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教案完整版_第1页
《中药学》教案完整版_第2页
《中药学》教案完整版_第3页
《中药学》教案完整版_第4页
《中药学》教案完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学》教案学院专业授课班级任课教师《中药学》教案课程名称中药学授课专业及层次中医学、中药学授课内容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学时数2学时教学目的掌握中药、中药学的概念,了解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概况重点各个时期学术发展特点及主要本草着作难点中药学的概念自学内容无使用教具多媒体、板书相关学科知识中医学基础教学法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一、介绍《中药学》课程二、基本概念中药、本草、中药学、草药、中草药、民族药、中成药(重点讲解中药、中药学的概念,讲述中药的特点及中药学的含义及其各分支学科,介绍本草等相关概念。)三、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一)原始社会药物的起源(远古~公元前21世纪)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介绍药物的起源。(二)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1.酒和汤液的发明促进了医药的进步。2.药物知识有口耳相传发展到文字记载,“药”字的出现。3.最早收载药物的着作:《诗经》、《山海经》、《黄帝内经》、《五十二病方》。(三)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代表着作:《神农本草经》,介绍其作者、成书年代、载药数目、版本情况、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5分钟10分钟5分钟10分钟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四)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65~581年)代表着作:《本草经集注》,介绍其作者、成书年代、载药数目、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其他有名的本草着作,《雷公炮炙论》。(五)隋唐时期(公元581~907年)代表着作:《新修本草》,介绍其作者、成书年代、载药数目、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其他有名的本草着作,《本草拾遗》、《食疗本草》、《海药本草》等。(六)宋金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代表着作:《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介绍其作者、成书年代、载药数目、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其他有名的本草着作,《开宝本草》、《嘉佑本草》、《图经本草》等。药性理论的发展。(七)明代(公元1368~1644年)代表着作:《本草纲目》,介绍其作者、成书年代、载药数目、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本草纲目》的突出成就及其影响。其他有名的本草着作,《炮炙大法》、《救荒本草》、《滇南本草》等。(八)清代(公元1644~1911年)代表着作:《本草纲目拾遗》,介绍其作者、成书年代、载药数目、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其他有名的本草着作,《本草述》、《本草备要》、《本草求真》等。《神农本草经》的重新编辑。(九)民国时期(公元1911~1949年)现代科学技术对中药发展的影响(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49年10月以后)中医药书籍的整理、中药的现代研究、当代中药教育事业的振兴。(以上内容重点讲解各个时期学术发展特点及主要本草着作。采用启发式教学)四、复习本次课的主要内容10分钟10分钟10分钟15分钟10分钟10分钟5分钟《中药学》教案课程名称中药学授课专业及层次中医学、中药学授课内容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第三章:中药的炮制、第四章药性理论第一节:四气学时数2学时教学目的1.了解中药的产地与药效的关系,以及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如何发展到底药材生产以适应临床用药的需要;了解植物药采集季节与药效的关系,以及不同药用部位的一般采收原则。2.掌握中药炮制的目的,熟悉常用或特殊的炮制方法,了解其余的炮制方法。3.掌握中药性理论的概念及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掌握四气的概念,所表示药物的作用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重点中药的炮制,中药药性理论难点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自学内容无使用教具多媒体、板书相关学科知识中医学基础、药用植物学教学法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一、复习上次课的重要内容:中药学概念,各个时期代表本草着作。二、道地药材的概念三、道地药材形成的原因及如何发展道地药材(明确道地药材的概念,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四、中药的采集(一)采集与药效的关系(二)不同药用部位的一般采收原则1.全草类。2.叶类。3.花、花粉类。4.果实、种子类。5.根、根茎类。6.树皮、根皮类7.动物昆虫类。8.矿物类5分钟5分钟5分钟5分钟15分钟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五、炮制的概念六、炮制的目的七、炮制的方法(一)修制:纯净处理、粉碎处理、切制处理。(二)水制:洗、淋、泡、漂、润、浸、水飞。(三)火制:炒、炙、煅、烘、煨、焙。(四)水火共制:蒸、煮、淬(五)其他制法:制霜、发酵、发芽(掌握中药炮制的目的,熟悉常用或特殊的炮制方法。)八、药性理论(一)中医治病的基本原理(二)、中药的作用(三)、中药的性能与性状(四)、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掌握中药性理论的概念及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九、四气(一)四气的概念(二)四气的确定(三)四气的作用(四)药性寒热与药物功效的关系(五)掌握药性寒热必须与其它性能相结合(六)四气的意义(重点掌握四气的概念,所表示药物的作用。采用启发式教学)复习本次课的主要内容5分钟10分钟15分钟10分钟10分钟10分钟5分钟《中药学》教案课程名称中药学授课专业及层次中医学、中药学授课内容第四章药性理论-2学时数2教学目的掌握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的概念,所表示药物的作用,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掌握毒性的概念,引起中毒的原因及解救方法。重点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的概念及所表示药物的作用难点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的概念及所表示药物的作用自学内容无使用教具多媒体、板书相关学科知识中医学基础教学法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一、复习上次课的重要内容:炮制的目的,四气的概念,所表示药物的作用等。二、五味1.五味的含义。2.五味的产生。3.五味的实际意义。4.五味的作用与适应证。5.五味与五脏的联系。6.性味合参。(掌握五味的概念,所表示药物的作用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结合较为熟悉的药物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三、升降浮沉1.升降浮沉的含义。2升降浮沉的阴阳属性。3.药物升降浮沉趋向的认定。4.升降浮沉的用药原则。5.药物升降浮沉的作用。5分钟15分钟15分钟15分钟15分钟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6.升降浮沉与药物质地的关系。7.影响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掌握升降浮沉的概念及药物升降浮沉的作用。采用启发式教学。)四、归经1.归经的概念。2.归经理论的形成。3.归经的意义。五、毒性1.中药“毒”的含义。2.使用有毒中药的注意事项。3.如何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掌握中药归经的概念、中药“毒”的含义,正确认识中药的毒性。采用讨论式教学。)复习本次课的主要内容15分钟15分钟5分钟

