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陕西_第1页
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陕西_第2页
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陕西_第3页
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陕西_第4页
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陕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

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征求意见稿)

前言

根据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再生骨料泵送混

凝土应用技术规程>编制立项的批复》(陕建标发[2018]9号)的要求,规程编制

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我省再生骨料混凝土应用的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先

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原材料

要求;5混凝土性能;6配合比设计;7混凝土生产与运输;8混凝土施工;9

质量验收和评定;条文说明。

本规程由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

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陕西省建筑

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西安市环城西路北段272号,邮政编码:710082;

邮箱:412917512@)。

本规程主编单位: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中建西部建设北方有限公司

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天石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建工集团混凝土有限公司

西安同成建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西安市市政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恒盛混凝土有限公司

陕西中诚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陕西龙凤石业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建工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机勘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陕西众科固废分离研究院

陕西宏基混凝土构件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长城建筑制品有限公司

1

1总则

1.0.1为贯彻执行国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技术经济政策,合理利用再生资

源,促进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的推广和应用,保证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节能降耗,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采用再生骨料配制的泵送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1.0.3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的设计、生产、施工和验收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

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

用再生骨料部分或全部取代天然骨料配制而成的泵送混凝土。

2.1.2再生骨料

由建筑固体废弃物中的混凝土、砂浆、石及砖瓦等加工而成的粒径大于75

μm的颗粒。

2.1.3再生粗骨料

颗粒粒径大于4.75mm的再生骨料。

2.1.4再生细骨料

颗粒粒径大于75μm,不大于4.75mm的再生骨料。

2.1.5微粉

再生骨料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粒径不大于75μm的颗粒。

2.1.6砖渣含量

再生粗骨料中烧结砖瓦碎块的质量占再生粗骨料总质量的百分比。

2.1.7再生粗骨料取代率

再生骨料混凝土中再生粗骨料用量占粗骨料总用量的质量百分比。

2.1.8净用水量

再生骨料混凝土拌合物中不包含再生骨料1h吸水量的用水量。

2.1.9附加用水量

再生骨料混凝土中用于补偿再生骨料1h吸水量的用水量。

2.1.10总用水量

再生骨料混凝土拌合物中净用水量和附加用水量的总和。

2.2符号

RC——再生骨料混凝土强度等级

Wz——再生粗骨料的砖渣含量

δg——再生粗骨料取代率

2

3基本规定

3.0.1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为RC40及以下。

3.0.2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宜用于Ⅰ类和Ⅱa类环境中,且不得用于预应力混凝土

结构。

3.0.3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不宜掺加再生细骨料和微粉。

3.0.4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中的砖渣含量不应大于10%。

3.0.5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应采用预拌混凝土,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拌混

凝土》GB/T14902的规定。

3.0.6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应根据结构所处环境和功能要求选用适当的水泥品

种、矿物掺合料和性能优良的外加剂。

3.0.7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陕西省地方标准《再生混凝土结构

技术规程》DBJ61/T88的规定。

3

4原材料要求

4.1胶凝材料

4.1.1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用水泥

1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

2通用硅酸盐水泥以外其它品种的水泥应符合相应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4.1.2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用掺合料

1粉煤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

的规定。

2粒化高炉矿渣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

炉矿渣粉》GB/T18046的规定。

3硅灰、钢渣粉、磷渣粉、石灰石粉和复合掺合料等掺合料应符合相应

的国家或行业标准。

4当采用其它掺合料时,应通过充分的试验验证,确定混凝土性能满足

工程应用要求后再使用。

4.2砂石骨料

4.2.1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用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设用砂》GB/T14684

或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人工砂混

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41的规定。

4.2.2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用石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设用卵石、碎石》

GB/T14685或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

的规定。

4.3再生粗骨料

4.3.1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

用再生粗骨料》GB/T25177的规定。

4.3.2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的选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再生骨

料应用技术规程》JGJ/T240的规定,且应符合以下规定:

1宜采用连续级配或多级配复合使用,最大粒径不宜大于31.5mm。

2再生粗骨料中砖渣含量不应大于10%。

4

4.3.3再生粗骨料中砖渣含量的检测方法见附录A。

4.3.4再生粗骨料的生产与管理应符合以下规定:

1再生粗骨料应由专业的企业生产。

2建筑固体废弃物中的废金属、废塑料、废竹木等杂物应予以去除。

3再生粗骨料应按不同等级、不同粒径分别进行运输和堆放,并应防止

混入泥土和其他可能改变其品质的杂质。

4.4外加剂

4.4.1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用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

