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课外文言文阅读(解析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江苏专用)_第1页
专题08:课外文言文阅读(解析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江苏专用)_第2页
专题08:课外文言文阅读(解析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江苏专用)_第3页
专题08:课外文言文阅读(解析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江苏专用)_第4页
专题08:课外文言文阅读(解析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江苏专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8课外文言文阅读(一)(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东洲中学期中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何岳轶事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其留金也。旦日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②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③;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注释]:①封识(zhì):封存的标记。②利:贪图。③暂犹可勉: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2.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其人感谢而去()

(2)又尝教书于宦官家()(3)其人欲分数金为谢()

(4)略不动心()(5)但微颔之()

(6)尔安敢轻吾射()(7)不蔓不枝()

(8)无丝竹之乱耳()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4.请各用四字词语概括文中写到的两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5.为什么作者认为何岳第二次的行为比第一次更难能可贵呢?【答案】1.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

2.离开,离去

曾经

作为

一点也不

点头

轻视

横生藤蔓

扰乱

3.(1)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2)(何岳)听说那官员的侄子,因为别的事来到南方,并不是来取箱子。

4.

路不拾遗(或:拾金不昧);

寄金不取

5.作者认为抵御长期的诱惑更难。畏斋生活困难,而那箱钱一直存在他身边,如果他意志不坚定,很可能找一些借口把钱先用了。【解析】1.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语句“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的句意是:(何岳)问(那人)银子的数目和封存标识,回答全都符合。“其银数与封识”是“问”的内容,“皆合”是问的结果。据此正确的句读是: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那人拜谢而走。去:离开,离去。(2)句意为:他又曾经在做官的人家中教书。尝:曾经。(3)句意为:那人想从中取出一部分钱作为酬谢。为:作为。(4)句意为:一点也不动心。略不:一点也不。(5)句意为:只是稍微点了点头。颔:点头。(6)句意为:你这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轻:轻视。(7)句意为:不横生藤蔓,不横生枝节。蔓:横生藤蔓。(8)句意为: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乱:扰乱。3.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1)句中的“上(长到)、入(映入)”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闻(听说)、以(因为)、也(表判断)”几个词是赋分点。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主要人物的活动加以概括。第1段叙写何岳捡到钱财并归还失主,可用“拾金不昧”来概括;第2段叙写何岳替宦官保存装钱的箱子,多年后让宦官的侄子带给宦官,可用“寄金不取”来作答。5.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句解析作答。本题可依据“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寄金数年,略不动心(秀才何岳,只是一个穷书生而已,捡到钱归还,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金钱寄放在他那数年却一点也不动心)”来概括作答。重点在于抵制“长期诱惑”更难。【点睛】参考译文:秀才何岳,自号畏斋,曾经在夜晚走路时捡到200余两白银,但是不敢和家人说起这件事,担心家人劝他留下这笔钱。第二天早晨,他携带着银子来到他捡到钱的地方,看到有一个人正在寻找,便上前问他,回答的数目与封存的标记都与他捡到的相符合,于是还给了他。那人想从中取出一部分钱作为酬谢,何岳说:“捡到钱而没有人知道,就可以算都是我的东西了,(我连这都不要),又怎么会贪图这些钱呢?”那人拜谢而走。他又曾经在做官的人家中教书,官吏有事要去京城,将一个箱子寄放在何岳那里,里面有金数百两,(官吏)说:“等到他日我回来再来取。”去了许多年,没有一点音信,(后来)听说官吏的侄子为了他的事情南下,但并非取箱子。(何岳)得以托官吏的侄子把箱子带回官吏那儿。秀才何岳,只是一个穷书生而已,捡到钱归还,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金钱寄放在他那数年却一点也不动心,凭着一点就可以看出他远过于常人。(二)(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六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探寻名人功绩,完成下面小题。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范晔《后汉书﹒张衡传》节选)6.解释加点词(1)邓骘奇其才()

(2)遂乃研核阴阳()7.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2处)安帝雅闻衡善术学8.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2)无他,但手熟尔。9.结合全文,说说张衡是个什么样的人?【答案】6.以……为奇

