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学原理知识点大全
教育学的概念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核心是引导、培育和规范
人的发展,解决培养什么人和怎样有效培养人的问题。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研究任务在于通过对教育现
象、教育问题的研究,揭示教育本质、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
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通过学习教育学,我们可以掌握教育的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提高从事教育工作的自觉性、创造性,增加对教育工作的兴趣,为培养
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做出贡献。
教育者
L含义
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
人都是教育者。自学校教育产生以后,教育者主要是指学校中的教师和
其他教育工作人员。
2.地位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领导者、设计者、引导者。
3作用
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及其蕴含的社会
意义,促进受教育者个性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使之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从而保障社会的延续和发展。因而离开了教育者及其有目的的活动,也
就不存在教育。
受教育者
1含义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
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教育中的成人学生。
2.地位
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
3作用
教育活动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活动,受教育者也是构成教育
活动的基本要素,缺少这一要素,就无法构成教育活动。如果没有受教
育者的积极参加,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育活动将只是教育者的独舞,
不会有好的效果。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受教育者个性素质的发展,均
依赖于受教育者的自我建构和自我努力。
教育中介系统
教育中介系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与互动的纽带,是开展教育活动
的内容和方式。它主要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活动方式两个方面。
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也是受教育者学习活
动的对象。它是根据教育目的,经过挑选和加工的、最有教育价值和适
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水平的科学文化知识的结晶。它体现在课程、教科
书、教学参考书和其他形式的信息载体中。此外,教育者自身所拥有的
知识、经验、思想品质和工作作风以及师生互动交流所涉及的各种经验、
见闻也是影响受教育者学习的重要内容。
教育活动方式
教育活动方式是指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学习教育内容所选用的交互活
动方式。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育内容是师生传承的
精神客体,要使三者形成一个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教育活动,必须选用并
通过一定的中介——教育活动方式才能实现。教育活动方式涉及教育
基本要素的组合与教育工具和手段的应用,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教育活动方式是教育活动本身。
广义的教育
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能响人的思想道德、增强人的体质的
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有教育者教
导的或是自我教育的,都是教育。
它包括人们在家庭中、学校里、亲友间、社会上所受到的各种有目的的
影响,活动主体对所受到的影响自觉做出的认识、选择、对策、自我教
育及自我建构。
狭义的教育
狭义的教育是指有专门组织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包括全日制学校
教育、半日制和业余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网络教
育等。
狭义的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
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地学习,促使
他们提高素质、健全人格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
定社会需要和发展的人。
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一种狭义的教育,学校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和制度组织起来的
促进学生发展的特殊环境。一般来说,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
育和高等教育。
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教育者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
展的规律,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
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适应
一定社会需要的人。
人的发展的含义
(一)人的发展的两种释义
•一种是把它与物种发展史联系起来,将它看成是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及
其进化的过程,即人类的发展或进化。
•另一种更为通常的解释是把它与个体发展联系起来,将它看成是人类
个体的成长变化过程。在教育学中主要讨论个体发展问题。
(二)个体发展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个体发展是指个人从胚胎到死亡的变化过程,其发展持续人的
一生。
•狭义的个体发展则是指个人从出生到成人的变化过程,主要是指儿童
的发展。儿童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儿童的成人过程。
(三)人的发展是整体性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方面
•生理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体质的增强,神经、运动、生殖等
系统生理功能的逐步完善。
・心理发展,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等认知的发展,需要、兴趣、
情感等意向的形成,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的完善。
•社会发展,包括社会经验和文化知识的掌握,社会关系和行为规范的
习得,成长为具有社会意识、人生态度和实践能力的现实的社会个体,
能够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四)人的发展的特点及规律
人的发展的特点是未完成性和能动性,并呈现出自身的一些规律,如
顺序性、阶段性、差异性、和不平衡性。
遗传素质的定义
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
感官、神经系统的特点及本能、天赋倾向等。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
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
环境的含义
环境是指个体生存于其中并影响个体发展的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和精神文明。其中,对人的发展起主要影响的是社会环境,包
括所处的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经济生活、文化生活、风俗习惯以及家庭、
邻里、朋友、学校、娱乐场所等。一个人的身心能否得到发展和发展到
什么程度,都与他的社会环境分不开。
个体的能动性的含义
个体的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和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并通过人的活动表现
出来的。其主要表现在对周围环境的事物能自觉地做出抉择,控制自己
的行为;还表现在能为自身的发展预定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自觉地进
