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1页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2页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3页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4页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学习目标学科素养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1.运用“唯物史观”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动因。2.从“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新航路开辟所具备的条件。3.从“时空观念”的角度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航线,运用“唯物史观”对哥伦布的航海作出正确的评价。课前精梳理自学教材梳理知识知识点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1.动因(1)历史原因:从13世纪开始,__________________的居民就尝试从大西洋中的马德拉群岛、加那利群岛等岛屿获取木材、粮食和糖等资源。他们不断取得成功,迈向海洋的步伐随之加快。(2)经济根源: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现了____________。随着封建庄园制度的逐渐解体,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对金银财富的需求以及开拓新市场的意愿日益迫切。伊比利亚半岛资本主义萌芽(3)思想原因: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4)社会原因:当时西欧部分穷困潦倒的贵族、新兴资产阶级,以及其他有冒险精神的人从《_____________________》了解到中国富甲天下、金银遍地,认为富裕的东方和未知的海外是实现发财梦的最好场所。(5)商路受阻:_______________在建立和不断扩张的过程中,威胁到东西方之间陆路贸易通道的安全,也使来自亚洲的商品因加价而奇贵。(6)精神动力:希望通过向海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马可·波罗行纪奥斯曼帝国2.条件(1)_________和葡萄牙王室积极支持海上探险活动。(2)西欧人在长期航行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地理知识日益丰富,____________不断提高,为远洋航行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西班牙造船技术知识点二新航路的开辟时间国籍航海家到达地意义1487年葡萄牙迪亚士带领船队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在第二年到达非洲的_________开辟了由大西洋通向_________的航路1497—1498年

_______绕过好望角驶达印度绕道非洲到达印度和东方的新航路逐渐成为欧亚贸易的主干道之一

达·伽马好望角印度洋时间国籍航海家到达地意义1492年意大利哥伦布到达美洲的______________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1519—1522年________麦哲伦及其船队绕过南美洲,进入太平洋,到达菲律宾群岛,后麦哲伦被杀;其同伴经南印度洋,绕过好望角,沿非洲西海岸航行回到西班牙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________

葡萄牙巴哈马群岛环球航行知识点三其他航路的开辟1.背景: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占据了欧洲至亚洲和美洲最有利的通商路线。_______________等国为发展海上贸易,开始在北大西洋的_________地区寻找通往亚洲的航路。西欧人还不断探寻_________的新世界。英国、荷兰高纬度南半球2.航路区域时间国籍航海家成果北大西洋高纬度地区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了纽芬兰岛1534年法国卡蒂埃到达拉布拉多半岛1594—1597年荷兰_________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留下了详细的航行记录和准确的航海图17世纪初英国_________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俄罗斯—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

巴伦支哈得逊区域时间国籍航海家成果南半球1578年英国德雷克到达美洲南端的_________1642—1643年荷兰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合恩角3.意义(1)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2)开辟了众多重要的新航线。(3)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____________建立了直接联系。海上航线[情境再现]挖教材马可·波罗在描述中国元朝一个藩王的宫殿时写道:“其壮丽之甚,布置之佳,罕有与比。宫内有美丽殿室不少,皆以金绘饰。”(摘自教材P34)这与新航路的开辟有何关系?提示:《马可·波罗行纪》中有关中国金银遍地的描写诱导西欧人去东方发财致富。·见教材第35页·西欧人为什么要进行远洋探险,开辟新航路?提示:寻找资源和可开垦的土地;掠夺金银,发财致富;受《马可·波罗行纪》的诱导;开辟新商路;传播基督教;等等。[知识拓展]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最早探寻新航路国家的原因(1)地理位置有利,都在大西洋沿岸,便于进行海上探险。(2)掌握了先进的航海和造船技术。(3)都是中央集权的国家,有能力支持和供应远洋航行必需的装备和费用。(4)均热衷于传播宗教。

