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络平台劳动者权益保护研究【摘要】近年来,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出大量网络平台的就业岗位,也产生了许多新型职业,给劳动者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但是也使得当前劳动方式与劳动关系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劳动方式转变为更加灵活的劳动就业方式,而传统的劳动关系认定标准在网络平台劳动中似乎不太可行,这带来了许多问题,比如网络平台劳资双方的劳动关系难以认定、网络平台劳动者的一些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等,这些问题使得网络平台与平台劳动者的劳动争议增多,劳动纠纷案件也因此增多。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网络平台就业的特点、网络平台劳动者的就业现状以及平台劳动者的劳动权益受到侵害的原因,找出解决劳动纠纷和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措施,以此缓解网络平台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保护平台劳动者的权益。【关键词】网络平台;网约工;劳动者权益;劳动关系
Researchontheprotectionofworkers'rightsandinterestsonthenetworkplatform[Abstract]Inrecentyears,therapiddevelopmentofplatformeconomyhasgivenbirthtoalargenumberofonlineplatformjobs,andalsoproducedmanynewjobs,providingmanyemploymentopportunitiesforworkers.Butitalsochangesthecurrentlabormodeandlaborrelations.Thetraditionallabormodehasbeenchangedintoamoreflexiblelaboremploymentmode.However,thetraditionallaborrelationsrecognitionstandardseemstobenotfeasibleinthenetworkplatformlabor,whichbringsmanyproblems,suchasthelaborrelationsbetweenthelaborandcapitalofthenetworkplatformaredifficulttoberecognized,andsomelegitimaterightsandinterestsofthenetworkplatformworkersaredifficulttoberecognizedGetsecurity,etc.,theseproblemsmakethenetworkplatformandplatformlabordisputeincrease,labordisputecasesalsoincrease.Thispapermainlyanalyzesthecharacteristicsofnetworkplatformemployment,theemploymentstatusofnetworkplatformworkersandthereasonsfortheinfringementofthelaborrightsandinterestsofplatformworkers,findsoutmeasurestosolvelabordisputesandprotecttherightsandinterestsofworkers,soastoalleviatethelaborrelationshipbetweennetworkplatformandworkers,andprotecttherightsandinterestsofplatformworkers.[Keywords]NetworkplatformWebappointmentLaborrightsandinterestsLaborrelations
目录1 前言 劳动者权益受到侵害的原因我国网络平台近年来发展迅速,网络平台劳动者不断增加,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明确对网络平台劳动者的劳动者权益保护,因此劳动纠纷频频发生,以下是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搜集的一些网络平台劳动者劳动争议案件(见表2),通过案件来分析目前我国网络平台劳动者权益容易受到侵害的原因。表2网络平台劳动者劳动争议案件案例裁判法院案号案件事由判决结果和依据大连新园网约车服务有限公司与刘成劳动争议大连市甘井子区人民法院(2018)辽0211民初11344号大连新园网约车服务有限公司因法定代表人变更,认为其原法定代表人自主招聘网约车人员刘成,用工方式不固定,按销售业绩提成款向有关人员支付报酬,双方之间只存在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合作关系。刘成与大连新园网约车服务有限公司双方均系适格的劳动合同关系主体,刘成从事的网约车辆销售工作系新园网约车服务有限公司单位的业务组成部分,并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武汉时运通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孙平确认劳动关系纠纷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2018)鄂01民终4861号孙平在时运通公司从事兼职外卖配送,于2018年申请劳动仲裁,确认与时运通公司的劳动关系,不予受理,而后上诉法院,时运通公司否认与孙平存在劳动关系,但没有向法院提交证据。