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永年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1页
邯郸市永年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2页
邯郸市永年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3页
邯郸市永年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4页
邯郸市永年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关于人类的起源,世界各地有着很多传说。1859年,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生物进化论,指出人类是进化的产物。不久,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首次提出了人猿同祖论。据此分析,人类起源于()A.古猿进化而来 B.上帝创造人类C.女娲补天造人 D.盘古开天造人【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生物进化论,指出人类是进化的产物。不久,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首次提出了人猿同祖论”可知,以上推论已经被考古证明,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A项正确;上帝创造人类、女娲补天造人、盘古开天造人均是神话传说,体现了早期人类对自己从何处而来的探索,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2.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古人类从“知道使用火”到“会保存火种”,再到“会人工取火”,体现了历史的进步。与这三种技能按顺序对应的三种古人类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②①③ C.①②③ D.③②①【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谋人知道使用火;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山顶洞人已经懂得人工取火。B项正确;④与题意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点睛】3.“长江流域河姆渡,石器代新风貌呈。榫卯干栏奇迹术,木方水井妙才英。先民水稻栽培广,神鸟太阳崇拜诚。”在这首打油诗中没有体现的是A.遗址发现于长江流域 B.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C.发现了木结构水井 D.会种植粟【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长江流域河姆渡……榫卯干栏奇迹术,木方水井妙才英。先民水稻栽培广……”及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人住干栏式房屋,挖掘建造木结构水井,种植水稻,没有体现会种植粟,D项符合题意;河姆渡遗址发现于长江流域,河姆渡居民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与题干要求不符,排除A项、B项;挖掘建造木结构水井,与题干要求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4.如下图片中,能够证明半坡人比北京人进步的是()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是人面鱼纹彩陶盆,这是半坡人生活的器物,说明半坡人学会了制作陶器。④是半坡人居住了半地穴式房屋,说明半坡人已经学会了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而北京人不会制作陶器,还在居住在山洞中。①④正确,C项正确;②是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而半坡人已经使用了磨制石器。③是山顶洞人穿孔饰物,说明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而北京人还没有掌握这一技术。②③不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5.如果把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居民作为一个学习主题,那么这个主题应该是()A.原始农耕生活的时代 B.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C.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答案】B【解析】【详解】“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人”都属于史前时期的人类,反映的是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B项正确;北京人不会种植农作物,排除A项;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是夏商周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C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是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D项。故选B项。6.据学者统计,当今中国常见的前200个姓氏中,出自炎帝的姓氏约占10%,出自黄帝的姓氏约占89%。该统计资料适合用于研究()A.早期猿人 B.半坡遗址 C.人文初祖 D.姓氏起源【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中国人的姓氏十分集中,几乎全出自于炎帝和黄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传说,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黄帝部落的军队在战鼓的激励下冲锋陷阵,最终打败蚩尤。黄帝部落的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C项正确;A项是指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B项是指原始农耕时代,排除AB项;题目与姓氏起源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7.大禹治水的精神数千年来为人们景仰、传承和颂扬。大禹吸取父亲用“堵”的办法治水失败的教训,改用“通大川,决(疏通)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吕氏春秋·古乐》)),用疏导的办法治理了水患。《吕氏春秋》的记载彰显的大再治水的精神是A.公而忘私 B.勇于创新 C.严于律己 D.宽以待人【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大禹吸取父亲用‘堵’的办法治水失败的教训……用疏导的办法治理了水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禹汲取教训,勇于创新,因此《吕氏春秋》的记载彰显的大再治水的精神是勇于创新。选项B符合题意;公而忘私,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A排除;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意思是对自己要求严格,待别人则很宽厚,与题干内容不符,CD排除。故选B。8.禹接受治水的重任后,总结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他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从以上叙述中,我们能得到的确切的历史信息是()A.禹是法力无边的天神下凡 B.禹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C.上古时期,黄河曾经水患严重 D.