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中小学校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导则_第1页
重庆市中小学校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导则_第2页
重庆市中小学校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导则_第3页
重庆市中小学校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导则_第4页
重庆市中小学校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导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言

为落实《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

(渝府办发〔2017〕185号)有关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要求,全面推行通用

化、模数化、标准化设计方式,切实实现装配式建筑“少规格、多组合”的标

准化设计目标,逐步构建重庆市中小学校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和生产体系,

全面提高建筑品质,有效降低建造成本,加快推进建筑工业化发展水平,制定

本导则。

本导则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中小学校

标准化设计;5.普通、专用教室模块;6.办公室模块;7.宿舍模块;8.交通

空间模块;9.卫生间模块。

本导则主要用于指导帮助建设、设计单位从业人员进行重庆市中小学校装

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

本导则由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由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

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

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1号,邮政编码:

400013,邮箱Zhou.yu@)。

I

1总则

1.0.1为提高重庆市中小学校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水平,制定本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重庆市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中小学校教学楼和宿舍楼装配

式混凝土建筑标准化设计,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可参照进行标准化设计。

1.0.3重庆市中小学校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以模块及模块组合为核心,对功

能模块和部品部件开展标准化设计。

1.0.4重庆市中小学校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除执行本导则规定外,尚应符合

国家、行业和重庆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术语

2.0.1装配式建筑assembledbuilding

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主要部分采用预制

部品部件集成的建筑。

2.0.2标准化设计standardizeddesign

采用标准化模块、部品部件、标准化接口进行建筑集成设计的方法。

2.0.3集成设计integrateddesign

建筑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一体化的设计。

2.0.4协同设计collaborativedesign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通过建筑、结构、设备、装修等专业相互配合,并运用

形象化技术手段满足建筑设计、生产运输、施工安装等要求的一体化设计。

2.0.5模块module

建筑中相对独立、具有特定功能,能够通用互换的单元。

2.0.6部件component

在工厂或现场预先制作完成,构成建筑结构系统的结构构件及其他构件的

统称。

2.0.7部品part

由工厂生产,构成外围护系统、内装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的建筑单一产

品或复合产品组装而成的功能单元的统称。

2.0.8集成卫生间integratedbathroom

地面、吊顶、墙面和洁具设备及管线等通过设计集成、工厂生产,在工地

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的卫生间。当洁具设备等全部安装到位,且墙面、

吊顶和地面采用干式工法的应用比例大于70%时为集成卫生间;当比例大于

90%时为集成式卫生间。

2.0.9标准化接口standardizedinterface

具有统一的尺寸规格与参数,并满足公差配合及模数协调的接口。

2.0.10接口interface

系统、模块或部品、部件之间的部分或者空间,具有统一的尺寸规格与参

数,并满足公差与配合要求及模数协调。

2

3基本规定

3.0.1重庆市中小学校装配式建筑应采用标准化设计,以教学楼和宿舍楼功能

单元为基本模块,对平面和立面模块开展标准化设计,建立标准化的功能模块

集,实现功能模块及部品部件的系列化和多样化。

3.0.2标准化设计应遵循模数协调原则,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模数协调标

准》GB/T50002的有关要求。

3.0.3重庆市中小学校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应从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开始进行