于是,就

7.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8.(1)(张衡)虽然才华比一般的人高,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大。(2)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手熟罢了。

9.(1)“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可见张衡才学卓著。(2)“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可见张衡十分谦虚。(3)“从容淡静”,大将军“累召不应”,“不慕当世”。可见张衡有不慕世俗的虚荣。(4)作《二京赋》讽谏王侯,可见张衡品行端正,忧国忧民。(5)“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善术学”,著有《灵宪》《算罔论》,可见张衡对科学技术研究深入,善于发明创造。(6)“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可见张衡善于进谏。【解析】6.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1)“邓骘奇其才”的句意是:大将军邓骘认为他的才能出众。奇:以……为奇。(2)“遂乃研核阴阳”的句意是:于是就精心研究考核阴阳之学。遂:于是,就。7.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语句“安帝雅闻衡善术学”的意思是: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句子叙写的对象是“安帝”;“雅闻”是谓语;“衡善术学”是宾语。根据句意和句子结构,正确的句读是:安帝/雅闻/衡善术学。8.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1)句中的“虽(虽然)、才(才能)、尚(矜夸自大)”几个词是重点词语。(2)句中的“无他(没有其他原因)、但(只)、尔(罢了)”几个词是重点词语。9.考查对人物形象的解析。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人物的言行举止、所做的事件和文章中的评述来概括作答。从第一段“衡少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可心看出张衡是一个博学多才之人;从第一段“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可见他是一个谦虚、不自夸之人;从第一段“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可见其是一个高雅之人;从大将军“累召不应”“不慕当世”可以看出张衡又是一个不慕名利之人;从第一段“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可见张衡是一个忧国忧民、品行端正之人;从第二段“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可以看出,张衡是一个善于钻研,善于发明创造之人。从第三段“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可见张衡是一个善于进谏之人。据此概括作答。【点睛】参考译文: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趁机进了洛阳,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比一般的人高,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大。(他)平时举止从容,态度平静,不喜欢与世俗之人交往。永元年间,他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度奢侈的。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二京赋》,用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这篇赋,他)精心构思润色,用了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骘认为他的才能出众,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张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等方面很用心。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迁升为太史令。于是,张衡就精心研究考核阴阳之学(包括天文气象历法诸种学问),精辟地研究出测天文仪器的正确道理,制作浑天仪,著成《灵宪》《算罔论》等书籍,论述极其详尽。当时政治昏暗,中央权力向下转移,张衡于是给皇帝上书陈述这些事。后来被升为侍中,皇帝让他进皇宫,在皇帝左右,对国家的政事提意见。(三)(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二教育联盟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老马识途管仲、隰朋①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②,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③老马而随之,遂④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⑤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⑥师于老马与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注释】①管仲、隰(xí)朋:两人都是辅佐齐桓公的大臣。②孤竹:指孤竹国,商周时期的一个小国家。③放:放开,指解除羁绊让马自己随便走。④遂:最终,终于。⑤仞,古代长度单位,七八尺为一仞。⑥不难:不以为难,意思是愿意。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1)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

(2)春往冬反________(3)卖油翁释担而立______

(4)以管仲之圣______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12.管仲、隰朋的经验与欧阳修笔下卖油翁的技能有什么相通之处?【答案】10.辞:推脱

反:同“返”,返回

释:放下

以:凭借

11.当今的人不知道用他们的愚昧之心去学习圣人的智慧,不也是过错吗?