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他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结合所学可知,上古时期,黄河曾经水患严重,故C正确;大禹总结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进而成功,不是有法力的天神,故A错误;黄帝和炎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故B错误;禹的儿子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故D错误。综上故选C。9.下列各项史实,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牧野之战②周平王迁都③盘庚迁殷④“国人暴动”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 D.②③④①【答案】B【解析】【详解】牧野之战发生在公元前1046年,周平王迁都发生在公元前770年,盘庚迁殷发生在公元前14世纪,“国人暴动”发生在公元前841年,按照史实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③①④②,B项正确;ACD项排序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10.古代有一项铸造技术,采用“泥范铸造法”,经过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烧注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工艺,铸造出种类丰富的大型器物。下面出土文物属于这一项工艺的是()A. B.C. D.【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在铸造技术上,采用“泥范铸造法”,经过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筑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工艺制成,司母戊鼎是我国最大的青铜器,B项正确;A是陶器,C是铁器,D是铜器,排除ACD。故选B项。11.商周时期的甲骨文体现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图文字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甲骨文对应汉字王臣劓刖注:劓、刖,均为古代残酷的刑罚。A.政治建设 B.经济水平 C.民族关系 D.兼并战争【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王、臣”“劓、刖,均为古代残酷的刑罚”可知主要体现的是当时的政治建设,A项正确;经济水平、民族关系、兼并战争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12.西周时期,“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而到了战国时期,“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分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耒耜等磨制石器的出现 B.分封制和井田制的瓦解C.出现大规模的兼并战争 D.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答案】D【解析】【详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材料中“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到“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的变化主要是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D项正确;耒耜等磨制石器的出现是原始社会,排除A项;分封制和井田制的瓦解不符合材料中“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的信息,排除B项;大规模的兼并战争也与材料中“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信息不符合,排除C项。故选D项。13.春秋时期,齐国的大贵族封地多达几十邑,甚至百邑以上,兵力也在数千人甚至上万人,这些私卒家兵只听命于这些大贵族。这一现象表明当时()A.社会趋于统一 B.周王室地位下降 C.齐国已成霸主 D.社会战乱频发【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贵族封地采邑多达几千个,说明分封制遭到破坏,周王室地位下降,统治力大减,王室衰微,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统一的趋势,排除A项;齐国贵族封地几千邑,兵力上万,而且只听命于这些贵族,说明“诸侯国内离心力量壮大”,不能说明齐国已成霸主,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社会战乱频发”,排除D项。故选B项。14.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A.奴隶制开始瓦解 B.封建制度确立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争霸【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退避三舍、卧薪尝胆都和春秋争霸有关,围魏救赵、纸上谈兵都和战国的兼并战争有关,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兼并争霸,故选D。15.孔子弟子三千,从出身看,其中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是鲁国贵族,端木赐是富商子弟,颜回和冉雍出身贫寒家庭。这反映了孔子主张()A.无而治 B.以德治国 C.有教无类 D.因材施教【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是鲁国贵族,端木赐是富商子弟,颜回和冉雍出身贫寒家庭”,可以看出孔子的弟子来自于不同的等级、拥有不同的身份,这一行为直接可以得出孔子的主张是有教无类,C项正确;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排除A项;以德治国是儒家在政治上的主张,与“弟子三千”无关,排除B项;因材施教是指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的教学方法,与“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是鲁国贵族,端木赐是富商子弟,颜回和冉雍出身贫寒家庭”等弟子身份各不相同的现象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6.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以二十四节气为倒计时的创意惊艳世界。二十四节气既是中国先人对时间的理解,又蕴含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中国智慧。下列观点与这一思想相似的是()A.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B.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二十四节气既是中国先人对时间的理解,又蕴含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中国智慧”可知,这些观点反映了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与这一观点相似的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D项正确;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这一观点出自《孙膑兵法》,反映了兵家思想,排除A项;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反映了法家思想,排除B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17.经过百家争鸣,宗教、哲学、政治、伦理学说真正达到了结构化、体系化。材料强调百家争鸣()A.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B.