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接触网电连接压接工艺及压接质量检查2一、材料与工具1、材料1.1电连接线材:正线采用TJR120mm2软铜线站线、联络线采用TJR95mm2软铜绞线电连接线长度根据现场实际位置确定,一般情况下电连接线承力索与接触线间下料长度=L+150mm×2工作支承力索与非工作支承力索间距离L+600。70031.2电连接线夹:与承导线相连的电连接线夹均采用压接式线夹接触线电连接线夹由线夹本体及螺纹卡子组成螺纹卡子承力索电连接线夹由线夹本体及中夹板组成中夹板承力索电连接线夹4与附加线钢芯铝绞线相连的采用铜铝过渡并沟线夹铜铝复合板包裹加强线用并沟线夹安装后,并沟线夹两边需进行绑扎,绑扎范围内采用厚度0.8~1mm,宽度60mm的铜铝复合板将铜面与电连接软铜绞线完全包裹后,再用加强线本线整体进行绑扎,绑扎宽度50mm,紧密不重叠。绑扎质量要保证电连接线与钢芯铝绞线线互不接触,且在绑扎范围并勾连接反方向不应露头。52、工具:2.1京沪高铁使用的是保德利专供的电动液压泵及配套的压接钳、模具,电动液压泵的压力不小于70Mpa,液压钳压接力不小于24吨。需压接的线夹应选用压接钳规定的、适配的压接(拆卸)模具。作业前应检查压力是否正常,油路、油管、钳口、阀表、模具匹配完好。电动液压油泵模具压接钳2.2其它辅助工具与设备发电机(220V3-5kw)、弧口断线钳、钢刷、砂纸、温度表、线坠、检查模板(卡尺)、盒尺、导电油脂等。62.3液压油泵及压接钳、模具是电连接压接最为关键的设备工具,在运输、装卸、使用过程中要加以爱护与保养,防止磕碰和高空掉落。对工作出现异常或电路、油路(接口部位、阀、表)压接钳、模具)出现故障问题后要及时通知厂家修理,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去操作与保养,切不可在出现故障或压力不正常的情况下继续压接作业。
注意事项
要使用京沪高铁专供的配套压接设备及模具!不同的液压泵及压接钳接口可能不同,不同压接钳的钳口尺寸、行程也有所不同,模具闭合高度是与压接钳钳口适配的,不得随意搭配、互用不同的电动液压泵、压接钳、模具。否则可能造成设备损害或达不到压接效果。接触线接触线与承力索上摸形状相似,防止拿错互用!严禁互用!
承力索7二、压接前的准备工作1、确定电连接压接位置1.1根据安装图纸和设计要求的不同电连接形式所安装的位置,对安装位置进行测量,位置确定后,在承力索及接触线上做出标记。1.2实际测量电连接在线索间的相关距离,计算电连接线所需的具体长度,含预留长度,在软铜绞线上量出总长度后裁线。同时量出在每个线夹的安装位置,并做出标记。
电连接线预留长度一定要正确,特别是承力索至接触线间的预留长度切不可过短和过长。81.3安装时要区分不同锚段、不同温度要求,同一悬挂接触线、承力索间的电连接应垂直安装,接触线与承力索电连接线夹应在同一垂直面上,同一组的两根电连接预留驰度一致。.91.4安装温度大于或小于平均温度时承力索线夹依据速查手册“电连接承力索线夹安装错位表”进行安装,正常温度时工作支与非工作支承力索上的电连接线夹垂直/平行,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平均温度时,承力索电连接线夹分别向中锚(负值)或下锚(正值)方向移动。偏差不大于±100mm。电连接承力索线夹安装错位表300
mm-5oL1+L2=700m40o260mmL1+L2=1000m20°或25°0
