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古诗三首《从军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校授课教师课时授课班级授课地点教具教学内容《从军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选自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本节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从军行》这首古诗的深入解读,分析诗歌的结构、意境和艺术特色。具体内容包括:
1.诗歌背景:了解唐代边塞诗的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边塞将士的艰苦生活。
2.诗歌结构:分析《从军行》的起承转合,掌握古诗的写作规律。
3.诗意解读:详细解读诗句,理解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4.诗歌艺术特色:分析《从军行》中的修辞手法、用词特点和意象运用,领略古诗的艺术魅力。
5.诗歌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从军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6.课堂讨论与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核心素养目标1.提升文学素养:通过解读《从军行》,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增强文学素养。
2.增强审美情趣: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培养历史意识:了解诗歌背景,引导学生关注历史,增强历史意识。
4.发展思维能力:通过对诗歌结构、意境的分析,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5.增强文化自信:感悟古代边塞将士的英勇精神,激发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6.提高表达能力:通过诗歌朗读、背诵和课堂讨论,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学情分析本节课面向的是九年级的学生,他们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具备以下特点:
1.知识层面:经过前两年的学习,学生对古代诗歌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的诗歌分析方法,能够独立解读诗句,分析诗歌意境。在此基础上,学生对《从军行》这首边塞诗的背景、主题和艺术特色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对某些诗句的深层含义和艺术手法理解不够深入。
2.能力层面:学生在阅读、分析和表达方面具备一定的基础,但在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有待提高。在诗歌学习中,部分学生可能过于依赖教师引导,缺乏独立思考和探索精神。此外,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存在差异,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3.素质层面:学生在团队合作、自主学习等方面表现出较好的素质,但在课堂讨论中,部分学生可能存在胆怯、紧张等情绪,影响课堂参与度。此外,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有待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
1.学生层次:九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但学习兴趣和动力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对古诗有浓厚兴趣,愿意主动探究诗歌内涵;另一部分学生对古诗学习兴趣不足,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厌倦情绪。
2.知识方面:学生对古代边塞诗的背景知识掌握程度不一,对《从军行》的作者、创作背景和边塞文化了解有限,这将对课堂学习产生一定影响。为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补充相关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3.能力方面:学生在诗歌分析、解读和表达能力方面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对诗歌的艺术手法、意境和情感把握较为准确,能够较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另一部分学生在分析诗歌时容易陷入表面理解,难以挖掘深层含义。此外,学生在课堂讨论和互动中,口头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4.素质方面: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表现出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认真听讲、积极参与等。但在课堂讨论中,部分学生存在胆怯、紧张等情绪,导致课堂参与度不高。此外,学生在面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时,缺乏主动传承的意识,需要教师引导和激发。
5.行为习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表现出一定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等。但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方面,部分学生存在依赖心理,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将对课程学习产生一定影响,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提前准备好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材,包括《从军行》所在章节的内容。
-教师需提前备课,熟悉教材内容,准备相关的教学补充材料,以便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2.辅助材料:
-准备与《从军行》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包括边塞风光图片、唐代边塞诗人的介绍、边塞战事简介等,帮助学生构建诗歌的历史文化背景。
-收集《从军行》的艺术特色分析资料,如修辞手法解析、用词特点对比、意象运用示例等,以多媒体形式展示,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搜集《从军行》的朗读音频或视频,供学生模仿学习,提高朗读技巧。
-准备相关边塞诗的其他作品,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对比分析,加深学生对边塞诗特点的理解。
3.实验器材:本节课不涉及实验内容,故无需准备实验器材。
4.教室布置:
-将教室座位按照小组形式排列,便于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互动。
-在教室前方设置多媒体展示区,用于展示辅助教学材料。
-准备黑板或白板,用于记录学生讨论的要点和诗歌分析框架。
-确保教室光线充足,音响设备正常,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5.教学工具:
-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用于播放多媒体资源。
-准备粉笔、白板笔等书写工具,用于板书和标注重点内容。
-准备课堂讨论所需的小卡片、便签纸等,方便学生记录和分享观点。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从军行》的兴趣,激发其探索边塞诗的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边塞诗是什么吗?它与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边塞风光和唐代边塞诗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边塞诗的魅力。
简短介绍边塞诗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学习《从军行》打下基础。
2.诗歌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从军行》的基本概念、结构特点和艺术手法。
过程:
讲解《从军行》的创作背景,包括边塞诗的定义和主要组成元素。
详细介绍《从军行》的结构、意境和艺术特色,使用图表或示意图辅助理解。
通过对具体诗句的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实际意义和审美价值。
3.诗歌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从军行》的特性和艺术魅力。
过程:
选择《从军行》中的几个典型诗句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诗句的背景、意境和艺术手法,让学生全面了解诗歌的内涵。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诗句对理解整首诗的影响,以及如何鉴赏诗歌。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鉴赏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从军行》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诗歌的主题、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从军行》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对诗歌主题、情感和艺术特色的解读。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从军行》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从军行》的学习内容,包括诗歌的背景、结构、艺术手法等。