孙平、时运通公司均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双方虽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时通公司认可孙平2017年7月13日受其指派开展送餐工作,2017年7月13日为双方劳动关系用工发生之日,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管晓民与上海乐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劳动争议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2017)京03民终11769号上海乐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运营一家国内专业的移动互联网在线预约厨师上门服务平台“好厨师”,管晓民为“好厨师”平台合作厨师,乐快公司主张双方是合同关系性质系商务合作,管晓民主张双方是劳动关系。法院认为管晓民与乐快公司实质上建立劳动关系,双方所签《合作协议》实际亦系履行劳动关系的协议,该协议中符合劳动法律规范的内容部分对于双方劳动关系的履行具有约束力,且在法院确认双方建立劳动关系的前提下,管晓民的相关劳动权益亦依法得到保障。王海山与重庆沃尔森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劳动争议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法院(2018)渝0107民初24529号王海山向重庆市九龙坡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确认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并要求重庆沃尔森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劳动支付劳动报酬。驳回王海山的诉讼请求,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并要求重庆沃尔森汽车租赁有限公司支付劳动报酬缺乏事实依据。 劳动关系不明确上述表格列举的案例中,有网约车司机、厨师、以及外卖配送员与网络平台的劳动纠纷案件,这四个案件最终的判决结果都是围绕着是否存在劳动关系而展开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是劳动者通过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动协议所建立的法律关系。目前,判断是否存在劳动关系有两种方法,一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章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在已经签订劳动合同的前提下,可以依据劳动合同直接判定劳动关系;二是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根据从属性判断是否存在劳动关系[11]。从属性包括人格从属性、经济从属性和组织从属性三个方面,但是几乎没有确定的标准判断劳动关系。大多数网络平台与平台劳动者之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因此判断劳动关系时只能用从属性来判断,但是由于网络用工是“平台+个人”的劳动模式,从属性的三个方面都有所降低。网络劳动者虽然也加入网络平台,并且签订一定的协议,也遵照平台的规定去提供服务,但是与传统的劳动形式相比,网络用工没有具体的团队组织,在员工规定、奖惩、技术培训等方面较弱,较难判定组织从属性[12]。由于网络用工方式较为灵活,劳动者可以在一个平台或几个平台进行劳动,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所,而且劳动时间也是自由决定,劳动者拥有较高的自由选择权,这使得他们的劳动归属感降低,人格从属性也会随之下降。一般地劳动者获取劳动报酬是由用人单位发放工资,而网络平台劳动者不仅可以从客户处获得劳动报酬,还有可以从网络平台处获得报酬,这与传统的劳动工资发放制不一样,因此经济从属性程度也有所不同。从属性的降低使得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变得模糊,虽然一些网络平台劳动者可以根据与网络平台的某些方面判定事实劳动关系,但是劳动从属性变得模糊给劳动关系认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上述表格所列举的四个案件,实际上案件内容相似,都是主张判定存在劳动关系。法院在相似的案件中,即便案件中都是要求判定劳动关系,且情况相似,但因没有明确的判定标准,且因为对网络平台与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认定存在不同的理解,进而进行判定,使得最终结果会不一样,就如表格中前三个案件法院都是判定存在劳动关系,而最后一个是不存在劳动关系。不明确的劳动关系认定标准给司法判定带来很大的困难,不能依据确切的标准进行判定。劳动者维权意识缺乏我们把外卖小哥、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网约厨师等劳动者称为“网约工”,这类在平台工作的劳动者,他们中大部分人都是学历不高,没有较强的劳动技能,没有系统地进行过劳动知识培训的。每年法院都有很多劳动争议案件审理,但是没有上诉到法院的劳动纠纷也有很多,我们可以找到有多少劳动争议的案件,但是却很难找到那些没有上诉的劳动纠纷,如果从一开始劳动者就没有为自己争取权益,选择忍气吞声来解决劳动争议,这样的例子也并不少见。网约工大部分都是一些就业相对困难的劳动者,他们或者年龄大,或者知识水平不高,或者身患残疾等,而这些劳动者的权益又是极易受到侵害的,原因无疑是他们缺乏维权意识。网络平台劳动者缺乏维权意识,可以从两方面说明,一是劳动者本身就没有形成维权意识,由于大多数的网络平台劳动者知识水平不高,对法律的不了解程度也高,也没有参加过专业的劳动培训,甚至有些劳动者根本不知道自身有什么劳动权益,也没有形成劳动者维权意识,所以,当他们的劳动权益受到侵害时,他们也许根本没意识到自己的权益被侵害了,也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二是劳动者意识到自己的劳动权益受到损害,但是有些劳动者出于害怕丢掉自己的工作,不想惹麻烦,也不想和平台或者客户把关系闹得不好等的心理,他们会选择忍气吞声,忽视自己受损的权益,不去争取维权。在这些原因下,劳动者的权益更加容易受到侵害,并且由于维权意识的缺乏,使得他们原本可以争取到的权益错失了。