mm结构高度<1m为C形>1m为S形102、清理压接部位2.1将压接处的接触线、承力索表面用砂砂纸打磨,去除氧化皮及污秽,清理后的表面应目测成金属亮色。打磨后擦拭清理干净打磨的粉末等杂物,确保压接部位清洁。主要针对承力索圆周、接触线沟槽的压接部位进行清理。注意检查接触线面是否存在扭面现象,扭面的接触线很容易造成压接钳不垂直,线夹偏斜。所以要事先将扭面问题处理完毕。112.2打磨及清洁后在线夹的通孔内、沟槽及线索的压接部位少许均匀涂一层导电油脂。
注意事项导电油脂只许在规定的部位涂抹,所涂面积、厚度要尽量少、薄,防止过量压接后挤出的油脂阻碍压接质量的检查。123、接触线线夹组配
3.1将接触线线夹螺纹卡子的开口朝向机车前进方向。
注意事项稳固后的螺纹卡子轻轻扳动应不会离开接触线槽,如果能够轻轻搬动掉落,需重新安装,直至更换。如遇有线夹推入困难、或推入不进的要检查线夹与螺纹卡子的配合是否正确。对其中有问题的进行更换。严禁将螺纹卡子开口两端人为掰大!。来车方向3.2先把一支放进没有涂油脂的接触线部位的线槽,另一只用母指推压进另一边线槽,然后推移至压接部位(线槽已涂油脂部位)。确保螺纹卡子稳固地卡在接触线上需安装部位的沟槽内。卡子推入方向133.3将裁好并端头齐整的电连接线穿入电连接线夹上部的圆孔内,在另一端露出部位用细铜丝绑扎线头,防止压接时线头散开。3.4将带有电连接线的线夹本体放入接触线上,向已固定在接触线线槽中的螺纹卡子开口端移动,直至螺纹卡子的折弯处,线夹通过螺纹卡子稳固在接触线上。来车方向143.5螺纹卡子开口端应在线夹外可见露头2~3mm,不允许不露头,也不宜露头过多,确保接合部分螺纹配合长度。2-3mm
组配好的线夹轻轻左右扳动应不会脱落,否则应检查卡子是否未装好,或线夹是否有一边未卡住螺纹卡子,然后按以上步骤重新安装及检查,直至确定线夹已稳固安装。15。线夹带有沟槽(短边)的一边在直径较小的一侧,直径大的装在线夹本体长边一侧(无沟槽标记)。沟槽(短边)标识4、承力索线夹组配4.1将电连接线放入承力索线夹本体长边一侧,然后连同线夹一起挂在承力索压接处。注意线夹开口朝向线路侧。4.2在两线索之间推入中夹板,推入后中夹板两端与线夹本体两端平齐,应保证中夹板在线夹的中间位置,并使打有型号标识的一侧朝外164.3中夹板的标识说明:标有“A、B、C、D”的一侧朝内,标有“120f”等标识的一侧向外。中夹板圆弧应与相应的线索配合,打有标识一侧的圆弧分别与对应的线型配合。线夹与线索的组合方式 序号线材组合型式线夹组合方式线夹本体中夹板1JTMH120与TJR95(120/95f)B型A型2JTR95与TJR95(95f/95f)B型B型3JTMH70与TJR95(70/95f)B型C型4JTMH95与TJR95(95/95f)A型B型175.承力索、接触线电连接线夹在设计规定的位置安装组配完成后,应再次检查确认安装位置、预留驰度及线夹与接触线、承力索、螺纹卡子、中夹板及电连接线相互位置,电连接线端部露头正确。严格控制电连接线预留长度,过长的电连接线会在接触线抬升过程中低于接触线造成打弓,电连接过短,线夹长期受接触线的震动从而产生上拔力,可能将使线夹滑脱,造成打弓。18三、压接工艺1、接触线线夹压接1.1将组配好的线夹置于压接钳的下模中间,放好上模,穿上销钉固定上模。依靠压接钳自身下垂重量摆正压接钳,确认线夹组合、位置正确后,启动电动液压泵,开始加压压接。
191.2为确保线夹压接质量,在下模快将近接触到线夹前应使用寸动(点动)加压。同时注意观察线夹在模具型腔中的前后、左右相对位置。
注意事项在下模接近线夹时使用寸动(点动)加压,这是确保压接质量的关键操作步骤,切不可盲目持续加压,导致出现问题后,线夹已被压紧,为时已晚,无法进行调整。严禁当下模接近线夹时不使用寸动(点动)加压的操作规范!
