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史记》是汉代司马迁编写的一部史书,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自
21《眈涉世家》<77777
黄帝至汉武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
一、学习目标:十“世家”,七十“列传”。《史记》不仅史料翔实,而且文笔流畅,具有很高
1.熟读课文,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的文学价值,因而鲁迅先生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了解陈涉起义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认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2.“本纪”简介
其历史必然性。叙述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迹:?“世家”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表”是
3.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本文运用对话及对话时的语气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培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是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列传”主要是
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能力。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
4.认识我国古代农民在第一次起义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敢和大无畏的革命精3.司马迁简介
神。司马迁自幼刻苦学习,20岁起曾多次各地游历,观察各地的风土人情,38岁时继
二、学习重点、难点:任太史令,博览皇家藏书,掌握了丰富的史料,他继承父亲要写史书的遗志,42
1.熟读课文,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岁时开始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宫刑。出狱后,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本文运用对话及对话时的语气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培继续发愤着书,公元前91年完成《史记》。
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能力。(二)、初读文章
三、学习方法: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诵读法、自学讨论法。锁(chud)耕?泻般(hU)嚷(jie)乎??道(zh6)阿?(shu)
四、学习时间:3课时。&(du6)已失期??以藜(shud)谏故当行(hing)陈胜手(wang)
五、学习过程:?所兽(zeng)?阿(Jian)?令?等(gou)火?容毒(hui)?等(chi)广
第一课时?宁(ning)有种??徇(xtin)链(zhi)?哪(cud)?柘(zh6)
(一)、了解作者及其作品。?itO(qido)车六七百乘(shGng)聊(?ji??)千余?社稷(ji)?
1.《史记》简介(pi)坚执锐?命(hui)计事??垮(zhSng)吏
2.朗读课文,注意文章中的停顿。(二)、借助课下注解,学习课文第二段。(先借助课下注解,疏通文意,不懂
划分句子中的停顿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我们要注意不能的词句小组讨论;再完成练习;然后全班展示交流。)
把句中的同一成分分开;二是我们应注意照顾到我们的朗读习惯。???1.解释下列重点词语。
(1)宏闾左道戍渔阳九百人(征发)(通“谪”,)(2)由大泽乡??(?停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先借助课下注解,疏通文意,不懂的词句小组讨论;驻?)9999999999999999??
再完成练习;然后全班展示交流。)(3)陈胜、吴广皆然当行(编次)(4)为屯长???(??担任?)??????????????????
1.解释下列重点词语。(5)含天大雨????(?恰逢?)????????(6)话皆斩(按照法律规定)
(1)较耕之垄上?????停止????????????????(2)怅恨久之??失望?(7)今*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走?)(8)等死,死国可乎????(?同样??)?????????
(3)阿富贵,不相忘????如果??????????????(4)佣者笑而理曰(9)天下芮秦久矣(?以……为苦)(10)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主.(???封建君
(5)若为佣耕,何富贵也???????(6)燕雀安知鸿鹄g志哉!主继承王位?)??
2.翻译下列句子。?(1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12)扶苏以藜谏敢??????????(因为)(屡
(D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次)(缘故)???????
陈涉停止耕作走到田填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很久。(13)今明闻无罪(有人?)(14)楚人愣彳?(??爱戴?)????????????????????
(2)苟富贵,无相忘。(15)今雄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如果)(16)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如果有一天谁富贵了,不要彼此忘记。(向)99999999
(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17)吴广以为然(?对)(18)拿鬼????(?考虑???)????????(19)置人所要
燕雀怎么知道天鹅的远大志向呢!鱼腹中(用网捕)
第二课时(20)又闻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私自)(派)(去,往)???????(21)夜篝
(一)、朗读课文。冬(用篝火装鬼火)
男生读第二段,女生读第三段,然后互相纠正错误。(22)孤呜呼曰???????(像狐狸那样嗥叫)?????????????????(23)大楚兴,
陈胜手(?称王)
2.翻译下列句子。(三)借助课下注解,学习课文第三段。(先借助课下注解,疏通文意,不懂的
(1?)发闾左谪戍渔阳。词句小组讨论;再完成练习;然后全班展示交流。)
朝廷调发九百名贫苦百姓去戍守渔阳。1、解释下列重点词语。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1)?广改数言欲亡?(故意)(想要)(2)若春尉?(??使……恼怒)?