12.他们都是在反复实践中总结经验、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这说明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解析】10.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脱。辞:推脱。(2)句意:(军队)春天前去,冬天返回。反:同“返”,返回。(3)句意: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释:放下。(4)句意:凭借管仲的智慧。以:凭借。11.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今人,当今的人;以,用;其,代指他们;师,学习;过,过错。12.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两文内容的基础上来解析即可。阅读两文,从本文“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和《卖油翁》“无他,但手熟尔”中可知,他们都是在反复实践总结中获得知识或者技能,都说明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的道理。【点睛】参考译文:管仲和隰朋跟随齐桓公攻打孤竹国,春天前去,冬天返回,归途中迷失了道路。管仲说:“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啊!”于是便放开老马在前面走,大家跟在后面,于是找到了道路。走在山里,大家找不到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蚂蚁上的浮土高一寸,下面一仞深的地方就会有水。”于是掘地,结果找到了水。凭借管仲的智慧和隰朋的聪明,碰到他们不知道的,不惜向老马和蚂蚁学习;现在的人不知道用他们的愚蠢之心去向圣人的智慧学习,不也是错了吗?(四)(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有群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曰:“朕固不为迁官,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久之不去,竟得俞允。《宋史·赵普传》1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及为相:___________

晚年手不释卷:________及次日临政:__________

有群臣当迁官:________1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限两处)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2)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16.赵普有哪些优秀品质?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解析。【答案】13.担任

放下

等到

升迁

14.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

15.(1)况且刑赏是天下的刑赏,不是陛下个人的刑赏,怎能凭自己的喜怒而独断专行呢?(2)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16.①热爱阅读,喜欢学习。晚年手不释卷,每次回到家,就关起门来开箱取书,整天阅读。

②公正无私,原则性强。坚决请求给一个应该升官的官员升官,告诫太祖刑赏是天下的刑赏,不是陛下个人的刑赏,不能凭个人喜好独断专行。【解析】13.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①句意:等到做了宰相。为:担任。②句意:(赵普)晚年书本不离手。释:放下。③句意: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时。及:等到。④句意:有一名大臣应当升官。迁:升迁。14.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句意和句子结构进行断句。句意:刑罪是用来惩治罪恶的,赏赐是用来酬谢有功之人的,这是古往今来共同的道理。“刑以惩恶”“赏以酬功”是并列的两个短语,说明了刑与赏的功用,中间要断开;“古今通道也”是对刑赏的判断。故断为: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15.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重点词:且,况且;之,的;岂得,怎么能;以,凭;专,独断专行。(2)重点词:忿然,气愤的样子;安,怎么;轻,轻视;射,射箭的本领。16.此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从文中“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可知,赵普是个爱读书,并能吃苦,晚年手不释卷,做到学以致用的人;从“普坚以为请”“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太祖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可知,赵普为下臣迁官请命,在举荐时遭到太祖的反对,但他坚持自己的看法,并指出太祖的错误所在,直到太祖同意,可见他不畏强权,做事执着坚定,刚毅果断,天下事为己任。【点睛】参考译文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的事务,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太祖常劝说他读书。(赵普)晚年书本不离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府邸),(就)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一读就是一整天。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时,处理决断很快。(他)死后,家里的人打开书箱看到里面的书籍,(发现原来)是《论语》二十篇。有一名大臣应当升官,太祖一向讨厌他的为人,不答应升他的官。赵普坚决地为他请求,太祖发怒道:“我就是不给他升官,你能怎么样?”赵普说:“刑罪是用来惩治罪恶的,赏赐是用来酬谢有功之人的,这是古往今来共同的道理。况且刑赏是天下的刑赏,不是陛下个人的刑赏,怎能凭自己的喜怒而独断专行呢?”太祖更加愤怒,起身就走,赵普也紧跟在他身后。太祖进入皇宫,赵普立在宫门口,过了很长时间也不离去,最终得到了太祖的认可。(五)(江苏省句容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李白李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夜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①,名闻天下。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携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晚节好黄、老②。度牛渚矶③,乘酒捉月,遂沉水中。(选自辛文房《唐才子传》)【注释】①赡逸:形容诗文词采富丽,感情奔放。②黄、老:黄帝、老子的道家学说。③牛渚矶:地名,传说唐李白捉月溺水处。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①因以命之()

②驴一鸣,虎大骇,远遁()(《黔之驴》)③亲为调羹()

④晚节好黄、老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①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②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19.文中哪些细节让李白的人生充满神话色彩?用原文语句回答。20.李白是个怎样的人?结合短文,简要回答。【答案】17.起名