[图解历史]巧记新航路开辟·见教材第37页·从上述材料中你能获取什么信息?提示:在麦哲伦航行之前,西班牙国王就已经授予他在即将发现的岛屿和大陆上的各种权利。这成为麦哲伦远航探险的直接动力。[知识拓展]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1)由于欧洲人用白银购买亚洲的商品,白银的大量流入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也刺激着明朝商品经济的活跃。(2)西方殖民者开始侵扰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这也是明清时期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原因之一。(3)西方传教士东来,在传教的同时,也在一定范围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文化等。课堂强研习合作学习精研重难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材料一

15世纪末期的欧洲,社会分工不断扩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镇迅速增加,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货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于是,欧洲的国王贵族和商人发疯似地到处追求黄金和白银,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形成一股贵金属热。——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材料二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摘编自[意]哥伦布《航海日志》[探究1]

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动因。答案:西欧各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对金银财富的渴求以及开拓新市场的意愿日益迫切;传播基督教的需要。材料三下图分别是欧洲人的航海图和星盘材料四当时,葡萄牙国内的政治条件和社会条件也都有利于它采取扩张主义。得到全体国民的拥护,符合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和愿望。——摘编自[英]戴维·阿诺德《地理大发现》[探究2]

根据材料三、四,概括新航路开辟的条件。答案:地理知识的丰富;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新航路开辟的条件(1)客观条件①造船和航海技术、绘制地图技术的进步。②中国指南针的传入。③地圆学说的提出。(2)主观条件:西班牙和葡萄牙统治者的大力支持。①两国都是欧洲大西洋沿岸国家。②两国都重视航海事业,掌握先进的航海技术。③两国人民的宗教热情都很强烈。④两国都完成了统一,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方便利用国家力量支持探险活动。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比较材料“唐宋以还,远略渐替,我航业不振者垂数百年,及明代而国民膨胀力,别向于一方面。”在这一历史阶段规模较大的出使,以郑和下西洋最为著名。明成祖永乐年间,郑和奉命率领庞大的船队出使西洋,先后访问了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下西洋,比迪亚士发现好望角早83年,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87年,比达·伽马开辟新航路早93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116年。“比世界上所有著名航海家的航海活动都早。可以说郑和是历史上最早、最伟大的、最有成绩的航海家”。——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探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共同之处。答案:都在国力强盛、最高统治者支持下进行;造船技术、航海知识、指南针运用等为远航提供了条件;都经过太平洋和印度洋;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比较

郑和下西洋新航路开辟目的主要是政治目的,“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主要是经济目的,掠夺财富和开拓新市场方式进行朝贡贸易,以和平友好交往为主要方式以武力掠夺为主要方式规模船队庞大,船多人多船队很小,船少人少

郑和下西洋新航路开辟背景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形态下进行的,自然经济带有封闭性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商品经济带有开放性影响增强了中国和亚非国家人民的友好往来;但朝贡贸易无益于国计民生,没有带动民间的商业贸易发展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引发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性质是封建制度下的政治行为,是与各国友好交往的义举具有资本主义海外殖民性质1.文明之间的交往建立在古代各个文明区域发展的基础之上。15世纪中后期开始的“地理大发现”掀起了开辟新航路的热潮。2.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发展,奥斯曼人的扩张阻断了传统商路,这些都使新航路的开辟变得极为迫切。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哥伦布、达·伽马先后到达美洲和印度,麦哲伦船队进行了环球航行。3.其他航路的开辟使得世界各地建立了直接的联系。4.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相对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联结通道。课后提素养深刻剖析提升能力1.随着蒙古帝国的分崩离析,丝绸之路的旅行不再像以前那么安全了,经过阿拉伯商人和意大利商人之手,货物运到西欧。在开罗,货物的价格往往已经涨得很高了,而欧洲人对亚洲商品的需要往往数量巨大。由此可推知,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重要诱因是(

