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银河学校新高考仿真卷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江苏省沭阳银河学校新高考仿真卷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江苏省沭阳银河学校新高考仿真卷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江苏省沭阳银河学校新高考仿真卷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江苏省沭阳银河学校新高考仿真卷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沭阳银河学校新高考仿真卷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组氨酸缺陷型沙门氏菌是由野生菌种突变形成的,自身不能合成组氨酸。将其接种在缺乏组氨酸的平板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有极少量菌落形成。2-氨基芴是一种致突变剂,将沾有2-氨基芴的滤纸片放到上述平板培养基中,再接种组氨酸缺陷型沙门氏菌进行培养,会有较多菌落出现。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接种前,2-氨基芴和滤纸片须进行灭菌处理B.基因突变的可逆性与是否存在致突变剂无关C.若用划线法接种可以根据菌落数计算活菌数量D.此方法可以用于检测环境中的化学致突变剂2.研究人员调查了某农区鼠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注:种群数量以捕获率表示,捕获率=(捕获数/置夹数)×100%A.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内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等都是种群的特征B.气温、降雪、天敌、传染病等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关C.与农田区相比,该种群在住宅区的数量总体较低的原因是鼠的生活环境被破坏D.从总体上分析,该种群在住宅区和农田区发生高峰期和低谷期的月份基本相同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醋酸菌的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B.大肠杆菌的核糖体是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合成场所C.蓝藻的细胞壁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水解D.洋葱的中心体可参与细胞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4.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证据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肺炎双球菌活体转化实验证明DNA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B.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中DNA可以使全部R型菌转化为S型菌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若未搅拌马上离心则噬菌体可能主要存在于沉淀中D.若噬菌体侵染32P标记的细菌,则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子代噬菌体少数带有放射性5.下列生物学实验中,需要用到染色剂和显微镜的实验是()①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②观察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③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④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⑤探究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吸水和失水A.①②③⑤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②③④⑤6.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内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个AT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B.人体细胞合成ATP时都需要氧气的参与C.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免疫球蛋白时需要消耗ATPD.正常细胞中ATP与ADP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7.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国性的居家隔离,引发该病的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外层有冠状刺突蛋白的RNA病毒。下列关于该冠状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降低了活性的新型冠状病毒的RNA可以作为疫苗B.该病毒可能在血浆中自我复制,因此具有极强的传染性C.该病毒侵入人体后,能激发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D.该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可得到A、C、T、G四种碱基8.(10分)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能释放一种携带特殊“癌症蛋白”的“微泡”结构。当“微泡”与血管上皮细胞融合时,“癌症蛋白”作为信号分子促进新生血管异常形成,并向肿瘤方向生长。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癌症蛋白”的形成需要核糖体、高尔基体参与B.“癌症蛋白”作为膜蛋白成分参与新生血管的生长C.“微泡”的活动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且消耗能量D.“癌症蛋白”影响了血管上皮细胞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二、非选择题9.(10分)电影《我不是药神》引起人们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关注,CML患者的造血干细胞中22号染色体上的bcr基因与来自9号染色体上的基因abl形成bcr/abl融合基因,该融合基因的表达产物能促进骨髓细胞内mTOR蛋白过度表达从而引起白血病。抗mTOR单克隆抗体可抑制mTOR蛋白的作用而治疗CML。回答下列问题:(1)科学家用___________对小鼠进行注射,一段时间后从小鼠脾脏提取出B淋巴细胞;他们通过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培养小鼠骨髓瘤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定期更换培养液,原因是___________。(2)使用___________(生物的方法)将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诱导融合后,置于选择培养基中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并经过___________培养和抗体检测,多次筛选后获得的细胞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将这些细胞注入小鼠腹腔内培养,在___________中可提取得到抗mTOR单克隆抗体。(3)抗mTOR单克隆抗体在治疗CML上,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新冠肺炎是指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SARS-CoV-2通过关键刺突蛋白与人体细胞膜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结合,才得以进入细胞。ACE2参与催化血管紧张素的形成,血管紧张素是调节血压,维持血浆渗透压、pH等稳态所必需的激素。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血管紧张素通过_______运输到靶器官,靶细胞;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等无机盐离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2)新冠肺炎患者一旦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_______________呼吸增强后,就会出现乳酸酸中毒等情况,甚至会死亡。正常机体中,细胞外液中增多的H+,一方面迅速与HCO3-结合产生CO2,另一方面刺激相应感受器,引起位于脑干的______中枢兴奋,使呼吸加快加深,加速CO2排出,使血浆pH重新恢复正常。(3)SARS-CoV-2“偏好”攻击人体呼吸道纤毛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据题干可知,其原因主要是这两类细胞的细胞膜上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高,容易被SARS-CoV-2识别并与之结合。(4)在治疗新冠肺炎的过程中,对危重症患者采取了设法延续生命特征的措施,如使用高压将氧气输入肺部,为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打败病毒争取时间。人体免疫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康复者的血浆有助于救治危重症患者,其免疫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小鼠的黄毛与灰毛由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弯曲尾与正常尾由另一对等位基因(T、t)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控制尾形的基因无致死现象。现从鼠群中选择多只表现型相同的雌鼠和雄鼠,进行随机交配,F1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1)小鼠的黄毛与灰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控制尾形的T和t基因位于____________。(2)亲代雌鼠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F1灰毛弯曲尾雌鼠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3)F1黄毛弯曲尾雌雄鼠随机交配,F2中灰毛弯曲尾雄鼠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4)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以F1中杂合的灰毛弯曲尾雌鼠与灰毛正常尾雄鼠为亲本杂交得到子代的过程。____________12.果蝇的正常翅与展翅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取任意一对展翅果蝇交配,F1总会出现展翅:正常翅=2:1。回答下列问题:(1)若将F1代果蝇逐代随机自由交配,预测子代展翅基因的基因频率会____(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原因是____。若将F1代果蝇中表现型相同的个体自由交配得到F2,F2代果蝇中展翅与正常翅的比例是____。(2)研究小组发现展翅和正常翅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还存在一对基因G/g,显性基因G使果蝇复眼表面无光亮而表现为黏胶眼,而且存在GG致死效应。若将展翅正常眼和正常翅黏胶眼果蝇杂交得到子代,子代中展翅黏胶眼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是____(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再将这些展翅黏胶眼果蝇连续自由交配若干代,随着繁殖代数的增加,子代成熟果蝇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____(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原因是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