技术策划,制定与部品部件产品相适应的技术路线,选用标准化功能模块进行

组合设计,满足多样化功能要求。

3.0.4标准化设计应采用少规格、多组合的设计方法,使建筑功能模块和部品

部件满足高重复使用率要求,通过模块组合实现建筑平面和立面多样化要求。

3.0.5标准化功能模块及部品部件的设计,应实现系列化,同系列功能模块或

部品部件间应具备逻辑及衍生关系,并预留统一的标准化接口。

3.0.6重庆市中小学校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的设计选型,应考虑生产制造、运

输存放和施工安装等因素,符合互换性和通用性要求。

3

4中小学校标准化设计

4.1建筑标准化设计

4.1.1一般规定

1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应采用全过程、全专业协同。

2标准化设计理念应贯穿装配式建筑建造全过程。

3标准化设计应与当地的产业资源相协调。

4.1.2模数协调设计

标准化设计应遵循模数协调原则,减少部品部件种类。建筑平面尺寸和立

面尺寸应采用3M模数,建筑部品应采用1M或1/2M模数。

4.1.3模块组合设计

1模块应具有可替换性,在同一模数网格、结构系统不变的情况下,相同

位置可替换不同的功能模块,以满足教学楼功能变化的需要。

2中小学校装配式建筑的单元模块分为教学楼模块和宿舍楼模块。

3教学楼模块包括功能空间模块和交通空间模块。功能空间模块包括普通

教室、专用教室、办公室、卫生间。交通空间模块包括楼梯间、电梯间。

4宿舍楼模块包括功能空间模块和交通空间模块。功能空间模块包括4~6

人间宿舍。交通空间模块包括楼梯间、电梯间。

5模块之间可通过镜像、翻转、平移等方式实现灵活组合,以顺应不同的

场地地形和教学需求。

4.1.4平面标准化设计

1建筑的平面应规整,合理控制楼栋的体形,宜采用“一”型、“L”

型、“U”型、“口”型、“E”型等体形。

2同系列功能模块间应具备逻辑及衍生关系,预留统一的标准化接口。

4.1.5立面标准化设计

1建筑立面标准化设计应体现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和外围护结构简洁

规整的特征。在标准化设计的基础上,通过模块组合,建筑体量、材质肌理、

色彩、光影等变化,形成丰富多样的立面效果,实现立面形式多样化。

2阳台、栏板、女儿墙、空调板、雨棚板、遮阳板、分隔墙等预制构件应

进行标准化设计。

4

3除音乐教室外,各类教室的门均宜设置上亮窗及观察窗,门高优先尺寸

为2700mm。

4.1.6部品部件标准化设计

1部品部件设计应符合标准化、通用化的原则,采用标准化接口,提高其

互换性和通用性。

2部品部件的设计尺寸应符合模数。

4.1.7接口标准化设计

1接口的性能与其所在建筑中的位置有关,确定接口性能指标需综合考虑

接口所连接的部品部件性能。

2接口设计应满足结构、热工、防水、防火、保温、隔热、隔声及建筑造

型设计等要求。

4.1.8功能空间、交通空间标准化设计

1功能空间的尺寸应根据功能空间的适应性、部品部件生产工艺及材料规

格、各系统尺寸协调关系等因素选用。

2楼梯间的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

1)教学楼的楼梯梯段净宽度应为600mm的整数倍;

2)楼梯踏步的宽度应采用0.30m,高度应采用0.15m,各级踏步高度、宽

度均应相同。

3教学楼的疏散走道净宽度应采用600mm的整数倍。单侧走道及外廊尺

寸不应小于1800mm,内走道寸不应小于2400mm。

4宿舍楼的疏散走道净宽度应采用300mm的整数倍。单侧走道及外廊尺

寸不应小于1800mm,内走道尺寸不应小于2400mm。

4.1.9洞口预留标准化设计

1建筑内房间门、疏散门、安全出口等的宽度,应考虑安装阶段的公差,

土建洞口预留宽度宜为设计净尺寸+200mm。

2电梯层门的宽度和高度,应考虑安装阶段的公差,土建洞口预留宽度宜

为设计净尺寸+200mm,土建洞口预留高度宜为设计净尺寸+100mm。

5

4.2结构标准化设计

4.2.1主体结构应注重体系合理性,平面布置宜简单、规则,竖向构件上下对应

贯通,符合结构设计基本原则和要求。

4.2.2结构构件应根据建筑模块进行标准化设计,提高基本模块单元和构件重复

使用率,以满足工业化生产需求。

4.2.3结构构件及其连接应符合标准化和模数协调的原则,采用标准化预制和连

接构造措施。

4.2.4预制柱、预制梁、预制楼板、预制楼梯等结构构件应归并截面和配筋,减

少构件种类,提高标准化水平。

4.2.5叠合板预制底板宽度应满足3M模数要求,采用1500mm、1800mm、

2100mm、2400mm等宽度尺寸。

4.2.6教学楼预制梁截面宽度、高度应满足M/2模数要求。双向预制梁纵筋在

柱内锚固时,通过梁截面不等高方式进行梁纵筋垂直向避让,截面高度差可取

50mm;同向预制梁纵筋在柱内锚固时,采用水平避让方式,可伸出锚固用纵

筋与梁纵筋搭接连接。

4.2.7教学楼预制混凝土柱截面尺寸应满足M/2模数要求,不同楼层间柱截面

应保持统一。预制柱内钢筋采用成型钢筋骨架,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不小于

20mm,在满足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前提下,采用大直径钢筋减少根数,可集

中于四角且对称布置。

4.2.8预制构件设计应综合考虑装配化施工的安装调节要求。

4.3外围护墙和内隔墙标准化设计

4.3.1外围护墙标准化设计

1外围护墙技术体系的建立,应统筹设计、制作运输、安装施工及运营维

护全过程,并应进行一体化协同设计。外围护墙标准化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1)确定外围护墙的热工性能要求、模数协调要求;

