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1页
雅安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2页
雅安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3页
雅安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4页
雅安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雅安中学2022—2023学年下期期中检测七年级历史试题本试卷分A卷和B卷两部分。共6页,全卷满分120分,答题时间90分钟。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编号。3.回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内。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卷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卷交回。A卷(10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图是隋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 B.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C.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 D.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时间轴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从605年开始,隋朝陆续开创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因此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D项正确;ABC排序错误,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2.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A.永济渠 B.江南河 C.通济渠 D.邗沟【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由北向南分为四个组成部分即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因此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必须经过永济渠,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3.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B.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C.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答案】A【解析】【详解】由“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可知,科举制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是A。4.小明同学在课外读史活动中阅读到下面一段小故事:骆宾王写得一手好文章,曾参加反抗武则天的队伍,撰写讨伐檄文。武则天读了檄文后,惋惜地说:“这么好的人才,没有得到重用,是宰相的过错!”这个小故事反映了武则天的为政理念是A.爱惜民力,减轻人民负担B.重视教育,发展科举制度C.重用武力,巩固开拓边疆D.不拘一格,选拔真才实学【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材料“这么好的人才没有得到重用,是宰相的过错”可知,这句话说明了武则天对骆宾王这样有才华人的没有得到重用而感到惋惜。所以这个小故事反映了武则天不拘一格,选拔真才实学的为政理念。故正确答案为D。ABC均从题干材料中无法体现,故选D。5.“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朝诗人陆龟蒙这一诗句描述的是()A.青瓷 B.白瓷 C.唐三彩 D.青花瓷【答案】A【解析】【详解】唐代诗人陆龟蒙“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诗句赞美的是唐代青瓷。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其中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A项正确;其余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6.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下列表述与她相关的是()A.起兵反隋,建立唐朝 B.勤于政事,虚心纳谏C.励精图治,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D.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武则天当政期间,完善科举制度,创立武举和殿试。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D项正确;起兵反隋,建立唐朝的是唐高祖李渊,勤于政事,虚心纳谏的是唐太宗,励精图治,唐朝进入鼎强时期的是唐玄宗,排除ABC项。故选D项。7.“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诗歌反映了唐朝A.文学艺术百花齐放 B.社会经济极其繁荣C.社会风气兼容并包 D.生产科技引领世界【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唐朝的社会生活。根据材料的大意,非汉人的音乐、马骑、妆容,五十年来纷至沓来,直接指出了唐代社会风俗的变迁,汉族与少数民族相互融合、交流,体现出唐朝兼容并包的社会风气,故C选项正确;唐朝时胡音、胡骑、胡妆都被汉人接受,说明社会开放,故A选项错误;胡音、胡骑、胡妆等是民族风俗,未强调经济繁荣,故B选项错误;这是民族之间的交流,未体现生产科技引领世界,故D选项错误。8.一个“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一个“宁向西方一步死,也绝不向后一步生”。这两位历史人物都A.促进了文化交流 B.改善了民族关系C.增进了中日友好关系 D.推动了贸易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由“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可知与鉴真东渡相关;由“宁向西方一步死,也绝不向后一步生”,可知与玄奘西行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法,为日本设计唐招提寺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唐太宗贞观年间,玄奘历尽艰辛,西行天竺学习佛法。玄奘的见闻,由弟子整理成书——《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因此这两位历史人物都促进了文化交流。选项A符合题意;改善了民族关系、推动了贸易发展,在题干内容中没有体现,BD排除;增进了中日友好关系,是鉴真东渡日本,与玄奘西行不符,C排除。故选A。9.藩镇割据是唐朝末年形成的一大恶瘤,下列历史现象的产生与这一“恶瘤”密切相类的是()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五代十国 D.宦官专权【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藩镇割据使诸侯的势力强大,为五代十国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故C正确。