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主墩深基坑施工应急预案_第1页
大桥主墩深基坑施工应急预案_第2页
大桥主墩深基坑施工应急预案_第3页
大桥主墩深基坑施工应急预案_第4页
大桥主墩深基坑施工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1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29.1.1组织机构 29.1.2项目指挥机构及职责 29.2事故风险分析 49.2.1人为因素 59.2.2施工临时用电 69.2.3机械设备 79.2.4电焊与气焊安全保证措施 89.3应急救援程序 99.4应急处置措施 109.5应急物资储备 139.6应急响应、响应结束、演练 139.6.1接警与通知 139.6.2现场保护 149.6.3警报与紧急公告 149.6.4事态监测 149.6.5警戒与治安 149.6.6人群疏散与安置 159.6.7医疗与卫生 159.6.8公共关系 159.6.9响应结束、演练 159.7防疫管理 169.7.1建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 169.7.2从业人员管理 189.7.3施工现场管理 199.7.4住宿用餐管理 199.7.5防疫物资准备 209.7.6酒精及消毒液的保管、发放及使用管理 209.7.7风险分析与事件分级 219.7.8组织机构及职责 239.7.9监控与预警 259.7.10应急响应 269.7.11后期处理 299.7.12应急保障 299.1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9.1.1组织机构项目部成立应急救援指挥小组,设总指挥1名,副总指挥3名,下设五个救援小组,明确各救援小组负责人。各工区成立应急领导小组,工区下设应急救援队。应急救援管理组织机构见下。总指挥:杨广亭副总指挥:胡锋刘伟盖忠1878629995危险评估组负责人:鲁峰组员:毛炜李志马琳杰医疗救护组负责人:杨城组员:杨凌轩吕贝贝抢险救灾组负责人:盖忠组员:杜成生谷鹏辉孙东月王成龙王学鹏后勤保障组负责人:孙振辛组员:杨城杨凌轩事故调查组负责人:段计伟组员:王敬国张硕刘绍富9.1.2项目指挥机构及职责应急救援指挥小组管理组织机构职责划分见下表9.1.2。表9.1.2应急管理组织机构职责划分序号人员小组职责、分工1总指挥1.分析紧急状态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根据相关危险类型、潜在后果、现有资源控制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2.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3.与项目外应急反应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4.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行动;5.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应急反应组织;6.应急反应组织的启动;7.应急评估、确定升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8.决定应急撤离,决定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安全性。2副总指挥1.协助应急总指挥组织和指挥应急操作任务,总指挥不在现场时代替总指挥行使职责;2.向应急总指挥提出采取的减缓事故后果行动的应急反应对策和建议;3.保持与事故现场各救援小组的直接联络;4.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所需的其它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操作;5.定期检查各常设应急反应组织和部门的日常工作和准备状态;6.根据各施工场区的实际条件,努力与周边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共同应急救援网络和制定应急救援协议。3危险评估组1.对施工现场特点以及生产安全过程的危险源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2.指导安全环保部的安全措施落实和监控工作,减少和避免事故发生;3.完善危险源的风险评估资料信息,为应急反应的评估提供科学的合理准确的依据;4.落实周边协议应急反应共享资源及应急反应最快捷有效的社会公共资源的报警联络方式,为应急反应提供及时的应急反应支援措施;5.确定各种可能发生事故的应急反应现场指挥中心位置以使应急反应及时启用;6.科学合理地制定应急反应物资器材、人力计划。4抢险救灾组1.组织人员抢救现场;2.组建现场消防队;3.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4.控制事故发展,排除险情。5后勤保障组1.协助制订施工项目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的储备计划,按已制订的项目施工生产厂场的应急反应物资储备计划,检查、监督、落实应急反应资的储备数量,收集和建立并归档;2.定期检查、监督、落实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管理人员的到位和变更情况及时调整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的更新和达标;3.定期收集和整理各项目经理部施工场区的应急反应物资资源信息、建立档案并归档,为应急反应行动的启动,做好物资源数据储备;4.应急预案启动后,按应急总指挥的部署,有效地组织应急反应物资资源到施工现场,并及时对事故现场进行增援,同时提供后勤服务。6事故调查组1.保护事故现场;2.对现场的有关实物资料进行取样封存;3.调查了解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及相关人员的责任;4.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教育、总结;5.协助上级调查人员对事故进行调查。7医疗救治组1.抢救现场伤员;2.将伤员送往医院;3.了解伤员伤势和受伤部位,为医院急救提供依据。8应急抢险队负责具体的救援工作。9.2事故风险分析表9.2事故风险分析序号事故类型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相应措施1倾覆软基处理不到位;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影响;排水设施不完善。施工现场地基处理不规范;违章操作等;。对原地面进行检测,达到承载力要求。2起重伤害起重设备缺陷;吊具(吊索、扣等)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用具(安全帽等)缺少或有缺陷;施工场地环境不良(照明不佳、风力过大、大雾、场地湿滑);设备操作人员无操作资格证;指挥通讯设备故障。