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京华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1页
钦州市京华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2页
钦州市京华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3页
钦州市京华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1.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曾播放过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通过这部专题片我们不可能看到的原始人类生活场景有()A.元谋人使用石器劳动 B.北京人用火御寒照明C.北京人使用磨制石器猎取动物 D.山顶洞人用穿孔骨针缝制衣物2.下列能够反映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状况的是A. B.C. D.3.华夏儿女同根同祖,血脉相连。被尊称为华夏儿女“人文初祖”是()A.禹 B.黄帝和炎帝 C.尧 D.舜4.《史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其中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A.晋文公 B.楚庄王 C.秦穆公 D.齐桓公5.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断摘录。空白框中应填的朝代是()A.商朝东周 B.商朝战国 C.战国东周 D.战国西晋6.青铜器反映了我国古代高度发达的文明。后母戊大方鼎(又称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铸造于A.商朝B.西周C.秦朝D.汉朝7.“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历史从商朝开始。”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文字是A.金文 B.隶书 C.铭文 D.甲骨文8.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其根本原因是()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百家争鸣 D.经济发展9.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多个诸侯国,到了春秋初年,还剩170多年,而到战国初期只有十几个诸侯国。这反映出历史发展的趋势是A.奴隶制度瓦解 B.封建制度建立 C.战争灾难加剧 D.国家走向统一10.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他是A孔子 B.墨子 C.庄子 D.韩非11.文帝和景帝时期,加强对民众的教化,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这说明文景时期()A.皇帝以身作则 B.提倡勤俭治国 C.重视以德化民 D.彻底取消刑罚12.“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联所涉及的两个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A.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B.秦末和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和三国时期 D.秦初和汉初13.如图所反映东汉时期的历史现象,最准确的理解是A.朝政被外戚所把持 B.宦官权力比外戚大C.社会局面比较安定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14.随着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通、西方的动植物品种,源源不断地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而中国的桃、大黄、茶树、桑蚕、方竹等也随之传向西方。材料反映了丝绸之路的开通()A促进了物种交流 B.实现了贸易互惠C.加速了民族交融 D.改变了经济结构15.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床,四海南奔似永嘉”中,提到了西晋永嘉五年(311)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北人南迁主要是因为()A.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 B.北方少数民族内迁C.南方经济发展需要北方劳动力 D.北方自然条件恶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商鞅材料二商鞅把小的乡邑合并为县,全国共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治理;挖掉土地上原有的标志、疆界,向土地所有者征收赋税,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材料三(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居五年,秦人富强。——《史记》请回答:(1)材料一体现了商鞅的什么精神?说说商鞅代表哪个群体的利益。(2)材料二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哪两项措施?(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商鞅变法有何影响。(4)通过学习这段历史,你有何启发?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文帝)诏日:“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汉书·文帝纪》材料三(景帝)诏日:“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终始。....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汉书·景帝纪》材料四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所提供的历史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它导致了西周的哪一政治制度衰落?(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文帝和汉景帝共同思想是什么?(3)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时期江南地区的社会状况?(4)根据以上材料,归纳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仟伯(同“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材料二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两个观点。观点一:北魏孝文帝改革、使鲜卑等民族融入了汉族之中。正是由于鲜卑等民族的不断加入,才为汉民族不断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使汉民族的人口数量日益增加,今天汉族能成为中国的主体民族和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离不开鲜卑等民族的贡献。——摘编自《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观点二:北魏孝文帝这些移风易俗的决策与措施,使鲜卑没有了自己的语言,没有了自己的姓氏,没有了自己的服饰,没有了自己纯粹的血统,鲜卑彻底丧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