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中下定义专练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试题。材料一:在辽阔的中国大地上,保留着各式各样的传统建筑。从庄严雄伟的宫殿坛庙到粉墙黛瓦的江南园林,从多姿多彩的民居村落到雪域高原的辉煌寺庙。这些传统建筑以其悠久的历史传承、高超的营建技术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早在《诗经》中,就有“如鸟斯革,如翚斯飞”来形容栋宇飞檐的华美之姿;又有“作庙翼翼”来描绘宗庙建筑的严正巍峨。中国传统建筑大多具有优美柔和的轮廓和丰富多彩的形式,仅屋顶就有平顶、坡顶、尖顶、圆拱顶等形式,还可以结合平面形状把几种样式组合成更加复杂、变化多端的屋顶形式。传统建筑的类型十分丰富,尤其在园林建筑中,如亭、台、楼、阁、堂、榭、轩等,不一而足,可根据需要灵活布置。古人也非常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将建筑的形体和周围的地貌进行整体的组织安排,巧妙处理每一处组群建筑的体量、造型、光影、色彩等,使其产生大小高低、主从虚实、远近疏密、动静阴阳等空间变化,从而给人以完美的视觉体验和心理感受。透过传统建筑丰富多彩的形式,我们还可以发现其中的传统技艺之美。千百年来,经过一代代工匠的辛勤劳动和智慧积累,我国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建筑营造技艺。中国传统建筑主要以木结构为承重结构,根据地域分布分为井干式、抬梁式、穿斗式等。木结构采用柱、梁、檁、枋构成的木构架作支撑,承载屋顶、楼面的重量以及风力等,墙壁只起围蔽、隔断和稳定柱子的作用。木构架采用榫卯连接,再加上木材本身的柔性,使木构架在抗震性能上表现突出,因此,许多著名的古建筑如天津蓟州独乐寺观音阁、山西应县木塔等,历经多次大地震而完好保存至今。古人还创造了“斗拱”结构部件和“材分”的模数单位,各种木构件可以定型化加工和组装,从而简化了单体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使中国传统建筑体系很早就迈进了标准化、模数化和预制装配化的阶段;同时,设计与营造有了明确的分工,设计师和工匠们可以更加专注于空间的总体布局和整体的艺术效果。从清代皇家御用建筑师“样式雷”世家到蜚声江南的“香山帮”传人,再到至今依然活跃在西北地区的河州工匠。从人文传承角度来说,正是这些传统建筑哲匠使中国建筑一直延续、传承不辍。建筑作为一种物质环境,其背后离不开人的思维活动和观念意识。正如《周易·系辞上》所言:“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建筑之美,既包含有形层面的营建创造,也兼有无形层面的观念意蕴。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体现的是中国人的宇宙观、自然观、价值观和以“和”为美的审美理想。古人通过仰观俯察而取象天地,用阴阳五行等学说解释宇宙的基本法则,通过模拟宇宙(天)的秩序,使之与建筑、城市所体现的人间秩序相对应并求得永恒;古人又讲求通过顺应四时的变化、尊重自然的规律而与外部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处。陵寝建筑因山就势,极为重视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关系;园林建筑讲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追求诗情画意的境界和“步移景异”的景观变化……这些都是和谐之美的体现。经过世代传承,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观念意蕴早已融入我们的血脉。如今,传统建筑以其丰富而直观的艺术形象,依然向世界传达着中国人对未来的美好愿望。(摘编自刘彤彤《中国传统建筑之美》)材料二:当今的建筑学是在西方建筑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至今大约有一百年的历史。建筑美学就是从建筑学中引申出来的一个新兴学科,在中国刚刚起步,是艺术美学和建筑学的重要分支,与建筑学不同的是,建筑美学的基础是建筑学,研究方向是美学。为何这些学科要从西方引进,而不是由本土产生?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人对建筑的认知与西方存在差异。中国人认为建筑的角色是“器”,它的价值是“用”,而不是艺术品。由于中国的建筑是把功能放在首位,建造房子是以技能为支撑,而不是以美学为支撑(虽有个别建筑秉承了“艺”的理念,但仅仅是个别,并无过多传承可言)。所以,几千年来,中国一直没有西方那样的艺术家建筑师,而主要依靠工匠,凭技术来完成建筑的设计和建造。因此我们引进建筑美学,就是要用价值论美学的基本原理对中国传统建筑进行研究,在对各种类型的建筑进行具体的审美实践活动后,用美学原理阐释建筑审美的心理过程,揭示建筑美学的基本规律,进而提高建筑审美能力,达到指导建筑创作实践的目的。实际上,中国传统建筑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充满智慧,是一笔十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仅值得我们认真探究、学习,更值得大力继承和弘扬。在弘扬过程中,文化自信不可或缺,要通过对传统建筑及其文化的深入研究,去加深对它的先进性的认识。如果不加研究,就想当然地认为这种草创于原始社会,发展成熟于生产力低下的封建社会的传统建筑,较之于当代的、以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为代表的建筑,一定是落后的,是不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如此就永远不会发现它的先进之处,更不可能将这古老而智慧的研究纳入当代建筑学的专业课程中。(摘编自马炳坚《继承弘扬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关键在搞好传统建筑教育》)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与西方建筑相比,我国的传统建筑历史更为悠久,技术更为高超,在形式上与西方建筑有着明显区别。B.作者引用《诗经》中以拟人手法形容建筑物的语句,意在证明从周代开始我国的建筑形式便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C.完美的视觉体验和心理感受,既源于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多样,又与古人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完美结合有关。D.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人,传统工匠的巧手匠心、精益求精,是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延续至今的最重要的因素。2.根据材料一的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我们今天想要了解西周时期的建筑特色,《诗经》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B.日本木质建筑至今仍以榫卯结构为主,抗震性能良好。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建筑工艺对世界影响深远。C.
根据《周易》所说,道家的“形而上”,即精神意识之所在,表现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就是“意先于形”。D.