操作人员违章操作;指挥人员违章指挥(信号不规范、声音不够响亮);警戒人员警戒不当;使用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起重设备;起吊物体捆绑不当;相关人员冒险,进入起重机械工作区域等危险场所;施工人员与起吊物一起吊运;相关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施工人员有分散注意力行为;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1.对组装人员进行安全教育。2.管理人员加强对现场的安全管控。3高处坠落结构临边部位栏护不当;工地环境不良(如照明不佳、大风、大雾等);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冒险进入危险场所(结构临边部位);有分散注意力行为;未佩戴安全帽;着不安全装束;登高作业未系安全索;身体不适时忽视安全进行登高作业的等。现场管理人员对现场危险源要有预判意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4机械伤害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施工场地环境不良。机器运转时加油、维修、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有分散注意力行为;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不安全装束;造成安全装置失。严禁机器运转时加油、维修、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严禁有分散注意力行为;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5车辆伤害运输车辆未经检验或有缺陷;施工场地环境不良(如照明不佳、场地湿滑等);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车辆操作人员无上岗资格证;运输道路承载力不足。不当操作造成车辆安全装置失效;人员冒险进入危险场所(车辆倒车区域);攀、坐在车辆不安全位置;有分散注意力行为;施工人员着不安全装束;现场指挥、警戒不当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6触电电线老化、破损;电焊机等设备漏电、设备接地保护破损;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施工场地环境不良(如照明不佳、场地狭窄、雨雪天气等);操作人员无操作资格证;电线浸泡水中;未实行“一机、一箱、一闸、一漏保”措施;未设置防雷措施;危险机电区域未设置警示标志。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造成安全装置(如漏电保安器)失效;使用不安全设备(如测电笔);手代替工具操作;非专业电工冒险进入危险场所(如配电房);有分散注意力行为;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不安全装束。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加大安全三级教育,增强现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7容器爆炸设备故障,操作不当。焊接、切割设备(氧气瓶、乙炔瓶)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施工环境不良(如防火标志未放置);焊接、切割设备设备操作人员无操作资格证。及时更换劳保用品和张贴安全警示牌。9.2.1人为因素须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思想教育,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安全技能教育,典型事故经验教育等等),增强安全生产责任感和法律意识,提高贯彻执行安全法律、法规以及各项规章制度的自觉性,使全体从业人员掌握基坑施工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操作技能和事故预防、应急能力,从而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为确保安全生产创造条件。(1)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正确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安全帽、防护服)。(2)重视施工全过程的安全控制,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加强现场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对现场施工的防火、防爆、防风、防雾等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防护措施。(3)各工种和各道工序进入现场施工前,由安全主管、现场安全工程师组织学习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详细研究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防护措施,严格进行施工过程控制。(4)加强职工的“四不伤害”安全意识教育(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5)对所吊的构件重量进行严格的计算把关,合理调配机械设备和钢丝绳等索具,严禁违章操作,对吊、索具进行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更换。(6)施工现场进行起吊作业时,设立有操作证的专人采用有效信号指挥,起吊索具经常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及时更换。9.2.2施工临时用电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是一直是施工现场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未按要求使用TN-S接地保护系统,非专业电工操作,施工人员私拉乱接,不能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因成本因素,部分临电用线老化或截面积达不到要求,使用不达标缆线,电器设备未电器检修、保养,漏电保护装置失效,用电设备周围环境不良等引发触电安全事故。具体预防控制措施:(1)配电箱及电器安装均应符合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要求,配电箱均为铁制箱,进入线孔洞应有绝缘保护圈;零线应装设端子板,保护零线不得装设开关或熔断器、配电箱及电器设备应由防雨及防潮保护设施。