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知识练习手册_第1页
数学知识练习手册_第2页
数学知识练习手册_第3页
数学知识练习手册_第4页
数学知识练习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第一章数......................................1

第二章代数式..................................9

第三章函数...................................15

第四章方程...................................24

第五章不等式.................................26

第六章数列...................................32

第七章几何...................................38

第八章数据分析...............................56

第九章应用题.................................67

第一章数

第一节整数

整数(Z)包括正整数(Z+)、负整数(Z-)和零,其中正整数

和0称为非负整数.

自然数(N)包括正整数和0,最小的自然数为0.

一、重要的数

1.奇数与偶数

(1)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可以表示为2A+1,%为整数.

(2)偶数:能被2整除的整数,包括0,可以表示为2k,k为整数.

(3)偶数奇数运算性质:

偶数土偶数=偶数奇数土奇数=偶数奇数土偶数=奇数

奇数X奇数=奇数奇数X偶数=偶数偶数X偶数=偶数

(4)两相邻整数必为一奇一偶,和为奇数,积为偶数;奇数个奇

数的和差是奇数,偶数个奇数和差是偶数;奇数的正整数次事是

奇数,偶数的正整数次事是偶数.

2.质数与合数

(1)质数:如果一个大于1的正整数,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

那么这个正整数叫做质数(质数也称素数).如2,3,5,...

(2)合数:一个正整数除了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外,还能被其他

的正整数整除,这个正整数叫做合数.如4,6,8,...

(3)重要性质

1

①质数和合数都在正整数范围,且有无数多个,1既不是质数

也不是合数;

②2是唯一的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整数,即是唯一的偶质数.大于

2的质数必为奇数,质数中只有一个偶数2,最小的质数为2;

③最小的合数为4,任何合数都可以分解为几个质数的积,能

写成几个质数的积的正整数就是合数.

(4)互质数: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称为互质数,如4和9.

二、整数整除的特征

当整数4除以非零整数b,商正好是整数而无余数时,则称。能被

人整除或6能整除4

当整数。除以非零整数b,商为整数,但余数r不为0时,称为

非整除.

其形式为:aIb=(,•••r,即a—b-c+r(04r<8)

战晚做除MHms除效询

(1)0能被任何非零自然数整除

(2)被2整除,个位数为2,4,6,8,0

(3)各位数字之和能被3(或9)整除,必能被3(或9)整除

(4)后两(三)位能被4(8)整除,则必能被4(8)整除

(5)个位是0或者5的数能被5整除

(6)能被6整除的数必能被2,3整除

三、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关系

(1)当。能被人整除时,称。是匕的倍数,b是。的约数.

(2)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

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

2

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3)

最小公倍数的表示:数学上常用方括号表示,如[15,20]即为

15和20的最小公倍数.

最大公约数的表示:数学上常用小括号表示,如(15,20)即为

15和20的最大公约数.

[a,b]=屋2〃),特别当(a,/?)=1.则[a,b]=ab.

(4)最小公倍数求法:分解质因数法(短除法);公式法例

如,求[12,18,20],运用短除法可得[12,18,

20]=2x3x2xlx3x5=180

2|121820

3|6910

2|2310

135

第二节实数

整数

有理数。日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R正无理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一、分数、小数、百分数

1.分数

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

3

分数.

真分数:分子(分母

分数

假分数:分子》分母

2.小数

有限小数:比如0.21

小数循环小数

尢限小数混循环小数:0.312

不循环小数:2#

3.小数与分数互化

(1)有限小数化为分数

21

用10,100,1000等做分母,如0.21=400

(2)纯循环小数化为分数

要用9,99,999等这样的数做分母,其中“9”的个数等于一个循

环节数字的个数;一个循环节的数字所组成的数,就是这个分数

的分子.

ab-g217

公式可表示为:0.而…g=------------,如0.21=—=—

99・・・99933

循环节位数

9的个数为循环节位数

⑶混循环小数化为分数

分母要用9与0,其中“9”的个数等于一个循环节数字的个数,

“0”的个数等于不循环的数字个数;分子是不循环的数字与一

个循环节的数字所组成的数,再减去不循环的数字.