201.3当下模接触到线夹后,关掉电源开关,开始对线夹安装质量状况进行检查,发现线夹不正、卡子跳槽、露头过长过短,电连接线露头过长过短等问题要取下模具和压接钳,重新对线夹进行调整,调整无误后再进行压接。
注意事项停机经检查后的线夹必须在模具中间并左右对称,模具对称中心面与接触线、线夹的中心对称面重合一致,否则应移动、转动压接钳调整位置,问题严重的甚至要取下模具及压接钳重新对线夹调整,防止出现偏压、卡子跳槽、伤线等影响压接效果甚至压接无效的质量缺陷。严禁不停机进行检查!211.4全面调整正确后,开始继续压接,应一直加压并观察模具闭合情况以及压力表,保证模具闭合且压力表指示不小于70Mpa,并不再上升时,保持5秒钟后卸压。必须保压5秒钟后再卸压,
切莫图快!222.4承力索线夹压接方法及工艺要求与接触线线夹一致。
特别注意:压接时必须用120型模具压接120mm2、85mm2接触线用电连接线夹,用150型模具压接150mm2接触线。禁止使用不相对应的模具去压不对应的电连接线夹!禁止承力索压接模具和接触线压接模具交叉使用!弯曲变形的压接钳上的销钉严禁打磨后继续使用!23四、质量检查与确认1、电连接安装质量的检查应注重过程控制与检查,即:1.1安装前对线夹质量的检查:包括线夹型号正确,接触线线夹本体与螺纹卡子的配合、承力索线夹本体及中夹板的配合型号的正确。1.2线夹组配后的确认检查:在压接前对组配的电连接线夹及线索,安装位置进行确认,无误后再开始压接。1.3在压接过程中,当下模接近线夹时使用寸动(点动)加压,上下模接触到线夹,并稳定不动后,停止压接,在压接钳两端再次对线夹组配、线索配合的质量状况进行最后一次检查确认,此次过程检查确认最为关键,对组配、压接初期产生的质量缺陷可以及时发现,及时得到调整、纠正。
以上过程质量检查的3个关口,最后一个是关键!必须严格执行!2、压接后的检查:在压接完毕卸下压接钳后,现场对压接质量的检查,此时发现出的质量缺陷只能将线夹切开,重新进行压接。注意要在检查发现后立即处理,不能耽搁。3、质量排查与专项检查:在送电前、联调联试期间组织的排查与检查过程中要按照检查标准对电连接压接质量状况进行再次排查与确认,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治。244、接触线线夹检查方法与缺陷识别4.1线夹下部螺纹卡子必须在接触线线槽中与线槽契合的卡子必须保证平行压接于线槽内,不得出现一肢或两肢全部跳出线槽。出现任何一肢跳出接触线的线槽即为不合格,应予以更换。正确
√单支跳槽错误
×双支跳槽错误
×螺纹卡子未入接触线沟槽,压在线槽外的边缘处,导致线夹严重偏斜检查方法:目测,将线夹两端的导电油脂擦去,直接观察卡子开口两只是否存在跳槽现象,一支出槽的线夹肯定是压偏的。254.2螺纹卡子外露长度电连接线夹的螺纹卡子应保证线夹从一端插入后,在另一端卡子露头1~3mm,但不得大于3mm。卡子不出头或插入过深都会导致线夹与接触线接触面、接触力减少,(露头大于3mm)即为不合格,应予以更换。检查方法:目测,测量外露过长
无外露正确不正确不正确264.3线夹压偏检查
在压接过程中,压接钳与线夹、接触线不垂直,或压接钳销钉、模具出现偏差,都会导致线夹压偏。检查方法:目测,用检查模板直接检查,检查是否与接触线垂直。线夹压偏线夹未压偏通过压偏与未压偏的线夹对比,压偏线夹黄色圈出部位两边空隙不均匀,与未压偏线夹同一个部位空隙均匀。线夹与接触线垂直度也不一样。∟274.4压接偏斜程度压偏的电连接线夹由于单边受力大,在线夹一边底部会出现单侧窄小、而且比较薄的直面,此直面的高度不得大于2mm。大于2mm的容易从根部断裂,露出螺纹卡子,或将卡子挤出线槽,线夹单边将失去握紧力,长期振动下,线夹极易脱落,发现此缺陷要立即更换。正确允许不允许压偏后单侧产生的超标直面严重压偏,导致线夹一侧压接力不足,卡子已外露检查方法:目测,卡尺测量284.5压接后的线夹尺寸检查压接后的线夹变形尺寸是现场检测线夹压接质量的主要手段,在压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检测,在质量检查时也应对压接变形尺寸进行检查。检查时要按照检测标准用游标卡尺或检查模板(通止规)从接触线底面至线夹顶面高度及线夹宽度的尺寸进行测量,不符尺寸的要予以更换。此模板可以在检测线夹压接变形尺寸的同时,根据模板上的标准线夹压接形状进行线夹压偏程度的检查。在对高度H、宽度W1进行测量时,以接触线圆弧为基准,如线夹压偏程度大,模板就会放不进接触线圆弧,压偏程度小,模板一边会有间隙。HW2W1W2HW1检查模板29用通止规对线夹压接后变形尺寸的高度及宽度进行检测,对不能插入和插入后间隙过大的要予以更换通止规检测时,型号选用正确,150mm²