法律保障的不足目前,我国关于劳动者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这些法律里对劳动者及用人单位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做了详细的说明,维护双方的利益,但是这是在传统的劳动模式下适用的法律,并没有对网络平台劳动者的权益有具体的说明。在众多网络平台劳动者的劳动纠纷案件中,最主要的是劳动关系的认定,《劳动法》依据劳动合同判定,《劳动合同法》依据事实劳动关系判断[13],但是由于劳动从属性的弱化,使得传统劳动法律难以判断网络平台劳动者的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措施。在众多网约工状告网络平台或者企业案件中,劳动关系是最重要的判断标准,而大多数的案件因为判定不同,结果也不同。在上述表2列举的劳动争议案件中,几乎都是在确认雇佣双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在网约车案件中,法院认为不存在劳动关系;而在“好厨师”劳动纠纷案件中,法院认同劳动者的主张,认为劳动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在这些劳动纠纷中,大多数企业认为他们和劳动者签订的只是合作协议,并没有存在劳动关系,更无需为劳动者提供保障。在这样的认知下,劳动者与企业和平台的纠纷、争议持续不断,司法判定也更加困难。法院在有的案件中认定劳资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却又在其他案件中判定不存在,不同的判决体现了对网络平台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的分歧。可以看出,在平台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尚未形成统一的判定标准,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具体规定明确如何认定劳动关系[14],司法方面存在的不足,使得判决变得更加困难。劳动者的权益在法律中详细规定了,但是网络平台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却没有详细的法律法规可以依据,安全保障、医疗保障等都没有具体的说明,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只能依据传统的劳动法律判决,但是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网约工的权益保障需要依据具体的网络平台劳动者的权益保障法规。
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措施明确劳动关系认定标准网络平台劳动者权益容易受到侵害的最主要原因是劳资双方劳动关系的不明确,“平台+个人”的用工模式模糊了认定劳动关系的界线,使得劳动关系判定困难,进而使得劳动者难以争取属于自己的劳动者权益。目前,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必将推动网络平台用工的发展,促进新劳动用工模式的兴起,劳动关系的认定必将面临挑战。因此,保障网络平台劳动者的权益,首先要明确劳动者与平台之间的劳动关系。国家应该根据网络平台就业的特点,确立平台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劳动标准,保障其基本权益。同时还应根据不同网络平台的用工模式和特点来制定不同的判断标准来判定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本质是从属性,政府应该根据从属性的组织性、人格性、经济性三方面制定一个明确的标准,以此作为判断劳动关系的重要标准[15]。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不是唯一且绝对的,明确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需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明确劳动关系认定标准是保障网约工权益和平衡经济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明确网络平台法律责任网络平台劳动者权益受到侵害,网络平台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前,网络平台就业门槛低,不需要劳动者有较高的知识能力和劳动能力,平台没有对这类劳动者的权益进行保障,有些网络平台为了平台自身利益,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进行严格的监管,也不为劳动者购买保险等。网络平台作为互联网经济的中心之一,应该强化平台的主体责任,主动担起社会责任,对劳动者负有道义责任,对已签订劳动合同且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应明确平台与劳动者之间的权利与义务,严格按照法律法规为劳动者保障其劳动权益。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没有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不仅应该督促其购买保险,为其办理意外伤害险或其他商业保险,做好安全保障,保障其人身安全[16],如果劳动者意外受伤,应该增加医疗保障,不要推卸责任,还应对劳动者进行劳动职业培训,使其明确自身的权利与义务。网络平台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保障劳动者权益,可以增强劳动者的归属感,促使劳动者更加努力工作。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意识网络平台劳动者权益容易受到侵害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劳动者的不作为。网络平台劳动者大多缺少法律知识,对劳动者权益保障意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也缺乏,往往当权益受到侵害时才会想起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劳动争议,或者自认倒霉,忍气吞声,装作没有权益受到侵害等,这样无疑增加了一些不良平台和企业去侵害这些劳动者的权益的机会。