《中药学》教案课程名称中药学授课专业及层次中医学、中药学授课内容中药的配伍、用药禁忌、剂量与用法学时数2教学目的掌握中药配伍的目的,药物“七情”及各种配伍关系的含义,配伍用药原则;掌握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熟悉用药剂量与药效的关系。重点药物“七情”及各种配伍关系的含义,配伍用药原则难点药物“七情”及各种配伍关系的含义自学内容中药的命名与分类使用教具多媒体、板书相关学科知识中医学基础教学法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一、复习上次课的重要内容: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的概念。二、中药的配伍1.配伍的概念。2.配伍的目的。3.药物“七情”的含义。4.药物“七情”各自的含义。5.配伍用药的原则。(掌握配伍的概念,中药配伍的目的,药物“七情”及各种配伍关系的含义,配伍用药原则。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三、中药的用药禁忌1.配伍禁忌。(1)配伍禁忌的含义。(2)配伍禁忌的主要内容。(3)怎样正确对待“十八反”、“十九畏”。2.妊娠用药禁忌。(1)妊娠用药禁忌的含义。5分钟15分钟10分钟15分钟10分钟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2)妊娠禁忌药的分类。(3)妊娠禁忌的理由。(4)妊娠禁忌药的使用原则。3.服药时的饮食禁忌。(1)病症食忌。(2)服药食忌。(掌握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四、中药的剂量与用法(一)剂量1.剂量的含义。2.剂量的表示。3.中药古今剂量的换算。4.确定剂量大小的因素。5.影响中药剂量大小的因素。(1)药物方面;(2)应用方面;(3)患者方面;(4)地区、季节变化、居处与剂量的关系。(二)中药的用法1.汤剂煎煮法。(1)煎药用具;(2)煎药用水;(3)煎药火候;(4)煎煮方法;(5)特殊煎法: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泡服、冲服、煎汤代水。2.服药法。(1)服药时间;(2)服药方法。(熟悉用药剂量与药效的关系。注意选用具体药物举例。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复习本次课的主要内容10分钟15分钟15分钟5分钟

《中药学》教案课程名称中药学授课专业及层次中医学、中药学授课内容解表药-1学时数2教学目的掌握解表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发散风寒药与发散风热药的性能特点、配伍原则和使用注意。掌握麻黄、桂枝、防风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应用、配伍、用法用量,熟悉生姜、紫苏、荆芥。了解香薷。重点麻黄、桂枝、紫苏、荆芥、防风的功效、应用、配伍难点麻黄、桂枝的异同自学内容无使用教具多媒体、板书相关学科知识中医学基础、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教学法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一、复习上次课的重要内容:复习配伍、十八反、十九畏二、解表药概述详细讲述并板书解表药的含义、性能特点,功效应用。讲述并简要板书解表药的分类、配伍原则和使用注意。三、麻黄(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和中麻黄的草质茎。(二)药性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三)应用:1.风寒感冒;2.咳嗽气喘;3.风水水肿。(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四、桂枝(一)药物基原:始载于《别录》,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二)药性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三)应用:1.风寒感冒;2.寒凝血滞诸痛证;3.痰饮蓄水证;4.心悸。(四)功效鉴别:麻黄与桂枝的异同。(五)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5分钟5分钟20分钟20分钟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五、紫苏(一)药物基原:始载于《别录》,为唇形科植物紫苏和尖叶紫苏的叶。(二)药性功效:发汗解表,行气宽中。(三)应用:1.风寒感冒;2.脾胃气滞,胸闷呕吐。(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六、生姜(一)药物基原:始载于《别录》,为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二)药性功效: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三)应用:1.风寒感冒;2.胃寒呕吐;3.风寒咳嗽。七、香薷(一)药物基原:始载于《别录》,为唇形科植物华荠宁、石香薷的全草。(二)药性功效: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三)应用:1.阴暑证;2.水肿脚气。八、荆芥(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地上部分。(二)药性功效: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三)应用:1.外感表证;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3.疮疡初起兼有表证;…(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九、防风(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二)药性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三)应用:1.外感表证;2.风湿痹痛,关节疼痛;3.破伤风。(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五)鉴别用药:荆芥与防风的异同。详细讲述掌握和熟悉药的性能特点、功效应用以及药物之间的异同点。择要板书临床应用和药物对比。(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际讲解)。介绍药物的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十、复习本次课的主要内容10分钟5分钟5分钟10分钟15分钟5分钟

《中药学》教案课程名称中药学授课专业及层次中医学、中药学授课内容解表药-2学时数2教学目的掌握白芷、薄荷;熟悉羌活、细辛、牛蒡子;了解藁本、苍耳子、辛夷的药性。重点白芷、薄荷的药性、功效、应用难点薄荷、牛蒡子的异同自学内容无使用教具多媒体、板书相关学科知识中医学基础、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教学法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一、复习上次课的重要内容:麻黄、桂枝的功效、应用二、羌活(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为伞形科植物羌活及宽叶羌活的根及根茎。(二)药性功效: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三)应用:1.风寒感冒;2.风寒湿痹。(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三、白芷(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为伞形科植物白芷和杭白芷的根。(二)药性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三)应用:1.风寒感冒;2.头痛,牙痛,风湿痹痛;3.鼻渊;4.带下证;5.疮痈肿毒。(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四、细辛(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为马兜铃科辽细辛或华细辛的全草。(二)药性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三)应用:1.风寒感冒;2.头痛,牙痛,风湿痹痛;3.鼻渊;4.肺寒咳喘。5分钟15分钟15分钟10分钟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五、藁本(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为伞形科植物藁本或辽藁本的根及根茎。(二)药性功效: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三)应用:1.风寒感冒,颠顶头痛;2.风寒湿痹。六、苍耳子(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为菊科植物苍耳的果实。(二)药性功效:散风寒,痛鼻窍,祛风湿,止痛。(三)应用:1.鼻渊头痛;2.风寒湿痹。七、辛夷(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玉兰或武当玉兰的花蕾。(二)药性功效:发散风寒,痛鼻窍。(三)应用:1.风寒头痛;2.鼻渊头痛。八、发散风热药概述九、薄荷(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新修本草》,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茎叶。(二)药性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三)应用: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2.风热头痛。3.麻疹不透。4.肝郁气滞。(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十、牛蒡子(一)药物基原:始载于《别录》,为菊科植物牛蒡的果实。(二)药性功效: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三)应用: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3.痈肿疮毒。(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五)鉴别用药:薄荷、牛蒡子的异同点。详细讲述掌握和熟悉药的性能特点、功效应用以及药物之间的异同点。择要板书临床应用和药物对比。简单介绍了解药物的功效应用。十一、复习本次课的主要内容5分钟5分钟5分钟5分钟15分钟15分钟5分钟

《中药学》教案课程名称中药学授课专业及层次中医学、中药学授课内容解表药-3学时数2教学目的掌握菊花、柴胡、葛根;熟悉桑叶、蝉蜕、升麻;了解蔓荆子的药性、功效、应用。重点菊花、柴胡、葛根的药性、功效、应用难点柴胡、葛根、升麻的异同自学内容淡豆豉使用教具多媒体、板书相关学科知识中医学基础、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教学法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一、复习上次课的重要内容:白芷、薄荷的药性、功效、应用二、蝉蜕(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为蝉科昆虫黑蚱羽化后的退壳。(二)药性功效: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三)应用: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咽痛音哑;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三、桑叶(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为桑科植物桑树的叶。(二)药性功效: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三)应用: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2.肺热咳嗽,燥热咳嗽;…(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四、菊花(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为菊科植物菊的头状花序。(二)药性功效: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三)应用: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2.肝阳眩晕,肝风实证;…(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五)鉴别用药:桑叶、菊花的异同。5分钟5分钟20分钟20分钟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五、蔓荆子(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或蔓荆的果实。(二)药性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三)应用:1.风热感冒,头昏头痛;2.目赤肿痛,耳鸣耳聋。六、柴胡(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为伞形科植物柴胡和狭叶柴胡的根。(二)药性功效: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三)应用:1.表证发热,少阳证;2.肝郁气滞;…(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七、升麻(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为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兴安升麻或升麻的根茎。(二)药性功效: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三)应用:1.外感表证;2.麻疹不透;…八、葛根(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为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根。(二)药性功效: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三)应用:1.表证发热,项背强痛;2.麻疹不透;…(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五)鉴别用药:柴胡、升麻、葛根的比较。详细讲述掌握和熟悉药的性能特点、功效应用以及药物之间的异同点。择要板书临床应用和药物对比。简单介绍了解药物的功效应用。九、复习本次课的主要内容5分钟20分钟5分钟15分钟5分钟

