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教师教学基本功_第1页
新课程下教师教学基本功_第2页
新课程下教师教学基本功_第3页
新课程下教师教学基本功_第4页
新课程下教师教学基本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程下教师教学基本功课改的成绩与问题教育教学的时代使命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教师教学基本功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之路课改的成绩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探究式学习、体验性学习与接受式学习开始出现有机的结合。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教师由原来满足于怎样教,开始向研究怎样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转变。课堂教学氛围的变化新课改使课堂氛围变活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初步形成。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处理教材、备课授课、积累素材、利用信息技术、交流合作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问题一:教学情境——牵强附会,沟通障碍

新课程提倡:体验——探究——感悟。摆在第一位的就是体验。怎样体验?——要通过情境的创设。因此,许多教师都非常重视创设情境,力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素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情境创设”反而干扰了学习效果,流于形式。问题二:教学过程——学生开口,教师缄口

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老师、不同的教材,授课方式和知识的呈现方式都会有所不同。不能用一个固定的教学模式、一张统一的时间表或者某些量的指标,来衡量是否已做到以学生为本。这种追求课堂形式热闹,而忽视课堂教学实质功能的认识和实践实在是对新课改精神的曲解!问题三:教学方式——绝对肯定,绝对否定

在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着这样一种观点:体验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优于接受式学习。问题四:教学评价——激励泛化,批评缺失形式主义盛行不管学生回答得怎么样,一概都给予语言“激励”。这样做的结果很容易使学生形成模糊的概念。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多名即无名。”评价的泛滥必然带来激励功能的淡化。批评的缺失对学生的错误答案,应该作出具体的分析评价。在教育过程中不能没有批评。批评使个体在心理上有一种强化,对错误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以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从而促进个体的健康成长。批评必须注意方式方法,尽量注意语言艺术,注意原因分析,最终达到警醒顿悟、催人奋进的目的。可以帮助我们优化评价学生的几个技巧:1.少问“为什么”,多问“你是怎么想的”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评价的起点)教师应关注学生面对问题的真实想法,而不是成人所期待的完美的答案(提示不要念书)建立对话、包容、共享的关系(民主和谐的气氛)

2.适度的等待和灵活的转向

回答不出问题的情况减少。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主动回答问题的情况增多。3.从学生那里获得评价的资源4.将优点放大,让全体学生受益

资料: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针对我国现行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方案的实施状况进行了大规模的抽样调查。调查范围包括全国9省市72个地区的16000名学生、2500名教师、校长和社会知名人士。其中调查结果显示:60%的教师和同事谈论最多的是基础知识传授和思维能力培养;50%的教师与同事谈论最多的是解题技巧。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只有10%的教师与同事谈论学生个性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树立和养成。调查中还发现,有31%的学生反映教师仍是“一讲到底”,40%的学生认为课堂沉闷,不活跃,两项合计为71%。二、教育教学的时代使命

经典故事:

一位曾在“二战”期间的德国纳粹集中营中遭受过非人折磨的幸存者,战后辗转到美国,做了一所中学的校长。每当新教师来到学校,他都会交给新教师一封信,信中这样写道:“亲爱的老师,我是一名纳粹集中营中的幸存者,我亲眼看到了人类不应当见到的情境: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妇女和婴儿被受到高中或大学教育的士兵枪杀。看到这一切,我疑惑了: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决不应当被用于创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高等教育的屠夫。只有在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其价值。”拥有知识是否就意味着拥有了一切呢?究竟什么才是教育的真谛?教学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它应当发挥怎样的教育功能?怎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它的教育功能?

