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1页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2页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3页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4页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做最佳旳教师第1页

一、什么是“最佳教师”?“没有最佳,只有更好。”曾经风光一时澳柯玛空调在做广告宣传时这样说。“做最佳自己!”我一再对学生这样说。“做最佳教师!”目前,我这样对自己说。几种说法矛盾吗?我认为不矛盾。“最佳”是相对旳,由于这是永远没有止境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最佳”其实就是“更好”;不过,理直气壮地提出“做最佳自己”,则表明了一种更高人生和事业标杆,虽然这个“最佳”永远达不到,但一种比一种“更好”便汇成了一种人毕生“最佳”!

第2页我所谓“做最佳自己”,强调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自己和今天自己比,不停地超越自己。这里“自己”不是抽象人,而是详细张三李四;而详细张三李四都是有详细职业,因此,“做最佳自己”便意味着要尽量在自己职业中抵达自己能力所能抵达最佳程度。20数年前,我在给一位高三学生信中曾这些写道――谁都渴望成为英雄豪杰、伟人巨匠,但受自身条件、社会环境等制约,真正成为艺术家、文学家、企业家,只是少数。“人比人,气死人”,由于你比人,处在人类文明金字塔尖,当然越比越认为自己无能。不过,请别忘了,虽然也许你永远成不了“家”,但通过努力,你却完全可以成为最佳“我”。第3页有人说:“每个人都是一棵树。”确实,我们生活世界象一片森林,其中有人是乔木,有人是灌木;有人是参天白杨,有人是婆娑杨柳。你即将毕业,也许升入大学,也许参与工作,但志愿与职业选择目前还不能取决于你自己。你此前理想都是很好,但现实并非可以随心所欲。因此,问题不在于你做什么,而在于你要成为最佳——你也许不是最漂亮,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颖,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杰出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对旳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明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教师;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个体户”,也要当最受顾客赞道劳动者!你也许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一般人里最佳那一种!这话是写给这位学生,其实也是写给我自己。第4页二、“最佳教师”应当有着怎样情怀?(1)童心:和学生保持共同爱好做有童心教育者--用小朋友眼睛去观测,用小朋友耳朵去倾听,用小朋友爱好去探寻,用小朋友情感去热爱!第5页(2)爱心:师生之间互相依恋“对孩子依恋之情――这是教育修养中起决定作用一种品质。”(苏霍姆林斯基)我为何要回到学校?车站惜别第6页(3)责任心:和孩子一道成长,为共和国培养现代公民!我把什么样人奉献给未来民主中国?为共和国培养现代公民和公共知识分子!陶行知--“民主教育是教人做主人,做自己主人,做国家主人,做世界主人。”“今日学生,就是未来公民。未来所需要公民,即今天所应当养成学生。”第7页(4)专家:课堂教学很棒,并有专业造诣“最佳教师”首先应当是某一学科领域“专家”。他当然必须要有杰出并且深受学生欢迎教学艺术,但还不能仅止于此,他还应有教学以外与自己专业有关一技之长:教数学,不妨在课余研究一点数学“猜测”;教物理,最佳同步又是一种科技制作能工巧匠;教政治,能不时刊登某些经济学小论文;教语文,也许又是一位楚词研究者……教学艺术和专业专长,使教师对学生产生一种热爱科学、不停进取潜移默化感染教育作用,也使教师本人对学生保持着一种源于科学、源于知识人格魅力。第8页(5)思想家:做一种反思型教师“最佳教师”同步又应当是一位“思想家”。带着一颗思索大脑从事每天平凡工作。成天忙于应付补课、编资料而使自己思想视野愈来愈狭窄、思维触觉越来越麻木“教书匠”,显然无法胜任“素质教育”重任。作为“思想家”教育者,在既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详细教育工作同步,还应反思自己教育行为乃至教育细节,同步能不停关怀着、思索着社会发展与学校教育互相影响,甚至现代思想理论界热门讨论、国际上风云变幻都能使他想到自己教育。第9页(6)心理学家:专心灵赢得心灵“最佳教师”还应是一位“心理学家”。真正有效教育应当是针对学生个性教育,这必然要讨教师具有发现、发挥、发展学生独特个性技巧与艺术。因此,教育者必须拥有良好心理学修养,善于走进中学生心灵之中,敏锐地感受学生心理变化,与他们心心相印,息息相通——正如赞可夫所说:“对于一种有观测力教师来说,学生欢乐、兴奋、惊奇、疑惑、恐惊、受窘和其他内心活动最细微体现,都逃不过他眼睛。一种教师假如对这些体现熟视无睹,他就很难成为学生良师益友。”(《和教师谈话》)惟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以心灵赢得学生心灵。第10页三向学生学习(和学生一道成长)