《中药学》教案课程名称中药学授课专业及层次中药学,本科授课内容第九章清热药第一节:清热泻火药学时数2教学目的掌握清热药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各节药物的性能特点。掌握石膏、知母、栀子。熟悉夏枯草、芦根、天花粉。了解淡竹叶、决明子。重点石膏、知母、栀子的药性、功效、应用。难点石膏、知母的鉴别用药。自学内容无使用教具多媒体、板书相关学科知识中医学基础、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教学法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一、复习上次课的重要内容:柴胡、葛根的药性、功效、应用二、清热药概述: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分类及各节药物的性能特点。三、清热泻火药概述:含义、功效、适应范围、使用注意。四、石膏(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二)药性功效: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敛疮生肌,收湿,止血。(三)应用:1.温热病气分实热证。2.肺热喘咳证。3.胃火牙痛。4.溃疡不敛(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研究。3.临床研究。五、知母(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干燥根茎。(二)药性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润燥。(三)应用:1.热病烦渴。2.肺热燥咳。3.骨蒸潮热。4.内热消渴。5.肠燥便秘。(四)鉴别用药:石膏、知母的异同。(五)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研究。3.临床研究。六、芦根(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新鲜或干燥根茎。5分钟10分钟5分钟10分钟15分钟5分钟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二)药性功效:清热泻肝,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三)应用:1.热病烦渴。2.胃热呕吐。3.肺热咳嗽。4.热淋涩痛。七、天花粉(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为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根。(二)药性功效:清热泻肝,生津止渴,消肿排脓。(三)应用:1.热病烦渴。2.肺热燥咳。3.内热消渴。4.疮疡肿毒。八、淡竹叶(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的干燥茎叶。(二)药性功效:清热泻肝,除烦,利尿。(三)应用:1.热病烦渴。2.口疮尿赤、热淋涩痛。九、栀子(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二)药性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三)应用:1.热病新烦。2.湿热黄疸。3.血淋涩痛。4.血热吐衄。5.目赤肿痛。(四)鉴别用药:栀子皮、仁及生栀子、焦栀子的区别使用。(五)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研究。3.临床研究。十、夏枯草(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干燥果穗。(二)药性功效:清热泻火,明目,散节消肿。(三)应用:1.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目珠夜痛。2.瘰疬、璎瘤。3.乳痈肿痛。(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研究。3.临床研究。十一、决明子(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为豆科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二)药性功效:清热明目,润肠通便。(三)应用:1.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目暗不明。2.头痛、眩晕。3.肠燥便秘。详细讲述掌握和熟悉药的性能特点、功效应用以及药物之间的异同点。十二、复习本次课的主要内容5分钟5分钟15分钟15分钟5分钟5分钟

《中药学》教案课程名称中药学授课专业及层次中药学,本科授课内容清热燥湿药学时数2教学目的掌握黄芩、黄连、黄柏、金银花、连翘,熟悉龙胆、苦参的药性、功效、应用。重点黄芩、黄连、黄柏,金银花、连翘的药性、功效、应用难点黄芩、黄连、黄柏的鉴别用药自学内容秦皮、白鲜皮使用教具多媒体、板书相关学科知识中医学基础、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教学法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一、复习上次课的重要内容:石膏、知母的功效异同二、清热燥湿药概述:含义、功效、适应证、使用注意。三、黄芩(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二)药性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三)应用:1.湿温,暑湿。2.肺热咳嗽。3.血热吐衄。4.痈肿疮毒。5.胎动不安。(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研究。3.临床研究。四、黄连(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二)药性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三)应用:1.湿热痞满,呕吐吞酸。2.湿热泄痢。(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研究。3.临床研究。五、黄柏(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芸香科植物黄皮树或黄檗的干燥树皮。(二)药性功效: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三)应用:1.湿热带下,热淋涩痛。2.湿热泻痢,黄疸。5分钟5分钟15分钟10分钟15分钟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四)鉴别用药:黄芩、黄连、黄柏的异同。(五)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研究。3.临床研究。重点讲解黄芩、黄连、黄柏的功效应用及用药鉴别。六、龙胆(一)药物基原: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龙胆、三花龙胆、坚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二)药性功效:清热燥湿,泻肝胆火。(三)应用:1.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2.…七、苦参(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苦参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二)药性功效: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三)应用:1.湿热泻痢,便血,黄疸。2.…八、清热解毒药概述:含义、功效、适应证、使用注意。九、金银花(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新修本草》,忍冬科植物忍冬、红腺忍冬、山银花或毛花柱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二)药性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三)应用:1.痈肿疔疮。2.外感风热,温病初起。3.热毒血痢。(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研究。3.临床研究。十、连翘(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木犀科植物连翘的干燥果实。(二)药性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三)应用:1.痈肿疮毒。2.外感风热,温病初起。3.热淋涩痛。(四)鉴别用药:金银花与连翘的异同。(五)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研究。3.临床研究。详细讲述金银花、连翘的性能特点、功效应用以及二者之间的异同点。十一、复习本次课的主要内容5分钟5分钟5分钟15分钟15分钟5分钟

《中药学》教案课程名称中药学授课专业及层次中医学、中药学授课内容清热解毒药学时数2教学目的掌握蒲公英;熟悉穿心莲、大青叶、板蓝根、青黛、鱼腥草、射干、白头翁、野菊花、土茯苓、山豆根;了解贯众、熊胆、白花蛇舌草的药性、功效、应用。重点蒲公英的药性、功效、应用难点鱼腥草、射干的性能特点自学内容紫花地丁、重楼、大血藤、败酱草使用教具多媒体、板书相关学科知识中医学基础、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教学法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一、复习上次课的重要内容:黄连、金银花、连翘的药性、功效、应用二、穿心莲(一)药物基原:始载于《岭南采药录》,爵床科植物穿心莲的全草。(二)药性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三)应用:1.外感风热,温病初起。2.…。3.…三、大青叶、板蓝根、青黛(一)药物基原: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叶片、根及其加工品。(二)药性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三)应用:1.外感风热,温病初起。2.…。3.…(四)鉴别用药:大青叶、板蓝根、青黛的比较。(五)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四、贯众(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的带叶柄基部的根茎。(二)药性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三)应用:1.风热感冒,温毒发斑。2.…。3.…5分钟5分钟20分钟5分钟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五、蒲公英(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新修本草》,菊科植物蒲公英的全草。(二)药性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三)应用:1.痈肿疔毒,乳痈内痈。2.…。3.…(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六、野菊花的来源、功效、应用七、土茯苓的来源、功效、应用八、鱼腥草的来源、功效、应用(一)药物基原:始载于《别录》,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全草。(二)药性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排浓,利尿通淋。(三)应用:1.肺痈吐脓,肺热咳嗽。2.…。3.…(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九、射干(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鸢尾科植物射干的根茎。(二)药性功效:清热解毒,消痰,利咽。(三)应用:1.咽喉肿痛;2.痰盛咳喘。(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十、山豆根的来源、功效、应用十一、白头翁(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根。(二)药性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三)应用:1.热毒血痢;2.疮痈肿毒。(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详细讲述掌握和熟悉药的性能特点、功效应用以及药物之间的异同点。简单介绍了解药的功效和主要应用。十二、白花蛇舌草的来源、功效、应用十三、熊胆的来源、功效、应用十四、复习本次课的主要内容15分钟5分钟5分钟10分钟10分钟5分钟10分钟5分钟