)A.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B.东西方贸易中的巨大诱惑C.丝绸之路被蒙古帝国切断D.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B解析:“货物的价格往往已经涨得很高了,而欧洲人对亚洲商品的需要往往数量巨大”体现了经济利益的驱动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诱因,B项正确;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排除A项;传统贸易路线是被奥斯曼帝国控制的,排除C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2.15世纪中叶,在巴塞罗那颁布的《康梭拉多海商法典》规定,“如果一名引航员不了解当地水域,却声称自己非常了解,而又无法提供他所承诺的引航服务,那么他就应该立刻被斩首,对他不需要有任何怜悯和仁慈”。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殖民活动伴随暴力冲突B.航海立法有利于新航路开辟C.地理知识获得较大突破D.法典深受人文主义思想影响B解析:依据材料“如果一名引航员不了解当地水域,却声称自己非常了解,而又无法提供他所承诺的引航服务,那么他就应该立刻被斩首”可知,该法典强调引航员在航行中的职责,这有利于推动航海事业的发展,从而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B项正确。3.“麦哲伦领导的第一次环球航行,不仅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而且还直接驳斥了教会有关地球的各种谬论……使教会思想体系在数十年内一直处于混乱之中。”这说明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A.直接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B.冲击了教会神学统治基础C.使人们开始关注现实世界D.动摇了欧洲人的宗教信仰B解析:材料“麦哲伦领导的第一次环球航行,不仅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使教会思想体系在数十年内一直处于混乱之中”体现的是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对教会统治的冲击,B项正确;“直接催生”的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与人们对现实世界的关注无关,排除C项;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并未动摇欧洲人的宗教信仰,排除D项。4.(2023·河南豫北名校联考)18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英国航海家库克进行了三次太平洋探险,考察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发现”了南大西洋、南太平洋的多处岛屿,并绘制了大量海图。这一航路的开辟(

)A.得益于英国封建王朝的强大B.体现了航海家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C.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D.使人们第一次到达了非洲东海岸B解析:依据材料“进行了三次太平洋探险,考察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发现’了南大西洋、南太平洋的多处岛屿”可看出,英国航海家库克的探险活动发现了新的地区和岛屿,体现了航海家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B项正确;18世纪时英国已经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排除A项;麦哲伦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非洲,排除D项。5.新航路开辟后,西欧人不断探寻南半球的新世界。继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后,一位航海家沿着他们的航线,到达了美洲南端的一个岬角——合恩角。这位航海家是(

)A.法国人卡蒂埃

B.英国人卡伯特C.英国人哈得逊

D.英国人德雷克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78年,英国人德雷克到达了美洲南端的一个岬角,即合恩角,D项正确。D课时作业(六)全球航路的开辟一、选择题1.(2023·湖南第二次学业质量检测)叙利亚和埃及是东西方传统商路的必经之地,奥斯曼人征服这两个地区是在1516—1517年。此时,通往非洲好望角、印度、美洲的新航路已经开通,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正准备出发。这可以用来说明(

)A.东西方的传统商路已危机四伏B.欧洲商业面临严重困难C.奥斯曼帝国阻断商路缺乏依据D.传统贸易规则亟须调整C解析:根据材料表述可知,叙利亚和埃及是东西方传统商路的必经之地,且新航路开辟于15世纪末,但奥斯曼帝国征服叙利亚和埃及是在16世纪,因此,奥斯曼帝国阻断商路缺乏依据,故选C项;A、B、D三项表述均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2.哥伦布自幼信奉基督教,热爱航海,在读到《马可·波罗行纪》后,对东方的财富产生了强烈渴望。他相信地圆学说,认为西行可获得大量黄金和财富。1492年在西班牙女王的资助下带着给印度君主和中国皇帝的国书开始远航,结果“发现”了美洲。材料表明哥伦布(

)A.最早发现和到达美洲B.首航美洲具有必然性C.寻求财富而远航美洲D.远航因素具有多重性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信奉基督教、热爱航海、追求财富、得到国王资助等多种因素,最终促成了哥伦布的远航,故D项符合题意;A项不是材料的主旨;B项中的“必然性”无法体现;C项理解片面。3.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道:“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

)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B.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C.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C解析:开辟新航路是在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情况下进行的,西欧的航海家在世界各地寻找财富,而郑和下西洋时期的明朝仍然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导,朝贡贸易追求宣扬国威和“厚往薄来”,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的巨大差异导致中西航海家的远洋航行存在巨大差异,故选C项;A项不符合题干中“根本上”的要求,排除;郑和船队得到了明朝政府的支持,排除B项;当时西方在科学技术和武装力量方面并不占有明显优势,排除D项。4.有英国学者认为,近代欧洲矿业和金属的各项技术发展,得益于科学者无几,但很有助于科学。但是开辟全世界的历次重要远洋航行,情形就不然了,这些是为了光荣和利益服务而有意识地最初应用天文和地理科学而获得的成果。该学者意在说明,当时欧洲(

