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教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_第1页
2024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教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_第2页
2024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教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_第3页
2024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教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_第4页
2024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教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教学目标】1.唯物史观:运用唯物史观,相识古代社会人类的迁徙活动。2.时空观念:展示印欧人早期迁徙和亚欧游牧民族迁徙路途和区域,直观了解和把握这两大迁徙的概况3.史料实证:引入史料,以史料实证为手段,从不同角度解读人类的迁徙带来的影响。4.历史说明:以历史说明为方法,解读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5.家国情怀:理解人类迁徙对区域文化形成的作用,促进文化认同,提升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重点:印欧人和亚欧游牧民族的迁徙难点:以印欧人和亚欧游牧民族的迁徙为载体,探求区域文化的形成【教学方法】1.老师利用教科书及其他相关备课资料进行前期课前准备。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提前完成导学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公元前1200年左右,东部地中海区域出现了一股较大的民族迁徙浪潮。埃及文献称这些移民为“海上国家的人”,现代学者称他们为“海上民族”。他们或来自小亚细亚,或来自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成分相当困难。他们带着家眷,找寻新的定居地,有时也会受雇于埃及和赫梯,充当雇佣兵。虽然他们并未建立统一国家,也无文字传世,但他们的行动大大变更了东部地中海区域的民族构成。赫梯帝国因海上民族的冲击而瓦解。海上民族也在巴勒斯坦、塞浦路斯岛等地定居下来。新课讲授: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形成(一)印欧人印度欧罗巴人的简称,是今日印度人和欧洲人的共同祖先。依据史料分析游牧民族迁徙的缘由?材料一:由于动物必需追逐水草为生,因此以驯化动物来获得主要生活资料的民族,就走上了一条依据季节的变更和牧草的茂密状况而迁徙不居的游牧生活道路。——赵琳《文明融合与文化冲突》材料二:游牧民族骁勇强悍……长期的简朴生活使其固执的保持着传统的氏族公社制度,迁徙不居的游牧习性则使得这些民族喜好马背上的营生(劫掠)而不耐耕作之苦。——赵琳《文明融合与文化冲突》材料三:因为在公元前三千纪末以前就形成文明的地区中,小亚细亚离亚欧大平原最近,而公元前三千纪后半期正是公认的印欧语系各民族起先移民的时期。看来吸引他们的东西乃是毗邻的文明所具有的富庶,这种富庶使该地区很简洁招致蛮族的劫掠。——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材料四:假如没有技术和运输上的保障,他们也是难以进行跨越高山大河的集体性迁徙的。在拥有了轮式车和马作为交通工具后,古印欧人大迁徙起先了。——麟剑《人类源流史》①游牧民族的生活特点,对马的驯化和利用。②游牧民族的性格。③发达文明的吸引。④技术和运输上的保障。2.迁徙概况①前2000年,进入巴尔干半岛,演化成后世的希腊人;②前17世纪,进入小亚细亚,发展为赫梯人;③前6世纪,进入伊朗高原,发展为波斯人;④进入印度河流域,被称为雅利安人;⑤占据了西欧北部的广袤地区,被称为凯尔特人时间上:长期性,持续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方式上:凭借马和马拉战车等武力上的优势,或折服迁入地区的居民,或与被折服者融合。方向上:全面性。(二)多元区域文化的形成1.古代西亚:主要包括两河流域(苏美尔人)、伊朗高原及其周边地区。——赫梯、古巴比伦、亚述、波斯。亚述、波斯的雕刻深受苏美尔人影响2.古希腊罗马:公元前2000年左右,印欧人与巴尔干当地居民形成古代的希腊人。

古希腊罗马:中心区域在巴尔干半岛南部

希腊神话、《荷马史诗》

3.古印度: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广袤地区。雅利安人从印度河流域推动到恒河流域,把马和铁等带到印度。公元前600年左右,南亚地区接连兴起一系列国家,印度历史进入列国时代。古印度文化:哈拉帕文化消逝;雅利安人;“吠陀”、《摩诃婆罗多》;印欧语系;婆罗门教(印度教)。

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的影响

1.第一轮迁徙: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①中国北方:匈奴势力强大,不断扩张。大月氏人西迁,建立贵霜帝国,势力一度到达印度北部。②欧洲:日耳曼人在与罗马帝国的接触中不断南迁。2.其次轮迁徙:3—6世纪①中国:a、匈奴人逐步内迁,转向定居生活,并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此后,鲜卑人、氐人和羌人等也慢慢迁徙到中原,形成中国北方的民族大交融。b、部分北方人民因战乱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2.其次轮迁徙:3—6世纪②欧洲:日耳曼人各支利用罗马帝国衰落的机会,接连进入罗马帝国并建立国家,灭亡了西罗马帝国。3.第三轮迁徙:7—8世纪①7世纪,阿拉伯人起先扩张,折服西亚和北非广袤地区。②8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亚欧游牧民迁徙的缘由有哪些?自公元3世纪起,由于罗马帝国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全面危机,加上东方匈奴人的不断西迁,遂使各支日耳曼人如潮水般地拥入罗马帝国,甚至远徙到南欧和北非等地。——刘爱兰:4-6世纪西欧和中国游牧民族的迁徙及融合据前苏联史学家古米廖夫考证,在公元据2世纪下半期到三世纪,大草原上发生了特大旱灾,这次大旱灾绵延了一个世纪,把旺盛的草原变成了沙漠。——吴兴勇:匈奴与世界民族大迁徙他们宁愿在斗争中因负伤而受到荣誉,而不愿从事耕种,以待收获。他们认为用流汗来取得用流血所能得到的东西是愚笨的、懦弱的。——叶洵灶:略论日耳曼民族大迁徙的缘由1.气候的变迁,找寻更适宜的居住地。2.周边农耕文明的动荡与衰落,供应了可乘之机。3.游牧民族好战的天性。4.匈奴人的西进推动其他民族的迁徙。三、游牧民族大迁徙对世界各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一般认为:“只是随着地理大发觉,西方国家的海外殖民扩张,以及世界市场的形成,过去长期存在的……相对隔绝状态才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被打破”。——《世界通史教程》在冲击的过程中(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两者间的联系增加,彼此都从对方学到了自己所缺少的某些技术……,那些在冲击以后在农耕世界定居下来的游牧、半游牧民族,几乎都放弃了以游牧为主的经济,走上了农耕化道路。——《世界通史教程》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内容进行概括1.对政治格局:变更了亚欧大陆的政治格局,一批新的国家先后崛起:例如大月氏西迁建立贵霜帝国,日耳曼人灭掉西罗马帝国,建立起一系列国家2.对区域文化:促进了各个区域文化的发展:(1)各个区域的文化在碰撞、交往和交融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更:例如,融合东西方文化的阿拉伯文化;中古西欧文化,融合日耳曼因素、罗马因素和基督教因素所形成的的经院哲学、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拜占庭文化保存、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部分文化遗产(2)各民族在吸取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例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南北朝到隋唐中国文化新气象。课堂练习:见幻灯片课堂小结:本课主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