《中药学》教案课程名称中药学授课专业及层次中药学,本科授课内容清热凉血药、清虚热药学时数2教学目的掌握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青蒿;熟悉紫草、水牛角的药性、功效重点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青蒿的药性特点难点牡丹皮、赤芍的比较自学内容白薇使用教具多媒体、板书相关学科知识中医学基础、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教学法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一、复习上次课的重要内容:蒲公英的药性、功效、应用二、清热凉血药概述三、生地黄(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根。(二)药性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三)应用:1.热入营血,舌降烦渴,斑疹吐衄。2.…。3.…(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四、玄参(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玄参科植物玄参的根。(二)药性功效: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三)应用:1.温邪入营,内陷心包,温毒发斑。2.…。3.…(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五)鉴别用药:玄参、地黄的比较五、牡丹皮(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毛茛科植物牡丹的根皮。(二)药性功效:清热凉血,活血祛瘀。5分钟5分钟15分钟15分钟10分钟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三)应用:1.温毒发斑,血热吐衄。2.…。3.…(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六、赤芍(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毛茛科植物赤芍或川赤芍的根。(二)药性功效: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三)应用:1.温毒发斑,血热吐衄。2.…。3.…(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五)鉴别用药:牡丹皮、赤芍的比较七、紫草(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紫草科植物紫草、新疆紫草或内蒙紫草的根。(二)药性功效: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三)应用:1.温病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2.…。3.…八、水牛角(一)药物基原:始载于《别录》,牛科动物水牛的角。(二)药性功效:清热凉血,解毒,定惊。(三)应用:1.温病高热,神昏谵语,惊风,癫狂。2.…。3.…九、清虚热药概述十、青蒿(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菊科植物青蒿或黄花蒿的全草。(二)药性功效: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三)应用:1.温邪伤阴,夜热早凉。2.…。3.…(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详细讲述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青蒿的性能特点、功效应用以及药物之间的异同点。介绍药物的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简单介绍掌握药物的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简单介绍了解药的功效和主要应用。十一、复习本次课的主要内容15分钟5分钟5分钟5分钟15分钟5分钟

《中药学》教案课程名称中药学授课专业及层次中药学,本科授课内容泻下药学时数2教学目的掌握泻下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及攻下药、润下药、峻下药的性能特点和使用注意,掌握地骨皮、大黄、芒硝,熟悉银柴胡、胡黄连;了解番泻叶、芦荟、甘遂、巴豆的药性、功效、应用。重点地骨皮,大黄、芒硝的药性、功效、应用难点大黄、芒硝的鉴别用药自学内容润下药使用教具多媒体、板书相关学科知识中医学基础、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教学法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一、复习上次课的重要内容: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青蒿的药性特点二、地骨皮(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茄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的干燥根皮。(二)药性功效:凉血除蒸,清肺降火(三)应用:1.阴虚发热,盗汗骨蒸。2.肺热咳嗽。3.血热出血证。(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研究。三、银柴胡(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干燥根。(二)功效应用:清虚热,除疳热。1.阴虚发热。2.疳积发热。四、胡黄连(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新修本草》,玄参科植物胡黄连的干燥根茎。(二)功效应用: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1.骨蒸潮热。2.小儿疳热。3.…重点讲解地骨皮的药性、功效、应用。五、清热药小结六、泻下药概述含义、功效、适应范围、分类及攻下药、润下药、峻下药的性能特点和使用注意。5分钟15分钟5分钟5分钟10分钟10分钟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七、大黄(一)药物基原:廖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二)药性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三)应用:1.积滞便秘。2.血热吐衄,目赤咽肿。3.…(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研究。八、芒硝(一)药物基原:为含硫酸钠的天然矿物经精制而成的结晶体。(二)药性功效:泻下攻积,润燥软坚,清热消肿。(三)应用:1.积滞便秘。2.咽痛,口疮,目赤,痈疮肿痛。(四)鉴别用药:大黄与芒硝的功用异同点。九、番泻叶(一)药物基原:始载于《饮片新参》,豆科植物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干燥小叶。(二)功效应用:泻下痛便。1.热结便秘。2.腹水肿胀。十、芦荟(一)药物基原:始载于《药性论》,百合科植物库拉索芦荟及好望角芦荟的汁液经浓缩的干燥物。(二)功效应用:泻下痛便,清肝,杀虫。1.热结便秘。2.烦躁惊痫。3.小儿疳积。十一、甘遂(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大戟科植物甘遂的干燥块根。(二)功效应用:泻水逐饮,消肿散结。1.水肿,臌胀,胸胁停饮。2.…十二、巴豆(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大戟科植物巴豆的干燥成熟果实。(二)功效应用:峻下冷结,逐水退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1.寒积便秘。2.腹水臌胀。3.喉痹痰阻。4.痈肿脓成未溃、疥癣恶疮。详细讲述大黄、芒硝的性能特点、功效应用以及药物之间的异同点。十三、复习本次课的主要内容15分钟10分钟5分钟5分钟5分钟5分钟5分钟