)A.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的结合B.技术发展促进了科学的进步C.远航顺应了追求利益的共识D.科学发展助力远洋航行成功D解析:根据材料“但是开辟全世界的历次重要远洋航行,情形就不然了,这些是为了光荣和利益服务而有意识地最初应用天文和地理科学而获得的成果”可知,该学者意在说明当时欧洲科学的发展为远洋航行成功提供了条件,故D项正确。5.美洲被“发现”后,“谁先到达,便由谁命名”的原则持续了几个世纪,甚至南极洲各地的命名也是如此。这表明欧洲早期航海活动(

)A.受到人文主义影响B.始终遵循着国际法C.密切洲际文化交流D.抹杀土著的命名权A解析:材料“美洲被‘发现’后,‘谁先到达,便由谁命名’的原则持续了几个世纪”体现的是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一种肯定,属于人文主义范畴,A项符合题意。材料与国际法无关,排除B项;密切洲际文化交流属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排除C项;据材料看不出对土著命名权的“抹杀”,排除D项。6.“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这段话表明新航路开辟中(

)A.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B.教皇发挥了组织作用C.传播基督教是探险家的主要目的D.教会蜕变成为殖民机构A解析:“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反映了新航路开辟中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故选A项;西班牙、葡萄牙王室起了组织作用,B项错误;获取财富是探险家的主要目的,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7.(2023·江苏常州模拟)据统计,麦哲伦船队的船员来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葡萄牙人37人,意大利人30多人,法国人19人,此外还有佛兰德(今属比利时)人、德国人、英国人等。这表明当时(

)A.葡意法成为航海活动的领导者B.各国间加强了航海方面的合作C.航海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D.地圆学说的科学性已得到证实C解析: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欧洲社会出现一股“寻金热”,对黄金的追求成为人们开展航海活动的重要动力,欧洲人的这一热情成为推动航海活动的基础,故选C项;当时领导航海活动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各国在航海方面的合作,B项错误;材料无法反映地圆学说是否得以证实,D项错误。8.下面是1600年运入欧洲部分商品的统计表,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A.欧洲与亚、非、美洲联系更加紧密B.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地中海C.商业革命导致贸易内容的改变D.传统商路仍发挥重要的作用

经好望角经地中海胡椒100~200(万磅)300~400(万磅)丁香、靛蓝、肉豆、药品35~65(万磅)70~100(万磅)D解析: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17世纪“经好望角”航路的商品少于“经地中海”航路的商品,这说明以“经地中海”代表的传统航路在东西方贸易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出欧洲与亚洲、非洲之间的贸易,但无法体现出与美洲的贸易,故排除A项;B项说法错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地区逐渐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仅从材料“胡椒”“丁香、靛蓝、肉豆、药品”中不能看出当时贸易内容发生变化,故C项错误。9.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了一块“新发现的大陆”,即纽芬兰岛。16世纪,荷兰航海家巴伦支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留下了详细的航行记录和准确的航海图。17世纪初,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这些海上探索(

)A.拓展了欧洲人对地球的认知B.是西欧人不断探寻南半球新世界的表现C.最早开辟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D.推动了股份合资企业的广泛建立A解析:材料中所述的这些航海探险活动,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拓展了欧洲人对地球的认知,故A项正确;材料中所述的航海探索发生于北大西洋高纬度地区,与南半球无关,故排除B项;最早开辟了通往东方新航路的是达·伽马,故C项错误;股份合资企业的广泛建立与材料中所述内容无直接联系,故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492年11月12日,哥伦布在航行到古巴角附近时写的日记中说:“吾坚信,彼等不信任何宗教,也不崇拜偶像。彼等非常顺从,不知邪恶……胆子甚小……鉴于此,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臣认为,一旦发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