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济南市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济南市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济南市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济南市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山东省2024~2024学年暑假学情调研测试高二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表为古代世界不同地区文明的重要成果。这反映出古代文明()地区成果两河流域君主专制制度、楔形文字、法典、洪水和方舟传闻、60进制尼罗河流域较完善的官僚系统、象形文字、太阳历、金字塔、神话故事印度河、恒河流域种姓制度、佛教、史诗、数字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城邦、民主政治、寡头政治、希腊神话、哲学、神庙A.受地理环境影响较大 B.呈现多元一体的特征C.兼具多样性与统一性 D.局部沟通且相互影响【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古代文明时期(世界)。依据材料“古代世界不同地区文明的重要成果”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各文明间创建了独特的文化,体现了其多样性,但各文明同时都有神话、传闻和史诗等,这也体现了各文明之间具有确定的统一性,C项正确;不同地区的文明成果,并不是只有地理环境的影响,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解除A项;世界文明是多元,而并非是一体,解除B项;材料信息的描述中没有体现文明间的沟通,解除D项。故选C项。2.伴随着农耕文明的发展,古代世界崛起了一系列帝国。如图描述的帝国应是()在1—2世纪空前旺盛伴随着扩张,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海实行奴隶制度A.亚述帝国 B.波斯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罗马帝国【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精确时空是罗马帝国时期。依据材料,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海,实行奴隶制度,得出是罗马帝国,D项正确。亚述帝国主要疆域是在小亚细亚和两河流域,解除A项;波斯帝国横跨欧亚非三大洲,但没有把地中海变成帝国的内海,解除B项;亚历山大帝国主要疆域是在巴尔干半岛、中亚、西亚和北非,地中海没有成为帝国内海,解除C项。故选D项。3.自罗马共和国晚期起,拱门形制渐渐成为古罗马建筑的一个显著特色。据图3可知,人类文明交往()A.促进了文化艺术的融合 B.推动了区域文化的统一C.变更了文化中心的分布 D.重塑了民族文化的内核【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古代史(罗马)。据材料“自罗马共和国晚期起,拱门形制渐渐成为古罗马建筑的一个显著特色”,结合图示可知拱门形制在亚述、安眠宫殿门和罗马凯旋门上都有应用,说明人类文明之间存在沟通和融合,有利于促进文化艺术的发展和融合,A项正确;仅从拱门形制的应用,无法断定区域文化的统一,解除B项;“变更了文化中心的分布”,表述夸大,解除C项;仅从建筑的特色,并不能看出民族文化的内核信息,解除D项。故选A项。4.“白昼逝去了,伊斯兰教的医学和科学却反射出古希腊文化太阳的光线,它像一轮明月,照亮了欧洲中世纪漆黑的夜晚。”材料意在强调阿拉伯文化()A.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成就 B.是欧洲文明的源头C.为文艺复兴创建了条件 D.东西方文化的桥梁【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阿拉伯文化推动文艺复兴的到来,阿拉伯帝国旺盛时期,哈里发重视学问,设立才智宫,招揽人才,翻译书籍,大量的希腊、波斯、罗马的典籍被翻译成阿拉伯文,为西方保存了大量的文化遗存,为文艺复兴的开展供应了条件,C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多个领域的成就,解除A项;古希腊罗马是是欧洲文明的源头,解除B项;材料未体现出阿拉伯文化东西方文化的桥梁作用,解除D项。故选C项。5.传统观点认为,16世纪西欧物价上涨,是因为黄金、白银大量流入,后来有学者通过对气候和人口、商业和市场、信贷发展等几个因素的考察,指出价格革命有更困难的缘由。据此可知,关于西欧价格革命成因的相识()A.随着探讨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B.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C.后期学者探讨比传统观点可信D.没有定论可以随意进行说明【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材料反映了对“西欧价格革命成因”这一问题的相识在不断地发展,从“因为黄金、白银大量流入”的经济条件,到对气候和人口、商业和市场、信贷发展等几个因素的考察,指出价格革命有更困难的缘由,可见随着探讨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A项正确;历史探讨没有唯一正确的观点,探讨角度不同,观点也就会不同,解除B项;传统观点和后期观点都有其视角和合理之处,后期的探讨未必比传统观点更为可信,解除C项;历史不行以随意进行说明,D项说法错误,解除D项。