《中药学》教案课程名称中药学授课专业及层次中医学、中药学授课内容祛风湿药学时数2教学目的掌握祛风湿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及各节药物的性能特点和使用注意,掌握独活、川乌、秦艽、防己;熟悉威灵仙、木瓜、蕲蛇。重点独活、川乌、秦艽、防己难点独活与羌活及防己与防风的比较自学内容无使用教具多媒体、板书相关学科知识中医学基础、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教学法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一、复习上次课的重要内容:大黄、芒硝的功效、应用。二、祛风湿药概述:含义、功效、适应范围及各节药物的性能特点和使用注意。三、独活(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根茎。(二)药性功效:祛风湿,止痛,解表(三)应用:1.风寒湿痹。2.风寒夹湿表证。3.少阴头痛。(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研究。四、威灵仙(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新修本草》,毛茛科植物威灵仙或东北铁线莲或棉团铁线莲的根及根茎。(二)药性功效:祛风湿,通络止痛,消骨鲠。(三)应用:1.风湿痹证。2.骨鲠咽喉。(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研究。五、川乌(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块根。5分钟10分钟15分钟15分钟5分钟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二)药性功效:祛风湿,温经止痛。(三)应用:1.风寒湿痹。2.心腹冷痛,寒疝疼痛。3.跌打损伤,麻醉止痛。六、乌梢蛇(一)药物基原:始载于《药性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除去内脏的全体。(二)药性功效:祛风,通络,止痉。七、木瓜(一)药物基原:始载于《别录》,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的成熟果实。(二)药性功效:舒筋活络,和胃化湿。(三)应用:1.风湿痹证。2.脚气水肿。3.吐泻转筋。(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研究。八、秦艽(一)药物基原:始载于《别录》,龙胆科植物秦艽、粗茎秦艽、麻花秦艽、小秦艽的根。(二)药性功效:祛风湿,通络止痛,退虚热,清湿热。(三)应用:1.风湿痹证。2.中风不遂。3.骨蒸潮热,疳积发热。4.湿热黄疸(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研究。九、防己(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防己科植物粉防己、广防己的根。(二)药性功效: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三)应用:1.风湿痹证。2.水肿,小便不利,脚气。3.湿疹疮毒(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研究。(五)鉴别用药:比较防己与防风详细讲述独活、川乌、秦艽、防己的性能特点、功效应用以及药物之间的异同点,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案例。介绍药物的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简单介绍掌握药物的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简单介绍了解药的功效和主要应用。十、复习本次课的主要内容5分钟15分钟10分钟15分钟5分钟

《中药学》教案课程名称中药学授课专业及层次中药学,本科授课内容祛风湿药、化湿药学时数2教学目的掌握桑寄生、藿香、苍术、厚朴;熟悉五加皮、狗脊、砂仁、豆蔻的药性功效、应用、使用注意重点桑寄生、藿香、苍术、厚朴的功效、应用难点苍术、厚朴的比较自学内容无使用教具多媒体、板书相关学科知识中医学基础、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教学法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一、复习上次课的重要内容:独活、川乌、秦艽、防己的功效二、五加皮(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的根皮。(二)药性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三)应用:1.风湿痹证。2.筋骨痿软。3.水肿,脚气。三、桑寄生(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的带叶茎枝。(二)药性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三)应用:1.风湿痹证。2.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研究。四、化湿药概述五、藿香(一)药物基原:始载于《别录》,唇形科植物广藿香的地上部分。(二)药性功效:化湿,止呕,解暑。(三)应用:1.湿阻中焦。2.呕吐。3.暑湿或湿温初起。5分钟5分钟15分钟5分钟20分钟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研究。六、苍术(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菊科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根茎。(二)药性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散寒。(三)应用:1.湿阻中焦。2.风湿痹证。3.风寒夹湿表证。(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研究。七、厚朴(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干皮、根皮及枝皮。(二)药性功效:燥湿消痰,下气除满。(三)应用:1.湿阻中焦,脘腹胀满。2.食积气滞,腹胀便秘。3.痰饮喘咳。(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研究。(五)鉴别用药:苍术、厚朴的比较。八、砂仁(一)药物基原:始载于《药性论》,姜科植物阳春砂、绿壳砂、海南砂的干燥果实。(二)药性功效: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三)应用:1..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证。2.脾胃虚寒吐泻。3.气滞妊娠恶阻及胎动不安。九、豆蔻(一)药物基原:始载于《名医别录》,姜科植物白豆蔻或爪洼白豆蔻的干燥成熟果实。(二)药性功效:化湿行气,温中止呕。(三)应用:1..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证。2.呕吐。详细讲述桑寄生、藿香、苍术、厚朴的性能特点、功效应用以及药物之间的异同点,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案例。介绍药物的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简单介绍掌握药物的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简单介绍了解药的功效和主要应用。十、复习本次课的主要内容。15分钟20分钟5分钟5分钟5分钟

《中药学》教案课程名称中药学授课专业及层次中药学,本科授课内容利水渗湿药学时数2教学目的掌握利水渗湿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掌握茯苓、泽泻、薏苡仁、车前子、茵陈、金钱草,熟悉猪苓的药性、功效、应用、使用注意等。重点茯苓、泽泻、薏苡仁、车前子的药性、功效、应用难点茯苓、泽泻、薏苡仁的比较自学内容无使用教具多媒体、板书相关学科知识中医学基础、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教学法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一、复习上次课的重要内容:桑寄生、藿香、苍术、厚朴的性能特点、功效应用。二、利水渗湿药概述: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三、茯苓(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多孔菌科茯苓的菌核。(二)药性功效: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宁心。(三)应用:1.水肿。2.痰饮。3.脾虚泄泻。4.心悸,失眠。(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研究。(五)鉴别用药:白茯苓、赤茯苓、茯苓皮、茯神的比较。四、薏苡仁(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种仁。(二)药性功效:利水消肿,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三)应用:1.水肿,小便不利,脚气。2.脾虚泄泻。3.湿痹拘挛。4.肺痈,肠痈。(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研究。(五)鉴别用药:茯苓、薏苡仁的比较详细讲述茯苓薏苡仁的性能特点、功效应用以及药物之间的异同点,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案例讲解。5分钟10分钟15分钟5分钟15分钟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五、泽泻(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块茎。(二)药性功效:利水消肿,渗湿,泄热。(三)应用:1.水肿,小便不利,泄泻。2.淋证,遗精。(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研究。(五)鉴别用药:猪苓、泽泻的比较六、车前子(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车前科植物车前的种子。(二)药性功效:利水痛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三)应用:1.淋证,水肿。2.泄泻。3.目赤肿痛,目暗昏花。4.痰热咳嗽。(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研究。七、茵陈(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菊科植物茵陈的全草。(二)药性功效:利湿退黄,解毒疗疮。(三)应用:1.黄疸。2.湿疮瘙痒。(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八、金钱草(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的全草。(二)药性功效:利湿退黄,利尿痛淋,解毒消肿。(三)应用:1.黄疸。2.湿淋,热淋。3.痈肿疔疮,毒蛇咬伤。(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详细讲述掌握药的性能特点、功效应用以及药物之间的异同点,介绍药物的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简单介绍掌握药物的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简单介绍了解药的功效和主要应用。八、复习本次课的主要内容10分钟10分钟10分钟15分钟5分钟