促进了思想学术的繁荣C.阻碍了私学教育的发展 D.实现了社会思想的统一【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经过百家争鸣,宗教、哲学、政治、伦理学说真正达到了结构化、体系化。”说明,百家争鸣促进了宗教、哲学、政治、伦理学说的发展,即促进了思想学术的繁荣,B项正确;社会秩序与百家争鸣无关,排除A项;百家争鸣促进了私学的发展,排除C项;百家争鸣并未实现社会思想的统一,排除D项。故选B项。18.下图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货币。两者所起的相同历史作用是()A.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B.继承了春秋战国货币的风格C.促进了货币种类的多样化 D.适应了商业贸易繁荣的形势【答案】A【解析】【详解】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这样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两者所起的相同历史作用是: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管理,A项正确;这两种货币风格与春秋战国时期有所不同,排除B项;半两钱和五铢钱币外形相似,货币种类多样化,不利于经济交流,统一货币是为了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区经济交流,排除C项;秦汉时期主要发展农业,适应商业贸易繁荣的形势说法不对,排除D项。故选A项。19.《史记・过秦论》记载:“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纪,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是以陈涉……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这段史料适合用于研究()A.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B.秦末农民起义的经过C.秦末农民起义的特点 D.秦末农民起义的影响【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这段史料说明秦朝建立之后刑罚严重,导致人民无法承受,最终爆发了农民起义,因此是适用于研究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和经过、特点以及影响无关,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20.据《中国人口史》记载,西汉建立时人口约1650万,而到汉武帝元光六年时(前129年)人口达到3600万,仅黄河中下游这一全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在六十年之中就增长了2.5倍,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繁荣富庶的景象。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最可能是()A.郡国并行导致势力膨胀 B.休养生息促进民户繁息C.铁犁牛耕的发明与推广 D.打击豪强查明隐匿人口【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从汉武帝时期,全国人口比西汉建立时期有了大幅增长,结合所学可知,西汉初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长,B项正确;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BD项不是最主要原因,排除。故选B项。21.宦官们的亲属及党羽占据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职,而大多数太学生及地方儒生的仕进之路由此被堵塞,朝政日趋黑暗,时人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一现象出现于()A.西汉前期 B.东汉后期 C.隋朝时期 D.北宋时期【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可得出东汉中期后,九品中正制考察家世门第,使世家大族垄断了官场,B项正确;西汉前期政治较为清明,也较为稳定,排除A项;隋朝、北宋时期主要推行科举制,排除CD项。故选B项。22.考古印证了历史的印记。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证实()A.张骞曾出使西域 B.班超曾出使大秦C.陆海丝绸之路的存在 D.中亚与东南亚都是中国版图【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新疆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从这些地方考古发掘汉代的丝织品、钱币和陶器,不仅证实当时丝绸之路的存在,而且说明当时我国的对外贸易已相当繁荣。故选C。23.绘制时间轴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依据下列时间轴的内容,判断其学习主题是()A.商周时期的政治变革 B.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C.两汉时期的科技文化 D.魏晋时期的民族交融【答案】C【解析】【详解】时间轴上“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司马迁编著《史记》”“佛教传入”“蔡伦改进造纸术”“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等信息反映了两汉时期的史学家、医学家及发明家的成就以及印度佛教文化传入中国的史实,结合所学可知,它们反映的主题是两汉时期的科技文化,C项正确;商周、战国、魏晋时期均与时间轴“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显示的两汉时期不符,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24.如下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以下对这张形势图的分析,正确的是()①为这种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赤壁之战②图中A是魏国,建立者为曹操,农牧业发达③图中C是吴国,建立者孙权曾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政权最早与台湾联系④这一时期分裂的中国走向统一A.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②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208年,曹操进攻江南的孙刘联军,赤壁之战爆发,最终曹操战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①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建立了大陆和台湾的联系,③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军阀割据,但是三国鼎立的形成实现了局部统一,为晋国实现大一统奠定了基础,④正确;综上①③④正确,②错误,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25.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多数时间处于分裂割据状态,但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仍然创造出璀璨的科技文化,下列人物与作品搭配错误的一组是()A.王羲之——《兰亭集序》 B.贾思勰——《农政全书》C.顾恺之——《洛神赋图》 D.祖冲之——《大明历》【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农政全书》的作者是徐光启,B项符合题意;《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代表作,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排除A项;《洛神赋图》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的代表作,排除C项;祖冲之创制了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后来由朝廷正式颁行,排除D项。