(2)总配电箱的电器应具备电源隔离,正常接通与分断电路,以及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能;分配电箱应装设总隔离开关、分路隔离开关及总断路器、分路断路器或总熔断器、分路熔断器,分配电箱配电线路必须动照分设;开关箱必须装设隔离开关、断路器,以及漏电保护器,必须做到“一箱、一机、一闸、一漏”;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3)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箱直接控制2台及2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重复接地不大于10Ω,必需按规定作保护接地,禁止同一电网设备接零、接地混用。(4)电工必须经过国家现行标准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其他用电人员必须通过有关安全教育培训各技术交底,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安装、巡检、维护或拆除临时用电设备和线路,必须由电工完成,并应有人监护。(5)施工现场的所有配电箱、开关箱应定期检查和维修;检查、维修人员必须是专业电工;工作时必须穿戴好绝缘用品,必须使用电工绝缘工具;检查、维修配电箱、开关箱时,必须将其一级相应的电源开关断电,并悬挂停用标志牌,严禁带电作业。(6)配电箱内盘面上应标明各路的名称、用途、用时要做出分路标记;总、分配电箱应配锁,配电箱和开关箱应指定专人负责,施工现场停止作业1h以上时,应将动力开关箱上锁。(7)使用的焊接设备、机具及照明灯具等带电设备应配备漏电保护器,且绝缘良好,电源线路需随时检查;焊接、切割作业时必须保护电缆,焊接或切割作业时将可移动电缆移出作业范围,不可移动的电缆必须采取盖板等防护措施,避免焊渣、火星等破坏电缆绝缘。(8)检查筛选用电气设备,安装(拆除)过程中必须断电,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确保电气设备运行可靠,施工过程中不发生漏电、短路等危险,非电气工作人员不得从事电气拆装工作。9.2.3机械设备项目基坑为深基坑,施工机械较多,具有一定危险性,施工过程为避免人员伤亡,具体预防措施如下:(1)必须认真贯彻有关安全规程,克服麻痹思想,人人有责消除物体打击伤害事故,牢固树立不伤害他人和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2)操作使用的机器设备,必须符合质量要求,带“病”设备未修复达标前严禁使用,使用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熟知设备特性、掌握操作要领,经过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3)排除设备故障或清理前,必须停机。做好压力容器安全管理,防止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发生,各类压力容器作业人员,要严格遵守有关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技术要求;(4)检修机械必须严格执行断电挂禁止合闸警示牌和设专人监护的制度。机械断电后,必须确认其惯性运转已彻底消除后才可进行工作。机械检修完毕,试运转前,必须对现场进行细致检查,确认机械部位人员全部彻底撤离才可取牌合闸。(5)人手直接频繁接触的机械,必须有完好紧急制动装置,制动装置位置必须使操作者在机械作业活动范围内,随时可触及到;机械设备各传动部位必须有可靠防护装置。(6)各机械开关布局必须合理,必须符合两条标准:一是便于操作者紧急停车;二是避免误开动其他设备;(7)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因素大的机械作业现场,非本机械作业人员因事必须进入的,要先与当班机械者取得联系,有安全措施才可同意进入;(8)操作各种机械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能掌握该设备性能的基础知识,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作业时,必须精心操作,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严禁无证人员开动机械设备。9.2.4电焊与气焊安全保证措施在施工过程中,电焊与气焊的使用频繁,安全问题突出,还存在火灾事故隐患。具体保证措施如下:(1)从事电焊、气焊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2)进行电气焊操作前,应由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消防技术交底,任何人不能以任何借口纵容电气焊人员冒险操作;清理施工区域的可燃物,预防火灾。(3)管理人员要合理安排施工程序,焊割作业不准与油漆、喷漆等易燃操作同时间、同部位上下交叉作业。(4)禁止使用不合格的焊割工具和设备,电焊的导线不能与装有可燃的气体气瓶接触。也不能从使用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或部位穿过。(5)电焊机外壳必须接地良好,并有二次空载触漏保护器,要设单独的开关。焊钳与把线必须绝缘良好,连接牢固,更换焊条要戴手套,在潮湿地点工作,应站在绝缘胶板或木板上。(6)气焊用的乙炔气瓶必须装减压阀和防回火装置,乙炔气瓶和氧气瓶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m,严禁平放,严禁曝晒,距易燃易爆物品的距离不得小于10m,并用肥皂水检验是否漏气。(7)氧气瓶、氧气表及焊割工具上,不得沾染油脂,如果沾染油脂必须洗刷干净。(8)点火时,焊枪口不准对人,正在燃烧的焊枪不得放在工作或地面,带有乙炔和氧气时,不准施工放在金属容器内,以防气体逸出发生火灾、爆炸事故。(9)重点部位电焊、气焊配置接火斗,做好可燃物的防护工作,避免引发火灾。(10)焊割结束或离开操作现场时,必须切断电源、气源,并将气瓶阀关好,拧上安全罩。检查作业地点,确认无着火危险。(11)作业人员要熟练掌握灭火器材的使用知识,现场要配备充足有效的灭火器。9.3应急救援程序(1)一旦发生事故,现场施工人立即上报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安全员和项目经理应立即封锁现场,禁止其他人员进入事故现场。(2)同时,立即通知应急响应小组成员。应急协调员待命根据伤者情况变化随时准备联系医院进行救护。(3)应急信息员及时拨打110、120急救电话,详细报告事故现场位于的具体位置、严重程度、联系电话,并派人到事故现场路口接应。同时,马上通知经理和有关领导。(4)应急救护员应立即检查伤员全身情况,特别是呼吸和心跳,发现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就地抢救。=1\*GB3①轻症:即神志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者,伤员就地平卧,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2\*GB3②呼吸停止,心博存在者,就地平卧解松衣扣,通畅气道,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3\*GB3③立即拨打就近的医院电话,与医院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本单位的联系电话、负责人等,并派人到路口接应。