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唐玄宗后期不理政事,贪图享乐。故排除A。由于唐朝皇帝的腐朽,导致人们的不满,发动了黄巢起义,故排除B项。宦官专权与藩镇割据无关,故排除D项。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藩镇割据的影响。解答这一问题需要对藩镇割据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藩镇割据使诸侯的势力强大起来,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由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10.归纳总结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素养之一。下列选项中符合如图主题的是()制度: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经济:曲辕犁、唐三彩对外交往:玄奘西行、鉴真东渡A.早期国家与社会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隋唐时期政治清明,科举制用于选拔人才,任人唯才,出现了很多能吏,三省六部制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经济上,生产工具得到改进,出现曲辕犁,手工业发展迅速,唐三彩尤为出色;对外关系上,跟周边的国家交流频繁,著名的有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隋唐时期,国家统一、强盛、交通发达,国内各民族交往频繁是繁荣与开放的时代,C项正确;夏商周时期是早期国家的产生时期,排除A项;魏晋南北朝时期时代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排除B项;明清时期时代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11.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有这样一句话:“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足以表明宋朝()A.等级森严 B.重文轻武 C.重农抑商 D.商业繁荣【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了宋朝全国读书风气深厚。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转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等级制度、重农抑商政策以及商业的繁荣,排除ACD项。故选B项。12.北宋王安石变法措施中直接有利于缓解政府财政危机的是A.募役法 B.保甲法 C.“均田免粮” D.因功授爵【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王安石变法措施中募役法的颁布,征收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原先不服役的官僚等也要交纳役钱,从而限制官僚等的特权,增加政府收入。因此直接有利于缓解政府财政危机的是募役法。选项A符合题意;保甲法,防止农民的反抗,并节省军费,B排除;“均田免粮”,是明末农民大起义时提出的口号,C排除;因功授爵,在王安石变法措施中没有体现,D排除。故选A。13.耶律阿保机是契丹族的伟大英雄,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优秀的少数民族领袖。耶律阿保机对契丹族的主要贡献有()①统一契丹各部②建立契丹国③学习汉族先进文化④与北宋签订《澶渊之盟》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与北宋签订《澶渊之盟》的辽朝皇帝是辽圣宗;耶律阿保机是辽太祖。因此④项不是“耶律阿保机对契丹族的贡献”,排除④,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14.南宋时期,在江南可能看到的景象有()①农民推广种植占城稻②川蜀地区栽种茶树和棉花③文天祥组织军队抗元④开封城里出现早市、夜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南宋时期,在江南可能看到的景象有川蜀地区栽种茶树和棉花、农民种植引进的占城稻、文天祥组织军队抗元,①②③正确,A项正确;南宋时开封位于北方金统治区内,在江南不可能看到,排除有④的的选项BCD项。故选A项。

15.他在南宋灭亡后,仍然继续坚持抗元斗争,并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是()A.岳飞 B.寇准 C.文天祥 D.秦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俘虏南宋皇帝,南宋灭亡,抗战派大臣文天祥继续抗元,兵败被俘后,元将劝他投降,他拒绝了,他悲愤的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过零丁洋》一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其中的诗句,C正确;岳飞是南宋时期的抗金英雄,排除A;寇准是北宋政治家、诗人,排除B;秦桧是岳飞抗金时期南宋主张求和的投降派,排除D。故选C。16.“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南宋诗人写这一首诗的主要目的是()A.赞美杭州的繁华 B.讽刺金朝统治者的野蛮残暴C.咏写了西湖秀色与人的关系 D.讽刺了南宋统治者苟且偏安江南【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中的“南宋诗人”“直把杭州作汴州”可知,诗人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露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讽刺南宋统治者苟且偏安江南,D项正确;他创作该诗的主要目的与赞美杭州的繁华无关,排除A项;讽刺的是南宋统治者,而不是金朝统治者,排除B项;他创作该诗的主要目的不是咏叹西湖秀色与人的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17.南宋时期,我国的制瓷业中心在()A.四川 B.江西 C.江南 D.河南【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宋代是中国瓷器的辉煌时代,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C项正确;其余三项不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18.如下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江南地区的开发 B.民族交融的加强C.宋代商业的繁荣 D.闭关锁国的危机【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给出的图片《清明上河图》、交子、白兔牌广告、泉州市舶司可知,图片材料反映了宋代商业的繁荣。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出现是宋代商业繁荣的结果。北宋的一块广告铜板中间刻的是白兔拿着铁杵捣药,白兔上面的铜字刻的是招牌“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广告的发展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商品贸易的繁荣。宋代海外贸易发达,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故正确答案为C。ABD均不能从图片中体现,故选C。19.下列未能体现出经济重心南移的现象是()A.(江南)地广野丰,……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B.楚越之地,……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C.