津,到了长芽的时候,亲戚朋友拿着长长的竹竿,竿顶绑上一个铁弯钩用来采摘香椿。老人说:“香椿发芽了!”孩子们就一窝蜂地跑到门后把竹竿抬出来,抬着脑袋等香椿打落在地。还有一些美味可口的野菜也是餐桌常客,家里人常用来包包子、饺子的高钙之王“荠菜”;与艾草很像、可做艾的替代品的蒌蒿,取嫩芽的部分焯水之后与香干丝同炒;裹上面粉蒸熟的榆钱,蘸料吃的紫苏叶,后来,又尝到南方人喜欢炒菜的茭白,也是水八仙之一。也有的花品类像槐花一样,不仅可以欣赏,也可以食用,比如桔梗又叫四叶菜,还有洛神花、金银花、萱草花、木槿花等等。⑨古有卸甲归田,今有养花种菜。在菜旁边养一些点缀的花种子,春风一吹就长起来。如果有小孩,一定和他一起养花种菜,从小苗到结果,每天都能看到它们的成长,内心收获喜悦。孩子们会发现人生很长,不是所有付出最终都会开花结果,即使经历一次次失败,生命的期待与感知才是最重要的成果,越亲近自然的孩子,越有灵气。⑩种花是理想,种菜是生活。在温饱之间增添趣味,生活质朴安逸。我们可以有理想,也可以拥抱生活。(选自2023年2月1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1)把下面句子还原到文中,确切的位置是()槐花树总是不一样的。A.【A】处 B.【B】处 C.【C】处(2)梳理文章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共食槐花→①_________→②_________→食用野菜(3)文章第⑦段内容能否删去?为什么?(4)作者为什么说“如果有小孩,一定和他一起养花种菜”?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答案】(1)B(2)①.水培蔬菜②.采摘香椿(3)不能删去。第⑦段说明野菜在历史上充当着救荒使者的角色和现在的健康卫士身份,突出了野菜的价值;既承接第⑥段所写各种植物的可贵,又引出下文食用野菜的内容。(4)因为养花种菜可以亲近自然,越亲近自然的孩子,越有灵气。孩子们会每天看到花、菜的成长,内心收获喜悦。孩子们会发现人生很长,不是所有付出最终都会开花结果,即使经历一次次失败,生命的期待与感知才是最重要的成果。【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句子衔接。结合【A】“在四合院的红墙边缘探出了一树繁花,那是香气四溢的槐花,一串串在风中舞动,摇曳生姿”可知,此处的内容与槐花有关;结合【B】“北京的槐树有两种,一类是国槐,一类是洋槐。虽然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树木,但是两者有很多不同之处”,可知,此处的内容与槐树有关,介绍槐树种类和不同之处;结合【C】“小杨姐邀请我共食槐花”可知,此处内容与吃槐花有关;结合“槐花树总是不一样的”可知,此句与槐树有关。故选B。【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和概括文章内容。结合第④段“我目光调转,开始在家研究水培蔬菜”可知,“我”开始研究水培蔬菜;结合第⑧段“印象最深的是姥姥家院门外有棵香椿树,平时无人问津,到了长芽的时候,亲戚朋友拿着长长的竹竿,竿顶绑上一个铁弯钩用来采摘香椿”可知,亲戚朋友们采摘香椿;【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段落作用分析。首先回答:不能删去,然后分析原因。内容上,第⑦段“野生蔬菜是大自然的恩赐,是救荒使者也是健康卫士,翻阅书本记载的中国野菜,在中国历史上曾经长期扮演着救荒的角色,帮助人们度过了无数灾荒之年”可知,这段内容是说明野菜在历史上充当着救荒使者的角色和现在的健康卫士身份,突出了野菜的价值;结构上,承上启下,结合第⑥段“不久后,这个角落又变成了干净的一片空白。只是我更加关心粮食和蔬菜,从花花绿绿的间隙之中,看到了植物的可贵,这大约从远古神农氏说起,从辨药尝百草发展到五谷农业”,第⑧段“‘春食野菜赛仙丹’,其实最先感受到春天温暖的并不只有鸭子,还有漫山遍野的各种野菜,全都欣欣然从松软的泥土中钻出头来”可知,第⑦段既承接第⑥段所写各种植物的可贵,又引出下文食用野菜的内容。【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结合第⑨段“如果有小孩,一定和他一起养花种菜,从小苗到结果,每天都能看到它们的成长,内心收获喜悦。孩子们会发现人生很长,不是所有付出最终都会开花结果,即使经历一次次失败,生命的期待与感知才是最重要的成果,越亲近自然的孩子,越有灵气”可知,因为养花种菜可以亲近自然,越亲近自然的孩子,越有灵气;孩子们会每天看到花、菜的成长,内心收获喜悦;孩子们会发现人生很长,不是所有付出最终都会开花结果,即使经历一次次失败,生命的期待与感知才是最重要的成果。
6.阅读回答问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①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②,唯傅修期耳。”(《傅永勤学》)【注】①寻:不久。②露布:公开的文告。(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①但当涉猎②及鲁肃过寻阳③有友人与之书④永乃发愤读书(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②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3)【甲】【乙】文中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都写了别人对两人的评价,有什么作用?【答案】(1)①阅读。②等到。③信。④于是。(2)①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②就请教洪仲,洪仲狠狠地责备他,不给他答复(帮他回信)。(3)他们身份相同,都是武将;认识到读书意义后都能刻苦学习,都有惊人进步。侧面烘托他们的进步惊人。【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①句意: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猎:阅读。