故选A项。6.“继哥伦布而起的探究新世界的西班牙冒险家,好像都具有同一动机。……当这班冒险家到达一个未曾被发觉的海岸时,首先调查的就是那里有没有金矿可以发觉。”该材料反映了A.新航路开拓促进了世界市场起先形成 B.对财宝的追求是新航路开拓的动力之一C.新航路开拓推动了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D.新航路开拓引发了席卷全球的价格革命【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这班冒险家到达一个未曾被发觉的海岸时,首先调查的就是那里有没有金矿可以发觉”,说明新航路的开拓的重要缘由是找寻黄金。说明对财宝的追求是新航路开拓的动力之一,B正确;促进世界市场起先形成是新航路开拓的历史影响,不符合题意,解除A;引发了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是新航路开拓的历史影响,不符合题意,解除B;变更了欧洲贸易的中心是新航路开拓的历史影响,不符合题意,解除C。7.展厅的某主题展板上绘制了如下内容:甘薯、茶叶、白银、利玛窦、指南针,据此推断该展板的主题是()A.工业文明的到来 B.明清商业的旺盛C.中华文化的外传 D.全球联系的加强【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近代(世界)。依据材料“甘薯、茶叶、白银、利玛窦、指南针”,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新航路开拓后,甘薯由美洲传入中国,茶叶则传到国外,指南针用于航海,利玛窦是来华的意大利人,这体现了全球联系的加强,D项正确;“甘薯、茶叶、白银、利玛窦、指南针”等展板内容与工业革命无关,解除A项;材料不仅涉及明清的商业,还有世界贸易与中西文化沟通,解除B项;材料不仅涉及了中华文化的外传,还有明朝的商业、世界贸易,解除C项。故选D项。8.18世纪中期,英国在贝德福公爵夫人安娜的推广下,下午茶形成一种风尚,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一般大众,当午后钟声敲响四下,大家都放下手中的活计,在家中或走进咖啡吧或茶室来喝一杯茶。这一风尚出现的主要缘由是A.中国茶叶产量大增 B.民主政治完善的须要C.英国工业革命完成 D.世界贸易的较大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可知,18世纪中期,英国的饮茶习惯得到普及,从达官贵人发展到一般大众,引起这一变更的主要缘由是大量茶叶进入英国市场,茶叶价格大幅度下降,因此茶叶进入到广袤英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中,而这是世界贸易发展的作用,D正确;这一风尚出现的主要缘由是世界贸易的发展,而非中国茶叶产量大增,A解除;这一风尚反映的是英国物质生活的变迁,而不是人们民主权利的扩大或民主观念的增加,与民主政治的完善并没有干脆关系,B解除;英国工业革命完成是在19世纪中期,与题干中“18世纪中期”不符,C解除。故选D。9.有学者评价欧洲近代某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对当时的社会、政治、道德等提出广泛批判,力图通过传播学问来改善人类状况”。该运动是()A.文艺复兴 B.科学革命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17—18世纪(欧洲)。依据材料“对当时的社会、政治、道德等提出广泛批判,力图通过传播学问来改善人类状况”,结合所学可知,17、18世纪启蒙运动兴起,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旗帜,这场运动对当时的社会、政治、道德等提出广泛批判,力图通过传播学问来改善人类状况,D项正确;文艺复兴没有批判当时的政治,解除A项;科学革命导致的科学学问体系的根本变革,与批判社会、政治、道德无关,解除B项;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的精神束缚,没有批判当时的政治,解除C项。故选D项。10.如图为17——19世纪英国城市和农村人口比重变更示意图。这反映了当时英国()A.农村人口削减 B.农村经济衰退C.城乡冲突加剧 D.城市化率提高【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17——19世纪(英国)。据材料“英国城市和农村人口比重变更示意图”可知,17——19世纪,农村人口比重不断下降,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了农村人口比重,结合所学学问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D项正确;农村人口比重削减并不意味着农村人口削减,解除A项;B项与史实不符,且材料无法看出农村经济衰退,解除B项;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得知城乡冲突加剧,解除C项。故选D项。11.1867年《资本论》第1卷出版之后,恩格斯指出:“自从世界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意义。”这一观点是基于《资本论》()A.标记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闸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C.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D.揭露了资本家剥削的隐私【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和影响题。