“民主教师,必须具有:(一)虚心;(二)宽容;(三)与学生共甘苦;(四)跟民众学习;(五)跟小孩学习——这听来是很奇怪,其实先生必须跟小孩子学,他才能理解小孩需要,和小孩子共甘苦。并不是说完全跟小孩子学,而是说只有跟小孩子学,才能完毕做民主教师资格。否则即是专制教师。”(陶行知)第11页陶行知说--“人只晓得先生感化学生锻炼学生,而不知学生彼此感化锻炼和感化锻炼先生力量之大。先生与青年相处,不知不觉,精神要年轻几岁,这是先生受学生感化。学生质疑问难,先生学业半晌不能懈怠,是先生受学生锻炼。”第12页建立平等精神对话关系

第一届学生给我信自觉接受学生监督:教学调查,投信任票,班规监督……从教师节特殊礼品到毕业之际尊师卡:“镇西兄,血脉虽不相连,心灵永远沟通!”第13页四、我每天“五个一工程”

上好一堂语文课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索一种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书不少于一万字写一篇教育日志

第14页上好一堂语文课第15页营造对话课堂情景我追求课堂教学境界:举重若轻,行云流水所谓“举重若轻”,是指教师内在功底以及对教材处理艺术。这里“重”,指是教师本人文化储备和课文固有文化内涵;“轻”则指是深入浅出教学。备课时,教师应当尽量深入地钻研教材,挖掘文本精神内核,感悟其深刻厚重文化内涵;不过在课堂上,则要尽量尊重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将课文深刻思想内容和学生生活打通,让他们轻松地感悟课文内容。任何脱离学生实际因而让学生不知所云“精彩讲解”“深刻分析”,都不过是教师“举重若重”自言自语。第16页所谓“行云流水”,是指驾驭课堂教学环节、流程、节奏等等艺术。语文课有多种上法,不能定于一尊,但我追求一种自然、潇洒与“随意”。假如把语文课比作画国画,那么有人喜欢画工笔画――追求课堂精致,甚至对每一种细小环节在课前都精心设计因而胸有成竹,对这样老师我充斥敬意;但我不乐意画工笔画,而更乐意“大写意”,乐意课堂上有某些“突发状况”――这最能激发我即兴发挥教学灵感;不要把课堂填得太满,留某些空间给学生,留某些空白给自己。教学流程随课堂现场状况而自然推进,教师“教”思绪和学生“学”思绪融为一体,教师和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对方心灵,同步也走进课文深处。第17页阅读教学应当以学生心灵为起点!我此前上课,往往是先抛出一两个自己精心设计问题――所谓“牵牛鼻子”,然后组织研讨,在研讨中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这样做立足点是在教师,而非学生。能不能让学生先提问?能不能尊重学生对课文“第一印象”?能不能在教师讲授之前让学生有一种“纯净阅读”?能不能从学生疑问开始我们教学?(比较《孔乙己》和《冬天》)完全可以,由于对一篇课文来说,首先是学生学,而不是教师学。因此我目前主张,要把(教师)“教”过程变成(学生)“学”过程,不管备课还是上课,都应当从学生角度来思索、设计和操作。第18页教师作用何在?在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研讨问题过程中,教师有无发言权?这个问题似乎是不难回答,当然有!但目前某些老师片面理解“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便不那么乐意向学生发问了。其实,既然是“对话”,就是双方事;假如只是一方说,叫什么“对话”呢?第19页不错,在“学习共同体”中,就思想权利而言,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然而他是“平等中首席”。“平等中首席”这个位置,是教育自身赋予教师。