中国传统建筑以“和”为美的审美观念意蕴,与当前追求和谐的价值观,以及构建“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一致的。3.根据材料二的相关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传统建筑文化传承方法的一项是(
)A.充分认识传统建筑文化的意义。B.主动学习和传承工匠精神。C.以多种方式培养民族文化自信。D.将传统建筑学和建筑美学纳入当代建筑学专业课程。4.请结合材料二的内容,给建筑美学下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根据材料一的内容,简要指出中国传统建筑之美的体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C、2.B、3.A、4.建筑美学是由西方引进的以建筑学为基础来研究美学的新兴学科,其研究旨在用价值论美学研究建筑的方法,来阐释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揭示建筑美学的基本规律、提高建筑审美能力,进而指导建筑创作实践。5、①形式美:屋顶形式多样、建筑类型多样,建筑与环境的组织安排给人以完美的视觉体验和心理感受。②技艺美:营造技艺富有中国特色,木结构建筑抗震性能突出,建筑体系标准化、模数化、预制装配化,工匠技艺高超且有明确分工。③意蕴美:中国传统建筑体现了中国人的宇宙观、自然观、价值观和以“和”为美的审美理想。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试题。①相关数据显示,在《中国书法大会》播出当天,“央视频”六小时观看量突破九百万人次。第六集播出后,全媒体视听率达0.61%,全媒体受众规模1.64亿人,其中新媒体用户规模占14.77%,年轻观众占37.51%。这一组数据的统计对象,尚未包括各类网络平台和微信公众号的再次传播,以及在传播过程中人们随意截取的小视频。总之,一档以书法为主题的文化类电视节目有这样一组传播数据,的确见证了当代中国人对书法的热情。
②之前的书法类电视节目,或组织选手以竞赛的形式进行现场创作,然后进行评选,推出几个优秀的作者;或邀请名家对某件经典书法作品进行讲解、示范临摹,重在一帖一碑的学习……以竞赛形式组织节目并非不可以,但艺术呈现往往是见仁见智的,特别是书法,不同人群对同一件作品的看法可能产生相当大的分歧;对某帖、某碑进行讲解示范则易将书法承载的宏阔的文化艺术信息过度挤压,让书法扁平化、单一化。总之,类似节目的种种遗憾,让不少人认为把书法搬上电视节目似乎是一个不太理想的节目策划选题,多年来也少有人进行真正具有创新性的探索。③与之前的书法类电视节目相较,《中国书法大会》的突破是显而易见的。《中国书法大会》摒弃过往的节目策划理念,变革节目形式,通过文艺诠释、嘉宾点评赏读来展现经典作品,通过答题互动实现知识的延展,通过集体临写展示书法形貌、完成后人对经典的致敬。这在当下以展览为主要传播方式的书法生态中,可谓意义重大。④节目组邀请的嘉宾个个皆非等闲之辈,讲解都很专业,颇有见地,能够代表我国书法学界的水平。例如蒙曼老师,发挥其历史文化功底深厚的特长,以女性特有的敏锐感知和细腻表达,为每一个经典碑帖提供文化背景的解说与延展,在大众与专业、普及与提高之间架起了桥梁。现场集体临摹这一环节,30位从各行各业挑选出来的有功底的书写者在节目现场挥毫书写毛笔字的壮观场景,充分体现了书法的实践性特点,体现了书法在我国广泛的群众基础。⑤《中国书法大会》最突出的“战绩”应当是实现了书法传播过程中一个久未实现的目标——“破圈”。很长一段时间里,书法这一在中国几乎是最容易普及的艺术被各种因素裹挟,无端被区分为“圈内”和“圈外”两个阵营,由此引发的各种认知上的差异给书法的良性传播带来了种种阻碍和不利影响。诚然,书法是有专业门槛的,但这种专业门槛在理想的状态下应该是促进书法良性传播的一个行业标准,至少不应该成为造成“书法圈”在社会上形象封闭的“推手”。《中国书法大会》打破了专业的壁垒,通过嘉宾的讲解和现场参与人员的书写,将书法的“专业性”以观众能够直接感知、接受的方式转化为一种历史文化信息,传递给大众,从而使书法传承与传播中的“专业性”问题从“圈内”走向“圈外”。⑥习近平总书记说:“书法是中华文化瑰宝,包含着很多精气神的东西,一定要传承和发扬好。”《中国书法大会》透过AR、VR等先进科技,把历史与当代生动联结,让那些书法作品都“活”了起来。通过节目,人们欣赏佳作,与颜真卿、苏轼、米芾等书法大家对话,既看到经典书作墨色之深浅枯润、笔法之虚实疏密,也见到了清风万古、明月千江。可以说,《中国书法大会》既满足了观众的期待,也体现出了书法应有的学术品格和艺术品质,真正做到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⑦《中国书法大会》虽广受欢迎,但仍不能完全“解渴”,留有遗憾:中国书法发展的脉络没有在更广大的社会群体中形成相对完整的链条。其六集十八件作品的选择和排布,似乎没有体现出中国书法发展的关键节点和线性脉络。一个普通观众观看完全部六集后,可能对十几件经典作品有所记忆,但对中国书法审美发展的几个关键节点都不甚了了。在中国书法发展的长河中,曾出现过众多杰出的作品和作者,但中国书法的发展一如中国历史的演进,关键节点上总有一些事件、人物和作品揭示着书法作为艺术的审美走向。在这些关键节点上,都有相应的代表性作品和人物以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原因。如果一档电视节目能从书法审美的角度对这些人物、作品和事件按照一定的历史脉络进行重新解读,那会不会是当代媒体和科技对书法审美发展史的重述与激活?⑧从时代的角度来看,当代人对书法的接受,不能不、也不得不更多地从“艺术”的立场去感知和接受。对于书法的传播而言,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去提升大众的书法认知水平和建构书法史知识体系,也许是当下书法文化传播中的一个更被需要、而且更有操作空间的切入口。(节选自王宏伟《书法传播与大众的艺术史认知建构》,有删改)6.请根据文中的相关内容,给“破圈”下定义。7.作者采用哪些论证方法证明《中国书法大会》值得称道?请根据文本概括。【答案】6破圈,就是打破固有专业门槛或壁垒的限制,向更广阔的范围传播,使之被更多的人接纳或得到广泛认可的过程/现象。7、①引用论证,引用总书记有关重视书法传承的讲话。②对比论证,与之前的书法类电视节目进行对比;③举例论证,列举嘉宾蒙曼老师专业讲解的事例。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12年和2013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中形成的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是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负增长的历史拐点,老年抚养比从2012的20.66%上升到2013年的21.58%,据预测,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超过4亿,届时每3人中就会有一个老年人。目前,我国空巢和独居老年人近1亿人,60岁以上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约3500万人,要帮扶困难老年人作为发展老龄事业的重中之重。根据联合国的规定,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时,通常认为这个国家进入老龄化。未来几十年里,“银发潮”将席卷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将会迅速提高。2005年,相对每100名适龄工作的成年人,仅有16名中国老年人。这一老年抚养比到2025年将会翻番到32%,到2050年会再翻一番,达到61%,到2050年时,将会有4.38亿中国人年龄达到或超过60岁,其中1.08亿人超过80岁,2050年劳动者的负担将增长3倍。由于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的特征日益凸显。