时空是1867年(欧洲)。据本题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自从世界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结合所学可知,《资本论》揭露了资本家剥削的隐私,也就是剩余价值,对工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D项正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记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解除A项;闸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是《共产党宣言》,解除B项;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也是《共产党宣言》的内容,解除C项。故选D项。12.巴黎公社的大多数成员认为,施政的焦点应当集中在实现和平与促进劳动者的解放上,公社应成为“弱者的后盾,劳动人民的疼惜者,全世界受压迫人民的希望,世界共和国的基础”。据此可知,这一主见()A.推动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 B.强调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C.体现了公社对新型民主的构想 D.旨在巩固工农之间的联盟【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巴黎公社革命时期的世界。据材料“促进劳动者的解放”“弱者的后盾,劳动人民的疼惜者,全世界受压迫人民的希望”并结合所学可知,巴黎公社是具有广泛代表的政治形式,坚持国家权力保持在人民手中,这是无产阶级新型国家区分于由资本垄断者驾驭权力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根本特点,故材料中的主见体现了公社对新型民主的构想,C项正确;是第一国际的成立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而不是巴黎公社革命,解除A项;巴黎公社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解除B项;巴黎公社革命未建立起工农联盟,解除D项。故选C项。13.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中心政府拥有最高权力,各州政府拥有确定自治权。这一规定对应的政治制度是()A.联邦制 B.民主共和制C.总统制 D.责任内阁制【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1787年(美国)。依据材料“中心政府拥有最高权力,各州政府拥有确定自治权”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这一政治制度是联邦制,联邦制是由几个州联合组成统一国家的政治体制,联邦行使国家的外交、军事、财政等主要权力,各州按宪法规定,设自己的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自己的宪法和法律,在自己辖区内行使职权,拥有确定自治权,A项正确;民主共和制是指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确定的任期,与材料信息不符,解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总统,解除C项;美国并没有实行责任内阁制,解除D项。故选A项。14.十月革命后初期,列宁将苏俄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确立为世界革命即在国际范围内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到了1921年,他却极力主见应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这一转变主要是基于苏俄当时()A.国内外形势变更 B.斯大林模式的确立C.获得西方国家承认 D.新经济政策的推行【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缘由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十月革命后初期到1921年(苏俄)。据所学可知,十月革命初期,列宁之所以将苏俄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确立为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是因为苏俄十月革命成功,苏俄当时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故而将资本主义作为敌人;1921奶年看法转变,想缓和与资本主义国建之间的关系,因为此时一战已经结束,苏俄国内斗争也结束,苏俄处在和平常期,苏俄首要任务是进行经济建设,因此苏俄须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保障国内经济建设,A项正确;题干时间截至1921年,此时斯大林模式还未确立,解除B项;材料并不能表明苏俄在1921年获得西方的认可,解除C项;仅凭1921年,没有1921年详细时间我们还无法推断当时苏俄是否已经推行了新经济政策,解除D项。故选A项。15.1918年12月,当威尔逊踏上欧洲血染的土地时,广袤民众以发狂的热忱把他当做“人类的国王”、“救世主”、“和平王子”来欢迎,贪欲地倾听他的有关和平和平安的远景规划。