行奋斗,这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人发展的高度体现。
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是指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促进
人的社会化,引导人的社会实践,不仅使人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且能
够推动社会的改革与发展。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
领域,例如,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包括教育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
化功能、生态功能。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含义
1、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通过教育的培养、筛选和提高,
能够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科层组织之间转换、调
整和变动,以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展现其智慧才能,实现其人生价值。
2、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按其流向可分为横向流动功能和纵向流动功
能。
3、教育的社会横向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因受教育和训练,能够在社
会区域、职业岗位与社会组织中做水平的流动,即可以根据社会需要,
结合个人的意愿与可能条件更换其工作地点、单位等,改变其环境而不
提升其社会阶层或科层结构中的地位。
4.教育的社会纵向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因受教育的培养与筛选,能够
在社会阶层、科层结构中做纵向的提升,包括职称晋升、职务升迁、薪
酬提级,提高其社会层级地位与作用。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作为社会一个子系统的教育,它对社会的能动作
用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性,它的发展也有其连续性和继承性。教育的
相对独立性与教育的社会功能是具有内在联系的。可以说,教育的社会
功能是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依据和主要表现。
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
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努力方
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从内涵上看,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存在于
人的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由国家
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等方面
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是在国家教育总目的的指导下,由各级各类学校的
培养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课程与教学目标所构成的教育目
标系统,共四个层次构成,并且有上下位次之分,依次为:教育目的>培
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
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做出选择时所持有的一种倾向。在教育目的价
值取向上,争论最多、影响最大、最具根本性的问题,是教育活动究竟
是应注重满足人的个性发展需要,还是应注重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这构
成了教育目的选择上的两种典型的价值取向,即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
论。
个人本位论
1、代表人物
卢梭、裴斯泰洛齐、康德、马斯洛、萨特。个人本位论者认为,教育
目的应该根据人的本性、本能的需要来决定,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人的
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社会的要求足无关紧要的。
2、主要观点
(1)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制定的,而不是根据社会的需要
制定的。教育的真谛在于使个人的发展的潜在可能与倾向得到完许的发
展,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目的。
(2)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价值只有在有助于个人发展时才有
价值,否则,单纯地关注社会价值的实现就会压抑和排斥个人价值。
(3)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潜在本能,教育的基本职能就在于使这种潜能
得到发展。如果按照社会的要求去要求个人,就会阻碍个人潜能的健
全发展。
3、基本评价
优点:个人本位论的价值取向重视教育的个人价值,强调教育目的从个
人出发,满足个人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特别是在文艺复兴以后
的历史条件下,它对于打破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对人的束缚、倡导人的
自由和个性解放、提升人的价值和地位、使教育回归到人间等方面具有
深远的历史意义。
缺点:激进的个人本位论者离开社会来思考人的发展,无视个人发展的
社会需要和社会条件,其至把满足个人需要和满足社会需要对立起来,
把教育的个人目的和社会目的看成是不可调和的,只强调满足个人的需
要与谋求个性的发展,而一味贬低和反对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则是片
面的、错误的、不可取的。这极易导致唯自由论和个人主义倾向。
社会本位论
1.代表人物
凯兴斯泰纳,涂尔干、纳托普、孔德。社会本位论也称国家本位论,社
会本位论者认为教育的一切活动都要服从于社会的需要,教育的根本目
的是由社会发展的需要所决定的,至于人的潜能与个性的需要是无关紧
要的。
2.主要观点
(1)教育目的不应从人的本位出发,而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根据社
会需要来确定。
(2)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人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
(3)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
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
(4)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与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
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
3.基本评价
优点: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强调教育目的从社会
出发,满足社会的需要,特别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生产高度社会化的时代,
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缺点:仅仅把人看作工具,而不是同时也看作目的,只是站在社会的立
场看教育,完全抹杀了教育在发展和完善个人上的作用,并以此来排斥
教育在满足个人发展与完善方面的需要,是不正确的、片面的、必须避
免的。
总结:对待两种理论的正确态度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
发展思想为指导,认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两个方面。作
为一种培养人的教育,既要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又要满足个人发展需要,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二者是对立统一地辩证地向前发展的。
全面发展教育
全面发展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的政治经济需要和人的身心发展规
律和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实施的旨在促进人的
素质结构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系统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由德、智、
体、美、综合实践活动等部分组成。
美育
含义:美育即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