=4\*GB3④心博停止,呼吸存在者,应立即作胸外心脏按压。=5\*GB3⑤呼吸心跳均停止者,则应在人工呼吸的同时施行胸外心脏按压,以建立呼吸和循环,恢复全身器官的氧供应。现场抢救最好两人分别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以1:5的比例进行,即人工呼吸1次,心脏按压5次。如现场抢救仅有1人,用15:2的比例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即先做胸外心脏按压15次,再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如此交替进行,抢救一定要坚持到底。(5)现场抢救中,不要随意移动伤员,若确需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s。移动伤员或将其送医院,抢救员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或夹板上并在背部垫以平硬阔木版外,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在医院医务人员未接替前救治不能终止。(6)应急救援过程中的心理引导:=1\*GB3①发现人员伤害后,现场作业人员会比较慌乱,指挥员应镇定自若,有序展开应急响应程序,安抚疏散人员,同时需防止信息的误传,造成整个工地人员情绪波动。对疏散现场的作业人员应派专员陪同他们,作好他们的心理辅导工作,舒缓他们的紧张状态。=2\*GB3②对伤者的处在现场的亲属要有专人陪同,特别是女亲属,要作好心理抚慰工作,避免情绪波动,大哭大闹,影响现场救治人员的正常思维和手段,并使伤者情绪上产生波动,不利于救治的开展。=3\*GB3③初期恢复后,伤员可能神志不清或精神恍惚、躁动,应设法使伤员安静;可以让与伤者关系好的人或亲属在旁边进行抚慰,使其安静,并应讲些鼓励的话,使伤者充满信心。=4\*GB3④复工后,要对施工人员再次进行交底,并把事故的详细情况进行通报,消除事故的阴影,说明只要遵守操作规程,时刻注意安全,就不会再次发生事故。增强作业人员的信心。9.4应急处置措施事故发生后必须遵循“先防护,后处理”的原则,1小时内上报上级单位。当发生安全事故时,现场第一发现人应第一时间通知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电话通知项目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各成员赶赴现场,并根据事故发生情况判断事故等级,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并对小组成员做出应急工作部署,加强工作指导做好重点工作调度。小组成员根据各自职责分工,做好相应工作,应急救援工作应在应急救援领导组长统一指挥下开展救援工作。现场处置措施如下:(1)物体打击急救措施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①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脱离危险现场,以免再发生损伤。②在移动昏迷的颅脑损伤伤员时,应保持头、颈、胸在一直线上,不能任意旋曲。若伴颈椎骨折,更应避免头颈的摆动,以防引起颈部血管神经及脊髓的附加损伤。③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受伤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④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人,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⑤防止伤口污染。在现场,相对清洁的伤口,可用浸有双氧水的敷料包扎;污染较重的伤口,可简单清除伤口表面异物,剪除伤口周围的毛发,但切勿拔出创口内的毛发及异物、凝血块或碎骨片等,再用浸有双氧水或抗生素的敷料覆盖包扎创口。⑥在运送伤员到医院就医时,昏迷伤员应侧卧位或仰卧偏头,以防止呕吐后误吸。对烦躁不安者可因地置宜地予以手足约束,以防伤及开放伤口。脊柱有骨折者应用硬板担架运送,勿使脊柱扭曲,以防途中颠簸使脊柱骨折或脱位加重,造成或加重脊髓损伤。(2)高处坠落急救措施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①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去除伤员身上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在搬运和转送过程中,颈部和躯干不能前屈或扭转,而应使脊柱伸直,绝对禁止一个抬肩一个抬腿的搬法,以免发生或加重截瘫。②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③颌面部伤员首先应保持呼吸道畅通,摘除义齿,清除移位的组织碎片、血凝块、口腔分泌物等,同时松解伤员的颈、胸部钮扣。若舌已后坠或口腔内异物无法清除时,可用12号粗针穿刺环甲膜,维持呼吸,尽可能早作气管切开。④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⑤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动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片等。⑥复合伤要求平仰卧位,保持呼吸道畅通,解开衣领扣。⑦周围血管伤,压迫伤部以上动脉干至骨骼。直接在伤口上放置厚敷料,绷带加压包扎以不出血和不影响肢体血循环为宜。当上述方法无效时可慎用止血带,原则上尽量缩短使用时间,一般以不超过1h为宜,做好标记,注明上止血带时间。⑧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是:创伤局部妥善包扎,但对疑颅底骨折和脑脊液漏患者切忌作填塞,以免导致颅内感染。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做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⑨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以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每隔25-40min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min。⑩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3)触电事故急救措施①当事故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首先要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并应防止触电者二次触电或抢救者触电。②隔离电源方法:断开电源开头;使用绝缘物(如干燥的竹枝、木枝)隔离或挑开电源或带电体;用导电体使电源接地或短路,迫使漏电保护器和短路保护器跳闸而断开电路。③抢救方法:口对口、口对鼻人工呼吸法(停止呼吸者):使触电者头部尽量后仰,鼻孔朝天。