GB8076的规定。

4.4.2膨胀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膨胀剂》GB23439的规定。

4.4.3其它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规定。

4.5拌合用水

4.5.1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拌合用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拌合物用水

标准》JGJ63的规定。

4.5.2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废水经处理后可掺入拌合水中,其掺用比例不宜超过

15%,也可以通过试验确定掺配比例。

5

5混凝土性能

5.1一般规定

5.1.1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按《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

准》GB/T50081有关规定确定。

5.1.2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宜划分为:RC15、RC20、RC25、RC30、RC35、

RC40。

5.2混凝土拌合物性能

5.2.1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拌合物入泵时的坍落度和扩展度可参照现行行业标

准《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有关泵送高度的规定确定,且宜符合表

5.2.1的规定。

表5.2.1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要求

项目坍落度(mm)扩展度(mm)倒提时间(s)

指标≥160≥400≤30

5.2.2拌合物坍落度和坍落扩展度的实测值与控制目标值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5.2.2的规定。

表5.2.2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拌合物质量要求

项目坍落度(mm)扩展度(mm)

控制目标值≥160<450≥450

允许偏差±30±30±50

5.2.3拌合物不应离析和泌水,10s时的相对压力泌水率S10不宜超过40%,凝

结时间应满足施工要求。

5.2.4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含气量宜符合表5.2.4的要求。

表5.2.4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含气量要求

环境类别无抗冻要求的一般环境条件

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mm)1926.531.5

混凝土含气量(%)≤5.5≤5.0

5.2.5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

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的有关规定。

6

5.3硬化混凝土性能

5.3.1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其他相关性能应通过试

验确定。在缺乏试验条件或技术资料时,设计取值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

构设计规范》GB50010、行业标准《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JGJ/T240和地方标

准《再生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BJ61/T88的规定执行。

5.3.2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

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的有关规定。

5.3.3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有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要求时,耐久性能设计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GB/T50476的规定。

5.3.4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的有关规定。

7

6配合比设计

6.1基本要求

6.1.1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配合比应按强度等级和耐久性指标进行设计,并应满

足配制强度及其它力学性能、拌合物性能、耐久性能和长期性能的要求。

6.1.2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并应参

照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规定执行。

6.1.3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用于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混凝土结构时,宜符

合表6.1.3的规定。

表6.1.3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基本要求

环境类别最低强度等级最大水胶比最大氯离子含量,%最大碱含量(kg/m³)

IRC250.550.20不限制

IIaRC300.500.153.0

6.2配合比设计

6.2.1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可采用质量法或体积法,再生粗骨料取

代率为30%及以上时,配合比设计宜采用体积法。

6.2.2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的配制强度应按下式确定:

fcu,o≥fcu,k+1.645Ơ;

式中:fcu,o——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的配制强度(MPa);

fcu,k——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即设计强度

等级值(MPa);

Ơ——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6.2.3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强度标准差Ơ的确定应根据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再生

骨料混凝土的统计资料确定,计算时,强度试件组数不小于25组。当无统计资

料时,强度标准差可按表6.2.3取值。

8

表6.2.3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取值单位:MPa

混凝土强度等级RC15、RC20RC25~RC35RC40

Ơ4.05.06.0

6.2.4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入泵时坍落度应根据泵送的高度选用,且不宜小于

160mm。试配时的坍落度应按下式计算:

Tt=Tp+△T

式中:Tt——试配时要求的坍落度值;

Tp——入泵时要求的坍落度值;

△T——试验测得在预计时间内的坍落度经时损失值。

6.2.5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砂率的选择应参照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

设计规程》JGJ55的规定执行。

6.2.6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的总用水量分为净用水量和附加用水量。

1净用水量的取值,可根据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和泵送施工性能要求,参照

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规定执行。

2附加用水量宜根据再生粗骨料实测的1h吸水量确定。

3再生粗骨料宜采用预湿处理工艺,预湿用水量宜根据再生粗骨料的实际

含水量和1h吸水量调整。再生粗骨料采用预湿处理时,可不考虑附加用水量。

6.2.7再生粗骨料的最大取代率(δg)应符合表6.2.5的规定。

表6.2.5再生粗骨料最大取代率(δg)单位:%

再生粗骨料分类C15C20、C25C30C35、C40

I类不限制不限制不限制不限制

II类不限制604530

III类不限制45---

6.2.8对耐久性有设计要求的再生粗骨料泵送混凝土应进行相关耐久性能试验验

证,且应符合设计要求。

6.2.9混凝土配合比应通过试配予以调整,配合比的调整可参考《普通混凝土配

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规定执行。

9

7混凝土生产与运输

7.1一般规定

7.1.1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的生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GB/T14902

