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_第1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_第2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_第3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_第4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现代社会背景下,人们之间的关系越发紧密,所有创新性的工作,也需要团队间的合作,合作成了现代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能力。人们若想在社会中立足,必须要具备合作的基本意识与技能。而语文科目也是学生学习生涯中不可或缺的,是学生将来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鉴于此,针对这种发展趋势,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让学生灵活运用合作学习模式,这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在“合作共赢”理念的引导下,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培养合作精神与能力,使学生的知识探究热情得到点燃。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意义语文是当前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科目,也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有力途径。合作学习模式是锻炼学生合作意识的主要手段,也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其主要是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堂教学中学生间的互动和动态走向,以学生的视角为切入点分析问题,把小组成绩当作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最终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借助各种渠道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顺应了“以生为本”的先进教学思想,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认知发展等,将能力不同的学生分到同一个组内。在划分小组后,明确合作的主题,及时对合作过程予以指导,实现对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育,让语文课堂大放异彩。[1]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竞争异常激烈。当今社会要求学生应具备社会认知、创造性思维等能力,学生应在教育中逐步提升自身的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而且当前的小学生具有较强的依赖性,独立人格较为匮乏。针对这类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合作意识的培养以小组、班级两个层面的集体为核心,而学生只有在小学时期适应了这类“小集体”,才能在将来适应社会这一“大集体”。合作学习模式为学生发表独特意见提供了机会,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沟通交流,将自我融合至集体中,有利于开展团体性的学习与实践活动。小组成员的互相交流、评价、总结,也使得成员间可以共同提高语文综合素质,在互帮互助中取长补短,一改以往知识学习浮于表面的问题,科学化训练自身的发散性思维,在自我获得荣誉感中增强学习的内部驱动力,发挥出自身的能动性。从教学角度分析,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合作学习还有利于活跃教学气氛。因为教师会尊重每位学生的想法,鼓励其勇于发言,能够让学生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中高效学习,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快乐,确保了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使教学效果得到改善。由此可见,合作学习不仅契合于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也让学生在合作之时相互磨合,提升合作的默契度,令学生看到团体合作的重要性,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未来发展夯实基础。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策略(一)创建合作小组,明确学生的分工和职责互助关系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但只靠学生自身的力量,难以建立多角度的互助关系。此时,教师便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分工与责任意识。这也是影响学生合作意识培养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组内成员相互理解了分工职责,拥有强烈的责任感,才能充分发挥出不同成员的自身才能,使合作学习达成预期的教学成效。为了增强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性,教师可以着手于创建科学的合作小组,要以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态度等学情为主导,划分标准中也要兼顾性格、兴趣爱好等,做到综合考虑,创设出较为均衡的合作小组,让学生明晰自己的分工,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组内找准自己的定位,为分工合作埋下伏笔。每组的人数要做到平均,以全班总人数为参考,以4至6人适宜。并通过设置小组长的形式,让其发挥组内的引领作用,对其他组员进行监督,在与组员进行配合的过程中,能够激发出合作学习的价值和积极作用,使小组内形成和谐的氛围。小组长自身也应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责任意识,让小组长根据组员的个性特征安排任务,使学习任务得到高效完成,进而带动组员增强合作意识。(二)自主与合作学习并存,做到共同探究大量、反复的教学会逐渐消磨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小组合作能够克服这一弊端。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之时,教师为每组分配任务后,学生只需要分别完成整体任务的一部分,再经由全体成员的统一汇总,对得到的答案进行整理和完善。这种方式不仅体现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要点,也使得学生领悟到了合作学习的意义,不但提升了教学实践的效率和质量,也让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了升华。