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市第二十四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1页
鹤岗市第二十四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2页
鹤岗市第二十四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3页
鹤岗市第二十四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4页
鹤岗市第二十四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历史试题答卷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各项与河姆渡原始居民无关的一项是()A.使用磨制石器 B.种植水稻C.种植粟 D.居住干栏式房屋【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粟是半坡居民种植的农作物,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河姆渡居民处于新时期时代,使用磨制石器,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河姆渡遗址中出土大量人工栽培稻的遗迹说明河姆渡居民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通过遗址中发现的数量众多木桩判断河姆渡居民居住的房屋是干栏式房屋,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2.夏商时期的开国君主是()①桀②禹③汤④纣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商汤于公元前1600年建立商朝。②③正确,D项正确;桀是夏朝的亡国之君,纣是商朝的亡国之君,①④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3.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只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鲁国国君的性格很傲慢C.诸侯之间来往十分密切 D.周王室的地位已经衰微【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西周时期时期分封制,在分封制下诸侯有义务对天子朝贡。材料中春秋时期诸侯国对天子的朝贡逐渐减少,向其他实力较强的诸侯国进行朝贡,说明周王室的地位已经衰微,D项正确;材料表明鲁国并没有定期向周天子纳贡,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鲁国国君的性格很傲慢”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说明的是朝贡,并不是说明诸侯之间来往十分密切,排除C项。故选D项。4.下列属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影响的是()①有利于局部统一②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③周天子的权力进一步加强④给人民带来灾难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中大国兼并小国,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故①正确;战争中华夏族和其它少数民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故②正确;争霸战争破坏了社会经济,给人民带来了灾难,故④正确;争霸战争使周王室衰微,周天子的权力严重削弱,故③错误。即①②④表述正确,故D项符合题意;ABC项与题意不符。故选D5.传说关于炎帝、黄帝的发明,下列正确的是()A.嫘祖缫丝 B.隶首制作音律C.仓颉发明算盘 D.黄帝种植五谷蔬菜【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黄帝时期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A项正确;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仓颉创造文字,排除BC项;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排除D项。故选A项。6.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叙述正确的是()A.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秦穆公B.战国七雄是齐、楚、秦、燕、赵、卫、韩C.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有长平之战、牧野之战等D.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农业上的深耕细作【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标志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这促进农业上的精耕细作,D项正确;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齐桓公,排除A项;战国七雄是是齐、楚、秦、燕、赵、魏、韩,排除B项;牧野之战是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的重要战役,与战国时期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7.胡曾《咏史诗·乌江》中写道:”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材料反映的是()A.武王伐纣 B.春秋争霸 C.楚汉之争 D.巨鹿之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咏史诗·乌江》”“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败楚歌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项羽的事迹。在秦朝灭亡后,项羽、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最后项羽战败,在“四面楚歌”的情况下,自刎于乌江边。故材料与楚汉之争有关。C项正确;武王伐纣建立西周,排除A项;“春秋争霸”与“争帝图王”不符,排除B项;巨鹿之战中项羽破釜沉舟大败秦军,排除D项。故选C项。8.西汉初年,由于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文帝、景帝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出现了良好的统治局面,这一局面被称为“文景之治”。他们主要采取的措施有()①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桑②适当增税,提高收入③提倡勤俭治国④重视以德化民A.①②③ B.①②③④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D【解析】【分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文景之治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实行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鼓励生产、发展经济,扩大税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厉行节约,禁止浪费;通过“贵粟”政策,提高农民收入;禁止豪强私自铸钱;重农抑商等等。所以②表述错误。故选D。

9.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是()A.淝水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城濮之战【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208年,曹操率领二十万大军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展开激烈的交战,周瑜用火攻打败曹军。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回北方,不敢轻易南下。赤壁之战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魏、蜀汉、吴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发生在东晋和前秦之间,排除;B项是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排除;D项发生在春秋时期,排除。故选C。10.“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材料反映了东汉时期的政治状况是()A.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B.君主专制强化C.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D.皇帝昏庸无能【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反映的是东汉中后期出现的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现象,A项正确;宗室权落说明君主专制强化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题干没有提及豪强地主兼并土地的情况,排除C项;导致外戚和宦官专权的原因是即位皇帝年幼和早逝,排除D项。故选A项。11.《汉武的帝国》一书中写道:“从此,中华帝国有了国家意识形态,也有了恒定的核心价值,帝国作为一种制度,也才稳定的延续了两千多年”。其中的“核心价值”指A.法家思想B.儒家思想C.道家思想D.