?现在逃跑也是死,起义也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3)以激怒其众(来)?(4)?将尉醉(将领)
(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5)陈胜佳之??(帮助)????????????????????(6)并杀两尉(一齐)
?扶苏因为多次劝戒秦始皇的原因,皇帝派他到外面带兵。(7)指第令毋斩?(即使)???????????????????(8)而戍死者凰十六七?(本来)
(4)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9)从民欲也(愿望)????????????????????(10)袒右,称大楚(号称)
现在如果把我们的这些人假称是公子扶苏和大将项燕的队伍,倡导天下人反秦,(11)为坛而盟??(筑)??????为????盟?????(12)?咚而攻靳(收兵)薪下(攻
应该有很多响应的人。克)
(5)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督鱼腹中。(13)4壮士不死即已??????????(况且)??????(14)?死即举大名耳(就)???
于是就用丹砂在丝绸上写道“陈胜王”三个字。(15)王侯将相宇有种乎!?(难道)???????????????(16)?敬堂畲?(听从您的命
(6)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令)???
?又暗中派遣吴广到士兵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去。(17)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御薪以东????(派)???(指率军巡行,使人降服)????(18)?
(7)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行收兵(行军)???
第二天,士兵们到处谈论(晚上发生的事),都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19)比至陈,??????(等到)????????????????????(20)?车六七百零(?四匹马
方法链接拉的战车的数量)???
翻译句子有两种方法,一是直译,二是意译。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应以直译为主,(21)聊千余,卒9万人?????(一人一骑)?????????(几)???????(22)?号令召
意译作为辅助手段。同时在译句的时候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一定要在译文中出三老、豪杰与皆来含(集会)???
现。(23)将军身彼坚执锐??(通“披”,穿着)??????军??????????(24)?修无道,诛
暴秦(讨伐)???
(25)复立楚国之社修?????(国家)???????????????(26)?皆刑其长吏(惩罚)???(-)理解内容(先自己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分组展示)
(27)也宜为王????????????????(论功)??????????(28)?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1.第一段主要写什么?(要求用一句话作答)本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陈胜的?
来会寸事(商议事情)?????这段主要写陈胜年轻时给人做佣工之时,胸中已怀有大志(“鸿鹄之志”)。?
(29)杀之以廖陈涉????(响应)??????????????????(30)?卜者知其堂意(通“旨”,这一段从籍贯、身世、志向等方面来介绍陈胜。
意图)???2.陈涉虽出身农民,但与一般农民有很大的不同,想一想不同点。
2、翻译下面的句子。(1)“怅恨久之”,说明他对所处的贫困地位的不满;(2)“苟富贵,毋相忘”,
(1)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表达出他有福同享的思想意识;(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用形象的比喻说明
吴广故意屡次说想要逃跑,使押送戍卒的军官恼怒,让军官责辱他,来激怒戍了他的远大志向。
卒们。3.农民起义的原因是什么?在段中画出句子。
(2)籍第令毋斩,而成死者固十六七。?明确: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是苛重的兵役和残酷的刑法,”发阁左适戍渔阳九百
即使朝廷不杀我们,但是戍边而死的人本来就有十分之六七。人”,一次征发就有900人,可见摇役之重;“失期,法皆斩”说明秦朝法律的
(3)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苛酷,从而表明起义是被逼的。
况且大丈夫不死便罢,要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4.陈胜、吴广谋划起义的主要策略是什么?
吗!明确:先提贤君公子扶苏可以利用,以宗法观念掀起人民反抗秦二世的情绪,并
???用鞭、杖和竹板打???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一齐??帮助???对对方的敬争取人民的支持,分化统治者内部力量;再提深受楚国人民爱戴的名将项燕,以
称??假使????本来???愿望??露出????盟誓??攻下攻克???况且??就???难道???听其名义发动起义,具有号召力,又可燃起人民对秦灭楚的复仇火焰。两个策略,
从你的号令攻占土地,?????行军中沿路收纳兵员????等到??????一起??坚固的铠反映陈胜对时局的关注和精到的智识。
甲???杀???国家??惩罚????论功劳??聚会??响应?意图??5.陈胜、吴广为谋划起义作了舆论准备,是怎样的?有何作用?