和《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的规定。

7.1.2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的运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GB/T149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和《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的规

定。

7.2混凝土生产

7.2.1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原材料的贮存应符合以下规定:

1各原材料应有明显的标识;

2水泥应按生产厂家、品种及强度等级分别贮存,同时应防止受潮或污染;

3骨料的贮存应保证均匀性,不得大小颗粒分离,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骨

料应分仓贮存,避免混杂或污染;骨料的堆放场地必须为能排水的硬质地面,骨

料堆放仓位应能满足先进先出的原则;

4再生粗骨料的堆放场地宜具备进行预湿处理的工艺条件;

5矿物掺合料应按品种、级别分别贮存,严禁与水泥或其他粉状材料混杂;

6外加剂应按生产厂家、品种分别贮存,应具有防止其性能发生变化的措施。

7.2.2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所采用的搅拌机及计量设备应符合以下规定:

1搅拌机应采用固定式搅拌机,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搅拌机》

GB/T9142的规定;

2计量设备应进行检定或校准并符合使用要求,确保计量设备在检定或校准

的有效期内使用;

3计量设备应能连续计量不同配合比混凝土的各种原材料,并应具有实际计

量结果逐盘记录和贮存功能。

7.2.3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各种原材料的计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1各种原材料的计量均应按质量计;

2原材料的计量允许偏差不应超过表7.2.3规定的范围;

10

表7.2.3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原材料计量允许偏差(单位:%)

序号原材料品种水泥骨料水外加剂掺合料

1每盘计量允许偏差±2±3±2±2±2

2累积计量允许偏差±1±2±1±1±1

备注:累计计量偏差是指每一运输车中每盘混凝土的各原材料总和的偏差。

7.2.4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的生产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

管理技术规程》JGJ/T328的规定,且应符合以下规定:

1应采用符合7.2.2规定的搅拌机进行搅拌,并应严格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

的规定使用;

2混凝土的搅拌最短时间应符合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并且每盘搅拌时间

(从全部材料投完算起)不得低于45s。

3同一盘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坍落扩展度两次测值的差值不应大于表7.2.4的

规定。

表7.2.4拌合物坍落度和扩展度的允许偏差

项目控制目标值(mm)允许偏差(mm)

坍落度≥16030

坍落扩展度≥40030

4当掺用引气剂、膨胀剂和粉状外加剂及其它特殊材料时,应适当延长搅拌

时间。

5再生粗骨料的含水率、吸水率及其堆积密度的测定原则上宜为:

(1)在批量拌制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前进行;

(2)在批量生产过程中抽查;

(3)当再生粗骨料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时或发现拌合物坍落度或流动性异常

时进行;

(4)对预湿处理的再生粗骨料,可不测其吸水率,但应测定湿堆积密度。

6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骨料的含水率,并根据测定结果

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

7再生粗骨料采用预湿处理工艺时,宜根据进场材料的实际含水量和1h吸

11

水量调整预湿用水量,再生粗骨料的预湿处理可采用喷淋的方式进行。

8冬期施工期间,再生粗骨料不宜进行预湿处理,并宜降低再生粗骨料的

取代率。

7.3混凝土运输

7.3.1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所用运输车应符合以下规定:

1混凝土拌合物运输车应符合标准《混凝土搅拌运输车》(JG/T5094)的规定;

2混凝土拌合物运输车在运送时应能保持拌合物均匀性,不应产生分层离析

现象。

7.3.2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的运输应符合以下条件:

1运输车在装料前应将筒内的积水排尽;

2严禁向运输车内的混凝土随意加水;

3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运输时间系指由搅拌机卸入运输车内开始至该运输

车开始卸料为止,并宜在一小时内卸料。如需延长运送时间,则应采取相应的技

术措施,并应通过试验验证;

4拌合物在运输中应采取措施减少坍落度损失,当拌合物坍落度损失较大

时,可采取在卸料前掺入适量减水剂进行二次搅拌的措施,以满足泵送施工要求,

严禁二次加水。

12

8混凝土施工

8.1一般规定

8.1.1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和行业标准《混凝土泵送施工技

术规程》JGJ/T10的规定,并应满足国家和地方有关绿色施工的要求。

8.1.2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施工前应制定施工方案,针对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特

点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做好施工记录。

8.1.3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雨期、高温和冬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雨季和降雨期间应按雨期施工要求采取措施,严禁在下雨而无防护措施下

进行施工;

2当日平均气温达到30℃及以上时,应按高温施工要求采取措施;

3根据当地气象资料,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日稳定低于5℃时,应采取

冬期施工措施。

8.2混凝土泵送施工

8.2.1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泵送高度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