《中药学》教案课程名称中药学授课专业及层次中药学,本科授课内容温里药学时数2教学目的掌握温里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及配伍方法、性能特点;掌握附子、干姜、肉桂,熟悉吴茱萸、丁香、小茴香,了解花椒、高良姜的药性功效应用。重点附子、干姜、肉桂的药性功效应用难点附子、干姜、肉桂的比较自学内容荜拨、胡椒使用教具多媒体、板书相关学科知识中医学基础、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教学法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一、复习上次课的重要内容:茵陈、金钱草的性能、功效、应用。二、温里药概述:温里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及配伍方法、性能特点三、附子(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二)药性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三)应用:1.亡阳证;2.阳虚证;3.寒痹证。(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四、干姜(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二)药性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三)应用:1.腹痛,呕吐,泄泻;2.亡阳证;3.寒饮咳喘。(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五、肉桂(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皮和粗枝皮。(二)药性功效: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引火归元。5分钟10分钟20分钟15分钟15分钟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三)应用:1.阳痿,宫冷;2.腹痛,寒疝;3.腰痛,胸痹,阴疽,闭经,痛经。;4.虚阳上浮。(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五)鉴别用药:附子、干姜、肉桂的比较。详细讲述附子、干姜、肉桂的性能特点、功效应用以及药物之间的异同点,介绍药物的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简单介绍掌握药物的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六、吴茱萸(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疏毛吴茱萸的果实。(二)药性功效: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三)应用:1.寒凝疼痛;2.胃寒呕吐;3.虚寒泄泻。(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七、小茴香(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伞形科植物茴香的果实。(二)药性功效:散寒止痛,理气和胃。八、丁香(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二)药性功效: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九、高良姜(一)药物基原:始载于《别录》,姜科植物高良姜的根茎。(二)药性功效:散寒止痛,温中止呕。九、花椒(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芸香科植物青椒或花椒的果皮。(二)药性功效: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简要介绍熟悉药、了解药的功效和主要应用。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十、复习本次课的主要内容。10分钟5分钟5分钟5分钟5分钟5分钟

《中药学》教案课程名称中药学授课专业及层次中药学,本科授课内容理气药学时数2教学目的掌握理气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及配伍方法;掌握陈皮、枳实、木香、香附;熟悉青皮、川楝子、薤白;了解沉香的药性、功效、应用、用法用量等。重点陈皮、枳实、木香、香附的药性、功效、应用难点陈皮、枳实、木香、香附的性能特点自学内容乌药、檀香使用教具多媒体、板书相关学科知识中医学基础、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教学法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一、复习上次课的重要内容:附子、干姜、肉桂的鉴别二、理气药概述:理气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及配伍方法。三、陈皮(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芸香科植物橘的成熟果皮。(二)药性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三)应用:1.脾胃气滞证;2.呕吐、呃逆;3.湿痰、寒痰咳嗽;4.胸痹。(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四、青皮(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草图经》,芸香科植物橘的未成熟的果皮。(二)药性功效:疏肝破气,消积化滞。(三)鉴别用药:陈皮、青皮的比较五、枳实(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芸香科植物酸橙的幼果。(二)药性功效:破气除痞,化痰消积。(三)应用:1.胃肠积滞,湿热泻痢;2.胸痹结胸。5分钟10分钟15分钟5分钟15分钟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六、木香(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菊科植物云木香、川木香的根。(二)药性功效:行气止痛,健脾消食。(三)应用:1.脾胃气滞证;2.泻痢里急后重。(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详细讲述陈皮、枳实、木香的性能特点、功效应用,介绍药物的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简单介绍掌握药物的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七、沉香(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瑞香科植物沉香、白木香的含有黑色树脂的心材。(二)药性功效: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八、川楝子(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楝科植物川楝的成熟果实。(二)药性功效:行气止痛,杀虫。九、香附(一)药物基原:始载于《别录》,莎草科植物莎草的根茎。(二)药性功效: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调中。(三)应用:1.肝郁气滞胁痛、腹痛;2.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九、薤白(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百合科植物小根蒜的地下鳞茎。(二)药性功效:通阳散结,行气导滞。详细讲述香附的性能特点、功效应用及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简单介绍其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简要介绍其他药的药性功效和应用,注意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病案。十、复习本次课的主要内容。15分钟5分钟5分钟15分钟5分钟5分钟

《中药学》教案课程名称中药学授课专业及层次中药学,本科授课内容消食药、驱虫药学时数2教学目的掌握消食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及配伍方法;掌握山楂,熟悉神曲、麦芽莱菔子,了解鸡内金。掌握驱虫药的含义及配伍方法和使用注意,掌握槟榔,熟悉使君子、苦楝皮。重点山楂、槟榔的药性、功效、应用。难点山楂、神曲、麦芽,使君子、苦楝皮、槟榔的性能特点自学内容南瓜子、鹤草芽使用教具多媒体、板书相关学科知识中医学基础、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教学法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一、复习上次课的重要内容:陈皮、枳实、木香、香附的药性、功效、应用二、消食药概述:消食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及配伍方法三、山楂(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草经集注》,蔷薇科植物山楂、山里红的成熟果实。(二)药性功效:消食化积,行气散瘀。(三)应用:1.饮食滞;2.泻痢腹痛,疝气痛。(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四、神曲(一)药物基原:始载于《药性论》,面粉和其他药物的加工品。(二)药性功效:消食和胃。(三)应用:饮食积滞。(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五、麦芽(一)药物基原:始载于《药性论》,禾本科植物大麦的果实发芽而成。(二)药性功效:消食健胃,回乳消胀。5分钟5分钟10分钟10分钟10分钟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三)应用:1.米面薯蓣食滞;2.断乳,乳房胀痛。(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六、莱菔子(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日华子本草》,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种子。(二)药性功效:消食除胀,降气化痰。七、鸡内金(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雉科动物鸡的砂囊内壁。(二)药性功效:消食健胃,涩精止遗。详细讲述山楂的性能特点、功效应用及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简单介绍其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简要介绍神曲、麦芽、莱菔子、鸡内金的药性功效和应用。八、驱虫药概述:驱虫药的含义及配伍方法和使用注意九、使君子(一)药物基原:始载于《开宝本草》,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的果实。(二)药性功效:杀虫消积。(三)应用:1.蛔虫病,蛲虫病;2.小儿疳积。九、苦楝皮(一)药物基原:始载于《别录》,楝科植物楝树的根皮和树皮。(二)药性功效:杀虫,疗癣。(三)应用:1.蛔虫、蛲虫、钩虫病;2.疥癣,湿疮。十、槟榔(一)药物基原:始载于《别录》,棕榈科植物槟榔的成熟种子。(二)药性功效: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三)应用:1.肠道寄生虫病;2.食积气滞,泻痢后重;3.水肿,脚气肿痛;4.疟疾。(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详细讲述槟榔的性能特点、功效应用及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简单介绍其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简要介绍槟榔、使君子、苦楝皮的药性功效和应用。十一、复习本次课的主要内容。5分钟5分钟5分钟15分钟10分钟15分钟5分钟