2)明确外围护墙和楼屋面的连接做法,以及外围护墙与结构构件之间的连

接做法,力求连接做法标准统一;

3)建立与外围护墙各部品及其连接相匹配的计算模型、设计方法;

4)协调外围护墙与建筑空间布局、建筑外立面、内装系统、设备与管线系

6

统之间关系,保证整体建筑的性能要求;

5)明确安装施工工艺、工序要求。

2外围护墙设计应简洁、规整,并在遵循模数化、标准化原则的基础上,

坚持“少规格、多组合”的要求,实现立面形式的多样化。外墙围护墙设计时

应考虑其与外门窗、阳台板、空调板等部品部件的相互关系。

4.3.2内隔墙标准化设计

1应确定装配式内隔墙的种类,门、窗分布位置和洞口尺寸、配电箱、控

制柜和插座、开关盒及水电管线分布位置及开槽深度、宽度、长度和留洞尺

寸。

2应根据《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对不同功能房间的隔声要

求,确定内隔墙厚度。

3应明确内隔墙上吊挂黑板、吊扇、投影仪等重物的部位和强度要求,采

取相应的加强措施,禁止采用膨胀螺栓固定。

4.4设备管线标准化设计

4.4.1一般规定

1设备管线标准化设计应遵循管线分离原则。

2设备或管线需要与结构构件连接时,宜采用预留埋件的连接方式。当采

用其他连接方式时,不得影响结构构件的完整性和结构的安全性。

3在设备与管线施工前,应按设计文件核对设备及管线参数,并对结构构

件预埋套管及预留孔洞的尺寸、位置进行复核,合格后方可施工。

4设备及其管线和预留孔洞(管道井)设计应做到构配件规格系列化和模

数化,符合装配式混凝土公共建筑的整体要求。

5预留预埋应遵守结构设计模数网格,不应在围护结构安装后凿剔沟、

槽、孔、洞。

6有装饰吊顶的部位应优先考虑采用吊顶内明敷管线,当受条件限制必须

做暗敷时,宜敷设在现浇层或建筑垫层内,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

定。

4.4.2电气和智能化管线设计

1装配式建筑电气和智能化管线设计,应根据建筑功能和使用要求,划分

7

标准化设计单元,末端设备布置尽量统一、相对集中;应根据部品部件形式及

装配方案采用标准化电气和智能化设备并合理选择布线方式。

2设备管线分离

1)竖向主干线应在公共区域的电气竖井内设置;

2)配电箱、设备箱、桥架、母线槽、大型灯具等强弱电设备不宜安装在预

制构件上。当无法避免,应采用预留预埋件固定。

3设备管线预留

1)竖向管线宜集中敷设,满足维修更换的需求;

2)设置在预制构件上的接线盒、连接管等应做预留,出线口和接线盒应准

确定位;

3)不应在预制构件受力部位和节点连接区域设置孔洞及接线盒,隔墙两侧

的电气设备不应直接连通设置;

4)电气水平管线宜在吊顶内敷设,当受条件限制必须做暗敷设时,宜敷设

在现浇层内,暗敷的管线规格型号应符合现行有关规范要求;

5)当电气管线在叠合楼板暗敷设时,接线盒应预埋在预制构件内,电气管

线则应敷设在叠合楼板的现浇层内。电气管线埋设深度与叠合板的现浇层外表

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5mm,电气消防管线埋设深度与叠合板的现浇层外表面的

距离不应小于30mm。电气接线盒和管线在叠合楼板内连接时,叠合楼板预制

板中预埋的电气接线盒宜采用深型接线盒;

6)预制构件内敷设的PVC导管应采用燃烧性能等级B1级及以上的刚性塑

料导管;电气管线埋设深度与结构构件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5mm;