教育方向和目旳,教师对学生成长所承担道义上责任,都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也许是一种放任自流旁观者或毫无价值倾向中立者,而理应成为教学对话过程中价值引导者。实际上,不管是教学目旳确实定还是教学活动组织,都体现了教师价值取向。纯粹“客观”教学,永远不也许存在。第20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价值引导重要体目前:首先,他创设友好情景,增进学生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积极创新。让学生在尊重中学会尊重,在批判中学会批判,在民主中学会民主……这自身就是教育者应当追讨教育目。另一方面,面对争议,尤其是面对某些需要引导话题,他不是以真理垄断者或是非仲裁者自居刊登一锤定音“最高指示”,而是充足行使自己也同样拥有发言权,以富有真理性真诚发言,为学生提供某些更宽阔思绪更广阔视野更丰富选择。教师发言尽管只是“仅供参照”,但由于教师所处首席地位,尤其是教师发言所闪烁智慧火花思想光辉,教师一家之言必然会打动学生心灵,在他们追求真理道路上产生积极影响。第21页至少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第22页年10月27日一封信筱盈同学:接到这封信,你也许感到有点忽然吧?别紧张,我不过是把你当朋友而谈谈我某些想法而已。这些想法,本来那天晚上和你聊天时我就想说,但几次话到嘴边都没有可以说出口,由于我怕让你难为情。但这些话不说我又认为对你不负责任,毕竟我是你班主任,该说还得说。于是我选择了写信这种方式。第23页既然是朋友,我就单刀直入吧!听说――注意,确实是“听说”,你和外班一种男生有超越一班男女同学界线交往,是吗?假如是这样,我就想谈谈我想法。当然,也也许是有人过于敏感,误解你了。但尽管如此,我还是可以聊聊这个话题。我开始不相信,由于我认为筱盈那么单纯一种女孩怎么会那样呢?后来一想,虽然――又要提醒你注意,我说是“虽然”――你真有“那种感情”,其实也很正常呀!“朦胧情感”和品德是没有关系。我一再说过,少男少女互相产生好感,是正常,这种感情甚至是很纯真。只是在这关键时期――我指是冲刺高考高二高三阶段,需要是高度集中精力,假如不是天才,恐怕很难两全其美。第24页上学期我曾给三班同学开设过一种有关爱情讲座。提到我大课时读过一篇小说《晚霞消失时候》,写文革中一对青年男女,后来两个参与了不一样样派别。男父是共产党高级将领,女父是国民党高级将领,两个人经历诸多感情波折;数年后他们偶尔碰到了。女主人公叫南珊,她说了一段话非常好:“人在自己毕生各个阶段中,是有多种各样内容。它们能形成完全不一样样幸福,价值都是同样宝贵和巨大。幼年时父母慈祥,童年时好奇心满足,少年时荣誉心树立,青年时爱情热恋,壮年时奋斗激情,中年时成功喜悦,老年时受到晚辈敬重尊严,以及暮年时回忆所有人生毫无懊悔与羞愧那种安详而满意心情,这一切,构成了人生所有也许幸福。它们都能给我们带来巨大欢乐,都能在我们生活中留下宝贵回忆。”第25页是呀,人生不一样样阶段有不一样样主题,因而有不一样样幸福。这些阶段应有主题或者缺失或者错位,我们人生都将是悲剧,至少会导致遗憾!上周星期四我女儿来给你们交流,面对有同学提到“早恋”问题,她当时回答是:“我们要考虑目前这个年龄段最应当做什么?每一种年龄段都是最应当做事,假如把下个年龄段事提前到目前来做,就意味着在两个年龄段都做了不该做事,并且两件事都做不好!”你认为呢?第26页上学期,在我所任教高一(3)班建立了一种班级网站,“五一”期间我在网上读到我班一位同学帖子《我感情经历》,这位同学谈到自己苦恼,就是陷入了一种朦胧情感,通过思想斗争,这位同学决定放弃,而把精力用于这个年龄段自己最应当追求东西。文章写得非常真实感人。我读了之后,在背面写了一种跟帖。我跟帖全文如下――第27页

读了这篇文字,我非常感动。

你心湖曾掀起过一片青春漂亮涟漪,这是生命最美风景,美在纯洁,美在朦胧。

但这不是唯一风景。

你终于走过了这片风景,向着前面更美风景进发。

就凭这一点,我把你视为我最骄傲学生!我向你致以真诚谢意和敬意!