比如:0.312=地990二3=迪990=项330

4

4.百分数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作百分数,通常用"%”

来表示

二、实数的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

对于任意实数x,用国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从数轴上看,

国应该在X的左侧);令{x}=x-[x],称国是X的整数部分,{x}

是X的小数部分.由定义可得出下列简单性质:

(l)x=[x]+{x}(2)0s{%}<1

例如,3.8的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3.8]=3,{3.8}=0.8.

"的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7]=3,{77-}=77-3.

三、有理数无理数运算

(1)有理数(加减乘除)有理数=有理数

(2)有理数(加减)无理数=无理数

(3)有理数(非0)(乘除)无理数=无理数

(4)0乘除无理数=有理数(0)

(5)无理数(加减乘除)无理数=有理数或无理数

⑹任何有理数都可以写成用(加,〃eZ,且加*0),无理数

无法表示成分子和分母都是整数的分数.

(7)常见的三类无理数

5

)=3.14…,e=2.7182…

常见无理数开不尽的根号:如、d-

取不尽的对数:如log23

四、实数的运算

1.乘方运算

(1)当实数a*0时,a°=l,a-"=Jn;

(2)负实数的奇数次基为负数:负实数的偶数次嘉为正数.

2.开方运算

(1)在实数范围内,负实数无偶次方根;0的偶次方根是0;正实数

的偶次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其中正的偶次方根称为算术

根.如:当a〉0时,a的平方根是t其中〃是正实数a的

算术平方根.

(2)在运算有意义的前提下,。而=".

第三节比与比例

——、比

⑴两个数a,b相除又可称做这两个数。与人的比,记做a:。

(。:方=/?区).其中,a叫做比的前项,匕叫做比的后项.若a除

人的商为攵,则称人为a:匕的比值.

6

(2)比的基本性质:

®a\b=k<=>a=kb②a:b=ma:mb(m*0)

二、比例外项、比例内项、比例中项

a:hc:dhd

如果两个比和的比值相等,就称。、、c、成比例,

a:b=c:dbd,db

记做,或J=J其中,。和叫做比例外项,和C

叫做比例内项.当=时;称〃为4和d的比例中项,显

然当b,d均为正数时,人是〃和d的几何平均值.

三、比例的性质

⑴等式定理:a:b-c:d=>ad-be.

⑵更比定理:."/o旦

⑶反比定理:岸=£=3=4.

(4)合比定理:沸才/a,士礼

(5)分比定理:户二"C二展

aca±mem=ia±c

(6)合分比定理:b=d=h+md=b+d

7

(7)等比定理:—=—=—="+,'+e.

bdfb+d+f

四、正反比

⑴若〉=依(%士0,改为常数),则称y与x成正比,%为比例系数.

注意:并不是x和y同时增大或减小才称为正比.比如当Z<0时,

x增大时,y反而减小.

k

⑵若y=r(Z£O,女为常数),则称y与X成反比,%为比例系数.

8

第二章代数式

第一节数轴与绝对值

aN0

实数〃的绝对值定义为:\a\=

-a,a<0

一、绝对值的性质

⑴非负性:即时20,任何实数。的绝对值非负.

(2)对称性:卜4=卜|,即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3)自比性:-卜&a4汗即任何一个实数都在其绝对值和绝对

值的相反数之间.

(4)平方性:川2="2,即实数平方与它绝对值的平方相等(可以

利用平方去绝对值).

(5)根式性:即实数平方的算术根等于它的绝对值.

(6)范围性:若。>0,则;

同〉boa〈-b或a>b.

⑺运算性质:|a国44小

9

hl1,Q>0,\a\

_=—=,即,工L有且只有两个值i或者-i.

a\a\-1,a<0.a\a\

二、绝对值三角不等式

⑴同-归归/+汴4其中,左边等号成立的条件:

ab<0

且aNb;右边等号成立的条件:ab>0.

X1+l<ll+llo

⑵“,其中,左边等号成立的条件:

;右边等号成立的条件:ab>.

三、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1)|x-a|表示在数轴上x点到a点的距离值.

(2)|x-a\+\x-b\表示在数轴上x点到a点与b点的距离之和.

|x-。|+|x-〃|的最小值为|a-b\,无最大值,当x在〃与

力之间时,取最小值.

(3)\x-a\-\x-b\表示在数轴上x点到。点与b点的距离之差.

|x-a|-|x-b|的最小值为一|。一匕|,最大值为|。一人|,当x在

〃与b之外时,分别取最小值和最大值,最小值与最大值互为相

反数.