老年人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城镇老年人口的居住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七成以上的城镇老年人口居住的老旧楼房无电梯,高龄、失能和患病老年人出行困难。高龄、失能和患病老年人的照料护理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材料二: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张宇贤表示,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中国的基本国情。“十四五时期中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老龄化平将超过20%;2035年前后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老龄化率将超过30%;2050年前后,老年人口接近5亿人,占比达到36%左右,老年人口规模及比重相继达到峰值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强调,中国已将“翻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制定了中长期规划,并在人力资源、科技支撑、养老产业、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方面采取一系列应对举措,这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新机遇。在通用技术集团副总经济师张刚看来,对于老年人,相关方不仅要帮助解决其生命质量、生活质量问题,进而还要解决其精神需求问题。这也将推动和构成未来银发经济的很多重要产业。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认为,人口老龄化确实给社会带来压力,但挑战与机遇并存,而机遇大于挑战。在社会发展、公共治理过程中,老年人如何参与、怎么发挥作用,既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也对抵御此类挑战有重要意义,杜鹏举例指出,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中拥有大以上学历的人,可能达到8500万人。这不仅仅带来人口素质的变化,同时也给银发经济带来巨大机遇。联合国人口基金驻中国代表康嘉婷也认为,在过去几十年间,由于在青年人健康、教育和就业机会方面的投入,已出现了一代受过更好教育、更健康,经济上也更独立的老年人。“我们预计其人数在未来还会增长。这一代老年人的新兴需求,为银发经济的指数级增长提供了很多机遇。”她同时指出,健康的老龄化和繁荣的银发经济需要基于社会公平和包容原则的社会投资战略,以确保所有群体都能从优质教育医疗保健和体面工作中受益。材料三:当前“银发潮”扑面而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冲击无法回避。如何解决我国2亿多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国的“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他们对社区的各类养老服务需求越来越迫切。然而,目前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比较传统单一,覆盖面不广。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专家认为,为老年人服务是非常细致的工作,不只是简单的送餐、沐浴、理发、洗衣被、居室打扫一类。还包括康复护理、读报陪聊、紧急援助呼叫等。但目前我国的居家养老服务还只是星星点点,服务能力薄弱。至于农村居家养老更是空白。由于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农村老年人生活照料基本都是依靠自己,或邻里互相照应。乡村还没有建立针对居家养老的服务组织,农村老年协会也比较少。此外,对老年人的精神慰藉服务也很欠缺。许多老年人深居简出,很少与社会交往,也缺乏生活兴趣;对儿女情感依赖性强,儿女不在身边,容易产生心理失落。伴随着身体与心理上的衰老感,特别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一些城市已经开始推行“新型居家养老模式”,在社区建立日间“托老中心”。老人白天可以到托老中心吃饭、娱乐,晚上回家享受天伦之乐。这一模式投入少,资源利用率高,覆盖面大,适合中国国情,是中国式的养老服务之路。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龄人口增长迅速,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到来后,从2013年起,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负增长阶段。B.
未来,“银发潮”将席卷中国,到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C.劳动者负担加剧,劳动年龄人口负增长,老年抚养比到2050年翻两番,劳动者的负担将增长3倍。D.
中国人口老龄化“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特征比较明显,因为社会经济发展落后于老龄化速度。2.根据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张宇贤认为,人口老龄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也就是说老龄化程度越高,社会也越文明。B.王一鸣强调,中国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制定中长期规划,采应对举措,可以化挑战为机遇。C.张刚认为,应对老龄化,首要的就是解决老年人精神需求问题,以此来推动和构成相关重要产业。D.杜鹏和康嘉婷都关注到受过更好教育的老年人这一群体,并认为他们的加入既是挑战,又是机遇。3.根据材料三,下列不属于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举措的一项是(
)A.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培训工作人员。B.在农村推广邻里间互相照应的养老方式。C.调查社区老年人身心需求,细化服务工作。D.
建立托老中心推广“新型居家养老模式”。4.下定义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其格式多为“xxx(种概念)是xxx的xxx(属概念)”,请结合材料内容,给“人口老龄化”下一个简要定义。5.针对材料内容,谈谈《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的主张对解决当前养老问题有哪些启发。【答案】1D、2B、3B、4【参考答案】人口老龄化是指因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相对减少、老年人口数量相对增加而导致的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从而给整个社会带来很大挑战的动态(答“趋势”“过程”皆可)。5、【参考答案】①孟子主张“制民之产”。当前,我们要采取措施大力发展经济,尤其是银发经济,合理规划中国养老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②孟子主张“谨庠序之教”。当前,要注重精神文明教育,在整个社会形成尊老敬老爱老的氛围,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解析】1.