第28页我想到了我高中时代,进入青春期心同样为异性同学一种微笑、一种眼神、一种不经意动作……而颤动。记得我转课时候,一种我心仪女同学鼓起勇气向我含蓄而明朗地表达了那个“意思”,我在紧张恐慌同步,感到一种微妙幸福。虽然后来由于胆小我并没有接受这份情感,但目前想起来我仍然感到温馨。生命到了这个季节必然会萌动着一种纯洁憧憬或企盼。爱和被爱都不是错,由于这是青春阳光抚摸心灵所感到温柔。错在时间和地点。

第29页同学们还记得我说这句话吗?“我们和他们不一样样”!我们既然选择了读大学,就把自己同其他同龄人辨别开来了,就意味着我们自动放弃了一种其他同龄人可以“享有”“生活”。所谓“不一样样”,不在于我们班同学不会产生某种感情,而在于面对这种感情,我们可以以高远志向和坚强意志,体现出我们与众不一样样,由于我们追求更长远幸福,追求更有质量生命,追求更持久芬芳感情花朵!由于--我们确实和他们不一样样!第30页放弃,是为了更美好追求。

祝贺你把握好了自己青春航向!

这次你战胜了自己,也许未来两年你又会不经意地堕入“朦胧情感”,不要紧,随时提醒自己,随时战胜自己,你就成了一种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负责真正人!

握手!

我会为你毕生祝愿!

第31页目前这位同学还在我们班,每次我看到这位同学总是感到欣慰和骄傲。筱盈,李老师刚刚说了,也许你并没有像我认为那样。不管怎样,李老师都但愿你可以把握好自己青春航向。写这封信我有过踌躇,但一想到教师节你发给我短信,我就有了自信――不管怎样,筱盈一定会理解老师!第32页但愿可以听到你见解,可以写到我信箱里。(为了不影响你学习,这封信我请王老师星期六转交给你。此外,我是用拼音输入,因此必然有不少错字,请原谅!)祝你每天均有来自学习快乐!

你朋友李镇西

10月28日第33页至少思索一种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第34页从教育爱心到教育民主爱心是教育前提,但不是教育所有,更不是教育最高境界。虽然是真诚爱心也有两个导向:专制和民主教育是心灵艺术。假如我们承认教育对象是活生生人,那么教育过程便绝不仅仅是一种技巧施展,而应当充斥人情味;教育每一种环节都应当充斥着对人理解和尊重,应当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现代意识。虽然就学科知识、专业能力、认识水平而言,教师一般来说远在学生之上;但就人格而言,师生之间是天然平等;教师和学生不不过在人格上、感情上平等朋友,并且也是在求懂得路上共同探索前进平等志同道合者。第35页让教育充斥民主精神爱因斯坦:“我政治理想是民主。让每一种人都作为个人而受到尊敬。”阿克顿:民主实质,就是“像尊重自己权利同样尊重他人权利”。“民主教育”关键,是“尊重”――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情感、尊重学生思想、尊重学生个性、尊重学生差异、尊重学生人权、尊重学生发明力……当然,与此同步,教会学生尊重他人。民主教育对立面:非人教育,等级教育,共性教育,听话教育,守旧教育,

第36页对教育行为反思“老师,用我笔吧!”(有关师生平等)《心灵选择--我两次公开课》从教22年,我一再上公开课,惟有这两次公开课我印象最深。故意思是,当年上《我老师》,评课者一致好评,学生却不买账;十数年后上《在马克思墓前发言》,引起专家和老师们争议,却赢得学生欢迎。不能说学生感受与专家评价是绝对对立;但当两者不太统一时候,教师选择便折射出其教育观。这两次公开课都促使我思索语文课堂中师生关系,并带动了我对整个语文教育探索。而思索关键仍是那个朴素问题——在学生心灵与社会“好评”之间,我应当选择什么?