这主要反映出,西欧民众()A.对将来志向秩序的期盼 B.对战后世界格局不满C.对美国发展模式的确定 D.对威尔逊的狂热崇拜【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18年的欧洲。依据材料“1918年12月”、“人类的国王”、“救世主”、“和平王子”“和平和平安的远景规划”及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遭遇斗争打击的欧洲民众渴望建立和平的世界新秩序,从而体现出了对美国总统威尔逊的热忱欢迎,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西欧民众对战后世界格局的不满,此时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还未形成,解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西欧民众确定美国的发展模式,与题干信息无关,解除C项;材料不能说明西欧民众对威尔逊的狂热崇拜,表述不精确,解除D项。故选A项。16.一战期间妇女开汽车、驾驶运输机、运输伤员;一战后裤子成为可以接受的妇女服装,裙角隧然上升,束身衣和裙撑也恒久消逝。以上材料说明当时A.妇女获得与男性同等的地位 B.欧洲的性别文化发生变更C.地区间的文化融合日益加强 D.文化多样化特征起先显现【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可知,一战期间妇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一战后妇女的服装文化也发生了变更,由此可见一战客观上有利于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欧洲的性别文化也发生变更,B正确;题干没有男女地位的对比,不足以说明妇女的地位确定与男性同等,A解除;题干并不是反映地区间的文化融合,而是反映一战变更了妇女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C解除;文化多样性特征在古代社会就已经起先显现,D解除。故选B。17.1926~1929年间,苏联煤炭工业的产量增加近1.5倍,石油开采量增加1倍,钢铁产量增加1.2倍;1930年,金属加工业总产值在一年内就增加64%,发电量上升35%,化学工业产量增长约1倍。这反映出苏联()A.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 B.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C.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 D.社会主义探究成就突出【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现代苏联。材料表明苏联在1926到1929年煤炭工业、石油开采量、钢铁产量等都增长快速,并且1930年苏联的金属加工业和发电量增长也很快速,这都促进了苏联工业的发展,也就反应了苏联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目标,B项正确;依据所学新经济政策是在1928年底结束的,与材料时间不符,解除A项;材料不体现农业的比重,所以不能得出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解除C项;依据所学1936年苏联宪法的颁布标记着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而这与材料的时间不符,解除D项。故选B项。18.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北,英法等西方国家却姑息迁就;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并在英、法、美的实际纵容下最终得手;1936年,英、法以“不干涉”政策为名而最终使德、意法西斯支持的西班牙佛朗哥独裁政权上台执政。下列可以与以上事务归为一类的是()A.1929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 B.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C.1938年,《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D.1942年,26国签订《联合国家宣言》【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二战时期的世界。依据材料“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北,英法等西方国家却姑息迁就;1936年,英、法以‘不干涉’政策为名而最终使德、意法西斯支持的西班牙佛朗哥独裁政权上台执政。”及所学可知,叙述的是英法美等国对法西斯国家实行了绥靖政策的信息,这是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结合所学可知,《慕尼黑协定》是英、法两国为避开斗争爆发,牺牲捷克斯洛伐克利益,将苏台德区割让给纳粹德国的阴谋,它的签订标记着英法绥靖政策的顶峰,C项正确;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了严峻的破坏,不符合题意,解除A项;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上台后实行了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力度,不符合题意,解除B项;1942年,26国签订《联合国家宣言》,标记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加速了其次次世界大战的成功进程,不符合题意,解除D项。