地位: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在净化学生心灵,激发学生热爱和追求美好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
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
含义: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社会实际,
让学生自主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文艺创作学习、社区
服务、社会实践、劳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活动,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
验、提高综合应用知识于实践的能力的教育。
地位:综合实践活动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帮助学生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提高综合应用知识于实践的能
力的教育,提升自我设计和自我反思的能力,具有践行、力行、笃行的
素质。
教育制度的含义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体系及其组织运行的
规则。
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包括
教育的各种施教机构与组织,还包括教育的各种管理机构与组织。二是
教育机构与组织赖以存在和运行的规则,如各种相关的教育法律、规则、
条例等。
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1)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系
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
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校教育制度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
(2)学制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即学校的类型、学校的级别、学
校的结构。
学校的类型,即学校实施哪种性质的教育。学校的级别是指学校的层次
水平,即学校在学制系统中所处的阶段以及在同类性质的学校中所处的
地位。学校的结构决定了学校的类别,反映了学校之间的交叉、衔接、
比例等种种关系。
课程
课程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特定的知识经验和预期的学习活动方式构成
的一种动态的教育存在。
从育人目标的角度看,它是一种培养人的蓝图;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看,
它是一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连接学生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
引导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知识体系及其获取的路径。
课程方案
•课程方案是指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
置的文件。
・我国的普通小学和中学的课程方案,是在国家的教育目的与方针的指
导下,为实现各级基础教育的目标,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课
程设置、顺序、学时分配以及课程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性文件。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指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
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课程的性质与价值、目标与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
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是按教学科目编制的,反映某一门学科的性质、特点、任务、
内容及其实施的特殊方法论要求。
教科书
•也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教学规范用书。它是用准确的语
言和鲜明的图表,明晰而系统地按教学科目分别编写的教学规范知识。
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是教师进行教学
的主要依据。
・教科书一般由目录、课文、习题、实验、图表、注释、附录等部分构
成。
•注意:教科书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毕竟
只是课程资源的一种,我们在编好和用好教科书的基础上,还应开发和
利用其他丰富多彩、生动具体的课程资源,以充实课程的内容和提高教
学质量。例如,各类指导书和补充读物;工具书、挂图、图表、和其他
教学辅助用具,教学程序软件;幻灯片、电影片、音像磁带等。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以一定的课程观为指导制定课程标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预设学习活动方式的活动,是对课程目标、教育经验和预设学习活动方
式的具体化过程。
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
育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在教师有计划地组织与引导下,能动地学
习、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自身的智能与体力,养成良好
的品行与美感,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简言之,教学是在教师引导
下学生能动地学习知识以获得个性发展的活动。
教学过程的定义
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能动地进行认识活动、自觉
调节自己的兴趣和情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以促进学
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为学生奠定科学世界观基础的活动
过程。
教学原则的定义
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既指导教师的教,也指
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主要有,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
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发展性
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
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与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
动的方法。
其主要特性是:(1)目的性。教学方法产生于教学目的的需要,是为
目的、任务服务并受其制约的。(2)双边性。教学方法始终是组织教
师与学生为传承知识、技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综合实践活动
能力全面发展,而共同进行的教与学双边互动的活动。这是教学方法独
有的重要特点。
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配合某种教学方法而采用的器具、资料
与设施。随着科当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经历了口头语言、文字和书籍、
印刷教材、电子视听设备和多媒体网级技术五个使用阶段。运用各种教
学手段能使教学联系实际,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指导性的简约理念和可仿
做的标准样式。它具有为完成某一任务而活动的方法特性,也属于方法
范畴,但教学模式又不同于单一因素的某种方法,是在一定理念指导下
的多种方法的特定组合。
所以,它既有简约的理念特征,又有可照着做的实践特性,是理论与实
际相结合的结晶。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起着单一的教学方法所难以起到的
具体而明确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为达成教学的目的与任务,组织与调控教学活动而进行的
谋划。教学策略具有目的性、个人的主观性、能动性、选择性以及调控
性。
教学策略的提出与思考,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之前对教学任务、内容及其
完成的主客观条件做全面、总体的思考与决策,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
作用和提高教学质量。实施所采取的教学策略还有许多具体的工作要做,
包括充实、调整教学内容,组织安排具体的途径、方法、顺序,开展多
样化的活动等。