(4)|x-a\+\x-b\~^\x-c\表示在数轴上x点到a点,b点,

c,点

的距离之和.设a<b<c,\x-a\+\x-b\+\x-c\的最小值为

10

\a-c\,无最大值,当x在。与c之间,且x=b时,取最小值.

(5)奇数个绝对值相加在中间零点处达到最小值;偶数个绝对值相

加在中间两个零点范围内达到最小值.

第二节整式

一、乘法公式

(1)完全平方和(差)公式:(。±。)2=。2±2次,+/;2

(2)完全立方和(差)公式:(。±。)3=。3±3。2。+3ab2±b3

(3)平方差公式:a~-h2-(a+b)(a-b)

(4)立方和(差)公式:a3+bi=(a+b)(a2ab+b2)

(5)乘法公式的推广:

@l-a"=(l-a)(l+a+«2++an~')

@a2+b2+c2±ab±be±ac=-2(a±b)2+(b±c)2+(c±a)2

③(a+〃+cF=a2+h2+c2+2ab+2bc+2ac

(6)两个多项式相等(定理):两个多项式相等则其对应次数前系

数相等,两个多项式任意取值多项式的值都相等.

二、带余除法定理

对任意两个实系数多项式/(x),g(x)[g(x)不是零多项式],-

11

定存在多项式4(x),r(x),使得f(x)=q(x)g(x)+r(x)

成立,这里/(x)为零多项式或r(x)的次数小于g(x)的次数,

且q(x)和〃(%)都是唯一的.q(尢)称为g(尤)除/(x)所得商

式,r(x)称为g(尢)除了(x)所得余式.

三、因式定理

/(X)能被(x-a)整除ox-4/(x)O/(%)=(x-〃)・g(x)

o/G)含有因式(x-a)

of(a)=0o。是/(x)=0的根.

f(x)能被("-b)整除=or-1/(1)=f(x)=(以-。)・gG)

o/(x)含有因式(QX-/?)

J2是/G)=o的

of=0。根.

aa

四、余式定理

由于余式的次数要小于除式,所以当除式为一次表达式时,余式

就为常数.

⑴用一次多项式X-。去除多项式/(尤),则

f(x)=q(x)(x-a)+r,等式两边将x=a代入,则余式r=/(a).

即/(x)=q(x)(%-〃)+/(。).

⑵用一次多项式ax-b去除多项式f(x),则

12

f(x)=q(x)(ax-b)+r,等式两边将x=/?/a代入,则余式厂=

fibla).即/(x)=4(无)(ax-A)+f(bld).

五、双十字相乘法

1.十字相乘法

用于分解abx2+(bp+aq)x+pq型的式子,这类二次三项式的特

点是:二次项的系数、常数项是两个数的积;一次项系数是二次

项系数的因数与常数项系数的因数乘积的和.分解后

abx+(bp+aq)x+pq={ax+p)(bx+q)

2.双十字相乘法

当遇到二次六项式ax2+bxy+cy2+dx+ey+/时,用双十字

乘法进行因式分解,其步骤是:

⑴用十字相乘法分解④^+匕孙+①?,得到一个十字相乘图

(有两列);

(2)把常数项/分解成两个因式填在第三列上,要求第二、第三列

构成的十字交叉之积的和等于原式中的",第一、第三列构成的

十字交叉之积的和等于原式中的dx.

2

贝!|ar2+jjXy+cy+dx+ey+f=(a\x+Cty+f\)(a2x+c2y+fi),

13

a,x5

Ci\a2=a,Clc2=c,f\f2=/,

其中

aiC2+a2c\=b,c\f2+C2f\=e,a\f2+aif\=

14

第三章函数

一、集合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集合的概念: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N表示自然数集,N*或N+表示正整数

集,Z表示整数集,。表示有理数集,R表示实数集.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名称记号意义性质示意图

⑴AUA

⑵0GA

(3)若AG8且

AQB

A中的任BQC,则AGC

子集(或一元素都或

⑷若且

B2A)属于BA£3

BQA,则A=3

15

(1)0uA(A为非

AQB,*

AUB

*

真子且B中至空子集)

集*A/B

(或Bn少有一元⑵若u且

素不属于©

A)B”,则AUC

A**

A中的任

一元素都

集合A=B属于2,B(1)AG8

相等中的任一(2)8cA

元素都属

TA

已知集合A有〃(”21)个元素,则它有2"个子集,它有2"-1个真

子集,它有2〃一1个非空子集,它有2"-2非空真子集.