[2]例如,在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四节的《两小儿辩日》中,本课要求学生可以根据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学习古人为认知自然、探索真理而大胆质疑、善于动脑的精神,以及孔子实事求是、谦虚严谨的求知态度,感悟学无止境的道理。本课文章通篇是文言文,也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最佳平台,因为和现代文不同,学生在阅读文章中会增加一个步骤——使用工具书翻译。以往学生单独进行这一环节会显得较为单调、乏味,但有了小组成员的陪伴,并在和组员的交流与沟通中,逐渐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还会在互动中完善翻译成果,在集体的努力下掌握通篇大意。在安排合作课题方面,教师需要牢牢把握文言文学习的特点,令课题具有“由浅入深”的特点,先以背景知识、生字发音、词语意思等基础层面为切入点,整理出文中的实词和虚词等,再精读文章,分析每一段的意思并提出细节性问题,最后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教师可事先安排课前合作探究课题,以孔子的人物知识为探究对象,要求每组学生列出若干条重要内容,其中包括生活的年代、人物评价、贡献、著作、小故事等。还可以“太阳”为主题,如要求学生观察太阳后整理出观察结果等。当小组成员各自收集好材料后,可在课上利用较少的时间进行最后的整理,再进行汇报分享给大家。若谈论太阳的观察特点,则需要每位小组成员以一两句话总结出自己的成果,展示自己对太阳的独特看法。其次,针对课上基础知识的研究方面,教师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使用信息辅助工具,将全面分析文章后得到的各种看似杂乱的信息,按部就班地进行规整,也便于在分享汇报时更有条理性,避免出现整理上的疏漏。之后在文章精读的环节中,教师要根据每一段的表述提出不同的问题,如第二段可安排“用现代汉语阐述两个孩子的看法是怎样的。”,第三段可安排“第一个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等。这类细节性问题,教师一定要把控好合作讨论的时间,每组的答案也要尽量简练、全面。最后,教师要对本课进行总结,尤其是每组的研究成果,还要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对内容予以补充等。或提出一个总结性问题,如“学了本课,大家有哪些启发?在今后学习道路上应该怎样做?”等。如果有剩余的教学时间,还能进行知识拓展迁移,带领学生共同讨论“太阳离地球到底是远还是近”这一话题。教师应做好一些准备,如在学生讨论后播放相关的天文、地理知识纪录片,在专家的解读中让学生的知识储备有所增加;或教师口述总结,配以画图的形式对知识予以说明。整个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具有浓厚的学术研讨氛围,学生在不同阶段,对同一文章的不同问题进行了合作探究,有效培养了合作意识。(三)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使教学有序开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是确保合作学习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更是保证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要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其合作意识,在维护好课堂秩序的同时,还不能过多干涉学生间的合作。做到尊重每位学生的真实想法,鼓励学生将自己对问题的见解大胆地表述出来,即使回答错误或不到位,教师也不可直接予以否定,而要以平等的姿态和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此外,教师也要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构建合理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以饱满的热情、平和的心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例如,在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中,本课题材是儿童诗歌,为读者介绍了在野外辨别方向的几种窍门。由于其朗朗上口的特点,可以引起学生对自然的兴致。要求学生通过流利地朗读诗歌,认识辨别方向的不同方法,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合作学习的任务安排可进行模块化处理,教师需安排具有同一特点的任务,在各做汇报后继续提出其他问题,以推动教学实践的进展。为此,在教学初期研究和整理基础知识阶段中,教师可在教学导入后,先让学生自由朗读,把握好诗歌中生字词的发音,以开火车的方式,让全体小组进行朗读,之后再安排借助字典等工具,让组员共同归纳出生字、生词。在这一过程中,每组的小组长要带动小组整体的运转,使学生互帮互助的气氛得到优化。可考虑借助思维导图的力量,将生字词作为基本关键词,用组词、联想词、近义词、反义词等方式,对其进行向下扩展,最终构成字词知识网络,帮助学生扫清基础知识障碍。模块式任务安排中,教师应控制好任务进行的时间,当学生做好基础工作后便可以进行汇报和其他提问。这首诗歌的重点在第二至第五小节,所以在精读中,要依照小节主要话题和意思布置任务,可以是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也可直接让学生找到每节中的要点,对知识点进行总结,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有利于使学生掌握和理解全文内容。安排的问题如,在第二节中可提出“为什么文中说‘太阳是忠实的向导’?”,第四节中可提出“大树是如何指点方向的?”等。当学习完最后一节,教师可让学生思考“怎样在大自然中找到天然的指南针?”,并安排每组学生共同绘制知识表格清单,用以对本文内容进行最后的总结。表格中的主要项目是“观察的事物”“时间”“辨别方法”三个条目,填写完成后可让本文的重点知识一清二楚。在最终的总结环节中,教师可安排“读后感”任务,每组学生派出一位代表表达组员的综合意见,除了谈论学到了哪些知识以外,也可让学生分享其他辨别方向的方法。本课教学加强了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得以在良好的氛围中开展合作学习,使学生意识到了合作的意义。(四)建立合作评价机制,辅助教学的反思教学评价不但有助于教师对教学的查缺补漏,及时弥补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不足,也是对教学效果的一种保障。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之时,教师应关注评价机制的确立,以鼓励式评价作为中心思想,通过对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使合作学习更具动能。教学评价应贯穿于合作学习的全过程,兼顾后进生和优等生,对各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教师在观察时,除了要监督和指导小组学习情况,也要做到对各组进行形成性评价,使学习过程得到优化。每次课结束后,教师都应该对学习效果进行反思与总结,指导学生发现自身的缺点,令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除了基本的教师评价外,小组成员内部的自主评价、小组间的互相评价,以及家长评价等,都可引入到合作评价机制中,使得评价主体更加丰富,让评价体系更全面、更科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