7)电气管线和弱电管线在楼板中敷设时,应做好管线的综合排布,同一点

严禁三根及以上电气管路交叉敷设;

8)预制构件预留孔洞和管线应与建筑模数、部品部件等相协调,同类电气

设备和管线的尺寸及安装位置应规范统一,在预制构件上精确定位。

4设备管线接口

1)设备和管线接口宜通过综合设计及管线集成技术提高集成度;

2)设备和管线接口应尽量避免敷设在混凝土结构或混凝土垫层内,不宜通

过结构构件表面开凿或剔凿等方式设置。

8

4.4.3给排水管线设计

1装配式建筑的给排水管线设计宜做到管线分离。

2控制阀门、水表宜设置在公区过道或管井内。

3立管穿各层楼板的上下对应留洞位置应采用管中定位,参照表4.4.3-1

执行,并满足公差不大于3mm。

表4.4.3-1管道定位尺寸选用表

管中心至墙(梁)面距离(mm)

管径

钢套管防水套管

DN5080120

DN6580150

DN80100150

DN100120180

DN150150200

DN200180220

注:1、设计立管管中心至墙(梁)面距离均以此表为准;表中的距离分别表示设置

钢套管和防水套管时立管距墙(梁)面的距离,排水立管设置止水环时距墙(梁)面的距

离参照钢套管执行。

2、当建筑外壁做保温层时,设计立管管中心至墙(梁)面距离均以保温层外壁

为准。

4预制构件上预留孔洞、套管、坑槽应选择在对构件受力影响较小的部

位。

5穿越预制墙体的管道应预留套管;穿越预制楼板的管道应预留洞;穿越

预制梁的管道应预留钢套管。其套管的规格应比管道管径大1~2级。留洞尺寸

参照表4.4.3-2执行,套管规格型号参照表4.4.3-3执行。

表4.4.3-2立管安装留洞尺寸表

管径预留圆洞φ

DN50120

DN75150

DN100180

DN150250

DN200300

注:设计立管穿楼板的洞口尺寸以此表格为准。

9

表4.4.3-3套管型号选用表

刚性防水套管柔性防水套管

()()