【试题分析】D选项“因为社会经济发展落后于老龄化速度”错误。原文中是“现代化”,不单指“经济发展”。2.
【试题分析】A选项“老龄化程度越高,社会也越文明”错误。老龄化只是重要体现,并不意味着老龄化与文明程度同步发展。C选项“首要”错误,并且原文中“这”指的是“不仅要帮助解决其生命质量、生活质量问题,进而还要解决其精神需求问题”。D选项“康嘉婷……并认为他们的加入既是挑战”错误。康嘉婷没有提到“挑战”,而且康嘉婷提到的是“受过更好教育、更健康、经济上也更独立的老年人”。3.【试题分析】B选项这是现状,不属于有效举措。4.
【试题分析】结合“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等内容可知人口老龄化是动态的(趋势/过程)。结合“根据联合国的规定,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时,通常认为这个国家进入老龄化”“60岁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将会迅速提高”“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认为,人口老龄化确实给社会带来压力,但挑战与机遇并存,而机遇大于挑战”等可提取出关键句“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相对减少”“老年人口数量相对增加”“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给整个社会带来很大挑战”,据此整合信息,删除重复信息,组成“人口老龄化是是……的动态(趋势/过程)的句子即可。5.【试题分析】结合《齐桓晋文之事》中“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的举措以及材料中“中国已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制定了中长期规划,并在人力资源、科技支撑、养老产业、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方面采取一系列应对举措,这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新机遇”的表述,可概括为:孟子主张“制民之产”。当前,我们要采取措施大力发展经济,尤其是银发经济,合理规划中国养老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结合《齐桓晋文之事》中“;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的举措以及材料中“对于老年人,相关方不仅要帮助解决其生命质量、生活质量问题,进而还要解决其精神需求问题。这也将推动和构成未来银发经济的很多重要产业”的表述,可概括为:孟子主张“谨庠序之教”。当前,要注重精神文明教育,在整个社会形成尊老敬老爱老的氛围,让老年人老有所依。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张力”原本是物理学名词,现在用于小说,是指小说内部蕴藏的牵引力,是一种可以扩张和延展的力量。小说研究者和阅读者都能琢磨出张力的深意,但要将它明确表达和总结出来,却是有一定难度的。这也是小说张力的奥妙所在。任何小说都有张力,只是有大小、强弱的差别。一般而论,越是好的小说越有张力。打开小说阅读,沉睡的小说生命才能被唤起,进入复苏和觉醒状态,在阅读过程中渐次呈现它的张力。小说的张力牵引着读者的神经系统,使读者以自身的生命体验去感知小说的艺术样态,在读者的个人经验与小说文本之间,实现主体与客体、现实与虚构的交流与沟通。语言是进入读者视野的第一道风景,也是小说的颜值所在。对于小说家来说,每一次写作,都是在创造性地重构语言的张力。语言赋能于人物和叙事,文学性、艺术性、口语化是小说语言的基本要求,其中心价值就是语言的张力。优秀作家一生都在追求语言的意义与价值,把最合适的语言表述放到最合适的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的应用功能。每一个句子都有它们的内在张力,即使是粗鄙的俗言俚语,只要能被恰到好处地表现,也能够从平俗中脱胎换骨,以化腐朽为神奇的妙用,焕发出其超越平俗的光亮,从而完成它的意义表达和个性呈现。句子与句子之间形成上下贯通的叙事段落,会凝结成更大的张力,成为“力”的组合,这种张力被释放出来,便有了语言的整体美感和通篇气韵。而文学研究者在探索小说文本的时候,就是在具有强劲张力的语言中去寻找小说的内蕴和主旨,发掘人物的性格和灵魂深处的奥秘。《三国演义》用军事化语言建构小说的豪迈气势与英雄谋略,其张力如鲲鹏展翅,似巅峰对决。《红楼梦》用诗化语言描写四大家族的起伏兴衰和情感波澜,在生动丰富的诗文交错之中,其张力似绵里藏针、花树带刺。人物的张力大小,取决于人物被刻画得是否丰满,其性格是否鲜明,他是否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能否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小说中的各色人等都要在叙事伦理和性格逻辑的统领下各居其位,各得其所,由此生成与人物自身相符的内在张力。这种张力让人物群像共同作用于小说的整体,服务于小说的全部。《小二黑结婚》中的小二黑、《创业史》中的梁生宝折射着时代光影,承载着人物雄浑的生命情感和时代精神,从而成为小说文本的顶梁柱和主心骨,甚至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学图景和文学形象代言人。小说是用来讲故事的,故事是人物与人物之间交集和纠葛的必然结果,由若干情节和细节按照叙事伦理精密组合而成。每一个情节都在为下一个情节提供叙事动力,有序地推动故事的发展和走向。中国古典小说中的“且听下回分解”虽然不再直白地呈现,但依然存在于现代小说中。小说的张力就是推动故事的发动机。人们习惯把故事情节连起来说,这是在强调它的完整性。平时所说的故事感人,有时并非故事全部,而是故事中的某个精彩情节。情节是人物在活动轨迹中最能储备能量和爆发能量的着力点。“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时的愤怒与绝望,诱发读者发出“恩断义绝,情为何物”的追问;“桃园三结义”用三个好汉、一壶浊酒奠定了小说的恢宏基调,成了后面好戏连台的逻辑起点……这些令人拍案叫绝的情节,都蕴含着丰沛的艺术张力,延展性强,既有横向开掘的宽度,又有纵向探寻的深度,它们像珠宝一样镶嵌在小说的故事当中,闪耀着匠心独运的艺术灵光。