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练习含答案_第1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练习含答案_第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练习含答案_第3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练习含答案_第4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练习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A组基础巩固练1.(2023年广东汕头高三统考开学考试)农民在用镰刀收割小麦时,手掌上可能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一段时间后水泡可自行消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泡内液体的蛋白质含量比血浆中的高B.水泡主要由淋巴液中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C.水泡的形成和消失说明内环境中物质可以不断更新D.水泡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能且只能渗入毛细血管【答案】C【解析】水泡内的液体是组织液,组织液和血浆的组成成分和含量都很接近,但是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比组织液高,A错误;水泡主要是血浆中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中形成的,B错误;水泡的消失和形成说明内环境中的物质是不断更新的,如果不更新就不会有相关状态的改变,C正确;水泡的自行消失是因为水泡中的组织液可以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使组织液减少,水泡自行消失,D错误。2.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请据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内环境中多余的H+主要通过肺排出B.只要保证图中各种物质的稳定就能保持内环境的稳态C.从内环境中能够提取出抗利尿激素、抗体、神经递质D.图中⑤⑥过程需要经过循环系统才能完成【答案】C【解析】内环境中多余的H+主要通过肾脏随尿排出;内环境的稳态指内环境成分及其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内环境成分中有抗利尿激素、抗体、神经递质;图中⑤⑥过程通过物质交换直接进行,不需要经过循环系统。3.丝虫病病原体的寄生部位是淋巴液。丝虫病的传染源主要为血液中含微丝蚴(丝虫的幼虫)的早期患者及无症状的带虫者,通过蚊虫叮咬进行传播,受感染病人严重时导致毛细淋巴管阻塞,下肢肿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液和组织液B.患者下肢肿胀是由于淋巴液回流受阻,导致组织液增多C.抽取机体血液进行成分检查,不适用于丝虫病的诊断D.保持环境卫生,防止蚊虫滋生可降低丝虫病的发病率【答案】C【解析】毛细淋巴管壁内部是淋巴液,外部是组织液,它们都属于内环境,A正确;“组织液→淋巴液→血浆”为单向流动,由于淋巴液回流至血浆受阻,导致组织液增多,出现肿胀,B正确;抽取机体血液进行成分检查,可检验其中是否含有丝虫幼虫,可用于丝虫病的诊断,C错误;保持环境卫生,减少蚊虫滋生,可降低丝虫病的发病率,D正确。4.下列有关渗透压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常情况下,细胞外液渗透压与细胞内液渗透压相等B.食物中缺乏蛋白质将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C.血浆中渗透压大小主要由Na+和K+维持D.大量排汗时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答案】A【解析】通常情况下,细胞外液渗透压与细胞内液渗透压相等,以便维持细胞形态,A正确;食物中缺乏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B错误;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和无机盐(主要为Na+和Cl-)的含量有关,C错误;大量出汗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D错误。5.内环境的稳态是指()A.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状态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调节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D.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体液和免疫的调节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答案】D【解析】内环境的稳态是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相对稳定状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D符合题意。6.(2023年河南信阳二模)上火,是中医术语,一般认为“火”可以分为“实火”和“虚火”两大类,其中“实火”多由火热之邪内侵或嗜食辛辣所致。此外,精神过度刺激、脏腑功能失调亦可引起。实火患者表现为面红目赤、口唇干裂、口苦燥渴、口舌糜烂、咽喉肿痛、疖疮乍起、身热烦躁、尿少便秘。治疗上宜采用苦寒制火、清热解毒、泻实败火的原则和方法,常用药有三黄片、黄连上清丸、牛黄清胃丸、清热解毒口服液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火”的实质是患者内环境稳态的失调B.“实火”只会由外部因素引发C.注意饮食清淡,适当补充水分可一定程度缓解上火症状D.中药治疗上火的机理可能与调节机体的免疫能力有关【答案】B【解析】实火患者表现为面红目赤、口唇干裂、口苦燥渴、身热烦躁、尿少便秘,说明机体缺水,内环境稳态失调,A正确;“实火”多由火热之邪内侵或嗜食辛辣所致,此外,精神过度刺激、脏腑功能失调亦可引起,说明内外因素均可引发“实火”,B错误;上火者表现为缺水症状,因此注意饮食清淡,适当补充水分可一定程度缓解上火症状,C正确;“实火”者常伴有口舌糜烂、咽喉肿痛、疖疮乍起等症状,说明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中药治疗上火的机理可能与调节机体的免疫能力有关,D正确。7.