穿管管径钢套管(STG)FSTGRFSTG

D3D2

DN15-20D48.3x3.5D114x3.5D95.0x4.0

DN25-32D60.3x3.5D114x3.5D95.0x4.0

DN40D76.1x4.0D114x3.5D95.0x4.0

DN50D88.9x4.0D114x3.5D95.0x4.0

DN65D114.3x4.0D121x3.75D114X4.0

DN75-80D139.7x4.0D140x4.0D127x4.0

DN100D165.1x4.5D159x4.5D146x4.5

DN125D165.1x4.5D180x6.0D180x6.0

DN150D219.1x6.0D219x6.0D203x6.0

DN200D273x8.0D273x8.0D265x6.0

注:1、钢套管规格选自国标《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19。

2、刚性防水套管规格及做法详见国标图集《防水套管》02S404。

6沿墙接至用水器具的给水支管应为DN15或DN20的小管径管道,需在

预制墙体上靠近用水器具侧预留竖向管槽,管槽宽度为30~40mm、深度为

15~40mm。

4.4.4通风空调管线设计

1供暖、通风、空调及新风等管道宜敷设在吊顶内,空调、通风管道宜采

用工厂预制、现场冷连接工艺。

2采用分体空调的装配式建筑,应预留设置空调室内外机的位置和条件。

3装配式建筑的土建风道在各层水平支管连接处应预留孔洞或预埋管件。

4在预制构件上安装的暖通空调设备应在预制构件上预埋用于支吊架安装

的埋件。

5穿越预制墙体或楼板的管道应预留洞口;穿越预制梁的管道应预留钢套

管。钢套管规格应比穿越管道外尺寸大1号,洞口四周应比穿越管道各大

100mm。风管、水管、风口、管井和预埋套管等宜采用通用规格,规格数量不

10

宜过多。

6设备及其管线和预留孔洞(管道井)设计应做到构配件规格系列化和模

数化,孔洞应选择在对构件受力影响最小的部位,不应在预制构件安装后凿剔

沟、槽、孔、洞,且应符合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要求。

7预留套管应按设计图纸中管道的定位、标高同时结合结构等相关专业绘

制预留图,预留预埋应在预制构件厂内完成,并进行质量验收。

4.5内装标准化设计

4.5.1一般规定

1内装模块应选用集成度高的系统化内装部品。

2内装应采用通用的构造做法,进行内装部品与建筑部品或结构部件的连

接设计,并采用具有不同肌理、材质、颜色的面层材料满足个性化的需要。

3内装系统应与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和管线系统进行一体化集成

设计。

4内装应遵循设备管线与结构分离的原则,满足设备和管线检修维护的要

求。

5内装施工图纸应采用空间净尺寸标注,表达深度应满足装配式施工的要

求。

6内装应协同建筑、结构、给水排水、供暖、通风和空调、燃气、电气、

智能化等各专业的要求,进行协同设计,并应统筹设计、生产、安装和运维各

阶段的需求。

7内装应采用工厂化生产的部品,按照模块化和系列化的设计方法,满足

多样化的需求。

4.5.2模数协调

1内装系统标准化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

50002,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1)内装系统的房间开间、进深、门窗洞口宽度等宜采用nM;

2)建筑净高和门窗洞口高度宜采用分模数列nM/2;

3)内装系统的构造节点尺寸及其与建筑部品或结构部件的接口尺寸宜采用

分模数列nM/2、nM/5、nM/10;

11

4)内装系统的隔墙、设备、管井等部品部件,其尺寸不到1m的宜采用分

模数M/2;尺寸大于1m的宜采用基本模数1M;

5)应对部品的设计、生产和安装进行全过程的模数协调,应统筹建筑设计

模数与部品部件生产制造之间的尺寸协调。

2内装系统设计应根据内装部品的生产和安装要求,确定公差,应考虑结

构变形、材料变形和施工误差的影响。

3内装设计应充分考虑部品部件、设备管线维护与更新的要求,采用易维

护、易拆换的技术和部品,对易损坏和经常更换的部位按照可逆安装的方式进

行设计。

12

5普通、专用教室模块

5.1一般规定

5.1.1教室模块包括普通教室模块和专用教室模块,模块详见附录A。

5.1.2本章节专用教室模块适用于中小学校的科学教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

语言教室、史地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音乐教室。

5.1.3从方案设计阶段开始进行标准化设计,采用标准化功能模块进行组合设

计,形成标准化建筑平面。平面轴网尺寸规定如下:小学普通教室为

9300mmX8400mm,专用教室为11400mmX8400mm;中学普通教室为

10500mmX8400mm,专用教室为12000mmX8400mm。

5.1.4教学楼标准层层高应采用3900mm,舞蹈教室等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5.2建筑标准化设计

5.2.1平面模数标准化

1普通教室和专用教室模块通用平面如图5.2.1所示。

(a)中学普通教室模块平面

13

(b)小学普通教室模块平面

(c)中学专用教室模块平面

14

(d)小学专用教室模块平面

图5.2.1普通教室和专用教室标准模块通用平面

2中学教室按50人/班,普通教室生均建筑面积不低于1.39㎡,专用教

室生均建筑面积不低于1.92㎡,音乐教室除外;小学教室按45人/班,普通教

室生均建筑面积不低于1.36㎡,专用教室生均建筑面积不低于2.0㎡,音乐教

室除外。

3教室的前端侧窗的窗端墙、窗间墙等的尺寸宜根据内外墙(板)600mm

模数的整数倍进行排版后,确定优先尺寸,以尽量减少材料损耗。

4教室外门窗在满足节能要求和可开启窗扇面积满足通风要求的条件下,

门窗洞口的尺寸宜与条板的模数相协调,以尽量减少材料损耗。

5疏散走道宽度净尺寸应采用600mm整数倍,单侧走道及外廊净宽不应

小于1800mm,内走道净宽不应小于2400mm。

6教室的课桌椅布置宜符合下列要求:

1)课桌尺寸按统一尺寸考虑;