3.集合的基本运算

记号意义性质示意图

⑴AA=A

{X|XGA,⑵A0=0

集AB

且尤训(3)ABQA(3D

ABJB

16

(1)AA=A

{X|XGA,⑵A0-A

并A

集B

或X£团⑶AB2A

AB?B•

Cu(AB)

=(Cu4)(Cu8)

Cu(AB)

补CA{x|xeU,=(C")(CuB)

集u且A}1%01

l.A(CuA)=0

2.A(CuA)=U

4.集合运算中常用结论

⑴AQBoAB=B.

⑵A3=A3,AB=AB.

二、一元二次函数及其图像

1.一元二次函数的形式

(1)标准式:y=ax2+hx+c

h)4ac-b2

+

(2)配方式:y=a(x+~f~工-

17

(3)零点式:y=a(x-xi)(x-X2),xi,X2表示一元二次函数与x

轴的两个交点.

2.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

(1)二次函数/0)=以2+a+。(“*0)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对

称轴方程为x=-2,顶点坐标是(-2_,丝二咳),y轴截距:

2。2a4。

y=c.

(2)当。>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函数在(-8,b

--]上递减,在

2a

[-立,+)上递增,当工=-j>时,/min。),4"一);当

2a2a4a

b

。<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函数在(-8,1上递增,在

[-2,+)上递减,当工=-2时,/max(X)=-^-——.

2a2a4a

(3)二次函数/(冗)=0¥2+。工+。(。工0)当4=人2-4〃。>0时,

一启

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M।(XI,0),M2(%2,0),|M1M21=|Xi-1=;—.

三、指数与指数基的运算

1.分数指数塞的运算性质

(1)a'・a$=a〃+'(a>0,厂,s£R)

18

⑵(〃〃)s=〃"(a>0,r,s£R)

(3)(cib)r=arhf(a>0,b>0,reR)

(4)a'Ia$=a'-s(a>0,r,s£R)

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函数名称指数函数

定义函数y=ax(a〉o且1)叫做指数函数

a>10<a<1

\y=a"|J

图象

y=(o.i)

上u

o|x>

o|x

定义域R

值域(0,+8)

过定点图象过定点(0,1),即当x=0时,y=l.

单调性在R上是增函数在R上是减函数

19

ax>1(x>0)ax<i(x>0)

函数值的

变化情况a=1(x=0)a*=1(x=0)

ax<\(x<0)ax>1(x<0)

a变化对图在第一象限内,a越大图象越高;在第二象限

象的影响内,a越大图象越低.

四、对数与对数运算

1.几个重要的对数恒等式

logo1=0,loga=1,logoah=b.

2.对数的运算性质

如果a>0,a*l,M>0,N〉0,那么

①加法:logaM+logaN=loga(MN)

_M

②减法:logaM-logaN=logo-N

③数乘:〃logaM=logaM"("€R)

④aW=N

⑤logahM"=产logaM(b*0,nwR)

⑥换底公式:logaN=9与"S>0,且。*1)

log/,<2

20

3.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函数名称对数函数

函数y=logax(a>0且a*1)叫做对数函

定义数

a>1Q<a<\

l产=1

1

y一!y=logax

图象

』(i,o)一

()TFv

0/ii,o%

定义域(0,+8)

值域R

过定点图象过定点(1,0),即当x=l时,y=0.

单调性在(0,+«)上是增函数在(0,+00)上是减函数

10gaX>0(X>1)logaX<0(X>1)

函数值的logaX=0(x=1)k(gaX=0(X=1)

变化情况logflx<0(0<X<1)10gaX>0(0<X<1)

a变化对图在第一象限内,。越大图象越靠低;在第四象限

象的影响内,a越大图象越靠高.

21

五、特殊函数

1.最值函数

坎依表示最大值函数,max{》,丁,2}表示工,九2中最大的数.

min表示最小值函数,min{x,y,z}表示x,y,z中最小的数.

2.绝对值函数

(1)旷=m+4,先画y=+的图像,再将x轴下方的图像翻

到x轴上方.