如图是血液流经肾脏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血液中的血浆蛋白和尿素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肾小囊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中的水可来自自身代谢和血浆C.肾小管中葡萄糖重吸收回毛细血管依靠主动运输来完成D.急性肾小球肾炎会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进而引起血浆渗透压升高、组织水肿【答案】D【解析】血浆中的血浆蛋白、尿素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正确;由图可知,肾小囊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中的水可来自血浆,其自身代谢也可以产生水进入内环境,B正确;肾小管中葡萄糖重吸收回毛细血管依靠主动运输来完成,C正确;急性肾小球肾炎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血浆蛋白减少,进而引起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水肿,D错误。8.如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②渗回①和渗入④的量相差不大B.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O2浓度高于①处,而CO2浓度相反C.若③为肝脏细胞,饭后一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低于①处D.⑤的pH能够保持稳定是因为HCO3【答案】B【解析】题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组织细胞,④为淋巴液,⑤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为动脉端。题图中的②组织液渗回①血浆的量较②组织液渗入④淋巴液的量多,A错误;若③为脑细胞,⑤处表示血液流动的动脉端,①处为静脉端,所以⑤处的O2浓度高于①处,而CO2浓度相反,B正确;饭后一小时血浆中的葡萄糖含量偏高,机体会分泌胰岛素促进葡萄糖合成肝糖原,所以若③为肝脏细胞,饭后一小时⑤动脉端的血糖浓度高于①,C错误;⑤的pH能够保持稳定是因为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D错误。B组能力提升练9.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B.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比组织液多,所以血浆渗透压高于组织液渗透压C.人在冬泳过程中,体内的产热速率始终大于散热速率D.高原地区缺氧,人体内产生的CO2增多,所以内环境pH会下降【答案】A【解析】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A正确;血浆和组织液的渗透压基本相等,B错误;人在冬泳过程中,体温维持稳定时,产热速率与散热速率基本相等,C错误;高原地区缺氧,人体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增多,而不是二氧化碳增多,D错误。10.如图代表肌细胞与内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暂时降低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只依赖于神经调节【答案】D【解析】图中X是组织液,Y是血浆,Z是淋巴液。若饮食过咸,则血浆中渗透压会升高,A正确;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淋巴液进入血浆,B正确;肌细胞的无氧呼吸产物乳酸可导致组织液的pH暂时降低,C正确;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主要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D错误。11.有研究发现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也能用于治疗脑水肿。为了研究ACTH的治疗效果,研究者通过与现有常用治疗脑水肿药物地塞米松进行临床实验,得到如表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解释不恰当的是()编号使用药物治疗时间治疗前水肿指数治疗后水肿指数停药两周后水肿指数A组ACTH(79例)3个月4.1~9.61.1~2.91.1~2.9B组地塞米松(79例)3个月5.1~7.13.3~4.95.1~9.8注:水肿指数越高,水肿越严重A.脑水肿产生可能与脑中局部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有关B.分析A组或B组的实验数据,治疗前、后可形成对照C.ACTH治疗脑水肿的效果,比地塞米松更显著、更持久D.ACTH和地塞米松的不同用量也是该临床实验的自变量【答案】D【解析】脑中局部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水分进入组织液,形成脑水肿,A正确;A组或B组使用了不同的药物,研究治疗前后的数据,形成自身前后对照,可知两种药物的效果,B正确;比较治疗前后及停药两周后的水肿指数,可知ACTH治疗脑水肿的效果,比地塞米松更显著、更持久,C正确;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药物的种类,ACTH和地塞米松的用量属于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D错误。12.某同学分别以清水、缓冲液和血浆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起对照作用的是清水组和缓冲液组B.所得结果不合理的是清水组C.该实验结果说明血浆组缓冲物质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D.图中的结果表明缓冲液组维持pH稳定的能力强于血浆组【答案】D【解析】本实验探究的是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所以血浆组为实验组,清水组和缓冲液组为对照组,A正确;加入HCl后,清水组的pH应降低,清水组的结果不合理,B正确;当加入的HCl达到一定量后,血浆组不能继续维持pH的相对稳定,说明血浆组缓冲物质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C正确;缓冲液组的曲线较血浆组先下降,说明缓冲液组维持pH稳定的能力低于血浆组,D错误。13.分析两图,回答问题:(1)据图1写出以下各种结构的名称:a.,b.,c.。