程》JGJ/T10和地方标准《再生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BJ61/T88的规定执行。

8.2.2同层同强度等级的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宜使用同一批再生粗骨料,且应采

用同一掺量。

8.3混凝土浇筑、振捣

8.3.1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入泵前,应检测混凝土坍落度、坍落扩展度、倒提时

间等技术指标,确保拌合物工作性能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8.3.2振捣时间按拌合物稠度和振捣部位等不同情况,宜控制在10s~30s内,当

混凝土拌合物表面出现泛浆,基本无气泡溢出,可视为振实,应避免过振。

8.4混凝土养护

8.4.1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保湿养护。

8.4.2生产和施工单位应根据结构、构件情况、环境条件、原材料情况以及对混

凝土性能的要求等,制定施工养护措施,并应严格执行。

13

8.4.3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应少于7d;

2采用缓凝型外加剂、大掺量矿物掺合料配制的混凝土,不应少于14d;

3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时间应根据施工方案确定。

14

9质量检验和评定

9.1质量检验

9.1.1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验收、拌合物验收、强度验收和工程质

量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

规定,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1原材料质量验收时,再生粗骨料的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再生骨料应

用技术规程》JGJ/T240的规定,且应提供再生粗骨料砖渣含量检验报告,并应

符合本规程的规定。

2拌合物验收时,应提供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入泵前的坍落度、坍落扩展度

和倒提时间的检测结果,并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

3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强度检验试件的留置方法和数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预拌混凝土》GB/T14902的规定。

9.1.2有耐久性设计要求的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应检验设计要求的耐久性项目,

耐久性检验试件的留置方法和数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

标准》JGJ/T193的规定。

9.2检验评定

9.2.1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

评定标准》GB/T50107的规定执行。

9.2.2有耐久性设计要求时,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耐久性的检验评定应按现行国

家标准《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193的规定执行。

9.2.3当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按9.2.1检验评定为强度不合格时,可采用非破损或

局部破损的检测方法,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检测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

并以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作为强度检验评定的处理依据。

15

附录A再生粗骨料中砖渣含量的检测方法

A.0.1本检测方法适用于检测再生粗骨料中的砖渣含量。

A.0.2检测用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量程2kg的电子天平1台,感量1g;

2量程20kg的电子天平1台,感量5g。

A.0.3样品的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再生粗骨料的取样应按国家标准GB/T14685或行业标准JGJ52中规定的

方法执行。

2将试样风干至表面干燥后进行缩分,并按表A.0.3规定的数量制备大致

相等的三份试样样品备用。

表A.0.2砖渣含量试验所需试样质量

最大粒径(mm)9.516.019.026.531.537.5

最少试样量(kg)2.02.06.06.010.010.0

A.0.4砖渣含量的检测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取待检再生粗骨料试样样品一份,称取其质量(m0),精确至5g。

2用人工分选的方法选出样品中烧结砖瓦碎块,称取其总质量(m1),精

确至1g。

3按下式计算再生粗骨料中的砖渣含量(Wz),精确至0.1%:

Wz=m0/m1×100%

式中Wz——砖渣含量(%);

m1——试样样品中的砖渣总质量(g);

m0——试样总质量(g)。

A.0.4再生粗骨料中的砖渣含量取三次试验结果的最大值,精确至0.1%。

16

本规程用词说明

1为了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

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

“应按……执行”。

17

引用标准目录

1《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

2《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

3《混凝土外加剂》GB8076

4《建设用砂》GB/T14684

5《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5

6《预拌混凝土》GB/T14902

7《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

8《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钢渣粉》GB/T20491

9《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GB/T25177

10《用水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电炉磷渣粉》GB/T26751

11《砂浆和混凝土中用硅灰》GB/T27690

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13《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

14《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

15《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

16《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

17《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

1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19《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

2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

21《矿物掺合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1003

22《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10

23《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

24《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

25《混凝土拌合物用水标准》JGJ63

26《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193

27《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21

18

28《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JGJ/T240

29《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41

30《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JGJ/T328

31《混凝土用复合掺合料》JG/T486

32《石灰石粉在混凝土中应用技术规程》JGJ/T318

19

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

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DBJ***—201*

条文说明

20

制定说明

《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在制定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而

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我省再生骨料混凝土应用的实践经验,同时参考国内

先进技术标准,通过实验室和工程现场试验取得了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应用的相

关技术参数。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生产、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程时

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编制组按章、节、条的顺序编制了本规程的条文说

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

本说明不具备与规程征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程规定

的参考。

21

1总则

1.0.1~1.0.3根据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的发展状况和我省的实际生产和施工经验,

