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天津A卷)-模拟金卷: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考试版)_第1页
语文(天津A卷)-模拟金卷: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考试版)_第2页
语文(天津A卷)-模拟金卷: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考试版)_第3页
语文(天津A卷)-模拟金卷: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考试版)_第4页
语文(天津A卷)-模拟金卷: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考试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语文(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测试范围:部编版第1-3单元。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第1-4,6-7题,每题2分;第5,8,9-10题,每题3分,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元勋(xūn)选聘(pìn)锲而不舍(qì)B.昼夜(zhòu)赫然(hè)气冲斗牛(dòu)C.硕果(shuò)奠基(diàn)深恶痛绝(wù)D.草率(shuài)小楷(kǎi)鲜为人知(xiān)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新时代呼唤坚定的文化自信。人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接受审美、领略道德精髓、感受国家、丰富人生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融入时代、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展望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继续生命力,成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的强大助力。A.熏染情感焕发 B.熏陶情怀焕发C.熏陶情感散发 D.熏染情怀散发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青少年缺乏分辨能力,容易被不良信息诱导,产生思想行为上的偏差。B.在2019年苏迪曼杯锦标赛上,中国队和日本队进行了争夺冠亚军的决赛,最终中国队成功捧杯。C.高校自主招生增加了体育测试项目,把身体好不好作为“好学生”的重要标准。D.一家研究机构的调查显示,超过50%的人有“手机依赖症”,总期待自己收到最新的信息。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钱穆先生在文章□做人的规矩□中曾写道:“人有人的样子,也便是有规矩了,这是人生最高的艺术□事实上就是这样。一个人要是没有约束和监督,他的动物性随时随地都会迸发出来,进而伤及他人与他物。而所谓规矩,就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原则□底线,如果没有它的存在,原本井然有序的生活就会被打乱,原本能实现的理想就会被搁浅,不一而足。A.《》”。, B.“”。”、C.《》。”、 D.“””。,5.下面对《木兰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民歌中的“双璧”。B.《木兰诗》是宋代郭茂倩编纂的作品,这首叙事诗写的是一位女子代父从军的故事。C.“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说明古代市场分工严密,每个市场专卖一种物品。D.“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两句详写木兰奔赴战场途中的情景,写得风趣横生,兴味淋漓,使情事如见,景物如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阅读《“空气长寿素”——负氧离子》一文,完成下面小题。“空气长寿素”——负氧离子①每当我们来到原野,漫步海边或走进森林的时候,总感到那里的空气特别的新鲜,浑身充满了轻松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长寿素”——负氧离子。②负氧离子是一种带电的颗粒。早在一百多年前,科学家们就发现了空气带电现象。空气之所以带电,就是因为其中含有负氧离子。那么,负氧离子又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知道,大气中时常发生高压放电现象—闪电,就在闪电发生的瞬间,其周围的空气即被电离,从而产生大量的负氧离子。③研究表明,树木、花卉释放出来的芳香挥发物质具有增加负氧离子的功能。此外,喷泉本身就是一个负氧离子发生器,甚至海里的浪花也会产生负氧离子,这就是原野、海边、森林里的负氧离子格外多的原因。