佛教思想【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确立为封建的正统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内容与题干的内容无关,排除;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正确理解“从此,中华帝国有了国家意识形态,也有了恒定的核心价值,帝国作为一种制度,也才稳定的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含义,抓住主要的关键词“意识形态”,指的是思想方面,以及“稳定的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内容是儒家思想。12..《新全球史》载:“在古典时代,一些个人也完成了长途旅行,张骞历尽艰险从长安到达了遥远西方。”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陆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哪里()A.非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欧洲【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著名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逐渐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大动脉,从西汉首都长安出发,最远可到达欧洲的大秦即古罗马,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13.“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结束三国分裂局面、统一天下的人物是()A.曹丕 B.司马炎 C.孙权 D.司马懿【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国后期,魏国实力增强,263年,魏灭蜀。曹丕死后,司马懿逐渐控制了魏国的军政大权,他和他的两个儿子相继专权,魏国皇帝形同傀儡。266年司马炎称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所以,结束三国分裂局面、统一天下的人物是。B项正确;曹丕是三国时期魏朝的创建者,排除A项;孙权是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排除C项;司马懿是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军事家,排除D项。故选B项。14.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环境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C.北方人的南迁带来了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生产工具与技术D.江南地区战乱较少【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的南迁带来了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生产工具与技术,是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C项正确;“自然环境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是因为劳动力的增加和带来了先进生产工具与技术,排除A项;“北方人口大量南迁”表述不完全,排除B项;“江南地区战乱较少”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15.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A. B. C. D.【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蜀吴三国的都城分别是洛阳、成都和建业,从方位上看,魏国在北方,蜀国位于西南方向,吴国位于东南方向,D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符合史实,排除ABC项。故选D项。16.下列政权都城都在今天南京的是()①东晋②南朝宋③南朝齐④南朝梁⑤南朝陈⑥三国蜀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三国时期的吴国定都建业(今南京),东晋以及南朝宋齐梁陈都定都建康(今南京),因此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①②③④⑤正确;三国时期的蜀国定都成都,⑥排除。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17.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蔡伦改进造纸工艺,蔡伦生活的时期是()A.西汉 B.东晋 C.西晋 D.东汉【答案】D【解析】【详解】据所学知识,西汉时期发明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人称“蔡侯纸”,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18.东汉光武帝在位时期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到了光武帝后期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这个局面史称()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光武中兴 D.开元盛世【答案】C【解析】【详解】据所学知识,东汉光武帝在位时期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从而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发展的治世局面,史称光武中兴,C项正确;文景之治发生在西汉汉文帝、汉景帝时期,排除A项;贞观之治发生在唐朝唐太宗时期,排除B项;开元盛世发生在唐朝唐玄宗前期,排除D项。故选C项。19.学完秦汉时期的历史后,几位同学对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进行概括,你认为最为准确的是()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秦始皇灭掉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秦朝,此后两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因此该时期的基本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项正确;“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对应的是夏商周时期,排除A项;“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对应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排除C项;“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对应的是隋唐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20.“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相传,在四川青城山诞生了一种土生土长宗教,它是A.佛教 B.伊斯兰教 C.道教 D.基督教【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东汉张陵在汉中、巴蜀一带创立五斗米道,即道教。传说他在成都附近的青城山修道传教。故C符合题意;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属于外来宗教,不是本土宗教,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组合列举题(每空2分,共14分)21.根据提示写出历史人物。(1)他是东晋时期最著名的画家,流传下来的作品有《洛神赋图》等,这位画家是________。(2)230年孙权派将军________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3)提出“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________。(4)公元9年,夺取政权,建立新朝的人是________。【答案】①.顾恺之②.卫温③.墨子④.王莽【解析】【详解】(1)据所学知识,顾恺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画家,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2)据所学知识,三国时期,公元230年,吴国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3)据所学知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墨家的墨子提出“兼爱”“非攻”等思想。(4)据所学知识,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西汉政权,建立新朝。2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内容。(1)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了________。(2)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________。(3)晋惠帝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________。【答案】①国人暴动②.《史记》③.八王之乱【解析】【详解】(1)西周后期,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了国人暴动,西周逐渐走向衰落(2)西汉汉武帝时期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3)西晋晋惠帝时期,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它使得西晋走向衰落。