(2)ax+by-c表示两条平行的直线ax+by=±c,且两者关于

|原|

点对称.

(3)|Av-4+附-4=C,当A=B时,表示正方形,当时,

2C

表示菱形,面积为S=-2.

AB

(4)|jcy|+ab=a|x|+/?|y|=>|x|=/?或|y|=a,表示

x=±九y=±a的四条直线所围成的矩形,面积为S^4\ab\.

3.分段函数

有些函数,对于其定义域内的自变量x的不同值,不能用一个统

一的解析式表示,而是要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式子表示,这类函

数称为分段函数.分段函数表示不同的取值范围对应不同的表达式.

22

4.反比例函数

反比

例函y=幺/为常数,k*0)

X

女的

k>0k<0

符号

y*

图像

XJL

。r

所在

一、三象限二、四象限

象限

23

第四章方程

一、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直接开平方法

形如(x+a)2=b(b>0)的方程可以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两边直接

开平方得x+a=Wb或者x+a-闪b,:.x--aif\/b.

注意:若b<0,方程无解.

2.配方法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依2+&+。=o(。*0)的一般步骤.

(1)二次项系数化为1:方程两边都除以二次项系数;

(2)移项:使方程左边为二次项与一次项,右边为常数项;

(3)配方: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把方程化为

(x+m)2=n(n^0)的形式:

(4)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变形后的方程.

3.公式法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根的判别式:

A=Z?2-4ac

八—b±h-4ar

(l)A>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尤=—二'

2a

(〃2-4N0)of(x)的图像与X轴有两个交点.

24

⑵△=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X)的图像与X轴有一

个交点.

(3)A<00方程无实根=/(x)的图像与x轴没有交点.

4.因式分解法

通过因式分解,把方程变形为。(方-机)(》-〃)=0,则有x=/w

x=n.

二、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1.设方程以2+灰+c=03*0)的两个根为XI,X2<则有

bc

xi+无2=—-a,x\注=a-

2.涉及韦达定理的计算及应用

⑴X]2+X22=(X[+X2)2-2xiX2

11X+X

(21+=।2

X\X2X]X2

(3)XI3+X23=(xi+X2)(X12一元1X2+X22)

(4)|xi-X2|=-X2)2=2-2XIX2+X22=V+X2)2-4xiX2

25

第五章不等式

一、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对称性或反身性:a>bob<a\

2.传递性:a>b,b>c^>a>c.

3.可加性:a>b^a+c>b^c,此法则又称为移项法则;

同向可相加:a>h,od^a+ob+d,

a>byc<d(-c>~~d)=>a-c>b-d.

4.可乘性:a>b,c>0^>ac>be;a>b,c<0=>ac<be.

正数同向可相乘:a>b>0,c>d>O=ac>bd,

a>b>0,d>c>0(1/c>l/d>0)^a/c>b/d.

5.乘、开方性:a>b>(O〃eN)oa">b">0,"庐"班0.

6.倒数性:a>b,ab>Q^-a<b~-

26

二、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

不等式解集

\x\<a(a>0){x\-a<x<a}

\x\>a(a>O')或

把+看成一个整体,化成

\ax^b\<c]ax^b\>c(c>0)\x\<a9|X|〉Q(Q〉0)型不

等式来求解

三、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1.称一元二次不等式以2+bx+c>0(。>0)为标准型.任何

ax2+bx+c<0(a<0)的不等式都可以利用不等式两边同乘-1

来变为标准型(要注意不等号方向也要改变),所以只讨论求解

a^+bx+c>0(。>0).可以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通过二次函

数与二次不等式的联系从而得出任何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27

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判别式

A>0A=0A<0

A=Z)2-Aac

二次函数J

y=ax1+bx+c{a>0)1/

cJ

*0

的图象

-b±yjb2-4acb

一元二次方程X.=x=---

2a22a

ax2+Zzr+c=0(t7>0)无实根

(其中再<x2)有两个相等'实

的根根

有两个相异实根

{xIXV再或

ax~+Zzx4-c>0(f7>0)

R

2a

的解集X>x2}

ax1+Zzx+c<0(«>0)

{xIXj<X<x2}00

的解集

四、均值不等式

1.当。,。>0时,a+bNaab,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积为常数和有最小值);

a+b2

ob<--------,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和为常数积有最大值).