解开领口和衣服,仰卧在比较坚实(如木板、干燥的泥地等)的地方。a、一只手捏紧鼻孔,另一只手掰开嘴巴(如果掰不开嘴巴,可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法贴鼻吹气)。深吸气后,紧贴嘴巴或鼻孔吹气,一般吹二秒,放松三秒。救护人换气时放松触电者的嘴和鼻,让其自然呼吸。b、胸外心脏挤压法(心脏跳动停止者):解开触电者的衣服,让其仰卧在地上或硬板上;救护人员骑跪在其腰部两侧,两手相送,手掌根部放在心口稍高一点的地方,即放在胸骨下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处;掌根用力垂直向下挤压,压出心脏里面的血液。对成人应压陷3-4cm,以每分钟挤压60次为宜,挤压后,掌根迅速全部放松,让其胸部自动复原,血又充满心脏,放松时掌根不必完全离开胸膛。如果触电者心脏停止跳动和呼吸都停止了,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挤压法要同时交替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法要坚持不断,切不可轻率中止。(4)倾覆事故应急措施当发生机械倾覆事故时,首先检查有无其他人员被砸伤或压在其下面,相邻构筑物是否受到侵害。若有人员被困,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立即组织现场急救。当施救被压人员时,切勿用机械施救,以防伤人,应调用其他起重设备将倾覆机械吊缓慢拉起,顶升稳固,再组织抢救被埋人员。对于受伤人员,尽快将其转移出安全地方,防止二次伤害,并向120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说明受伤部位、受伤程度,必要时采取急救措施,并派人到路口接应。9.5应急物资储备表9.5应急物资、装备及应急资源统计序号项目配置1灭火剂水、沙、CO2、惰性气体。2简易灭火工具扫帚、铁锹、水桶、脸盆、沙箱、石棉被、湿布、干粉袋。3消防救护器材救生网、救生梯、救生袋、救生垫、救生滑杆、缓降器。4通讯器材固定电话一个,移动电话:原则上每个管理人员一人一个,对讲机若干。5机械设备挖掘机2台、铲车1台、吊车1台、救援车2辆。6其它物资及装备钢管、抽水机、水泥、速凝剂、注浆机、编织袋。9.6应急响应、响应结束、演练9.6.1接警与通知项目部所属的施工场地一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现场人员应在进行现场急救的同时,把事故及时向项目部汇报,汇报人应说清事故的地点、性质、危害程度和与现场的联系方式等内容。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在接警后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程序,办公室通知相关人员进入工作岗位处理应急事务,根据事故的灾情,确定是否要向社会求援。9.6.2现场保护施工安全事故/事件发生后,安全质量部应立即派人赶赴事故/事件现场,负责事故/事件现场保护,立即开展收集证据工作。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事件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要做好标志、标记,并绘制现场简图,写出书面材料,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9.6.3警报与紧急公告当事故可能影响到周边地区,对周边地区的公众可能造成威胁时,应及时启动警报系统,向周边公众发出警报,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向公众发出紧急公告,告知事故性质、对健康的影响、自我保护措施、注意事项等,以保证公众能够做出及时自我防护响应。项目经理决定是否启动警报。警报和紧急公告由安全部负责组织实施,相关部门配合。警报方式采用扩音喇叭向周边区发出警报。9.6.4事态监测发生施工安全事故/事件并启动本应急预案后,由安全部、工程部、技术部、测量部各指定本部门1名人员组成事态监测小组,负责对事态的发展进行动态监测并做好过程记录。监测的内容包括:事故影响边界、气象条件,对食物、饮用水、卫生及环境的污染,爆炸危险性、受损建筑物跨塌危险性等。9.6.5警戒与治安为保障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事故现场周边建立警戒区域,实施交通管制,维护好现场治安秩序,防止与救援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等的交通畅通,并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在安全事故救援过程中现场警戒与治安由派出所负责实施。现场警戒措施包括:危险区边界警戒线为黄黑带,警戒哨人员佩带臂章,警车开警灯和鸣警笛,用扩音喇叭警告,警戒哨人员负责阻止与救援无关的人员进入事故救援现场。9.6.6人群疏散与安置人群疏散是减少人员伤亡扩大的关键措施,也是最彻底的应急响应。应根据事故的性质、控制程度等决定是否对人员进行疏散,人员疏散由经理下达疏散命令,由安全总监组织、安全部参与实施。应对被疏散的人群、数量,疏散区域、距离、路线、运输工具等进行事先考虑和准备,应考虑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的疏散问题。对已实施临时疏散的人群,要做好临时生活安置,保障必要的水、电、卫生等基本生活条件。9.6.7医疗与卫生由救护人员负责对在施工安全事故中受伤的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对伤情严重的人员立刻转送至距离最近的马山子中心卫生院进行抢救,路线见图9.6.7,转送过程中指派专人进行途中护理,急救车为转送伤员专用车辆或120急救车。在紧急转送伤员时,救护车鸣灯。图9.6.7应急路线9.6.8公共关系施工安全事故发生后,应将有关事故的信息、影响、救援工作的进展情况等及时向媒体和公众进行统一发布,以消除公众的恐慌心理,控制谣言,避免公众的猜疑和不满。发布事故相关信息由经理批准,由办公室发布,保证发布信息的统一性,及时消除传言。9.6.9响应结束、演练1响应结束当事态得到有效控制,危险得以消除时,由经理下达终止应急令。终止应急令由安全部专人用扩音喇叭传达至应急救援现场,终止应急救援。当终止应急救援后,事故现场仍然存在可能的不明隐患时,现场警戒不予解除,直至经技术部门技术鉴定确认无不明隐患后,告知当地派出所,由派出所下令解除现场警戒。警戒解除后,由应急救援队伍负责恢复现场。主要清理临时设施、救援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恢复现场办公生活基本功能等。2应急演练对抢险救险小组和项目部所有人员均进行针对性的应急知识培训。项目部对预设险情进行实地演练,演练时间安排在施工相对空闲的时间,使所有人员均参与其中,并填写应急演练记录表,记录演练内容、人员分工、方案、处理程序等。