第37页至少阅读一万字第38页《尴尬与自豪》-----比起朱自清那一代中学语文教师,我们这一代语文教师有许多先天局限性,不管我们目前怎样“著名”,我们事业“辉煌”都是有限。我拿朱自清作为语文教师典范,也许有人会认为太遥远,并且太理想化;那么,我就说一种近在身边人,他就是我岳父――乐山一中语文退休教师万鲁君先生。第39页我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万老先生当作一种“参照物”,和他一比,我真是认为目前语文教师远不如他们那一代人。这种不如,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问功底。万老先生在小课时便接触了大量老式经典,而我是在“批林批孔”“评法批儒”喧嚣声中成长起来。由此产生文化差距,简直天渊之别。二是为人境界。有了古今中外人类文明精髓滋养,哪怕是一种默默无闻一般人,其人格也自成境界。我岳父那种善良、正直、坦荡、超然、淡泊,使我相信这个世界上确实有“纯粹人”。三是现代意识。万老先生年轻时所处时代,使他有关民主、科学、宪政、人权等意识非常浓厚,至今我和许多朋友聊某些“启蒙”“前卫观点”,在他看来都是最基本常识。现代化、全球化、民主化……是我和他常常谈论话题,但对话中我常常认为自己捉襟见肘,而万老先生却游刃有余。第40页和目前年轻人不一样样,我启蒙读物大多是红色经典,这些红色经典已经并且还将继续影响着我精神世界。回忆我自己中小课时代,虽然是在“文革”中,但一本本或没有封面或残缺不全“禁书”:《红岩》、《欧阳海之歌》、《林海雪原》、《草原烽火》、《苦菜花》、《钢铁是怎样炼成》、《红旗飘飘》等等作品曾经是那样地激动了我一颗少年心!伴随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这些书所浸透阶级意识、政治信奉、思想观点等等,也许会渐渐在我心中蒸发,但通过文学形象所传递并最终过滤结晶精神内核――正义、理想、气节、忠诚、刚毅、激情……则溶入了我血液,化作了我毕生坚贞信念。这种信念,使我将我教育视为实现我社会理想途径。第41页我非常怀念80年代那“万类霜天竟自由”人文学术气氛。正是那样一种宽松气氛中,我读了大量人文学术著作。这些著作不仅开阔了我思想视野,更重要是,它们让我越来越明确地意识到自己身份:“我是一名知识分子!”从那时候,我就提醒自己,尽管我也许一辈子都只是一名一般语文教师,但这不阻碍我在三尺讲台上通过语文教育传播人类文化精髓,以行使一种知识分子推进社会进步神圣使命。第42页降生于封闭社会但成熟于开放时代,文革入学使我们知识构造先天残缺但经历丰富使我们人文素养相对厚实,少年受骗于极左路线但成年后仍然理想不灭,不是老三届但有老三届们多舛命运和坚忍品格,不是新生代但有新生代们开放胸襟和年轻心态,尴尬而不狼狈,遗憾而不羞愧,自豪而不狂妄,执著而不僵化,于漪们引领于前而年轻人鼓励于后,青春渐渐拜别而激情仍旧燃烧……第43页我比较注意读四类书

1。教育经典:《别冷落了经典》我曾经给某些青年老师推荐教育名著,他们往往说:“教育经典恐怕很难读懂吧?尤其是外国教育名著。再说了,目前什么时代了?那些过时东西能处理今天新课程改革中碰到问题吗?”