肉汤

喜欢

18.①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呢!②(李白)曾在皇上面前大醉,起草诏书,让高力士为他脱靴,高力士以此为羞辱。

19.母梦长庚星而诞;夜梦笔头生花;乘酒捉月,遂沉水中。

20.才华横溢:贺知章惊叹他为谪仙,唐玄宗赐他为翰林供奉。狂放不羁;曾经皇上面前大醉。蔑视权贵:让高力士亲自为他脱靴。【解析】17.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因而就以此给李白起名字。命:起名;(2)句意为:驴一叫,老虎十分害怕,远远地逃开了。遁:逃;(3)句意为:亲手为他调匀肉汤。羹:肉汤;(4)句意为:晚年喜欢黄帝、老子的道家学说。好:喜欢。18.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重点词语:尔:你。安:怎么。轻:轻视。射:射术。(2)重点词语:尝:曾经。草诏:拟写诏书。使:让。耻:意动用法,以……为耻。19.本题考查细节描写。要求用原文回答。要扣住“神话色彩”来选择。原文具有“神话色彩”的细节有:母梦长庚星而诞;夜梦笔头生花;乘酒捉月,遂沉水中。20.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理解。根据“十岁通五经,夜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从小有才,连贺知章都惊叹他为谪仙,可知,才华横溢;根据“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在皇帝面前喝醉,并且皇帝宠臣让高力士脱靴,可知,狂放不羁,蔑视权贵。【点睛】参考译文李白,崤山以东人氏。母亲梦见长庚星就生下了他,因而就以此给李白起名字。李白十岁时就通晓五经,他自己梦见笔头长出花来,此后他天赋过人,才华横溢,名扬天下。天宝初年,李白从蜀中来到京城长安,就把自己所作的诗歌献给贺知章看,贺知章读到《蜀道难》一诗时,感叹地对李白说:“你啊,是被贬谪到人间的仙人。”于是,解下自己身上的金龟饰物来换酒,(与李白)整天相互欢乐,还在玄宗面前推荐了李白。玄宗在金銮殿召见了李白,与他谈论时局国政,李白献上颂文一篇,皇上很高兴,赐给他饭食,并亲手为他调匀肉汤,降旨命李白为翰林供奉。李白曾在皇上面前大醉,起草诏书,让高力士为他脱靴,高力士以此为羞辱。李白晚年喜欢黄帝、老子的道家学说,在牛渚矶泛舟,带着醉意捕捉月亮,就沉到水底去了。(六)(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吕蒙正①未及第②时,尝游一县。胡旦方随其父宰③是邑,遇吕甚薄。客有誉吕曰吕君工于诗宜少加礼。胡问诗之警句。客举一篇,其卒章云“挑尽寒灯梦不成。”胡笑曰:“乃是一渴睡汉耳。”吕闻之,甚恨而去。明年,吕首中甲科④,使人寄语胡曰:“渴睡汉状元及第矣。”胡答曰:“待我明年第二人及第,输君一筹。”既而胡果中首选。(选自《六一诗话》,欧阳修著,崇文书局,2018年版)[注释]①吕蒙正:北宋宰相。②及第:科举考试应试中选。③宰:主管。④甲科:状元。2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1)尝游一县(3)使人寄语胡曰(2)胡旦方随其父宰是邑(4)既而胡果中首选22.用“/”为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客有誉吕曰吕君工于诗宜少加礼。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吕闻之,甚恨而去。24.我们在朗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时,应读出人物怎样的语气?请说明理由。A句:乃是一渴睡汉耳。B句:渴睡汉状元及第矣。【答案】21.(1)曾经;(2)这;(3)派遣;(4)果真