9.7防疫管理9.7.1建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1成立防控领导小组为保证有效防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发生,妥善化解疫情安全隐患,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各部门负责人、专业工程师、施工班组长为成员的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为本项目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项目疫情防控管理工作;副组长负责疫情防控具体工作的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六个分组,分别为进场人员登记组、宣传教育组、物资保障组、进出管控组、消毒防护组、个人防护、体温监督检查组。2领导小组的职责(1)结合项目部实际情况制定疫情防控工作规划、应急预案、处置办法。(2)加强项目日常疫情报告制度的管理和防控措施落实的监督与评估,并配合滨州市城区及相关部门做好疫情处置工作,降低疫情危害。(3)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悬挂横幅、宣传栏张贴传染病防治专题知识等。(4)建立传染病疫情信息微信群,开展疫情联防联控;(5)做好每天施工场区、项目办公区人员防控检查、消毒工作及档案留存等;(6)负责外协人员管理、外来人员管理;(7)负责防控物资的采购;(8)负责安排落实业主及公司其他各项防控及应急措施。3领导小组分组长的职责负责监督所负责区域的防控工作落实情况,每天上午、下午对负责区域进行相关检查,并如实填写检查表,检查表每天下班前交至工程部。如发现问题及时监督解决,如无法及时解决的,立即向领导小组组长汇报。4进场人员登记组的职责(1)对进场人员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姓名、身份证号、年龄、联系方式、籍贯、到场时间、出行方式、所在部门(班组)、有无和疫情严重地区相关人员接触、近14天的身体状况、登记时体温。(2)对进场人员进行排查,检查有无未进场登记人员。(3)每天收集所有进场员工的体温检测记录并与进场登记表进行核对,检查有无漏检人员。发现漏检人员应立即通知个人防护、体温监督检查组,对漏检人员进行检查。5宣传教育组的职责收集官方专业机构有关防疫知识、宣传片、宣传视频,在宣传板、企业微信、电子大屏等等开展宣传。6物资保障组的职责(1)根据防疫的物资需求计划,提前购买储备防疫物资;(2)购买物资前尽量先确定细节,尽量要求其送货,如无法送货的请对方备货后直接上门提货。(3)必须出外采购的,必须佩戴好防护口罩,不去人员密集场所,不握手。(4)所购防疫物资应尽量保证本项目使用,并预留15天储备量。(5)人员返回项目前应先在门卫处登记相关活动轨迹,并量测体温,体温正常方可进入项目。(6)物资进库后,由物资部长安排固定人员将防疫物资送到每个工区。7进出管控组的职责(1)每天上班前门卫及值班人员佩带个人防护用品,做好秩序维护,应要求员工带好防护口罩,排队时人与人间隔1m以上,值班人员逐个对员工进行体温量测及相关询问,并做好登记工作,登记内容包括:姓名、所在部门(班组)、年龄、有无症状、体温、检查时间。如体温在37.3℃以上的,或有与疫情严重地区人员有接触的,有相关症状的,严禁进入项目部及施工现场,并立即向组长汇报。(2)一般情况下,疫情防控期间严禁非本项目人员进入,如确需进入本项目的需报请项目总工同意后,门卫或值班人员按员工检查登记程序登记后方可进入。(3)疫情防控期间原则上严禁外出(去施工现场除外),如确需外出的应向项目经理请假审批,同意后方可外出。(4)严禁快递人员进入公司,所有快递收发由门卫统一负责。8消毒防护组的职责(1)消毒作业前应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2)配备消毒液时要小心轻放,避免消毒液触碰身体。(3)办公室公共区域(楼梯、楼道、电梯)每天下班后进行喷雾消毒,各办公室、宿舍下班后自行使用喷壶进行喷雾消毒2次。施工区域人员聚集的工作面如钢筋加工场、现场作业区、工区进出口每天进行2次消毒。(4)会议室使用后即进行消毒,门卫室、食堂、洗手间每天的消毒频次为2次(中午、下午下班后)。9个人防护、体温监督检查组的职责(1)负责监督检查所负责工区内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2)负责每天检查所负责工区内班组员工的体温信息,并将信息反馈于进场登记组以便核对有无漏检人员。(3)负责监督检查所负责工区内废弃防护用品的处理。(4)负责施工期间人员调配,防止员工不佩带防护口罩、聚集等。(5)安排好固定人员进行物料运输。9.7.2从业人员管理1落实项目用工准入制度项目用工以就近用工为原则,优先安排市内、省内施工人员进场,疫情期间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2人员进场前的摸排施工班组进场前,由施工班组长对拟进场人员期间动态和身体健康情况进行摸排,摸排完成后将摸排情况上报项目部进行筛选。3疫情防护知识专项学习项目部通过宣传栏、微信群、印发小手册、LED显示屏、张贴明白纸等方法对全体管理人员、务工人员进行教育,让每名员工掌握如何正确佩带口罩、正确洗手、咳嗽礼仪、交谈距离等防范病毒传染的方法。9.7.3施工现场管理1场地卫生消毒(1)由项目部组织对施工工地办公场所、食堂、宿舍、厕所、施工区域等场所进行全面消毒,确保施工工地达到防疫标准。消毒工作应留存凭证,未进行消毒不得开工。(2)项目起居、集中办公区域、食堂、生产作业场地等区域要作为重点消毒区域,由消毒防护组对上述区域按照职责要求进行消毒,消毒过程要拍照留痕,相关影响资料作为检查、管理依据。2开展测温登记按照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分工,由个人防护、体温监督检查组负责对所有进场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并记录,检查人员佩带口罩情况。分区体温检测完毕后将记录汇总至进场人员登记组,由进场人员登记组根据进场信息登记表核对有无人员遗漏,对遗漏人员及时测温,确保测温每天全员覆盖。禁止未佩戴口罩人员进入复工施工区域范围,在工地内的人员必须全程佩戴口罩。3施工现场的封闭管理每个出入大门配备2名保安人员24h轮流值班,对进入现场人员进行进出登记,对防护用品佩戴不合格、发烧及无关人员严禁入内。9.7.4住宿用餐管理1住宿管理(1)项目部管理人员按照办公室分配进行住宿,每间宿舍人员数量不多于4人。每间宿舍排好值日表,每天打扫消毒,宿舍要经常保持室内通风。(2)施工人员按班组进行分开住宿,疫情解除前尽量最大化利用宿舍,减少每间人员数量进行分配,每间宿舍人员数量不得多于6人,住宿人员进行固定不得私自调换。项目部消毒防护组每日对工人宿舍进行消毒,并检查人员数量卫生情况进行检查。2食堂管理项目部设置集中食堂,食堂炊事员应持证上岗,办公室每天对食堂炊事员进行测温要求佩带口罩,并做好餐具消毒工作,操作间保持清洁;严把食材采购关,做好进货查验和台账登记工作。疫情解除前实行分餐制,就餐在各办公室或宿舍进行,避免人员密集就餐,由炊事员提前将做好的饭菜盛入快餐盒,由固定人员按办公室或宿舍进行分餐。9.7.5防疫物资准备项目防疫物资按照人员进场计划进行储备,每100人、每15天的防疫物资储备见下表。对口罩、酒精、消毒液等一次性消耗物品按不小于15天储备量进行储备。