④负氧离子在空气中不会无限增多,也不会长期停留,而是不断产生,不断消亡。据测定,北京北海公园每立方厘米的空气中,含有负氧离子800多个,而在行人拥挤的王府井大街仅200个左右。负氧离子惧怕灰尘、细菌病毒,一旦碰到这些小的颗粒,就会发生电荷的传递,致使灰尘和细菌的颗粒变大,当空气托不住它们时便降至地面。这就是负氧离子多的地方有毒颗粒少、空气格外清新的原因。⑤负氧离子对人的健康非常有益,它不仅能使空气清新,还可以灭菌、除尘、治病。当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很高时,能抑制多种病菌的繁殖,降低血压,消除疲劳,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调节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正因为如此,人们才称负氧离子为“空气长寿素”。⑥据最新报道,世界上有名的长寿村大多是群山环抱绿树成荫,负氧离子浓度很高。懂得了负氧离子的有关知识,我们就要在工作、学习之余,经常到郊外、海边去放松放松,这对身体健康是非常有益的。(有删改)6.下面有关负氧离子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所有地方的空气中都含有较多的负氧离子。B.负氧离子是一种带电的颗粒。C.海里的浪花也会产生负氧离子。D.当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很高时,能抑制多种病菌的繁殖。7.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使用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说明公园里的负氧离子更多,负氧离子在空气中是不断产生,不断消亡的。B.使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公园里的负氧离子更多,负氧离子在空气中是不断产生,不断消亡的。C.使用打比方、列数字、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说明北京北海公园空气最清新。D.使用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北京北海公园空气最清新。8.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联系生活,以问答的形式引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B.第⑤段介绍“空气长寿素”名称的由来,通俗易懂地说明负氧离子对健康非常有益。C.第⑥段加点词“大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D.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融知识性、哲理性为一体,为读者普及了科学知识。阅读《卖油翁》,完成下列各题。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尔安敢轻吾射怎么B.徐以杓酌油沥之我C.以我酌油知之凭D.康肃笑而遣之打发10、“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的正确意思是()A.卖油翁见到陈尧咨射箭很准,点头示意B.卖油翁见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不禁点头称赞C.卖油翁见陈尧咨射出的箭十只能中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D.卖油翁见陈尧咨在射箭,微微点着头替他数靶数11、下面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运用神态、语言、动作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B.文章告诉我们做事熟能生巧。C.本文重点写陈尧咨射箭,而卖油翁酌油只是一笔带过。D.陈尧咨的“笑”有会意,有尴尬,也有自嘲,“笑”“遣”也表现了他通达爽快的一面。二、默写:本题共6小题,共7分。12.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1),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2)谁家玉笛暗飞声,。(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杨花榆荚无才思,。(韩愈《晚春》)(4)马上相逢无纸笔,。(岑参《逢入京使》)(5),寒光照铁衣。(《木兰诗》)(6)《木兰诗》中作者用比喻的手法赞颂木兰乔装之妙的句子是:“雄兔脚扑朔,;双兔傍地走,?”三、文言文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5小题。赵襄主学御赵襄主学御①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②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③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⑤于臣。