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十五县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新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江西省赣州市十五县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新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江西省赣州市十五县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新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江西省赣州市十五县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新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江西省赣州市十五县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新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赣州市十五县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新高考生物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培养下列微生物,培养基中不用添加碳源的是()A.蓝藻 B.酵母菌 C.醋酸菌 D.毛霉2.如图描述了一种鹿的种群生长速率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910-1925年间。鹿种群数量上升的原因可能是食物资源非常充裕B.1925-1940年间,鹿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鹿种群数量过多,导致种内斗争C.1925年时,鹿种群内种内斗争最激烈D.1930年时,大约有12000只鹿在此环境下生存而不会因饥饿致死3.下图为人体某结构部分细胞的生命历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3和6过程中因基因选择性表达而有新蛋白质合成B.4过程的细胞内染色质收缩但不影响DNA复制和转录C.5过程的细胞不会发生细胞凋亡且细胞周期会延长D.6过程不包括细胞免疫过程中靶细胞的裂解清除4.“稻田养鱼”是利用“鱼吃虫饵、鱼粪肥田”的一种养殖模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鱼吃虫饵,虫饵能量中的10~20%进入鱼体内B.鱼粪肥田,鱼粪中有机物养料可直接被水稻吸收利用C.害虫吃水稻,水稻产生的CO2可进入害虫体内D.该养殖模式提高了农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5.下列有关生物学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①生物膜系统包括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也包括视网膜、口腔粘膜等②染色体结构变异一定发生了片段断裂③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番茄雌蕊柱头,得到无子番茄果实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受精卵染色体数目多一倍④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K+浓度高于膜内⑤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不再复制,但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会一分为二⑥位于常染色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控制同一种性状A.两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6.研究表明,下丘脑SCN细胞中PER基因表达与昼夜节律有关,其表达产物的浓度呈周期性变化,如图为相关过程。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ER基因两条链均参与转录,形成的mRNA碱基排列顺序不同B.图1过程②的原料为核糖核苷酸,需要的酶由核糖体提供C.图2中DNA模板链中一个碱基C变成了T,则mRNA中嘌呤与嘧啶比例不变D.图3过程与图1中的①过程相同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2019-nCov是2019年在武汉首次发现导致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RNA病毒),世卫组织将其引发的疾病正式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回答下列问题。(1)2019-nCov能和细胞膜上的结合位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结合从而入侵细胞。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功能方面分析,该现象说明____________。(2)2019-nCov入侵机体后,引发机体产生_____细胞并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3)病愈后的病人在短期内一般不会再被感染的原因是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制备出的该病毒疫苗不一定能发挥作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8.(10分)高果糖浆是一种营养性甜味剂,它被广泛运用在碳酸饮料、果汁饮料和运动饮料以及小吃、果冻和其他含糖产品中。回答下列利用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生产高果糖浆的相关问题。(1)葡萄糖异构酶的活力常用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产生______________所需的酶量来表示。固定化酶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2点)。(2)图1是利用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生产高果糖浆的示意图,方法2表示的为_________;方法1中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时需将海藻酸钠溶化,溶化过程中对加热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定化酶一般不选用方法1,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3)在生产高果糖浆的过程中,图1中控制阀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据图2说明两种情况下的葡萄糖异构酶的相同点与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9.(10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疫情,对我国民生健康和经济造成极大影响。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的实验室检测技术,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诊断与防控尤为重要。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最常见方法的是荧光定量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的具体过程如图。回答下列向题:(1)过程Ⅰ和Ⅱ都需要加入缓冲液、原料、酶和引物等,其中加入的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RT-PCR过程通过对_____________的控制影响确的活性和DNA分子结构,从而使得整个反应过程有序地进行。(3)过程Ⅱ拟对单链cDNA进行n次循环的扩增,理论上需要_______个引物B。(4)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方法还可采用病毒抗原检测、病毒抗体检测,这些检测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检测到新冠病毒感染者抗体滞后于病毒核酸和抗原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__________检测对传染性极高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疑似患者早期确诊意义不大。10.(10分)人体肌肉的运动,是受传出神经支配的。Ach(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型递质,当兴奋传到传出神经末梢时,Ach与Ach受体结合,引起肌肉收缩。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当兴奋传导到①处时,兴奋部位膜外电位为_______。突触结构是由图中的_____(填序号)构成的。(2)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Ach立即被分解,若某种药物可以阻止Ach的分解,则会导致___________。(3)有些肌无力患者是由于先天性的Ach受体结构异常所致,其根本病因是发生了_________。(4)人体血液中的CO2是调节呼吸的有效生理刺激,这属于体液调节中的__________调节。体液调节的另一类型为激素调节,其特点是: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5)人体性腺分泌性激素的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机制,请用简图表示该调节过程______。11.(15分)胡萝卜是伞形科的两年生草本植物,因其营养丰富且老少皆宜,成为了人们餐桌上一种重要的食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胡萝卜可生吃,可炖煮,还可以制作成泡菜,泡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因此食用前需要检测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而避免中毒,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制作泡菜时,若泡菜坛未密封好,则会因杂菌污染而导致制作失败,为探明导致泡菜制作失败的微生物种类,实验小组将被污染的泡菜液接种到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常用于统计活菌数目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该方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偏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计微生物数目的方法除利用菌落进行活菌计数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法。(2)胡萝卜中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天然胡萝卜素具有使癌细胞恢复成正常细胞的功能,根据胡萝卜素具有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特点,常采用____________法提取胡萝卜素。(3)芫荽,又名香菜,也是伞形科的一种常见食材,香菜之所以具有香气,是因为其含有挥发性精油,精油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不同精油的制备过程不同,这与其原料的性质等有关,柚皮在水中蒸馏时容易焦糊,宜采用_____________法提取柚皮精油;玫瑰精油的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常选择______________法进行提取。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A【解析】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配置培养基时一般要考虑微生物的营养物质是否全面、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及pH等因素。【详解】A、蓝藻是原核生物,含藻蓝素、叶绿素,能利用二氧化碳无机碳源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是自养型生物,故不需要添加碳源,A正确;B、酵母菌是异养型生物,培养基中需要添加有机碳源,B错误;C、醋酸菌是异养型生物,培养基中需要添加有机碳源,C错误;D、毛霉是异养型生物,培养基中需要添加有机碳源,D错误。故选A。2、B【解析】