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首先要明确的问题,只有明确了这个问题,我们才会有明确的教育的方向。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最突出地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新课程下教师的责任第一,教师有责任将学习的热情和做人的真谛影响和打动学生,使学生做一个有思想、有素养的对社会有益的好人。第二,教师有责任使自己的教学能适应社会的新发现、新观念,并使其能促进学生的终生发展。第三,教师有责任把学生经历的学习过程用学科的方法和思想去观察、去理解、去实践、去反思;也就是教师应当了解自己的学生是怎样学习和发展的,知道怎样促进学生的学习,甚至是面对暂时的失败,也能让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第四,每一名教师,有责任约束学生集体以保证一个有纪律的学习环境。三、新课程下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

曾听北京市基教研中心的一位教研员讲过这样一个笑话:

课堂里,一位刚刚写了一黑板板书的老师回过头来幽默地对同学说:“请注意!坐在后面说话的同学,如果你们能像前面睡觉的同学们一样安静,那么中间看书的同学就不会受影响了。”人们笑过之后不禁要想:如此辛苦、幽默的老师为什么就没有人听他的课呢(前面睡觉、后面说话、中间看书)?只能有一个答案——学生不太喜欢这个老师讲课的内容或方式!什么样的课才算是一节新课程下的好课?现代教学本质现代教学,本质上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现代教学本质首先,它是一种学习的活动,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所以教是手段,学是目的。其次,教学是一种涉及教师与学生双方的活动过程,缺一不可。第三,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有实效的学习活动过程。

评价角度评价内容

教学思想(1)育人为本——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宗旨。(2)德育为核心——抓住学习内容的德育成分,坚持寓德于教。(3)面向全体——使各类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4)因材施教——依据学生的不同才能、特长、兴趣和性格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1)反映课标要求——理解课标,注重教学的教育性。(2)符合学生需要——注重学情调查,符合学生发展需要。(3)体现教学价值——解决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学习的意义问题。

教学内容(1)科学准确——能准确地把握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无科学性错误。(2)处理得当——对教材进行加工、整理,做到抓住重点,揭示本质。(3)熟练自如——对所涉及的教材内容运用自如,不照本宣科。

教学环节(1)关注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包括广度、效度。(2)自然得体——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环节灵活多样,运用自如,恰到好处。(3)善于组织——善于组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秩序井然。

教学方法(1)逻辑性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有很强的逻辑性。(2)启发性强——运用引导讨论和有效的提问技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索。(3)通俗性强——内容讲授和学法指导能够深入浅出,易于学生接受。(4)开放性强——尊重学生人格,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差异,允许学生有异议、“走弯路”、“犯错误”。(5)实效性强——所开展的教学活动达到了使学生有效学习的目的。

教学效果(1)达成教学目标——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使学生完成了有效学习,达成教学目标。(2)进行学法指导——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指导学生如何学习。(3)促进能力发展——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发展。(4)优化教学环境——教学环境是和谐、活跃、民主、平等的。求简的策略。我们力求找到几个影响课堂教学的关键因素,根据对新课程下教学本质的分析,可以只选择三个指标来评价。学生参与度知识展示度过程有效度学生的参与程度

心理行为表象是“以什么状态,思考了什么问题”,肢体行为表象是“以什么方式,执行了什么任务”。A.主动提出了有学习价值的问题,灵活地完成了复杂的任务;B.很有兴趣地展开对关键问题的分析,合理地完成了较复杂的任务;C.“倾听静思”、专注于问题的求解,能变式地完成了较简单的任务;D.认真听讲、关心问题的答案,程式化地完成了简单的任务。说明:D为传统的基本达标课,从C到A为程度渐升的优质课。知识的展示程度

知识学习是形成技能、学会思考、解决问题、培养情感与态度的“载体”和根基。我们所说的“知识的展示”是指由师生共同完成的,从知识的外表逐步到知识的本质内涵的一个过程。知识的展示程度越高,附着在展示过程中的教学价值就越大。A.凸现了知识的本质,形成了思想和方法。B.建构了知识的体系,解决了知识“怎么样?”的问题。C.诠释了知识的线状,解决了知识“从何而来、用于何处?”的问题。D.呈现了知识的点状,解决了知识“是什么?”的问题。过程的有效程度

评价一节课,首先要看“有没有过程?”,其次我们要看“有怎样的过程?”。经过你的教学过程,你让学生体验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感悟了什么?这就是过程的有效性问题。对“过程的有效程度”,我们考虑如下四级水平:A.体现学生思维特征的、动态生成的过程。B.突出教学核心的、具有丰富问题情景的过程。C.把握教学关键的、注重变式学习的过程。D.积累学科事实的学习过程。教师教学基本功