而读者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共鸣,都是在这些情节中获取的。小说的张力,是语言、人物和情节三方参与的结果。三者绝不可分割开来,各行其道,必须水乳交融地联合成一个整体,共同为小说的终极使命承担责任和义务。(摘编自李春平《小说的张力》)材料二:李婧:昆德拉说,所有伟大的作品都部分地不完整,要将小说变成一个存在的博学观照,必须掌握省略的技巧。你对这段话怎么看?留待:我很早在阅读中就发现,伟大作品都存在遗憾。即昆德拉所说的部分地不完整。甚至可以说,遗憾和不完整是伟大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印证了愈是好作品愈能调动我们的参与度。我前几年在一个创作里说过:小说的张力来自省略。正如一个雕塑大师完成一件作品,着手之前,已经清楚地知道雕出来的是什么,接下来要做的,只是剔除多余的部分。所有艺术品,都来自对多余物的有效剔除。“省略”或“留白”就是“剔除”,可以使作品更具张力。这也正是一部作品的价值所在。老子说:“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作家的作品是“器”,有用的部分恰恰是“无”,也就是读者所感受到的文字背后的东西。“省略”或“留白”的技巧,不光是作家的认知,更是一种能力。(摘编自李婧、留待《“留白”是一种能力》)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张力”是可以扩张和延展的力量,小说研究者和阅读者都能琢磨出张力的深意,但要将它明确表达和总结出来,却是有一定难度的,可见张力是小说的奥妙所在。B.小说家创作时,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的应用功能,都创造性地重构语言的张力,因此会使用粗鄙的俗言俚语。C.只有人物被刻画得丰满,性格鲜明,思想内涵深刻,才能生成内在张力,从而成为小说文本的顶梁柱和主心骨。D.情节是人物在活动轨迹中最能储备能量和爆发能量的着力点,每一个情节都在为下一个情节提供叙事动力,一些令人拍案叫绝的情节,延展性强,闪耀着匠心独运的艺术灵光。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人物、情节融为一体,共同作用,才能使小说更有张力;若各行其道,则无法保证小说的终极使命完成。B.离开了叙事伦理和性格逻辑的统领,小说中的各色人等可能不会生成与其自身相吻合的内在张力。C.小说的张力大小、强弱和小说优劣有关,小说张力的存在与否则和人们是否对其进行阅读有关。D.从某种意义上讲,有些伟大作品包含了遗憾和不完整,这些作品更能调动读者的参与度。3.下列对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留待引用老子关于器物的“有”“无”的论述,论证作家的作品中的“无”,即省略或“留白”的作用。B.
留待从创作技巧的角度论证小说张力与“省略”或“留白”的关系,认为这种技巧不光是作家的认知,更是一种能力。C.
留待的说理通俗易懂,如第三段采用了举例论证,论证作品的省略或“留白”就是一个剔除多余物、使作品产生张力的过程。D.
留待运用比喻论证,将作家的作品喻为“器”,将有用的部分喻为“无”,论证省略或“留白”恰恰有让读者感受到文字背后的东西的作用。4.根据材料二,为“省略”下定义。5.结合材料一,谈谈张力在小说《百合花》中是如何表现的。【答案】1D、2C、3C、4【参考答案】省略是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对多余物进行有效剔除,使作品更具张力,并让欣赏者能感受到艺术作品深刻意蕴的一种创作技巧。5、【参考答案】①人物张力,《百合花》中无论是“通讯员”还是“新媳妇”,性格鲜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折射出战争年代人性美。②情节张力,《百合花》中,借被子、缝破洞等情节,为小说提供叙事动力,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和走向。③语言张力,《百合花》中,用清新俊逸的诗化语言,表现人情美、人性美;“我”和“通讯员”的对话,“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对话,符合各自人物的性格和灵魂深处的奥秘,小说在具有张力的语言中表现内蕴和主旨。【解析】1.
【试题分析】A选项“可见张力是小说的奥妙所在”错。原文说的是“小说研究者和阅读者都能琢磨出张力的深意,但要将它明确表达和总结出来,却是有一定难度的。这也是小说张力的奥妙所在”。B选项“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的应用功能,都创造性地重构语言的张力,因此会使用粗鄙的俗言俚语”强加因果,原文是为了说明“每一个句子都有它们的内在张力”。C选项“只有人物被刻画得丰满,性格鲜明,思想内涵深刻,才能生成内在张力”错。原文“人物的张力大小,取决于人物被刻画得是否丰满,其性格是否鲜明,他是否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能否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说的是人物张力大小,而选项说的是人物张力有无。2.【试题分析】C选项“小说张力的存在与否则和人们是否对其进行阅读有关”错。根据原文“任何小说都有张力”可做出判断,而原文“打开小说阅读,沉睡的小说生命才能被唤起,进入复苏和觉醒状态,在阅读过程中渐次呈现它的张力”,只是说小说只要被阅读,其张力就会显现出来,并不是说小说不被阅读就没有张力。3.
【试题分析】C选项“采用了举例论证”错。第三段“正如一个雕塑大师完成一件作品”应是类比论证。4.
【试题分析】首先,由“要将小说变成一个存在的博学观照,必须掌握省略的技巧”可以确定“省略是艺术创作的一种技巧”;再结合“‘省略’或‘留白’就是‘剔除’,可以使作品更具张力”“也就是读者所感受到的文字背后的东西”可知,“省略是艺术家对多余物进行有效剔除,使作品更具张力,使欣赏者能感受到艺术作品深刻意蕴”。将以上信息整合成一个单句,即“省略是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对多余物进行有效剔除,使作品更具张力,并让欣赏者能感受到艺术作品深刻意蕴的一种创作技巧”。5.