强调边塞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欣赏古诗。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从军行》的鉴赏短文,以巩固学习效果。知识点梳理《从军行》这首诗涉及的知识点包括:
1.诗歌背景:
-唐代边塞诗的兴起背景。
-边塞诗的特点及其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从军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简介。
2.诗歌结构:
-《从军行》的起承转合结构。
-古诗的韵律和节奏特点。
-诗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衔接手法。
3.诗意解读:
-诗句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
-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
-诗人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4.诗歌艺术特色:
-《从军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偶等。
-诗歌的用词特点和炼字技巧。
-诗歌的意境创造和情感渲染。
5.诗歌鉴赏方法:
-如何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艺术特色。
-如何理解诗歌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如何把握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6.文化内涵:
-边塞文化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唐代边塞将士的英勇精神及其在诗中的体现。
-诗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7.诗歌朗读与背诵:
-诗歌的正确朗读方法和技巧。
-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诗歌背诵对学习和鉴赏的帮助。
8.课堂讨论与互动:
-如何在小组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如何倾听他人的意见,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如何在讨论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学反思与总结在本次《从军行》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有收获也有反思。我发现,通过展示边塞风光图片和诗歌背景资料,学生们对边塞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堂导入环节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基础知识讲解环节,我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结构和艺术手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在诗歌案例分析环节,部分学生对于诗句的深层含义理解不够透彻,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读能力。此外,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我将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总结方面,本节课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方面都有所收获。他们不仅了解了边塞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还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从军行》的艺术特色。同时,通过课堂讨论与互动,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和建议:
1.在诗歌解读环节,增加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
2.加强课堂管理,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丰富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实物展示等手段,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4.课后加强辅导,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5.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课堂小结,当堂检测在《从军行》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深入了解了边塞诗的背景知识,分析了诗歌的结构和艺术特色,解读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互动,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接下来,我们将进行课堂小结和当堂检测,以巩固所学知识。
1.课堂小结:
-边塞诗的背景和特点:边塞诗起源于唐代,反映了边塞将士的生活和战事,具有豪放、奔放的风格。
-《从军行》的结构和艺术特色:诗歌采用起承转合的结构,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偶等,营造出雄浑壮阔的意境。
-诗人的情感和思想:《从军行》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将士的赞美之情,以及对战争带来的苦难的反思。
2.当堂检测:
-诗歌背景知识:请简要介绍边塞诗的起源和特点。
-诗歌结构分析:请分析《从军行》的结构特点,并举例说明。
-诗歌艺术特色:请举例说明《从军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境创造。
-诗意解读:请谈谈你对《从军行》中诗人情感和思想的看法。
在完成当堂检测后,教师将进行评讲,纠正学生的错误,并对他们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通过课堂小结和当堂检测,我们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巩固他们对《从军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内容逻辑关系-重点知识点:《从军行》的创作背景、唐代边塞诗的起源和特点。
-重点词:边塞诗、唐代、边塞将士、豪放、奔放。
-重点句:介绍《从军行》的创作背景,分析边塞诗的特点。
2.诗歌结构分析:
-重点知识点:《从军行》的起承转合结构、诗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重点词:起承转合、结构、逻辑关系。
-重点句:分析《从军行》的结构特点,举例说明起承转合的作用。
3.诗歌艺术特色:
-重点知识点:《从军行》中的修辞手法、用词特点和意境创造。
-重点词:修辞手法、用词、意境。
-重点句:举例说明《从军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境创造。
4.诗意解读:
-重点知识点:诗句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
-重点词:意象、象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一章酸碱盐综合复习(专题练习)-2024-2025学年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 第6课 现代技术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课件-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阅读第三单元知识点
- 工程通知回复单(建设单位)
- 婚姻案例分析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单元测评手册第4单元
-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英语试题2
- 专题922菱形(分层练习)(提升练)-2023-2024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专项突破讲与练(苏科版)
- 2018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古诗词和论述类文本阅读(12)含答案
- 大班安全教育教案《安全食品安全》
- 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暨教师资格笔试题库及答案(易错题)
- 国有企业监事会改革实施方案
- 2024华能海南昌江核电限公司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聘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鹰之重生》课件
- 医院保洁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整体搬迁服务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腐蚀与腐蚀控制原理
- (高清版)TDT 1042-2013 土地整治工程施工监理规范
- 湘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肉类食品配送服务配送服务方案
-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唐寅被贬(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