故选C项。19.二战后,美国在推行某政策时强调:“该政策的目的是复原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任何情愿帮助完成复原工作的政府都将得到美国政府的充分合作,任何图谋阻挠别国复兴的政府,都不能希望得到我们的救济。”这说明二战后美国()A.企图以经济手段达到政治目的 B.意图稳定世界的秩序C.致力于促进西欧经济全面复兴 D.与苏联全面冷战对峙【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二战后(美国)。依据材料“复原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任何情愿帮助完成复原工作的政府都将得到美国政府的充分合作,任何图谋阻挠别国复兴的政府,都不能希望得到我们的救济。”结合所学学问可知,二战后,美国推行马歇尔支配,对欧洲进行经济救济,复原欧洲经济以及企图以经济手段达到限制欧洲的目的,A项正确;美国对外经济救济的目的是限制受援国家,而非稳定世界秩序,解除B项;促进西欧经济全面复兴是其目的之一,但更深层次的是通过经济手段限制欧洲,解除C项;全面冷战对峙是华约的建立,解除D项。故选A项。20.1946年2月,印度孟买水兵起义,要求英国“退出印度”。英国首相艾德礼派内阁使团前往印度,临行前他说:“把过去的公式应用到目前的形势是不行的,1946年的局面不是1920年、1930年或甚至1942年的局面。”这反映了()A.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B.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深化开展C.英国综合国力的衰退 D.英国加强对印度的殖民统治【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1946年(印度)。依据材料“把过去的公式应用到目前的形势是不行的,1946年的局面不是1920年、1930年或甚至1942年的局面。”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其次次世界大战给英国巨大的打击,1946年英国殖民势力大大减弱,面对印度的独立要求,英国不得不作出让步,C项正确;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在材料中体现不出,解除A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深化开展,与材料描述的印度独立信息不符,B解除;材料描述的是英国实力减弱,面对印度独立不得不让步么费加强统治,解除D项。故选C项。21.1952年,苏联农庄生产1公担马铃薯的成本是40卢布,而它的收购价格仅为3卢布。1952~1953年,谷物、牛肉的生产都是赔本的。同时,这一时期工业品与食品的零售价格比1940年提高了86%。若要从根本上变更此状况,苏联政府亟需()A.加大对农业生产投入 B.改革工业管理体制C.协调轻重工业的关系 D.突破支配经济体制【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缘由题。依据本题题干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1952-1953年的苏联。依据材料信息“苏联农庄生产1公担马铃薯的成本是40卢布,而它的收购价格仅为3卢布”、“1952~1953年,谷物、牛肉的生产都是赔本的”、“这一时期工业品与食品的零售价格比1940年提高了86%”可知当时苏联出现农产品价格过低的不合理状况,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这一状况的出现是因为苏联模式下苏联政府选择牺牲农业为工业生产积累资金,若要从根本上变更此状况,苏联政府亟需突破支配经济体制,D项正确。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苏联模式在农业方面的问题是农夫的主动性过低导致农业生产落后而不是政府对农业生产投入不足,解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苏联对农业的管理,不是工业,解除B项;解决这一问题须要协调工农业比重,不是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解除C项。故选D项。22.1975年1月,纽约州州长休伊·凯里在就职演说中表示,“丰裕时代、玫瑰和酒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呼吁州内各级政府量力而行,“在可见的将来,我们都要打算好过苦日子”。这反映了,当时美国()A.财政开支扩大的趋势 B.社会福利增加的倾向C.经济陷于滞胀的现实 D.国家加强调控的必要【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20世纪70年头的美国。材料表明在当时的美国纽约州,人们的好生活要结束了,要打算好过苦日子,这表明当时美国正处于经济滞胀时期,材料是经济水平下降的详细表现,C项正确;依据所学在20世纪70年头美国政府处于滞胀阶段,应当缩减财政开支,解除A项;依据所学在20世纪70年头美国政府处于滞胀阶段,应当削减福利开支,解除B项;依据所学在20世纪70年头美国政府处于滞胀阶段,应当削减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解除D项。故选C项。23.下图为1949~1985财政年度美国联邦政府研发投资中用于国防探讨的占比(%)状况影响其变更的主要因素是()A.国内经济的发展状况 B.对外斗争的频度烈度C.