1.如何备课——教学设计课标的研读学情的了解教学目标的制定教材的使用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资源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关注学生:怎样做学情调查?怎样做学情分析?并使其作用于课堂教学。怎样做学法指导?怎样开展分层教学?怎样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关注教法、教学基本功:怎样设问与提问?怎样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怎样落实基础知识?怎样设计板书?怎样使所授知识系统化?怎样落实三维目标?怎样进行概念教学?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注教学资源:怎样充分开发教学资源(教师、学生、社会、网络等)?如何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怎样整合教材?(增强系统性,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淡化教材的成人化倾向)关注评价:如何设计、开展和评价学生的课堂实践活动?在纸笔测试中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关注学生:怎样做学情调查?怎样做学情分析?并使其作用于课堂教学。怎样做学法指导?怎样开展分层教学?怎样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研究主题:“怎样了解你的学生”案例了解学情研究研究主题:《学情调查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的研究》。研究成果:课前学情调查问卷的设计、课前学情调查问卷的实施、课前学情调查问卷结果的统计及分析,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用于教学设计。《北方民族大融合》课前调查问卷及结果统计学生调查问卷(辛亥革命)2.说到孙中山先生,你能联想到哪些?人们对孙中山有哪些评价?你知道为什么这样评价吗?3.这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一幅浮雕,你知道这是纪念什么历史事件吗?1.每年国庆,在天安门广场上都会摆放一个人的画像,他被称为“民国之父”,你知道他是谁吗?学生调查问卷(辛亥革命)4.你家里有中山装吗?你了解它的来历和特殊含义吗?如果不太清楚,你愿意通过什么方式或途径来了解?(过程与方法)5.(2)班的刘迎迟同学捡到过一枚钱币,上面有“民国八十七年”的字样。她想考考大家,你知道这是哪一年吗?你知道我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用公历纪年的吗?(历史学习技能)6.你知道辛亥革命吗?对于辛亥革命的意义,你有怎样的理解?你可以把你的理解用各种适合你的方式表达出来,如:一两句话、漫画、纪念章等。(理解与运用)学生访谈与学情分析记录生B:“就是,就是,我知道有很多地方都以‘中山’来命名呢!什么中山公园、中山陵、中山市,还有中山装!”生A:“去年暑假我去了南京的中山陵,我发现,在游人中有不少来自台湾的游客,他们的表情很严肃,还不时拿着个小本子记这记那的。看得出来,孙中山在他们的心目中有着特别崇高的地位。”生C:“你们看,这是我在中山公园拍的,孙中山先生的立像,基座上有邓小平题的字:‘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永垂不朽’。什么叫‘革命先行者’啊?”学生访谈与学情分析记录生D:“孙中山不是‘民国之父’嘛!咱干嘛纪念他呀?”生E:“那谁知道啊。你们看着吧,马上就快五一了,天安门广场一定会摆他的画像。”……在热火朝天地讨论之后,学生们共同提出了一个问题:“孙中山怎么这么受尊敬呢?”学情分析其一,学生们对孙中山都有所了解,但不深入;其二,学生们互相启发,产生了共同的问题,即孙中山广受尊敬的原因何在;其三,对于现有的对孙中山的评价不理解,有探寻的兴趣和要求。“你知道辛亥革命吗?对于辛亥革命,你有怎样的理解?你可以把你的理解用各种适合你的方式表达出来,如:一两句话、漫画、纪念章等。”