三、辨析改错题(每空2分,共16分)23.(1)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灵渠。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2)383年,东晋与前秦进行马陵之战,这是中国古代又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3)4世纪后期,氐族苻坚建立的前秦逐步强盛,并统一了长江流域。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4)黄巾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答案】①.灵渠;②.都江堰;③.马陵之战④.淝水之战⑤.长江⑥.黄河⑦.黄巾起义⑧.大泽乡起义或陈胜、吴广起义【解析】【详解】(1)据所学知识,战国时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下,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使得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而灵渠是秦始皇为了征服越族而下令开通的人工运河,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2)据所学知识,公元383年,东晋与前秦进行淝水之战,这是中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而马陵之战发生在战国时期的齐国与魏国之间。(3)据所学知识,4世纪后期,氐族苻坚建立的前秦逐步强盛,并统一了北方黄河流域,但在淝水之战后,前秦统治逐渐走向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割据的状态。(4)据所学知识,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起义或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而黄巾起义发生在东汉末年。四、材料分析题(24题8分,25题12分,共20分)24.改革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战国策》材料二孝文帝本人有相当深的汉文化修养,亲政后推行了一系列汉化措施。下令改革鲜卑旧俗,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朝中禁鲜卑语,改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其中皇族拓跋氏改姓元。并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通婚。——张帆《中国古代简史》(1)材料一中“商君治秦”是指历史上哪一重大改革事件?这次改革直接目的是什么?有何影响?列举一项相关的改革措施(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3)结合以上材料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答案】(1)事件:商鞅变法;目的: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影响:使秦国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措施:①政治上,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②经济上,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③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2)内容:穿汉服、讲汉语、改汉姓、与汉人贵族联姻;意义: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巩固了北魏的统治。(3)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言之有理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商君治秦”是指商鞅变法。商鞅自魏国入秦,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为实现了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的目的,于是,秦孝公便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史称“商鞅变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有:①政治上,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②经济上,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③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可知,穿汉服;根据材料“朝中禁鲜卑语,改说汉语。”可知,讲汉语;根据材料“改鲜卑姓为汉姓,其中皇族拓跋氏改姓元语”可知,改汉姓;根据材料“并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通婚”可知,与汉人贵族联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巩固了北魏的统治。【小问3详解】本问为开放型题目,只要围绕改革展开论述,言之有理即可。如: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等。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制造战乱)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主父偃说上(武帝)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淫乱,急则犯上作乱。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叛乱)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只有嫡长子一人可以继承),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1)依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否定的是什么制度,实行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秦统一六国的时间及其意义。(2)历史上对秦始皇的评价褒贬不一,我们应该怎样评价秦始皇?(3)结合材料二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了什么命令?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汉武帝为巩固统一在思想上、经济上的措施有哪些?(4)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措施起到什么共同的作用?【答案】(1)分封制;郡县制。公元前221年,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战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2)秦始皇虽然实行暴政,但是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事业,实行了各项巩固统一的措施,创立了郡县制等后世沿用的制度,功大于过。(3)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济上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4)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君主专制的作用等【解析】【详解】(1)第一问依据材料一“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制造战乱)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可知秦始皇否定的是分封制,他认为西周分封制造成了后来的诸侯割据混战;依据材料一“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可知秦始皇在地方上全面推行郡县制,取代分封制,从而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第二问结合所学,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业,其意义在于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战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2)历史上对秦始皇的评价褒贬不一,我们应该本着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秦始皇,如秦始皇虽然实行暴政,但是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事业,实行了各项巩固统一的措施,创立了郡县制等后世沿用的制度,功大于过。(3)依据材料二“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和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为解决王国问题,颁布了“推恩令”。这一措施分割王国的封地,削弱了王国的势力,使王国无力同中央对抗,从而加强中央集权。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为了巩固统一,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济上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4)综合上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