表9.7.5防疫物资准备清单序号名称数量单位1医用口罩1500个2消毒洗手液150L3水银温度计30个475%酒精200L584消毒液200L6红外测温仪8个7喷雾器10个8喷壶20个9应急交通车3辆9.7.6酒精及消毒液的保管、发放及使用管理1酒精及消毒液按照控制最小量存放;库房放置的需要在专用场地,划定区域,保持通风,遮光、温度﹤30℃,远离火种、热源,严禁明火,旁边放置沙箱以便于洒落时处置。2存放库房应符合有关安全、防火规定,设置相应的通风、防火、防雷、灭火、防晒、消除静电等安全设施,配备干粉灭火器,注意防范远离堆放的易起静电物品,远离插座、开关、灯具等电气设备,远离其他易燃易爆存储品,存储量大的区域应安装防爆型照明插座及通风设施等,存放附近应放置沙箱。3酒精及消毒液放置库房时应与其他化学危险品分项存放,堆垛之间的主要通道应当有安全距离,不得超量储存。4酒精及消毒液不得在露天、潮湿、漏雨和低洼容易积水的地点存放。5存储酒精及消毒液的库房应干燥、通风良好。6搬运酒精及消毒液等危险物品应做到小心谨慎,严防震动、撞击、磨擦和倾倒。7酒精及消毒液入库前必须进行检查登记,每批材料存放时应有标牌,注明出厂日期、名称、规格、数量及入库日期。入库后应当定期检查。摆放时应标识明确,标签向外。8化学危险品严格按计划量采购、发放,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如因质量不合格,或因失效、变质需要废弃时,要及时进行销毁处理。销毁处理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处理方案须经物资部和安全部审批。9储存化学危险品的仓库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对进入仓库区内的机动车辆必须采取防火措施,入库禁带火柴、打火机及穿钉子鞋和能产生静电的服装。10储存酒精的仓库应当根据消防条例,配备消防器材和灭火设施(如砂、干粉灭火器、锹、桶等)。11工作场所禁止存放大量酒精,应随用随领。9.7.7风险分析与事件分级1风险分析(1)本预案所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指: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具有以下病原体证据之一者: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实时英冠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2)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显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具体如下:①一般症状: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部分患者起初病症轻微,可无发热。②严重者:急性呼吸道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③多数患者为中轻症,愈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3)普通感冒与新型肺炎的区别根据国家防疫站专家所述,目前二者早期的症状是非常相似的,有的发烧、有的干咳,有的呼吸道症状,发烧以后乏力,甚至有的还有点消化道的症状。(4)新型冠状病毒的临床表现包括:突然起病,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多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5)传播途径传播方式:口腔飞沫传染、接触传播(包括手污染导致的自我接种)、结膜传染以及空气传播。①飞沫可以通过一定的距离(一般是1m)进入易感染的粘膜表面。由于飞沫颗粒较大(大于5um),不会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日常面对面说话、咳嗽、打喷嚏都可能造成飞沫传播。如周围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患者,一定要记得戴口罩并尽量保持1m的距离。口罩使用后应当正确丢弃,与患者接触后应该用肥皂水和流动水等彻底清洗双手。②可通过空气传播的颗粒,一般直径小于5um,能长时间远距离散播后仍有传染性的颗粒。通过空气传播的病原体也可以经过接触传播。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伏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伏期平均在7天左右,短的在2~3天,长的10~12天。将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定位14天,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医学观察。通过以上分析,该传染病隐蔽期长,发病症状和普通感冒有共同处,不易鉴别,症状变化而已,需要14天的观察和医学检测,综合判定风险较大。2事件分级(1)特别重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波及项目部区域,项目部内有2名及以上人员被诊断患病,与其接触人员被隔离,造成大面积停工,员工正常生活受到影响。(2)重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项目部所在地区及周边未爆发疫情,项目部内出现一例确诊病例,或者项目部范围内出现一例确诊病例患者,分部人员有与其接触史。(3)较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发现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疫情控制尚可,分部出现1人或以上疑似病例、或出现接触其他疑似病例人员。(4)一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发现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疫情控制尚可,施工现场生产工作、作业人员生活未受到影响;9.7.8组织机构及职责项目部疫情应急组织结构由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办公室、现场应急指挥部组成。1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杨广亭副组长:胡锋、刘伟组员:武彬、盖忠、张兆停、顾国梁主要工作职责:(1)审定应急预案;(2)全面指导应急救援预案工作;(3)落实政府及上级单位有关应急工作的重要指令;(4)负责到现场指挥应急抢险工作,对应急抢险重大问题进行决策;(5)审定对外发布和上报的事件信息;(6)负责审定下达和解除预警信息,负责下达应急响应程序的启动和终止指令;(7)应急响应结束后,安排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事故调查、评估和总结。