国际科技竞争的压力 D.政府外交战略的调整【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精确时空是1949~1985(美国)。据图可知,美国政府研发投资中用于国防探讨的占比在1949至1985年有确定波动,20世纪60年头以前占比较高,1965至1977年基本处于下降状态,77年以后又处在上升趋势,据所学可知,美国在20世纪70年头前后经济遇到严峻困难,因此政府研发投资用于国防探讨比重下降,A项正确;据所学可知,在题干涉刚好间内,美国对外斗争基本没有明显变更,而且60、70年头美国在发动越南斗争,此时对外斗争较之之前频度烈度有所增加,而题干中70年头美国国防探讨占比下降,不符逻辑,解除B项;在题干涉刚好间段内,美国并非始终都面临国际科技竞争的压力,主要是在70年头以来,而题干涉刚好间还保罗70年头以前,解除C项;美国政府外交战略的调整与题干中美国国防探讨占比变更没有必定的关联性,解除D项,故选A项。24.1961年,加纳领导人克瓦米·恩克鲁玛在其著作中指出,非洲很多地区在文化、语言和思想上的确存在着很大差异,但“我们都是非洲人,这是基本的事实……语言、文化和政治体制不同所带来的困难并不是不能战胜的”。他力图()A.实现非洲各国的独立 B.建立非洲国家的联合C.保持非洲地区文化的多元性 D.解决非洲内部发展的不平衡【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二战后的非洲。结合所学学问可知,瓦米·恩克鲁玛推行泛非主义,支持非洲民族独立运动,提倡非洲统一,但是种种举措最终招致了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和国内反动势力的不满和敌视,最终在1966年2月24日应邀访问越南时被军警发动军事政变推翻,长期流亡海外。因此依据材料“我们都是非洲人,这是基本的事实……语言、文化和政治体制不同所带来的困难并不是不能战胜的”可知,克瓦米·恩克鲁玛淡化语言、文化和政治体制的差异,主见建立非洲国家的联合,B项正确;1960年为非洲年,到这一年,很多非洲获得了独立,但是并未全部独立,解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非洲的联合,非语言、文化和政治体制的差异,解除C项;“非洲内部发展的不平衡”与材料无关,解除D项。故选B项。25.20世纪下半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出现扩大化与多层次化趋势。如以工程技术人员为主体的工程技术人员阶层,以“白领工人”为主体的职员阶层,以“蓝领工人”为主体的体力劳动者阶层等。这一现象主要源于()A.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B.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C.垄断资本主义产生 D.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缘由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20世纪下半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依据材料“工人阶级出现扩大化与多层次化趋势”结合所学学问可知,二战以来,科技革命的推动和生产力的进步,使得社会结构在发生变更,A项正确;该材料出现的缘由不是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解除B项;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间不符,解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社会结构的变更,不是产业结构的调整,解除D项。故选A项。26.如图为某学生对春秋战国时代特征的描述。其意在说明这一时期()A.孕育着新文明朝气 B.在渐进中完成社会转型C.充溢着动荡与混乱 D.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变革【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依据材料对春秋战国的描述,在纷争、动荡、争鸣中有统一、秩序、共性等新的文明因素,A项正确。在渐进中完成社会转型符合春秋战国的史实,但与材料不符,解除B项;春秋战国充溢着动荡与混乱,但也有新文明的朝气,解除C项;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变革体现的是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不能表达材料的政治、思想项,以点代面了,解除D项。故选A项。27.百里奚系春秋虞国人,自幼家贫,其国为晋所灭,奚被俘。秦穆公知奚贤,用五张羊皮(奴隶身价)将其赎回,拜为大夫。奚相秦七年,勤理政务,使秦大治,遂建霸业。这反映了A.奴隶阶级的社会地位提高 B.分封制度已经瓦解C.贵族垄断政权局面被打破 D.秦加强了中心集权【答案】C【解析】【详解】百里奚自幼家贫,后作为俘虏被秦穆公赎回拜为大夫,缘由是“奚贤”,说明当时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被打破,君主可以依据才能或品德的标准任用官员,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反映奴隶阶级地位的变更,解除A项;材料反映春秋时期分封制遭到破坏,但尚未瓦解,解除B项;秦穆公时期尚未实现统一,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加强了中心集权,解除D项。28.柳宗元对秦制赐予高度评价:“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与这一评价相对应的史实是A.