学生对辛亥革命意义的理解基本局限在“结束帝制”方面。这是不全面的,甚至可以说是“了解”而不是真正“理解”。课标要求“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然而就辛亥革命这一课的教材而言,由于缺乏“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使得学生全面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有很大的难度。整合教材:一方面,适当补充中华民国政府临时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另一方面,将教材在自由阅读卡中设置的内容“孙中山与中山装”、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和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中的一部分内容与本课进行整合。这些内容的整合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全面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材料一:辛亥革命后,以“民主”、“民权”、“民国”和“国民”等命名的报刊,据不完全统计达500余家。1913年7月,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由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材料二:民国三年,戴季陶在旅途中遇一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也”,老农“茫然惶然,连声曰: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提问:两则材料反映的变化是否矛盾?你能解释为什么出现这种不同吗?在访谈中,有个女生的话让教师很感兴趣。她说:“我特别能理解过去妇女缠足的痛苦。因为,我姑奶奶就缠过脚,听我姑姑说,她的脚严重变形了,样子特恐怖,连走路脚都疼,我原来还不信,后来有一次参加演出跳一个几分钟的蒙古舞,就因为穿了一双小一号的鞋,我的脚都肿了,疼死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试图通过废缠足让学生理解民国时期对“人人平等”的追求。原本设计的时候有诸多顾虑,觉得学生们可能理解不了,但这个学生的话让我知道,这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1.通过整合教材和补充材料,引导学生从横向(即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和纵向(“民主共和深入人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两个维度,全面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2.通过学生访谈和学情问卷调查,将学生的疑问和他们设计的纪念章与漫画转化为课堂的教学资源,使教学的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和认知水平;更便于教师的“启疑”和“解惑”;使历史认识的获得较好地做到深入浅出。教师教学基本功

2.如何上课——组织教学情境创设讲解演示课堂互动评析总结布置作业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这是学生从小学上中学的第一节历史课,学生活泼、好奇,感性是他们的心理特点。本课内容距今年代太过久远,容易让学生感到陌生和隔膜,怎样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从情感上亲近远古居民呢?贾老师在做学情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心理特点,在上课的一开始就创设了一个新颖、活泼的历史教学情景。“考古北京人”知识问答问: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何区别?古猿北京人现代人古猿北京人现代人项目前额眉脊骨颧骨吻部下颌古猿北京人现代人明显很不明显很不明显前伸前伸后敛低凹高突高突粗壮粗壮细柔低平低平高耸北京人的头部还保留着许多古猿的特征结论:《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体现学生思维特征的、突出教学核心的、具有丰富问题情景的、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情境:北京奥运福娃“考古北京人”知识问答示范:对古猿的观察方法,由上到下运用:学生观察北京人、现代人归纳:落实于表格结论:北京人保留了许多古猿的特征

教师教学基本功

3.如何上好课教学反思课堂观察说课交流日本的授业研究(LessonStudy)香港的课堂学习研究(LearningStudy)上海的行动教育(ActionEducation)西城的课例研修课例研修:一枝开多花什么是课例研修课例研修,是指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师在职研修模式。课例研修的主体是教师、教研员,也包括大学教授等各类专家。课例研修把研究和进修的阵地搬到课堂中来,以课例为载体,以行动研究为手段,以行为跟进为特征,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同时作为教师进修的内容与提高的途径。“行动教育”的基本模式原行为阶段关注个人已有经验的教学行为新设计阶段关注新理念的课例设计新行为阶段关注学生获得的行为调整改善行为反思2:寻找设计与现实的差距更新理念反思1:寻找自身与他人的差距

课例为载体/研究者与教师的合作平台理念学习、情境设计、行为反省研修组织

基层教师培训机构处于前沿理论与基层教育实践的中间地带,处于教育行政与学校教学的中间地带。1.请志愿者进入“课例研究研修工作站”

2.以“课例研究研修工作站”为组织形式组织架构

项目研修工作站

学校项目组学科项目组干训项目组学科教师项目校负责人项目领导小组项目管理小组西城区课例研修总项目组(负责人:区研修学院院长)区学科项目组组员任务与分工任务人数确定研究主题共同承担撰写开题报告1—2人承担进行文献综述1人承担设计调查问卷及问卷分析1—2人承担承担作课任务1人或多人承担备课共同承担拟定课堂观察表共同或作课教师承担进行课堂观察(分别观察教师和学生)除作课教师外的其他组员承担整理课堂实录(文字)专人或轮流承担进行课后评议共同承担进行议课实录(文字)专人或轮流承担撰写课例研究报告1人承担资料管理1人承担工作保障制度保障1学术保障2技术保障3学术保障:首师大北师大中央教科所市教育学院市教科院学术观察: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例研究研修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制度课例研修一周活动预报、简报制度管理平台提供研究的资料和最新咨询学科上传各阶段成果供大家学习与交流

