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教师版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2024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教师版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2024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教师版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2024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教师版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2024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教师版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斗争的胜利一、基础巩固(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1.“在这场时间长达三个月震天动地的会战中,蒋介石以最精锐嫡系部队的惨烈战斗和牺牲换来西方国家对中国坚毅不屈抗战精神的敬重,也使得共产党以及各路军阀对蒋介石领导抗战真正产生信任;更重要的是,这场会战将日本‘三个月亡华’的狂言彻底粉碎。”这场会战是A.淞沪会战B.徐州会战C.太原会战D.武汉会战【答案】A【解析】由材料信息“这场会战将日本‘三个月亡华’的狂言彻底粉碎”可知,这场会战指的是淞沪会战,故A项正确;徐州会战由李宗仁指挥,不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故B项错误;太原会战是国共合作的典范,不符合“蒋介石以最精锐嫡系部队”,故C项错误;武汉会战发生于1938年6月至10月,不符合“长达三个月震天动地的会战”,故D项错误。2.某次战斗胜利后,蒋介石致电八路军参谋处表示庆贺:贵路军一战攻克xxx,毙敌遍野,俘虏甚多。忠勇之气,益寒敌胆。特电驰贺,续候捷音。这次胜利也被史学家称为华北战场上中国军队主动歼敌的第一场胜仗,打破了日军不行战胜的神话。这场“胜仗”是指A.淞沪会战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大捷D.武汉会战【答案】B【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华北战场上中国军队主动歼敌的第一场胜仗,打破了日军不行战胜的神话”是史学界对平型关大捷的历史定位,故B正确。淞沪会战最终失败,故A解除;台儿庄大捷和武汉会战都发生于1938年,故C、D解除。3.关于抗日许久战,国民党寄希望于英、美、法、苏各国。而中国共产党则认为“斗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这表明两党相识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A.许久抗战的理论基点B.中国抗战的基本性质C.抗战坚持的战略原则D.抗战进程的发展方向【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国民党把抗战的希望寄予于其他国家,中国共产党主见依靠民众,这体现了国共两党坚持不同的抗战路途,即许久抗战的理论基点不同,故A项正确;关于中国抗战的基本性质,两党的相识是相同的,故B项错误;对抗战坚持的战略原则,两者都认同抗日斗争是一场许久战,故C项错误;抗战进程的发展方向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4.抗战时期,虽然敌强我弱,但中国人民的抗敌意志昂扬,除军事抗拒之外,东部沿海工业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华北、华东各著名高校师生带着大量书籍和试验设备长途跋涉,迁到西南、西北大后方。这些壮举①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决心②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和精神基础③保存了重要科研力气,培育了一批卓有成就的人才④抗拒了日军深化国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和所学学问可知,①②③所述都符合史实和题意,故选A。依据所学学问可知,抗战时期的中国,国家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技术水平,都远远落后于日本,难以抗拒日军深化国土,抗战初期,丧师失地,④不符合史实,故解除B、C、D。5.1937年8月,毛泽东强调要“发挥红军的特长”,创建依据地,开展游击战,钳制与歼灭敌人。在此原则指导下,人民军队A.粉碎了第三次“围剿”B.变敌后为抗日的战场C.赢得长征的宏大胜利D.取得台儿庄战役大捷【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斗争中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抗战。从材料信息看,毛泽东认为,人民军队应发挥自己的特长,创建抗日依据地,开展游击战。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在此原则的指导下,人民军队变敌后为抗日的战场,故选B项。粉碎第三次“围剿”发生在1931年,故A项错误;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赢得了宏大胜利,故C项错误;台儿庄战役是由国民党组织的,与“人民军队”不符,故D项错误。6.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对一场战役作这样的报道:“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对上述战役理解正确的是A.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B.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C.取得抗战初期的最大胜利D.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整个华北地区……都成了战场……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可知,这场战役是1940年下半年发动的百团大战,它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故A项正确;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是1937年9月的平型关大捷,抗战初期的最大胜利是1938年春的台儿庄战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是在1937年9月,都不符合题意,均解除。7.(2017·全国卷I文综)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道:“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依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动身,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确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夫、地主、资本家,都是同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A.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B.适应了民族斗争新形势的须要C.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当开展D.壮大了抗拒国民党政府的力气【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可知,陕甘宁边区为抗日斗争时期的中共中心所在地和抗日依据地,再依据“应当依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动身”“现在则工人、农夫、地主、资本家,都是同等的有权利”可知,这一文件的颁布有利于团结全民族一切力气抗战,故B项正确;国民革命发生在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土地革命发生在1927—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都属于国内革命斗争时期而不是民族斗争时期,解除A、C两项;当时的首要任务是战胜全民族的共同敌人——日本侵略者,而不是抗拒国民党政府,解除D项。8.1943年1月,国民政府分别与英美签订协议,废除了英美等国通过不同等条约而攫取的一些治外法权。这主要基于A.中国是抗击日本侵略的主要力气B.国民政府的主动抗战C.美国在两极对峙局面中处于劣势D.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答案】A【解析】抗日斗争期间英美之所以要废除在中国的治外法权是为了调动中国的抗战主动性,因为中国是抗击日本侵略的主要力气,故A项正确;材料讲解并描述的是1943年英美等国废除治外法权,并未涉及国民政府主动抗战的作为,故B项错误;此时尚未出现两极对峙局面,故C项不符合材料的时间信息;当时中国综合国力还不够强大,故D项不符合史实。9.《从沉沦到荣光:抗日斗争全记录》在评价抗日斗争时说:“其次次中日斗争则是中国重新崛起和复兴的起点,是‘复兴的枢纽’。”