劳动者应当主动学习关于维护劳动者权益的知识,积极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树立合法、合理维权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主动与平台签订劳动合同[17],积极建立劳动关系,积极参与购买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当劳动权益受到侵害时,主动去维护自身利益,不畏资本,学会运用法律去合理、依法维护自身的劳动权益,积极向法院、仲裁机构等寻求帮助。健全相关法律法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多种行业、多种就业方式不断出现,新业态从业者的劳动方式也有改变,《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对产业结构升级、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就业新变化有些不适用了,从而也不完全适用于新经济下劳动者权益保障。政府应当完善法律法规,出台适合网络平台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以法律覆盖网络平台就业的各方面[18]。政府还应当对网络平台或企业进行合理的引导,鼓励网络平台和企业为劳动者提供相应的劳动保障,同时还应鼓励企业与劳动者建立长期劳动关系等,对依法执行的企业进行一定的鼓励政策,加强他们对保障劳动者权益的信心。但同时政府还需加强监管,对平台和企业有无按照法律法规要求保障劳动者权益进行监管,如若没有,应当给予一定的处罚机制。政府还应创新劳动者维权机制,有新闻报道,“互联网+调解”已成为劳动者维权的一大利器,“互联网+调解”服务平台是以提供在线申请、在线分配调解组织和调解员、在线审核以及出具调解协议书等服务。它的优势在于可以节省人力、物力等维权成本,提高化解劳动争议纠纷的效率,对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有长远的积极意义。北京于2019年开始试点,并已成功化解首例在线申请调解的劳动争议[19]。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是保障网络劳动者权益的基础,政府还应按照法律法规严格督促平台和企业依法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全面落实各项保护政策,严格执行,使网络平台劳动者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权益受到保障,还需创新维权机制,让劳动者可以多途径进行维权,提高化解劳动争议纠纷的效率。普及劳动者权益知识给没有维护劳动权益意识的劳动者普及劳动权益知识是一项必须的措施。劳动保障部门应该加强与平台和企业的联系,增强企业和平台的自觉性。在劳动保障部门的监管下,网络平台和企业应当在劳动者就业的第一天就给劳动者进行劳动者权益知识的培训,派发关于劳动法律的学习册子让劳动者进行学习,让劳动者清楚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学会如何保障劳动者的权益,还可以通过奖惩制度,对学习好的劳动者进行奖励,以此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促使他们积极学习相关知识。劳动保障部门还应该督促企业和网络平台开展关于劳动者权益知识的活动,多形式开展普及劳动者权益知识活动,线上通过网络进行授课,观看相关视频等;线下开展知识讲座,不仅可以在平台、企业开展,社区也可进行知识普及,使更多的人能够学习劳动者权益知识;还可对一个阶段的学习进行检测,了解劳动者的知识了解程度。开展普及劳动者权益知识活动,是提高劳动者维权意识的基础,政府、平台和企业都应该积极开展。
结语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产生了新的就业方式,就业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催生出新的劳动用工形态,但也随之产生了很多劳动纠纷问题,引发了一系列法律问题。网络平台劳动者是新经济形态下的产物,传统的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律并不完全适用于网络平台劳动者,当网络平台劳动者的权益受到侵害时,缺少法律的明文规定保护[20],较难找到具体的对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判决,进而很难保障网络平台劳动者权益。根据我国网络平台就业的现状发现,网络平台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认定成为了劳动者权益保障的重要一环,在进行网络平台劳动者权益保障的时候,首先要判断劳动关系是否存在。保障网络平台劳动者的权益,要根据平台就业的自身特点提出建议进行保障,首先,法律的制定要平衡劳资双方的利益,建立多元法律结构,缓解劳资双方的关系;其次,平台和企业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劳动者提供相应的保障,不逃避责任;最后,劳动者要主动学习相关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保障好网络平台劳动者的权益,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就业积极性,调整就业结构,促进我国劳动法律体系的改革,推动平台和企业的发展,进而推动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加快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改革,维护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参考文献ParkJungsun,HanBoyoung,ParkJong-Shik,ParkEunJi,KimYangho.Nonstandardworkersanddifferentialoccupationalsafetyandhealthvulnerabilities.[J].Americanjournalofindustrialmedicine,2019,62(8).赵斌.