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
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教学组织形式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
对所培养人才要求的提高也会不断地改进和发展。今天,我国学校的教
学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
(1)班级授课制的定义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
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
班学生集体上课,分别学习所设置的各门课程,在班级授课制中,同一
个班的每个学生的学习内容与进度必须一致,开设的各门课程,特别是
在高年级,通常由不同专业的教师分别担任。
分组教学
定义
分组教学制是指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
行教学。
1.它的类型主要有能力分组和作业分组
能力分组是根据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来分组教学,各组课程相同,学习
年限则各不相同。作业分组,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意愿来分组教学,各
组学习年限相同,课程则各有不同。
2.分组教学还分为内部分组与外部分组两种形式
内部分组是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前提下,根据学生能力或学习成绩发
展变化情况来分组教学;外部分组则打破传统的年龄编班,按学生的能
力或学习成绩的差别来分组教学。
(二)评价
优点:比班级上课更切合学生不同班组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
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缺点:很难科学地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与教育公平的要求相左;往
往会使快班的学生骄傲,慢班的学生积极性下降。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它以参与教学活
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和时间等因
素的有机组合的过程和结果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的评
价。
教学评价是实现教学目的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是为了解、诊断、评定、
调整与促进教学服务的。它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对教师教学质
量的评价以及对课程本身的评价。
诊断性评价
又称准备性评价,是在学期教学开始或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有的
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的评价。其目的是为了弄清学生现有知识和能力发
展情况、优点与不足之处,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例如,各种摸底考试。
形成性评价
又称过程性评价,是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所做
的比较经常而及时的测评。其目的不注重于成绩的评定,而是使师与生
都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更好地改进教与学,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提高。例如,对学生的提问、作业批改等。
相对性评价
它是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成绩进行的评定,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
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优劣,
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也称:常模参照性评价。
德育的概念
德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
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受教育
者身上培养所期望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等,促
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
育和法律教育。
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即学校德育是指根据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的道
德要求和个体的品德心理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受教
育者身上培养所期望的道德素质,使他们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丰富的
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热切的道德观念和较高的道德实践能力,
不断提升他们的道德境界的教育过程。简言之,德育是培养学生思想品
德的教育。
德育过程的定义
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
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个人品德的过程。
德育过程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教师教导下学生思想道德的自主建构的
过程,是知、情、意、行整体和谐发展的过程,是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不
断提高的过程。
德育原则的定义
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它以个体品德发
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要求为依据,概括了德育实践的宝贵经验,反映了德
育过程的规律性。德育原则对组织与开展德育、提高德育实效具有指导
意义。
现阶段我国学校的德育原则主要有: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原则,疏导原则,
长善救失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在集
体中进行教育原则,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等。
非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是学生自发形成或组织起来的群体。它包括因兴趣爱好相同,
感情融洽,或是邻居、亲友、同学等关系以及因其他需要而形成的学生
群体。
非正式群体是有活力的,是学生进行学习、娱乐、生活和交往所必需的,
可以弥补正式群体活动之不足。不过非正式群体没有正式的组织机构和
长远的活动计划,其成员也不稳定,易受外部条件和内部人际关系变化
的影响,有盲目、消极的一面。但是只要班主任真诚帮助他们,耐心细
致地做工作,就可能缩小其不良影响,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教师个体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化(教师个体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理想到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
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
它包含双层意义:既指教师个体通过职前培养,从一名新手逐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活动场地租赁安全管理与责任合同一
- 新版财务专员2024年劳动协议样本版
- 2024年版物流司机用工合同范例一
- 新能源乘用车租赁协议(2024版)版
- 区域2024年产品销售代理协议版
- 建设工程合同补充合同2024年范本
- 企业培训与人才发展合作合同2024版
- 幼儿园中班安全活动《我们不玩火》教案
- 2024年标准买卖协议中知识产权条款解析
- 工业场地租赁协议:2024版格式样本
- pep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4-my-home-B-lets-talk-优质课件
- 预防诺如病毒教案
- 如何做好船舶成本管理
- 超市财务部流程
- 小儿腹泻 课件
- 《新时代劳动教育》-02新时代劳动价值观课件
- 寝室矛盾情景剧剧本
- 第22课《梦回繁华》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7以内的加减法练习题一(100题)
- 老城历史核心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 《疾病与人类健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