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抗日斗争A.变更了中国的社会性质B.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C.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D.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C【解析】“复兴”须要进步力气的出现,通过抗日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气发展壮大,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故C项正确;抗日斗争没有变更中国的社会性质,故A项错误;B、D两项属于抗战胜利的意义,体现不出进步力气出现,解除。二、拓展提升(单选3个,每个5分;材料解析题2个,13题20分,14题20分)10.(2016课标I,30,4分)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扬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冲突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答案】D【解析】国民党禁止刊载不利于自身专制统治的名词,目的是维护其专制统治的局面,故D项符合题意;国民党的这种行为不利于缓和与其他党派的冲突,A项错误;国民党排斥“长征时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名词,说明国民党不承认其他社会力气,这不利于塑造战时政府形象,B项错误:材料不涉及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地位,不能反映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争夺抗战的领导权,C项错误。11.1940年8月26日,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致电朱德:“查顽寇接连增兵,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攻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该电文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事斗争A.增加了全国军民的抗战决心B.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敌C.协作了国民党徐州会战的进行D.打通了海外援华的物资通道【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致电朱德”“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攻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可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有力地支持了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抗战,故B项正确;A、D两项与材料无关,解除;徐州会战发生在1938年,解除C项。12.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把分散的力气慢慢统一起来,为着实现民族团结,建立联合政府,战胜日本侵略者和建设新中国而斗争。”这一论述A.奠定了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B.指出了将来国家建设的正确方向C.提出了“一国两制”宏大构想D.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答案】B【解析】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是为彻底战胜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作准备,指出了将来国家建设的正确方向,故B项符合题意;当时国共已实现合作,故解除A项;“一国两制”宏大构想是在20世纪80年头提出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故解除C项;1935年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故解除D项。13.(20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材料一1987年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纪念馆建成开馆,坐落于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馆正前方抗战广场中心耸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7块草坪,寓意七七事变爆发地和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斗争。——李泽伟《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纪念馆:牢记日军侵华历史》材料二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铭文(节选)(1)结合所学学问,指出史料一中“十四年抗日斗争”的历史依据(8分)。(2)史料二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的是什么(4分)?分别举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史实,以彰显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捐躯洒血,浩气干云”的气概(8分)。【答案】(1)依据: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我国东北,中国的抗日斗争由此起先;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倒戈书,抗战胜利。(8分)(2)“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国共两党其次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4分)史实:正面战场: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三次长沙会战等(4分,列举4个即得满分);敌后战场: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4分)。【解析】第(1)小题,依据,依据抗日斗争起先和胜利的相关史实作答即可。第(2)小题第一小问,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的是:国共两党其次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其次小问,史实,结合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史实作答即可。14.(20分)抗日斗争是一场宏大的正义斗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争取抗战胜利的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终的胜利。材料二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快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1943年11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探讨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材料三帝国之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运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残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1)结合所学学问,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6分)。(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学问,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缘由(6分)。(3)驳斥材料三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并依据上述材料分析中国抗日斗争胜利的主要缘由(8分)。【答案】(1)论证: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军。(6分)(2)缘由:英国请求中国支援;中国保卫滇缅公路(或保卫大西南)(6分)。(3)驳斥:日本发动斗争是为了争夺霸权,日本的对外斗争给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4分)。主要缘由: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4分)。【解析】第(1)小题,论证,材料一的观点是“全面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