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培养基、实验材料、实验用具都要进行灭菌处理。常用稀释涂布法计算活菌的数目,常用平板分离法分离细菌和定量测定。基因突变的原因有很多,如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详解】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培养基、实验材料、实验用具都要进行灭菌处理,A正确;由题意可知,2-氨基芴可使沙门氏菌中野生型增多,说明该化学诱变剂处理缺陷型细菌可使其变为野生型,但由题意不能说明野生型突变为了缺陷型,且根据致突变剂可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但不能决定突变的方向,可判断基因突变的可逆性与是否存在致突变剂无关,B正确;计算活菌的数目常用稀释涂布法,而不是用平板划线法,C错误;根据菌落的变化情况,可推测环境中的化学致突变剂,D正确。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测定微生物的数量、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B【解析】

1、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2、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空间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或分布型.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详解】A、种群的特征包括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内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A正确;B、气温、降雪等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与种群密度无关,B错误;C、与农田区相比,住宅区环境条件的改变,利于人类生活,但不利于鼠的生存,C正确;D、该种群在住宅区和农田区的数量都是在2~6月较多,3月左右为高峰期,在7~9月较少,8月为低谷期,D正确。故选B。3、B【解析】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主要差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或者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原核生物仅有的细胞器为核糖体。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存在于拟核区。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真菌)等,植物和动物最大的区别是植物有细胞壁、叶绿体,高等植物没有中心体等。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细胞质中的DNA上。【详解】A、醋酸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A错误;B、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独立的新陈代谢能力,必须借助于宿主细胞大肠杆菌的核糖体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B正确;C、蓝藻的细胞壁成分是肽聚糖,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只能水解植物的细胞壁(纤维素和果胶),C错误;D、洋葱为高等植物,没有中心体,D错误。故选B。4、C【解析】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3.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有放射性的原因分析: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a.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的DNA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放射性增强。b.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也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增强。②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也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出现少量的放射性。【详解】A、肺炎双球菌活体转化实验证明S型菌中存在转化因子,能够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但没有提出转化因子是什么,A错误;B、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中DNA只能使少数R型菌转化为S型菌,B错误;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搅拌使噬菌体与细菌分离,故未搅拌则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仍吸附在细菌表面,离心后存在于沉淀中,C正确;D、若噬菌体侵染32P标记的细菌,利用细菌中含32P的原料合成子代DNA,则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子代噬菌体全部带有放射性,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5、B【解析】