制定本规程,以便推广应用。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生产、施工和

验收应执行本规程的规定,生产和施工时的技术、安全、劳动保护、防火、环保

等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再生骨料部分或全部取代天然骨料配制的混凝土称为再生骨料混凝土。本

规程中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主要指采用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粗骨料部分或全部

取代天然粗骨料配制而成用于泵送施工的混凝土。

2.1.2~2.1.5建筑固体废弃物是指由建(构)筑物拆除、道路翻修、工程施工或其

他情况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是人们在从事拆迁、建设、装修、修缮等建筑业的

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渣土、废混凝土、废砖石及其他废弃物的统称。

建筑固体废弃物按产生来源分类,可分为工程渣土、装修固体废弃物、拆迁

固体废弃物、工程泥浆等;按组成成分分类,可分为渣土、混凝土渣、碎石渣、

砖渣、废砂浆、泥浆、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废竹木等。本规程所指再生骨

料是由建筑固体废弃物中的混凝土、砂浆、石及砖瓦等加工而成的颗粒,建筑固

体废弃物在加工生产再生骨料过程中应经过预处理,剔除其中废塑料、废金属、

废竹木等成分。

参照GB/T14684、GB/T14685、GB/T25177、GB/T25176以及JGJ/T240等标

准规范的规定,按照颗粒粒径的大小对再生骨料进行了分类。

2.1.6定义了再生粗骨料中的砖渣含量。

2.1.8~2.10再生骨料吸水率试验表明,再生骨料的24h吸水率明显大于天然骨料

的吸水率,且再生骨料吸水率随吸水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的幅度变小,试验数据显

示,再生骨料1h吸水率约为24h饱水吸水率的80%~90%,在使用再生粗骨料时,

往往需要进行预湿处理,为充分利用再生骨料,同时降低使用成本,特规定再生

骨料的吸水量为1h吸水量。对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的用水量进行了分类定义。

22

3基本规定

3.0.1~3.0.2由于对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尚处于初始阶段,因此,

本规程规定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的最大强度等级为RC40,且不得用于预应力混

凝土结构,同时规定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宜用于Ⅰ类和Ⅱa类环境中。再生骨料

泵送混凝土用于除Ⅰ类和Ⅱa类以外的环境时,应进行相对应的耐久性试验验证。

后期将继续进行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的耐久性试验研究,待数据充分时再考虑在

更多的环境类别中应用。

3.0.3由于再生细骨料和微粉中的砖瓦等烧结制品微粉的含量较高,吸水率相对

再生粗骨料要大得多,对混凝土泵送施工性能影响也更大,相关的经验和试验研

究的数据不足,因此规定在现阶段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不宜掺加再生细骨料或微

粉。

3.0.4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试验研究中,由于再生粗骨料含有砖渣等成分,吸水

率较大,对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和力学性能有较大影响,砖渣含量小于10%时,再

生粗骨料的压碎指标和吸水率基本达到GB/T25177中II类指标要求;根据对再

生粗骨料持续检测的数据分析,目前再生骨料加工企业的分离技术,基本可以将

再生粗骨料中砖渣含量有效控制小于10%的范围之内。因此规定了再生粗骨料中

的砖渣含量限值不应大于10%。

3.0.5集中预拌生产混凝土可以大大提高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利于混凝土的推

广应用,因此规定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宜采用预拌生产。

3.0.6~3.0.7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的设计应依据结构所处的环境和功能要求,生产

应依据设计要求选择相应的原材料,并符合设计和生产相关规范的要求。

4原材料要求

4.1胶凝材料

4.1.1同普通混凝土一样,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应用的水泥品种主要还是普通

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和粉煤

灰硅酸盐水泥等。一般而言,适用于普通混凝土的水泥品种,同样也可适用

于再生骨料混凝土。

4.1.2掺合料在混凝土中使用已得到非常普遍的应用,常用的有粉煤灰、矿渣

23

粉、硅灰、沸石粉等,其中最常用的是粉煤灰和矿渣粉。试验表明,这些掺

合料同样适用于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

4.2砂石骨料

4.2.1~4.2.2根据GB/T14684、GB/T14685和JGJ52的规定,建设用砂可分为天

然砂和机制砂(或人工砂),建设用石可分为碎石和卵石。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

所用砂石骨料应选用符合相应标准的技术要求。

4.3再生粗骨料

4.3.1~4.3.2根据目前的建筑固体废弃物破碎生产工艺,再生粗骨料基本上能

达到GB/T25177中III类以上的指标要求,但再生粗骨料的品质质量稳定性

较差,在选用再生粗骨料时,应依据《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JGJ/T240中

规定的再生粗骨料适用范围进行选择。根据《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T10的规定,结合目前混凝土泵送施工的实际状况,规定再生骨料泵送混