新业态用工方式对劳动者权益的影响分析[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9-09-04(003).胡磊.我国网络平台就业的特点、发展瓶颈与制度支持[J].中国劳动,2018(02):12-18.纪雯雯,赖德胜.网络平台就业对劳动关系的影响机制与实践分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6,30(04):6-16.DorotaŻołnierczyk-Zreda.Psychologicalcontractinthelightofflexibleemployment:Thereviewofstudies[J].MedycynaPracy,2016,67(4).梁阿敏.共享经济下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9(04):103-108.李海明,罗浔阳.平台经济下灵活就业者的权益保障[J].创新,2019,13(05):108-118.汤美芳.网络环境下劳动就业与劳动关系的嬗变[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14):16-19.谢增毅.互联网平台用工劳动关系认定[J].中外法学,2018,30(06):1546-1569.赵丹.“互联网+”时代下网约工劳动关系认定及权益保护[J].法制与社会,2019(30):44-45.吴美娟.“互联网+”时代网约工劳动关系认定及权益保护[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01):84-88.于顺新.网络平台用工关系认定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中),2020(02):128-130.唐鑛,胡夏枫.网约工的劳动权益保护[J].社会科学辑刊,2018(02):109-115.彭琳.论平台就业的社会风险及其法律规制[J].老字号品牌营销,2019(07):66-67.胡放之.网约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研究——基于湖北外卖骑手的调查[J].湖北社会科学,2019(10):56-62.刘瑛.“互联网+”新型用工模式下的劳动者权益保障思考[N].工人日报,2017-09-19(007).王美荣.论网约工的劳动关系认定及权益保护[D].广西师范大学,2019.党钊,刘盾.我国网络平台就业者的体面劳动实现问题研究[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19,34(04):10-16.杨玉龙.期待“互联网调解”成劳动者维权利器[J].发明与创新(大科技),2019(05):45.胡夏枫.网约工劳动权益保障的现状与问题[J].社会科学家,2018(04):119-124+130.
修改毕业论文常用方法一、论文修改的方法毕业论文的修改方法有多种,且因人因文而异.但根本方法只有一种,即由学生自己进行认真修改,所谓具体的方法也就是在学生自己进行认真修改的基础上多借助于一些外在的力量而已.(一)读改式所谓读改式,是指修改文章时边读边改的修改方式.这是论文修改的主要方式.完成论文初稿后,由作者自己认真通读全文,并放声地读,多读几遍.这样,凭借语感的作用就能发现问题.语感与人们平时的读书或谈话联系紧密,语感对检查语病、缺字错别字十分有效,也能使语句哕嗦、语句不通畅等问题随时被发现.所以,初稿写出来后,自己要大声读上几遍,边读边改,这是人们常常采用的一种修改方法.(二)冷改式所谓冷改式,是指初稿完成后.先搁置一段时间再修改的一种方法.许多人常有这种情况,有时初稿写好了,也很想马上把它修改好,可是自己怎么也发现不了毛病,自我感觉相当不错,不愿修改或不知怎么修改.这时候,可以采取冷改式,把初稿放一段时间再修改,就会发现要修改的地方还很多.这种拉开时间距离的阅读与修改,容易使作者心明眼亮.此时作者的思维比较容易跳出原有的圈子,从另外一种角度冷静地审视自己的论文.只要时间允许,改好的论文可以搁一搁再进行修改,如此反复数次,有益于提高论文质量.(三)热改式所谓热改式,是指初稿完成后.趁热打铁,立即对论文进行修改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作者对论文记忆清晰,印象深刻,修改及时,避免遗忘.缺点是作者还处于论文写作的兴奋状态,不够冷静、清醒,思想和情绪还难以从论文中超脱出来,还不能摆脱原来的写作思路,难以发现初稿中存在的问题,难以判断论文写作的成败,即使发现了问题,也舍不得修改.(四)求助式所谓求助式,是指作者完成论文初稿后,请他人阅读或与他人讨论等方式来发现自己论文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获得指点修改的一种方法.这也是一种比较常用、比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石阡县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购销分期付款设备合作合同
- 道路运输合同范本
-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箬横镇东浦中学2025年高一下学期综合检测试题物理试题含解析
- 2025二手车消费贷款合同模板
- 人力资源发展与培训合同
- 人力资源培训外包合同2025
- 七里河区合同管理制度完善与发展
- 线上众筹股权转让合同
- 上海市二手房交易居间合同2025
- 2024-2025学年四川成都锦江区教科院附属中学高一新生入学分班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含答案】
- 2023年广东东莞东华高级中学自主招生英语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医护人员劳动保护制度
- 人工智能技术下的监管挑战
- 化工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培训考试卷(后附答案)
- 2024公务员培训合同协议书模板
- 停工检修安全方案
- 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参考文献
-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辅导员考试试题2024
- 中医体质辨识标准(评分表)
- 2023年中核集团中核华兴校招考试真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