故选B项。二、综合题(3个小题,共50分)26.创新与改革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源泉。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尧鼓励人们开垦农田,适时耕种。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飞高尚的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在位时,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又派禹治水,解除水患。舜年老时让位于禹。——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二“大道之行,天下为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是谓小康。”——《礼记.礼运》材料三周人以西方的一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镇压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材料四公元前356年的一天,在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群大声宣读:一、变法法令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二、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三、凡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多缴租税者,免其徭役”,之后一段时间,国家出现了“国家富裕,兵强马壮”的景象——《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尧传给舜,舜传给禹这种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制度?从材料中找出并概括这种制度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标准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家天下”的局面从何时何人开始?“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这标志着哪一制度的出现?(3)材料三反映了西周初为巩固统治采取了什么措施?(4)材料四反映战国时期秦国的改革,如果你是当时该国的农民,你最支持上述材料中哪一项改革措施?通过这次改革确立了什么社会制度?【答案】(1)禅让制;品德高尚,功劳大。(2)夏朝,禹;王位世袭制。(3)实行分封制。(4)奖励耕织;封建社会。【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根据“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飞高尚的舜做他的继承人”可知,这种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禅让制;根据“高尚”“舜在位时,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禹治水,解除水患”,概括得出品德高尚,功劳大。【小问2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禹建立夏朝,禹死后,禹的儿子启继位,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小问3详解】根据“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可知西周初为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小问4详解】根据“凡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多缴租税者,免其徭役”得出奖励耕织;根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是封建化改革,通过商鞅变法,确立封建社会制度。【点睛】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尽管他是个暴君,但是,他建立地主政权代替领主政权,建立统一的大国代替割据的小国,比起秦朝以前的封建时代来,显然是进入了新的时代,他和他的统治机构,显然比前一时代的封建国家起着较多的作用。因此,他创建的许多制度,是符合当时社会的需要的。后来延续二千年之久的封建体制,基本上是秦制的逐步演变。秦朝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朝代。——范文澜《中国通史》材料二到了晚年,汉武帝在总结自己一生的时候,讲到了为什么要有那么多的改革之举。他以回顾和总结的口吻讲到即位之初面对的选择:“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陵(凌)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他说汉朝政权刚建立的时候,处在草创阶段,再加上周边有外敌的军事威胁,如果我不改变一些做法,后世子孙要想治理好这个国家就没有可以遵循的法度……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汉武帝登上历史舞台后,汉朝的政治局面为之一变,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孙家洲《汉武盛世的历史透视》(1)材料一中的“他”是指谁?概括他所创建的制度。(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汉武帝做了哪些“改变”。改变的结果如何?(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一中的“他”和材料二中的汉武帝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起的共同作用。【答案】(1)秦始皇。中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地方:郡县制。(2)实施“推恩令”罢黜百家,尊崇儒术;设置盐铁官营专卖;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3)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一“尽管他是个暴君,但是,他建立地主政权代替领主政权,建立统一的大国代替割据的小国,比起秦朝以前的封建时代来,显然是进入了新的时代”,可知“他”是指秦始皇(嬴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可知他所创建的制度,中央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地方是郡县制。【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二“到了晚年,汉武帝在总结自己一生的时候,讲到了为什么要有那么多的改革之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促进大一统,政治上:颁布“推恩令”,设立刺史制度;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济上:铸币权收归中央(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军事上,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这些措施实施后,使国家从政治、思想、经济、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一中的“他”秦始皇,材料二中的汉武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们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起的共同作用,都是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加强中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