这也许正是导致教育经典被冷落重要原因之一吧?而我要说,这种见解实在是对教育经典名著一种严重误解。

第44页教育经典名著真“难以读懂”?假如比起当今某些喜欢玩弄时髦术语、晦涩理论伪学术著作,那么真正教育经典名著真是平易近人。请打开孔子《论语》,夹叙夹议,而又穿插着孔子与弟子之间生动对话;请打开卢梭《爱弥儿》,作者把自己描写成一种教师,把爱弥儿描写为理想学生,论述了爱弥儿从出生到20岁成长和受教育全过程,从中论述了作者“自然教育”思想;请打开马卡连科《教育诗》,在一种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人物形象中,在一种个跌宕起伏、波折感人故事里,蕴含着教育家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第45页请打开苏霍姆林斯基《育人三部曲》,听他一边讲述故事,一边抒发感情,一边论述理念,真是一种享有;更不用说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了,他教育著作也深入浅出,用老百姓语言谈深刻教育道理,他还用诗歌甚至儿歌来表达他对教育理解。经典之因此是经典,不是由于深奥而是由于深刻,而这“深刻”又往往是是通过非常朴素形式表达出来。

第46页是,今天中国基础教育发展已经进入新课程改革阶段,是有不少新课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索,老祖宗著作里也没有处理今天我们碰到所有难题答案,因此,我们教育理论也需要创新,过去某些经典理论也需要充实、发展或修正。不过,在主线问题上,应当说,古今中外教育家所面临主题是共同而永恒,这就是“人解放”以及由此而来对教育人性、个性、发明性以及师生关系、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等一系列主线问题思索与探索。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可以大胆地说,从不少教育经典著作中,我们甚至可以读到今天所倡导新课程理念――第47页例如,“假如想使学生发生爱好,我们就应专心使措施合口味,务使一切事物,不管怎样正经,都可以亲切地、诱人地放到他们跟前;例如用对话形式,即诱导学生争相答复。”(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例如,“小朋友也是爱表达自己是自由,他们喜欢人家懂得他们良好举动,是他们自己做出来,但愿人家懂得他们是绝对独立,在这种地方他们和最自尊成人没有分别。”(洛克《教育漫话》)例如,“学校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种头脑装进另一种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接触。”(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提议》)第48页例如,“我们最重视师生靠近,人格要互相感化,习惯要互相锻炼。人只晓得先生感化学生锻炼学生,而不知学生彼此感化锻炼和感化锻炼先生力量之大。”(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论语》中一句“因材施教”不是蕴含着今天我们所说“承认差异”、“尊重个性”乃至“多元智能”吗?谈“师生关系”谈“教师与课程同步发展”,尚有比《礼记·学记》中“教学相长”四个字更精辟吗?第49页别冷落了经典!冷落经典,便是遗弃了我们应当继承巅扑不破真理。阅读教育经典,就是直接聆听古今中外教育大师不朽声音,就是请大师们走进了我们心灵,就是让人类共有教育真理之光照耀着中国今天教育。尤其推荐:陶行知和苏霍姆林斯基

第50页

2。教育报刊:《教育研究》《教育参照》《教师博览》《师道》《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外国中小学教育》《中国教育报》《教育导报》……随时理解国内外教育研究动态,理解教育同行们在思索什么第51页3。人文著作:不妨来点儿“非功利阅读”何谓“非功利阅读”?就是不把阅读当作手段而是为目旳自身阅读;再说通俗点,就是“不为何”阅读。据我观测,目前许多老师大多读新课程培训和教学改革有关书,由于新课程改革形势迫使大家更新观念,提高自己专业化水平,这都是无可厚非。这样“功利性阅读”没有什么不好。

第52页我想说是,对于一种有着更高追讨教师,恐怕不能仅仅只有“功利性阅读”。除了“有用”阅读,我们能不能来点“没用”阅读――这里“有用”“没用”当然是就眼前急功近利而言。教师,作为人类精神文明传承者,除了认真阅读教育教学专业书,能不能读某些与教育教学无关书――政治、哲学、经济、历史、文学等方面书?