本题是高中教材实验中,实验工具和是否需要染色的考查,先回忆相关实验的实验原理,然后结合选项分析解答。【详解】①DNA和RNA本身没有颜色,不容易观察,要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液进行染色,同时需要用显微镜观察细胞,①正确;②叶绿体本身含有颜色,不需要染色,②错误;③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需要用健那绿染色,同时需要用显微镜观察,③正确;④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需要用碱性染料对染色体染色,同时需要用显微镜观察,④正确;⑤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有色素,不需要进行染色,⑤错误。综上正确的选项有①③④,故选B。6、B【解析】

A、在一个AT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A正确;B、人体细胞合成ATP时不一定需要氧气的参与,如有氧呼吸第一、第二阶段均不需要氧气的参与,B错误;C、核糖体合成免疫球蛋白时需要消耗ATP,C正确;D、正常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相对稳定,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D正确。故选B。7、C【解析】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含有蛋白质和1种核酸;病毒作为非己成分可以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详解】A、疫苗本身是抗原,一般是病毒的蛋白质外壳,A错误;B、病毒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所以只能在细胞内依赖于宿主细胞的营养物质进行复制,B错误;C、该病毒侵入人体后,能激发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C正确;D、该病毒是RNA病毒,其核酸彻底水解获得A、U、C、G四种碱基,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以“新冠病毒”为题材,考查病毒的知识,需要考生识记病毒的结构、病毒与免疫的知识。8、B【解析】

这是一道信息题,本题以“癌症蛋白”为背景综合考查了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等相关的生物学知识。【详解】分析题干可知,“癌症蛋白”的合成与运输和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类似,所以形成需要由内质网以及高尔基体进行加工,A正确;“癌症蛋白”作为信号分子促进新生血管异常形成,并向肿瘤方向生长,而不是作为膜蛋白成分参与新生血管的生长,B错误,“微泡”的活动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且消耗能量,C正确;根据题意可知,“癌症蛋白”是信息分子,由肿瘤细胞合成,作用于内皮细胞,响了血管上皮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使细胞向着肿瘤方向生长,D正确;因此应选B。【点睛】遇到新题干时,首先应认真阅读题干,看看题干叙述了哪些内容,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对选项进行逐项判断,切忌产生烦躁的情绪,这样的题目往往起点高,落点低,考查的都是所学的基础知识。因此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二、非选择题9、mTOR(蛋白)防止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灭活的(仙台)病毒克隆化能迅速大量繁殖,又能产生单一性抗体腹水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大量制备【解析】

1.动物细胞培养的流程:取动物组织块→剪碎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中(原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用酶分散为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传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2.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①无菌、无毒的环境;②营养;③温度和pH;④气体环境:95%空气+5%CO2。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流程:人工诱导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再经筛选获得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最终通过培养杂交瘤细胞获得单克隆抗体。【详解】(1)根据题意分析,该题是制备抗mTOR单克隆抗体,因此应该将mTOR(蛋白)作为抗原注射到小鼠体内,一段时间后从小鼠脾脏提取出相应的B淋巴细胞;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更新培养液,是为了防止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2)可使用灭活的仙台病毒诱导骨髓瘤细胞和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融合;选择培养基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需要经过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过多次筛选后符合要求的杂交瘤细胞能迅速大量繁殖,又能产生单一性抗体;将筛选到的杂交瘤细胞注入小鼠腹腔内培养,在腹水中可提取得到抗mTOR单克隆抗体。(3)抗mTOR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大量制备的优点。【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动物细胞培养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的相关知识点,识记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和条件,弄清楚诱导细胞融合适的手段,理解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各小题。10、体液(血浆)Na+和CI—(或钠离子和氯离子)无氧呼吸呼吸ACE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防卫、监控和清除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清(血浆)中含有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特异性抗体,该抗体与患者体内的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解析】