确立皇帝制度 B.车同轨书同文 C.废分封设郡县 D.修筑万里长城【答案】C【解析】【详解】秦朝实行郡县制,虽然是为了皇权,但是依据才能选拔官员管理地方,因此柳宗元认为其是“公天下”,C正确;皇帝制度是家天下,解除A;B、D两项内容和“公天下”无关,解除。29.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在建立政权之初,在祖源认同上有改姓或攀附华夏族祖先的行为,在政权国号上也往往选择前代中原王朝的国号。这些做法意在()A.发展农耕经济 B.实行中原地区的管理模式C.推动各民族文化沟通 D.寻求文化认同以巩固统治【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南北朝时期(中国)。依据材料“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在建立政权之初,在祖源认同上有改姓或攀附华夏族祖先的行为,在政权国号上也往往选择前代中原王朝的国号。”可知,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在祖源认同上有改姓或攀附华夏族祖先的行为,这是体现其建立政权的正统性,以巩固统治的须要,D项正确;材料中描述的是体现正统性,没有体现农耕经济信息,解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祖源认同,没有体现实行中原地区的管理模式信息,解除B项;材料中做法的目的是维护其统治,而非推动民族融合,解除C项。故选D项。30.唐中宗神龙三年(707),门下省给事中卢粲依据贞观旧制,反对将驸马武崇训的墓地称为陵,两次封驳皇帝的制书,直至获准。这表明当时()A.给事中执掌决策权 B.皇帝独尊地位减弱C.礼仪严格承袭惯例 D.中枢机制运行正常【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唐朝(中国)。依据材料“门下省给事中卢粲依据贞观旧制,……两次封驳皇帝的制书,直至获准”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在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下,门下省负责审核批驳,材料中门下省的官员批驳皇帝的制书,就是在正常履行自己的职责,反映了当时中枢机制运行正常,D项正确;门下省负责审核批驳,没有决策权,解除A项;材料中的门下省正常运行,不能说明减弱皇帝独尊地位,解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三省六部制正常运行,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解除C项。故选D项。31.唐中心通过推行两税法,实行“以支定收”的方法,严格核定了州、使两级预算的收入项目及其数量界限,同时中心也确定了自己的两税收益数量,上供、留使、留州三级划分。据此可知,两税法()A.简化了征税名目 B.以征收货币为主C.规范了国家预算体系 D.强化了户籍管理【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唐朝时期。材料表明两税法实行“以支定收”的方法,并且严格核定了州、使两级预算的收入项目及其数量界限可知两税法规范了国家预算体系,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两税法税收“以支定收”的方法,不涉及简化了征税名目,解除A项;材料不体现两税法详细征收的是实物或者是货币,解除B项;材料只是提到了两税法实行“以支定收”的方法,不涉及其强化户籍管理的影响,解除D项。故选C项。32.朝议,亦称廷议或集议,是中国古代的朝廷议事制度。秦汉皇帝一般不会轻易推翻朝议之事,唐代规定谏官随宰相入阁议事,宋太祖也经常违心屈从廷臣正确的看法。到了明代,天子对不合己意的廷议结果则屡次下议或束之高阁。上述变更主要反映了A.决策失误渐渐削减 B.中心行政效率提高C.宦官专权日益严峻 D.君主专制权力强化【答案】D【解析】【详解】秦汉皇帝一般不会轻易推翻朝议之事,唐代规定谏官随宰相入阁议事,宋太祖也经常违心屈从廷臣正确的看法,明代天子对不合己意的廷议结果则屡次下议或束之高阁。上述变更主要反映了君主专制权力强化,故D正确;材料无法说明决策失误渐渐削减,故A错误;材料不是强调中心行政效率的提高,故B错误;材料信息不涉及宦官专权,故C错误。33.唐朝时,为加强边防在沿边重镇设立的节度使,渐渐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北宋建立后,革除前朝之弊,弱化地方权力,形成干强枝弱的局面。元朝的行省官员,常以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但却“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与唐、宋相比,元朝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B.中心对地方权力支配趋于合理C.行省官员出名无实 D.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元朝的行省官员,常以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但却‘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反映出元朝行省制度之下,行省长官作重要决策时受到中心政府的制约,对比唐宋时期,元朝这样的现象说明中心对地方权力支配趋于合理,故选B;材料反映的是中心与地方权力变更,未涉及君主专制,故解除A;材料反映的是行省官员拥有很大权力,但“不敢专决大政”,故解除C;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与材料无关,故解除D。