《中药学》教案课程名称中药学授课专业及层次中药学,本科授课内容止血药学时数2教学目的掌握止血药的含义,各节止血药的性能特点、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掌握小蓟、三七、白及。熟悉大蓟、地榆、槐花、白茅根、茜草、蒲黄。重点小蓟、三七、白及的药性、功效、应用。难点三七、茜草、白及的性能特点自学内容仙鹤草、炮姜使用教具多媒体、板书相关学科知识中医学基础、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教学法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一、复习上次课的重要内容:山楂、槟榔的药性、功效、应用二、止血药概述:止血药的含义,各节止血药的性能特点、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三、小蓟(一)药物基原:始载于《别录》,菊科植物刺儿菜及刻叶刺儿菜的地上部分。(二)药性功效: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三)应用:1.血热出血证;2.热毒痈肿。(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详细小蓟讲述的性能特点、功效应用及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简单介绍其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四、大蓟(一)药物基原:始载于《别录》,菊科植物蓟的地上部分和根。(二)药性功效: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五、地榆(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蔷薇科植物地榆的根。(二)药性功效:凉血止血,解毒敛疮。5分钟5分钟10分钟5分钟10分钟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三)应用:1.血热出血证;2.烫伤,湿疹,疮疡痈肿。六、槐花(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草拾遗》,豆科植物槐树的花蕾及花。(二)药性功效:凉血止血,清肝泻火。七、侧柏叶(一)药物基原:始载于《别录》,柏科植物侧柏的叶。(二)药性功效: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乌发。八、三七(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草纲目》,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二)药性功效:化瘀止血,活血定痛。(三)应用:1.出血正;2.跌打损伤,瘀血肿痛。九、茜草(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茜草科植物茜草的根和根茎。(二)药性功效:凉血化瘀止血,通经。(三)应用:1.出血证;2.血瘀经闭,跌打损伤,风湿痹痛。十、蒲黄(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香蒲科植物香蒲的花粉。(二)药性功效:止血,化瘀,利尿。十一、白及(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兰科植物白及的块茎。(二)药性功效: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三)应用:1.出血证;2.痈肿疮疡,手足皲裂,水火烫伤。详细讲述三七、白及的性能特点、功效应用及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侧重于临床应用介绍。简单介绍其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简要介绍大蓟、地榆、槐花、白茅根、茜草、蒲黄的药性功效和应用。十三、复习本次课的主要内容5分钟5分钟15分钟10分钟10分钟15分钟5分钟

《中药学》教案课程名称中药学授课专业及层次中药学,本科授课内容止血药、活血止痛药学时数2教学目的掌握活血化瘀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各节药物的性能特点、使用注意。掌握艾叶、川芎、延胡索;熟悉郁金、姜黄、乳香、没药的药性功效、应用。重点艾叶、川芎、延胡索的药性、功效、应用。难点活血药配伍理气药的意义自学内容无使用教具多媒体、板书相关学科知识中医学基础、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教学法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一、复习上次课的重要内容:小蓟、三七、白及的功效、应用二、艾叶(一)药物基原:始载于《别录》,菊科植物艾的叶。(二)药性功效: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三)应用:1.出血证;2.月经不调,痛经;3.胎动不安。三、活血化瘀药概述:活血化瘀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各节药物的性能特点、使用注意。四、川芎(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二)药性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三)应用:1.血瘀气滞痛证;2.头痛,风湿痹痛。(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五、延胡索(一)药物基原:始载于《雷公炮制论》,婴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块根。5分钟15分钟10分钟15分钟15分钟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二)药性功效:活血,行气,止痛。(三)应用:气血瘀滞痛证。(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重点讲解艾叶、川芎、延胡索的性能特点、功效应用以及药物之间的异同点,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案例。介绍药物的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简单介绍药物的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六、郁金(一)药物基原:始载于《药性论》,姜科植物温郁金、姜黄、广西莪术或篷莪术的块根。(二)药性功效: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三)应用:1.气滞血瘀痛证;2.热病神昏,癫痫痰闭。(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七、姜黄(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新修本草》,姜科植物姜黄根茎。(二)药性功效:活血行气,温经止痛。八、乳香(一)药物基原:始载于《名医别录》,橄榄科植物乳香树的树脂。(二)药性功效:活血行气止痛,消肿升肌。九、没药(一)药物基原:始载于《开宝本草》,为橄榄科植物没药树的树脂。(二)药性功效:活血止痛,消肿升肌。十、五灵脂(一)药物基原:始载于《开宝本草》,橄榄科植物乳香树的树脂。(二)药性功效:活血止痛,化瘀止血。介绍熟悉药物的性能特点、功效应用以及药物之间的异同点,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案例。介绍药物的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简单介绍了解药的功效和主要应用。十一、复习本次课的主要内容10分钟10分钟5分钟5分钟5分钟5分钟

《中药学》教案课程名称中药学授课专业及层次中药学,本科授课内容活血调经药学时数2教学目的掌握丹参、益母草、牛膝,熟悉红花、桃仁、鸡血藤的药性、功效、应用。重点丹参、益母草、牛膝的药性、功效、应用难点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牛膝的性能特点自学内容泽兰、王不留行使用教具多媒体、板书相关学科知识中医学基础、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教学法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一、复习上次课的重要内容:复习艾叶、川芎、延胡索的药性、功效、应用。一、丹参(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唇形科植物丹参的根。(二)药性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三)应用:(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3.临床报道。二、红花(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新修本草》,菊科植物红花的花冠。(二)药性功效: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三)应用:(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三、桃仁(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成熟种子。(二)药性功效: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三)应用:1.瘀血阻滞诸证;2.肺痈,肠痈;5分钟20分钟15分钟15分钟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四、益母草(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地上部分。(二)药性功效: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三)应用:1.血滞经闭、痛经、经行不畅、产后恶露不尽、瘀滞腹痛;…(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3.临床报道。五、牛膝(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苋科植物牛膝和川牛膝的根。(二)药性功效: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下行。(三)应用:1.瘀血阻滞经闭、痛经、经行腹痛、胞衣不下,跌打伤痛;(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3.临床报道。重点讲解丹参、益母草、牛膝的性能特点、功效应用以及药物之间的异同点,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案例。介绍药物的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简单介绍药物的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六、鸡血藤(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豆科植物的藤茎(二)药性功效:行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三)应用:1.跌打损伤,筋伤骨折,瘀肿疼痛;介绍熟悉药物的性能特点、功效应用以及药物之间的异同点,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案例。介绍药物的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简单介绍了解药的功效和主要应用。九、复习本次课的主要内容15分钟15分钟10分钟5分钟