研修实践西城区课例研究研修活动的基本流程

前期调研确定主题行为跟进查阅文献反思归纳交流传播制定方案教学设计课堂观察反馈会议三轮课例研修的两大支点课堂观察实录分析听课与观课“听课”行为有以下特点:首先,听课的目的性不强;其次,我们“听”到的是少数人(讲课的老师或发言的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其他人的表现我们“听”不到;再次,“听”到的不一定就是真实的,有可能是学生胡乱猜测,还有可能是言不由衷、投师所好;最后,“听”基本上是个体行为,听课者记录一鳞半爪。“观课”有以下特点:首先,“观课”中,观课者针对研究主题,事先设计观察表格,确定观察要点,带着任务去观察;其次,“观课”着眼的是全体学生的表现,不仅要倾听发言学生的表现,更要观察其他学生的反应;再次,“观课”立足于对学生表现进行综合分析,不仅聆听学生的语言,还要观察学生的表情和动作,记录课堂教学的气氛;最后,“观课”是一种集体行为,观课者分工合作,或观察教师教学行为,或观察学生学习行为。教学环节(用时、效果)学习状况(感兴趣、不感兴趣、投入、游离、冷漠)材料使用(用时、效果、环节)教师提问(用时、效果、环节)学习活动(形式、用时、效果、环节)满意度学科中学地理学科参评教师满意度分布(%)年级学校类别教龄(年)教师类别初二高二普通示范1-34-1011-2021以上骨干普通很满意73.03(111/152)60(15/25)77.14(27/35)72.92(70/96)73.21(41/56)69.23(9/13)76.47(26/34)67.12(49/73)83.87(26/31)66.67(14/21)74.05(97/131)较满意25.66(39/152)36(9/25)22.86(8/35)26.04(25/96)25(14/56)30.77(4/13)20.59(7/34)31.51(23/73)16.13(5/31)28.57(6/21)25.19(33/131)一般1.31(2/152)4(1/25)0(0/35)1.04(1/96)1.79(1/56)0(0/13)2.94(1/34)1.37(1/73)0(0/31)4.76(1/21)0.76(1/131)不满意0(0/152)0(0/25)0(0/35)0(0/96)0(0/56)0(0/13)0(0/34)0(0/73)0(0/31)0(0/21)0(0/131)初二地理学科评价数据统计表满意度年级学校类别教龄教师类别初二年级普通示范1-3年4-10年11-20年21年以上骨干普通很满意76.92%20/26合计100%70.59%(12/17)88.89%(8/9)66.67%(2/3)66.67%(6/9)90.91%(10/11)66.67%(2/3)0%(0/0)76.92%(20/26)较满意23.08%6/2629.41%(5/17)11.11%(1/9)33.33%(1/3)33.33%(3/9)9.09%(1/11)33.33%(1/3)0%(0/0)23.08%(6/26)一般0%(0/26)0%(0/17)0%(0/9)0%(0/3)0%(0/9)0%(0/11)0%(0/3)0%(0/0)0%(0/26)不满意0%(0/26)0%(0/17)0%(0/9)0%(0/3)0%(0/9)0%(0/11)0%(0/3)0%(0/0)0%(0/26)很不满意0%(0/26)0%(0/17)0%(0/9)0%(0/3)0%(0/9)0%(0/11)0%(0/3)0%(0/0)0%(0/26)总参评人数:26学校分类无效:0教龄无效:0教师分类无效:0总有效人数:26无效人数:0

初二下评教师满意度分布【教师的成长】

孙老师这样写道:

“在课例研修之中,授课教师的进步几乎是可以量化的。在老师们的精心统计之下,一个问题可以被分出若干层次,一个片断可以统计出多少次提问,每次提问又可以分辨出有效或者无效,甚至哪个学生走神、在哪个环节走神,是否与教师的教学有关,都可以通过一组组精确的、严谨的数字显示出来。这种评课方式大大缩短了我在教学中所走的弯路。”

“课例研修中的我不孤单,每一个环节之中都会有老师们的参与,在第一次课后的讨论中,我似乎感觉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课堂。的确,在第二次的教学实录中,我可以发现其他老师的影子,在这种氛围中,可以更加轻松地讲课,更加从容地对待老师们对教学实录的分析,自然也就不会感觉尴尬,而是一种在学习、成长之中的幸福。……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