【试题分析】①人物张力。《百合花》中塑造了一个“通讯员”的形象,这个通讯员很年轻,还没有体验过爱情甜蜜。还塑造了一个“新媳妇”的形象,这个新媳妇刚刚结婚,还出在甜蜜幸福中。无论是“通讯员”还是“新媳妇”,性格鲜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最后“通讯员”牺牲了,“新媳妇”用自己崭新的百合花的被子盖在了“通讯员”的身上,“通讯员”的牺牲,使二者反差更强,人物内在的张力得以扩大,折射出战争年代人性美。②情节张力。情节是人物在活动轨迹中最能储备能量和爆发能量的着力点。《百合花》中,借被子、缝破洞等情节,都在为下一个情节提供叙事动力,有序地推动故事的发展和走向。小说的情节虽然单纯,但有很强的节奏感。结构单纯而又缜密,耐人寻味。如:由“借被子”推动故事的发展到“献被子”,在由“献被子”推动故事的发展到“通讯员”牺牲后,“新媳妇”用自己崭新的百合花的被子盖在了“通讯员”的身上的“盖被子”。③语言张力,《百合花》中,不论叙述、描写、对话,都给人一种自然、清新、柔和、优美的感觉,把一个流血牺牲的战斗故事,写得充满诗意。小说用清新俊逸的诗化语言,表现人情美、人性美;特别是其人物语言个性鲜明、生动传神。“我”和“通讯员”的对话,“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对话,符合各自人物的性格和灵魂深处的奥秘。例如,“我”与小通讯员对话:“你多大了?”“十九”“参加革命几年了?”“一年”“你怎么参加革命的?”“大军北撤时我自己跟来的”。这段话介绍了通讯员的年龄、身世,一个“跟”字,则表现了他的思想觉悟和自觉的革命要求。在谈到借被子被拒时,小通讯员说:“女同志,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这两句话表达了通讯员因没借到被子而不满,也为下文他得知真相后自责埋下伏笔,两处省略号则勾勒出他在女同志面前羞怯、不善言辞的窘态。小说在具有张力的语言中表现内蕴和主旨,表现了战争时代的军民鱼水情,歌颂了人性美、人情美。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正是从《诗经》的许多具体作品中,后人归纳出了所谓“赋、比、兴”的美学原则,影响达两千余年之久。最著名、流行最广的是朱熹对这一原则的解释:“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古人和今人对此又有颇为繁多的说明。因为“赋”比较单纯和清楚,便大都集中在比兴问题的讨论上。因为所谓“比兴”与如何表现情感才能成为艺术这一根本问题有关。
中国文学(包括诗与散文)以抒情胜,然而并非情感的任何抒发表现都能成为艺术。主观情感必须客观化,必须与特定的想象、理解相结合统一,才能构成具有一定普遍必然性的艺术作品,产生相应的感染效果。所谓“比兴”正是这种使情感与想象、理解相结合而得到客观化的具体途径。
《文心雕龙》说:“比者,附也;兴者,起也”;“起情故兴体以立,附理故比例以生”。钟嵘《诗品》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兴也;因物喻志,比也。”实际上,“比”“兴”经常连在一起,很难绝对区分。“比兴”都是通过外物、景象而抒发、寄托、表现、传达情感和观念,这样才能使主观情感与想象、理解结合联系在一起,而得到客观化、对象化,构成既有理知不自觉地干预而又饱含情感的艺术形象。使外物景象不再是自在的事物自身,而染上一层情感色彩;情感也不再是个人主观的情绪自身,而成为融合了一定理解、想象后的客观形象。这样,也就使文学形象既不是外界事物的直接模拟,也不是主观情感的任意发泄,更不是只诉诸概念的理性认识;相反,它成为非概念所能穷尽,非认识所能囊括,具有情感感染力量的艺术形象和文学语言。王夫之说:“《小雅•鹤鸣》之诗,全用比体,不道破一句。”(《姜斋诗话》)所谓“不道破一句”,一直是中国美学重要标准之一。司空图《诗品》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严羽《沧浪诗话》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等等,都是指的这种非概念所能穷尽、非认识所能囊括的艺术审美特征。这种特征正是通过“比兴”途径将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合而为一的产物。《诗经》在这方面作出了最早的范例,从而成为百代不祧之祖。明代李东阳说:“所谓比与兴者,皆托物寓情而为之者也。盖正言直述,则易于穷尽,而难于感发。惟有所寓托,形容摹写,反复讽咏以俟人之自得,言有尽而意无穷,则神爽飞动、手舞足蹈而不自觉,此诗之所以寄情思而壮实也(《怀麓堂诗话》)”。
这比较集中而清楚地说明了“比兴”对诗(艺术)的重要性所在,正在于它如上述是情感、想象、理解的综合统一体。“托物寓情”“神爽飞动”胜于“正言直述”,因为后者易流于概念性认识而言尽意尽。即使是对情感的“正言直述”,也常常可以成为一种概念认识而并不起感染作用,“啊,我多么悲哀哟”,并不成其为诗,反而只是概念。直接表达情感也需要在“比兴”中才能有审美效果。所以后代有所谓“以景结情”、所谓“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等等理论,就都是沿着这条线索而来的。
(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材料二:
中国古人讨论诗歌时常提及的“比兴”不仅是诗歌的创作手法,也是对审美思维方式的一种表述,比兴思维在审美想象的作用下实现物我交互,四时万物在激发人的情感的同时,又成为情感的寄托,物我相照,贯通交融。比兴思维不同于理性判断,它遵循“类”的规律和原则,实现物与物、情与物的联结。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物象都可起兴,任何一物都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联系到他物,起兴之物象和所咏之物象两者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但这样的联系并不是随意的,而是必须遵循“类”的原则,这一原则在比兴思维中有两方面的体现。
其一,主体基于对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特征的感知,将此物与彼物联系在一起,此为以物喻物的基础。其二,两个事物虽然各不相同,甚至差异巨大,但是都具有能够与主体的某种情意产生共鸣的属性。这种属性是将物与情联系起来的关键,也是“取譬引类”与以类比逻辑为特征的理性思维之间的重要区别。如作为“岁寒三友”的松、竹、梅,在形貌上相去甚远,并没有相似性特征。但是,由于松树岁寒不凋、翠竹经冬不衰、梅花凌寒独放,三者共同拥有的耐寒属性与主体高洁坚韧的情志产生共鸣,因此使其成为人们联类讴歌、表情达意的对象。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基于比兴思维展开的类比联想,是审美意象动态生成的一种表现。中国文化自古就有将天地万物视为一体的认识传统,在这个浑然为一的系统之中,物与物、物与情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而是强调彼此间的互相感应、转换与影响。