2应急办公室组长:杨广亭成员:段计伟、刘伟、王敬国主要工作职责:(1)负责传达、贯彻落实上级应急管理工作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一系列文件指示精神和本单位应急领导小组的会议决议、有关要求等;(2)负责24小时应急值守,接收各类突发事件的报告,跟踪事件的处置状况,收集相关信息并做好上报工作;(3)负责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组织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审核、发布和管理备案等工作;负责制定、报批和组织实施应急演练、培训计划;(4)负责应急资金计划的制定和应急项目的审批;(5)负责应急物资储备库的建设,负责应急物资储备库管理制度的编制、落实,制定应急物资和装备配备计划,负责应急物资的定期检查等;(6)负责应急队伍建设,制定并实施应急队伍的培训与演练计划等;(7)组织应急演练、应急培训、应急物资和抢险救援队伍等,并对施工情况进行考核评价管理;3现场应急救援队伍现场应急救援队伍是由应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各应急救援工作组,分工协作有序开展现场处置和救援工作。工作组可根据实际进行增减调整,主要包括现场抢险组(救援、疏散、警戒等)、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理组、事故调查组。(1)现场抢险组组长:武彬成员:杜成生、谷朋辉、王成龙主要职责:实施现场救援方案确定的各项救援措施以及控制事态发展,减少事故损失;负责现场感染人群的救护,设置隔离区域;负责协助外部救援和医疗队伍开展工作。(2)善后处理组组长:张兆停成员:杜庆超、顾国梁、王彭彭主要职责:负责患者的后续医疗救治;负责核实患病人员情况及其亲属的接待、安抚、住宿及日常生活工作;负责赔偿的洽谈以及死亡人员的善后工作;负责保险索赔事宜;负责恢复现场办公、生活等基本功能。(3)事故调查组组长:盖忠组员:杜成生、王学鹏、李刚主要职责:负责保护事故现场,搜集事故资料;负责事故调查,明确事故损失、性质、原因、主要责任人,提出预防措施和处理意见等。9.7.9监控与预警1风险监测(1)工作职责应急办公室负责本单位项目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风险监测工作。负责与当地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系,获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信息,当收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警信息时应及时向上一级单位应急办公室报告。特殊情况可越级上报。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例后,疑似病例所在部门立即向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汇报,应急办公室根据疑似病例、是否有发热病人或疫情接触情况综合分析判断,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发布预警通报,通知各部门做好应急准备。各部门每天定时向应急办公室汇报本部门疫情情况(是否有发热病人或疫情接触情况),如出现疑似病人由应急办公室联系医院进行甄别和处置。(2)监测方法①判定疑似病人主要通过询问其是否有以下几项接触史。a、可疑暴露者是指暴露于新型冠状病毒检测阳性的野生动物、物品和环境,而且暴露的时候未采取有效防护(如戴口罩);b、密切接触者是指与可疑感染者或确诊感染者有过如下接触情形之一;c、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d、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乐死近距离接触的人员;e、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陪护人员;f、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g、对于密切接触者,需要在家进行医学观察。不要上班不要随便外出,做好自我身体状况观察,定期接受社区医生随访。②注意通过以下几项区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普通疾病。a、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乏力、干咳等为主要表现,并会出现肺炎。但早期肺炎可能不发热,仅有畏寒和呼吸道感染症状,但CT会显示有肺炎现象;b、流感以高热、咳嗽、咽痛及肌肉疼痛等为主要表现,有时也可引起肺炎,但不常见;c、普通感冒以鼻塞、流鼻涕为主要表现,多数患者症状较轻,一般不引起肺炎症状。③观察以下这些体征和症状;a、发烧。每天两次测量的体温;b、咳嗽;c、呼吸短促或呼吸困难;d、其他需要注意的早期症状包括畏寒、身体疼痛、咽喉痛、头痛、腹泻、恶心/呕吐和流鼻涕;e、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异常症状,及时向部门负责人报告,部门负责人报告应急办公室后,统一联系医生,到指定医院部门进行排查、诊治。2就医处理如果发热超过37.3℃,同时有以下三种情况之一,及时到医院就诊,必要时在医院隔离处理。(1)伴有呼吸困难、明显的胸闷气喘;(2)接触过新型肺炎或可疑新型肺炎的病人;(3)本身就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脑病等心脑肝肺肾等基础病的病人。3预警信息发布应急办公室接到疑似病人的预警信息后,上报应急领导小组,应急领导小组结合医院诊断结果,研判可能造成的后果,综合判断情况的紧急程度,确定预警级别。由应急办公室采用电话、QQ、微信、短信等方式发布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包括可能发生的事件事件、地点、可能影响的范围以及应采取的措施等。4预警行动各应急救援工作组接到预警信息后进入待命状态,做好应急响应的准备。5预警调整与结束应急办公室根据急性传染病事件的变化情况,报请应急领导小组批准后,发布调整或缓解预警信息通知。9.7.10应急响应1信息报告(1)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后,发生项目负责人应立即向公司应急办公室及工程建设指挥部报告,并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2)发生较大及以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时,应急办公室需按规定向公司总部应急办公司及工程建设指挥部报告。各应急救援工作组在救援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按照分工、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共同开展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由属地政府统一协调指挥的急性传染病突发事件,应遵其安排。(3)报告内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名称、发生地点、发生时间、波及人群或潜在的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