2)不同类型的专用教室,课桌椅纵向布置净宽不同,应满足《中小学校设

15

计规范》GB50099的规定。

7普通教室应为每个学生设置一个小型储物柜,宜置于教室侧墙位置。专

用教室宜设置储物柜。

8普通教室宜设置清洁间,宜满足放置清洁工具和拖把池的空间。专用教

室可不设置清洁间,应对有用水需求的教室设置洗手盆。

9空调外机位宜优先采用水平方式布置。

5.2.2竖向模数标准化

1普通教室和专用教室的立面示意图如图5.2.2-1所示。

(a)普通教室主采光面立面

(b)普通教室外廊面立面

(c)专用教室主采光面立面

16

(d)专用教室外廊面立面

图5.2.2-1普通教室和专用教室的立面示意图

注:门窗洞口尺寸仅为示意,可根据需求设计。

1)外立面门窗应采用标准化部品,外门窗洞口的优先尺寸宜符合表5.2.2-1

要求。当外围护墙采用条板时,门窗洞口的尺寸宜与条板尺寸相协调;

表5.2.2-1外门窗洞口优先尺寸(mm)

项目优先尺寸

净宽度900、1200、1500、1800

外门

高度2700

净宽度300整数倍

外窗

高度300整数倍

注:以上尺寸按3M模数确定。

2)建筑外窗用外遮阳部品的长度和宽度尺寸应根据建筑外窗洞口尺寸确

定,并应与建筑立面分格相协调;

3)外窗室外窗台宜配置成品窗台板部品。

2普通教室和专用教室剖面图示意图,如图5.2.2-2所示。

17

(a)普通教室剖面图

(b)专用教室剖面图

图5.2.2-2普通教室和专用教室剖面图示意图

注:门窗洞口尺寸仅为示意,可根据需求设计。

1)教室降板宜综合以下原则确定降板高度:(a)教学空间、清洁空间、

外廊、空调外机位等功能空间,宜整体降板,统一降板高度,特殊空间可按需

降板;(b)确定适宜的饰面类型和构造做法;(c)确定外廊、空调位等需要

找坡排水的高度;

2)临空窗台、防护栏杆、栏板的最小高度应满足《中小学校设计规范》

GB50099、《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的要求;

18

3)空调外机位的成品防雨百叶宜统一尺寸;

4)雨蓬宜为预制混凝土或成品轻钢雨蓬,宜统一尺寸。

5.3结构标准化设计

5.3.1结构设计规定

1教学楼可采用框架结构体系,平面布置灵活,有利于实现教室大空间的

功能要求。

2主体结构柱可采用现浇混凝土柱、预制混凝土柱。

3主体结构框架梁可采用现浇混凝土梁、预制叠合梁。

4主体结构楼板可采用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装

配箱楼盖等。

5.3.2结构构件编号表详见表5.3.2-1,普通、专用教室可选技术方案详见表

5.3.2-2。

表5.3.2-1结构构件编号表

柱(CX)现浇混凝土柱(C1)预制混凝土柱(C2)-

梁(BX)现浇混凝土梁(B1)叠合梁(B2)-

楼板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装配箱楼盖

(FX)(F1)(F2)(F3)

表5.3.2-2普通、专用教室可选技术方案

方案编号柱梁板

C1-B1-F1现浇混凝土柱现浇混凝土梁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

C1-B1-F2现浇混凝土柱现浇混凝土梁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C1-B1-F3现浇混凝土柱现浇混凝土梁装配箱楼盖

C2-B1-F1预制混凝土柱现浇混凝土梁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

C2-B1-F2预制混凝土柱现浇混凝土梁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C2-B1-F3预制混凝土柱现浇混凝土梁装配箱楼盖

C1-B2-F1现浇混凝土柱叠合梁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

C1-B2-F2现浇混凝土柱叠合梁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C1-B2-F3现浇混凝土柱叠合梁装配箱楼盖

C2-B2-F1预制混凝土柱叠合梁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

C2-B2-F2预制混凝土柱叠合梁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C2-B2-F3预制混凝土柱叠合梁装配箱楼盖