34.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阅历反映了唐代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中心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科举取士体现公允公正【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内容可知,刘得仁和李洞虽贵为皇亲国戚或宗室子弟,但他们都未在科举考试中占据优势,一样会面临屡试不中,由此可说明科举考试体现了确定公允公正的原则,故选D项;诗赋是唐朝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故解除A项;刘得仁和李洞也可以参与科举考试,说明并没有阻断贵族入仕,且科举只是入仕的途径之一。解除B。材料未涉及贵族特权,事实上唐代宗室可以通过科举以外的其他途径入仕,照旧享有确定特权,解除C项。35.有学者指出,明清鼎革之后,清初统治者的国家制度建设是从因袭明制起先的。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A.设置内阁处理日常文书 B.设军机处应对紧急军务C.制定奏折制度提高效率 D.开设厂卫机构加强皇权【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明成祖设立内阁,清朝因袭明朝的制度,照旧设立内阁,故选A;清朝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清朝制订奏折制度,解除B、C;明朝开设厂卫机构,清朝没有设立厂卫机构,解除D。二、非选择题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材料依托图中学问网络,选取一个历史事务,并分析其与前后历史事务的相互联系。【答案】【示例】事务:工业革命联系:西欧国家通过开拓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掠夺,使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发展,资产阶级力气壮大。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较早建立起君主立宪制。随着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长,手工生产的产品已不能满意须要,18世纪中期,英国起先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他们通过一系列革命、改革,获得或巩固统治地位,到19世纪后期在欧美大陆普遍确立起了新制度。评分说明:(1)明确所选取历史事务。如:工业革命、早期殖民扩张等。(2)选取与之相关历史事务并对相互联系进行正确说明。【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含绘图说明类),时空是近代世界。事务:材料中有工业革命、早期殖民扩张,启蒙运动等,任选一个,如选取的是工业革命。联系:从材料中西欧早期殖民扩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了工业革命的产生角度论述是西欧国家通过开拓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掠夺,使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发展,资产阶级力气壮大。从材料中的君主立宪制促进工业革命的产生角度论述是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较早建立起君主立宪制。从工业革命的根因市场的角度论述是。随着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长,手工生产的产品已不能满意须要,18世纪中期,英国起先工业革命。从材料中工业革命推动了1830年议会改革角度论述是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他们通过一系列革命、改革,获得或巩固统治地位,到19世纪后期在欧美大陆普遍确立起了新制度。37.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几经变更,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斗争的硝烟还未散尽、人们对斗争的恐惊还刻骨铭心之时,发动并无取胜把握的热战终归不是时机。在争夺东欧不断失败之后,美国统治阶级内部经过一番争吵,最终选定了对苏发动“冷战”。美国冷战政策的制定者之一、原驻苏临时代办乔治·凯南曾注解说:“苏联听不进理智的逻辑,但对武力的逻辑却特殊敏感,因此,假如对方拥有足够的武力,并清晰地表明它打算运用武力,这就几乎用不着真正动武。”在上述思想指导下,美国一方面加强自己的军事力气,另一方面起先稳固西欧。——摘编自刘笑盈《冷战的兴起与欧洲的重组》材料二雅尔塔体系要保卫的并不仅仅是“二战后出现的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意识形态和对立的两大军事集团分庭抗礼的国际关系格局”,即两极格局;相反,雅尔塔体系保卫的是整个战后的世界和平、平安与发展。在这一点上,雅尔塔体系基本完成了任务。——摘编自徐蓝《试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材料三随着新的重要经济体的崛起,当今国际舞台上既有八国集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