(4)将军身被坚执锐。?明确:陈胜、吴广用“鱼腹藏书”和“篝火狐鸣”制造陈胜要做王的舆论,主要
将军您亲自作战。作用是“威众”。
第三课时6.第3段写什么内容?(要求用一两句话作答)
??这段是记述陈胜起义的起事经过以及陈胜起义迅猛发展的慨况。写了三方面内(5)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容:并杀两尉;为坛而盟;胜利进军。总之,写了起义的经过和胜利情况。(旅行或行军途中停留
7.?哪些词语表现了起义军的胜利进军情况?结尾一句有什么作用?2.历史上陈胜吴广起义最后以失败而告终,结合课文内容及课后练习三的小短文,
?攻”“下”,,收“,,皆下”等动词,表明陈胜、吴广起义势如破竹、所向披靡。谈谈你对陈胜的看法,分析一下其失败的根源。(学生见仁见智,只要言之成理
结尾一句进一步反映起义的影响、号召力之大,农民起义风暴席卷各地,猛烈地即可。)
动摇了秦王朝的统治。同时也告诉人们,这场农民运动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
(-)分析人物形象Z5《翎八十》导考索
?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归纳分析陈胜的性格。一、学习目标:
陈胜是个年轻时就有远大抱负,有勇有谋,有敏锐洞察力,有卓越领导才能的农1、积累文学常识,了解婉约派和豪放派的风格特征及代表作家作表作品;
民领袖。2、学会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词的内容及情感的能力;通过
(三)检测。反复吟咏,培养感悟诗歌意蕴的能力;通过探讨研究,培养合作、质疑的反思精
1.解释下列多义词的含义。神,归纳、综合的能力。
(1)故???广故数言欲亡?????????(?故意?)?????????扶苏以数谏故(缘故)3、感悟作品内涵,领会词作情感,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和爱国情:。
(2)数??卒数万人????(?儿)???广故数言欲亡????(?多次)????数有功(多二、学习重难点:
次)重点:1、准确背诵词作,理解词的思想内容。
(3)将??将兵徇靳以东????(率领?)??????????????将尉醉(押送戍卒的军官)2、归纳比较不同词作的区别,感悟婉约和豪放派的词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大将)难点:准确默写,理解运用。
(4)之???辍耕之垄上??????(?往???)??????????????怅恨久之????(?助词,三、学习方法:
无实义?)?诵读法、自学讨论法。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二世杀之??(代扶苏)四、学习时间:3课时。
五、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时间。。地99999999999999人物。。事
(-)预习导学^99999999999999999
1、《望江南》,选自《???????????》,《望江南》是?????????。作者?????????,(2)、“梳洗罢”这三个字能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
是?????(朝代)词人,诗词兼工,是??????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她精心梳洗说明她相信爱人一定会回来,心中充满希望。
2、李清照(1084—约1151),号?????????,济南(今属山东)人。有《???????》。(3)、?“独倚望江楼"中哪个字最能说明女子的生活状态?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李(4)、“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话中你能不能体会出她的心理变化?从希望到失
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王灼《碧鸡漫志》说她“自望。
少年即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朱弁《风月堂诗话》也记载晁补之常向(5)、全词的主旨句是:肠断白苹
人称赞她的诗句。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洲。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
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6)、可以推断白苹洲是个什么地方?当初分别的地方。?????
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本词是她后期的作品。??3、组内交
3、给加点线注音流。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
倚(???)????脉脉(???)???白苹洲(???)??酢艇(?????)99999
(-)学习《望江南》4、分组展示。
1、诵读。(三)学习《武陵春》
(1)学生各自诵读。1、诵读。
(2)组内展示。(1)学生各自诵读。
(3)男女生各一人诵读。(2)组内展示。
2、理解、赏析。(3)男女生各一人诵读。
(1)、本词虽短短27个字,却讲述了一个凄婉动人的故事。试给这个故事理清2、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内容。
记叙的要素。3、赏析,完成练习。
(1)在《望江南》中,主人公是“梳洗罢”,而本诗作者却“日晚倦梳头”,从(一)、背诵《望江南》《武陵春》
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态?梳洗罢,是一种信心,一种希望,而“倦梳头”(二)、学生自学其它三首。
是一种放弃,一种对生活毫无兴趣的悲凉。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满怀愁绪。两篇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文章都用同一个典型细节来反映主人公的心态,应该学习这种写法。(1)范仲淹(980—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苏州吴县人。范仲
(2)“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明了什么?淹散文、诗、词均有名篇传世,其词存世不多,仅三首比较完整,但意境宏阔,气
“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词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前两个象雄奇,以反映边塞风光和征战劳苦见长。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我们学过《岳
词给人一种希望,好像可以为作者松一口气,而“只恐”又让人跌落到作者的万阳楼记》,其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丈愁绪中,三个词写出了作者的沉重、无奈。又紧紧抓住了作者的心。(2)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3)本文是如何抒发作者感情的?人。我我们学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
作者通过景色、典型细节来抒情,即间接抒情。也有直接抒情,如“物是人洵,弟苏辙合称“三苏”。本文写于他密州作太守时。政治上不得意。
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使文章的风格既含蓄又直朴、率真。(3)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着有《稼轩词》,存词600多首。
3,组内交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山东济南人,出生
流。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时山东已被金兵占领,年轻时参加抗金军,后来提出抗金主张一直未被采纳。
?99?92、通读这三首词。
4、分组展示。(1)学生各自诵读。
(四)、总结: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归纳,教师补充)(2)组内展示。
风格相近,都比较婉约;写作手法相近,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抒发的感情相(3)三个组各一人诵读。
近,抒发主人公或作者的离愁别绪,凄惨心境。3、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内容。
(五)、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写愁的诗句,请列举并说明其特点。4、把握三首词的感情。
(六)、背诵这两首诗。(1)词的惯例是上片写景或叙事,下片抒情言志。这三首词上片分别写了什么景
第二课时或事?各有什么特点?