22.客有誉吕曰/吕君工于诗/宜少加礼。

23.吕蒙正听说这件事,非常气愤地离开了。

24.A句是胡旦说的,应读出不屑、讥讽、嘲笑的语气,因为前文提到胡旦对吕蒙正十分冷淡,认为他没什么才华,故话中略带讥讽。B句是吕蒙正在考中状元后说的,应读出得意炫耀的语气,胡旦曾经轻蔑吕蒙正,认为他是“渴睡汉”,但他发愤图强考中状元,故有得意之感。【解析】21.本题考查文言文字词翻译,虽是课外文言文,但基本都是常见词。“尝”作“曾经”解释,对应《卖油翁》中“尝射于家圃”。“是”解释为“这”,“使”解释为“派遣”。“果”在《杞人忧天》的“天果积气”中有,解释为“果真”。22.本题考查断句,注意要求划两处。首先句子中的语气词或者遇到“曰”这样的字,要断一下,因此第一处断在“曰”之后。其次“吕君工于诗宜少加礼”这部分,是两个句子,因此需要在“诗”后面断。即:客有誉吕曰/吕君工于诗/宜少加礼。一定要注意的是,虽然常说主谓之间要断一下,但如果要求只断两处,一定要断在更需要断句的地方。23.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翻译句子时要把握原则,一要“字字落实”,二要记得补充省略成分。在翻译的过程中,注意“闻”“恨”“去”的翻译。“闻”很常见,解释为“听说”;“恨”,结合语境理解,应该是生气的意思;“去”在《陈太丘与友期行》中提到过,解释为“离开”。24.本文考查对文中人物态度的理解。首先是胡旦对吕蒙正的态度,原文中有“遇吕甚薄”四个字,说明胡旦对吕蒙正十分轻蔑,看不起他,因此评价他的诗文不免有讥讽、嘲笑之感;其次是吕蒙正对胡旦的态度,在知晓胡旦对自己的轻蔑后,吕蒙正奋发图强考取状元,不免以一种得意的语气打趣着说道“你说的渴睡汉如今是状元了哎”,得意之中也略带讽刺。【点睛】译文:吕蒙正(谥文穆)未及第时,曾到某县游览。胡旦之父恰在此做县令,胡随父在县,对吕十分冷淡。有人对胡说,吕工于诗,应以礼遇,并举吕诗一首,最后一句为:“挑尽寒灯梦不成。”胡取笑道:“乃是一个渴睡汉罢了。”吕听说,很气愤。明年,吕中进士甲科第一名,让人传话给胡说:“渴睡汉状元及第了。”胡答道:“待我明年第二人及第,输君一筹。”下一榜胡也中了状元。(七)(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蒙曰:“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鲁肃代周瑜,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①?肃造次②应:“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③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节选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有改动)【注】①虞:意料,预料。②造次:鲁莽,轻率。③拊(fǔ):抚摩。25.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①数讨山越()

②母恚欲罚之()③安得虎子()

④将何计略()2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而关羽实虎熊也A.而钱不湿(《卖油翁》) B.博学而笃志(《孙权劝学》)C.结友而别(《孙权劝学》) D.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27.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1)当为孙策将(标在主谓之间)(2)肃意尚轻蒙(标在动宾之间)28.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劝学》)29.结合本文和《孙权劝学》,说说吕蒙是怎样的人?【答案】25.①多次,屡次;

②生气、气愤;

③怎么,哪里;

④谋略

26.A

27.(1)当/为孙策将(标在主谓之间)(2)肃意尚轻/蒙(标在动宾之间)