第53页我们为何要读书?“学以致用”当然是一种原因,但尚有一种更重要原因是:我们是“人”!假如就生物学自身角度而言,人和动物是没有辨别;但“人是一只会思想芦苇”,于是人便成了自然界“万物之灵长”。人之为人在于“精神”,而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尽量完整而完美地建构无愧于作为一种“人”所应有精神世界。第54页“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当然需要读某些专业技能方面书;但教师同步又被许多人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那么,这“人类灵魂工程师”“灵魂”与否饱满充盈,则更多地取决于“灵魂工程师”们与否有上面所说“非功利阅读”,尤其是读教育以外书。其实,所谓“功利”也是相对旳,教育自身就和时代风云、社会发展息息相通,所谓“教育以外书”,实际上直接间接都和教育均有着千丝万缕联络。第55页我是教语文,我就深感“非功利阅读”为我课堂教学带来广度、厚度和深度;我曾长期当班主任,不是《班主任手册》之类专业书而是《平凡世界》《傅雷家书》《风雨中雕像》《谁生活得更美好》等作品让我和我学生心灵走向纯净与崇高。因此我曾经在一次青年语文教师座谈会上说:“我认为,教语文不能就语文论语文,要站在教育高度打量语文;搞教育不能就教育谈教育,要站在社会高度审阅教育。”我近来读书:《胡适还是鲁迅》《回首苏联》《爱因斯坦传》《文坛风云录》《像少女同样》《语文科课程论基础》《沧海遗珠》……第56页4。校园文学写中学生和中学生写书:《青春万岁》《十六岁花季》《十七岁不哭》《草房子》《男生贾里》《女生贾梅》《三重门》《梦里花落知多少》……读这些书,可以使我们在更广阔背景上理解我们教育对象,同步使自己尽量保持一种青春心态。第57页写一篇教育日志第58页写作不仅仅是单纯写作,它必然伴伴随实践、阅读与思索。它与实践相随,与阅读同行,与思索为伴。实践是它源泉,阅读是它基础,思索是它灵魂。任何一位教育者都应当同步又是一位思索者。而教师写作,便是教育思索很重要途径。

第59页教育为何需要写作?

(马克斯范梅南《生活体验研究》)写作即思索和行动调和。写作是将思维成果跃然于纸上。写作是将内在东西进行外化,它使我们离开自己直接面对旳世界。假如我们审阅纸张,审阅我们所写东西,我们客观化了思维也在审阅我们,于是,写作就建立了某种思索认识状态,这种状态一般是社会科学理论所具有特性。第60页写作是颇具发明性活动。写作者写出了文章,写出又不仅仅是文章,而是作者自己。正如萨特或许会说:作者是他自己产品产物。写作是某种自我制造或自我塑造。写作是为了检查事物深度,也是为了理解自身深度。第61页

写作即思索检测

写作把我们与我们生活世界分开离开,又吸引我们愈加靠近生活世界。写作使思想脱离实践,又让思想回归实践当中。对生活实践进行思索写作,能使我们更勤于思索。“实践”意思就是“思索活动”:充斥思索活动和充斥活动思索。第62页写作使思想成为文字而实现客观化,同步又使我们对真正与自己有关事物理解带有主观性。我写作,作为一种实践,使我在生活中实践富有洞察力(我目前可以看到原先无法看到东西)写作可以锻炼我们!第63页在写作中成长快乐小荷故事于是从那天起,在网络上写教育日志成了我每天晚上必做一件事情。开始轻易坚持难,当新鲜劲儿过去时候,我热情就大不如从前了。有时懒惰常常来骚扰,让我步履维艰。这时,网友们鼓励如同旱地遇甘霖,“写得太感人了,向你学习!”“你是个勤奋人,是个爱反思老师。”“做你学生真是幸福!”……看到这些鼓励语,热情火焰一次次被点燃。几种月后,只感觉要写东西越来越多,常常随时记到日志本上,以便而快捷。目前写作灵感常常会时不时地冒出来,往往认为时间不够,有时一天写好几千字呢!