凝土中再生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或采用多级配复合使用的方法,且最大粒

径不宜大于31.5mm;同时为降低再生粗骨料中砖渣的不利影响,对再生粗骨

料中的砖渣含量进行的限定。

4.3.3参照GB/T25177中杂物含量的检测方法给出了砖渣含量的检测方法。

4.3.4为提高再生粗骨料的质量,对再生骨料生产企业提出相应的生产、运输

和储存的要求。

4.4外加剂

4.4.1~4.4.3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选用外加剂时,应满足相应的外加剂技术要求。

4.5拌合用水

4.5.2根据预拌混凝土的施工要求,考虑环保和绿色功能,应积极探索混凝土生

产过程中的废水的二次应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应经沉淀或压滤处理,掺

入废水的拌合用水,水质也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规

定。

5混凝土性能

24

5.1一般规定

5.1.1参照《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再生骨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以立

方体标准试件标准养护28d抗压强度确定,抗压强度标准件尺寸为150mm×150mm

×150mm立方体,非标准件尺寸为100mm×100mm×100mm、200mm×200mm×200mm,

换算系数分别为0.95和1.05。

5.1.2由于客观原因,再生骨料较天然骨料吸水率、有害物质含量指标相对较高,

且结构疏松,自身强度较低,匀质性较差,为充分保证结构安全,建议现阶段再

生骨料泵送混凝土仅在RC40以下强度等级的工程中使用。

5.2混凝土拌合物性能

5.2.1混凝土设计和施工都会提出对坍落度、扩展度等拌合物性能的要求,由于

再生骨料表观密度较小、吸水率较大,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

拌合物性能波动较大,如果拌合物出了问题,则硬化混凝土质量无法保证。标准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中对不同入泵坍落度和扩展度混凝土适宜

的泵送高度做了规定,见下表:

最大泵送高度(mm)50100200400400以上

入泵坍落度(mm)100~140150~180190~220230~260--

入泵扩展度(mm)------450~590600~700

因此可以依据工程实际的泵送高度选择确定适宜的坍落度和扩展度。混凝土泵送

施工的实践经验表明,相对于坍落度和扩展度,倒提时间能更好的反映混凝土的

可泵性,据此,本规定对入泵时的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提出技术要求。

由于再生骨料吸水率较大,在混凝土泵送施工过程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根

据实际施工的需要,本规程适当提高了混凝土拌合物的入泵坍落度和扩展度的技

术指标。

5.2.2参照JGJ/T10的规定和施工经验,对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拌合物入泵时的

坍落度和扩展度提出允许的偏差范围,允许偏差是指可以接受的实测值与设计值

的差值。

5.2.3对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拌合物的离析泌水性能进行了规定,参照泵送混凝

土施工技术规范对相对压力泌水率提出技术要求。

5.2.4同普通混凝土相似,适当的引气,可显著提高其抗冻性能,也能改善拌合

25

物性能。然而,当混凝土中的含气量超过5%时,混凝土强度会受到比较明显的

影响,且混凝土强度离散性会增大。参照普通混凝土的要求,规定了再生骨料泵

送混凝土的含气量技术指标。

5.3硬化混凝土性能

5.3.1~5.3.4同普通混凝土一样,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应

满足设计要求,试验方法应符合相关现行标准的规定。在缺乏试验条件或技术资

料时,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现行行业标准《再

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JGJ/T240和《再生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BJ61/T88的相

关规定进行取值。

6配合比设计

6.1基本要求

6.1.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仅仅应满足配制强度的要求,还应满足施工性能和

耐久性性能的要求。

6.1.2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仍属于普通混凝土的系列范畴,因此再生骨料泵送

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设计应参照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的规定执行。

6.1.3由于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尚处于初始阶段,因此,本规

程规定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宜用于I类和IIa类环境中。后期继续进行再生骨

料泵送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待数据充分时再考虑在更多的环境类别中使用。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JGJ/T240

和《再生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BJ61/T88的相关规定,对再生骨料泵送混

凝土用于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混凝土结构时的耐久性提出相应的指标。

6.2配合比设计

6.2.1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宜配制基准配合比,在基准配合比的基础上用再生粗

骨料取代天然粗骨料。由于再生骨料的体积密度低于天然骨料,在取代率较大

时,如采用等质量取代法,砂率相应的有所降低,对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有较大

的影响;而采用体积取代法,砂率和浆骨比不发生变化,则可降低砂率变化对

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因此本规程规定再生粗骨料取代率30%及以上时,优先选

26

用体积取代法。

6.2.2~6.2.3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仍属于普通混凝土的系列范畴,配合比设计涉