激素调节特点: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人体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详解】(1)血管紧张素为动物激素,根据激素调节特点,该激素通过体液(血浆)运输到靶器官、靶细胞;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I—。(2)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为乳酸,因此当新冠肺炎患者一旦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体供氧不足,无氧呼吸增强后,乳酸积累,血浆pH下降,不能通过呼吸排出CO2而使血浆pH重新恢复正常,进而引发乳酸酸中毒等情况;正常机体中,当CO2含量增多时,会刺激位于脑干的呼吸中枢,引起兴奋使呼吸运动加快,排出更多的CO2。(3)根据题干信息“SARS-CoV-2通过关键刺突蛋白与人体细胞膜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结合,才得以进入细胞。”SARS-CoV-2之所以“偏好”攻击人体呼吸道纤毛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推测是因为这两类细胞的细胞膜上ACE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的含量高。(4)人体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康复者的血浆有助于救治危重症患者,其免疫学原理是: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清(血浆)中存在针对该病毒的抗体,可用新冠肺炎康复者经过严格病毒灭活等处理过的血浆(或血清、抗体)治疗重症患者。【点睛】牢固掌握激素调节的特点,血浆渗透压大小的决定因素,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等基础知识,提取题中有用的关键信息进行题目的解答。11、黄毛X染色体RrXTXT和RrXTXt1/35/36【解析】

本题结合图形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要求考生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利用所学知识解读图形,准确判断两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位于何种染色体上,再结合题给信息分析回答问题。【详解】(1)分析图形可知,多只表现型相同的雌鼠和雄鼠,进行随机交配,F1雄鼠中黄毛:灰毛=(200+100):(100+50)=2:1,雌鼠中黄毛:灰毛=300:150=2:1,可知小鼠的黄毛与灰毛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黄毛,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均为Rr,且基因型为RR的个体致死。F1雄鼠中弯曲尾:正常尾=(200+100):(100+50)=2:1,雌鼠全为弯曲尾,由于控制尾形的基因无致死现象,可知控制尾形的T和t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弯曲尾对正常尾为显性,亲本中雄鼠的基因型为XTY,亲本中雌鼠的基因型为XTXT:XTXt=1:2。(2)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亲代雌鼠的基因型为RrXTXT:RrXTXt=1:2,亲本中雄鼠的基因型为RrXTY,由于基因型为RR的个体致死,则F1中Rr:rr=2:1,XTXT:XTXt:XTY:XtY=2:1:2:1,因此F1灰毛弯曲尾雌鼠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1/(2+1)=1/3。(3)由上述分析可知,F1黄毛弯曲尾雄鼠的基因型为RrXTY,F1黄毛弯曲尾雌鼠的基因型为RrXTXT:RrXTXt=2:1,由于基因型为RR的个体致死,则F1黄毛弯曲尾雌雄鼠随机交配,F2中Rr:rr=2:1,XTXT:XTXt:XTY:XtY=5:1:5:1,因此F2中灰毛弯曲尾雄鼠所占的比例为1/3x5/12=5/36。(4)根据上述分析可知,F1中杂合的灰毛弯曲尾雌鼠基因型为rrXTXt,其与灰毛正常尾雄鼠(rrXtY)为亲本杂交得到子代的遗传图解可表示为:。【点睛】解题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判断亲本的基因型,而难点在于如何推理出本题中“F1雄鼠中弯曲尾:正常尾==2:1、雌鼠全为弯曲尾”这一现象;如果亲本中雌鼠的基因型只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