28.(1)不可以用原来的态度对待他,您应该去看望他。(2)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9.少年英雄,勇敢杀贼;以国家为重,才略过人;知错能改;虚心好学。【解析】25.本题考查实词含义。(1)大意:多次参加讨伐少数民族政权山越的战斗。数:多次,屡次。(2)大意:吕蒙的母亲很生气,要惩罚吕蒙。恚:生气、气愤。(3)大意:怎么得到老虎的孩子。安:哪里,怎么。(4)大意:打算用什么方法应付突然发生的袭击。略:谋略。26.本题考查文言虚词。例句:转折关系。A.转折关系;B.并列关系;C.承接关系;D.修饰关系;故选A。27.本题考查文言断句。(1)其大意为“邓当是孙策手下的将领”,主语是“邓当”,谓语是“是”,故断句为“当/为孙策将”。(2)其大意为“鲁肃还是轻视吕蒙的”,其谓语是“轻”,宾语是“蒙”,故断句为“肃意尚轻/蒙”。28.本题考查文言翻译。重点词语为:(1)可:可以;以:用;故意:过去的眼光;顾:拜访。(2)但:只是;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往事:历史。29.本题考查人物形象。根据“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可见吕蒙少年英雄,勇敢杀贼;根据“因为肃画五策”,可见吕蒙以国家为重,才略过人;根据《孙权劝学》中,吕蒙在孙权地劝说下发奋学习,可知其知错能改;通过后来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别,可见吕蒙虚心好学,才华惊人。【点睛】译文:吕蒙字子明,祖籍汝南富陂。年少时去南方,依附姐夫邓当。邓当是孙策手下的将领,多次参加讨伐少数民族政权山越的战斗。吕蒙十五六岁时,偷偷跟随邓当参加战斗,邓当发现以后大吃一惊,大声指责吕蒙,让他回去,吕蒙不肯。回去后,邓当向吕蒙的母亲告状,吕蒙的母亲很生气,要惩罚吕蒙,吕蒙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母亲悲伤无奈地认同了吕蒙。鲁肃临时代理周瑜的事务时,邓当去陆口路过吕蒙屯兵的地方。当时鲁肃还是轻视吕蒙的,有人劝说鲁肃:“吕蒙将军的功名一天天增长,不能拿以前的眼光看待他了,您应该拜访一下他。”鲁肃随即去拜访吕蒙。酒到酣处,吕蒙问鲁肃:“您担负重任以抵御关羽方面军,打算用什么方法应付突然发生的袭击?”鲁肃轻慢地说:“临时想办法就行。”吕蒙说:“现在东吴和西蜀是暂时联盟,关羽毕竟对我们有威胁,怎能不提早做好应对的打算呢?”于是就这个问题,为鲁肃想了五中应对的方法。鲁肃又佩服又感激,从饭桌上跨过去,坐在吕蒙旁边,手抚着吕蒙的背,亲切地说:“吕蒙,我不知道你的才能策略竟然到了如此的境地!”(八)(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嘶马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①文,稍长,潜心②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③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④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⑤,时与游酢⑥(zuò)侍立⑦不去颐既觉⑧则门外雪深一尺矣。【注】:①属(zhǔ):撰写②潜心:用心专而深③颍昌:地名④盖:大概⑤瞑坐:打瞌睡,瞑:闭上眼睛⑥游酢:杨时的同学,程门四子之一⑦侍立:恭敬地站在一旁,侍:服侍⑧颐既觉:程颐睡醒后3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河、洛之士翕然师之()

(2)时与游酢侍立不去()(3)见往事耳()

(4)徐以杓酌油沥之()31.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2处)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32.翻译句子。(1)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2)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33.你从杨时身上学到了什么?请谈谈读过本文之后的感受。【答案】30.做老师

离开

了解

慢慢地

31.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32.(1)杨时小的时候非常聪颖,善于写文章。年纪稍大一点后,专心研究经史书籍(2)杨时被调去做官他都没有去,在颍昌以拜师礼节拜程颢为师,师生相处得很好。