2

该不等式还可推出:当4,人为正数时,

28

色2届;

a+b

当且仅当a=b时取心”号.该不等式表示:平方平均数N算术平均

数N几何平均数N调和平均数.

2.当XI,X2,…,A为〃个正数时,他们的算术平均值不小于他们的几

何平均值,即12nX\X2-Xn(x/>0,Z=

1,.・・,〃),Wn

且仅当x\=X2=...=%〃时,等号成立.如果a,b,c是正实数,

那么@±3卜灯31abC,当且仅当a=b=c时取"=”号.

3.常用的几个重要不等式

(I)fit2+ft2>2ah-.(2)a/?<(--2-)2;(3)(--2~)22-2±2—;

(4)~a+kr^2(abeR+)

五、分式不等式

分式不等式的解法一般通过移项整理成标准型

/⑴”(x)

>或<0,再等价化成整式不等式来解.

g(x)g(x)

①血〉0=/(x).g(x)〉0

g(x)

29

f(x)

②-----<o=/(x)•g(x)<0

g(x)

f(X)20o/(x)•g(x)20

③同g(©*°

/(x)W0=,(x)•g(x)'0

④~~g(%)*0

g(x)

六、高次不等式一一穿线法

“数轴穿线法”用于解一元高次不等式非常方便,其解题步骤如下:

①分解因式,化成若干个因式的乘积;

②作等价变形,便于判断因式的符号,例如:/+1,/+X+1,庐

3x+5等,这些因式的共同点是:无论x取何值,式子的代数值均

大于零;

③由小到大,从左到右标出与不等式对应的方程的根;

④从右上角起,“穿针引线”;

⑤重根的处理,依“奇穿偶不穿"原则;

⑥画出解集的示意区域,从左到右写出解集,图像在数轴上方代

表大于零,下方代表小于零.

/(X)=(X-XI)(X-X2)…(X-%")

30

有一项为负,其他为正

遇零点变号,阴影部分为/(x)>0的解集.

31

第六章数列

一、数列的基本概念

(1)数列: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起来的数.

(2)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首项:排在第一位的数;一般形式写成

a\,ai,...an简称为{斯}这里n是正整数.

(3)常数列:各项都相等的数列.

(4)数列的前n项的和(记做):对于数列{z},显然有

Sn=a\+。2+。3++斯;

当〃=1时,ai=S\;当〃N2时,=-,即

S(〃=1)

Cln~\•

S"-S“T("22)

二、等差数列

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若{〃”}为等差数列,首项为公差为d,则a〃=m+(〃

-l)d,

ap=aq+(p_q)d.

2.等差中项

若a、b、c成等差数列,则是a、c的等差中项,且6=%

3.等差数列的性质及应用

32

(1)若%+〃=p+q=2卬则am+an-ap+aq=2aw

(m,n,p,q,w都是正整数)

⑵若m,p,n成等差数列,则am,ap,an也成等差数列(m,n,p

都是正整数)

⑶an=am+(〃-,“)”(m,n都是正整数)

(4)若数列{an}成等差数列,则a”=p〃+q(p,qeR)

⑸若数列{斯}成等差数列,贝I数歹+6}(/)力为常数)仍为等

差数列

⑹若{an}和{}均为等差数列,则{an土bn}也是等差数列

4.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

cn,a+a、n,n-\x,

S”=(।,,)=na\+()d

2-2-

5.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性质

(1)等差数列中,依次k(kN2,kwN+)项之和仍然是等差数列,

即Sk,S2k-S8,S3A-S2&,S4A-S3A成等差数列,且公差为

k2d.

(2)等差数列{斯}中,若斯=m,〃加=〃(m*〃),则。m+〃=0;

33

Sn=m,Sm=〃(〃?*〃),则Sm+"=-(加+/?)

⑶若{斯}和{d}均为等差数列,前〃项和分别是Sn和Tn,则有

aS

n=2;:-1

bT

n2n-\

6.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与函数的关系

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S”=na\d可以写成

S”=且"2+a-&〃,若令生=A,a-4=B,则

2222

2

Sn-An+Bn.

三、等比数列

1.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a=aqn-'a=a-~'n

n1,.