(选自何琪琦《论审美意象生成的心理过程》)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朱熹从《诗经》中归纳出的“比兴”原则与诗歌抒情的根本问题密切相关,历来讨论颇多。
B.中国文学能以抒情取胜,主要归功于“比兴”手法的恰当使用,“赋”的作用则微乎其微。
C.“岁寒三友”形貌上不相类,却因耐寒的共同属性与主体高洁坚韧的情志产生共鸣而被联类赞美。
D.在诗歌创作中遵循“类”的原则不是对事物之间相似性的感知,而是有情感共鸣的“取譬引类”。2.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具有情感感染力量的艺术形象不是对外界事物的直接模拟,不是主观情感的任意发泄,也反对诉诸理性认识。
B.对情感的“正言直述”是一种概念性的认知,言尽意尽,所以直接表达情感也需要在“比兴”中才有审美效果。
C.“以乐景写哀”的手法体现了“比兴”的理论,通过想象和反面理解使情感客观化,这体现了古诗贵情思而轻事实的特点。
D.如果具有能与主体情感产生共鸣的某一属性,任何一物都能突破时空限制和与之有相似特征的事物联结。3.下列选项中的句子,不宜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氓》)
B.“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离骚》)
C.“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望海潮》)
D.“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蜀相》)4.材料一第三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作用。5.“‘比兴’不仅是诗歌的创作手法,也是对审美思维方式的一种表述”,请结合两则材料,分别从创作手法和思维方式的角度给“比兴”下定义。【答案】(1)C(2)D(3)C(4)引用论证:引用《文心雕龙》《诗品》阐述古人往往注重“比”“兴”之区别;引用王夫之、司空图、严羽,论证中国“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类的中国艺术审美特征与比兴关系密切;引用李东阳证明了“比兴”对诗(艺术)的重要性所在,正在于它是情感、想象、理解的综合统一体。(5)①“比兴”是通过外物、景象而抒发、寄托、表现、传达情感和观念(将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合而为一)从而使文学形象具有非概念所能穷尽、非认识所能囊括的艺术审美特征(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审美效果)的诗歌创作手法。②“比兴”是遵循“类”的规律和原则,实现物与物、情与物的联结的一种审美思维方式。【解析】(1)A.“朱熹从《诗经》中归纳出……”错,材料一原文为“正是从《诗经》的许多具体作品中,后人归纳出了所谓“赋、比、兴”的美学原则……”,并非朱熹归纳。B.于文无据,中国文学能以抒情取胜的原因原文并无交代。D.“不是对事物之间相似性的感知,而是有情感共鸣的‘取譬引类’”错,根据材料二“其一,主体基于对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特征的感知,将此物与彼物联系在一起,此为以物喻物的基础。其二,两个事物虽然各不相同,甚至差异巨大,但是都具有能够与主体的某种情意产生共鸣的属性”可知,类的原则体现在两方面,也包括相似性的感知。故选:C。(2)A.“反对诉诸理性”错,根据材料一原文为“更不是只诉诸概念的理性认识”,反对的是只诉诸概念的理性认识。B.过于绝对,材料一原文为“易流于”“常常可以成为”。C.“这体现了古诗贵情思而轻事实的特点”于文无据。故选:D。(3)材料二的观点:比兴思维遵循“类”的规律和原则,实现物与物、情与物的联结。C.非“比兴”,是“赋”。故选:C。(4)“比者,附也;兴者,起也”“言有尽而意无穷,兴也;因物喻志,比也”,引用论证,引用《文心雕龙》《诗品》阐述古人往往注重“比”“兴”之区别。“《小雅•鹤鸣》之诗,全用比体,不道破一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引用王夫之、司空图、严羽,论证中国“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类的中国艺术审美特征与比兴关系密切。“所谓比与兴者,皆托物寓情而为之者也。盖正言直述,则易于穷尽,而难于感发。惟有所寓托,形容摹写,反复讽咏以俟人之自得,言有尽而意无穷,则神爽飞动、手舞足蹈而不自觉,此诗之所以寄情思而壮实也”,引用李东阳证明了“比兴”对诗(艺术)的重要性所在,正在于它是情感、想象、理解的综合统一体。(5)下定义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其格式多为“×××(种概念)是×××的×××(属概念)”。材料一“通过外物、景象而抒发、寄托、表现、传达情感和观念,这样才能使主观情感与想象、理解结合联系在一起,而得到客观化、对象化,构成既有理知不自觉地干预而又饱含情感的艺术形象”“都是指的这种非概念所能穷尽、非认识所能囊括的艺术审美特征。这种特征正是通过‘比兴’途径将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合而为一的产物”。据此可以概括为:“比兴”是通过外物、景象而抒发、寄托、表现、传达情感和观念(将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合而为一)从而使文学形象具有非概念所能穷尽、非认识所能囊括的艺术审美特征(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审美效果)的诗歌创作手法。根据材料二“不仅是诗歌的创作手法,也是对审美思维方式的一种表述”“它遵循‘类’的规律和原则,实现物与物、情与物的联结”可以概括为:“比兴”是遵循“类”的规律和原则,实现物与物、情与物的联结的一种审美思维方式。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什么是悲剧?悲剧具有怎样的重要特点?