33.杨时谦虚好学、孜孜以求,尊师重教,虚心学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我们更应该发扬光大这种美德。【解析】30.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1)句意为:河、洛一带的读书人都集结那里拜他们为师。师:做老师;(2)句意为:杨时和游酢侍立门外一直没有离开。去:离开;(3)句意为:了解往事罢了。见:了解;(4)句意为: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徐:慢慢地;3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可根据句意及语法结构等断句。翻译为:杨时和游酢侍立门外一直没有离开,程颐醒来后,就发现门外下雪已深至一尺了。故可断句为: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32.本题考查的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重点字词:幼,小时候;颖,聪颖;属文,写文章;稍,稍微;潜心,专心。(2)重点字词:调官,被调去做官;赴,赴任;以,用;甚,很。“见颢于颍昌”是“于颍昌见颢”的倒装。33.第一问:本题考查人物特点的把握。根据“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得出:谦虚好学、孜孜以求;根据“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得出:尊师重教,虚心学习。第二问:本题考查启示。根据第一问杨时的形象特点写出启示即可。示例: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古人杨时尚且这样尊敬老师,而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尊敬老师,虚心求教,努力学习,将来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点睛】参考译文:杨时,字中立,南剑州将乐县人。幼年时特别聪明,能做文章,稍长大以后,潜心于经典史书。熙宁九年(1076),考中进士。河南人程颢与弟弟程颐讲授孔子、孟子绝学于熙宁、元丰之际,河、洛一带的读书人都集结那里拜他们为师。杨时被选调官职却不赴任,以学生拜见老师的礼仪在颍昌谒见程颢,师生相处很是快乐。到他回家的时候,程颢目送他时说:“我的道学思想现在向南传播了。”四年以后程颢去世,杨时知道这件事后,就在寝门设灵位哭祭,并又用书信转告他的同学们。到这时,又到洛阳拜见程颐,杨时大概已有四十岁了。有一天去见程颐,程颐偶然闭目休息而坐,杨时和游酢侍立门外一直没有离开,程颐醒来后,就发现门外下雪已深至一尺了。(九)(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韩魏公①在大名②,有人送玉盏二只,云:“耕者入坏冢而得,表里无纤瑕,世之宝也。”公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玩。每开宴召客,特设一桌,覆以锦衣,置玉盏于上。一日召漕使,且将用之酌劝。俄为一吏误触倒,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谓坐客曰:“凡物之成毁,有时数存焉。”顾吏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客皆叹服公宽厚。公帅定③武时,尝夜作书,令一兵持烛于旁。兵他顾烛燃公须公遽以袖拂之,而作书如故。少顷间视,则已易其人矣。公恐吏笞之,亟呼视之曰:“勿较,渠已解持烛矣。”军中咸服其度量。【注】①韩魏公:韩琦,字稚圭,北宋大臣,官至宰相,封魏国公。②大名:古地名,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宋时在此设府。③定:即定州,在今河北省定县。韩琦曾外放到定州任军政长官。3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覆以锦衣_______________(2)尝夜作书_______________(3)令一兵持烛于旁_______________(4)军中咸服其度量_______________35.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限两处。兵他顾烛燃公须公遽以袖拂之36.翻译句子(1)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2)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37.短文通过哪些事件来表现韩魏公的宽厚大量?请简要概括出来。【答案】34.盖

曾经

拿、握

佩服

35.兵他顾/烛燃公须/公遽以袖拂之

36.(1)卖油的老翁于是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2)你是失手了,又不是故意的,有什么罪过啊?

37.短文通过两件事来表现韩魏公的宽厚大量:差役失手把韩魏公的传世玉杯打碎,他没有处罚差役;士兵持烛烧着了韩魏公的胡子,他不计较,更不允许长官鞭打士兵。【解析】34.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1)覆以锦衣:把精美的绸缎铺上去。覆:盖。(2)尝夜作书:曾经夜间写信。尝:曾经。(3)令一兵持烛于旁:让一个士兵拿着火把在身旁照明。持:拿、握。(4)军中咸服其度量:军中都很佩服韩魏公的宽厚。服:佩服。35.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意的领会。首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可借助标志性词语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分清谓语动词的界限,注意对称句式,常见虚词的位置及词性,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本句意思是:那个士兵向别处张望,火把(歪了)烧着了韩魏公的胡子,韩魏公急忙用袖子掸灭了。因此断句为:兵他顾/烛燃公须/公遽以袖拂之。36.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此句中重点的词有:(1)因,于是;惟,只是;尔,同“耳”罢了。(2)故,故意;何罪之有,有什么罪过啊?37.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第一段,“俄为一吏误触倒,盏俱碎”“公神色不动”“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写差役失手把韩魏公的传世玉杯打碎,他没有处罚差役,表现了魏公的宽厚大量;第二段,“兵他顾,烛燃公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