分析图形:在1905~1925年期间,环境的容纳量是25000;在1925年由于鹿群的数量非常大,导致资源被过度破坏,导致鹿群的食物减少,资源被破坏,所以在1925~1930期间,环境容纳量持续下降;所以在1930~1940年期间,环境容纳量大约是12000。【详解】A、1910-1925年间,鹿种群数量上升的原因可能是食物资源非常充裕,A正确;B、1925-1940年间鹿种群环境容纳量下降,种内斗争是内源性因素,鹿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在1925年由于鹿群的数量非常大,导致资源被过度破坏,导致鹿群的食物减少,资源被破坏,所以在1925~1930期间,环境容纳量持续下降,B错误;C、1925年时鹿种群数量最大,所以种内斗争最激烈,C正确;D、在1905-1925年间,环境的容纳量大约是25000只;在1925年由于鹿群的数量非常大,导致资源被过度破坏,鹿群的食物减少,所以在1925-1930年间,环境容纳量持续下降,由图可知1930年,环境容纳量大约是12000只,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与表达能力、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3、A【解析】

1、据图分析,1、2过程为有丝分裂,使得细胞数量增加;3过程为细胞分化,此时基因选择性表达。2、衰老细胞内染色质收缩导致DNA不能正常的复制和转录。3、癌变时细胞周期变短;细胞免疫过程中靶细胞的裂解清除属于细胞凋亡范畴。4、细胞凋亡又称细胞编程性死亡,由基因控制。【详解】A、图中3和6过程分别为细胞分化和凋亡,二者都受不同基因的控制,细胞分化和凋亡过程中,一些基因发生选择性表达,从而合成新蛋白质,A正确;B、衰老细胞染色质收缩,使DNA不易解旋,从而影响DNA的复制和转录,B错误C、癌变的细胞也会被免疫系统识别清除从而发生细胞凋亡,癌细胞无限增殖细胞周期会缩短,C错误;D、细胞凋亡是细胞内遗传信息程序性调控,使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如细胞免疫过程中靶细胞的裂解清除,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分析:1、据图分析,1、2过程为有丝分裂,使得细胞数量增加;3过程为细胞分化,此时基因选择性表达。2、衰老细胞内染色质收缩导致DNA不能正常的复制和转录。3、癌变时细胞周期变短;细胞免疫过程中靶细胞的裂解清除属于细胞凋亡范畴。4、细胞凋亡又称细胞编程性死亡,由基因控制。4、D【解析】

生产者可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消费者和分解者只能直接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能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一般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恢复力稳定性越弱。【详解】A、10~20%的能量传递效率是指鱼与害虫各自所占的两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比值,不是个体之间同化能量的比值,A错误;B、鱼粪中的有机物不能直接被水稻根部吸收利用,需要经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才能被水稻利用,B错误;C、害虫为异养生物,不能吸收CO2,C错误;D、该养殖模式增加了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了生物多样性,提高了农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能量传递效率、物质循环的形式、抵抗力稳定性等知识的理解,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5、B【解析】

1、生物膜系统主要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组成。2、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易位。3、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番茄雌蕊柱头,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属于不可遗传变异。【详解】①生物膜系统主要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不包括视网膜、口腔粘膜等,①错误;②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易位,都发生了片段断裂,②正确;③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番茄雌蕊柱头,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得到无子番茄果实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受精卵染色体数目相同,③错误;④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但膜内K+浓度仍高于膜外,④错误;⑤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不再复制,但在后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会一分为二,⑤正确;⑥位于常染色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属于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控制同一种性状,⑥正确。综上②⑤⑥共三项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6、C【解析】