及的配制强度和强度标准差取值应依据普通混凝土的规定执行,由于再生骨料

的来源较为复杂,再生骨料的品质不易得到有效保证,为降低对混凝土力学性

能的不良影响,因此本规程对RC40强度等级的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的标准差

取值做适当的提高。

6.2.4考虑到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存在一定程度的坍落度损失,应根据实际施工

状况和具体测定的坍落度经时损失,作为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试配时坍落度的选

择提供的计算依据。

6.2.6再生粗骨料具有较高的吸水率,对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但采

用预湿处理再生粗骨料时,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损失较小;尤其是针对大掺量

的再生骨料混凝土,预湿处理再生粗骨料,可有效减小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坍落

度损失。因此,规定对再生粗骨料宜进行预湿处理。采用预湿处理过的再生粗

骨料拌制混凝土,不再考虑附加用水量。

6.2.7根据国家标准《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GB/T25177和《再生骨料应用技术

规程》JGJ/T240的规定,再生粗骨料品质达到I类要求时,可全部取代天然粗

骨料,应用于强度等级C40及以下所有的混凝土中。针对目前建筑固体废弃物

的现状,本地区加工生产的再生骨料基本符合II类再生粗骨料的质量要求。大

量试验数据表明,采用II类再生粗骨料配制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强度等级越

高,掺加再生粗骨料对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和力学性能影响越大。强度等级为

C15时,掺加再生粗骨料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基本没有影响,还可因颗粒效应而

有效改善拌合物性能;强度等级不大于C25,再生粗骨料掺量不大于60%时,

通过调整外加剂掺量和用水量,可满足泵送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和力学性能要

求;强度等级为C30,再生粗骨料掺量不大于45%时,通过调整外加剂掺量和

用水量,可满足泵送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和力学性能要求;强度等级不大于

C40,再生粗骨料掺量不大于30%时,通过调整外加剂掺量和用水量,可满足

泵送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和力学性能要求。为实际工程安全起见,本规程规定

了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中再生粗骨料的最大掺量。

6.2.8当对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有设计要求时,应结合相关耐久性的

27

技术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和试验验证,验证结果符合设计要求时,方可使用。

7混凝土生产与运输

7.1一般规定

7.1.1~7.1.2结合再生粗骨料的特点,本规程对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的生产和运

输作出了进一步规定,但其总体要求仍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GB/T

149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和《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

中相应规定。

7.2混凝土生产

7.2.1为避免用户错误使用原材料,本规程规定对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用各种原

材料必须分仓并注明标识进行贮存,同时考虑到不同原材料的使用要求,并对

水泥、骨料、矿物掺合料、外加剂等贮存方法和条件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些规

定也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为了保证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的拌合物

性能质量,再生粗骨料配制混凝土前宜采用预湿处理。因此,骨料的堆放场地

宜配备便于均匀预湿处理的喷淋等设施且应为能排水的硬质地面。

7.2.2混凝土生产用搅拌机和计量设备对混凝土质量控制意义重大。因此,再生

骨料泵送混凝土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搅拌机》GB/T9142要求的固

定式搅拌机,同时混凝土生产厂家应高度重视计量设备的控制精度,定期对生

产过程中的计量设备进行校准。

7.2.3确保原材料的计量精度是保证混凝土性能的关键环节。为有效控制再生骨

料泵送混凝土的配制性能,对混凝土各种原材料的计量允许偏差提出要求。

7.2.4与传统预拌混凝土生产方式相比,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绿色生产更满足低

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工业废水和建筑固废可得到循环利用。混凝土

生产单位可改变传统预拌混凝土粗放型生产模式,采取防尘降噪等措施,显著

降低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因此,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是现代混凝土先进生

产技术的代表和未来发展方向。

充分的搅拌时间才能保证拌合物搅拌质量,搅拌时间的确定还要参考搅拌

机的具体性能及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同时为保证拌合物的匀质性,规定了每

盘混凝土的最少搅拌时间和同一盘混凝土坍落度和扩展度的允许偏差值。

28

再生粗骨料具有较高的吸水率,且其在拌制混凝土前是否预湿对混凝土拌

合物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试验证明,再生粗骨料采用预湿处理后配制泵送

混凝土时,其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经时损失较小且易控制,再生粗骨料预湿处

理可采用喷淋等便于均匀预湿的处理工艺,且宜根据进场材料的实际含水量和

1h吸水量来调整预湿用水量。

冬期施工时,预湿处理容易造成再生粗骨料的表面结冰,同时考虑到冬期

低温对混凝土养护的不利影响,因此建议冬期混凝土施工期间,再生粗骨料不

宜进行预湿处理并宜适当降低取代量,再生粗骨料取代量较小时,可不进行预

湿处理。

7.3混凝土运输

7.3.1~7.3.2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运输,总体上和普通混凝土的要求一样。目前,