5.3.3教室模块常用结构布置

1普通教室模块C1-B1-F1方案结构布置详见图5.3.3-1和表5.3.3-1。

19

图5.3.3-1C1-B1-F1方案结构布置图

表5.3.3-1C1-B1-F1方案构件统计表

构件统计表

编号型号数量

①DBS-67-2100-3320(2-100X200)1

②DBS-67-2100-33202

③DBS-67-1800-3320(1-100X200)1

④DBS-67-2100-2820(2-150X300)1

⑤DBS-67-2100-28201

⑥DBS-67-2100-2820(1-150X300)1

⑦DBS-67-1800-28207

⑧DBS-67-1800-2820(3-150X300)1

⑨DBS-67-1800-2820(4-150X300)1

合计16

注:括号内编码表示缺角方位和缺角尺寸。

20

2普通教室模块C1-B1-F2方案结构布置详见图5.3.3-2和表5.3.3-2。

图5.3.3-2C1-B1-F2方案结构布置图

表5.3.3-2C1-B1-F2方案构件统计表

构件统计表

编号型号数量

①SPD-91207

②SPD-9120(1-300×210;4-300×210)2

③SPD-9120-900(1-200×160;4-200×160)1

合计10

注:括号内编码表示缺角方位和缺角尺寸。

21

3普通教室模块C1-B1-F3方案结构布置详见图5.3.3-3和表5.3.3-3。

图5.3.3-3C1-B1-F3方案结构布置图

表5.3.3-3C1-B1-F3方案构件统计表

构件统计表

型号数量

ZPX-142

ZPX-22

ZPX-325

ZPX-42

ZPX-51

合计72

22

4专用教室模块C1-B1-F1方案结构布置详见图5.3.3-4和表5.3.3-4。

图5.3.3-4C1-B1-F1方案结构布置和构件统计表

表5.3.3-4C1-B1-F1方案构件统计表

构件统计表

编号型号数量

①DBS-67-2100-3320(2-100X200)1

②DBS-67-2100-33203

③DBS-67-2100-3320(1-100X200)1

④DBS-67-2100-3720(2-150X300)1

⑤DBS-67-2100-37201

⑥DBS-67-2100-3720(1-150X300)1

⑦DBS-67-1800-37207

⑧DBS-67-1800-3720(3-150X300)1

⑨DBS-67-1800-3720(4-150X300)1

合计17

注:括号内编码表示缺角方位和缺角尺寸。

23

5专用教室模块C1-B1-F2方案结构布置详见图5.3.3-5和表5.3.3-5。

图5.3.3-5C1-B1-F2方案结构布置图

表5.3.3-5C1-B1-F2方案构件统计表

构件统计表

编号型号数量

①SPD-34208

②SPD-3420(1-100×260;4-150×60)1

③SPD-3420-900(2-100×260;3-150×60)1

④SPD-85208

⑤SPD-8520(1-150×360;4-150×360)1

⑥SPD-8520-900(2-150×360;3-150×360)1

合计20

注:括号内编码表示缺角方位和缺角尺寸。

24

6专用教室模块C1-B1-F3方案结构布置详见图5.3.3-6和表5.3.3-6。

图5.3.3-6C1-B1-F3方案结构布置图

表5.3.3-6C1-B1-F3方案构件统计表

构件统计表

型号数量

ZPX-169

ZPX-21

ZPX-316

ZPX-41

ZPX-51

合计88

25

5.3.4竖向构件

1竖向构件截面尺寸优先选择600mm×600mm方柱,应满足M/2模数要

求,不同楼层间柱截面应保持统一。

2采用预制柱时,预制柱在建筑平面内宜对称布置。

5.3.5板类水平构件

1普通教室、专用教室模块结构布置时,为减少主次梁连接节点和板类构

件种类和数量,可采用无次梁的结构布置方式,配合选用大板类构件,两端直

接支承于框架梁,如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装配箱楼盖等。

2普通教室、专用教室模块结构布置有次梁进行板区格划分时,可采用单

向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

5.3.6梁类水平构件

1标准教室单元内采用预制混凝土叠合梁时尽量减少次梁或规避次梁设

置,减少主次梁连接节点。

2梁宽度尺寸宜适当归并,优先采用300mm宽截面,宽度、高度应满足

1/2M模数要求。

5.4外围护墙和内隔墙标准化设计

5.4.1外围护墙设计

围护墙可选用具有自保温功能的薄砌工艺墙体、预制围护墙、预制围护墙

与保温隔热一体化、预制围护墙与保温隔热装饰一体化等。

1自保温功能的薄砌工艺墙体应根据层高、梁板高度、门窗洞口及水、电

管线布置等具体情况对每道砌体和保温薄块进行排块设计,并绘制排块设计

图。排块原则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尽量采用常规尺寸,砌块厚度不应小于250mm;