《中药学》教案课程名称中药学授课专业及层次中药学,本科授课内容活血疗伤药、破血消症药学时数2教学目的掌握马钱子、三棱、莪术,了解血竭、苏木、自然铜、土鳖虫、骨碎补、水蛭、虻虫、穿山甲的药性、功效、应用、使用注意。重点马钱子、莪术、水蛭的性能特点难点土鳖虫、马钱子、莪术、水蛭的性能特点自学内容儿茶、刘寄奴使用教具多媒体、板书相关学科知识中医学基础、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教学法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一、复习上次课的重要内容:丹参、益母草、牛膝的药性、功效、应用。二、马钱子(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草纲目》,马钱科植物马钱的成熟种子。(二)药性功效:散结消肿,通络止痛。(三)应用:1.跌打损伤,骨折肿痛;(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3.临床报道。三、莪术(一)药物基原:始载于《药性论》,姜科植物篷莪术或温郁金、广西莪术的根茎。(二)药性功效: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三)应用:1.积聚,经闭,心腹瘀痛;(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重点讲解马钱子、莪术的性能特点、功效应用,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案例。介绍药物的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简单介绍药物的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四、水蛭(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水蛭科动物蚂蝗、水蛭的干燥体。(二)药性功效:破血通经,逐瘀。(三)应用:1.血瘀经闭,积聚;…(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5分钟15分钟15分钟15分钟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五、土鳖虫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鳖蠊科昆虫地鳖雌虫的全体。(二)药性功效:破血逐瘀,续筋接骨。(三)应用:1.跌打损伤,筋伤骨折,瘀肿疼痛;(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六、骨碎补(一)药物基原:始载于《药性论》,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或中华槲蕨的根茎。(二)药性功效:活血续伤,补肾强骨。(三)应用:1.跌打损伤或创伤、筋骨损伤、瘀滞肿痛(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七、三棱(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草拾遗》,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的块茎。(二)药性功效: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三)应用:与莪术基本相同。(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八、穿山甲(一)药物基原:始载于《名医别录》,为鲮鲤科动物鲮鲤的鲮片。(二)药性功效:活血消症,通经,下乳,消肿排脓。(三)应用:1.症瘕,经闭;(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重点讲解三棱的性能特点、功效应用,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案例,介绍药物的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简单介绍药物的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简单介绍了解药物的药性功效及临床应用。九、复习本次课的主要内容10分钟10分钟15分钟10分钟5分钟

实验教案课程名称中药学授课专业及层次中医学、中药学实验项目常用中药的辨识实验分组情况分2大组,每组22人学时数4实验目的1.能初步辨识解表药、清热药中临床常用中药饮片。2.具备识别常用中药饮片的一般知识。实验原理根据中药特有的性状特征辨识常用解表、清热中药设备与材料中药材腊叶标本室及中药材标本室操作重点中药的性状鉴别操作难点相似中药材的辨识操作注意事项注意有毒中药、贵重中药的辨识及安全教学法讲授、实践操作实验内容、步骤、要求及时间分配一、集中讲授1.提出本节课实验目的与要求。2.辨识中药的步骤与方法。充分运用感官,看、摸、闻、尝等。3.具体到本节课的药材进行详细讲解二、实验操作(一)解表类中药的辨识以下为辨识中药材及饮片:麻黄、防风、荆芥、羌活、白芷、薄荷、菊花、葛根、柴胡、1.利用腊叶标本和浸叶标本进行辨识2.利用中药材标本(个子货)和中药饮片进行辨识(二)清热类常用中药的辨识以下为参考中药饮片:石膏、知母、栀子、黄芩、黄连、黄柏、银花、连翘、板蓝根、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1.利用腊叶标本和浸叶标本进行辨识2.利用中药材标本(个子货)和中药饮片进行辨识(三)活血类中药的辨识以下为辨识中药材及饮片:川芎、郁金、延胡索、益母草、红花、桃仁、丹参、牛膝、莪术1.利用腊叶标本和浸叶标本进行辨识2.利用中药材标本(个子货)和中药饮片进行辨识(四)补益类常用中药的辨识以下为补益类中药饮片:人参、党参、黄芪、白术、甘草、鹿茸、当归、熟地黄、何首乌、白芍、阿胶、龟甲。1.利用腊叶标本和浸叶标本进行辨识2.利用中药材标本(个子货)和中药饮片进行辨识三、讨论小结20分钟40分钟40分钟40分钟40分钟20分钟《中药学》教案课程名称中药学授课专业及层次中医学、中药学授课内容温化寒痰药、清热化痰药学时数2教学目的1.掌握化痰止咳平喘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各类药物的性能、特点、使用注意。掌握半夏、桔梗、川贝母、浙贝母、瓜蒌,熟悉天南星(胆南星)、竹茹的药性、功效、应用和使用注意。重点半夏、桔梗、川贝母、浙贝母、瓜蒌的药性、功效、应用难点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自学内容竹沥、海藻、昆布、黄药子、海蛤壳使用教具多媒体、板书相关学科知识中医学基础、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教学法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一、复习上次课的重要内容:马钱子、莪术、水蛭的性能特点二、化痰止咳平喘药概述含义、功效、分类、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三、半夏(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的块茎。(二)药性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三)应用:1.湿痰,寒痰证。2.呕吐。3.心下痞。4.瘿瘤。(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四、天南星(一)药物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异叶天南星或东北天南星的块茎。(二)药性功效:燥湿化痰,祛风解痉;外用散结消肿。(三)应用:1.湿痰,寒痰证。2.风痰眩晕。3.痈疽肿痛。重点讲解半夏、天南星的性能特点、功效应用及二者的功效鉴别,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案例。介绍药物的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5分钟5分钟15分钟10分钟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四、川贝母(一)药物基原:始载于《本经》,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或梭砂贝母的鳞茎。药性功效: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三)应用:1.虚劳咳嗽,肺热燥咳。2.瘰疬、乳痈、肺痈。(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五、浙贝母(一)药物基原: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鳞茎。(二)药性功效:清热化痰,散结消痈。(三)应用:1.风热、痰热咳嗽。…(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六、瓜蒌(一)药物基原:为葫芦科植物栝楼和双边栝楼的成熟果实。(二)药性功效: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三)应用:1.痰热咳喘。2.胸痹,结胸。…(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七、竹茹(一)药物基原:为禾本科植物青杆竹、大头典竹或淡竹的茎的中间层。(二)药性功效:清热化痰,除烦止呕。(三)应用:1.肺热咳嗽。2.胃热呕吐。八、桔梗(一)药物基源: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二)药性功效:宣肺,祛痰,利咽,排脓。(三)应用:1.咳嗽痰多,胸闷不畅。2.咽喉肿痛,失音。3.肺痈吐脓。(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重点讲解川贝母、浙贝母、桔梗、栝楼的性能特点、功效应用及川贝母、浙贝母的功效鉴别,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案例。介绍药物的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九、复习本次课的主要内容

《中药学》教案课程名称中药学授课专业及层次中医学、中药学授课内容止咳平喘药学时数2教学目的掌握苦杏仁、苏子,熟悉百部、款冬花、紫菀、桑白皮、葶苈子,了解马兜铃、白果、枇杷叶的药性、功效、应用重点掌握苦杏仁、苏子的药性、功效、应用难点桑白皮和葶苈子功效和应用的异同点自学内容洋金花、矮地茶、满山红、华山参、罗汉果使用教具多媒体、板书相关学科知识中医学基础、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教学法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一、复习上次课的重要内容:半夏、桔梗、川贝母、浙贝母的药性功效、应用二、苦杏仁(一)药物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山杏、西伯利亚杏、东北杏或的成熟种子。(二)药性功效: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三)应用:1.咳嗽气喘。2.肠燥便秘(四)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2.药理作用。3.临床报道三、紫苏子(一)药物基源:(二)药性功效: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三)应用:1.咳嗽痰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