我国再生骨料混凝土基本都是在生产条件较好的大中城市加以发展,因此,再

生骨料泵送混凝土的运输要求基本上采纳了现行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

GB/T14902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的规定。

8混凝土施工

8.1一般规定

8.1.1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的规定是混凝土施工的基

本要求,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施工时同样应遵照执行。绿色施工就是通过科学

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要

求混凝土施工时减少粉尘、噪音、污水等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减少施工过程中

的建筑垃圾排放。

8.1.2施工前应制定施工方案,安排好施工时间,计划好施工用料,对施工操作

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特别要强调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控制混凝土

的早期裂缝,后期加强养护。

8.1.3降雨期间一般应暂停施工,如果确有需要,应用防雨措施,防止雨水进入

混凝土内部。气温过高时混凝土水分挥发较快,易出现早期裂缝,应按照高温

施工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气温过低时应按照混凝土冬期施工的规定,

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施工质量。

29

8.2混凝土泵送施工

8.2.1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的泵送高度应根据工程实际要求,按现行地方标准《再

生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BJ61/T88的规定执行.

8.2.2为便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在实际施工中,对相同部位应采用相

同配合比的再生骨料混凝土。

8.3混凝土浇筑、振捣

8.3.1实践证明,坍落度、扩展度、倒提时间等工作性能指标能可以更好地反映

出混凝土的泵送施工性能,因此,规定在混凝土施工现场必须检测再生骨料混凝

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扩展度、倒提时间等技术指标,以便确保其拌合物性能满足

设计和施工要求。

8.3.2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振捣时间,防止因过振时浆体上浮,造成上层混凝土浆

体多,强度低;同时也要防止欠振时混凝土中的气泡排不出,影响混凝土的密实

度和耐久性。

8.4混凝土的养护

8.4.1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养护时,混凝土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实,并应保持膜内有

凝结水;采用养护剂养护时,应通过试验检验养护剂的保湿效果。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混凝土初凝前和终凝前宜分别对混凝土裸露表面进

行收面处理,处理后应立刻对混凝土表面覆盖严实。小雨以上的雨天不宜浇筑

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做好防雨措施,中雨以上的雨天不得新开再

生骨料泵送混凝土施工面。

8.4.2养护对于再生骨料混凝土尤为重要,可为胶凝材料水化反应以及较低的水

胶比混凝土硬化提供必要的水化条件,有效的养护方法可以保证浇筑后的再生骨

料混凝土强度正常发展。混凝土浇筑前应根据混凝土构件的特点、施工时的环境

气候条件、原材料情况等制定合理的养护措施,并应有实施过程的养护记录,供

存档备案。

8.4.3保持一定的养护时间可以使混凝土强度按期增长,尤其是保证混凝土表层

强度的增长;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前期强度增长较慢,因此应延长养护时间保证

混凝土后期强度的增长;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还应该考虑内部温度的控制,以减

少和防止结构有害裂缝的产生。

30

9质量检验和评定

9.1质量检验

9.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综合性强牵涉面大,国家标准《混凝土

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对混凝土的原材料、拌合物性能、力学

性能、耐久性及结构性能的验收都做了详细明确的规定,因此再生骨料泵送混凝

土的施工质量也必须按照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进行验收,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的验收试件的留置等应符合《预拌混

凝土》GB/T14902的相关要求。

由于再生粗骨料的来源复杂,质量不稳定,为确保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的质

量和正常施工,再生粗骨料质量验收除应满足GB/T25177的质量要求外,还应

提供砖渣含量检测报告,并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的拌合物验

收还应提供入泵前的拌合物坍落度、扩展度和倒提时间的检测结果,并符合本规

程的规定。

9.1.2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193对混凝土的耐久性

检验作出了明确规定,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的耐久性质量检验也应符合这些规

定。

9.2检验评定

9.2.3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不合格时,对现场结构构件的强度检测

方法做了规定,应严格按照有关国家现行规范和标准进行处理。

31

目次

1总则...............................................................................................................................................1

2术语和符号.....................................................................................................................................2

2.1术语.......................................................................................................................................2

2.2符号.......................................................................................................................................2

3基本规定.........................................................................................................................................3

4原材料要求.....................................................................................................................................4

4.1胶凝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