(2)发生过敏反应时,图1中[]________的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进入[],使它的渗透压;过度疲劳时,代谢物的大量积累,导致[]渗透压________;严重营养不良使血浆蛋白含量下降,[]的渗透压,因而水分向;淋巴循环[]受阻。以上原因都可能使组织液的量________而出现________现象。

(3)根据图2回答下列问题:图中能直接相互交换物质的液体是(填序号)。图中的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填序号)。CO2浓度最高的内环境成分是标号。

【答案】(1)毛细血管壁细胞膜毛细淋巴管壁(2)a毛细血管壁B组织液升高B组织液升高A血浆降低组织液渗透D增加组织水肿(3)①和③、③和②③④③C组压轴培优练14.如图表示人体体液之间的部分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主要是。①~⑥的相互关系中,物质交换是单向的是________。

(2)图中体液分为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两大类,含量多的是。机体代谢情况发生变化,最易于通过检查血浆的来反映。

(3)过程b由激素促进;当细胞D中产生过量乳酸时,机体可如何处理乳酸?

___________________。(4)细胞C最可能是细胞,胰岛素可促进________(用字母表示)过程。

【答案】(1)淋巴液、血浆①③(2)细胞内液物质成分及理化性质(3)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乳酸进入细胞外液与NaHCO3作用产生乳酸钠和H2CO3,H2CO3分解为CO2和H2O(4)肝a、c【解析】(1)淋巴细胞存在于淋巴管和血管中,其内环境是淋巴液、血浆。淋巴液循环为单向的,只能来自组织液,回到血浆,故①~⑥的相互关系中,物质交换是单向的是①③。(2)图中体液分为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两大类,含量多的是细胞内液,约占2/3。机体代谢情况发生变化,最易于通过检查血浆的物质成分及理化性质来反映。(3)过程b为糖原分解的过程,可由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促进;当细胞中产生过量乳酸时,可进入细胞外液与NaHCO3作用产生乳酸钠和H2CO3,H2CO3分解为CO2和H2O,从而维持内环境pH的稳定。(4)细胞C内可进行糖原的合成和分解,故最可能是肝细胞,胰岛素可促进葡萄糖合成糖原的过程。15.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V表示直接参与的几种系统或器官,①②③④⑤表示相关物质,甲、乙、丙表示三种液体,A、B表示相关过程。请据图回答:(1)图中三种液体共同组成了人体细胞生活的________,图中的Ⅳ是指系统,若A过程受阻,会引起(症状)。

(2)③中的(物质)对Ⅲ的活动有调节作用,最终能使乙的pH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3)若图中的细胞为肝细胞,则其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填“甲”“乙”或“丙”),大多数物质②从组织液最终进入肝细胞并被利用至少需要穿过层磷脂分子。

(4)人体的内环境与外环境之间有着相对严密的边界,比如皮肤、黏膜,其意义在于。

【答案】(1)内环境泌尿组织水肿(2)CO2(3)丙6(4)防止外环境中有毒、有害的物质进入内环境【解析】(1)图中甲表示淋巴液、乙表示血浆、丙表示组织液,三种细胞外液共同组成了人体细胞生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