《渔家傲》:塞下景色:寒冷、荒凉、戒备森严。A、达标训练。
《江城子》:打猎:雄壮、开阔。1.《望江南》中表现女主人公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的痛苦的名句
《破阵子》:回忆军旅生活:豪放、激烈,具有英雄气概。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2)下片分别抒发了什么感情?有何异同?2.《渔家傲?秋思》词中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的一句
《渔家傲》:思乡,爱国,渴望建功立业。是:寒下秋来风景异。
《江城子》: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爱国。3.《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是宋朝苏轼(姓名)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苏洵、
《破阵子》:渴望建功立业,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苏辙并称“三苏”。“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词的题目。词中借用典故,
相同:爱国,渴望建功立业,为国效力。表达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的两句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
不同:《渔家傲》与思乡紧紧联系。M?
《江城子》中希望得到朝廷重用。4.《武陵春》中叙述词人哀伤的原因和哀伤的程度的诗句是:物是人非事事休,
《破阵子》更多的是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欲语泪先流。
(3)这三首词总体上有什么异同?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作者是宋朝爱国词人辛弃疾(姓名),
相同:感情上来讲,都与爱国紧密联系。字幼安,号稼轩,与苏轼并称“苏辛”。下阕中表达词人要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
风格上豪放、开阔、雄壮。收复失地的大业的远大理想的诗句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不同:感情的侧重点略有不同。B、能力提高
(三)拓展延伸:爱国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古人还有很多人书写自己爱国的激情,1.简要说说《武陵春》中词人是如何表现愁苦之情的?
请举出儿个爱国事例或爱国诗句。作者先利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自己
第三课时内心的浓重的哀愁。这哀愁浓重到使她无心梳妆打扮的程度,甚至不能提起,不
(-)全班齐读五首词。能触摸。然后“只恐双溪酢蜻舟,载不动许多愁”两句将看不见、摸不着的哀愁,
(-)背诵比赛。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
(三)检测。
2.简述《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引用“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等典(6)假如你是词人的好友陈亮,该怎样劝慰一下“可怜白发生”的辛弃疾?
故分别表达的意思。22《才唯系得便伞》导号嗦
引“亲射虎”典故,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突【学习目标】
出表现了他虽年纪已经不小,但仍有着少年的狂气。引“遣冯唐”典故,词人以1.反复诵读,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及古文知识积累,理解课文内容。
魏尚自喻,表达了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引“射天狼”典故,2.体会唐雎有胆有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勇士形象。学习唐雎不畏强权的精
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神,敢于为国牺牲自我的精神。
3.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回答问题。3.体会文章选材善于突出重点、突出中心的写法。
(1)上阕一、二句写了“我”的哪些活动?梦见了什么?(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4.培养敢于质疑,独立思考的思维品质。
来)【学习重点】
写了挑灯看剑、听吹角的活动。梦见了自己已经置身于抗敌的前线。1.积累重点字词,注意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2)第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2.学习本文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特点。
对偶。突出表现了雄壮的军营,表现了将军及战士们高昂的战斗情绪。?【学习难点】
(3)“沙场秋点兵”一句中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课文如何扣住“不辱”二字在选材上有所取舍的。
“秋”字用得好。写出了肃杀的气氛和作战的季节。【学习方法】
(4)下阕中哪些句子写战争的画面?哪些句子写了作者统一祖国的愿望?诵读法、自学讨论法。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写战争画面。”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学习时间】2课时。
后名”表现了作者统一祖国的愿望。【学习过程】
(5)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慨叹?第一课时
作者一生抗金收复失地,连梦中也不忘抗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无能,自一、预习导学
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当看到两鬓新生的白发时,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1、?作者作品背景介绍:
云壮志,只能在沉醉后驰骋沙场,心中不由涌起壮志未酬的悲情。
???若:苟为佣耕??(你)?????荐士必怒?(如果)?????不知口体之奉不荐人也(如)
????(1)作家作品:刘向(约前77〜前6)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