“苏湖熟,天下足”“苏常熟,天下足”D.“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答案】B【解析】【详解】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宋代。“楚越之地,……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反映出江南地区贫穷落后,不能体现出经济重心南移,B项正确;“(江南)地广野丰,……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反映出江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能体现出经济重心南移的现象,排除A项;“苏湖熟,天下足”“苏常熟,天下足”反映了江南经济在全国的地位很重要,能体现出经济重心南移的现象,排除C项;“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反映了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能体现出经济重心南移的现象,排除D项。故选B项。20.下列粮食作物中,产量在宋朝居于首位的是()A.小麦 B.水稻 C.棉花 D.粟【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原产于越南的优良水稻品种占城稻推广到江淮一带。南方粮食产量增多,已普遍种植双季稻,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B项正确;小麦、粟不是宋代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排除AC项;棉花属于经济作物,不属于粮食作物,排除C。故选B项。21.“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与词中的“靖康耻”相关的事件是()A.澶州大战 B.金灭北宋C.宋金对峙 D.元灭南宋【答案】B【解析】【详解】1127年,金军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宗室后妃等三千多人及大批珍宝器物,标志着北宋灭亡。历史上把这次事件称为“靖康之变”,或“靖康耻”。B项正确;由此可知,澶州大战发生在北宋和辽之间,与“靖康耻”无关,排除A项;宋金对峙与“靖康耻”无关,排除C项;元灭南宋是1276年,与“靖康耻”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2.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A.地方军阀割据 B.南北政权对峙C.战乱长期不息 D.民族政权并立【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辽建立于916年,1125年被金所灭;北宋建立于960年,1127年,被金所灭;西夏建立于1038年,1227年亡于蒙古政权;南宋建立于1127年,1276年,元军攻破临安,南宋灭亡。这一时期,各个民族政权之间有战有和,但是和平往来是民族关系的主流。所以这个时期被称为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D项正确;地方军阀割据属于五代十国时期,排除A项;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政权对峙,排除B项;北方十六国时期战乱长期不息,排除C项。故选D项。23.台商区百奇乡是少数民族回族的主要聚居地,你知道回族最早形成是在A.隋朝B.元朝C.宋朝D.唐朝【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许多汉族人来到边疆,为那里的开发作出了贡献。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人没有什么区别。唐朝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他们同汉、藏、畏吾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到元朝时期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故正确答案为B。ACD均不符合史实,故选B。24.辽在其管辖地区实行“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政策;阿骨打仿照汉族制度,称帝建国,国号大金;忽必烈采纳汉人的建议,依据中原王朝的体制称帝建年号。这反映了A各民族不断交流、交往和交融 B.辽、西夏、元学习宋朝治国C.少数民族政权通常重文轻武 D.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阿骨打仿照汉族制度,称帝建国”“忽必烈采纳汉人的建议,依据中原王朝的体制称帝建年号。”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各民族不断交流、交往和交融,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辽、西夏、元学习宋朝治国,B排除;少数民族政权通常重文轻武表述与史实不符,C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发展,D排除。故选择A。25.下列政权被蒙古族所灭的有()①辽②西夏③南宋④北宋⑤金A.①②③⑤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⑤【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蒙古军队的进攻下,1227年西夏灭亡;蒙古和南宋结盟,南北夹击金朝,1234年,蒙古灭金;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因此被蒙古族所灭的有②③⑤。选项B符合题意;女真杰出首领阿骨打建立金,1125年金灭辽,又于1127年灭北宋。可知①辽、④北宋都是被金所灭。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材料解析题(32分)26.恰当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对外交流有利于国家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曾经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汉朝有这样一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纷纷东来;唐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历经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不渝把唐朝文化传播四方。——北师大版《历史》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唐太宗材料三(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1)根据材料一,举一例“这一群人”的相关史事。(2)材料二说明唐太宗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举一例加以说明。(3)材料三中的“朝廷”指的是哪一政权?“蕃”在这里主要指哪一少数民族?(4)材料三中“(辽)与朝廷”是通过了什么盟约实现和好的?这份盟约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5)综上所述,以史为鉴,谈谈你对民族政策或是对外交往的认识。【答案】(1)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写出一例即可)(2)开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入藏(3)北宋;契丹族(4)澶渊之盟;(积极)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交融,各民族共同推动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消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经济负担(言之有理,正反两面都涉及,答出2点即可)(5)我们要尊重各国文化独特性,传承民族文化;坚持对外开放,吸收不同文明,弘扬传播中华文化等。