需对应使用与线材型号一致的通止规30检测项目线型高度(H)宽度1(W1)宽度2(W2)角度(A)压接后主要变形尺寸15039.5±0.528±0.527±0.580°±0.5°12038.5±0.528.5±0.527±0.590°±0.5°8536±0.528.5±0.527±0.590°±0.5°W2电连接线(95/120)游标卡尺测量314.6线夹倾斜度检查检查压接后的接触线电连接线夹是否垂直于轨面,考虑受电弓偏转、抬升等因素影响,压接后的接触线电连接线夹与轨面的偏斜不得大于15度。否则可能会导致受电弓与线夹侧面干涉,造成打工事故。
由于引起电连接线夹压接偏斜的主要原因是接触线扭面。应在电连接压接前对接触线进行校正。
不允许压接后用工具卡住线夹扳转校正!允许安装直线区段时禁止安装曲线区段时禁止安装324.7压接模具用错的检查接触线线夹在压接时错误使用了承力索线夹压接模具的上模。通过对比可以很清楚看出,发现此类缺陷要予以更换重新压接。接触线承力索错误使用承力索线夹压接模具的上模压接接触线线夹除导致电连接线压接不牢固;还会使与下部与接触线沟槽压接部分产生一条直面,线夹与螺纹卡子不能有效压接密贴。335、承力索线夹检查方法与缺陷识别5.1完整性检查每个承力索电连接线夹必须装有中夹板,不得漏装,否则,应拆掉更换。5.2线夹方向是否正确直径小的线应装在线夹本体短边一侧(有沟槽标记),直径大的线应装在线夹本体长边一侧(无沟槽标记)。但当承力索与电连接线直径相差不多时,应当将承力索装在线夹长边一侧,电连接线装在短边(有沟槽标记)一侧。检查方法:目测345.3
导电脂检查不得漏涂导电脂5.4中夹板位置检查中夹板不得卡在线夹开口之间,否则应予以更换。5.5承力索线夹压接后线夹本体开口检查压接后开口尺寸不得大于2㎜。如检查发现开口超标,要及时处理,可以补压一次,如不能满足要求应予以更换。检查方法:目测+游标卡尺356、其它缺陷的检查6.1线夹裂纹检查压接后线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柴油发动机居间代理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办公室租赁合同租赁保证金与押金管理
- 二零二五年餐具批发采购与市场推广合作协议
- 2025版科技研发成果转让合同
- 2025版白灰原料供应商与经销商购销合同范本精简
- 二零二五年餐饮场地租赁合同范本:法规解读
- 二零二五版北京新能源车牌指标租赁及后续服务合同
- 2025版车间承包与环保评估合作协议
- 2025年度食品安全检测设备采购与维护服务合同
- 2025版#筑梦的舞者#舞蹈培训机构广告位租赁合同
-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 宗教场所消防培训课件
- 隧道建设施工进度计划与工期保证措施
- GB/T 18186-2025酱油质量通则
- 2025年老年人能力评估师(三级)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 八大浪费培训资料
- 月子中心各部管理制度
- 2025-2030年中国多西他赛注射液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少儿推拿考试试题及答案
- 农发行考试题及答案
- 船舶租赁知识培训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