???使: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派)?????????????因使唐雎使于秦(出使)
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文选自一《战国策•魏策四》一。《战
???怒:秦王怫然怒??(发怒〉???????????????????????怀怒未发(怒气)
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一史???夫:此庸夫之怒也??(成年男子)?????????????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句首发语词,无实义)
书。原有《国事》《国策》《短长》等不同名号。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用)?????????????以君为长者(把)
???亦: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也)???????????????????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也不过)
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2)背景资料:公元前230年和前225年,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被
①秦王不说(通“悦”,高兴)②故不错意也(通“措”,放置)
秦国所灭,其余山东六国中的赵、燕、齐、楚,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早已被秦
③轻寡人与(通“欤”,吗)④仓鹰击于殿上(通“苍”,青色)
国日削月割,奄奄待毙了,又过了几年,秦就统一了天下。安陵国是魏国的附庸
⑤寡人谕矣(通“喻”,明白)
小国。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国想用诈
3、解释加点的词。
骗手段吞并一安陵国―,于是安陵君就派一唐雎—到秦国谈判。
不辱使命?(?辱没)国使唐雎便于秦(于是)(出使)易安陵(交换)里千里不
2、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敢易也(即使)
唐雌(jfl)怫然(fa)休博(jin)缅素(gao)
请广于君(扩充)????耐君座寡人?(可是)(违背)以头推地(撞)??秦王自谈
徒跣(xidn)色挠(ndo)抢地(qidng)韩傀(gul)
(变了脸色)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帔然怒?(盛怒的样子)?????长跪而谢之(道歉)体军降于天?(吉凶的征兆)???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等寡人与(轻视)
2.齐读。
4、翻译句子
3、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1、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三、借助工具书和参考资料,自行疏通文意,同桌之间可以讨论。
译: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土地,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
四、积累文言词语。(先自己做,再小组交流,最后分组展示)
吗?
1、辨析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不同含义
???徒:免冠便跣?????(?光着??)号令徒属曰?(所属的人)????优以有先生也(只是)2、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译:安陵君从先王那儿继承了土地并守住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说明秦王害怕了。从侧面表现了唐雎不畏强暴的精神。
何况只是方圆五百里的土地呢?6、全文采用对话来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把唐雎的话与安陵君的话作比较,看相
3、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同点与不同点是什么。
译: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存留下来,只是因为有相同的是都拒绝与秦交换土地。不同的是安陵君对秦王先恭维,后委婉拒绝;
先生啊!唐雎是直接拒绝,态度坚决。
第二课时7、唐雎的语言与秦王的语言进行比较。
一、分各色朗读课文。唐雎是针锋相对,后发制人,着眼点小一一刺杀秦王
二、?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先自己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分组展示)秦王是前倔后恭,威胁恐吓,着眼点大一一进攻国家
1、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是什么?秦王以大易小而安陵君为什么不答应?8、从文章的语言和故事情节入手,你认为秦王和唐雎分别是怎样的人?
是因为秦王提出以大易小,妄图吞并安陵君的土地。安陵君不答应,秦王不贪得无厌、奸诈狡猾,外强中干的封建统治者
高兴,所以安陵君派他出使秦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购房定金解约协议
- 服装设计合同范本
- 紧急救援体系考核试卷
- 租赁经营的个人信息保护和人权问题考核试卷
- 木地板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考核试卷
- 电容器在音频电路中的运用考核试卷
- 窄轨机车车辆设计与制造中的绿色环保考核试卷
- 糖果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与实施考核试卷
- 海上深海探险基地考核试卷
- 聚苯并咪唑纤维耐化学性考核试卷
- 浙江超钠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高性能钠离子电池材料零碳智能产线项目环评报告
- 露营地评定标准
- 儿童滑膜炎护理查房
- 水闸安全鉴定综合报告
- 2024年蚂蚁云客服支付宝云客服工作证客户工作证培训试题及答案
- 酒店水单模板
- 作业指导书露天矿山作业指导书
- 部编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课件
- 社会单位1234+N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达标评定标准
- 熔射(热喷涂工艺)
- 地质灾害防治培训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