(言之有理,说出1点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一“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历经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不渝把唐朝文化传播四方”可知,这群人是中外友好交往的使者,联系所学可知,唐朝中外交往的史实有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小问2详解】政策:根据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联系所学可知,材料二说明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举例:在唐太宗统治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小问3详解】政权:根据材料三“(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联系所学可知,材料三中的“朝廷”指的是北宋。民族:根据所学可知,“蕃”在这里主要指契丹族。小问4详解】盟约:根据材料以及所学可知,“(辽)与朝廷”是通过澶渊之盟实现和好的。澶渊之盟是宋辽两国为平息战事而签订的盟约。影响:根据所学可知,澶渊之盟的积极影响是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交融,各民族共同推动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消极影响是加重了北宋人民的经济负担。【小问5详解】根据材料以及所学可知,我们要尊重各国文化独特性,传承民族文化;坚持对外开放,吸收不同文明,弘扬传播中华文化等。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孙中山先生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搠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去的。”材料二一方面,这一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材料一中,英国从中国学去的是什么考试制度?该制度诞生的标志是什么?这种制度诞生前后,选官标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唐太宗和武则天对该制度的发展分别做了什么贡献?(3)宋代时,这种制度继续发展。其具体表现是什么?(4)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这一制度的评价。【答案】(1)科举制度隋炀帝设进士科由出身(门第)变为才学(2)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设殿试(或武举)(3)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4)评价:科举制加强了皇帝选官和用人的权力;扩大了选官的范围,建立了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利于巩固统治或国家管理;但科举制后来又扼杀了人们的创造力,有局限性。(言之有理,符合材料意思,答出2点,即可得分)【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他令各州推举人才,参加考试,合格的可以做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由此可知,英国从中国学去的是科举制度。该制度诞生的标志是隋炀帝设进士科。选官标准由出身(门第)变为才学。(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唐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明经两科最主要。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即位后,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贞观年间,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每年达千人以上,录取及严,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有不少人从少年考到老年,仍为中进士,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的称为状元。继唐太宗之后,武则天也大力提倡科举。有一年,她将应试的人,集中到洛阳宫殿,亲自出题面试,用了几天时间。这是殿试的开始。武则天还让各州每年选送武艺好的人,进行骑射等项考试,称为武举。由此可知,唐太宗的贡献是: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武则天的贡献是:设殿试(或武举)。(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宋代时,科举制继续发展。其具体表现是宋代采用重文轻武政策,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4)根据材料二“这一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和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加强了皇帝选官和用人的权力;扩大了选官的范围,建立了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利于巩固统治或国家管理;根据材料二“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和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后来又扼杀了人们的创造力,有局限性。三、问题探究题(18分)28.唐宋时期我国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唐朝时期发明并推广的生产工具主要有哪两种?它们的用途分别是什么?宋朝时期发明的生产工具叫什么?宋朝从越南引进的水稻品种叫什么?(2)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具体有哪些表现?(3)我国经济重心在南宋时完成了南移,其原因是什么?(4)综上,你对发展国家经济有何建议?【答案】(1)曲辕犁、筒车;耕作、灌溉;秧马;占城稻(2)①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如开封、杭州;②出现早市、夜市和草市;③海外贸易繁荣,出现了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广州和泉州;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任答2点即可)(3)原因:①南方战乱少;②北人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劳动力资源;③南方自然条件好;④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注重科技创新;注重培养人才;国家稳定利于经济的发展;统治者制定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等。(言之有理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工具:根据所学可知,唐朝时期发明并推广的生产工具主要有用于耕作的曲辕犁和用于灌溉的筒车。用途:曲辕犁用于耕作,筒车用于灌溉。工具:根据所学可知,宋朝时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