2)排块顺序宜从上往下、从洞口往两边排;

3)顶部砌块与梁、板的缝隙、底部砌块与楼地面的缝隙厚度为

10~20mm;

4)砌块之间的灰缝厚度为3mm。

5)自保温功能的薄砌工艺墙体砌块常规尺寸及应用部位宜符合表5.4.1-1。

26

表5.4.1-1自保温功能的薄砌工艺墙体砌块常规尺寸及应用部位

适用部长度高度密度等

名称宽度B图示

位LH级

250、B05、

外墙自保温600200

300B06

配件

(门窗洞口自保温200200

砌体

侧面)

同墙厚B07

过梁

(门窗洞口自保温200

1800

上方)

热桥保B05、

保温薄块60020040、90

温B06

注:热桥保温实际采用材料以节能设计为准。

2预制围护墙

1)预制围护墙的尺寸应与建筑开间尺寸和层高相协调,并综合考虑建筑外

立面、装修等特征,尺寸宜符合表5.4.1-2的规定;

表5.4.1-2预制围护墙优先尺寸(mm)

项目优先尺寸

宽度600、800、900、1000、1200

厚度150、200、250、300

2)热桥部位可选用保温板、保温薄块等保温材料,具体技术要求应满足保

温材料对应的技术规程。

5.4.2内隔墙设计

内隔墙可选用预制内隔墙、预制内隔墙与管线一体化、预制内隔墙与管线

装修一体化等。

1预制内隔墙可用作房间隔墙、走廊隔墙、楼梯间隔墙等。

2预制内隔墙厚度应满足建筑物抗震、防火、隔声、保温等功能要求。

3预制内隔墙的隔声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

范》GB50118的有关规定,并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4当预制内隔墙需吊挂重物和设备时,不得单点固定,并应采取加强措

施,固定点间距应大于300mm。用作固定和加固的预埋件和锚固件,均应作防

腐或防锈处理。

27

5当预制内隔墙用于卫生间及有防潮、防水要求的环境时,应采取防潮、

防水处理构造措施,隔墙下端应做C25细石混凝土反坎高度不应小于200mm,

墙面宜满做防水层或防潮层。

6内隔墙两侧电气、智能化线槽线盒的预留预埋应错位布置,线槽净距不

小于50mm,避免形成墙体受力隔声薄弱部位。

5.5设备管线标准化设计

5.5.1电气设计

1当教室有吊顶时,吊顶区域应实现管线分离,当教室无吊顶时,宜实现

管线分离。

2插座设置在预制构件中应避让钢筋。

3设备电源插座应与音频、视频、传声器、扬声器、计算机网络等插座统

一布置。

4强弱电插座边缘水平间距不宜小于100mm,并宜标记各个开关、插座

功能。

5.5.2给排水设计

1给排水管线在公共区域应采用管线分离,在教室内宜采用管线分离。

2给水支管在预制构件(墙体等)中安装时,需预留竖向管槽,钢筋应避

让管槽。管槽宽度为30~40mm、深度为15~40mm,管道外侧表面的砂浆保护

层厚度不得小于10mm;当给水支管无法完全嵌入管槽、管槽尺寸无法扩大

时,应增加墙体装饰面厚度。

5.5.3暖通设计

1暖通管线在公共区域应采用管线分离,在教室内宜采用管线分离。

2化学与生物实验室采用下排风时需结合土建做法预留安装条件。

5.5.4智能化设计

1信息插座的安装可采用桌面安装、墙面安装或地面安装等方式,墙面安

装时插座底边距地0.3m。教室讲台区域网络信息插座宜设在讲台中控处。

2信息插座在预制构件中设置时应避让钢筋。

3网络及电话水平布线宜与主体结构管线分离,敷设方式为沿弱电金属桥

架或电线管敷设。

28

5.6内装标准化设计

5.6.1普通教室与专用教室的内装设计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分为适宜的两种配

置,配置标准详见表5.6.1-1,5.6.1-2所示。

表5.6.1-1普通教室各档次配置表格

分类

吊顶墙面

配置

配置一装配式吊顶装配式墙面

配置二原始顶面刷无机涂料1200mm高装配式墙面+涂料

表5.6.1-2专用教室各档次配置表格

分类

吊顶墙面

配置

配置一装配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