分析图1:图1中①为转录过程,②为翻译过程,③过程表示PER蛋白能进入细胞核,调节PER基因的转录过程。分析图2:图2表示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转录过程。分析图3:图3表示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翻译过程。【详解】A、PER基因只有一条链参与转录,A错误;B、由图1过程②为翻译过程,原料为氨基酸,B错误;C、图2中DNA模板链中一个碱基C变成了T,转录形成的都是嘌呤,因此mRNA中嘌呤与嘧啶比例不变,C正确;D、图3表示翻译过程,与图1中的②过程相同,D错误。故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是相对的效应T摄取、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消化抗原、抗体结合后形成的沉淀体内存在有特异性抗体和记忆细胞该病毒是RNA病毒,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基因突变【解析】

1、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即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2、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细胞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不能进入细胞;细胞中的代谢废物和有害物质必须排出细胞外,细胞中重要的物质和结构不能排出细胞。3、体液免疫的大致过程: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和对人体细胞的黏附。在大多数情况下,抗原、抗体结合后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次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详解】(1)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可以排出细胞,而细胞内的核酸等重要成分不会流出细胞;但细胞膜对物质进出细胞的控制作用是相对的,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也能进入细胞,如CO、某些病菌和病毒等。(2)2019-nCov入侵机体后,引发机体产生细胞免疫,产生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裂解释放病毒。进入机体的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并将抗原呈递T细胞;抗原、抗体结合后会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3)病愈后的病人体内存在针对该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和记忆细胞,可在抗原消失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病毒再次进入机体时,会迅速作出反应将其消灭清除。2019-nCov为RNA病毒,单链RNA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基因突变,可能导致表面抗原改变,不能被疫苗识别。【点睛】本题通过2019-nCov,考查细胞膜的功能、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8、一定量的果糖易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可以反复利用化学结合法用小火或间断加热,反复几次酶分子很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调节果糖流出的速率以保证反应充分进行固定化酶与游离酶的最适温度相同;低于或高于最适温度,固定化酶的活力高于游离酶【解析】

1、葡萄糖异构酶的固定:将葡萄糖异构酶固定在颗粒状载体上,装入反应柱中。2、高果糖浆的生产操作:从反应柱上端注入葡萄糖溶液,从下端流出果糖溶液,一个反应柱可连续使用半年。【详解】(1)葡萄糖异构酶能将葡萄糖转化为果糖,因此该酶的活力可用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产生一定量的果糖所需的酶量来表示。固定化酶的优点是稳定性增加、易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可以反复利用。(2)方法1为包埋法,方法2为化学结合法,方法3为物理吸附法。方法1中溶化海藻酸钠时需小火或间断加热,反复几次,直到完全溶化为止。由于酶分子较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因此固定化酶常采用物理吸附法和化学结合法,一般不采用包埋法。(3)图中反应柱上控制阀的作用是调节果糖流出的速率以保证反应充分进行。分析图形,固定化酶与游离酶的相同点是最适温度相同,不同点是低于最适温度或高于最适温度时,固定化酶的活力都高于游离酶。【点睛】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课程固定化酶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等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题目难度中等。9、逆(反)转录酶热稳定性高的DNA聚合酶(Taq酶)温度(或温度、pH)2n-1抗原和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病毒进入人体后,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需要一段时间病毒抗体【解析】

1、分析图示,过程I是由mRNA形成cDNA的过程,表示逆转录。过程Ⅱ先使mRNA-cDNA杂合双链解开,再以单链的DNA合成双链的DNA,最后利用RCR技术进行DNA复制。2、PCR技术的原理是模拟生物体内DNA分子复制的过程,利用DNA分子热变形原理,通过控制温度控制控制DNA分子的解聚和结合,DNA分子体内复制过程DNA的解旋是在解旋酶的作用下实现的;PCR扩增DNA片段过程最高经过n次扩增,形成的DNA分子数是2n个,其中只有2条单链不含有引物。【详解】(1)过程I是由mRNA形成cDNA的过程,表示逆转录过程,需要加入逆转录酶,过程Ⅱ是PCR过程,需要加入热稳定性高的DNA聚合酶(Taq酶)。(2)RT-PCR过程通过对温度的控制影响确的活性和DNA分子结构,从而使得整个反应过程有序地进行。(3)过程Ⅱ拟对单链cDNA进行n次循环的扩增,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可知,该过程理论上至少需要2n-1个引物B。(4)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方法还可采用病毒抗原-抗体检测,其原理是抗原和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病毒进入人体后,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需要一段时间,故检测到新冠病毒感染者抗体滞后于病毒核酸和抗原,因此病毒抗体检测对传染性极高的新型冠状病毒疑似患者早期确诊意义不大。【点睛】本题考查了基因工程和PCR技术及其应用过程,对于RNA的逆转录、DNA分子复制、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的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及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10、负电位③④⑤肌细胞持续兴奋基因突变调节因子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下丘脑垂体性腺→性激素【解析】

据图分析:图示突触结构,①是轴突,②是突触小泡,③是突触前膜,④是突触间隙,⑤是突触后膜,据此答题。【详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