2.等比中项

如果三个数x,G,y组成等比数列,那么G叫做x和的等比中项,

其中6?=移,G=±4T-

3.等比数列的性质

(1)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的各项同乘以一个不为零的数m,所得

数列仍是等比数列,公比仍为g.

34

(2)若m+n-p+q,m,n,p,qeN+,则a,"aa=ap.

⑶若等比数列{a“}的公比为g,则是以1-为公比的等比数

a

nq

列.

(4)若储〃}与{。“}均为等比数列,则{斯}也为等比数列.

4.等比数列前〃项和通项公式

设等比数列{a”}的前n项和为Sn,则5〃=ai+。2+...+an

(1)当q-1时,Sn=na]

(2)当q*1时,S”=>(F)="1-5迎

1-q1-q

5.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性质

⑴等比数列中,连续m项的和(如Sm,S2m-Sm,S3m~Sim,…)仍组

成等比数列注意:公比,公比为,”.

()4

⑵{〃”}是公比不为1的等比数列oS"=4q"+B(A+B=0).

⑶无穷等比数列{斯}的公比为",若'Ll,则该数列的各项和

S=Y^'q.

35

四、递推公式

而与如+1或如-1的关系式称为递推公式,若己知数列的递推关系

式及首项,可以写出其他项,因此递推公式是确定数列的一种重

要方式,递推公式的常用思路:

L列举法

一般通过递推公式找到前几个元素数值的规律,来判断后面元素的

数值.先列举前面若干项,寻找规律,一般是周期循环的规律.

2.累加法

对于形如an+i=a"+/(〃)或a”+i-a”=/(〃),称为类等差数

列,可以写出若干项,然后将各项相加.

3.累乘法

a

对于形如a0+i=""•/(〃)或口^二八〃),称为类等比数列,可

以an

写出若干项,然后将各项相乘.

4.构造数列

将某部分看成一个新数列功,,新数列符合等差或等比数列,求

出新数列后,再求原数列.

(1)若新数列满足bn+\~仇=常数,则看成等差数列分析;

b=

(2)若新数列满足一出常数,则看成等比数列分析.尤其形

如仇

36

斯+1=4斯+d形式的数列,通过拆分常数,变成

如+1+c=4(an+c)的形式,再构造等比数列求解.

37

第七章几何

第一节平面几何

一、三角形

L三角形的性质

(1)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即

a-b<c<a+b.

(2)三个内角和为180O,即NA+NB+NC=180°.

(3)三角形的面积:S=12•底•高;S=12a8sinC,其中C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即

a,〃边所夹的角;S='p(p_a)(p_b)(p-\、

c),其中〃=12("+匕+c),

(4)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I_______2

ci

2.直角三角形

(1)勾股定理: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

a2+Z?2=c2.

(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3)30°角所对的直角边是其斜边的一半.

3.等边三角形

⑴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均为60°;

38

(2)若边长为a,则面积S=tz2

4.相似三角形

(1)性质: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线段成比例;即

NA=/A',/B=/B,,zC=zC',

ABAC_BC_AB+AC+BC

A'B'~A'C'~B'C'~A'B'+A'C+B'C''

SAR2

⑵若AABC〜AA'B'C',则二_,并且相似三角

M'B'CA'B'

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周长的比等于对应线段的比.

5.全等三角形

两个三角形形状相同,大小相等,则称两者全等.可以通过边边边

(SS5),角边角(ASA),边角边(SAS),角角边(44S)来判断.

6.三角形形状判断

(1)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或者有一个角为90°

(2)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之比满足1:1:力战者有两边相等的直

角三角形

(3)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或者三个内角相等或者四心合一

(4)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

39

7.三角形的四心

四心定义位置特征

内心到三边距离相等

内切

内心圆的角平分线S=L(a+b+c),S为面积,r

的交点2

圆心

为内切圆半径

外心到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直角

外接三边的中

三角形外心在斜边的中点,外接

外心圆的垂线的交

圆心点圆半径r=£(c表示斜边长)

2

重心将三角形分成三个面积相

三条中线

重心等的三角形,重心将中线分成2:

的交点1两段,

三条高的

垂心

交点

8.鸟头定理

(1)两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相等或互补,这两个三角形叫作共角三

角形.

(2)共角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对应角(相等角或互补角)两夹边的乘

积之比.在MBC和AADE中,/A的正弦值相同,所以

SSABCS^ADE-(AB-AC):(AD-A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