夫诱⑥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节选自《韩非子·喻老》)【注释】①御:驾驭车马。②易:更换。③过:问题,过错。④调:协调。⑤逮:这里是“赶上”的意思⑥诱:引导。1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1)俄而与子期逐(2)今君后则欲速臣14.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15.概括语段内容,赵襄主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这个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3分)四、现代文阅读《冬日红薯香》一文,完成下面小题。冬日红薯香①周末爬山回来,路过老城的小巷道,华灯初上,路边一个推着旧油桶改造成烤炉的老爷爷边走边吆喝:“红薯,红薯,香喷喷的烤红薯!”儿子好奇,跟在老爷爷身后盯着老爷爷看,妻子就喊住老爷爷,买了三个烤红薯,捧着热气腾腾的烤红薯,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很多年前……②小时候每年秋后,父亲都要领着我们去坡地挖红薯,人多地少,父亲舍不得川道的良田栽种红薯,就在山坡上开垦荒地,荒地地薄多砂石,但红薯不挑地儿易生长。父亲拉着架子车,母亲在后面推着,我们姐仨坐在架子车上大声地唱着歌,秋高气爽,山头上飘着几朵棉花云。当我们站在地头,面前猛然出现了两个大坑,坡地的庄稼每年都要被野猪糟蹋,父亲愤愤地咒骂着。这时母亲已经举起铲子,只一下,一窝六七个沾着泥土胖胖的红薯,就裸露了出来,有一个被铲子从中间劈开了,橙黄的表面渗出乳白色的汁液。父亲愠怒的脸立即多云转晴,也举起了铲子挖了下去,又是一窝五胞胎,望着饱满的粉红色的红薯,父亲的兴致又来了,满山谷回荡着父亲浑厚的秦腔吼声。③那几天,我们就一直在坡地挖红薯,红薯堆了满满一院子,从此后每餐都会有红薯吃了,但是红薯吃多了,胃返酸,母亲就变着花样给我们做饭,这餐红薯稀饭,下一餐蒸红薯,还把红薯切成片,晒成红薯干。④天渐渐冷了后,父亲就生了盆火,我们都紧紧盯着父亲,火盆的边上父亲放着几个红落在烤着,火光映着父亲半眯着眼睛的脸,过一会儿,父亲的眼睛睁大了,我们都眼巴巴地,口水几乎流下来了。谁知父亲翻了一下红薯,继续眯起了眼睛,等到我们昏昏欲睡了,猛然闻到烤红薯的香味,睁开眼,父亲已掰开了烤红薯,接过来大咬一口,香喷喷热乎乎的薯香就弥漫了整个屋子。⑤红薯丰收了,窖藏不了,父亲就和母亲把堆在房后的红薯洗干净,把一个个红薯擦成碎渣,倒入大木盆中加水搅拌,再用滤包过滤,等沉淀几个时辰,再把水排干净,木盆底部沉淀一层白色厚厚的红薯淀粉。只要半天淀粉就晒干了,然后取出来在案板上擀成粉末,舀一多半倒进木盆里,不断地加水加淀粉搅拌搓揉。等表面光滑不粘手了,扯着感觉有了劲道,这就算揉好了,放置在案板上盖着棉布醒面。⑥这当儿,母亲就生火开始烧水,等水翻滚了,这时候,父亲就拿了一个特制的漏瓢,扯一块淀粉面团,放在漏瓢里,一只手拍打着面团,几股筷子般粗细的粉条就晃晃悠悠往锅里落,等进了沸水里却变成了一团丝状,只需煮三五分钟,哥哥就伸进长筷子捞到旁边的冷水里,然后把长粉条剪成两米长短,母亲和姐姐的任务就是把粉条挂在木杆上,拿到院子里晾晒,并细心地把黏在一起的粉条分离开。冬日晾晒两三个日头,红薯粉条就好了。母亲打了包赶集去卖,那时候卖手工粉条的少,不到天黑粉条就卖完了。自从家里开始做红薯粉条,我们就不必每天皱着眉头吃红薯了,经济也宽裕不少,后来父母就供我上了中学最后考了大学。⑦如今我离开老家乡下,进城生活了二十多年了,母亲经常捎一些刚刨出土的红薯,闻着都有一种亲切的有食欲的薯香味道。特别是在寒冬来临,吃着甘甜喷香的红薯,感觉身心是无比满足和温暖。(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6.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我”回忆有关红薯的几件事。(4分)17.请结合语境,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3分)父亲愠怒的脸立即多云转晴,也举起了铲子挖了下去,又是一窝五胞胎,望着饱满的粉红色的红薯,父亲的兴致又来了,满山谷回荡着父亲浑厚的秦腔吼声。18.联系全文,分析以“冬日红薯香”为题的作用。(4分)19.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4分)A.文章开头写老爷爷边走边吆喝:“红薯,红薯,香喷喷的烤红薯!”触发了作者的情思,从而勾起作者对儿时的回忆。B.文中第②段写“面前猛然出现了两个大坑”父亲的咒骂和后文父亲“愠怒的脸立即多云转晴”形成了对比,写出了红薯在父亲心中的重要地位。C.第⑥段写到“我们就不必每天皱着眉头吃红薯了。”结尾却写到“吃着甘甜喷香的红薯,感觉身心是无比满足和温暖。”说明作者现在长大了懂得了红薯包含着父母的艰辛,以前不懂事才会“皱着眉头吃红薯”。D.文中第②段环境描写:“秋高气爽,山头上飘着几朵棉花云。”渲染出一家人去挖红薯时幸福、愉快的氛围,衬托出一家人在即将丰收红薯时的快乐心情。E.文章第⑤⑥段中用细节描写的方式,展现出一家人在制作红薯粉时的整个过程,描写这样繁琐的劳动方式却获得微薄收入,为下文父母因此供我上大学做铺垫。五、综合性学习和名著阅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