②句意: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及:等到。③句意: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书:信。④句意:于是傅永就发奋读书。乃:于是。【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岂,难道。欲,想要。治经,研究儒家经典。博士,主管经学传授的学官。(2)请,请教。让,责备。而,表顺承。报,回复。【小问3详解】第一问:考查人物形象。根据甲文中的“蒙辞以军中多务”和乙文中的“上马能击贼”可知,两人都是武将,身份相同。根据甲文中的“蒙乃始就学”“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和乙文中的“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可知,两人都听从了他人的劝告,认识到读书学习的重要,从此刻苦学习,最终有了惊人的进步。第二问:考查写作手法。甲文中,鲁肃见到吕蒙后评价他“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进步惊人。乙文中,帝发出的感叹“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唯傅修期耳”,从侧面表现了傅永的进步惊人。【点睛】参考译文:【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应当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乙】傅永,字修期,是清河人。小的时候跟随叔父傅洪仲从青州进入魏国,不久又投奔南方。他很有气魄和才干,勇气过人,能够用手抓住马鞍,倒立在马上飞快地奔跑。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却不会回信,就请教洪仲,洪仲狠狠地责备他,不给他答复(帮他回信)。于是傅永就发奋读书,广泛阅读经书和史书,兼有文韬武略。皇上常赞叹说:“战场上能击退贼兵,平时能作文书,只有傅修期了。”三、写作(55分)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进入初中以后,我们在学习上、生活上一定发生了不少的变化。这些变化也许使我们快乐、兴奋、充满信心,也许使我们困惑、忧虑、不知所措……这时,老师的理解、亲友的鼓励、环境的熏陶、书籍的启迪,都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请以《感谢你,给我前进的动力》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提示与要求】(1)自选文体。(2)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答案】范文:感谢你,给我前进的动力古人曾经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于这句话,我深有体会。上一年级的时候,我认识的字还不多,但已经开始了阅读。那时读的都是一些简短的注音童话故事,故事虽然很短,却让我很着迷,小心眼里装的都是那些童话小人物,像小黄狗、小花猫、骗人的狐狸、凶恶的大灰狼等等。到了二年级我就开始读整本的童话故事了,《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是我最喜欢的童话书,书里那一个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钛复合材料钎焊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金属溅射镀膜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轧烘联合机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跨渠道活动管理(CCCM)软件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调理食品行业市场发展分析与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装载平台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蝴蝶刀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藜麦种子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菠菜种子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节能饮水机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竞争格局与投资价值预测研究报告
- 订餐协议合同协议
- 房屋征拆合同协议
- Unit 1 Growing up (Period 1)(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沪教牛津版(深圳用)英语六年级上册
- 湖南湘潭高新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2024
- 2025春季学期国开电大本科《政府经济学》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1至4)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进阶试题及答案
- 2025年03月四川成都农业科技中心公开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北京体育大学招聘考试真题
- 防灾减灾应急知识培训
- 2025年志愿者服务日知识竞赛考试指导题库150题(含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玄武岩纤维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