在《悲剧心理学》中,朱光潜先生区别了悲剧与现实生活中的“悲剧”的不同,并进一步阐释了悲剧精神、悲剧效果和悲剧感,他的悲剧思想包含以下三个重要方面。悲剧是生活被“距离化”后的理想世界。“悲剧”一词被广泛地使用在日常生活中,常指发生的灾难性的事件。但是朱先生指出作为艺术形式的悲剧不能与之混为一谈。悲剧的欣赏是一种审美经验。审美经验产生和维持的条件是“心理距离”,它也同样适用于悲剧。悲剧正是“距离化”的生活,它通过戏剧艺术的各种手段与现实隔着一段“距离”,把悲剧中的苦难同现实的苦难分开。所以,“写实主义与悲剧精神是不相容的”。将悲剧“距离化”,不仅是为了和现实的苦难相区别,还是为了起到“克制”悲剧中可怖的东西的效果,使它只剩下美和壮丽。因此,“悲剧表现的是理想化的生活”。理想化是悲剧在进行距离化处理之后的效果,这个效果就是“高于一般的生活”。传统悲剧中的人物是不同于普通人的英雄,他们遭遇的是特殊之情境,他们的行为具有异常之性质。在语言上,悲剧具有“诗的音调”“是诗的最高形式”。神怪的气氛也帮助构建“一个理想的世界”,在人们心中唤起一种神秘感和一种惊奇感。朱先生认为实际生活中有许多痛苦和灾难,但是它们没有“距离化”,没有通过艺术的媒介“过滤”,缺少伟大的悲剧中的理想人物和形式的美,很少是最严格意义上的“悲剧”。因此,朱先生的这些观点可以总结为,悲剧是生活被“距离化”后表现出来的人为的理想的世界。崇高感是悲剧感中最重要的成分。在朱先生看来,近代小说作品虽然优秀,但仍然无法与伟大悲剧作品媲美。巴尔扎克的《高老头》、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等题材与莎士比亚的一些悲剧相似,但是读完常常让人感到压抑沮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崇高和悲壮。由此可见,在朱先生看来,崇高感对于悲剧是不可或缺的。但仅有怜悯和恐惧并不足以产生悲剧效果。悲剧在征服我们和使我们生畏之后,又会使我们振奋鼓舞。悲剧的这种效果近似康德的崇高学说,因此悲剧感是崇高感的一种。悲剧因何具有了崇高感?悲剧要有影响一国一邦的宏大事件和英雄国王般的人物。“人物地位越高,随之而来的沉沦也更惨,结果就更有悲剧性。”当然,悲剧人物也可以不必身居高位,只要具有非凡的激情和意志。这样的人物,即使是一个恶人,都可以激发人们心中的崇敬和赞美。反观以小人物为中心的“市民悲剧”以及一些近代小说,缺乏气魄与宏伟,而崇高感随之不存。悲剧中的崇高感包括两种不同的感情,首先是恐惧,然后是惊奇和赞美。悲剧的恐惧是在对命运力量的审美观照中产生的。命运是一种神秘莫测的力量。人无法改变命运,与之对抗的努力都是徒劳。当我们对命运充满恐惧,我们也会感到振奋,因为恐惧同时唤起了人与苦难抗争的生命力,唤醒了人的价值。从朱先生对悲剧中崇高感的强调可以看出,他偏爱悲剧是偏爱悲剧所具有的壮丽色彩,以及激励鼓舞人的效果。命运感是悲剧感的本质。命运感在朱先生看来是“触及悲剧的中心问题”。纵观悲剧的发展历史,命运感贯穿其中。在希腊悲剧中,无论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还是欧里庇得斯的作品,都表现出命运的全能和无情,而人显得孱弱无知。由此可见,命运感是悲剧感的本质,“只有与命运观念相联结才会产生悲剧”。朱先生赞美悲剧中的命运感,是因为它展示出人直面命运和苦难的勇气,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命运感也表现出乐观和激情的一面。悲剧中的人物勇敢、坚毅地与命运战斗,迸发出强烈的生命力。因此悲剧中的命运感是具有两面性的,既是悲观的也是乐观的,既有恶的可怕,又有人的崇高和激情。悲剧所表现的“是处于惊奇和迷惑状态中一种积极进取的充沛精神。”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的认识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再笃信命运具有操控力量,因此表现命运感的悲剧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认识要求,悲剧的地位逐渐被小说和电影取代。朱先生哀叹悲剧的衰亡,惋惜和担忧人们对待命运的态度不再具有“悲剧的激情”。
(摘编自张琼《理想、崇高与命运——浅析朱光潜<悲剧心理学>中的悲剧思想》)材料二:
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里写道:观赏一部伟大悲剧就好像观看一场大风暴。我们先是感到面对某种压倒一切的力量的那种恐惧,然后那令人畏惧的力量却又将我们带到一个新的高度,在那里我们体会到平时在现实生活中很少能体会到的活力。简言之,悲剧在征服我们和使我们生畏之后,又会使我们振奋鼓舞。
朱光潜借用英国著名学者布拉德雷的论述,将悲剧崇高之经验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里,主体感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脚链市场发展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
- 垃圾焚化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含有电导体丝的玻璃产品供应链分析
- 电子防盗报警器项目运营指导方案
- 储热型取暖器产品供应链分析
- 药用石斛茎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 电动开窗器产品供应链分析
- 牛油杯细分市场深度研究报告
- 草垫机细分市场深度研究报告
- 花盆托架细分市场深度研究报告
- 罗宾逊-R44-维修手册-Chap-9
- 2020版肝胆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全集
- 人教2011版五年级美术下册《会亮的玩具》教案及教学反思
- 产科VTE应急预案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PPT完整全套电子教学课件
- 商业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山东财经大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
- 2024年电梯安装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含质量记录表符合特种设备许可规范TSG07-2019
- 物理化学期末试卷(带答案)
- 框架结构柱梁及梁柱接头混凝土质量控制QC
- 甲亢肝损害包建东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15太阳》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