第64页有耕耘就会有收获!终于,第一篇文章在杂志上刊登了,又一篇文章见报了,一篇又一篇文章刊登,如同被注入了一支兴奋剂,激动心情不言而喻。几百元稿费拿在手,比拿1000多元工资都快乐。老公开玩笑说:“每天泡在网上写呀写,得这点稿费还不够交电费呢!”说虽这样说,我懂得他心里也在替我快乐呢!这一学期,我有十几篇文章和言论分别刊登在《少年小朋友研究》杂志,《成长》杂志,(原《辅导员》下半月刊)《中国教师报》,《现代教育报》,《人民日报》等国家级报刊上。这是几年来都不曾有过辉煌,这更让我坚定了坚持写教育日志信心,坚持上教育在线学习决心。虽然自己和写作高手比起来,这点成绩只是九牛一毛,但对我自己来说,却是一种质飞跃。第65页红袖故事《追寻教育诗意》《守望高三日子》《怀揣着但愿上路》第66页1教育书信

与学生通信,不仅仅是走进学生心灵手段,也是沉淀自己教育方式。“第一,我们既是师生,又是朋友,各自见解、观点决不强加于对方;第二,通信是自由,什么都可以谈,与否继续通信也完全由自己决定;第三,我们通信是保密,内容决不让第三者懂得。”第67页2。教育手记读到苏霍姆林斯基朴素亲切而富有感染力文字,我感慨不已:没有令人敬畏“理论框架”,没有故弄玄虚深奥术语,通篇只是心灵泉水自然流淌——这样文字,其实我也可以写呀!当然,我那时绝对没想过未来也要写什么教育“著作”,但用文字记录下青春足迹,总是一件故意思事。于是,我也试着以日志形式写我教育手记了。第68页我当年每一篇手记大多是这样某些真实而琐碎故事:那堂感觉很好语文课《小麻雀》,我和学生在春天旷野上一次次“疯狂”,我与一位陷入“早恋”而深感苦恼学生谈心……在写这样手记时,我没有一点“写文章”感觉,只认为是在用笔挽住每一天平凡而纯真日子,是在记录我生命流程。第69页我曾长期跟踪记载我与一种后进生每一天“亲密接触”。与顽童打交道,几乎每天均有“故事”,而故事跌宕起伏发展,恰好反应出他在一次次波折反复中不停进步。我每天晚上在灯下记录这些“可读性”很强故事,从中感受到了教育所有酸甜苦辣。这个过程也是考验我教育耐心和毅力过程,更是我探索、积累转化后进生规律和经验过程。第70页3。教育论文1985年寒假第一天,我带着学生来到了大渡河畔。我们在河岸沙滩上斗鸡、摔跤、用薄薄鹅卵石比赛“扔水漂”……除夕那天我回到了母亲家,心里还充盈着与孩子们一起玩耍欢乐。想到三年来教育赋予我激情与喜悦,一种克制不住冲动使我赶紧拿出笔,任激情在纸上燃烧!伴着窗外响起阵阵迎接牛年爆竹声,我不停地写呀写,直到傍晚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就要开始时候,5000多字《教育漫笔》终于划上最终一种句号。那时,我不懂得这篇从心底流淌出来文字算不算“论文”,更不敢相信后来在我偷偷地把它投寄到北京刚刚创刊《班主任》杂志后居然能被连载!第71页我这些所谓“论文”都不是纯理论演绎或推导,而是源于我对教育切肤之感,因此它们也可以说不像“论文”:没有煞费苦心地“构建”什么理论框架,也没有玩弄文字游戏似拼凑这样“原则”那样“性”,更没有借时髦“理论”和晦涩名词来进行学术包装,我只是让心灵泉水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我想,虽然是教育论文,也应当涌动着真诚情感和诗激情;由于真正教育自身就燃烧着真诚情感和诗激情。第72页4。思想随笔《太雷霹雳,秋白苍茫》我们这个时代是英雄缺失时代。凝望张太雷、瞿秋白20多岁时那气宇轩昂形象,我不禁想到,在同样年龄,目前20多岁男性往往被叫做(或自称)为“男孩子”!是,目前是只有男孩子,没有男子汉,更遑论“英雄”!张太雷、瞿秋白却是真正英雄,他们放弃了自我,而选择了天下――

没有不凡武艺,却有超人勇毅;没有凌空蹈虚绝技,却有改天换地智慧;没有呼风唤雨招式,却拥有推进中国前进力量。一脸书生气,浑身英雄胆。黄河咆哮而面不改色,泰山倒塌而心不颤跳。李白高唱《侠客行》:“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荆轲低吟《壮士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